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消费观的差异

合集下载

中美消费观差异的背景和意义

中美消费观差异的背景和意义

中美消费观差异的背景和意义摘要:一、引言二、中美消费观差异的背景1.文化差异2.经济发展水平3.社会环境三、中美消费观的具体差异1.消费习惯2.消费观念3.消费价值观四、中美消费观差异的意义1.个人财务规划2.国家经济发展3.全球经济一体化五、结论正文:一、引言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消费观的差异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消费观是人们在生活和消费中所形成的观念和态度,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消费行为,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分析中美消费观差异的背景和具体表现,并探讨这些差异的意义。

二、中美消费观差异的背景1.文化差异中美文化背景的差异是造成消费观不同的主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节俭、谦逊,注重家庭和集体利益;而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人主义、自由和追求物质享受。

这些文化差异在消费观上得以体现。

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观的重要因素。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消费水平较高,人们更注重享受当下;而中国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人均收入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因此人们在消费时会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消费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美国社会竞争激烈,人们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往往通过消费来展示自己的地位和实力;而中国社会则更注重家庭和亲情,消费观念相对较为保守。

三、中美消费观的具体差异1.消费习惯在中美两国的消费习惯上,中国人更注重节俭和储蓄,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进行消费;而美国人则更倾向于借贷消费,提前享受生活。

2.消费观念在消费观念上,中国人注重长远规划和家庭利益,消费行为往往受到家庭、子女教育和养老等因素的影响;而美国人的消费观念则以个人为中心,更关注当下的生活品质。

3.消费价值观在消费价值观方面,中国人重视面子和人际关系,消费时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而美国人的消费价值观则以个人喜好和需求为主,较少受到他人意见的影响。

四、中美消费观差异的意义1.个人财务规划中美消费观差异在个人财务规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中美消费观差异的参考书籍

关于中美消费观差异的参考书籍

近年来,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差异日益受到关注。

中美两国的消费市场、消费行为和消费心态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浓厚兴趣。

针对中美消费观差异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为了深入了解中美消费观差异的相关内容,我在以下书籍中找到了宝贵的研究资料,特此推荐给大家。

第一、《中美消费观念差异研究》该书由著名学者合著,系统地探讨了中美两国消费观念差异的相关问题。

书中首先对中美两国的消费文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中美消费文化的根本差异。

深入剖析了中美用户的心理差异,从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综合分析。

书中还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持,论证了中美消费观念差异对市场营销策略的影响。

该书总结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对中美消费观念差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第二、《我国消费:文化、社会和历史》该著作是关于我国消费文化的经典之作,书中深入探讨了我国消费行为、观念和心态的历史渊源。

作者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对我国消费方式进行了全面分析。

与此书中也对我国消费观念与西方国家的差异进行了深入比较。

通过对我国消费观念的全景式展示,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我国消费文化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该书对于理解我国消费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中美消费观念差异提供了深刻启示。

第三、《美国消费心理学》这本书系统地阐释了美国消费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书中通过对美国用户心理特点的深入探讨,揭示了美国用户的消费动机、决策机制和行为模式。

作者还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证研究,展示了美国消费心理学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和特点。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美国用户的行为逻辑和心理特征,从而有助于从理论上理解中美消费观念差异的本质。

第四、《跨文化营销:理论与实践》该书系统地阐述了跨文化营销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

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文化进行深入比较的基础上,书中提出了针对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营销策略与方法。

论中美老太太消费观

论中美老太太消费观

论中美老太太消费观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

中国老太太说:“我攒够了30年的钱,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房子。

”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临终前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

”故事是想告诉人们,美国老太太的消费观与中国老太太的消费观是截然不同的,美国老太太是积极的的消费主义者,中国老太太是消极的消费主义者,并想用两位老太太的生活经历告诉人们,放大消费能力和超前消费才是现实生活的天堂。

我们该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我们应该怎么样进行消费才是科学合理的消费。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个人消费尽管是个人的权利,但个人消费绝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乎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但消费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消费能力,另一个消费观念。

从消费类型来看,美国老太太的消费属于信贷消费,中国老太太的消费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

提前消费的特征是“借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提前消费的最大作用是能够有效的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但必须是要建立在有还贷能力的基础上;钱货两清的消费的特征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消费受当前收入的制约。

从当前中国人的经济情况来看,这种消费不利于拉动内需,但有利于降低个人消费风险。

美国老太太能够并敢于“借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进行提前消费,符合美国的国情和家情。

在美国,劳动者的收入是比较高的,还有各种社会保障。

即使是老年人,有退休金,有免费医疗保障,还有健全的社会救助制度等等,人们的现实生活风险与后顾之忧其实并不太多,或者说是可以通过众多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化解。

所以在美国人们既能也敢进行提前消费。

而中国老太太的消费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家情,也属于一种实属无奈的消费:首先作为普通的劳动者,其收入水平本来就较低,还受高物价低收入的困扰,住房、教育、医疗的高支出成为压在普通老百姓身上新的三座大山。

此外由于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过程缓慢,绝大多数老年人只有较少的甚至并没有养老金与医疗保障,即使是面向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制度也是残缺不全的,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众多问题存在,因此大多数中国人民的后顾之忧与生活风险非常之大。

中美金钱观

中美金钱观

中美金钱观
摘要:
1.中美金钱观的差异
2.中美金钱观的影响因素
3.中美金钱观的影响
正文:
中美金钱观是两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金钱的看法和态度。

中美金钱观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中美金钱观的差异源于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信仰。

中国文化强调的是集体主义,而美国文化强调的是个人主义。

这种差异体现在金钱观上,便表现为中国人更注重家庭和亲情,会将金钱用于家庭和亲人身上;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和独立,会将金钱用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上。

其次,中美金钱观的差异也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农业文明,这使得中国人对于金钱有着保守的态度,强调节俭和储蓄;而美国则是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中包含了冒险和创新的精神,这使得美国人对于金钱有着积极的态度,乐于投资和消费。

中美金钱观的差异对于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人来说,金钱是一种保障和安全感的象征,因此,他们会努力工作,积累财富,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而对于美国人来说,金钱是一种实现自我和追求幸福的手段,因此,他们会将金钱用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愿望。

总的来说,中美金钱观的差异源于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信仰,以及
历史文化的影响。

美国人消费观

美国人消费观

听完这个完整的故事,我们才能够正确看待中美文化观念中消费观念的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差异。美国老太太贷款住上了自己的房子,享受了人生;中国老太太也有新房子住,也能享受人生,只是她住的是母亲留下的新房子(见前传部分)。从祖孙三代的连续性来看,美国人的三代是“自己管自己”,“儿孙自有儿孙福”;中国人的三代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照片上的牌子是:这房子已经是银行拥有的了,要讲这房子出卖
美国人花钱从不喜欢算,也不喜欢存。他们一般是养老金从工资里扣除,医疗保险从工资里扣除,余下的钱要付房子贷款(三十年)汽车贷款,家具贷款,然后才用于日常生活的开销,他们一个月基本是没有结余的钱,如果有的话就会当月用掉。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在十五年前买的房子,房价十一万,向银行贷款十一万,三年前还欠银行十万左右,(贷款前几年还的钱都是利息)当时我们这儿的房价猛涨,原来十一万的房子涨到了二十万,那时他就向银行再贷款,用房子抵押,贷了十万。所以现在总共欠银行二十万,将带来的十万元买了一辆新汽车,还将房子里面重新装修,换了一些新的家具等等,十万元就这样花掉了。可是现在房价跌得很厉害,他的房子现在只值十二万了。但是他还欠银行二十万呢。像我朋友这样的例子不是个别现象。前几年我们这儿的房子拼命涨价,很多人借钱(向银行贷款)买房子,买了房子后想等房价涨上去以后再卖掉,可是现在房子价钱已经跌到涨价以前的价格了(基本就是最高时的一半价)。所以有很多人家因此卖不掉房子付不出钱而将房子退还给银行。就这样次贷危机出现了,金融危机来了。经济下滑,消费的人少了,各行各业裁员的多了,那些靠工资过日子平时没有积蓄的美国人家庭,失业了,没有了固定收入,那就等于家破了。最近从美国新闻里听到一则新闻,加州一个家庭,夫妻双双失业了,丈夫将三个还杀了后,又将其妻子杀掉,然后自杀了。现在美国各行各业都在裁员,如果现在失业的话,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找到工作的。

浅析中美消费观差异

浅析中美消费观差异
使得服装作为基础型消费占据中国人收入的一定比例二中美消费观差异产生的原因f一经济体制美国是典型的市场型经济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
圜圈嘲
浅析 中美 消费观差异

王 峥
摘 要 : 近 年 来 中 美 两 国的 差 异 日益 缩 小 , 却 始 终 存 在 中国 , 孩子是家庭的一切 . 代表着希望 . 家 长 往 在着很 多不容忽视的差异 . 如 消 费观 念 的 不 同 : 美国 往 把 自己 的孩 子 当做 自己的 第 二 次 机会 . 去 竭 力 供 养 人 习惯 于超 前 消 费 . 而 中 国人 偏 爱 储 蓄 。 这 种 差 异 性 自己的子女使之成才 。同时在 中国的教育体 制下 . 子 表现在 方方面面 . 诸 如 购 买住 房 、 供 养 子 女 以及 享 受 女 的 教 育开 销 占据 了家 庭 大 部 分 的 开支 而美 国父 母 生 活 的 方 法 此 两种 消 费观 念 因其 多方 面 的 形 成 原 因 更 希 望 自己 的孩 子 通 过 自 己的 努力 . 例 如 打 工 或 做 家 不 同致使 其 各有 千秋 . 所 以 两 种 消 费观 念之 间 的 相 互 务 来 获得 额 外 的收 入 . 而不 是 直接 向父 母 索 要 学 习至 关 重要 ( 三) 享 受生 活— — 旅 游 和 时 尚 关键词 : 中 羡 消 费观 中美 价值 观 差异 美 国人 习惯 在 假 期 时 外 出 度假 . 这 可 以放 松 身 心 舒缓心情 。 并 且 增 加 家庭 成 员 之 间 的感 情 时 至 今 日 中美 消 费 观 的 差 异 性 伴 随 着 交通 业 的发 展 与 益 完 善 . 旅 游 变 得 越 来 越 简 美 国人 注重 生 活 质 量 . 性格开放 。 崇 尚享 乐 , 敢 于 单 。 致 使 旅 游 业 成 为 了美 国支 柱 型 产 业 之 一 而 在 中 花 明 天 的 钱 享 受 今 天 的 生 活 .是 超 前 消 费 的 典 型 代 国 . 旅游 则是一项奢侈活动 . 民众 通 常 只 有 在 满 足 所 表; 而 中 国 人 性 格 自古保 守 . 以 勤 俭 为美 德 , 他 们 习惯 有 基 础 需 求 之 后 才 予 以 考 虑 . 但 大 部 分 人 仍 不 能 轻 易 于 把 钱 存 起 来 以 备 不 时 之 需 .是 保 守 消 费 的 典 型 代 满 足地 生 活 基 本 需 求 . 所 以在 他 们 的 观 念 里 旅游 是 一 表 。据 报 道 , 截至 2 0 0 7年 底 , 美 国家 庭 部 门 负债 率 已 件 可 有 可 无 的活 动 飞 涨至可 支配个 人 收入 的 1 3 3 % . 比十 年 前 上 升 了 美 国人 喜 欢 追 求 新 鲜 事物 。据 一 项 调 查 表 明 : 在 4 0 %。( 严. 2 o l o ) 而 中 国 的 消费 率 一 直 低 于 国际 水 平 。 美国, 只 有 工 作 服 有 可 能 被 使 用 3年 以 上 . 平 常 的衣 且 呈 逐 年 下 降 的趋 势 据世界银行统计 . 上世纪 9 0年 服 最 多 穿 着 1 — 2年 .并 且每 一 个 季 节 的人 均 服 装 都 代 以来 . 世界各 国平 均消费率 稳定 在 7 3 %一 7 9 %, 一些 高 达 1 0套 以上 它 们 大 多 以低 廉 的 价格 从 发展 中 国 发 展 中 国家 的最 终 消 费 率 也 达 6 5 %一 7 O % . 而 中 国 的 家 引进 . 而 那些 国 际知 名 品牌 在 美 国的 售 价 也 相 对 较 最终消费率在 2 0 0 8年仅 为 4 8 . 6 %。 ( 严. 2 0 1 0 ) 低. 所 以尽 管 美 国 人 民 购 买 很 多 的 服 装 . 但 是 这 笔 开 卜一 ) 购 买 住 房 支 只 占他 们 收 入 的小 部 分 。 而 中 国 的 情 况 则 恰 恰 相 “ 当来 自中 国 和美 国 的两 位 老 妇 人 死 后 在 天 堂 相 反 。 随着 国际化的影响 . 很 多 国 际 知 名 品 牌 以高 昂 的 遇 时, 她 们 各 自谈起 了 自己 的整 个 人 生 美 国老 妇 人 价 格 进 驻 中 国 ,而 很 多本 土服 装 价 格 也 不 断 攀 升 . 使 说: ‘ 年 轻 的 时候 我借 了好 多钱 买 房 子 . 我 余 下 的 人 生 得 服 装 作 为 基础 型 消 费 占据 中 国人 收 入 的 一定 比例 都在还债 . 虽 然 辛 苦 但 是 当我 看 到 自 己漂 亮 舒 适 的房 二 、 中 美 消 费观 差 异 产 生 的 原 因 子时 , 所 有 的沮 丧 都 不 见 了 ’ : 而 中 国 老 妇人 则 说 : ‘ 我 f 一) 经 济 体 制 辈子都在努力工作存钱 . 看 到 存 折 上 的 数 字 一 点 点 美 国是 典 型 的市 场 型 经 济 “ 市场经济 ( 又称 为 自 加大 . 我觉得一切 努力都是值得 的 . 在 我 人 生 的 最 后 由市 场 经 济 或 自 由企 业 经 济 ) 是一种经 济体系 . 在 这 几 年 我 终 于 买 了 自己 的房 子 现在 我 的孩 子 正 住 在 里 种 体 系 下 产 品 和 服 务 的生 产 及 销 售 完 全 由 自 由市 场 2} I I J H 蔷 ) 【 I J } 二 面” ’ 。 的 自由 价格 机制 所 引 导 . 而不 是像 计 划 经 济 一 般 由 国 这 则 小 故 事 反 映 了 中美 两 种 不 同 的购 房 观 现金流量 、 守 型 消 费 的 中 国 人喜 欢存 钱 买 房 . 而 超 前 消 费 的 美 国 物 资 都 由市 场 自己 掌 控 .它 们 的 分 配 更 为合 理 而 流 人 则 喜 欢 贷 款买 房 在美 国 消 费贷 款 是 一 种 常 见 的社 畅 , 并 且 更 容 易 刺 激 科 学 技术 的进 步 , 降 低 资 源 消耗 。 会现象 . 美 国人 贷 款 购 物 以提 高 自己 的 生 活 质 量 。相 中 国正 处 于 由计 划 型 经 济 向 市 场 型 经 济 的 转 型 反 .中 国人 则偏 向存 款 达 到金 额 后 才 一 次 性 消 费 . 安 过 程 中 。 中 国从 建 国初 期 到 第 十 四 届 全 国 代 表 大会 . 全 地 远 离 债 务 直 处 于计 划 型 经 济 。“ 计划经济 , 或计 划 经济 体制 , f 二) 供 养 子女 又称 指 令型 经 济 , 是 一种 经 济体 制 , 而这 种 体 系 下 . 国 “ 在 两 位 在 天 堂 探 讨 人 生 的 老 妇 人 的 葬 礼 结 束 家 在 生 产 、 资 源 分 配 以及 产 品 消 费 各 方 面 . 都 是 由 政 后 .中 国老 人 的女 儿 对 其 丈 夫 说 : ‘ 感谢我们的妈妈 . 府 或 财们现在有新 房子住 . 我们也要像 她一样 . 努 力 工 行 的 过 程 中 . 逐 渐 暴 露 出很 多 缺 点 , 它 不 能 够 满 足 市 作 给我 们 的孩 子 买 房 ’ : 而美 国老 人 的女 J L  ̄ ] J 对 自己 场 中各 个 板 块 的 高 速 发 展 。 对一 些 国有 企 业 的偏 顾 . 的 丈夫 说 : ‘ 像 我 们 的妈 妈 一 样 . 我 们 也 应 该 去 买 自己 也 使 市 场 失 去 了应 有 的 竞 争 力 。 现今 . 中国 政 府 正 努 的房 子 。 然 后 努 力赚 钱还 清贷 款 ” ’ 。 力扭转这一局 面 , 推 行 了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 社会

案例1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

案例1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

案例 1: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 0.6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 0.48。

也许这种估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

为什么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呢? 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

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

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

而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讨论题:1.从这个案例当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如果要提高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案例点评: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说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明显的低于美国,为什么?我认为存在以下的原因:首先来看收入。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尽管也经常发生经济周期性波动,但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

经济的稳定决定了收入的稳定性。

当收入稳定时,人们就敢于消费,甚至敢于借贷消费了。

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快,但就每个人而言有下岗的危险,收入并不稳定。

这样,人们就不得不节制消费,以预防可能出现的下岗及其他风险。

其次来看制度。

人们敢不敢花钱,还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性。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

失业有失业津贴,老年人有养老金,低于贫困线有帮助,上大学又可以得到贷款。

这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美国人无后顾之忧,敢于消费。

但中国过去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被打破了,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且受财政实力的限制也难以在短期内有根本性的改变,从而要为未来生病、养老、孩子上学等必需的支出进行储蓄,消费自然少了。

中西方购物差异

中西方购物差异

中西方购物差异我们都知道,中西方文化习俗传统方面存在差异;所以,购物方面肯定也会有各种观念上的不同。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购物差异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哦。

购物消费习惯差异:美国人比较习惯于先看免费寄到家里的各大商店的广告,然后再根据广告出去到价格比较便宜的商店买回家里需要的东西中国习惯于直接购物,现场比价格,消费差异故事例子:在美国,笔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美国人喜好挖空心思地想点子玩,比如,开着自家车,有的车后还拖着一辆水上摩托艇或小游艇,从洛杉矶出发,冒着加州的炎炎烈日,驱车行驶四五百公里,到科罗拉多州的拉福林去度周末,而在美国的中国人则仍旧忙忙碌碌地奔波着,周末最多是全家一起在家吃顿饭或看电视。

笔者好奇地请教了美国友人安德逊,为什么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追求生活的享受上存在着如此大的反差呢?安沉思了片刻说,这主要是两国文化习俗传统方面存在着差异所致。

他说:"中国人是为他人生活,而美国人是为自己活着。

"如何解释这个说法呢?友人安是这样说的,中国人到美国后首先是为自己的身份而奋斗,有了身份后就拼命挣钱,当然挣钱不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是为了后人:儿子女儿,甚至孙辈。

中国人挣的钱自己舍不得花,都一点点地积攒起来准备在将来为下一代办点事或养老用。

尽管在美国已获得身份的中国人无需再为自己的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险担忧,但他们仍过得很累,他们一直希望自己的银行存款每年有新的增长,今年有几万,明年希望挣几十万,后年则企盼上百万。

安说,中国人的兴趣似乎是喜欢看着存折上的数字在增大,因而他们花出去的钱很少。

许多在美国已经扎根的中国人应该属于创业奋斗的一代,他们已经在美国获得了立足之本,但他们仍保留着中国人节俭的作风,舍不得花钱,不过也有例外,他们在孩子身上花钱却很大方。

不少中国人有这样的心态,自己这一代创业时吃尽了苦,因此,应该让孩子生活得更好些。

所以,在美国小学里,人们可以看到那些穿得最好的,口袋里零花钱最多的是中国人的小孩,而正宗的美国孩子穿着是很普通的,口袋里也没有多少零花钱。

中美消费观比较

中美消费观比较

中美消费观比较有这样一个故事讲到中美两国人在消费观念上的不同,说是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谈起了在人间的一生。

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三十年,终于把住房贷款都还清了。

”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三十年,终于攒够了买房的钱。

”美国老太太在自己买的房子里住了三十年,后半生都在还款;而中国老太太后半生一直在存款攒钱,刚攒够了买房的钱,却去了天堂,无福享受自己买的新房。

中美消费观念的主要差异就在于美国人没钱借钱消费,而中国人使劲攒钱不敢消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主要得从两个国家不同的体制和观念等深层次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体制的不同。

美国奉行的是民主的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一切都实行私有化,实行的是自由的市场经济,倡导的是人的自我存在价值。

而中国,实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行的是不完全的市场经济,目前中国的经济体制仍处于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之中。

特征是既要打破过去的经济体制,而又暂时未建立起来完善的新体制,所以时下出现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实际问题。

中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由市场自己决定,更多的包括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成分。

!由于经济体制的不同,引发了两国人民消费观念的不同!其次,两国人民价值观念的差异。

在美国,人人都重视自我意识,过度享受生活,超前消费意识深入到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

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世界首位,在全球经济中有绝对的话语权。

正是依靠这些独特的优势,美国社会里人人都想过上富足的生活。

在美国财富也是比较集中的掌握在少数的大亨手中,美国的绝对穷人也属于少数!而中产阶级占了大多数,这也是美国社会近百年以来始终保持社会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美国本身的强大使它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减震器使它多次避免了出现在亚洲、非洲等国家的由于经济危机而带来的社会震荡的局面,从某个角度来说消灭了社会不稳定的来源。

美国的穷人不怕挨饿,因为有强大的社会保障系统保证他们不会被饿死,这和亚非国家不同!相反还会得到不错的救济待遇。

中美消费者行为差异研究

中美消费者行为差异研究

中美消费者行为差异研究在全球化的时代,中美两国消费者的行为与观念的差异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中美两国之间的消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消费观念差异中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有很大区别,中国人普遍将储蓄视为一种美德,追求节俭和稳健,而在美国,人们更注重享受生活,而不是过分的储蓄。

因此,在消费选择上,中美两国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在中国,人们更愿意购买经济实惠的产品,而在美国,人们更注重品牌和质量。

2. 购买习惯差异中美两国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人们通常喜欢砍价,购买便宜实惠的商品,而在美国,人们更喜欢购买高端产品,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

此外,中国人趋向于在团体中购买产品,而美国人喜欢自己去购物,享受独立的购物过程。

中美两国消费者的消费场景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人们更喜欢去商场和超市购物,这些场所通常拥有多个品牌和商家。

而在美国,消费者更喜欢在专卖店和精品店购物,这些店通常提供高端产品和配备一流的服务。

4. 关注度差异中美两国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人们关注个人权益和权力,这主要体现在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对房地产政策的关注上。

而在美国,人们关注的焦点更多是环保和人权等社会问题。

总而言之,中美消费者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消费观念、购买习惯、消费场景和关注度方面。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和消费行为的倾向不同,决定了消费市场的特征和消费市场的规划,为消费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提供了重要的指南和引导。

因此,企业必须了解中美消费者行为的差异,改变在消费市场上的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英语专业论文 中西消费观的差异

英语专业论文 中西消费观的差异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ino-American Consumption Concepts from House PurchasingA Thesis Submitted to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Ningxia University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Bachelor of ArtsbyShi Xuewe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CulturesNingxia UniversityMay 12, 2011Acknowledgements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sincere appreciation to all those who have directed me into the field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provided me with so much guidance,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during my writing of this thesi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goes to my supervisor, prof.Sun changyan, whose illuminating instruction and valuable suggestion have helped greatly to shape this thesis. Thanks are also due to my parents, it is with their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that I could persist in my studies that finally lead to this thesis. And thanks to my friends, who give me constructive advices on some points.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living standards, house purchasing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our daily life. The paper compares two kinds of Sino-American consumption concepts from house purchasing, and gets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sons for that. The thesis shows that geographic elements, society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factor,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factor as well as education and entertainments factor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Sino-American conception concepts.Key words: house purchasing, consumption concepts, differences, reasons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房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热门话题。

(英语毕业论文)中美消费观的差异

(英语毕业论文)中美消费观的差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1 对小妇人心灵成长历程的探索2 《尤利西斯》的象征艺术3 浅析如何通过英语原版电影学习英语4 浅析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观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5 Listening in Interpretation6 以“三美论”对比《登高》两个英译版本的“意美”与“音美”7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反叛和自我救赎8 On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on Pip’s Growth in Great Exp ectation9 关于英语谚语翻译的一些意见10 汉英谚语中关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11 “垮掉的一代”没有垮——简析《在路上》中年轻人的生活观12 The Effects of Family Education on Personalities in Little Women13 论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14 论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必然性15 文化差异对于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16 论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17 称呼语中的语码转换解析18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19 本题目是全英文原创论文,需要完整可以联系QQ:80599074920 《远大前程》匹普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悲剧命运成因之比较21 国际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策略研究22 英语语篇连贯中的词汇衔接23 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24 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25 谈双关语的翻译26 从《看不见的人》中透视美国黑人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27 源于真爱的结合:简爱的婚姻对当代人的启示28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2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30 英汉广告中的双关语及其互译31 透过《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人生哲学32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elebr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33 从中美家庭差异看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34 进退维艰的女性—《儿子与情人》的女性主义分析35 从概念隐喻看寓言的语篇连贯36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37 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38 《飘》中郝思嘉是现代女性的楷模39 从荣格的原型理论看《蝇王》中杰克的形象40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41 从《马丁伊登》分析杰克伦敦的“超人”思想42 从关联理论看《茶馆》两个英译本中修辞格的处理43 英文歌曲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方面的作用4445 Y 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46 英文商标的汉译47 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48 从礼貌原则探析酒店服务英语49 论《哈姆雷特》中的双关语50 聊天室中网络英语缩略词浅析51 Y ou-attitude 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52 从跨文化视角看文化定势及偏见在非言语交际中的影响53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54 浅谈数字翻译中的文化因素55 委婉语与英语交际56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57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58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59 枯萎玫瑰的爱和南方传统:威廉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颜色象征分析60 从对等功能理论看《卡斯特桥市长》中的比喻修辞61 浅析《美国的悲剧》中克莱德的悲剧命运62 布什总统演讲词中幽默话语的语用功能分析63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64 英语学习中语法的功能65 从儒学与基督教的角度探析中西文化差异66 从审美视角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67 儿童本位主义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种译本的对比分析68 中英死亡委婉语对比分析69 浅析《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70 新闻翻译中“编译”的合理性分析71 The Application of 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72 中西方生死观之比较73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74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女性语言的特点75 Comparison of model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East and West76 On the Unique Narrating Methods and Writing Skills in Brideshead Revisited7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78 商务合同的语篇特征及其汉英翻译策略7980 《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复仇动机分析8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82 对话中语用意义的理论视角83 《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84 从阿里巴巴BB电子商务平台论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85 On Dual Personality in Dr. Jekyll and Mr. Hy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86 英文商标名翻译的原则与策略87 论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88 探讨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所扮演的角色89 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对文学的影响——以白衣女人为例90 从主位述位的角度阐述英语口语的连贯性91 论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92 从象征手法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爵士时代的特征93 分析《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个性特点94 The Characters and Personality of American Slang95 从文化负载词褒贬意义看中西文化差异96 初中英语教师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97 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理论和实践98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99 非言语交际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100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101 非语言交际中体语的文化分析102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103 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特点及策略研究104 汉语新词及其英译策略研究105 《一位女士的画像》伊莎贝尔婚姻悲剧的原因分析106 文化视野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方法的比较107 论自然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体现108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109 海丝特白兰—清教时代的新女性110 DOTA游戏英雄名称汉译策略111 丁尼生《鹰》与休斯《鹰之栖息》的对比分析112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赵丽蓉的小品113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114 Wi lliam Wordsworth’s Romantic Nature in Daffodils115 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116 浅析《他们眼望上苍》中女性意识的觉醒11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18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 enture Enterpris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119 从文化视角浅析英汉数字的翻译120 《圣诞欢歌》中斯克罗吉的性格分析121 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芬青少年时期的比较研究122 Cooperative Learning: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Junior Students’ Integrative Language Ability123 论美国黑人说唱乐的语言特色及其社会影响124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125 《幸存者回忆录》中多丽丝莱辛的生态观126 《等待野蛮人》中的寓言式写作手法127 英语歧义初探及其排除方法128 Ethic V alues about Marriage and Sex in the Bible129 钱钟书翻译研究13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31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132 莫言小说《红高粱》中的转喻133134 中国奢侈品的营销之道135 从《麦琪的礼物》和《爱的牺牲》分析欧亨利的写作特色136 《药》的两个英译本中翻译技巧比较137138 《小城畸人》里的象征主义手法分析139 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140 论《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式写作风格141 透过《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托马斯的宗教观142 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143 Black Women's Searching for Identity in Toni Morrison's Sula144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145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哈克和吉姆的人物形象分析146 被压抑的堕落的人性——《包法利夫人》女主人公性格分析147 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148 从中英广告词中分析概念隐喻149 从《儿子与情人》谈家庭失和与失衡150 政府工作报告中衔接手段对比及翻译151 臻于完美的人物魅力——对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的分析152 中西方爱情悲剧故事的比较分析——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153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154 从中英文动物隐喻看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155 从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谈如何正确使用英语口语156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中国旅游资料英译157 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意译158 《逃离》中卡拉的女性意识觉醒15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6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61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16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63 A Study of Narrative V oice in Jodi Picoult’s My Sister’s Keeper164 浅析《追风筝的人》中风筝的象征意义165 女王还是奴隶:女性主义辉映下的珀涅罗珀166 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特点研究167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艺术168 巧克力包装的研究169 论《阿芒提拉多酒桶》中文学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170 理智的喜剧,情感的悲剧析《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观171 灰姑娘情结在《理智与情感》中的表现172 从《海狼》看杰克伦敦的女性观173 Major Barriers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of College Students174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175 On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Speech Act176 《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177 对盖茨比的美国梦幻灭的分析178 《欲望号街车》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分析179 论美国精神在《阿甘正传》中的反映180 《丧钟为谁而鸣》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81 文化语境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182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看《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爱情悲剧183 解析名词化与商务语篇的汉英翻译184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红楼梦》颜色词的英译185 解读《纯真年代》中的爱伦的悲剧原因186 从电视剧《绝望主妇》看委婉语的交际功能187 动物习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188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89 中式菜肴名称的语言特点及其英译190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及其相互影响191 根据空缺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翻译数字192 张爱玲与简奥斯汀的讽刺艺术比较193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的人物刻画194 Pursuing a Harmonious Man-Woman Relationship In The Thorn Birds 195 从《老友记》看美国幽默196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197 从思维模式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98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East and West199 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200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中西文化差异 消费

中西文化差异 消费

中西文化差异——消费差异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西方消费观的差异再次被搬上了人们的前面,西方的超前消费和中国的保守消费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样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了吧!其中讲的是中美两国人在消费观念上的不同。

在天堂相遇的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谈起了在人间的一生。

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三十年,终于把住房贷款都还清了。

”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三十年,终于攒够了买房的钱。

”美国老太太在自己买的房子里住了三十年,后半生都在还款;而中国老太太后半生一直在存款攒钱,刚攒够了买房的钱,却去了天堂,无福享受自己买的新房。

由此明显看出,美国人早已习惯贷款消费,而中国人大多喜欢存款消费。

在美国,贷款消费无处不在。

超前消费顾名思义就是拿你将来可能挣到的钱用来今天消费。

最典型、最普遍的超前消费形式就是银行贷款消费。

美国人的超前消费行为是出了名的,到银行贷款就像是到邮局发封平信一样,是家常便饭。

买房子贷款、上大学贷款、买汽车贷款、买台电脑贷款、甚至有人买台微波炉、买部电话都要贷款。

超前消费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信用卡消费,有人就是想利用银行信用卡的30天免还期透支消费,然后用新贷还旧贷,结果背上一身卡债。

在一定程度上,贷款超前消费确实有其好处,一方面消费者在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贷款提前享受自己所期望的生活;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刺激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在经济繁荣时期,这固然是好的,然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时期,次贷危机在众多消费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下子铺天盖地而来,其严重的负面后果就显现出来。

中国接受的思想是儒家的勤俭之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已经成为了老幼皆知,共同认可的理念,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古训深入人心。

大家在消费上量入为出,不会为了某一项消费而倾囊,特别是不是生活必须的消费,如果是住房当然另当别论。

在中国人眼里,这即是固定资产投资,也是收益性投资,尤其是在现在。

从价值观角度分析中美消费观念的不同

从价值观角度分析中美消费观念的不同

从价值观角度分析中美消费观念的不同摘要: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它深刻影响着某一文化群体里人们的思想和观念。

在中美两个不同的文化群体里,人们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其消费观念在住房消费、科技产品消费和服装消费三个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从价值观角度出发分析中美消费观念的差异及其内在联系,有助于理解中美消费观念的不同,并有利于对其做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价值观;消费观念;中美差异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一、引言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们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决定文化特征的潜在力量,影响着文化群体里人们的思想和观念。

在以往有关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影响的研究中,理论研究居多。

如对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差异的研究(刘立娥,2008;袁在成,2011);也有个别的研究与某一具体的交际行为相结合,如中美价值观的不同对社交称谓语差异的影响研究(王静,2010)。

然而,却很少有学者从价值观角度分析中美消费观念的不同,因此,本文将就这一话题从住房消费、科技产品消费和服装消费三个方面分析中美消费观念的差异,并探讨价值观在其中的作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二、价值观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习得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完成的。

正如胡文仲(1999:168)所言,“价值观一旦形成,便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为,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价值观对一个国家而言,是这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价值取向,而后“变成他们的集体无意识,变成他们的信仰、心态、行为、生活等方面的可评价体系,变成他们民族性格的基石”(贾玉新,1997:59)。

不同国家或民族在文化交流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价值观的差异必然引起各种文化思想的碰撞。

hofstede(1991:46)曾针对不同文化群体的价值观提出四种价值维度:集体主义-个人主义(collectivism-individualism)、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uncertainty avoidance)、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男性主义和女性主义(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中美的消费观念和存钱观念 英语作文

中美的消费观念和存钱观念 英语作文

Consumption and Saving Habits in Chinaand the United StatesConsumption and saving habits are deeply ingrained cultural aspects that vary significantl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differences, shaped by histor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s on the financial behaviors and economic landscapes of both countries.In China, saving has traditionally been a cornerstoneof financial planning. This mindset is rooted in a culture that emphasizes stability, security, and future preparation. Chinese families often prioritize saving for emergencies, retirement, and other long-term goals. The importance of thriftiness and fiscal responsibility is emphasized in Chinese society, and saving is seen as a way to achieve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independence.Contrastingly, consumption plays a more prominent rolein the American economy and culture. Americans tend to have a more immediate-gratification mindset, valuing experiences and material possessions over future savings. Credit cards and consumer loans are widely used to finance purchases,and the concept of "buy now, pay later" is deeply ingrained in American society.However, it'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se generalizations are not absolute, and there is significant variation within both cultures. For instance, younger generations in China are increasingly embracing consumer culture and adopting more westernized spending habits. Similarly, many Americans are also becoming more mindful of their spending and are saving more for the future.The differences in consumption and saving habi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lso reflect the varying economic landscapes of the two countries. China's rapidly growing economy and rising disposable incomes have led to an increase in consumer spending, particularly on luxury items and services. In contrast, the United States, with its more mature economy and higher levels of debt, has seen a greater focus on fiscal responsibility and saving. The impact of these differing habits is also evid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hina's strong saving culture has led to a significant accumul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which has influenced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US consumer-driven economy has created a demandfor imported goods, including many from China, thus shaping global trade patterns.In conclusion, consumption and saving habit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shaped by unique cult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While China emphasizes saving and stability, the United States tends to value consumption and immediate gratification. However, these habits are not static, and they are evolving as the two countries continue to interact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economically and culturally.**中美消费与储蓄观念**消费与储蓄观念是深受文化影响的重要方面,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中美消费观念的差异

中美消费观念的差异
在美国,经济由生产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已有100多年的 历史,超前消费、负债消费、低储蓄率是当前美国消费模式的 主要特征。 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居高不下,而且个人储蓄率一直低迷 甚至为负数。近年来,美国已发展成为透支消费、超前消费与 炫耀性消费。
第2页
中国:高储蓄一谨慎保守型消费模式 中国居民消费规模相对较小,增长缓慢。消费率低于国际平
(三)对我们公民来说,我们要支持绿色消费,在生活中以 绿色消费观指导我们的行为。要厉行节约,适当消费,反对攀 比、奢侈消费观念与方式,抵制盲目消费与过度消费。在消费
第7页
中选购有益于环境的产品,从而促使生产者也转向制造有益于 环境的产品,对垃圾分类,这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 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对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 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居高不下,而且个人储蓄率一直 低迷甚至为负数。近年来,美国已发展成为透支消费、超前消 费与炫耀性消费。
United States has developed into overdraft consumption, excessive consumption and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中美两种消费模式都具有各自的深刻原因
均水平,且呈逐年下滑趋势。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居民消费 率不仅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居 民消费一直滞后于收入的增长,而且储蓄余额不断攀升。 中美两种消费模式都具有各自的深刻原因 1社会文化习惯、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等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密切相关,过度消费 来源于美国移民的传统习惯 2 中国谨慎型消费模式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从现实情况看, 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中国实物分配型、供给型消 费特征明显,居民的福利性消费的比重较大,各种福利、补贴 大约占到工资总额的90%以上。整个社会没有把消费摆在应有 的位置,对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中美消费观有什么不同

中美消费观有什么不同

中美消费观有什么不同
中美两国在消费观念上是有很大差别的。

美国移民在那里待久了,就会发现美国人不仅在银行里没有存款,外面还欠了一堆债务。

有些时候他们显得特别“大方”,有些时候又很“小气”。

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1.美国人赚十块花二十,中国人赚十块存八块
美国人的工资挺高,社会保障体系也不错,但根据数据统计,一半的美国人银行里为“零”存款。

这就是美国人舍得花钱造成的,不管买房、买车他们都愿意贷款进行。

2.美国人重视精神消费,中国人重视物质消费
美国人一有钱,首先想到的就是带上全家人去旅游。

此外,参加兴趣班、重新装修、装饰房子等等都是他们考虑较多的花费方向。

3.美国人活在今天,中国人活在明天
在美国人的理念当中,孩子养到18岁就必须独立,自己的遗产需要缴税,老了可以去养老院,依靠社会医疗。

这就是活在当下,自己开心更重要。

而孩子的事情就交给他自己去操心。

4.美国夫妻AA制钱分开花,中国夫妻家庭制合着用
财务状况属于美国人很重要的个人隐私,即使是结婚了,夫妻两个人各自赚多少钱也不一定要告知对方。

当然,夫妻两人也会到银行开设一个联名账户,每人每月往里存工资的一部分,家庭的共同支出从联名账户里扣除。

这一点,也许是华裔美国移民最难以理解的了。

5.美国人买名牌看重质量,中国人买名牌只因LOGO
在美国人看来,Coach和Gucci属于同等档次的品牌,而美国本土的Micheal Kors 才是一线大牌。

因为美国人对名牌的选择大多因为质量过硬、功能齐全、经久耐用。

也就是说,物美价廉才是他们的标准,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两个国家的消费者倾向和消费方式有何不同?

两个国家的消费者倾向和消费方式有何不同?

两个国家的消费者倾向和消费方式有何不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消费市场,中美两国的消费市场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不仅涉及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观念,还涉及到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美两国的消费者倾向和消费方式的不同点的具体情况。

一、消费者的消费倾向1. 中美两国的消费倾向相差很大中美两国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消费者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他们更倾向于购买价格较低、耐用性较强的产品,尤其是在极端的经济环境下,比如当前的疫情,中国消费者更偏向购买必需品和价格相对较低的消费品。

当然,事实上,随着年轻一代的兴起,中国消费者更加注重消费品的品质和品牌,这也造成了一种品牌回归的趋势。

而美国消费者注重品质和舒适感,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这也决定了美国消费者常常愿意花更高的价钱去购买更好的产品。

2. 文化因素对消费倾向的影响消费文化是中美两国消费者差异最为明显的一点。

中华文化鼓励勤俭节约、讲究通情达理、胸怀天地;而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人价值、竞争优势、自由、独立和进取心。

因此,在消费倾向方面,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影响。

在中国,人们通过节省来累积财富,便于财富的传承和保存。

但是在美国,人们更强调一种“享受生活”的态度,并且不会放弃机会体验高品质的生活。

因此,美国人更愿意去花钱购买高品质、舒适的产品和服务。

二、消费方式的不同1. 中国消费者喜爱线下购物尽管电子商务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中国消费者仍然更偏向于线下购物。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人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习惯所决定的。

与美国消费者常常用信用卡支付不同,中国消费者更爱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支付方式。

这种支付方式不仅方便,还更加安全,这也成为了中国消费者线下消费的一种主流方式。

2. 美国消费者更喜欢线上购物美国的消费市场发达,以至于美国消费者拥有很多购物渠道,其中包括线上购物。

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美国消费者买到了全世界各地的商品,这大大丰富了美国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