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走进百姓生活 提升文化自信 阅读写作导写练
第17周 文化自信-备战2022年中考作文之主题美文周周背
第17周文化自信主题寄语你从着草履的《诗经》飞来,从穿布褐的《离骚》飞来,从我笔下飞过,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我将甲骨文印在掌心,化作神秘的掌纹;我把崇拜融进游鱼嬉戏、云彩翻滚的彩陶,让信仰依附凝重的锈绿的青铜器。
我细细抚摸木观音浑圆的手,轻吻隋石佛微笑着翘起的唇角,静观敦煌壁画的尘封与缺失。
中国,我可爱的中国。
读你古老的故事,聆听历史前行的滴漏。
在那些充满了故事的地方,自然与文明缠绵,迷惘与顿悟交织,一千双眼睛看世界,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色彩,一千个心灵去聆听,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声音。
然而这个世界始终存在一些不变的精神和本质。
真题导引(2021·贵州中考真题)作文你家住在哪?住在乡下,住在山上,住在城里,住在校园……请将题目《我家就在_____住》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从;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我家就在农村住我家就在农村住,我爱我家。
农村虽然没有城市那么繁华,但是它让我们这些孩子开阔了视野,让我们真正认识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
在农村,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两三块地,这是个蔬菜、庄稼的乐园。
现在正是秋天,有一次,我到奶奶田里戏耍,看到了手牵手的辣椒兄弟们。
它们满脸红彤彤的,像小女孩羞涩得涨红的脸。
红辣椒吃起来好辣好辣,让你吃了就会眼泪汪汪,鼻涕也会不禁流下来。
它们就像辣妹子一样。
有的是半黄半绿的辣椒,看上去就像要烂掉了一样,有些干枯了的坏掉了的已经掉落在土地上。
青辣椒吃起来也挺辣,它们正像新生的小宝宝。
辣椒上的小白花,它的花瓣像一颗颗星星一样的形状,小巧玲珑的。
我们家今年秋天的收获可不少喔!爸爸从田里摘回一个个大南瓜,有的头大身子小而长,有的又大又圆,外表像涂一层黄色的粉笔灰,深深浅浅的小沟将它分成了七八瓣,真像一个个大娃娃。
田里还有许多蔬菜呢!比如说茄子,它身穿紫色的衣裳,头戴一顶绿帽子,真惹人喜爱。
还有一棵棵青菜整整齐齐地立在地里,活像一个个水灵灵的小姑娘,抖着翠绿的裙子,骄傲地昂着头,就像它们正在排练舞蹈呢!田里除了蔬菜还有庄稼呢!远远望去,整个稻田就像是金色大海中的波浪,一浪推着一浪,此起彼伏,非常壮观。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有人认为,人生活在自然之中,自然也早已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滋养了人的生命,抚慰着人的心灵。
但也有人认为,其实还是人自己丰盈了自己,自己拯救了自己。
还有人说,自然如此,社会亦如是。
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解读】1、从自然滋养、抚慰人的角度,探讨自然山水对人的愉悦、安顿、抚慰等作用。
如永州山水让柳宗元走出了贬居的苦闷,赤壁水月让苏东坡实现了生命的突围,荷香月色抚慰了朱自清不平静的心,地坛景观带史铁生摆脱了人生困境,泰山日出给姚鼐带来精神力量……自然美景使人在物我相融、神与物契的境界中,以审美的眼光关照生活,找到了心灵的山水。
2、从人自己丰盈、拯救自己的角度,人走近自然,找寻与自己精神相契合的自然风景,获得审美体验、心灵慰藉和人生启示的过程,其实正是自己对自己对话、与自己和解、关照自我心灵成长过程。
从这个角度,与其说自然拯救了人,不如说人自己拯救了自己。
如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信心产生于内心深处,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力量也源于自我。
3、从自然与自我结合的角度,自然风景呈现出来的美与真、情与理,给人的生命以许多滋养,而真正从自然中获得力量、慰藉,实现精神成长和超越的人,应该是自己有所觉解、内心充满了生命力量的人。
4、从社会与人的角度,既可以谈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有机遇也有挑战;也可以谈人在社会中不断修炼、磨砺,自我成就;还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谈。
还可以综合谈自然与自我、社会与自我的辩证关系。
【优秀范文】1水月慰心灵,人生揽星河自然滋养人的生命抚慰人的心灵?还是人自己丰盈拯救自己?我的看法是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社会亦如是。
所谓:水月慰心灵,人生揽星河。
写作指导23二元思辨性“交流与自信”-高考语文思辨类作文写作全面指导
写作指导23:二元思辨性“文化交流与自信”“文化自信与文化输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模考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古川端康成的小说《竹叶舟》的核心意象源自中国古典文学,这是文明互鉴的一则范例。
我们在倡导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呼吁文明互鉴。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既要看到文化自信的意义,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启发……也要看到文明具有流动性、开放性和包容性,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规律,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还要看到一种文明只有足够强大、自信,才能有气魄、能力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文明,促进自己更好地发展。
【基本认识】既要看到文化自信的意义,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启发……也要看到文明具有流动性、开放性和包容性,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规律,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还要看到一种文明只有足够强大、自信,才能有气魄、能力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文明,促进自己更好地发展。
【参考立意】①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交流互鉴。
②在交流互鉴中增强文化自信。
③有文化自信才能开放,才能在互鉴中更好地发展。
【提纲展示】文化自信显力量,文明互鉴齐发展一纸一艺,显文化自信。
一带一路,通世界文明。
从鉴真东渡赏东方之美,到郑和下西洋学西方文明,再到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沟通世界文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不断融合、创新、发展。
2023届语文高考押题主题作文:“文化自信”作文话题+主题解读+素材运用+金句+范文
“文化自信”作文话题+主题解读+素材运用+金句+范文展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我们提倡的“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是可以真正践行的。
因为,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这种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原题呈现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
节目将传统文化经典注入时代潮流,聚焦《尚书》《论语》《史记》等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首期节目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伏生向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故事: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将《书》(后称《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藏匿于壁中。
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
他们为何能有如此决绝的力量?因为典籍中的思想和智慧让每个个体充满力量。
学校举办以“传承文化经典,彰显中国力量”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邀请你作为班级代表在会上发言。
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典籍里蕴含着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典籍里的思想和智慧让每个个体都充满力量。
所以要传承经典文化,彰显中国力量。
这是材料的重点。
也明确了题目的价值取向。
材料内容要求考生关注典籍,重读典籍,挖掘典籍内涵和深邃的思想,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从中吸取精华,把视野放到家国层面,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经典的力量及无限的魅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2022-2023学年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训练专题——文化自信类(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训练专题—文化自信类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从‘黄河落天走东海’到‘青海长云暗雪山’,从‘吹面没有寒杨柳风’到‘铁马秋风大散关’……‘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再次跟随中华文明的步伐,走遍祖国的山川湖海,再次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这是2020年1月28日开播的以“贯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季场的开场白。
“读杜甫的诗,让人感到来自历史深处的一种温情、博爱与力量。
这次疫情,更让人深刻感受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伟大的艺术一定是关于人性的,而关于人性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拍的是杜甫,说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和。
”这是观众对今年4月6日BBC(英国广播公司)推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发出的感慨。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千百年来,中华诗词以其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
她动人的诗句,丰富的情感,人文的光辉,历经岁月洗礼而历久弥新。
学校要举办“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的研讨会,请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没有要套作,没有得抄袭;没有得泄露个人信息;没有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连上热搜。
“性暗示”“星条旗”“眯眯眼”“唐氏儿”“穿丝袜”“着兔耳”“有纹身”“吐舌头”“斜视眼”“舔手臂”等细节均受到广泛的批判和质疑。
但也有个别网友持没有同意见:“只是个别细节,整体无伤大雅”“数学知识无误,审美争议而已”“体现中西并包,没有算文化的侵蚀”“画风虽丑,但没有至罪及声讨”……对以上现象和观点,你有怎样的认识和看法,请选择一个角度,就此写篇发言稿,在班会上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没有要套作,没有得抄袭;没有得泄露个人信息;没有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传承文化,你我同行”导写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传承文化,你我同行”导写及范文传承文化,你我同行纵观人类历史长河,文化始终是民族、国家和政党对外的名片和软实力。
而传承,更是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关键环节。
正如古人所言:“温故而知新。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更需要深入传承文化,让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文化之源,即为我们的精神家园。
从孔孟之道到墨家非攻,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丽人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一些传统文化元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因此,我们更应该主动作为,传承这些文化瑰宝。
传承文化,需要我们身体力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
例如,通过学习书法、国画等传统艺术,我们可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还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只有我们真正传承好中华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站稳脚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当然,传承文化并不意味着盲目崇拜和固步自封。
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古人的教诲,也是对我们今天的鞭策。
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
让我们携手共进,传承文化,你我同行。
让中华文化在我们的手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范文:传承文化,你我同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我们见证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昌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传统文化的逐渐流失和边缘化问题。
阅读与写作: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 阅读写作导写练
阅读与写作: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阅读写作导写练导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千百年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梦想始终是人类心中的长明灯。
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中国没有让世界人民失望,新时代领路人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行胜于言的责任担当,是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融相通的时代进程。
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题目即观点,充满正能量。
)①“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②不久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宣布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第一批项目入选结果,共有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
打开大门、敞开怀抱,让世界搭乘中国科技发展的便车,共同分享逐梦太空的机会,折射出一个泱泱大国的“人类情怀”。
(开篇引用名言,提出让世界搭乘中国科技发展的便车的“人类情怀”这一话题。
)③从“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世界认识,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公义观念,再到“达则兼济天下”的宏大抱负,中国的人类情怀,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发轫于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追求,是一种真正的大格局、大自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1985年,邓小平同志讲道:“到下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近年来,新时代领路人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理念和务实行动生动阐释“建设什么样的世界”。
(紧承上文论述中国的人类情怀。
引经据典,列举事实,时间为经,思路清晰。
)④人类情怀,基础在人民情感。
中国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体现在对世界人民的一种朴素情感上。
当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坚守到底的中国医疗队,彰显出中国人民同非洲人民站在一起、患难与共的决心;当亚丁湾海域海盗出没,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挺身而出,10年护航让“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当也门紧张局势持续升级,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执行撤离中国公民行动中,还协助罗马尼亚、印度、埃及等国的侨民平安撤离……一次次挺身而出,见证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大爱。
2022届高三作文“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2届高三作文“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李子柒,一个“田园牧歌式”生活的网红代表,她全网视频播放量超过30亿,YouTube粉丝有735万,与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CNN不相上下。
她的视频主要根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等确定选题。
材料二:在日本捐助者给我们的捐赠物资上用汉字书写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人同裳”等字样,引发了国人的议论。
很多人看了之后惭愧地说,日本人比我们中国人更懂中国的文化,他们的口号兼有修辞,更有文化气息。
材料三: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结合以上材料内容及含意,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题由三则材料构成,体现了审题的综合性。
首先我们要审清每一则材料。
材料一,聚焦传统文化和互联网技术,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走出国门,影响世界。
材料二,传统诗词的独特之美已被日本人意识到并欣赏,中国人更应将一些传统的美好与当今社会的一些事件结合起来,去传承属于我们的文化之根。
材料三,选自《拿来主义》中的名言,阐释新文艺应该怎么做。
对于多则材料的审题,我们应遵循求同的原则,三则材料都围绕文化来说。
同时,多材料作文除了遵循求同的原则还要注意材料的不同点,材料一说的是创新继承,需要采用新科技,需要走向世界,发扬传统文化。
材料二说的是要继承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材料三要拿来主义,汲取精华,弃其糟粕;主观态度,沉着,勇猛,有辨别。
所以我们在审题立意时要综合以上分析,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同为写作的中心,异为思维层次,多种方法。
参考立意:1.延续文化,创新文化2.文化自信与文化担当3.用“拿来”发扬传统文化4.顺创新大潮,赋文化生机素材:1.在李子柒的作品里,有着浓浓的中国传统风,也有着人们熟悉的乡土生活滋味。
2024年九省联考试高三语文作文题(安徽、贵州卷作文)“文化遗产”导写:承续文化遗产,守护历史之魂
⑤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新高。该组织的一名官员感慨,“尽管新冠肺炎疫情阻 隔我们相聚,但我们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彼此更紧密相连、团结在一 起”。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具有跨越山海的力量。太极拳吸引大量海外粉 丝,“送王船”成为民间交往的纽带,都在启示我们,要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在共同推动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加强文化交流 互鉴、推动民心相知相通。唯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 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助力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 战。(重要性分析。申遗的启示:要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坐标上,在共同推动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加强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民心相知 相通。)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 部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把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一定能让 子孙后代受益于这些宝贵文化财富,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 道,为人类社会提供正确精神指引。(总结全文,重申观点:守护传承,让中 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社会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3.确定写作角度
无论选择哪个任务,开头要吸睛,结尾要升华,要抓住阅 卷老师的目光。
注意文体明确,切忌四不像作文,直接打低分! 若想得高分,在发展等级 深刻、丰富、文采、创新上力求 突出一到两点。
例文示范
申论范文:激发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3篇
申论范文:激发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3篇申论范文:激发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1申论范文:激发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当前,随着中国的崛起,文化自信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识,同时也成为人民群众认同自己的文化、体验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
然而,文化自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从深沉的层面上去激发它,在文化自信的熏陶下,才能披荆斩棘、山穷水尽时仍能不屈不挠,开创辉煌。
首先,激发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
中国自古以来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德、智、体诸方面都有具体体现。
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佛家思想等,都凝聚了中华大地上千百年的智慧,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因此,挖掘和研究传统文化,让人们深刻领悟和理解这些学说,能够进一步激发人们对这些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其次,积极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将其塑造为民族的精神根基。
文艺、音乐、舞蹈等民族文艺活动,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此类活动弘扬我国地域广阔、文化博大精深的特质,并将其彰显于世。
艺术形式本身能够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和感受,因此,通过配合文艺的宣传,让人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丰富和华丽,从而积极激发人们文化自信的情感和认同感。
然后,加强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要想增强文化自信,需要积极扶持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通过这种渠道,让人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和丰富,进而使人们更加自信。
此外,如何将中华文化融入到全球文化中,也是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精细化制作展示中国文化的影像、书籍、音乐等,将其更加美满的展现到世界各地。
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可、喜欢中国文化,从而激发其强大的自信心。
最后,我们应该对青年人进行文化传承和教育,以创造我们强大国家的未来。
青年人是中国的未来,他们的文化受众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化自信是青年人将来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因为他们将成为国家和民族的主要力量。
文化自信演讲稿范文最新8篇
文化自信演讲稿范文最新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文化自信演讲稿范文最新8篇要想发言顺利,就得学习认真研究你的演讲稿,我们在动笔写演讲稿的时候务必要保证用词恰当,那么你还在为怎么写相关的演讲稿发愁吗。
2023年日照市中考语文真题写作文化类话题范文+写作技巧+类文预测与参考例文
2023年日照市中考真题文化类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如何继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再次成热议话题。
滔滔黄河,纵横五千里,沿途融汇大小河流,融聚各地优秀文化,融合成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融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也将继续奔涌向前,续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华彩乐章。
黄河文化中“融”的精神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或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姓名学校等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写作思路】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一、审题立意。
题目中提到了“黄河文化中‘融’的精神”,因此我们需要理解“融”的含义,即融合、汇聚、融合贯通等。
同时,题目也提到这种精神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因此我们需要思考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黄河文化中“融”的精神体现了河流的融合与汇聚,也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这种精神可以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融合不同文化、如何应对变化和挑战。
因此,我们可以将主题或中心思想确定为“融合与应对变化”。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文章的主旨为:继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中的“融”精神,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要应对时代的变化和挑战,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选材构思。
在论述或描写过程中,我们需要紧紧围绕文章的主旨展开,可以结合黄河文化的具体案例或自己的生活经验,阐述“融”精神在文化传承、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个人的经历和观察,可以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说明黄河文化中“融”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比如,可以描述一次参与黄河文化活动的经历,或者讲述一段在黄河沿岸旅游时的见闻,通过通过引入历史人物和事件,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黄河文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
比如,可以讲述一些历史名人的故事,或者介绍一些与黄河文化相关的历史事件,通过这些例子来说明黄河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申论范文:奏响非遗文化旋律彰显文化自信乐章3篇
申论范文:奏响非遗文化旋律彰显文化自信乐章3篇申论范文:奏响非遗文化旋律彰显文化自信乐章1申论范文:奏响非遗文化旋律彰显文化自信乐章“非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和精髓,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近年来,随着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和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如何拓宽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非遗文化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要全力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用文化自信奏响非遗文化旋律。
一方面,加强非遗文化的传承。
文化的传承是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有机联系。
非遗文化的传承应当从多个层面进行,从青少年的教育、非遗文化的网络传播、到非遗文化企业的资助,所有这些都需要注重时代特点和科学性原则。
非遗文化的传承是一项长期工作,并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只有教育、资金和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
另一方面,提高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中国非遗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精湛的技艺,非遗项目之丰富及其所涉及的领域之广泛都值得赞扬,但反观西方文化对于中国非遗文化的了解仍存在较大的误解,甚至是无知与误解。
因此,要加强非遗文化的国内推广和国际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认同和尊重非遗文化,并真正切实的保护和传承。
此外,为加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推广,还需要加强非遗文化基地和机构的建设。
非遗文化基地和机构是非遗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基础,这些地方可以提供观众与人才教育培训的地方。
同时,还可以为非遗文化的研究和借鉴提供重要的资源和场所,以鼓励更多的非遗爱好者和从业人员加入到这一事业中来。
总之,非遗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推广非遗文化需要追求多元化的传播途径,不断拓展非遗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思路,提升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加强非遗文化基地和机构建设。
通过探索和实践,用文化自信奏响非遗文化的乐章,使中华文化真正展现于世界,为世界文化大发展贡献力量非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实用类文本《将非遗融入生活,记住文化的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河南开封2022届高三二模)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如今越来越普及了,每到年节,非道老字号食品、非遗手工制品、非遗民俗活动等就会集中开展线上线下的展示和展销活动。
“非道”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是中国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载体。
和正式的史书相比,非造所记录的历史亲切、朴素而丰富,充满了人情味儿和烟火气。
就拿春节来说,已经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与春节有关的非道项目就有200多个,诸如舞龙、舞狮、灯会、庙会、年画、剪纸、社火...··不胜枚举。
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与多样,所营造出的节日氛国是其他事物难以替代的。
许多非造项目诞生于农耕时代,是农业文明特有的产物。
随着中国加速进入现代化社会,曾经伴随着中国人祖祖辈辈日常生活的事物也难免渐渐消失。
比如,过去中国人几乎家案户户都备有扇子,在文人墨客的手中,扇子发展成一种文化。
但有了空调,扇子的必要性就下降。
了,许多制作扇子的手工技艺后继乏人。
现代纺织工业发展起来后,传统的土布织造技艺就面临失传的危险。
现在造房子普遍使用钢筋水泥,而传统的夯土建筑就很少见到了。
非遣的价值不仅仅在物质本身,更在于非遗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因此,是不能轻易丢弃的。
非遗尽管来自于过去,但仍然可以融入现代生活。
许多非道技艺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比如,夯土建筑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取材方便、造价低廉,虽然现在很少见到新建的夯土建筑,但通过现代技术的加持,夯土的硬度和承载力可以达到极高的标准,用现代夯土技术建造的房屋不但美观而且节能。
一些建筑师正在推广现代夯土建筑。
现代纺织技术造出来的布匹尽管很舒适,但依然替代不了土布的质感。
一些时尚人士偏爱传统手工织造的土布,侗族亮布、扎染、蜡染等颇为流行。
在网店里,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非遗产品一直很畅销。
新时代,人民更加渴望美好的生活,而非遗正是创造美、欣赏美,正是切合时代需要的。
文化遗产深度解析范文(19篇)
文化遗产深度解析范文(19篇)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类作品的写作方式和特点,提供给我们参考和借鉴。
下面是一些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写作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
文化遗产深度解析范文(19篇)篇一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或实践后,对所学知识或经验的总结与归纳。
它是我们个人对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的记录与分享。
通过深度解析心得体会,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出其中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为自己的成长与提升带来更多启迪与方向。
学习心得体会对于个人成长和进步非常重要。
通过总结与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它也是一个反思和检视的过程,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与此同时,分享心得体会也可以为他人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更多人的共同进步。
深度解析心得体会需要我们对所学知识或经验进行深入思考和整理。
首先,我们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分类,找出其中的主线和重点。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和联系,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或经验进行融会贯通,形成新的见解和观点。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于书籍、论文或互联网等资源,进一步拓宽视野和深化认识。
最后,我们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和检验所得结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深入解析的目的。
深度解析心得体会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将零散的知识或经验整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更大的图景和更深的内涵。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实践,还能够为我们提供价值判断和决策能力。
同时,深度解析心得体会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辨和创新能力,让我们在面对复杂和未知的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和解决。
第五段:总结。
通过深度解析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在繁杂的知识海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定位。
它是我们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我们对知识和经验的进一步挖掘和应用。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和利用心得体会,不断深化和拓展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2023届汉中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文化自信”导写及范文
2023届汉中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文化自信”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5个“00后”女生,凭借着京剧戏腔的短视频歌曲,连续登上抖音、微博等热搜榜。
因多数住在“416宿舍”,她们被网友称为“上戏416女团”。
2019年以来,她们持续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日常练功、演唱的视频,有时也在宿舍里展示京剧赶妆、戏服、扮相、手势,教网友分辨不同流派唱腔,记录生活的同时普及京剧知识,逐渐收获了一批观众。
出生于1997年的独竹漂传承人杨柳,以“水上轻功”作为传播点,让发源于赤水河流域这项拥有千年历史的独特绝技广为人知,积累了近100万粉丝。
出生于1998年的峨眉派武术学习者凌云,在2020年疫情期间,着一身睡衣下楼扔垃圾时“顺便”舞剑,让中国功夫火遍全球,迄今在抖音获赞1.7亿。
这些年轻的非遗传承人、创作者们,既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又懂同龄的年轻网友心理,他们的表现,让非遗传统文化重新回归大众成为可能,也让我们欣慰于中国的非遗事业“后继有人”,他们让非遗有了更加夺目的生命力。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
“上戏416 女团”,凭借着京剧戏腔的短视频歌曲带动京剧艺术走红网络;独竹漂的年轻传承人杨柳,让拥有千年历史的独特绝技广为人知;武术学习者凌云,一身睡衣下楼扔垃圾时“顺便”舞剑,让中国功夫火遍全球……她们都以创新的方式向大众展现非遗无与伦比的魅力,甚至让非遗走出国门,让外国人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之美。
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理应加强对国粹的传承,自觉增强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
材料中这些年轻人,他们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承者,他们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更深刻,情感更深厚;同时他们本身是年轻人,懂年轻人的心理,敢于创新,因此他们是非遗事业很重要的传承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与写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走进百姓生活提升文化自信阅读写作导写练
导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领路人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他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活起来”告诉我们,这些文化遗产能够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生活中。
文化遗产不应只是少数专业工作者呵护的对象,不应“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融入社会生活,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其价值。
它们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还要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
(题目运用祈使句式,彰显情感与态度。
)
①透过一块屏幕,在北京“寻访千年运河”,去广东“穿越古今漫游岭南”,到甘肃“一眼千年云游莫高”……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随着这个日子日益临近,各地纷纷推出线上活动,让观众在云端就能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开篇由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各地纷纷推出云端体验活动引出论题。
)
②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
漫步“海上花园”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一时的景象,但一定能在历史风貌建筑散发的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交汇;置身唐代名刹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雁塔诗会”的盛况,但一定能在二圣三绝碑、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走近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我们不一定能体验到汉代鎏金工艺的精湛,但一定能在汉代养蚕缫丝之繁盛的故事中,了解先人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壮举。
放眼神州大地,人文胜迹总是满载历史,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
我们理应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重要性分析。
举例论证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
)
③每一个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
时间无言,但它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精神的基因。
而
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
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延续文化根脉。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更应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
(重要性分析。
道理论证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
)
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文化遗产既然是“遗产”,那也恰恰说明,它与现代生活,是有距离的。
如何缩小这一距离,让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件件静止的作品,而是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生活里的有生命物品,这也正是需要持续用力的地方。
这些年来,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目热播,到创意视频“文物戏精大会”刷屏,再到《故宫日历》、国家图书馆的《永乐大典》信笺等文创产品热销,这类文化现象也从侧面说明,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方向,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保护文化遗产措施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缩小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
⑤最好的保护是成为日常所需。
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
当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频频卖断货,当陕西剪纸、遂昌龙粽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睐,“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
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让它们亲民而不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这恐怕是擦亮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
(保护文化遗产措施二:使其参与到日常生活中,成为日常所需。
)
⑥值得高兴的是,遗产日期间,多家网络平台将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
一边是古老的文化遗产,一边是新兴的互联网业态,非遗“触网”启示我们,文化遗产完全可以融入当代生活。
而这,也正是“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题中应有之义。
(重申观点,呼应题目。
指出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景及意义。
)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时代警语】
“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
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让它们亲民而不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这恐怕是擦亮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时间无言,但它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精神的基因。
而文明底蕴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不仅建构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发展壮大、生生不息提供深厚滋养。
A.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还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
B.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建构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
C.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发展壮大、生生不息提供深厚滋养。
D.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
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
2.读写一体化训练(开放性试题)
新时代领路人曾经说:“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请结合这段话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谈谈你的理解。
【相关链接】
留住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与魂
2020年6月13日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围绕“文物赋彩全面小康,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主题开始先后举办异彩纷呈的活动,以文物增强文化自信、点亮人文城市、提振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非遗传承进校园社区等不同形式,传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的现实意义。
作为国家文化建设重要主题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近年来更加着意使公众成为活动的主人,将国家行动转化为每一个国民的文化自觉。
以营造出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升国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
众所共知,中国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
各族人民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存世浩繁,非物质文化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世界少有。
这些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流淌不息,以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扬向上的活力维系中华文明绵延不断,这是中国文化之魂,是民族精神之根,更是在世界上引以为豪的瑰宝。
崇德向善,明德惟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滋养着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基因。
新时代领路人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只有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凝聚力量、站稳脚跟。
在当下移动通讯和数字化的大趋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承尚需不断创新传播方式,以遗产日活动为契机充分展示、彰显,培养下一代人的中华文化情怀。
让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将古代经典作品网络化并免费传播,让优秀传统文化这棵大树在儿童和青少年心中根深叶茂。
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展现的是“活色生香”的真善美,传承的是继往开来的精气神。
近年来宁夏等地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受欢迎,这种鲜活的、生动的体验和实践,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悄悄扎进了学生的心里,渐渐成为一种记忆、一种认同、一种情怀,开始生根发芽。
这种在家国情怀和社会关爱教育、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等方面的经验都值得总结和推展。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核包涵文化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必将深刻影响中国发展的高度、深度与广度。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意识已深入人心,逐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铭记历史面向未来,留住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与魂。
每一个国人都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继承中讲创新,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更加彰显影响力、凝聚力,永葆青春活力,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历久弥新始终熠熠生辉。
来源:央广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