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之心理面面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标题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之心理面面观

二.摘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系统地记载了屈原和贾谊两位政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人的生平事迹,在我们感慨叹息于屈原和贾谊的怀才不遇和悲剧人生时,细细品读这篇不长的列传,除了这两位主角,同时还涉及到多个人物,轻信谗言的楚怀王和孝文帝,嫉妒陷害忠良的小人子兰,郑袖,冯敬,巧骗楚王的张仪等等,本论文即是从一些主要人物中去以小见大剖析这些人的心理特征,从不同角度来赏读《史记》及史记中的人物。

三.关键词

屈原;强迫性人格;贾谊;伤怀悲观;嫉妒与谗言;利益冲突

四.正文

(一)引言

人类社会的历史离不开人的活动。一直以来我们对姿态各异、思想纷呈的历史人物,往往只用阶级分析方法来进行研究, 研究角度狭窄,过分强调政治因素和阶级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没有把历史人物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来研究,忽视了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因素对其行为的影响。近年来,我们倾向于运用心理分析方法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包括认识、情感、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借以更进一步说明历史人物的行为及其与历史发展的关系,有助于于对历史及现代社会心理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文献综述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很大程度上已经具有了文学史的意义,并且其中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已经表现出"场景还原"和"版图复原"的文学地理学思想。(雷陈生,2011)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我们研究屈原最重要的原始材料之一 ,但又是近百年来屈原否定论者攻击的对象。司马迁在这篇传记中写出了自己的思想困惑 ,同时也写出屈原和贾谊之间的时代思想差异。(赵敏俐,2001)

从司马迁到刘向,存在着战国自由精神到大一统专制的转变,应在此大背景下来探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扬雄等人的屈原论,昭示着新一轮的战国精神的回归,士人精神道统发生企图挣脱朝廷政统、以求相对独立之倾向。(汪春泓,2011)

结合屈原的作品和司马迁的思想,可以看出,其传赞高歌了屈原热爱故国、坚守高洁和追求美政的精神,反映出司马迁对屈原的认识也受到贾谊的影响,但最终经过反思,仍然肯定了屈原殉国的崇高精神。(张庆利,2009)

(三)我的分析

1.屈原——强迫性人格

在《屈原列传》中,屈原由于楚怀王、顷襄王听信令尹子兰、靳尚等人的谗言而被革职放逐,“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原坚守的美德,是一种常人很难企及的极高的境界:闭心自慎,独立不迁,横而不流,无私且行比伯夷,具有完美主义的色彩。但这正是屈原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屈原理想的自我,屈原将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称为“美人”。

作为一种理想状态,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完美主义可以被人接受。但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完美主义则注定是要失败的!至少,完美主义者在现实当中将会受到重创。强迫型人格群体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完美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成功者多追求完美。他们能在辛苦工作和克服千难万险以及无与伦比的细致中,体会到真正的快乐。而造成社会适应不良,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则不能体会工作的满足感,因为在他们眼里所有的事情都做得不够好,别人和自己都那么没尽到义务,不够负责任。

屈原正是强迫型人格的典型代表。最终屈原怀着极大的幽怨哀伤自沉汨罗而死,选择自杀的人,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社会适应不良。像屈原这种性格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是非常多见的。这类人过分认真,为自己建立严格的标准。在思想上呆板保守,在行动上拘谨、小心翼翼。自我怀疑,担心达不到要求而使神经常处于焦虑和紧张之中,得不到松弛。过分地注重工作,怕犯错误,非常容易感到挫折、心理非常脆弱。由于追求完美及博学,又使他们时常陷入情绪和思想的彷徨之中。

想到心仪“美人”也曾自喻“美人”的屈原,便也想到崇尚自然的庄子,屈原如果不是那样执着于美德,执着于美德像芳草一样香芬远播,为世人树立榜样,原本也还有其他的选择的。屈原也是有机会像庄子那样归隐山野的。

2.贾谊——伤怀悲观

司马迁对贾谊,首先就表现其才华过人,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便显现出郁郁不快之意,

“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还没到长沙就悲观自以寿不得长,这是多么消极的处世态度啊,自然也奠定了贾谊一生的悲剧基调,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一点不假。而《吊屈原赋》明明也就是哀悼自己,典型的一个伤怀悲己、柔弱无助的小儿女形象。

当他又被文帝召回并拜他为梁怀王太傅后,虽然他鼓动皇帝“削藩”以逐步弱化各地

王族势力的谏言没有被立即欣然采纳,但后来的历史也证明如果耐心点等下去,削藩还是很有希望的,年轻的贾谊在后来漫长年代里,仍然可大有作为。可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梁怀王在骑马时坠地死掉了!贾谊的精神支柱似乎一下子就垮了,常常哭泣,一年后郁郁而亡,时年三十三岁。他可能觉得在文帝时代,自己难有大作为,本来寄希望于后朝,但他心目中的小皇帝也死了,于是悲痛欲绝,认为自己的绝世才华,再无施展的机会。

盛年而死的贾谊其悲比之屈原犹过。“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生不逢时的悲哀,却也是他消极悲观的处世态度所决定的,性格过于脆弱,天纵英才,早成大器,而经不起世事之坎坷磨难。历史上大器晚成,干出一番事业的名人数不胜数,年纪轻轻就如此伤怀悲观,空有满腹才情,只留给后人喟然长叹!

3.君王与小人——嫉妒谗言背后的利益冲突

所谓“谗言”,就是指毁谤别人或挑拨离间的话。屈原和贾谊都曾被小人大进谗言而被贬职,

而令尹子兰、上官大夫、灌婴、周勃之流为何要大进谗言?首先不可避免是出于嫉妒心理,当贾谊这样学识渊博又有革新思想的年轻知识分子在汉王朝崭露头角时,这些老臣显贵们一方面因他年纪轻资历浅而看不起他;另一方面又因他才华出众而心怀妒忌。他们就众口一词地攻击贾谊:“这个洛阳人,小小年纪,学识浅薄,一心想专擅权力,要把国家的许多大事搞乱了!”

但是我想更重要的应该是这些谗言背后的利益冲突。举个例子,秦惠王为什么听信谗言处死商鞅?我们知道商鞅变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削弱原来贵族阶层的权力而强化王权。这种集权符合了秦王的利益,却损害了一大批人的利益。也就是说,商鞅之死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秦王要他死,而是触犯了“众怒”。在这种情况下,秦王为了解决他自身的公关危机,必须杀死商鞅以抚平贵族群体的强烈不满。杀死商鞅远比得罪贵族更为明智,很好地解决王朝与贵族间的利益冲突。汉武帝刘彻也曾以同样的原因杀死了他的老师晁错,以平息因独尊儒术带来的公众阻力。

这样看来,小人的大进谗言,君王的轻信谗言并不是我们一味抨斥的“不知忠恶之分”,利益冲突往往才是根本原因。

(四)结语

心理历史学是心理学与历史学两门学科互相结合的产物,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历史人物的个性行为,企图用这种心理分析方法说明或解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通过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人物的性格心理分析,我们得到了对这些耳熟能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