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80周年校庆征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80周年校庆征文
物换星移,时序更替。八十年,似长,亦短!作为南京医科大学78级的一名普通毕业生,同时作为南医大分析测试中心的一员,值此校庆华年,作为见证学校科研公共仪器平台并与其一起成长的我,从我的小角度来看母校的大发展。
教育和科研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它能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这就预示着以教育和科研带动文明的进步必不可少,作为学校的科研共享平台,我们经历几十年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1963年,前辈们凭借一台国产电子显微镜,成立了电子显微镜室(我们的前身),1982年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带着青春的梦想和对前程的憧憬,我留校来到电镜室工作。当时电镜室有一台透射电镜,一台扫描电镜,一台万能显微镜,资产约二百余万,这些设备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我们学校乃至华东地区也是人人羡慕的高精尖设备。受当时实验技术方法的局限,用电镜来观察微观世界的变化是基础和临床科研的唯一手段,文革十年,百废待兴;重新走进校园的学子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勤奋、刻苦、钻研,电镜室作为公共科研平台为保障科研也昼夜不停的开放,每年服务学校科研及研究生几百人次,承担课题十几项。在这浓郁的科研氛围下,我跟随前辈们学习电镜技术,学习先进的科研手段和理念,前辈们的最大心愿就是建立一个为科研提
供技术支撑的综合性公共平台,并且一直为此努力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国家对教育科研的投入不断增加,学校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研究生招生呈倍数增长,原有的公共仪器平台已不能满足科研发展的需要,从XX年开始,学校加大了科研硬件的投入,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逐步增加,公共仪器平台由单一电镜技术平台,发展到拥有流式细胞仪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DNA测序技术,超速离心技术、双向电泳技术,液质联用蛋白质谱分析技术等多种实验技术平台,能够为学校科研和研究生实验提供较完善的技术服务,成为为全校科研提供技术支撑的综合性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XX年11月,学校根据实验室已具备的多种专业仪器、技术和功能,将原电镜室更名为分析测试中心。至此,中心资产由二百余万增至三千余万,全年服务研究生也由几百人次增至五千多人次。中心的所有仪器实行网络化管理,实现了仪器使用网上注册预约、经费预存自动结算、实验信息网络存储等功能。同时,分析测试中心实施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建立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互通结合的实验教师队伍,以及业务熟练、相对稳定、素质高的实验技术队伍。从82年留校至今,我已在母校工作了三十二年,完成了前辈们的夙愿,见证了仪器平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简单到精细、从模仿到创造”的发展。忆往昔,
看今朝,感慨万千,我们为母校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八十年风雨浸润流岚岁月,积淀下沉沉履步;八十年峥嵘穿透纯净书声,抒写出精彩华章;锲而不舍,仪器平台为学校科研镂金刻石;上下求索,仪器平台不断进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动力发展着,我们坚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八十年来,无数的学生如小河般汇入南京医科大学这片海洋,在这里,我们茁壮成长。八十年桃李芬芳、薪火相承,南医培育出了各行各业的无数英才,他们铭记着“博学至精,明德至善”的校训精神,以超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成长。作为南京医科大学曾经的学子,我相信,无论我们走多远,飞多高,南京医科大学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回首往昔,我们骄傲;展望未来,我们憧憬。往事如歌,未来如诗,如椽大笔写不完激情岁月,千言万语抒不尽满腔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