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319-土壤与植物营养学
815土壤与植物营养学_《营养植物学》讲义 中国农业大学
锌与生长素形成有关。缺锌就会停止生长,节间显著缩短,水稻“矮缩病” 、果树“簇 叶病” 、 “小叶病” 。锌影响叶绿素的形成,缺锌便会引起缺绿病。如水稻心叶变白,特点是 在中脉附近更明显,叶片细窄,下部叶尖出现褐斑。玉米幼苗失绿变白,出现“白芽病” 、 “白苗病” 。缺锌使繁殖器官发育受阻。 (十)钼 不同作物缺钼时症状会有差异:蔬菜缺钼,叶片瘦长畸形,螺旋状扭曲,老叶变厚, 焦枯;豆科植物难形成根瘤,叶色褪淡,叶片上出现很多细小的灰褐色斑点,叶片变厚发 皱、卷曲。 (十一) 锰 锰参与叶绿素的形成过程,缺锰时嫩叶脉间失绿发黄,但叶脉仍保持绿色,脉纹较清 晰,严重时叶面出现黑褐色小斑点以后增多扩大,散布整个叶片。植株瘦小,花的发育不 良,根系细弱。 (十二) 铜 铜也与叶绿素的形成和稳定有关。缺铜时新生叶失绿发黄,呈凋萎干枯状,叶尖发白 卷曲,叶缘黄白色,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繁殖器官的发育受阻,一般禾本科作物较易缺 铜。 (十三) 氯 五十年代,氯已被肯定为植物必须元素。它参与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过程。但对氯失 调时的症状研究的不多。棕榈科植物一般需氯较多,缺氯时,叶子出现黄色斑点。椰子产 量与氯的施用有较大的关系。 (十四)硅 禾本科植物需硅较多。硅使作物叶片、叶鞘、茎的细胞硅质化,增强茎叶硬度而抗倒 伏和抗病虫害,增强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缺硅时叶片披散像“垂柳状” ,影响下部叶 通风透光。进行讲解,应扼要进行记录。为了便于学习,下面 分别就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锌、钼、锰、铜、氯、和硅失调时的症状做简 要介绍。 (一)氮 缺氮时,由于蛋白质形成少,细胞小而壁厚,特别是细胞分裂受阻,使生长缓慢,植 株矮小、瘦弱、直立。同时缺氮引起叶绿素含量下降,使叶片绿色转淡,严重时呈淡黄色。 失绿的叶片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叶细而直,与茎的夹角小。茎的绿色也会 因缺氮而褪淡。有些作物如番茄、油菜和玉米等,缺氮时会引起花青素的积累,茎、叶柄 和老叶还会出现红色或暗紫色。 由于氮在植物体内有高度的移动性, 能从老叶转移到幼叶, 因而缺氮症状从老叶开始,逐渐扩展到上部叶片。作物根系比正常的色白而细长,但根量 少,植株侧芽处于休眠状态或死亡,因而分蘖侧根减少。作物容易早衰。花和果实数量少, 籽粒提前成熟,种子小而不充实,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氮素过多促进植株体内氨基酸, 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 而影响构成细胞壁的原料 (纤 维素、果胶)的形成,使作物组织柔软,抗病虫害和抗倒伏力差。因叶面积增大,叶色深 绿,叶片披散,相互遮掩,影响通风透光,造成贪青迟熟,空秕粒多,产量降低,品质下 降。 (二)磷 缺磷由于各种代谢过程受抑制,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蘖分枝少,花 芽分化延迟,落花落果增多。由于植株体内糖类运输受阻而在茎叶相对积累,形成花青素, 使多种作物的茎叶上出现紫红色。少数作物如水稻,烟草等的叶色变暗绿,这是因叶部细 胞增长受阻、细胞变小,致使叶绿素的密度增大所致。缺磷的症状从老叶先出现。严重缺 磷时,叶片枯死、脱落。症状一般从茎基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作物延迟成熟,空 秕粒增加。 磷素过多能使作物呼吸作用过于旺盛,消耗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使禾谷类作物无效 分蘖增加,繁殖器官过早发育,茎叶生长受到抑制,引起植株早衰。空秕粒增加。施用磷 肥过多还会导致植株缺锌、缺铁、缺镁等。 (三)钾 缺钾时植株矮小,茎秆细弱,叶变窄,先在老叶的叶尖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 似“火烧状” ;叶片上出现的斑点或斑块逐渐增加,但叶的中部、叶脉或靠近叶脉处仍保持
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基础知识2016
三、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根部对养分的吸收 根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 吸收最集中的部位在根毛区。 吸收形态: 离子态:NO3- NH4+ HPO42-… 分子态:尿素 生长素 CO2…
叶部对养分的吸收(根外营养)
(一)根外营养的机制 ♣ 根外营养是作物吸收养分的另一种方式; ♣ 根外营养的部位是茎叶,主要是叶; ♣ 叶部吸收可通过植物叶片的角质层上的裂 缝进入; ♣ 叶背面是比较疏松的海绵组织,细胞间隙 大,孔道细胞多,吸收养分比上表皮快。
年 份
1989
1991
1999
二、肥料分类及施用
来源:人类生存环境中的资源
生活和生产的废弃物
分类和种类:
按组分分:有机肥和无机肥(矿质肥) 按来源分:农家肥和商品肥
按主要作用分:直接肥和间接肥
按肥效快慢分:速效肥和迟效肥
C、H、O --天然营养元素 非矿质元素
来自空气和水 大量元素 (0.1%以上) N、P、K --植物营养三要素 或肥料三要素 Ca、Mg、S --中量元素 矿质元素
微量元素
(0.1%以下)
Fe、Mn、Zn、Cu、
B、Mo、Cl
来自土壤
植 物 养 分 来 源 示 意 图
CO2 O2 SO2
H2O O2
一、 科学施肥的定律
(一)、养分归还学说
德国化学家李比西1840年提出。
含义: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年收获必带走某些 物质,使土壤贫瘠,如果不正确归还带走的物 质,土壤就要衰竭,要维持地力,必须归还养 分给土壤。
作用: 1、调节土壤和人类之间的物质交换, 不以养分归还为基础的耕作是掠 夺性的耕作制度。 2、对当时的化肥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土壤学(070301)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土壤学(070301)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一.研究方向01土壤生态02土壤资源与环境03土壤修复与健康二.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3植物营养学④843土壤学三.复试笔试科目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四.参考书目1.初试参考书目723植物营养学【1】《植物营养学》(上册)陆景陵主编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植物营养学》(下册)胡霭堂主编周立祥副主编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843土壤学【1】《土壤学》孙向阳主编2005年中国林业出版社【2】有关中国土壤分类和分布的相关书籍2.复试参考书目《土壤学》,孙向阳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植物营养学》上下册,中国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五、北林土壤学复习备考建议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
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
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北林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2011-12年硕士研究生分专业录取数据统计
2 3 4 4 5 1 7 3 2 24 3 10 1 10 2 1 22 6 1 1 9 11 5 3 8 20 5 3 1 6 1 5 17 1 17 16 1
人数一览表
2012年 报名数 录取数 推免数 1 17 12 5 17 4 2 17 14 4 34 13 6 8 13 16 7 14 5 3 2 2 5 1 10 8 1 7 8 5 328 101 32 15 19 6 2 5 1 30 15 47 51 24 5 6 4 12 22 12 40 28 3 10 336 12 42 37 38 132 22 3 45 70 57 16 12 7 7 3 17 15 14 11 21 3 12 45 4 3 17 32 100 4 1 17 42 37 9 7
30 38 27 85 49 24 73 57 9 65 231 41 14 193 15 66 5 1 92 4 43 31 33 43 13 94 226 6 4 7 20 8 5 1 6 3 5 1 19 4 3 2 42 50 3 1205 110
26 33 16 47 33 26 66 16 6 35 89 15 22 59 13 51 13 7 20 1 24 14 7 15 7 23 65 11 6 54 25 11 8 2 16 2 8 19 4 34 34 7 70 30
27 34 11 43 29 25 63 16 5 31 87 14 37 10 45 16 3 14 23 16 11 13 2 19 48 39 9 57 42 26 29 18 21 23 29 42 7 6 40 34 18 46 35
2 2 3 9 6 2 10 5 1 37 1 4 2 11 2
土壤学 植物营养学 资源环境信息工程 植物病理学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农药学(植科、理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基础兽医学 预防兽医学 临床兽医学 林学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水产养殖 渔业资源 湿地资源与环境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企业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 行政管理(经管、文法) 教育经济与管理 社会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 社会工作 农业工程 环境工程 食品工程 生物业机械化 农村与区域发展(经管、文法)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经管、文法) 农业信息化 食品加工与安全 兽医 风景园林 林业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2010年环资学院硕士招生目录及参考书
及研究方向
招生
学院
及
代码
招
生
人
数
考试科目
复试办法
及内容
备注
083001▲环境科学
01环境化学02环境污染控制技术03环境物理04环境规划与管理05环境生态学
140
环境
与资
源学
院
23
①101政治②201英③302数学(二)④855环境学
面试:
本专业综合知识和英语听力、口语
环境科学欢迎化学、化工、生物、物理、电子类等考生报考相应的研究方向。
环境工程
430130
18
①101政治②201英一③302数学二④855环境学
本专业综合知识和英语听力、口语
环境工程领域汇聚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与化工、生物工程、生态学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学科覆盖面广,交叉优势明显,为专业学位教育奠定了多学科交叉培养基础。经过3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本领域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污染环境修复、环境规划与管理等研究方向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十五”以来,围绕国家重大环境问题,本领域承担了多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等重大科研项目,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新型生物脱氮除磷、烟气脱硫脱硝、生活垃圾资源化等关键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依托学校和学科优势,与地方环保科研院所、环保产业联合,建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环保装备创新平台和浙江省环保科技创新平台,负责实施了多项国家级与地方的环境科学研究与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积累了管理、协调、组织、实施大型研究项目与工程设计的经验,校地科技合作紧密,产学研成效明显,为专业学位教育提供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上海交大周丕生土壤学第3章土壤有机质
富
质
啡
部分分解的有机残体
酸
专业基础课程
2019年8月13日星期二12时54分11秒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
有机物质是指存在 于土壤中的所有含 碳的有机物质,它 包括土壤中各种动、 植物残体,微生物 体及其分解和合成 的各种有机物质。
有机残体是指进入土 壤中尚未分解的各类 植物残体、动物和微 生物遗体。
土
有 于残体机 土物 壤各物质 中微类和是 的生植 微指所物生物存有残物遗在含体遗体、体动。
腐殖物质是经土 壤微生物作用后, 由多酚和多醌类
物胡质敏聚素合而成的 含芳香环结构的胡、
壤 碳的有机物质,它
新形成的黄色至敏
有 包括土壤中各种动、腐土殖壤腐物殖质质 棕黑色的非晶形酸
机 物 质
植物残体,微生物
专业基础课程
2019年8月13日星期二12时54分11秒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
N 灰分 8%
O 40%
C 44%
H 8%
3.7~4.1%
N
O
3344~~3399%%
C
5522~~5588%%
H
专业基础课程3.3~4.8%2019年8月13日星期二12时54分11秒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
土
元素组成
壤
主要是C、O、
有
H、N,分别占
机
52%-58%、
质
34%-39%、
的
3.3%-4.8%、
组
3.7%-4.1%,
成
其次是P和S,
C/N10左右。
化合组成 主要是类木质 素和蛋白质, 其次是半纤维 素、纤维素以 及乙醚和乙醇 可溶性化合物。 多数水不溶性, 但可溶于强碱。
中国农业大学_815土壤与植物营养学_《土壤学》2006年 讲义
土壤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的重要性
• 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表 1.2 中国土壤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及其与世界和部分国家比较 中国的总 土地类型 土地总面积(hm2) 耕地与园地面积(hm2) 永久草地面积(hm2) 森林和林地面积(hm2) 6.8 9.0 占有量(%) 世界 2.77 0.31 0.66 0.84 中国 0.91 0.10 0.27 0.13 人均占有量 美国 3.92 0.80 1.01 1.11 巴西 6.28 0.56 1.22 4.15 印度 0.43 0.22 0.02 0.09
我国要跨进可持续发展的“大门”还需要:30-50年?
SOS
SAVE OUR SOILS
!!!
红壤严重流失后形成的红色沙漠
土壤的重要性
20世纪科学与技术迅速进步, 但“人 口―粮食―资源―环境”仍是困扰人 类社会发展的难题,科学工作者责任 越来越重大。
“老”问题: 21世纪怎么养活16亿中国人??!
(摘自“土壤学” ,黄昌勇主编)
中国人均占有量与世 界人均量比率(%) 32.9 32.3 40.9 15.5
土壤的重要性
• 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是持续农业的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人口的零或负增长 (中国每年净增人口>1000万) 资源破坏的零或负增长 (中国每年减少土地>300万亩) 生态环境恶化的零或负增长 (中国荒漠化速度2620km2/年) 短期内不可逆转的趋势: 1、 耕地减少不可逆转; 2、人口增长不可逆转; 3、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可逆转; 粮食供应压力加大!
可分为:发生土壤学(Pedology)
农业土壤学(Edaphology)
环境土壤学( Environmentail soil)
SCI收录期刊——土壤科学学科
万跃华2009年2月24日截至到2009年2月SCI扩展版收录土壤科学学科期刊32种(SCI核心版22种),其中2008年开始被SCI收录的土壤科学期刊1种。
出版地为美国的土壤科学期刊9种,荷兰6种,英国5种,德国4种,中国、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挪威、意大利各1种。
其中中国出版的土壤科学期刊为PEDOSPHERE 《土壤圈》。
2005-2008年SCI共收录至少有一位中国作者(不包括台湾)的海洋学科论文1285篇,其中2008年319篇(0.3190 %),2007年382篇(0.4028 %),2006年315篇(0.3661 %),2005年269篇(0.3485 %)。
1285篇论文包括学术论文1222篇、会议论文43篇、社论9篇、评论5篇、通讯6篇。
2005-2008年中国研究论文主要发表在以下几种SCI收录的土壤科学期刊上:PEDOSPHERE《土壤圈》328篇,PLANT AND SOIL《植物与土壤》199篇,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土壤生物学与土壤生物化学》84篇,GEODERMA《国际土壤科学杂志》82篇,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 《土壤科学与作物分析通讯》66篇,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美国土壤学会志》61篇,CATENA 《连锁;土壤科学-水文学-地貌学杂志》56篇,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土壤生物学与土壤肥力》44篇,APPLIED SOIL ECOLOGY 《应用土壤生态学》34篇,AUSTRALIAN JOURNAL OF SOIL RESEARCH《澳大利亚土壤研究杂志》30篇。
主要研究单位有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 SCI)623篇,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 UNIV)163篇,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106篇,南京农业大学(NANJING AGR UNIV)81篇,中国农业科学院(CHINESE ACAD AGR SCI)58篇,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 UNIV)46篇,兰州大学(LANZHOU UNIV)34篇,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31篇,南京大学(NANJING UNIV)29篇,华南农业大学(S CHINA AGR UNIV)20篇。
上海交大周丕生土壤学第3章土壤有机质优质资料
专业基础课程
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10时24分23秒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 易形成中
水干
润
间产物和 还原物质
湿
分
状
况矿
矿
质
质
化
化
矿 有机 质酸 化
慢腐 殖 化
快腐 殖 化
慢 腐 CH4
殖 化
H2S
通均
较
均 H2
气 状
况好
形成
腐殖
质最
中
适宜
差
专业基础课程
2019年条8月件22日星期四10时24分23秒
专业基础课程
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10时24分23秒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 D有机物质
有 动植物残体
机
残
土体
微生物遗体
胡敏素 胡
壤
敏
有
腐殖物质
酸
机
物 质
腐殖质
腐殖酸
有
机
非腐殖物质
富
质
部分分解的有机残体
啡 酸
专业基础课程
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10时24分23秒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
机
物的作用下降解非外、的腐代有谢殖机、物物质
合成、聚合形成质的的新总的称有。
质 机部化合分物分。解的有机残体
高非分腐子殖有物机质化是指合 物经。微它生是物土改壤变的有
机腐有质殖机的残酸主体体,,微生也
是物土降壤解有、机代质谢、中 最合难成降的解有的机组化合分,
一质物有平般的。机均占60一质为%土般的10-壤占5%8%0有土。%-2壤机5富 啡 酸。%,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
植物营养学整理
植物营养学整理农产品品质。
目的: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 减轻环境污染。
N:果实大小、色泽,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
P:促进果实和种子的成熟和含磷物质含量。
K:品质元素, 提高蔗糖、淀粉、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改善果蔬色泽、风味,贮藏和加工性能。
③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增加土壤养分、补充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生物和生化活性、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4、李比希的三大学说:①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地球上有了植物之后才形成的。
植物最初的营养物质必然是矿质元素,腐殖质只有通过改良土壤、分解产生矿质元素和CO2 来实现其营养作用。
因此,矿质元素才是植物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②养分归还学说:由于作物的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物质,土壤养分将越来越少,如果不把这些矿质养分归还土壤,土壤将变得十分贫瘠。
因此必须把作物带走的养分全部归还给土壤。
③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因子所控制,产量高低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如果这个因子得不到满足,即使增加其他的养分因子,作物产量也不可能提高。
6、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①生物田间试验法;②生物模拟试验法;③化学分析法;④数理统计法;⑤核素技术法;⑥酶学诊断法7、生物田间试验法的优缺点:优点:①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进行,是植物营养学科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②试验条件最接近农业生产要求,能较客观地反映生产实际,所得结果对生产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不足:①田间自然条件有时很难控制,不适合进行单因素试验。
此法应与其它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8、生物模拟试验法:运用特殊装置,给予特殊条件便于调控水、肥、气、热和光照等因素,优点:有利于开展单因子的研究,多用于田间条件下难以进行的探索性试验。
缺点:所得结果往往带有一定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在田间试验中验证,然后再应用于生产。
主要类型:土培法、水培法、砂培法、无菌琼脂培养等9、化学分析法:研究植物、土壤和肥料体系内营养物质含量、形态、分布与动态变化的必要手段,是进行植物营养诊断所不可少的方法。
《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Plant Nutrition一、课程基本信息— 1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2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植物营养和施肥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及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前沿;并为后续学好作物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各营养元素的诊断技术、各种肥料的科学施用技术等。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科学、献身农业,有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植物营养与肥料和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关系;(二)理解植物的营养过程,以及植物对酸性土壤、石灰性土壤、盐碱地和重金属等逆境的适应性机理和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改良等;(三)掌握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植物营养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各营养元素的营养功能和诊断技术、各种肥料的性质和施用特点等。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3学时第一节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和环境的关系1学时知识点: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关系、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施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节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1学时知识点: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第三节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和研究方法1学时知识点:植物营养学的研究领域、田间试验法、生物模拟法、土培法和营养液培养法的适用范围本章小结重点:植物营养学的建立和李比希三大学说难点:李比希三大学说思考题: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关系以及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 3 —作业:教师酌情而定建议教学方法:教师重点讲授、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第二章养分的吸收6学时第一节植物的营养元素0.5学时知识点:必需营养元素、有益营养元素、营养元素的一般功能、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节植物根系的营养特性1学时知识点:根的类型、数量、构型与养分吸收的关系;根际效应;根际pH和Eh环境;根系分泌物;菌根第三节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1.5学时知识点:养分在土壤中的迁移、根自由空间养分的移动、离子的被动吸收、离子的主动吸收第四节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2学时知识点:介质中养分浓度、温度、光照、水分、通气状况、土壤pH、离子理化性状与根的代谢作用、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苗龄与生育阶段第五节植物的根外营养0.5学时知识点:植物叶片的结构和组成、叶片对气态养分的吸收、叶片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叶片营养的特点及应用、影响根外营养元素吸收的因素第六节植物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方法0.5学时知识点:植物营养的差异、现代施肥方法本章小结重点:1.植物对养分的吸收;2.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难点:植物吸收养分的机理思考题:哪些因素会影响养分的吸收?如何影响?作业:教师酌情而定教学方法:教师重点讲授、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第三章养分的运输与分配3学时第一节养分的短距离运输0.5学时— 4 —知识点:养分的运输途径、养分的运输部位、离子释放到木质部的机理、影响因素第二节养分的长距离运输0.5学时知识点:木质部运输、韧皮部部运输第三节植物体内养分的循环和再利用2学时知识点:植物体内矿质养分循环的意义、养分利用的过程、养分再利用的重要性、养分再利用与生殖生长本章小结重点:1.植物体内养分循环 2.植物体内养分再利用对其生长和农业生产的意义难点:1.养分的长短距离运输的异同及其各自的途径、动力、极力和影响因素;2.各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再利用特点和缺素部位的关系。
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3
TH01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6.0 96 96
4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E001
体育(1)
1.0 32 32
1
PE002
体育(2)
1.0 32 32
2
PE003
体育(3)
1.0 32 32
3
PE004
体育(4)
1.0 32 32
4
TH004
军事理论
1.0 16 16
2
选修课
总 19.0 352
5
AB322 园林植物配置
1.0 32 32
6
DR301 风景写生(A类) 3.0 96 96
6
GA340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2) 1.5 48 48
6
各类实习、实践
总 17.5 560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ME124 工程实践(B类)
2.0 64
64
3
AB323 专业实习(苏杭实习)园 2.0 64 64
英语选修课。全部修业期间需修满6学分,且需达到学校英语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多修读学分计入个性化。
EN061 大学英语(1) 3.0 48 48 48
1
EN062 大学英语(2) 3.0 48 48 48
1
EN063 大学英语(3) 3.0 48 48 48
1
EN064 大学英语(4) 3.0 48 48 48
XP000 通识教育实践活动 2.0 32 32
2
总 2.0 32
专业教育课程
基础类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BI140 专业导论(生环平台) 2.0 32 32
1
CA013 无机与分析化学(C类) 4.0 64 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绪论
1
课堂教学
本章复习思考题
完成复习思考题
抽查和课堂提问
土壤矿物质
2
课堂教学
本章复习思考题
完成复习思考题
抽查和课堂提问
土壤有机质
3
课堂教学
本章复习思考题
完成复习思考题
抽查和课堂小测验
土壤水、气、热状况
2
课堂教学
本章复习思考题
完成复习思考题
抽查和课堂提问
土壤物理性质
通过教与学的交流,培养学生对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This course is a specialized compulsory course for landscape major, technology of plants and animals major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al science major. The content includes the material formation of soil,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 the nutrient condition, the quality appraisal of soil, the principal of plant nutrition, the nutrition of soil and plant and human health,the category, character, reasonably allocation and use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 Many basic theories, knowledge, techniques of basic courses, especially chemistry course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is course, and can also be strengthened in landscape scienc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al science. They can be straightly appli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of landscape, agriculture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 They’re important elements and foundation of other major course.
课程论文:20%。主要考核课程论文的格式规范性,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实践上升为理论、总结归纳的能力。
期终考试:60%。主要考核土壤与植物营养学课程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鉴别技能的掌握程度。
*教材或参考资料(Textbooks & Other Materials)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壤与植物营养学课程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学会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解决水、肥、气、热等植物生态因子的实际问题,为园林植物的栽培、养护和园林规划设计的“适地适树”“适树适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为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改良、环境保护,植物的优质、高产以及精准农业等现代农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Syllabus)
*学习目标
(Learning Outcomes)
1.掌握土壤与植物营养学课程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A3);
2.学会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解决水、肥、气、热等植物生态因子的实际问题(A3,A5.1);
3.掌握园林植物、园艺植物、农作物的栽培、生产、养护以及园林规划设计的“适地适树”“适树适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A5.2.1);
Students can master basic theories,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in the certain course, and they can also put them into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to solve actual problems of ecological elements of plant, such as water, fertilizer, atmosphere and heat. The techniques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guarantee of planting, plant protection and landscape plan, “Right place, right plant”. They can also b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of modern agriculture, such as reasonable use, improv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soil resource, and high yield and quality of plant and accurate agriculture.
(Course Webpage)
/G2S/site/
preview#/home/v?currentoc=7377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本课程是园林、植物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包括土壤的物质组成,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土壤质量评价;植物营养原理,土壤、植物营养与人类健康,无机肥和有机肥的种类、性质及其合理分配与施用。基础课尤其是化学课程的许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本课程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并赋予它们在园林科学、农业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上的生命力,直接为园林、农业、资源环境科学科研和生产服务;而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成为其它专业课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
4.了解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改良技术和方法,为植物的优质、高产以及精准农业等现代农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A3,B2,C4);
5.通过教与学的交流,培养学生对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B1,B2,B3,,B10,C4)。
*教学内容
进度安排及要求
(Class Schedule&Requirements)
2
课堂教学
本章复习思考题,撰写课程论文
完成复习思考题,收集课程论文资料
抽查和课堂提问,检查课程论文进度
氮素营养与氮肥
3
课堂教学
本章复习思考题,撰写课程论文
完成复习思考题,收集课程论文资料
抽查和课堂小测验,检查课程论文进度
磷素营养与磷肥
2
课堂教学
本章复习思考题,撰写课程论文
完成复习思考题,完成课程论文大纲
2
课堂教学
本章复习思考题
完成复习思考题
抽查和课堂小测验
土壤胶体性质和表面反应
3
课堂教学
本章复习思考题
完成复习思考题
抽查和课堂提问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2
课堂教学
本章复习思考题
完成复习思考题
抽查和课堂小测验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质量评价及改良利用
2
课堂教学
本章复习思考题
完成复习思考题
抽查和课堂提问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原理
抽查和课堂提问,检查课程论文进度
钾素营养与钾肥
2
课堂教学
本章复习思考题,撰写课程论文
完成复习思考题
抽查和课堂提问
中、微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肥料
1
课堂教学
本章复习思考题
完成复习思考题,提交课程论文
抽查和课堂提问,课程论文评阅
复混肥料和有机肥料
2
课堂教学
撰写课程论文,考察出勤率
提交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评阅
土壤、植物营养与人类健康
教材:
《土壤肥料学》,陆欣、谢英荷主编,第一主编不是我校教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ISBN:978-7-5655-0298-9,1届,不是外文教材,是国家级规划教材。
参考资料:
1.植物营养与肥料,浙江农业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2001,ISBN:7-109-01742-7
2.高级植物营养学,李春俭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ISBN:978-7-81117-569-1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PL319
*学时
(Credit Hours)
32
*学分
(Credits)
2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
Soil and Plant Nutriology
1
课堂教学
撰写课程论文
提交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评分
课程论文及交流
2
课堂讨论
学生主题演讲和讨论
4~6位学生主题演讲、全班讨论
4~6位学生主题演讲、全班讨论
*考核方式(Grading)
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40%(平时+课程论文)、结业考试成绩60%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20%。主要考核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