TA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企业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探讨—以同仁堂为例

企业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探讨—以同仁堂为例
和人员间的多种交流联系渠道等。( ) 3 知识 管理 在企业实际运作过程 当中的作用 : 目的是确保 其 最新知识 ( 观念 ) 在企业 中能尽快分享和应用 , 使 企业的知识资源高效地形成畅通无阻推动实践的
知识资本在企业中顺利得到应用。 2 1 传统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放在企业的硬物质 . 资源上 , 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企业软资源 ( 知识资
作者简介 : 赵
亮( s一 , , 1 4 )男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 , 9 澳门城市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 方向 : 研究 企业管理与教育 管理 。

4 ・ 3
第2卷第3 0 期 21 年 9月 01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V1 0N . o. ,o3 2 Junl finA rut aSi c dTcnl yU i rt Sp m e,0 1 orao l gclrl c nea eho g nv sy et br21 Ji i u e n o e i e
Z AO in H La g
( e 00D c rfl s e & isao i n e i fMaa ,Maa ) Lvi 1 ot  ̄ i s A n irtnC yU ir yo co 2 oo ns nt i t vs t co
Abt c:h e i ee p et fh cnm eed l o eko l g epatepaom o s atT ebng dvl m n o t eoo ydp n s r n o e h y nt n we ei t r i l r f h d nh cc t f
Jun l f inA r ut a Si c n e nl yU i rt Sp ora o l gi l r c neadT c o g nv sy e Ji c ul e h o e i

企业管理常用缩写术语

企业管理常用缩写术语

5S:5S管理ABC:作业制成本制度(ACtiVity-BasedCosting)ABB:实施作业制预算制度(Activity-BasedBudgeting)ABM:作业制成本管理(ActiVity-BaseManagement)APS:先进规画与排程系统(AdVanCedP1anningandSChedUIing) ASP:应用程序服务供货商(App1icationServiceProvider) ATP:可承诺量(AVaiIabIeToPromiSe)AV1:认可的供货商清单(ApprovedVendor1ist)ROM:物料清单(Bi11OfMateria1)BPR: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SC:平衡记分卡(Ba1ancedScoreCard)BTF:计划生产(BuiIdToForecast)BTO:订单生产(BuiIdToOrder)CPM:要径法(CritiCaIPa1hMethOd)CPM:每一百万个使用者会有几次埋怨(ComP1aintPerMi1IiOn) CRM:客户关系管理(CustoinerRe1ationshipManagement) CRP:产能需求规划(CapacityRequirementsP1anning)CTO:客制化生产(ConfigurationToOrder)DBR:限制驱导式排程法(Drum-Buffer-Rope)DMT:成熟度验证(DesignMaturingTesting)DVT:设计验证(DeSignVerificationTesting)DRP:运销资源计划(DiStribUtiOnReSourceP1anning)DSS: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EC:设计变更/工程变更(EngineerChange)EC:电子商务(EIeCtronieCOmInerCe)ECRN:原件规格更换通知(EngineerChangcRequestNotice)EDI:电子数据交换(E1eCtrOniCDataInterChange)EIS:主管决策系统(EXeCUtiVeInfOrmationSyStem)EMC:电磁相容(E1ectricMagneticCapabiIity)EOQ:基本经济订购量(EconomicOrdcrQuantity)ERP: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ResourceP1anning)FAE:应用工程帅(Fie1dApp1icationEngineer)FCST:预估(Forecast)FMS:弹性制造系统(F1eXibIeManUfaetUreSyStem)FQC:成品质量管理(FiniShorFina1QUa1ityeontrODIPQC:制程质量管理(In-PrOCeSSQUa1ityContTO1)IQC:进料质量管理(IneomingQUaIityContrODISO:国际标准组织(InternatiOna1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 ISAR:首批样品认可(Initia1Samp1cΛpprova1Requcst)J1T:实时管理(JUStInTime)KM:知识管理(KnOWIedgeManagCmCnt)141:逐批订购法(1ot-for-1ot)1TC:最小总成本法(1eaStTota1COSt)1UC:最小单位成本(1eastUnitCost)MES: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MO:制令(ManUfaCtUreorder)MPS:主生产排程(MasterProductionSchedu1e)MRO:请修(购)单(MaiFitenanceRepairθperation)MRP:物料需求规划(Materia1RequirementP1anning)MRP1I: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P1anning)∖FCF:更换预估量的通知NoticeforChangingForecastOEM:委托代工(Origina1EquipmentManufacture)ODM:委托设计与制造(Origina1DeSign&Manufac1ure)O1AI3:在线分析处理(On-1ineAna1ytica1Processing)O1TP:在线交易处理(On-1ineTransactiOnProcessing)OPT:最佳生产技术(OPtimiZedProdUCtiOnTeChnoIogy) OQC:出货质量管理(OUt-goingQua1ityContro1)PDCA:PDCA管理循环(P1an-Do-Check-Action)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rOdUCtDataManagCment)PERT:计划评核术(Progran1EVaIUatiOnandRCViCWTeChniqUe) P0:订单(PurchaseOrder)POH:预估在手量(PrOdUCtOnHand)PR:采购申请PurchaseRequestQA:质量保证(QUaIityASSUranCe)QC:质量管理(QUa1ityCOntrOI)QCC:品管圈(Qua1ityContro1Circ1e)QE:质量工程(QUa1ityEngineering)RCCP:粗略产能规划(ROUghCUtCaPaCityPIanning)RMA:退货验收RcturnedMateria1Approva1ROP:再订购点(Re-OrderPoint)SCM:供应链管理(SUPPIyChainManagement)SFC:现场操纵(ShopFIoorContro1)SIS:策略信息系统(StrategiC1nformationSyStem)SO:订单(SaIeSorder)SOR:特殊订单需求(SPeCia1orderReqUeSt)SPC:统计制程管制(StatisticprocessContro1)TOC:限制理论(TheOryOfConStraintS)TPM:全面生产管理Tota1ProductiOnManagementTQC:全面质量管理(Tota1Qua1ityContro1)TQM:全面质量管理(TOta1QUaIityManagCmCnt)WIP:在制品(WOrk1nPrOCeSS)5S管理5S是由日本企业研究出来的一种环境塑造方案,其目的在箱由整理(SE1RI)、整顿(SE1TON)、清扫(SE1S0)、清洁(SE1KETSU)及身美(SH1TSUKE)五种行为来制造清洁、明朗、活泼化之环境,以提高效率、质量及顾客满意度.在原文中(日文),这五项皆是以为其发音开头故称此种方案为「5S」.5S活动的对象原本是针对现场的环境,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有许多公司扩展到办公室的管理以增进办公效率,常见的手法为红牌作战,广告牌及衍生的目视管理.ABC作业制成本制度(ACtiVity-BaSedCo$ting)ABC及AHM(ACtiVity-BaSeManagement)作业制成本管理,以作业别作为分摊成本的基础,在企业管理上可运用在定价决策、生产及产能决策、产品管理、顾客管理及企业策略上,同时具有提供决策者实时且有效、精确信息的特性,对企业在制造竞争优势上,是具有相当大的功能,其做法常为最古老的簿记再加上计算机分类系统,由于会计数据数量庞大,在计算机尚未普及前务必实行种种简化如订定分摊比例,但简化可能会导致失真.ASP垃用程序服务供货商(APP1iCatiOnSerViCeProVider)对企业提供IT业务应用服务与管理服务,要紧透过软件与硬件租用或者租赁形式来实施,服务商的收入与利润来自客户的租金.AV1认可的供货商(ApprovecIVendor1ist)对提供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众多供货商中,某些符合公司的策略、对产品服务的要求,而成为合格或者认可的供货商.BOM物料清单(BiI1OfMateria1)通常亦可称之产品结构表或者用料结构表,它乃用来表示一产品(成品或者半成品)是由那些零组件或者素材原料所结合而成之构成元素明细,其该元素构成单一产品所需之数量称之为基量,BOM是所有MRP系统的基础,假如BoM表有误,则所有物料需求都会不正确.天瀚定义90阶为PCBA95阶为Driver或者Bund1e的程序,97阶为Engine或者组合好的主机,98阶为连包装盒的产品(不连外箱)BPR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关心客户的需求,对现有的经营过程进行思考与再设计,利用新的制造、信息技术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FUnCtion-OrganiZatiOn),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Process_0rientedθrganization).以作业流程为中心,打破金字塔状的组织结构,使企业能习惯新经济的高效率与快节奏,让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实现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有效沟通,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与较大的灵活性.BPR的要紧原则有三:1以顾客为中心:全体员工建立以顾客服务中心的原则.顾客能够是外部的,如在零售商业企业,柜台营业员直接面对的是真正的顾客;也能够是内部的,如商场内的理货员,他的顾客是卖场的柜台小组.每个人的工作质量由他的!■顾客」作出评价,而不是主管.2.企业的业务以!■流程」为中心,而不以一个专业职能部门为中心进行.一个流程是一系列有关职能部门配合完成的,表达于为顾客制造有益的服务.对流程运行不利的障碍将被铲除,职能部门的意义将被减弱,多余的部门及重迭的流程将被合并.3.「流程」改进需具有显效性.改进后的流程提高效率、消除浪费,提高顾客满意度与公司竞争力,降低整个流程成本. BSC平衡记分卡(BaIanCedSCoreCard)平衡计分卡(Ba1anCedSCOreCard)是一绩效衡量制度,亦是一项与策略、报酬制度相结合的策略性管理工具.此方法要求经理人自四个方面或者层次以评估一组织的表现,即「顾客」、「内部业务程序」、!■学习与成长」及「财务绩效」,而这四方面的努力务必在「愿景与策略」的引导与整合下才有意义.CPM要径法(CritiCa1PathMethod)用来决定一个项目的开始与完工日期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所得到结果就是找出一条要径(CritiCaIPath),或者者是从开始到结束将活动串成一条活动筵(ChainOfaCtiVities).从项目开始起,要径上的任何一项活动的落后,结果都会让整个项目无法如期完成.由于这些活动对项目是非常的重要,因此关键活动(CritiCa1aCtiVitieS)在资源分配与管理(Inanagementefforts)上享有最高的优先.CI j M客户埋怨比(Comp1aintperMi11ion)为公司产品质量验证的最高指针,包含自原料到送交消费者手上的所有流程,世界级企业的目标是在1位数,通常1个客户埋怨代表100个消费者的心声,即1个客户埋怨代表万分之•的不良率.但会随文化而有差异,如日本的1个客户埋怨代表20个消费者的心声.CRM客户关系管理(CustomcrRc1atiOnshipManagcment)是指企业为了赢取新顾客,巩固保有既有顾客,与增进顾客利润奉献度,而透过不断地沟通以熟悉并影响顾客行为的方法;其要紧以运用资料仓储为基础,将有关企业活动之信息,透过数据采矿(DataMining)的工具,分析汇整出对顾客有效并可供参考之信息,以提升顾客之满意度.CRP产能需求规划(CaPaCityRequirementPIanning)制定、测量与调整产能的标准,以决定要投入多少的人力及机器来完成生产.将现场的订单,与计划中的订单,输入CRP中,这些订单将转换成在每一时期、每一个工作站的工作时数.以有限产能为导向,主控产能与时间,检验在规划的范围内,确定是否有足够的产能来处理所有的订单:而在确定之后,会建立一个可同意的MPS,而后CRP要决定每一个期间、每一个工作站的工作量.DBE限制驱导式排程法(Drum-Buffer-Rope)限制驱导式排程法的观念是由TOC而来,认为制造系统只需排瓶颈站之排程(DrUmSChedUIe)、投料时间之排程(RoPeSChedU1e)及适当的缓冲时间(克服制造系统的MUrPhy'$1aw)与缓冲的管理,则该制造系统便能运作顺畅而得到不错的绩效.Drum-Buffer-Rope的原意,DrUm代表鼓声就如同一个军队的小鼓,可使得行进整齐.Buffer就如同两个士兵中间的距离,能够利用它来应付突发的情形.Rope代表的是军队中的纪律,能够确定行进步伐如同鼓声一样.而反应至生产过程中解释如下:Drum:每个生产系统都需要操纵点以操纵系统中产品流量大小的变化.若此系统中有一瓶颈,这瓶颈就是最佳的操纵点,而这个操纵点就称之鼓(drum).Buffer:使系统能在不一致的状况下正常运作.一个系统会由于停工、当机或者是原料短缺等因素而造成系统不稳固.而缓冲区(buffer)就是用来保护系统使其正常运作的工具,因此并非每台机器前都需要,但是在瓶颈点前一定要有缓冲区,用以保护系统,正常运作.Rope用来确认整个系统都会与瓶颈点同步生产的机构.如同信息的回馈(feedback)将瓶颈点的生产情况与上游的工作站沟通,使得上游工作站仅提供回馈信息所需要的量,以避免生产过多的存货堆积.故这种沟通的情形、信息的回馈,我们称之为绳子(rope).DMT成熟度验证(DesignMaturingTesting)以测试产品的稳固度及成熟度为主,通常包含EMC测试及环境测试,有的时候也包含掉落测试.DVT设计验证(DesignVerificationTesting)以测试产品的功能性为主,通常还包含DebUg.DSS决策支持系统(DeeiSionSUPPOrtSyStenI)一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交互式系统,可用来协助决策者使用数据与模式,以解决非结构性问题.因此决策支持系统,可说是一个以快速、交互作用式且具有使用者接口来对特定领域提供信息以支持决策的软件(V1ugt,1989).决策支持系统之构成,可分为三大部分:数据库及管理系统、模式库及管理系统、沟通界面软件;其以模式库为核心,应用统计模式及管理数学等技术. ECRN原件规格更换通知(EngineerChangeReqUeStNotiCe)现有产品更换零件或者原包材规格时,通知采购部门依新规格采购甚至变更BOM的凭据.EIS主管决策系统(ExecutiveInforniationSystem)过滤排选内外部各式信息,提示主管偏离计划的状况,并警示给每个有关主管.可依主管喜好的格式提供信息,掌握情况,协助主管解决问题.EMC电磁相容(E1ectriCMagncticCapabiIity)指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与对电磁的耐受能力EOQ基本经济订购量(EConOmiCO1-deKuantity)经济批量法乃指为使每次发单之订货成本、储存成本、购货成本之总与为最低的量,目前受到各类学说的攻击.ERP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ReSourceP1anning)于1998年在制造业市场上掀起一阵热潮,ERP乃是一种企业再造的解决方案,藉由信息科技的协助,将企业的营运策略及经营模式导入整个以信息系统为主干的企业体之中,其非只是科技上的改变,而是牵涉到组织内部所有关于人员、资金、物流、制造及企业内部之跨地域或者跨国际之流程整合管理.FAE应用工程师(Fie1dApp11cationEngineer)在天瀚的定义为在产品上市后处理客户问题的窗口,在产品上市前之窗口为产品经埋(PV).FCST预估(FOreCaSt)目前只在报表中看•到•次,通常会与报收的性质有关,如销售报表上为销售预估,库存报表上为库存预估.FMS弹性制造系统(F1exib1eManυfactυrcSystcm)对任何制造业或者非制造业而言,生产力是一个基本的要素,为了具有竞争力,务必增加生产力,因此弹性制造系统不仅提供使用者弹性,同时也要兼顾提升生产力.弹性制造系统涵盖了广泛的生产范围,包含机器、制程、组合与一些其它的工作,这些系统能够达到不一致程度的弹性,完全与该系统的构成组件有关.自1960年代后半,顾客关于产品的要求趋向于多样化,如此工厂需要低生产成本及短交期来满足多样化的变化.为应付此种要求,需要一种适合中品种、中少量生产的生产系统.弹性制造系统能够被定义为一套生产系统,其利用计算机操纵机器,装配生产单元,机器手臂,检验机器等设备并配合计算机整合物料搬运及储存系统.能够说是一个综合高层次分散是数据处理、自动化物流流淌与整合式物料处理与物料储存的系统.FQC成品质量管理(FiniShOrFinaIQUaIityContro1)成品未装箱前的品管工作.TPQC制程质量管理(In-ProCeSSQua1iiyContro1)产品未完成前,尚在制程中的品管工作.IQC进料质量管理(InCOmingQUa1ityContrOD所有原物料在进厂前的质量管理,如今公司尚无原件的所有权,如未通过检验则订单并未完成,有些企业将IQC放在供货商内部执行.ISO国际标准组织(Internat∙iona1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于公元1946年由各国国家标准团体所构成之世界性联盟,制定各类规范或者标准,如9000为一质量需求之系统标准,14000为环保标准,18000为安全卫生标准.其诉求之重点为要求企业内部之运作务必有一定之作业程序,且每个作业程序务必予以书面化,但其并不是在帮您企业制定作业标准,而是强调各项作业流程务必按照公司所自订之程序来执行之,毕竟每个行业或者公司都有其不∙致之文化,其运作模式并非企业外之组织所能帮您制定,故以•简单之白话来表示:!•把做的写下来,按照写的做J或者[言出必行J,即为ISO所追求之最高宗旨.ISAR首批样品认可(InitiaISamP1eAPProVaIReqUeSt)在新产品上市时,所使用的组件常仍未有全面的规格,如有这类情况发生,由采购部门发出在首次生产时所用的组件规格请研发部门认可,此一程序称之ISAR.JIT实时管理(JUStInTime)Jrr的基本原理是以需定供.即供方根据需方的要求(或者称广告牌),按照需方需求的品种、规格、质量、数量、时间、地点等要求,将物品配送到指定的地点.不多送,也很多送,不早送,也不晚送,所送物品要个个保证质量,不能有任何废品.JIT供应方式具有很多好处,要紧有下列三个方面:1零库存.用户需要多少,就供应多少.不可能产生库存,占用流淌资金.2.最大节约.用户不需求的商品,就不用订购,可避免商品积压、过时质变等不良品浪费,也可避免装卸、搬运与库存等费用.3.零废品.JIT能最大限度地限制废品流淌所造成的缺失.废品只能停留在供应方,不可能配送给客户.JIT的观念简单但实行不易,特别是产品组件的1eadTime长,常见到的假象是库存建在供货商,但如此供货商成本增加而导致组件价格较高.KM知识管理(KnOW1edgeManagement)知识管理乃企业内部运用信息技术,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将企业内所有内隐及外显之知识加以搜集分析,以达到累积资源、快速取得、企业分享的目的.有关知识的清点、评估、监督、规划、取得、学习、流通、整合、保护、创新活动,并将知识视同资产进行管理,凡是能有效增进知识资产价值的活动,均属于知识管理的内容.结合个体与团体,将个体知识团体化,将内隐知识外显化:结合组织内部与外部,将外部知识内部化,将组织知识产品化,则属于知识管理的过程.141逐批订购法(1Ot-for-1ot)决定批量大小即每次生产或者采购数量之方式,依实际的需求,每次只订购所需生产或者采购数量,故每期存货成本等于零,但整体成本会提高.1TC最小总成本法(1eaStTOtaICOSt)决定批量大小即每次生产或者采购数量之方式.11C最小单位成本(1eaStUniteoSt)决定批量大小即每次生产或者采购数量之方式,发生在持有成本与订购成本的值很接近时.MES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In)辅助生管人员收集现场数据及操纵现场制造流程,提供企业改善制程、提高生产效益的工具.大部分的MES系统模块皆会包含订单管理(CUStOmerorderManagement,COM)、物料管理(MateriaIManagementSyStem,MMS)、制程控管系统(WOrk InProcessTracking,W1P)、生产排程(PrOdUCtiOnSChedU1ingSystem,PSS)、质量控管(StatiStiCaIPrOCeContro1,SPC)、设备控管(EqUiPmCntManagemCntSyS1Cm,EMS)及对外部系统的PDM整合接II(PDM1ntegrationInterfaCe)与ERP整合接口(ERP1ntegratiOnInterfaCe)等模块.MES是将企业生产所需的核心业务如订单、供货商、物管、生产、设备保养、品管等流程整合在一起的信息系统,它提供实时化、多生产型态架构、跨公司生产管制的信息交换:可随产品、订单种类及交货期的变动弹性调整参数等诸多能力,能有效的协助企业管理存货、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准时交货能力,增进企业少量多样的生产控管能力.MPS主生产排程(MaSterPrOdUCtiOnSehedU1ing)指根据客户接单或者销售预测所排定•段期间之产品生产计划,它务必明确指定何种产品应于何时制造完成多少数量,亦可随着一些不可抗拒因素之发生(如:设变、停工待料...等)而作适当之调整.MRP物料需求规划(MateriaIReqUirementP1anning)MRP乃美国当局鉴于针对存货控管问题之必要性,而由JosephA.Or1icky,GeorgeW.P1oss1及O1iverW.Wight三人在公元1970年于「美国生产与存货管制学会(AmeriCanProdUCtiOnand1nVentOryContrO1SOCiety,简称APICS)J会议中提出物料需求规划之基本架构;所谓MRP之计算即依照MPS之产品独立需求,透过BOM展开之零组件相依需求,配合着当时之存货状况,以求得某段期间内应投入生产或者执行采购之计划方针,通常有二种方法及二种需求类型.FOrWardSChedUIing(前导式排程)以计划中的订单发出后为起点,开始向前推导排程,一直到交货期为止.BackwardScheduIing(后导式排程)则与前导式相反,是以交货期为起点,开始向后推导排程.IndePendentDemand(独立需求)指外界或者消费者对制成品或者最终产品之市场需求,亦即企业所承接市场之订单需求,由于它的需求量是由市场所决定,企业本身只可根据以往之经验法则予以预测,而无法加以操纵或者决定,故称之为独立豳求.DePendantDemand(相依需求)指由为制造产品所衍生对零组件或者原物料之供料需求,因其需求多寡乃需源自产品之订单需求量,即依附着产品需求而做变化,故称之为相依需求.MRPII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P1anning)由Wight于公元1981年推出,其乃从MRP进展出来并非取代传统MRP,而是在生产规划的同时,将着眼点扩展到人事、财务、营销、管理等层面,融合各部门作业所需考虑之实务需求,而非局限于单纯之产销供需,以使企业整体之运作能更加地有效率及制度化.O1AP在线分析处理(On-1ineAna1ytiCa1ProCeSSing)操作储存在静态数据仓储(DataWarehOUSC)内广泛资源的软件技术.其透过快速、一致、交谈式的界面对同一数据提供各类不一致的呈现方式,供不一致层面的使用者如分析师、经理及高阶主管等使用,使其具备透析数据反应出来信息的能力.O1AP有三项要件:1.动态多维度分析.2.可执行复杂计算.3.有的时候间导向处理能力.01AP最大的特色,便在于它对数据多维处理的能力:也就是说,它能够很快地做各类维度的纵向或者横向的数据汇整处理.随着使用O1AP经验的累积,决策者除了拥有使用数据的能力之外,同时会累积使用信息甚或者使用知识的能力.对O1AP而言,历史资料(HiStOriCa1data)系用以推断未来,而组合数据Sggrcgatedata)系用以估计所输入的数据,除此之外,O1AP亦可执行资源配置及趋势分析等复杂计算.O1TP在线交易处理(On-1ineTranSaCtiOnProCeSSing)处理大量的例行性交易数据,并通过应用程序的特定处理将信息存放于数据库,能够被实时地存取增删.对管理活动层级而言,其所支持的对象属于最基层的通常事务性与作业性交易.在线交易所搜集到的历史数据,可定期地以批次作业方式汇制成周期性报表如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季报及年报等,供中阶或者高阶主管参考.01AP与O1TP相异之处,在于O1TP所搜集到的数据能够整合成数据仓储(DataWarehoUSe),数据仓储通常使用关连式数据库(Re1ationaIDatabase,RDB):O1AP则将「加工」后的数据组合成多维度的面向,以提供策略性信息的快速使用及分析.01TP只处理在线交易数据,于数据仓储将之储存并加以管理:O1AP则将数据仓储之料库转换成策略性信息.OPT最佳生产技术(OptimizedProductionTechno1ogy)一种改善生产管理的技术,以色列物理学家E1iGo1dratt博士于70年代提出,最初被称作最佳生产时间表(OPti1niZe(IProductionTimetab1e),80年代才改称之最佳生产技术.后来Go1dratt又进一步将它进展成为约束理论(TheoryOfConstraints).OPT的倡导者强调,任何企业的真正目标是现在与未来都赚钱;要实现这个目标,务必在增加产销率的同时,减少库存与营运费用.OQC出货质量管理(OUt-goingQua1ityContro1)出货前的质量管理.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rOdUCtDaIaManagemCnt)协助工程师进行数据管理,让企业透过标准程序管制提高整体效率,并使作业程序电子化及标准化.用来管理特定产品从研发到量产之生命周期里全程各点产生的一切信息,比如CAD图面、3D模型数据、NC程序、CAE分析结果,测试数据、设计历史与有关制程文件.其涵盖的数据型态是多元性,让各阶层工程师可清晰熟悉各式资料间的关连性与阶层架构,并以此「共同数据」(commOndata)为执行作业的根据.PERT计划评核术(ProgramEva1uationandReviewTechnique)用来安排大型、复杂计划的项目管理方法.是一种规划项目计划(ProjeCt)的管理技术,它利用作业网(netrork)的方式,标示出整个计划中每•一作业(activity)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利用数学方法,精确估算出每一作业所需要耗用的时间、经费、人力水平及资源分配.计划者务必估算:在不影响最后工期(ProjeCtdUratiOn)的条件下,每一作业有多少宽容的时间,何种作业是工作的瓶颈(bott1eneck),并据此安排计划中每一作业的起记时刻(SCheme),与人力与资源的有效运用.PERT的内容包含了「管理循环」中的三个步骤:计划(PIarming)、执行(doing)、与考核(contro11ing).PO1I预估在手量(PrOdUCtonHand)在每期开始时,实际所能拥有的存货预期量.QCC品管圈(Qua1itycontro1Circ1e)原以生产线为主,品管圈是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所构成,自动自发的持续进行改善活动的小团体,目前延伸的有个别改善小组及知识管理社群等.RCCP粗略产能规划(RoUghCUtCaPaCityPIanning)产能管理技术,通常分为四类:资源需求计划(RRP)、粗略产能规划(RCCP)、产能需求规划(CRP)与输入/输出操纵(1/0).在MRP 系统中,典型的顺序是建立主排程,使用RCCP来确认MPS是否可行,把展开后的MRP表现出来,同时把以规划订单的数据送到CRP中.RCCP的技术被用来确认在每个工作站中适合的产能,此技术是用来进展机器负我报告,以决定所需产能,若产能不适当时,可被使用之产能的决定与该采取的计策.RCCP应用三种方式以机器负载报告来定义产能需求.1Capacityp1anningusingovera11factors(CPOF):所需数据与计算最少2.TheBiI1of1aborapproach(BO1);使用每个产品在要紧资源的标准工时之全面数据.标准工时是一个正常工人以平常的步调工作,生产•项产品•个单位再加上宽放的时间.所有零件的标准工时已经考虑休息的宽放、延迟的宽放等.3.ResourceProfiIeApproach(RPA):除了标准工时的数据外,尚需要考虑前置时间.SCM供应链管理(SUPPIyehainManagCmCnt)产品由起始原料转换成完成品至最终顾客手上的流淌过程中,影响其执行绩效的个体组合而成之网络称之供给链,供给链的构成个体可能包含:供货商一制造一工厂一配销点一零售商一最终顾客:而供应链管理之定义,简单而言,就是需求与供应适当的结合,以达到资源(人、设备、物、资金)运用与分配之有效性与及时性.其有下列三项目标:1.最少成本,使得企业能够在正确的地点取得正确的产品.2.尽可能让存货降至最低,但仍旧能够提供优异的客户服务.3.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SIS策略信息系统(StrategiCInfOrmationSyStem)使用信息科技支持组织现有策略,或者制造新的策略机会,使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策略信息系统很强调时机,在竞争者为普遍使用之前,是一个能获取竞争优势的策略系统,一旦竞争者纷纷跟进,则丧失竞争优势,而成为通常的信息系统了.策略信息系统是E1S的提升,EIS偏向内部数据,包含人事、薪资等,S1S的核心是外部信息,包含顾客、竞争者、市场等,能提供总体及市场环境的外部信息,以便研拟策略性的决策.SPC统计制程管制(StatiStiCPrOCeSSControI)改善制程、维持管制状态及预防不良品的统计技术.此统计技术能够评估过去、监督现在,而且可预测未来制程的绩效,测量指标为CP及Cpk.TOC限制理论(TheOryOfConStraints)任何系统至少存在着一个限制,否则它就可能有无限的产出.因此要提高一个系统(任何企业或者组织均可视为一个系统)的产出,务必要打破系统的限制.任何系统能够想象成由•连串的环所构成,环与环相扣,这个系统的强度就取决于其最弱的一-环,而不是其最强的一环.相同的道理,我们也能够将我们的企业或者机构视为一条链条,每一个部门是这个链条其中的一环.假如我们想达成预期的目标,我们务必要从最弱的一环;也就是从瓶颈(或者限制)的一环下手,才可得到显著的改善.换句话说,假如这个限制决定一个企业或者组织达成目标的速率,我们务必从克服限制着手,才能够更快速的步伐在短时间内显著地提升系统的产出.TpM全面生产管理(TOtaIProdUCtiOnVanagenIent)为目前最新最热门的生产管理手法,利用长期而自发的小团体分三个阶段来消除所有生产过程的8个缺失,第一阶段在直接部门而称Tota1PreventiveMaintenance,第二阶段扩展到间接部门而称Tota1ProductiOnManagement,第三阶段扩展到全公司称TotaIProdUCtiVityManagenIent,所有要实行此•方案的公司皆要成为日本JIPM的会员,每•阶段约须三年时间的训练,每一阶段审核通过会参加在日本举行的全世界夸奖大会,目前全球500大企业中有一半以上的生产厂商皆导入此一系统如所有的汽车厂及所有的日用品厂商.TQM全面质量管理(TOta1QUa1ityManagement)应用统计方法与人力资源,建立一种持续不断改善的组织.透过系统化过程改善,及企业的全员参与,塑造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原则是:达成顾客需求、持续改善、给予质量责任、及系统策略流程等四项.。

财务共享实施对于企业的盈余管理影响研究

财务共享实施对于企业的盈余管理影响研究

区域治理MARKET财务共享实施对于企业的盈余管理影响研究湖北经济学院 李雅堤,王金科摘要:本文以沪深A股2013年-2015年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财务共享实施对于企业的盈余管理的影响。

结合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背景,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财务共享实施对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财务共享;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中图分类号:G6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7-0229-0002一、引言上世纪80年代,福特公司首次将财务共享服务应用于实践中。

中兴通讯是我国第一家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

自此,我国部分企业开始对财务共享领域进行探索。

2013年末,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表示支持企业实施鼓励财务共享模式,提高信息化程度。

根据ACCA《2018年中国共享服务领域调研报告》,我国自2013年进入财务共享建设的发展期。

财务共享模式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大企业内部冗杂的财务流程,还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和风险管控的加强。

财务共享从企业的流程再造出发,使企业成本降低、资源优化组合及财务效率提升,使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时面临更大的风险。

因此,本文主要从盈余管理的视角研究财务共享实施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一)财务共享与应计盈余管理Schulman等(1999)认为财务共享服务是将公司各部门的资源整合集中,统一进行财务工作,达到降低成本、高效服务的目的。

国内学者认为财务共享中心是将集团内和子公司分散的财务业务整合到可以统一操作的系统中,从而加深账务处理、费用报销、报表编制的标准化程度。

财务共享可以解决大集团的信息传递链条过长导致企业工作效率低下、对市场反映滞后,内部岗位职责混乱等问题。

JanssenM.(2008)和黄庆华(2014)研究发现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目的除了成本降低,提升工作效率,还有加强内控与风险管理。

全员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效果

全员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效果

全员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效果1.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多样化的挑战。

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企业需要寻求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全员质量管理(Tota1Qua1ityManagement,TQM)作为一种全面贯彻质量管理理念的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全员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应的经验和建议。

2.全员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原则全员质量管理是一种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它强调全体员工对质量的重要性和责任。

全员质量管理的原则包括客户导向、全员参与、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

客户导向意味着企业需要将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全员参与要求每个员工都参与到质量管理中,通过共同努力来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

过程管理强调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管理和优化,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持续改进是全员质量管理的核心,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3.全员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3.1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全员质量管理的核心F1标是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通过优化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企业能够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

同时,全员参与的理念也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对产品质量负责,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3.2增强客户满意度全员质量管理将客户导向作为核心原则,企业致力于理解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企业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同时,全员参与也能够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

3.3提高员工参与度和士气全员质量管理要求每个员工都参与到质量管理中,使他们对质量负责。

这种全员参与的理念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工作动力和责任感。

当员工感觉自己的工作对企业的质量有直接影响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IT服务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IT服务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服 务 管 理 的实 施 需 要 得 到 组 织 内部
分 类 , 如 营 销 系 统 属 于 最 高 级 别 的 例 服 务 类 型 ,一 旦 出 现 问 题 ,必 须 迅 速
恢 复其 服务 。 样 通 过 流程 化 的处理 这
机 制 , 能够 及 时 有 效 地 提 供 服务 支
持 。另 外 ,通 过 和 外 部 监 控 系 统 的 事 件 集 成 ,能够 实 现 统一 的事件 通知 、
提 升 德 息 部 I 的 眼 务 覆 量 _ 】 和 人 英 紊 质 , 提 高 信 患 部 门 的 运 维 水 平 . 进 而 提 高 整 个 电 力 企 竣 的 眼 务 水
平 为 实 现 企 业 的 战 略 目 标 提 供 褒 力 的 支 持
_服 务管理 T
在 电力企 业 中 的应 用
维普资讯

随 着 电 力 企 业 信 息 化 的 不 繇 深 入 发 矮 .I 眼 务 T 管 理 变 得 越 来 越 重要 ,I T 服 务 管 理 的 实 施 , 一 方 西 能 够 缓 解 人 力 资 源 紧 张 的
同 题 : 另 一 夯 面 可 以T
2 1信息服务严重 不到位 .
随 着 信 息 技 术 行 业 的 迅 猛 发 展 及 其 对 电 力 行 业 的 高 度 渗 透 , 电 力 行 业 的 生 产 、 业 务 和 管 理 逐 步 信 息 化 ,电 力 行 业 针 对 I T的 投 资 在 逐 年 加 大 。 务 的 正 常 运 作 、发 展 与 业 I T系 统 是 否 正 常 运 行 有 着 越 来 越 紧 密 的 关 联 , 为 传 统 的 、 全 依 赖 于 技 术 人 员 个 体 作 完 素质 和 水平 的I T维 护 及 管 理 方 式 , 经 越 来 越 不 能 适 应 系 统 结 构 的 日趋 复 杂 及 信 息 资 已 源 迅 速 膨 胀 的 现 实 , 越 来 越 不 能 满 足 业 务 部 门 的 需 要 , 而 影 响 到 企 业 向外 部 用 户 所 也 从

TA理论在企业学习管理中的应用

TA理论在企业学习管理中的应用

十、TA理论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因为平常易懂,方便有效,TA理论出生此后被欧美、日本等国家快速地宽泛地应用于心理医疗、公司经营管理、学校和家庭教育、医护人员教育、改良人际关系以及潜能培训等方面。

就公司来讲,TA主要应用于选拔人材、人员配置、领导干部培训、公司文化的培养、改良人际关系、激励和决议等方面。

招聘/选拔人材经过自我状态的测试,能够认识一个人的人品特点和心理状态,能够判断能否合适某个岗位或职务。

人员装备依据自我状态的测试结果、性格种类的剖析以及人生态度的定位剖析,能够帮助公司组织进行人员配置,以达到最优组合的状态。

改良内部交流和人际关系方面经过TA理论中的交流剖析、人生游戏剖析以及抚爱(Stroke)和冷视(Discount)剖析,能够使我们清楚地认识什么样的交流是有利的、有效的,什么样的交流是有害的、无效的。

进而实现组织内部交流的顺畅、高效。

经过TA的学习能够达到“知人”、“自知”,能够有效地改良人际关系和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有助于公司组织形成优秀的气氛,提高协作的效率。

领导力提高方面经过该改变P、A、C,改良领导风格、提高交流能力;经过提高CP,能够提高领导干部决定组织的目的、发展方向和确立组织共同的价值观的能力;提高抉择、决议能力;能够提高领导的庄严,提高领导责备人的能力等。

经过提高NP,能够提高关怀民众的能力、夸奖人的能力以及做思想工作的能力等。

经过提高A,能够提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发言能力,企划能力等。

经过提高FC,能够提高创新能力、改革意识和洞察能力;能够提高组织的活力等。

经过提高AC,能够提高聆听能力、协调性等。

公司决议方面健康的、安妥的决议应当是以A机能为中心的、P、A和C机能平衡的决议。

经过TA学习和培训,决议者或许决议公司能够更好地使用P、A和C机能,做出高质量的决议,防止在决议过程中发生C污染和P污染,同时也防备A的逆污染。

假如在决议中A被P污染,那么就会犯盲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就会做出守旧的决议。

全球三大管理理论课件

全球三大管理理论课件

PPT学习交流
12
聚焦五步骤F5
这个五大核心步骤可以让人们有能力以逻辑和系 统的方式回答任何想作持续改善时必会问的三个问题。
1. 要变革什么?(What to change?)
PPT学习交流
11
聚焦五步骤F5
TOC有一套思考的方法和持续改善的程序,称为五大核心步 骤(Five Focusing Steps)。
五大核心步骤
第一步,找出(Identify)系统中的瓶颈。 第二步,最大限度利用(Exploit)瓶颈,即决定如何挖尽瓶 颈。 第三步,使企业的所有其他活动服从于第二步的决定,即迁 就瓶颈。 第四步,打破(Elevate)瓶颈,提升瓶颈的产能,使瓶颈转 移到别处。 第五步,重返(Repeat)第一步,找出新的瓶颈,别让惰性 成了瓶颈,即持续改善。
反,基础越牢固,蹦的就越高。很多企业为了提升企业的利
润,不断地控制甚至是压缩企业的成本,前面讲到,成本最
低降低到0,是有极限的,殊不知,真正使企业基业常青的
是,不断提升企业的有效产出,只要有效产出大于运营费用
的支出,就是对企业有利的决策。
PPT学习交流
9
4、TOC三大基础工具
有效产出会计TA 聚焦五步骤F5
▪基本解析 ▪打破复杂旧框框
9、聚焦五步骤案例
9、聚焦五步骤案例
▪找出瓶颈
▪挖尽瓶颈
▪迁就瓶颈 ▪打破瓶颈 ▪回到第一步
10、TOC的九条原则
PPT学习交流
3
1、TOC简介
TOC(Theory of constraints),中文译为"瓶颈理 论",也被称为制约理论或约束理论,由以色列物理学家 高德拉特(Eliyahu M. Goldratt)博士创立,与精益生产、 六西格玛并称为全球三大管理理论;其核心观点为立足于 企业系统,通过聚焦于瓶颈的改善,达到系统各环节同步、 整体改善的目标。

什么是无因管理

什么是无因管理

什么是无因管理?无因管理是一个较新的管理理论,它强调管理者不应该仅专注于单一原因的管理,而是要全面地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这个理论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管理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会对无因管理进行详细阐述。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和历史无因管理(Causeless Management)是管理学家杨泰来(Dr. Ta-Wei Liang)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管理理论。

他认为传统的管理理论主要关注因果关系,即如果A发生,那么B就会发生。

然而,现实中的问题通常都是复杂的,并不是单一原因所导致的。

因此,杨泰来提出了“无因管理”的理论概念,提倡管理者不要盲目地追求或满足于原因,而应该探索多元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问题的影响。

在历史上,无因管理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系统论的思想。

系统论是一个跨学科的科学分支,它意味着整个系统是稳定的,而不是简单的原因和结果,而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因素。

这种思考方式激发了杨泰来的创造性,他将系统思考引入了管理领域,提出了无因管理,开创了一种新的管理思维方式。

二、无因管理的基本原则无因管理的主要原则是强调解决问题时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这种思考方式注重整体性,强调管理系统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认为任何单一原因的改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

无因管理还强调,管理者应该运用多种分析工具和方法,如系统思考、多维度分析、因果图等,以了解复杂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基于这些原则,无因管理的具体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性的思考:管理者应该把握系统性的视角,不仅关注局部的问题,而是要学会从整体来应对问题。

2.多元因素的考虑:管理者应该探索多种相关因素,并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

3.多种方法的应用:管理者应该采用多种分析工具和方法,如因果图、系统思考、SWOT分析等,以发掘问题的多层面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TA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通俗易懂,方便有效, TA理论诞生以后被欧美、日本等国家迅速地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医疗、企业经营管理、学校和家庭教育、医护人员教育、改善人际关系以及潜能培训等方面。

就企业来讲,TA主要应用于选拔人才、人员配置、领导干部培训、企业文化的培育、改善人际关系、激励和决策等方面。

☆招聘/选拔人才
通过自我状态的测试,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可以判断是否适合某个岗位或职务。

☆人员配备
根据自我状态的测试结果、性格类型的分析以及人生态度的定位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组织进行人员配置,以达到最优组合的状态。

☆改善内部沟通和人际关系方面
通过TA理论中的沟通分析、人生游戏分析以及抚爱(Stroke)和漠视(Discount)分析,可以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什么样的沟通是有益的、有效的,什么样的沟通是有害的、无效的。

从而实现组织内部沟通的顺畅、高效。

通过TA的学习可以达到“知人”、“自知”,可以有效地改善人际关系和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有助于企业组织形成良好的氛围,提高协作的效率。

☆领导力提升方面
通过该改变P、A、C,改善领导风格、提高沟通能力;
通过提高CP,可以提升领导干部决定组织的目的、发展方向和确定组织共同的价值观的能力;提高决断、决策能力;可以提高领导的威严,提高领导批评人的能力等。

通过提高NP,可以提高关心群众的能力、表扬人的能力以及做思想工作的能力等。

通过提高A,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讲话能力,企划能力等。

通过提高FC,可以提高创新能力、改革意识和洞察能力;可以提高组织的活力等。

通过提高AC,可以提高倾听能力、协调性等。

☆企业决策方面
健康的、稳妥的决策应该是以A机能为核心的、P、A和C机能均衡的决策。

通过TA学习和培训,决策者或者决策集团能够更好地使用P、A和C机能,做出高质量的决策,避免在决策过程中发生C污染和P污染,同时也防止A的逆污染。

如果在决策中A被P污染,那么就会犯盲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就会做出保守的决策。

如果在决策中A被FC污染,那么就会犯盲目乐观,冒险主义的错误,轻率的
做出决定,造成“决策的浪漫化”。

正确的决策方式应该是:以A为核心,兼顾P和C。

首先要注重对信息、资料以及数据的收集,并对客观现实进行冷静的、实事求是的分析(A机能)。

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要坚持企业自己的价值观、理念,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P机能);另一方面又要思路开阔,不墨守陈规,敢于冒险和创新(C机能)。

☆企业文化的形成方面
组织文化的形成,与领导者或领导集团的自我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如果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层)CP过强,那么,这个组织的文化就会带有独裁、专制、传统、墨守成规的特征;如果NP过高,就会带有一团和气、轻松的特征,甚至会有温情主义的色彩;如果领导者(层)FC过高,这个组织的文化就会带有自由、活泼、创新的特征。

☆员工激励方面
自我状态不同,欲求就不同,兴奋点就不同。

领导可以根据员工自我状态、人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