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上面一点是什么穴位

合集下载

拍打腹股沟调节脾胃,运化水湿

拍打腹股沟调节脾胃,运化水湿

拍打腹股沟调节脾胃,运化水湿拍打两髀,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祛除病邪,调节脾胃,运化水湿。

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非常有效的两穴,气冲和冲门。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

这句话的意思是,脾胃有病,必然有邪气滞留于两髀。

两髀是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腹股沟是脾经的循行位置。

因此,拍打腹股沟,可以打通脾经,从而健脾。

现代人长时间久坐,会使周身气血运行缓慢,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下降,易形成痰湿瘀阻。

拍打两髀,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祛除病邪,调节脾胃,运化水湿。

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非常有效的两穴,气冲和冲门。

气冲在人体腹股沟处,大腿根内侧,具有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痛经、双脚冰凉的作用。

冲门在人体腹股沟外侧,有治疗崩漏带下妇科炎症的功效。

我们在拍打的时候不需要找穴位专门的位置,大面积在附近拍打即可,这样既健脾胃,还能治疗多种妇科疾病。

肚子很大的人,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脾虚,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

拍打两髀,能有效地调节脾胃,从而使身体由肥胖机体状态变为正常机体状态,同时可以阻断脂肪再次积存,使身材恢复苗条。

拍两髀方法方法: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感觉脊椎末端的尾巴骨向里蜷起来(平时如果久站腰酸的人,也可以这样站,便于受力,也保护自己),从肩膀甩起来,利用惯性用双手拍打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直至腹股沟微微发热为止。

最好每天拍打两到三次,每次5~10分钟。

也可以借助工具如拍痧板等。

注意:拍打的力度一定要控制好,绝对不能过重,因为两髀靠近肝脏、胆囊等重要器官,拍打过猛,会影响器官的正常运化功能。

拍打时需避风,时长15-20分钟左右。

经期孕期不要拍哦。

拍打之后会出现的反应1.腹部会从微凉,发热至到发烫,像是内置了暖宝宝一样,停止拍打之后,还会觉得里面有震动的感觉。

2.从小腹带动整个后背以至身体都发热。

3.脚心出汗。

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21个穴位

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21个穴位

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21个穴位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

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

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

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

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

一、隐白穴(脾经) yǐn bái别名:鬼垒穴,鬼眼穴,阴白穴取穴方法:隐白穴位于人体的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穴位解析:1)隐白。

隐,隐秘、隐藏也。

白,肺之色也,气也。

该穴名意指脾经体内经脉的阳热之气由本穴外出脾经体表经脉。

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脾经体内经脉相连,穴内气血为脾经体内经脉外传之气,因气为蒸发外出,有不被人所觉察之态,如隐秘之象,故名。

2)鬼垒、鬼眼。

鬼,与神相对,指穴内气血来自地部。

垒,堡垒也,土堆也。

眼,孔眼也。

鬼垒、鬼眼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地之内部。

理同隐白名解。

3)阴白穴。

阴,地部也。

白,气也。

阴白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地部,且为肺性之气。

理同隐白名解。

4)脾经井穴。

井,地之孔也。

因本穴有地部通道与脾经体内经脉相通,为孔井通道,故为脾经井穴。

5)本穴属木。

属木,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的五行属性。

本穴物质为地之地部的气化之气,其性温湿,有木的生发特性,故其属木。

附注:足太阴经所出为“井”。

隐白穴意义:脾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外输脾经体表经脉。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位处地之上部天之最下部。

运行规律:湿热之气由地之地部上至地之表部。

功能作用:生发脾气。

主治疾病: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人体穴位配伍〗配地机穴、三阴交穴治疗出血症。

〖治法〗寒则通之,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二、三阴交穴(脾经) sān yīn jiāo别名:承命穴,太阴穴,下三里穴取穴方法: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国际针灸标准穴位

国际针灸标准穴位

国际针灸标准穴位
国际针灸标准穴位是指国际针灸学会所确定的一组针灸穴位,用于指导针灸治疗。

以下是国际针灸学会认可的常用标准穴位:
1. 神阙穴 (CV6):位于腹部正中线下脐一横指,有调经、益精
等作用。

2. 大椎穴 (GB20):位于颈部后方、头颈交界处,有舒缓颈项痛、头痛的作用。

3. 关元穴 (CV4):位于下腹正中线,离肚脐上下三横指,有益气、补精等作用。

4. 曲池穴 (LI11):位于手臂外侧纹端,肘关节外缘靠内1横指
凹陷处,有清热、解毒等作用。

5. 内关穴(PC6):位于手臂内侧纹端,腕掌侧横纹上两横指处,有镇静安神、调理心脏等作用。

6. 足三里穴 (ST36):位于胫骨前外侧约2横指下,有调理胃肠、增强免疫等作用。

7. 太冲穴 (LR3):位于足背骨第1、2骨之间,有疏肝、舒经
等作用。

8. 神门穴 (GV20):位于头顶最高点,连线两耳尖,有舒神、
开窍等作用。

9. 崑岡穴(GB30):位于臀部外侧突起的凹陷处,有舒经活络、缓解髋关节疼痛等作用。

10. 三阴交穴 (SP6):位于小腿内侧骨隆突上3横指处,有调理脾肾、活血化瘀等作用。

这些标准穴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具体选用哪些穴位还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需要进行判断和调整。

男性提升性功能的方法有哪些

男性提升性功能的方法有哪些

男性提升性功能的方法有哪些
男性性功能对于夫妻生活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男性朋友也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办法提升自己的男性功能,我们祖国中医有一些配方是对于提升男性有很好帮助的,通过中医药膳治疗还有针灸按摩等方法,对于男性性功能的提升效果非常突出,这里为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通过针灸按摩和营养补充来提
高性能力的一些方法。

1.刺激腹股沟管部
刺激位于阴经根部两侧的腹股沟管也能大大提高性
功能。

腹股沟是向高丸输送血液和连接神经的重要通路。

对于保持男性性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按摩腹股沟管的方法是分别用两个手指按压阴经根部两侧,从上向下抚摩,刺激血液流向高丸的通路。

2.每天喝些蜂蜜或其制品
蜂蜜中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含有生殖腺内分泌素,具有明显的活跃性腺的生物活性。

每天适当服用蜂蜜可以改善体质,提高性能力。

特别对那些因体弱而性功能有所减退者,坚持服用蜂蜜制品效果则更佳。

3.按摩食指穴位
食指是人体经络“大肠经”的通路,食指尖端是“商阳穴”。

中医认为,刺激这一穴位,具有明显的强精壮阳之效。

按摩这个“商阳穴”不受场合、时间限制,方便操作;还能利用其他物件刺激这一穴位。

提高男性性功能的方法有很多,建议大家选择那些纯中药无刺激,无副作用的,强精壮阳之法,千万不要选用速效的补肾药物,这些药物中刺激性比较高,对于男性身体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大,更有严重的还会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下降,性生活是夫妻生活和谐的重要音符,还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的努力。

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21个穴位

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21个穴位

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21个穴位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

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

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

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

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

一、隐白穴(脾经) yǐn bái别名:鬼垒穴,鬼眼穴,阴白穴取穴方法:隐白穴位于人体的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穴位解析:1)隐白。

隐,隐秘、隐藏也。

白,肺之色也,气也。

该穴名意指脾经体内经脉的阳热之气由本穴外出脾经体表经脉。

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脾经体内经脉相连,穴内气血为脾经体内经脉外传之气,因气为蒸发外出,有不被人所觉察之态,如隐秘之象,故名。

2)鬼垒、鬼眼。

鬼,与神相对,指穴内气血来自地部。

垒,堡垒也,土堆也。

眼,孔眼也。

鬼垒、鬼眼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地之内部。

理同隐白名解。

3)阴白穴。

阴,地部也。

白,气也。

阴白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地部,且为肺性之气。

理同隐白名解。

4)脾经井穴。

井,地之孔也。

因本穴有地部通道与脾经体内经脉相通,为孔井通道,故为脾经井穴。

5)本穴属木。

属木,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的五行属性。

本穴物质为地之地部的气化之气,其性温湿,有木的生发特性,故其属木。

附注:足太阴经所出为“井”。

隐白穴意义:脾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外输脾经体表经脉。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位处地之上部天之最下部。

运行规律:湿热之气由地之地部上至地之表部。

功能作用:生发脾气。

主治疾病: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人体穴位配伍〗配地机穴、三阴交穴治疗出血症。

〖治法〗寒则通之,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二、三阴交穴(脾经) sān yīn jiāo别名:承命穴,太阴穴,下三里穴取穴方法: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腿部穴位图解大全六个重要穴位解读...

腿部穴位图解大全六个重要穴位解读...

腿部穴位图解大全六个重要穴位解读...腿部穴位图解大全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1.膝眼穴标准定位: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取穴:患者屈膝取穴。

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髌韧带与髌内侧支持带之间、膝关节囊。

分布有隐神经的髌下支。

功用:活血通络,疏利关节。

主治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病,髌骨软化症等。

刺灸法:屈膝,从前外向后内或从前内向后外斜刺0.5-1寸,可灸。

2.梁丘穴取穴方法: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解剖: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疾病:膝肿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痈,尿血。

人体穴位配伍: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治胃痛。

刺灸法:直刺 1~1.2寸。

附注:足阳明经郄穴。

3.梁丘穴别名:鹤顶穴,跨骨穴。

穴义:约束胃经经水向下排泄。

3.复溜穴Fù liū(KI7)主治疾病: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脉微细时无,身热无汗,腰脊强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后溪穴、阴郄穴治盗汗不止;配中极穴、阴谷穴治癃闭。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附注:肾经经穴。

4.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对侧取法仿此。

解剖: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主治疾病: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疹,丹毒。

人体穴位配伍:配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配曲池穴治瘾疹。

刺灸法:直刺 1~1.5寸。

别名:百虫窝穴,血郄穴。

穴义: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

腿部穴位图解大全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5.承山穴取穴方法:人体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解剖:在腓肠肌两肌腹交界下端;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股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

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

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

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序号穴位名称定位功能传统功能全息图功能1 中脘神阙穴上4寸的任脉上胃的募穴,主治: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痢疾、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病、虚劳吐血、气喘等疾病。

相当于口,可以治疗口、鼻、牙部及头面部的各种疾病2 下脘神阙穴上2寸的任脉上任脉的经穴,可以治疗消化不良、胃痛、胃下垂、腹泻、反胃等疾病。

相当于第七颈椎,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3 水分神阙穴上1寸的任脉上腹水、呕吐、腹泻、肾炎、肠鸣泄痢、小便不通等疾病相当于第七胸椎,治疗相应部位疾病4 神阙脐之正中急慢性肠炎、慢性痢疾、小儿乳痢脱肛、肠结核、水肿、臌胀、中风脱症、中暑、妇人血冷不受胎气等疾病。

5 气海神阙穴下1.5寸的任脉上下焦虚冷、呕吐不止、腹胀、腹痛、肠麻痹、遗尿、尿频、尿潴留、遗精、阳痿、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虚阳不足、惊恐不卧、神经衰弱、四肢厥冷等疾病。

相当于第二、三腰椎,可以治疗第二、三腰椎的疾病6 石门(别名:绝孕,禁针)神阙穴下2寸的任脉上腹胀坚硬、水肿、尿潴留、小便赤不利、小腹痛、泄泻、身寒热、咳逆上气、呕血、疝气疼痛、产后恶露不止、崩漏、闭经、乳腺炎、妇人绝孕等疾病。

禁针7 关元(别名:丹田)神阙穴下3寸的任脉上诸虚百损、脐下绞痛、腹痛腹泻、肾炎、月经不调、妇女不孕、痛经、盆腔炎、血崩、子宫脱垂、遗精、阳痿、遗尿闭经、带下、尿路感染、产后恶露不止、疝气等疾病。

相当于第四、五腰椎,可以治疗第四、五腰椎的疾病8 商曲下脘旁开5分处腹中切痛、积聚不嗜食、目赤痛从内眦始、腹膜炎、颈肩疼痛等疾病。

相当于颈肩结合部,治疗相应部位9 气旁气海旁开5分腰肌劳损、腰部疼痛、酸困、下肢无力等疾病。

相当于二、三腰椎旁,治疗相应部位10 气穴关元穴旁5分处奔豚痛引腰脊、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症、尿路感染、泻痢、腹泻等疾病。

相当于四、五腰椎旁,治疗相应部位11 滑肉门水分穴旁开2寸处取之癫痫、呕逆吐血、重舌舌强、胃肠炎、肩关节炎等疾病。

针灸常用腧穴——关元

针灸常用腧穴——关元

针灸常用腧穴——关元【穴名释义】“关”,有封藏之意;“元”,指元阴元阳之意。

本穴居丹田,内应胞宫精室,为封藏一身真元之处,故名关元。

【定位取法】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骨度分寸法:取穴时采用仰卧位,关元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本穴在该5寸的上3/5与下2/5之交会处,于前正中线上取之。

【穴性特点】本穴为小肠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

脐以下属下焦,《难经》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十二经之根本也。

故名曰原。

”关元有元气的意思,本穴与元气密切相关,而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元气一虚,则百病丛生。

本穴为大补人体元气的要穴,是补养肾气,强壮身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首选要穴。

临床又常用于治疗小肠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具有培元固本,温经散寒之功。

《甲乙经》: “足三阴、任脉之会。

”《针灸甲乙经·卷之八》: “奔豚,寒气入小腹,时欲呕,伤中溺血,小便数,背脐痛,下引阴,腹中窘急欲凑,后泄不止,关元主之。

”本穴与中极穴均可治疗生殖、泌尿系统疾患。

中极偏治泌尿系统疾患,穴性偏泻;关元偏治生殖系统疾患,穴性偏补。

【主治概要】1.主治全身虚弱性疾病,由气、血、阴、阳虚衰引起的一切疾病,均可以关元为主穴进行治疗,为全身三大强壮要穴(关元、气海、足三里)之一,有增强机体免疫和防卫作用。

2.本穴具有回阳救逆之功,用于霍乱、呕吐、急性腹泻等元气大伤出现的虚脱,以及中风、中暑的脱证等危重之候。

临床可急选本穴,用重灸之法以回阳救逆。

3.本穴为小肠募穴,可增强小肠的分清泌浊之功,故凡属泄泻、痢疾等小肠病变,均可选用本穴施治。

4.本穴位于小腹部,正当膀胱与生殖系统的分野,故凡见生殖,泌尿系统疾病,无论其虚实,从“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角度看,均可选用本穴施治。

本穴为妇产科疾病最常用的局部取穴,如不孕症,痛经,月经失调,闭经,产后恶露不止等;又为治疗肾虚所致的男科病的要穴,以治疗肾气不足型的性功能障碍为主,对阳痿、早泄有效,亦用于因肾气虚所致男性不育症。

阴交穴的作用功能主治

阴交穴的作用功能主治

阴交穴的作用功能主治1. 什么是阴交穴?阴交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腹股沟凹陷处,距离阴茎根部约1.5寸,是男性阴部的特殊穴位。

2. 阴交穴的作用阴交穴在中医学中被认为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祛湿利水:阴交穴是气血运行的重要关节之一,可以促进津液代谢,排除体内湿气,起到祛湿利水的作用。

•疏肝理气:阴交穴还与肝经相通,可以调理肝气,缓解情绪波动,改善肝气郁结的情况。

•活络通经:阴交穴与胆经、肾经有关联,刺激阴交穴可以活络经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正常的性功能。

•益肾壮阳:阴交穴位于阴茎根部,刺激阴交穴可以促进肾脏功能,增强性功能,对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有辅助治疗作用。

•调理下腹脏器:阴交穴位于腹股沟凹陷处,刺激阴交穴可以调理膀胱、小肠等下腹脏器,改善相关疾病的症状。

3. 阴交穴的主治疾病阴交穴的刺激治疗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辅助治疗以下一些疾病:•尿路感染:刺激阴交穴可以促进膀胱的排尿功能,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尿路感染症状。

•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刺激阴交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前列腺炎的症状。

•阳痿、早泄:阴交穴刺激可以促进肾脏功能,增强性功能,对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有辅助治疗作用。

•腹股沟疼痛:刺激阴交穴可以改善腹股沟疼痛的症状,特别对于运动过度引起的腹股沟拉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月经不调:阴交穴的刺激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月经不调的问题,对经前综合征、痛经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如何刺激阴交穴刺激阴交穴可以选择以下方法:•按摩:用指腹轻轻按摩阴交穴,每天数次,每次持续约3分钟,可以刺激阴交穴的作用和功能。

•艾灸:使用艾灸罐或艾条,熏灸阴交穴,每次约15分钟,可以达到艾灸的效果。

•针刺: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针刺刺激阴交穴,可以获得更直接和有效的刺激效果。

5. 注意事项在刺激阴交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个人卫生:及时洗手,并确保阴交穴周围的清洁,避免感染。

针灸穴位 阁门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 阁门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阁门穴说明指导书总述阁门,经外奇穴名。

出自《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别名阑门。

位于男性腹股沟部,平阴茎根,当耻骨下缘中点,前正中线左右旁开3寸处,肝经足五里穴近处,左右计2穴。

浅层布有股神经前皮支,大隐静脉和腹股沟浅淋巴结,深层有闭孔神经的前、后支,旋股内侧动、静脉的肌支。

主治竖痃疝气、其上攻心、阴汗、阴囊红肿等。

直刺1-1.5寸。

1.名称阁门穴2.别名阑门3.出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4.隶属经外奇穴5.位置位于男性腹股沟部,平阴茎根,当耻骨下缘中点,前正中线左右旁开3寸处,肝经足五里穴近处,左右计2穴6.主治竖痃疝气、其上攻心、阴汗、阴囊红肿7.功能暂无资料。

8.操作直刺1-1.5寸9.主要配伍暂无资料。

10.定位位于男性腹股沟部,平阴茎根,当耻骨下缘中点,前正中线左右旁开3寸处,肝经足五里穴近处,左右计2穴。

11.解剖穴下皮肤→皮下组织→长收肌→短收肌→小收肌。

浅层布有股神经前皮支,大隐静脉和腹股沟浅淋巴结,深层有闭孔神经的前、后支,旋股内侧动、静脉的肌支。

12.名词释义暂无资料。

13.功能作用暂无资料。

14.详细主治竖痃疝气、其上攻心、阴汗、阴囊红肿等。

15.详细操作直刺1-1.5寸。

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16.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疝气、阴汗、阴囊红肿等。

17.配伍暂无资料。

18.附注本穴别名阑门,但与经外奇穴阑门穴无关。

19.相关论述1、《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竖痃疝气发来频,气上攻心大损人,先向阁门施泻法,大敦复刺可通神。

阁门,在玉茎毛际两傍各三寸,针一寸半,泻之。

灸五十壮。

”2、《类经图翼》:“阑门穴,在阴茎根旁,各开三寸。

”。

髋骨穴的作用功能主治

髋骨穴的作用功能主治

髋骨穴的作用功能主治髋骨穴简介髋骨穴是人体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腹股沟的上方,距离髂前上棘4寸。

它是一个重要的跨越性经络的起始点,与肝经、胃经、胆经等相连。

髋骨穴是身体的重要能量点,具有很多作用和功能。

下面将介绍髋骨穴的作用、功能和主治。

1. 调节生殖系统•髋骨穴可以调节女性的生殖系统。

按摩髋骨穴可以调节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它能改善血液循环,调节雌激素水平,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和调整。

•此外,髋骨穴还可以缓解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失眠等。

按摩髋骨穴可以平衡体内的激素分泌,缓解更年期的不适感。

2. 改善消化系统•髋骨穴的按摩可以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

它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肠道的蠕动,缓解胃痛、消化不良等问题。

•此外,髋骨穴还有助于改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按摩髋骨穴能够刺激消化系统中相关的经络和穴位,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

3. 缓解盆腔问题•髋骨穴的按摩可以缓解盆腔问题。

它可以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调节盆腔的功能。

•髋骨穴对女性来说特别重要,它可以缓解盆腔炎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

按摩髋骨穴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吸收,缓解盆腔疾病的症状。

4. 改善腰髋部问题•髋骨穴的按摩可以改善腰髋部的问题。

腰酸背痛、腰肌劳损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按摩髋骨穴得到改善。

•髋骨穴与腰椎穴位相连,通过按摩髋骨穴可以促进腰椎的循环,舒缓腰部疼痛,改善腰腿酸痛的症状。

5. 强化身体的免疫力•髋骨穴的按摩可以强化身体的免疫力。

髋骨穴是一个能量点,按摩它可以激活人体的自然免疫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髋骨穴同时与胆经相连,按摩它还可以刺激胆经的流动,促进胆汁的分泌,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进一步提高免疫力。

6. 缓解情绪压力•髋骨穴的按摩可以缓解情绪压力。

它与脾经相连,能够促进身体的能量平衡,帮助调理情绪。

适当按摩髋骨穴可以缓解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等问题。

•此外,髋骨穴还与心经相连,按摩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供血,缓解心脏负担,调节心情。

针灸穴位 气冲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 气冲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气冲穴说明指导书总述气冲,经穴名。

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气街穴、羊屎穴。

属足阳明胃经。

位于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动脉搏动处。

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内斜肌、腹横肌下部,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

主治肠鸣、腹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肿。

直刺0.5-1寸。

1.名称气冲穴2.别名气街、羊屎3.出处《针灸甲乙经》4.隶属足阳明胃经5.位置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动脉搏动处6.主治肠鸣、腹痛等7.功能理气止痛,调理经血,舒筋活络。

8.操作直刺0.5-1寸9.主要配伍配气海穴治肠鸣腹痛10.定位位于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动脉搏动处。

11.解剖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内斜肌、腹横肌下部。

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

布有髂腹股沟神经。

12.名词释义气指气街,冲指冲脉。

胃为水谷之海,其俞上在气街,下至三里。

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

本穴既是胃之气街,又是奇经八脉之冲脉起始部,故名气冲。

又名气街,街,市也。

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冲脉起于本穴,故名气街。

13.功能作用理气止痛,调理经血,舒筋活络。

14.详细主治1、肠鸣,腹痛。

2、疝气。

3、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肿等妇科病及男科病证。

15.详细操作仰卧,先取耻骨联合上缘凹陷处的曲骨穴,与其旁开2寸既是穴。

直刺0.5-1寸。

针刺是避开髂外动脉,以免刺伤动脉引起出血。

不宜深刺,以免刺伤腹股沟管。

本穴一般不灸。

16.临床运用1、现代常用于治疗男女生殖器疾病、腰痛、疝气。

2、现代研究发现针刺气冲穴等穴位缓解结肠痉挛,可使降结肠远端顽固性迷走神经过敏现象消失。

3、有报道针刺气冲穴等穴有避孕作用,可能与性腺和卵巢功能有关。

4、有报道针刺气冲穴对血糖有一定的影响,可起调节作用。

有人对糖尿病患者取列缺穴、气冲穴,发现针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血糖明显降低,毛细血管及静脉的血糖含量差较大。

绛宫穴_精品文档

绛宫穴_精品文档

绛宫穴1. 引言绛宫穴是中医经络穴位中的一种,它位于人体的腹股沟区域,具有重要的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从绛宫穴的位置、特征、功效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2. 绛宫穴的位置绛宫穴位于人体的腹股沟区域,具体的位置是:在人体脐下横指四指处。

绛宫穴位于脐中舍下方侧,是一个重要的经络穴位。

3. 绛宫穴的特征绛宫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穴位,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归经:绛宫穴为任脉的第四穴位,任脉是中医经络系统中十二正经之一,贯通全身,与身体的阴阳平衡密切相关。

•腧穴:绛宫穴还是一个腧穴,即具有远距离调节和影响其他穴位和组织的作用。

•穴位特性:绛宫穴是一个较为敏感的穴位,刺激时需要注意力度和手法,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不适。

4. 绛宫穴的功效绛宫穴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调节月经绛宫穴是任脉的一个关键穴位,通过刺激绛宫穴,可以调节女性的月经周期和经血量,缓解经期不适症状,如经痛、经期不规律等。

4.2 改善生殖系统问题绛宫穴的刺激还可以改善生殖系统相关的问题,例如不孕症、性功能障碍等。

通过刺激绛宫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改善生殖系统的功能状态。

4.3 缓解泌尿系统问题绛宫穴的刺激也可以缓解泌尿系统相关的问题,如尿频、尿急、尿失禁等。

刺激绛宫穴有助于调理泌尿系统,促进尿液的排出和泌尿器官的正常运行。

4.4 舒缓情绪压力绛宫穴还具有舒缓情绪压力的作用。

通过按摩或刺激绛宫穴,可以促进身体的放松和舒缓,减轻压力、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5. 使用绛宫穴的方法使用绛宫穴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常用的两种方法:5.1 按摩法使用按摩法可以刺激绛宫穴,具体步骤如下:1.找准绛宫穴的位置:在人体脐下横指四指处,用手指轻轻按压该处。

2.用适当的力度和手法进行按摩:可以使用旋转、轻拍等手法,在穴位周围进行按摩,每次持续5-10分钟,一天可以进行多次。

5.2 艾灸法使用艾灸法也可以刺激绛宫穴,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艾绒和艾炷:艾绒是指已经炒制好并成绒状的艾叶,艾炷是指将艾绒放入燃烧的器皿中。

外丘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外丘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外丘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什么是外丘外丘,是中医学上一个重要的穴位。

按照经络学的理论,外丘位于身体的特定位置,通过针灸或按摩外丘可以起到调节身体功能、促进健康的作用。

2. 外丘的位置外丘分布在人体的不同部位,每个外丘都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丘穴位及其位置:•外丘:外丘位于耳廓前上方5mm、正中线前廊棘与耳轮结合处。

•外丘2:外丘2位于腹股沟正中缝。

•外丘3:外丘3位于足尖内关节外侧隆起。

•外丘4:外丘4位于矢状缝外侧,臂外侧。

等等。

3. 外丘的功能外丘通过调理经络和气血的运行,具有多种功能。

以下是一些外丘常见的功能主治:•调理脏腑功能:外丘可以通过针灸或按摩对整个身体的脏腑功能进行调理,促进脏腑之间的协调运行,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舒缓疼痛:外丘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穴位,可以舒缓疼痛症状,如头痛、肩颈痛、腰腿痛等。

•促进血液循环:外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身体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从而改善各个器官的功能。

•调理情绪、缓解压力:外丘还可以通过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对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改善睡眠质量:外丘针灸或按摩对改善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失眠等问题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4. 如何使用外丘使用外丘进行针灸或按摩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建议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外丘的方法:•针灸:针灸是采用细针刺激外丘穴位,调节身体功能的方法。

通过穴位的选择和不同的刺激技法,可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按摩:按摩是用手指或按摩器对外丘进行揉捏、按压等操作,以达到调节身体功能的目的。

按摩的力度和频率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进行调节。

•刮痧:刮痧是利用特殊的刮痧板或刮痧器对外丘进行刮痧操作,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的效果。

刮痧的力度和速度需要适度掌握,避免刺激过度。

5. 注意事项使用外丘进行针灸或按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专业医师:选择有经验和资质的中医师进行针灸或按摩,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效果。

针灸穴位 鼠蹊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 鼠蹊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鼠蹊穴说明指导书
总述鼠蹊穴,经外奇穴名。

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

位于腹股沟部,腹股沟中外1/3的交点处,左右计2穴。

主治抬腿无力、腹股沟淋巴结炎等。

直刺2-3寸。

1.名称鼠蹊穴
2.别名暂无资料。

3.出处《常用新医疗法手册》
4.隶属经外奇穴
5.位置腹股沟部,腹股沟中外1/3的交点处,左右计2穴
6.主治抬腿无力、腹股沟淋巴结炎等
7.功能暂无资料。

8.操作直刺2-3寸
9.主要配伍暂无资料。

10.定位位于腹股沟部,腹股沟中外1/3的交点处,左右计2穴。

11.解剖暂无资料。

12.名词释义暂无资料。

13.功能作用暂无资料。

14.详细主治抬腿无力、腹股沟淋巴结炎等。

15.详细操作直刺2-3寸,针感麻抽至耻骨联合或下肢。

16.临床运用暂无资料。

17.配伍暂无资料。

18.附注暂无资料。

19.相关论述1、《常用新医疗法手册》:“鼠蹊取法:腹股沟中、外1/3交界处。

主治:抬腿无力。

针法:直刺2-3寸。

”2、《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

……抬腿困难……迈步,伏兔,腹股沟外1/3点,华佗夹脊(腰段)。

”。

针灸穴位 关元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 关元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关元穴说明指导书总述关元,经穴名。

出自《素问·气穴论》。

别名三结交、下纪、次门、丹田、大中极。

属任脉。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在腹白线上,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2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深部为小肠。

主治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少腹疼痛、疝气、腹泻、痢疾、脱肛、便血、五淋、尿血、尿闭、尿频、遗精、阳痿、早泄、白浊、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

直刺1-1.5寸。

1.名称关元穴2.别名三结交、下纪、次门、丹田、大中极3.出处《素问·气穴论》4.隶属任脉5.位置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6.主治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7.功能补肾培元、温阳固脱。

8.操作直刺1-1.5寸9.主要配伍配归来穴、百会穴治子宫脱垂10.定位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11.解剖在腹白线上,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布有第12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深部为小肠。

12.名词释义穴在脐下三寸,为人身元阴元阳关藏之处,故名关元。

13.功能作用补肾培元、温阳固脱。

14.详细主治1、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

2、少腹疼痛、疝气。

3、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

4、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前阴病。

5、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等男科病。

6、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

7、保健灸常用穴。

15.详细操作仰卧,于前正中线上,脐下三寸处取穴。

直刺1-1.5寸,需排尿后进行针刺。

艾炷灸7-10壮,或艾条炙15-30分钟。

孕妇慎用。

16.临床运用1、现代常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神经衰弱、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不育症、遗精、阳萎、肾炎、小儿急性肾炎、肾绞痛、水肿、尿路感染、蛋白尿。

2、对膀胱张力有调整作用。

对遗尿症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环跳

环跳

所谓“髀”,由骨加卑组成,大概意味着卑微的骨头,地位低下的骨头。

----注意古人所说的“地位低下”,那应该是站立的,服侍人的奴仆,而不是坐在下方的。

所以,这“髀”,应该就指人体正侧面腰部那最高的骨头。

又得跟大家说环跳穴了,目前,教科书的位置百分百是错的。

天可怜见,我可绝对不是什么推翻传统的斗士的。

绝对不想去说传统的东西有错的。

相反,我很知道,离卦地区的中国人特别看重传统、遵循传统,非常清楚,我这样地去推翻教科书上的环跳穴定位,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会招致多少反对。

我真的不想说环跳穴的教科书的位置有错;如果有另外一个穴位能够代替它,那么,我肯定会把这个话题撇到一边去,明知道它有错也绝对不提。

只是,实在无可奈何,它竟然是治疗近视的最最关键的穴位,让人对它的定位错误,无法忽视,也无法不跟大家详细讨论。

根据现代的教科书:环跳穴,在股外侧部。

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居髎穴,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看《针灸大成》里环跳穴和居髎穴定位。

环跳穴,髀枢中。

居髎穴,章门下八寸三分,监骨上限中。

居髎穴和环跳穴都在胆经上,且是环跳穴的紧挨着的上一个穴位。

单纯地看环跳穴的古代和现代定位,当然看不出什么来。

但是,如果大家看一下挨着环跳穴的居髎穴的定位的古今对比,立即就能够发现问题。

居髎穴,按照现代定位,在臀部,环跳穴往上一点的位置,这也看不出问题来。

居髎穴,按照古代定位,是在“章门下八寸三分”,章门在哪?章门是肝经穴位,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是在人的前部的,前面的腹部的偏边上一点。

现在大家想想:一个在臀部的穴位,古人会找前腹部的另一个穴位,作为它的参考定位点吗?无论如何,这都是不可能成立的。

居髎穴倘若确实在臀部,那么,肯定是以背部的一些什么标志作为它的定位点。

所以,居髎穴的现在定位,肯定百分百错的。

按照古代的定义,居髎穴在哪?既然以章门穴作为参考定位点,那么,必然在章门穴的直下方,距离章门穴八寸三分处-----也就是说,居髎穴也在前腹部的靠外侧边一点点。

肌三角的境界及其内容

肌三角的境界及其内容

肌三角的境界及其内容肌三角的境界1、肌三角以腹外斜肌及髂腰肌联合形成,由腹外斜肌构成的上边界为肩峰的下方到髂骨的上方,下边界为腹直肌的上折处,以及腰椎间隙的上方,左边界为肩峰,右边界为会阴。

2、肌三角一般称为“叶脉区”,是指腹外斜肌构成的形状,外观上像叶脉一样,因此又称之为“叶脉三角”,内部包括了伤寒论里的腹股沟经络节点,西医里的腹大肌的淋巴结和神经节点,以及心生肠经节点等内容。

3、肌三角也可以称为“腹外斜肌三角”,它包括了10条腹外斜肌:第一个是耸肩肌,其下方是腹股沟内侧肌,右边是腹股沟外侧肌,第四个是腹股沟横肌,往左分为两部分,高位部分是穹窿小肌,低位是腹外斜肌,最后是搏动肌。

内容1、伤寒论肌三角伤寒论把肌三角划分为两个部分:上部由剑脉、泄注经、气海经及腹股沟经的部分节点组成;下部由腹大肌、腹横肌、腹肌、穹窿小肌、搏动肌等组成,是伤寒论中重要的感知节点。

2、西医肌三角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肌三角的内容包括腹股沟横肌、穹窿小肌、腹外斜肌以及搏动肌。

腹股沟横肌分为腹股沟内侧肌和腹股沟外侧肌,耸肩肌位于前方;穹窿小肌位于高位,下方为腹外斜肌;腹外斜肌位于腹肋间线,下方为搏动肌;搏动肌位于最后位置,沿髂骨腹股沟外侧线下方到肉繊翼处。

3、心生肠经肌三角心生肠经主要被认为控制着人的心情和肠胃功能,是许多临床表现的重要根椐。

按照伤寒论,心脏经穴被囊括于腹股沟经中,得以与西医穴位结合。

其位于肌三角下方,此时成为“心生肠经肌三角”,由剑脉、泄注经和气海经的节点组成。

4、肌三角的疗愈作用肌三角突出位置的神经节点和淋巴结使得肌三角部位被积极的运用于精油疗法中,被认为是治疗身体疲劳,放松肌肉,开启淋巴循环,以及缓解头部疼痛的重要部位。

只要稍加按摩,这里的神经节点就可以有效舒缓,帮助整个身体调理。

揉涌泉急救原理

揉涌泉急救原理

揉涌泉急救原理一、什么是揉涌泉?揉涌泉,又称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脚背肌肉腹股沟股内侧,距脚踝内侧髌骨下缘三横指宽度。

揉涌泉是一处重要的穴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揉涌泉的急救原理揉涌泉在急救中的应用是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和穴位治疗的原理。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经络是连接全身的通道,通过调理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揉涌泉作为一处重要的穴位,具有以下急救原理:1. 促进气血循环揉涌泉可以刺激脚部的经络,促进气血循环。

当人体遭遇急性疾病或意外伤害时,常伴随着气血不畅的情况,揉涌泉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调节气血流动,改善身体的状况。

2. 缓解疼痛揉涌泉的刺激可以释放内源性物质,如内啡肽等,具有镇痛作用。

在急救中,常见的疼痛症状包括头痛、胸痛、腹痛等,通过揉涌泉可以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 平衡阴阳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平衡密切相关。

揉涌泉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使身体恢复正常状态。

在急救中,揉涌泉可以通过调理经络,平衡阴阳,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三、揉涌泉的急救应用揉涌泉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急救方法,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和情况:1. 晕厥晕厥是指由于脑血流供应不足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

在急救晕厥时,可以通过揉涌泉来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患者恢复意识。

2. 中暑中暑是指由于高温环境下身体失去调节体温的能力而导致的疾病。

在急救中,可以通过揉涌泉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体温,缓解中暑症状。

3. 呕吐呕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见于胃肠道疾病、中毒等情况。

在急救呕吐时,可以通过揉涌泉来缓解胃肠道的紧张,促进胃肠蠕动,减轻呕吐症状。

4. 心绞痛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常表现为胸闷、胸痛等症状。

在急救心绞痛时,可以通过揉涌泉来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心绞痛症状。

四、急救揉涌泉的方法急救揉涌泉的方法如下:1.找准揉涌泉的位置,即脚背肌肉腹股沟股内侧,距脚踝内侧髌骨下缘三横指宽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股沟上面一点是什么穴位
文章目录*一、腹股沟上面一点是什么穴位*二、按摩冲门穴的作用*三、冲门穴的按摩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腹股沟上面一点是什么穴位 1、腹股沟上面一点是什么穴位人的腹股沟外侧上面一点是冲门穴,它距离耻骨联合上缘中点位置3.5寸左右,在髂外动脉搏动位置的外侧,这个位置如果大家在找的时候细心感受的话,找起来也不会非常困难。

如果你确实觉得不容易找得到,那么,方便的话可以请你周围的老中医指导指导,这样就可以更加准确的找到冲门穴的位置。

2、冲门穴名解
2.1、冲门。

冲,冲射、冲突也。

门,出入的门户也。

该穴名意指脾经下部诸穴传来的经气由本穴上冲腹部。

本穴物质为脾经腿膝下部经气汇聚而成,在本穴的运行为受热后的上冲之状,故名。

2.2、慈宫、上慈宫。

慈,仁慈也。

宫,聚散之所也。

上,上部也。

慈宫名意指本穴的上行气血非高温之性,虽为炎上,但却不克肺金,如脾土之母对肺金之子有仁慈之性,故名。

2.3、冲脉。

冲,冲突也。

脉,脉气也。

冲脉名意指本穴气血运行为冲行之状。

理同冲门名解。

2.4、前章门穴。

前,与肝经的章门穴相区别也。

章,大木材也,大风也。

门,出入的门户也。

前章门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运行
为强劲的风气。

理同冲门名解。

3、冲门穴取穴方法
冲门穴位于人体的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外侧的上方,
在腹外斜肌腱膜及内斜肌下部;内侧为股动、静脉;布有股神经。

按摩冲门穴的作用冲门是我们身体上一扇冲动力量的“门”。

具有调节气机升降的双重作用,补泻皆可,因此,被广泛地运用在
内科、伤科或妇科。

如急性腰扭伤中,重压冲门大可以泄其闭,
调其肝肾,治疗筋骨;胃下垂时,可以使血气聚在腹部,使腹部下
的动脉得到温养;治疗女性痛经时,重按冲门穴,泻腹部下的血,
等等。

同时,通过按压冲门穴可以为患者减轻痛苦,增加舒适感,
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前列腺的问题,就找冲门穴
对于前列腺疾病、冲门穴可以说是专家,因为脾经下部所有穴传来的气血都要从这个穴上冲腹部。

我们可以借助它来改善前列腺疾病的一系列症状,很多患者按到这个穴位时可能会觉得很痛,按上一会儿便有想上厕所的感觉,坚持揉按下去痛点就会消除。

如果你实在痛得受不了就采用叩击的方式,双手握拳轮番敲
打此处,每次50~100次。

2、腰扭伤,冲门是疗伤专家
如果不小心"闪了腰。

也就是把腰扭伤了,及时揉一揉冲门穴,能够达到快速缓解疼痛的治疗效果。

按摩该穴能够调节经气,疏通经脉,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

要注意的是,按摩这个穴位时,要注意放松腰部肌肉,这样有利于促进气血运行和经脉
疏通,从而能快速缓解腰部疼痛。

冲门穴的按摩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仰卧位,与耻骨联合上缘齐苹,距前正中线3.5寸,按压有酸胀感。

2、仰卧位,先取曲骨穴,曲骨穴旁开3.5寸,按压有酸胀感。

3、用拳头拍打腹沟的冲门穴,拳心向内,用力击打4分钟到6分钟即可,每天二次。

一个星期左右就见效,如果力度,位置正确,一个月可以根治!
4、经常用搓热的手按揉冲门穴,可以健脾温中。

如果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可以增强其健脾益气温阳的效果。

按摩的注意事项
应先轻后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体表有个适应的过程,切勿用暴力,以免擦伤皮肤。

其原理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这样能使被按摩的部位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快,改善局部的营养状况。

在按摩操作过程中,应该做到全身肌肉放松,呼吸自然,宽
衣松带,这样可使全身经脉疏通,气血流畅。

在四肢、躯干、胸腹按摩时,最好直接在皮肤上进行或隔着薄的衣服,以提高效果。

保健按摩最好在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室内进行,每日可多做多次,有益无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