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小学语文五上第二单元《红树林》课文解读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红树林》
【篇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海南岛看到的海底世界——红树林的景象。
生动地描写了涨潮、退潮、海风吹时树林的不同姿态,说明了它具有胎生的繁殖特点,并写出了作者的感受。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词,理解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么写红树林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自学能力。
教学思路在教学中,首先导入新课,从整体入手,抓住作者描写红树林的精妙文笔,让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然后咬字嚼句,反复品味,带领学生欣赏作品遣词造句的技巧;使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读出滋味,培养语感;并达到获取知识、感悟自然、热爱生活的目的。
一、导入课件1同学们,当你第一次看到课题时,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实际上呢?(交流红树资料1)二、初读1、小组合作,快速小声朗读。
注意:读的同学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同学读得好,好在哪儿;字音、句子是不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读准、读通。
2、交流:谁来评价一下你们小组成员的朗读?3、评价:看来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下的功夫都没有白费,课文中的词句都掌握了。
咱们再来一起加深一下印象。
或:看来这一课还真是难住了一些小懒虫,预习的时候动动手,翻翻字典;动动嘴,多读几遍,这些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来,哪个小组的同学来做小老师,为我们领读这些生词?课件2,领读生词。
4、预习作业里给大家留了一道思考题: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景观:远观、近赏;繁殖;精神)5、快速浏览课文,用最简练、最直观的语言说一说:你认为红树林之所以被成为“海上奇观”,究竟“奇”在哪里?(学生结合重点词句谈——美;生命力顽强)三、自学1、课件3,出示金钥匙2、刚才同学们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到了红树林的美和生命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红树林》优质课PPT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练习。 (1) 指名认读。
(2) 引导学生说说书写是注意点。 (3) 指导,范写。 (4) 学生练习,师巡视。 3. 反馈。
(1) 出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学生。 (2) 指出存在的不足。 二.教学第六题
岁
刘
泽
参
二. 总结全文
1.指名读课文。 2.毛主席希望两个小八路干什么?听了毛主席的话,你是怎么想 的?
三.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四. 课堂练习
1. 读写词语
延安
革命 参加
毛主席
2. 组词
点头
毛泽东
延(
)
刘(
)
过(
(
)
3. 扩词
贵(
) )(
)
(
(
4(.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腰 )(
多音字组词:
栅:zhà(
栅)栏shān(
形近字组词:
栅( 御( 躺(
)珊(
栅栏)卸( 抵御)淌(
)
)珊瑚 )装倘卸(
躺下
流淌
) 栅极
)
倘若
自读课文
浏览课文,想一想:
1.红树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
从文中找出原文来回答。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 板书课题,齐读。 2. 讨论: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两遍。 (1) 画出生字词。 (2) 画出长句子,练习朗读。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红树林》课文及教案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红树林》课文及教案教案可以恰当地挑选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落后生,使全部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北师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红树林》课文及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红树林》课文我爱森林。
长白山的茫茫林海,给我留下许多绿色的梦,但我从没想到在大海里也有这梦幻般的森林。
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海底森林——红树林。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妆春,我在海南岛琼山碰到海上景观。
那是涨潮的时候,一片密密层层的红树林淹没在海水里,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当中。
一会儿潮退了,红树带着海泥芳馨的枝条和婀娜的身躯显现在海滩上。
啊,我的眼前显现了一片绚丽多姿的世界。
海风吹来,绿浪翻动,欢迎我这来自北国的远客。
我乘着小船,渐渐划进红树林深处。
这简直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奇妙的植物天地。
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褐红色的树干曲折折曲,盘根错节,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支持着硕大的树冠。
树干,低的二三米,高的十来米,东扯西拉联织成一张海上的绿色之网。
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微风中逸出淡淡的幽香。
我被这寂静而奇妙的仙境沉醉了,好像在梦中走进了神话里龙宫的大花园。
突然,树枝上啪啪的响声打破了XXX。
保护区的专家笑着告知我:“这响声是告知人们,一棵新的小红树出世了。
”国为红树具有“胎生”的繁育特别。
当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萌芽,长成幼苗才离开母树,飘落于地,扎根于土,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去破土而生。
如果被海水冲走,也能在海水中漂流上两三个月,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
我爱这片海上森林。
红树叶和北国沙漠中的黄柳一样,在植物世界里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
它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只是默默地把根须扎进贫脊不毛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
依靠这庞大的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它把自己的兄弟姐妹连成一个整体去抵抗狂风恶浪,减少海啸所带来的自然灾害。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红树林》PPT课件
红树林
• 说一说: 欣赏完了,你想说些什么?
看一看:
• 红树得名—— 许多人看红树,一片绿林生机勃勃,可 是它为什么叫红树?专家这样解释:在世 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一些生长在陆地 的有花植物,进入海洋边缘后,经过极其 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了在潮间带生长的 红树林,这种在潮涨潮落之间,受到海水 周期性浸淹的木本植物群落因其富含“单 宁酸”,被砍伐后氧化变成红色,故称 “红树”。
• 种群现状简介——
红树是湿地的特色植物,全 球共有61个品种:蜡烛果、秋茄树、 银叶树等等。不同的品种,展现出 不同的生态特性。 红树林又被称为“海岸卫 士”,具有抵御风浪的作用,几百 米长的红树林就可以抵御台风的袭 击。
好词读一读—— • 梦幻般的森林 风和日丽的初春 婀娜的身躯 青翠的树冠 绚丽多姿的世界 神秘的植物天地 神奇的仙境 肥沃的土质 淡淡的幽香 贫瘠不毛的海岸 世外桃源 海上奇观 纵横交错 弯弯曲曲 盘根错节 狂风恶浪 • 栅栏 倘若 抵御 婀娜 硕大
• 浏览课文,想一想: • 1.红树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 从文中找出原文来回答。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写的是(海南岛琼山)的 海上奇观——红树林。作者从几个 方面进行了介绍: 远观红树林; ( 1) 近赏红树林; ( 2) 红树林的繁殖; ( 3) 红树林的精神。 ( 4)
课文提纲
• • • • 远观红树林 近赏红树林 红树林的繁殖 红树林的精神
“飘落于地,扎根于土。”
朗读第5自然段 (红树林的精神) 思考:红树林有哪些可贵的精神?课文单纯
是为了写红树林而写红树林的吗? • 红树林的精神:对大自然不求索取,默默 地奉献,为人类造福。 • 课文还表达了对具有红树林精神的劳动者 的赞美之情。
红树林说课稿
《红树林》说课稿、说教材《红树林》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奇观”为主题的一篇主体课文。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
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近赏,繁殖,精神。
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所以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积累。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学生特点和课标的要求,我把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新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民自豪感。
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三、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置如下:教学重点: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奇特,体会红树林对大自然不求索取,默默奉献, 造福人类的精神。
2.能继续独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和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四、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教法确定为:1以学生为主,以自读自悟、合作学习为主,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引导学生“精读”“略读”交互进行,相互配合,努力促进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3、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语文课外拓展性学习与综合性实践。
根据学生的学情,将学法确立为:1、继续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文章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2、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作点批注的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巧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红树林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认为红树林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然后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小组内互相提醒易错的字。
精编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红树林
红树林教材简析:来自北国的同学们或许对海底森林——红树林很感兴趣,那里是另一番绚丽多姿的景象,海风吹来,绿浪翻滚,真是美妙的人间仙境。
课文就带领学生畅游这神话般的大花园,感受祖国的伟大。
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林是什么颜色的吗?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林吗?激发学生兴趣。
2.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红树林》(板题,生齐读课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你喜欢海南的红树林吗?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指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红树林的?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喜欢红树林的理由吗?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适时板书)4.指导朗读:美读四、总结全文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1.摘抄生字新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第二课时一、总体把握: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红树林的景色的句子。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红树林的认识和理解。
二、内容探讨:你喜欢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吗?为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
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板书设计:红树林神奇美丽奉献。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红树林公布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红树林公布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红树林》写了作者在海南岛琼山看到的海底丛林红树林如仙境般漂亮迷人的景象,不由陶醉在这幽静而又神奇的仙境中。
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可谓写景佳作。
文章从几个方面层层深切的介绍了海上奇迹——红树林。
1.远观红树林。
2.近赏红树林。
3.红树林的繁衍。
4.红树林的精神。
从而进一步赞美具有红树林精神的人,本文的中心在最后一段取得了升华。
学情分析: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特殊的丛林植物群落,我国仅在南方少数省区的沿海散布。
学生们没有条件亲眼目击红树林。
可是,学生通过了四年的学习已具有必然的信息素养,,初步学会了通过查阅图书、向他人咨询或上网等途径搜集和处置信息,了解红树林的相关资料。
但受年龄限制,生活范围比较小,阅历浅、时刻少,认知水平和能力都超级有限,因此能够在本课的教学中辅之以媒体,及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激发他们的探知欲,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
教学进程:一、主题入手,引入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精读课文,感悟明白得1.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2自然段,试探:远看红树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宏伟壮丽)(2)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尊重学生的感受)相机明白得:浸没、露出、飘荡等词展现红树林的动态美: 芳馨、婀娜、绚丽多姿(3)应该如何读?(突出奇迹的宏伟、壮丽,朗诵适合用昂贵的语调)2.出示“金钥匙”:有些文章,咱们阅读时没必要通篇细读。
在阅读以后,能够选择重要的部份和自己最感爱好的段落,用学过的方式精读。
3.下面咱们就运用适才学习的方式选择自己感爱好的段落自学剩下的部份。
4.小组交流、汇报。
5.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第3自然段要点:体会近看时红树林的幽静、神秘。
相机明白得“世外桃源”、“纵横交织”、“千头万绪”等词语第4自然段要点:体会红树林“胎生”的繁衍特点。
第5自然段要点:与开头照顾。
明白得什么缘故把红树林比作具有奉献精神的海岸战士。
研讨课五年级语文上册《红树林》第二课时说课稿
《红树林》说课稿张晓芳一、说教材:《红树林》是北师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奇观”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从语文课的工具性来分析,能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给文章提纯的能力,从而落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给课文列提纲。
同时,也使其它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训练。
从语文课的情感性分析,课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热爱之情。
像这样借物喻人的文章,我们就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既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又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使工具性和情感性相互结合,水乳交融。
《红树林》这篇文章在本单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选编的意图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
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
二、说设计理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积极开发课外资源与我校科研课题的整合的同时,也充分挖掘、利用“书本知识”及“现代网络技术”,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追求语文训练工具性和情感性的有机统一。
《红树林》就是基于遵循从“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这样的理念设计的。
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三说教法: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形象的声音及完整的情节,在课堂教学中施展出独特的魅力,对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充分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教学情景,能够多方面地辅助课堂教学。
根据我以往的教学实践,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至少可以在以下四方面发挥辅助作用,而且是其他传统教学媒体所不能替代和超越的:1.辅助掌握生字,词语;2.辅助阅读课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3.辅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4. 辅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工具性和情感性相统一”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我为本课选择的教法是:1、主题探究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红树林》语文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红树林》语文说课稿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红树林》语文说课稿《红树林》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以“奇观”为主题的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文章从“远观、近赏、繁殖、精神”四方面介绍了海南岛琼山犹如仙境一般的海底森林——红树林。
从语言文字看,文章词精句简,从篇章结构看,文章段落清晰,层次分明,是一篇写景佳作。
文本把握红树林乃世间罕见奇景,我国仅有南方少数几个省区的沿海有所分布,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语句中读出画面,走进陌生的红树林,了解罕见的红树林?对本文的教学,我准备抓住文中“绚丽多姿”一词和本单元主题“奇观”的奇两个“点”为突破口,带动文中关键句段这些“线”的学习,进而展开对全文“面”的理解和掌握。
让学生深刻感受红树林奇特的景观,强大的生命力,伟大的奉献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自学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自主运用工具书辨字解词的能力。
2、能运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文章层次,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概括表达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树林的美丽与奇特,培养学生默读、精读、感情朗读、感悟、想象、表达等多种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从红树林“天下奇观”的外形美和无私奉献的内在美中受到感染,引发学生对外在美和内在美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重点、难点:1、以列提纲的方法梳理文章层次,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2、从景观、繁殖、精神三方面来感受红树林的奇,并从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中情感受到熏陶,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让学生准备旅游时拍摄祖国大好河山,风景名川的照片,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提供资料。
教学环节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开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见到过的树林,以此对比着引出本课内容:“世界上除了我们常见的树林,还真实存在着别有一番风景的海底森林,又叫海上森林——红树林。
(板书课题,播放视频)视频的观看,既让学生对红树林有了初步的了解,又激发了他们探究课文的兴趣。
红树林教材解说
让生命之树扎根于学生心灵——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红树林》教材解说天下美景,皆可淘情,徜徉于绮丽之中,你能感受到生命的旅程,如山那么明丽,似水一样灵动,来自大自然的心跳,让你的生命也更加灿烂芬芳。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奇观”就带领学生走进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梦界,下面我就以“让生命之树扎根于学生心灵”为题,把我对这个单元《红树林》一文的理解和教学设想解说如下:一、步入浓郁的森林《红树林》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奇观”中的第三篇主体课文。
文章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体现了海南琼山的海上奇观——红树林,被收录在“奇观”单元更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叹。
课文共5个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
第一自然段写作者的总体感受,抓住“大海里”“梦幻般”两个词,突出了红树林的与众不同;接着从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等四个方面实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文中景象或幽静、或壮丽、或优美、或神奇,无不给学生带来震撼和享受。
课文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语言优美生动,值得学生积累;比喻手法的使用恰到好处,借物喻人的写法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值得学生借鉴,堪称写景佳作。
学文后要求会认的字有 5 个,词8 个;会写的字11 个,词 4 个。
课后设两道问题,是教学的底线:1你喜欢海南岛的红树林吗?为什么?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写出课文的提纲。
从情感熏陶和列提纲两方面对学生实行考查。
像这样的文章,我们既能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文水平,又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操,使学生心灵受到启迪,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结合,水乳交融。
二、嗅闻绿色的芳馨五年级仍有识字任务,要求学生独立识字学词,继续坚持写好摘录。
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相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自读,坚持写批注笔记。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红树林(已审阅)
红树林教材简析:来自北国的同学们或许对海底森林——红树林很感兴趣,那里是另一番绚丽多姿的景象,海风吹来,绿浪翻滚,真是美妙的人间仙境。
课文就带领学生畅游这神话般的大花园,感受祖国的伟大。
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林是什么颜色的吗?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林吗?激发学生兴趣。
2.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红树林》(板题,生齐读课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你喜欢海南的红树林吗?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指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红树林的?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喜欢红树林的理由吗?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适时板书)4.指导朗读:美读四、总结全文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1.摘抄生字新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第二课时一、总体把握: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红树林的景色的句子。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红树林的认识和理解。
二、内容探讨:你喜欢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吗?为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
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板书设计:红树林神奇美丽奉献。
2021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红树林》2教学课件
就像书中所说的“一株株红树纵横交织……树干,低的二三米,高的十来米,东扯西拉联织成一张绿色 的网。〞
此时我们就坐着小船,穿行在这张绿色之网中,你惊喜地看到了这样的奇观,会怎样表达呢?谁能 通过朗读来展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如果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如果说 不看看钱塘江大潮,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美雄奇的景象;那么,现在我们可 以说:不看看红树林,就没有真正的看过奇异壮观的海。今天我们随着作者远观 了红树林,近赏了红树林,还了解到它那在植物界中独一无二的“胎生〞繁殖的 特点,从中感受到了红树林无私奉献的精神。
刹那间——“我的眼前变成了一片绚丽多姿的世界。海风吹来,绿浪翻滚,欢送我这来自北 国的远客。〞——令人心旷神怡!
这一段主要写了远望红树林,描写其整体外观。我们一起齐读,注意读出红树林美丽迷人的 景象,读出心中的喜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近赏——世外桃源
学习第3自然段 〔1〕体会红树林有特别兴旺的根部:树与树盘根错节,绕来缠去,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牢牢的抓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具有像红树林一样的精神,你发现了吗?此时你有什么 话想对他们说?
课堂练习
搜集红树林的相关资料,与同学交流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谢谢观看!
我们满眼是蓝色的海水和硕大的树冠,那一朵朵小花不时的逸出淡淡的幽香,抬头可见海鸟在林间 飞翔,低头便见鱼虾、螃蟹在穿行。见到这样奇异的景观你最想说什么呢?
课文讲解
五年级上语文说课2.3红树林_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语文说课-2.3红树林北师大版(2019)一、说教材《红树林》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以“奇观”为主题的一篇主体课文。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的意图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
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
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所以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积累。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学生特点和课标的要求,我把教学目标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民自豪感。
5.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奇特,体会红树林对大自然不求索取,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2.能继续独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3.在阅读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说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课的阅读教学旨在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贯穿以学为主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
不搞条分缕析的讲解,而是在学生充分预习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从文章整体入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然后交给学生精读的方法,先扶后放,再回到全文,最后指导学生习作,使读写结合,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和写作。
三、说教法本课教学,一是注意引导学生凭借课后两个问题,自读自悟。
以学生为主,以自读自悟、合作学习为主,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让学生自读自悟;二是注意引导学生凭借“金钥匙”,精略交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解读
这篇散文为读者描绘了海面上的奇观——红树林。
第1自然段开宗明义说“我爱森林”,没特定说哪里的森林,什么样的森林,就是说什么森林都爱,应当包括红树林。
但是“我从没想到”去爱红树林,因为“我”根本就没想到大海里也会有森林,这一跌一宕预示着“偶然”出现的红树林一定会给“我”极大的惊喜。
“大海里”和“梦幻般的”两个词语概括了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是全文的核心。
下面四个自然段从四方面围绕“大海里”和“梦幻般的”描绘了红树林的奇观,大体的顺序见下表:(△代表“红树林”)段“我”的活动观察了解△的特点
2 在琼山碰到远望△整体外观
3 划船进入近瞧△深处;树干
4 专家告诉细微动静△的繁殖
5 “我”抒发喜爱之情另外介绍△的根
第2自然段写红树林的外观,是远望。
有两幅画面,一幅是涨潮的时候,“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没在海水里,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
密密的树林、青翠的树冠都不算稀奇,但“浸没在海水里”“浮荡在海浪之中”就很神奇了,是“梦幻般”的景象。
第二幅画面是潮退后,红树林出现在海滩上,枝条“带着海泥芳馨”,红树林的涛声夹杂在浪声里,从气味和声音描写红树林这生长在海洋里的树林的独特之处。
有大海,才有这两幅如梦如幻的画面。
第3自然段写红树林的深处,是近瞧。
段首和段尾“海上的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