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

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与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

2、温病:是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3、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大流行的一类疾病。

4、温毒:其含义有二:①指病因,亦称温热毒邪。

是指具有温热性质而又有肿毒特征的一种致病因素。

②病名。

是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的一类疾病总称。

5、疠气:亦称戾气,是指致病暴戾,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种致病因素。

6、新感温病:是指感受当令之邪即时而发,初起以表热证为主的温病。

7、伏邪温病: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初起以里热证为主的温病。

8、卫分证:是指温邪侵犯人体机表,卫气与邪抗争,导致卫外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一类证候。

9、气分证:是指温邪入里,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产生的证候。

10、营分证:是指热邪深入营分,劫烁营阴,扰乱心神所产生的证候。

11、血分证:是指热邪深入血分,引起耗血动血所产生的证候。

12、杨梅舌:舌焦躁起刺,状如杨梅,为血分热毒极盛所致。

13、猪肝舌:紫晦而干,色如猪肝,为肝肾阴竭危重证候的反映,预后不良。

14、镜面舌:舌绛光亮如镜,干燥无津,为胃阴亡的表现。

15、斑疹:是温病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体征。

若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为斑;若点小成琐碎小粒,形如粟米,高于皮肤之上,扶之碍手为疹。

因二者可伴随出现,故统称斑疹。

16、白(pei):是一种细小形如水泡,呈水晶色而莹亮的疱疹。

由湿热病邪留恋气分,淹滞不解,郁蒸肌肤而成。

17、日晡潮热:日晡,指申时,即午后3~5时,发热于日晡益甚,如潮水涨退。

为热结肠腑,阳明腑实的热象表现。

18、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为湿中蕴热,热为湿遏所致。

19、身热夜甚:指发热不退,至夜转甚,是邪热在营,劫烁营阴的表现。

20、夜热早凉:指夜间发热,天明则解,但热退无汗,为余邪留伏阴分所致。

21、战汗:指病人突然全身颤栗,继而全身汗出,称为战汗。

温病中的名词解释

温病中的名词解释

温病中的名词解释温病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由外邪温热侵袭人体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在中医诊疗中,对温病的理解和诊断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读者解释温病中常用的一些名词。

一、外邪外邪是指来自外界的病邪,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和毒等。

其中温病主要与风、暑、湿三种外邪有关。

风邪多引发风温,暑邪则引发暑温,湿邪则引发湿温。

因此,了解外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温病。

二、温热温热是温病的核心特征。

温热通常表现为高热、口渴、烦躁、咳嗽、喉痛、牙龈红肿等症状。

温热还可造成体内阳气亢盛,导致面赤、目赤、血压升高等症状。

因此,温病的治疗中,缓解温热症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三、五脏五脏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概念。

它们分别是心、肝、脾、肺和肾。

在温病中,不同的五脏有着不同的受邪表现和症状。

例如,心受邪表现为心热、心悸、胸闷等;肝受邪则表现为肝火上炎、头痛、目赤等;脾受邪则表现为脾胃不和、腹胀等。

了解五脏的特性和功能,有助于医生对症治疗和调理。

四、气血气血是中医理论中对生理功能的综合概念。

气指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免疫力,血指人体的循环系统。

在温病中,由于温热的侵袭,人体气血运行受阻,出现气血亏虚的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食欲不振等。

因此,调养气血是温病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五、清热解毒温病中,由于温热的侵袭,人体内部容易产生湿热,即体内湿气和热气的结合。

清热解毒是中医治疗温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清热解毒药物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清热,即能降低体温、消除体内的热邪;二是解毒,即能清除体内的湿热毒素,净化人体。

六、辨证中医治疗温病注重辨证论治。

辨证是根据病情、病因和症状,对疾病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在温病中,辨证主要包括辨温热的部位、程度和属性等。

通过辨证,可以用药物和疗法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七、预防预防温病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观点之一。

中医强调加强体质调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避免外邪的侵袭,是预防温病的基本原则。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温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体内温度的变化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温病学的常见名词及其解释:1. 邪气:中医理论认为,外界的各种病因可侵入人体,形成邪气。

邪气分为寒邪、暑邪、湿邪、燥邪、风邪、湿热邪等不同类型,每种邪气都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和病理变化。

2. 温感:温感是指人体对温度变化的感觉能力。

在健康状态下,人体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当有外界邪气侵入时,温感会出现异常变化,如寒症或热症。

3. 寒症:寒症是指由外界寒邪侵袭所引起的疾病。

寒邪可引起体内阳气不足或气血凝滞等病理变化,表现为寒战发热、四肢冰凉、腹痛腹泻等症状。

4. 热症:热症是指由外界热邪侵袭所引起的疾病。

热邪可引起体内阴液亏损或津液失调等病理变化,表现为高热、口渴多饮、大便秘结等症状。

5. 温病:温病是指由外界寒邪或热邪侵入人体所引起的疾病。

温病可分为寒温病和热温病两类,分别具有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6. 热与寒:热与寒是中医学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判断疾病性质的重要参考依据。

热与寒可以相互转化,即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寒转热或由热转寒表示疾病进展的状态。

7. 温热病:温热病是温病学中的一个重要疾病范畴,指的是由外界热邪侵袭引起的疾病。

温热病通常发热较高,伴有口渴、尿赤、烦躁等症状,常见的温热病有中暑、猩红热等。

8. 温热邪毒:温热邪毒指的是外界热邪侵袭人体后产生的病理变化。

温热邪毒通常具有高热、神疲、口渴、肌肉疼痛等严重症状,并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如霍乱、流行性感冒等。

9. 温证:温证是指由外界温邪侵袭所引发的病证。

温证可分为温热证和温寒证两类,具体表现为发热、口渴、恶心呕吐等,临床上常见的有疟疾、温毒等。

10. 温化:温化是指通过中药或其他疗法,将体内温度的异常变化重新调节至正常水平的过程。

温化可通过增加阳气、促进气血循环、增强机体代谢等方式实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温病学名词及其解释,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对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以及对温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温病学名词术语解释

温病学名词术语解释

名词术语解释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系温病教研室2005年1月1、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2、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3、温疫: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

4、温毒:温毒是指因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临床除具一般温病的见症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发斑疹等独特表现的急性热病。

5、热象:热象是指性质属热的征象,证见发热、心烦、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一组证候群。

6、温邪: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性质属热、致病迅速、病位有别等特点的一类病邪。

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以及温毒、疠气等。

7、风热病邪:风热病邪是在春季温暖多风,冬季应寒反暖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其引起的温病,在春季称风温,冬季称冬温。

8、暑热病邪:暑热病邪是由夏季火热之气化生的一种温邪,可引起暑温病。

9、湿热病邪:湿热病邪多形成于长夏暑气犹盛,湿气偏重的气候条件下,可引起湿温病。

四季均有,以长夏为多。

10、燥热病邪:燥热病邪是在早秋“秋阳以曝”的温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可引起秋燥病。

11、温毒病邪:温毒病邪是六淫邪气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

12、疠气(戾气):疠气是六淫邪气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

13、新感温病:新感温病是指感受当令之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

14、伏气温病:伏气温病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初起病发于里的温病。

15、天受: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空气传染。

16、传染: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接触传染。

17、卫分证: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种证候类型。

18、气分证:是指温邪入里,未传入营血分,而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出现的一类证候类型。

19、营分证:温邪深入营分,劫灼营阴,扰神窜络而出现的一种证候类型。

温病学释义

温病学释义

温病学释义
温病学是一个利用药物和生物因素治疗疾病的古老的学科,也被称为温病医学或热病学。

这种类型的治疗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和古罗马,它们都有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疾病的发生。

温病学以天气变化和天气变化引起的病症联系在一起,认为天气变化和疾病有直接联系。

基于这个理论,温病学的研究断定,某些外界因素,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以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温病学就被认为是一种预防疾病的方法。

温病学不仅仅提供了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且提供了疾病预防的方法,它将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以降低发病率,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温病学研究假定温度变化与疾病之间存在一种直接的关联,它认为发病率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温病学建议病人使用药物和生物因素,以防止温度的变化,从而降低发病率。

温病学理论也建议病人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和温度,以降低温度变化引起的疾病风险。

它还建议病人在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衣物,以保护他们的身体免受风寒和湿度影响,从而有助于防止疾病的发生。

此外,温病学建议病人注意饮食,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帮助抵抗疾病。

它也建议病人多做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在温病学方面,医生需要根据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来指导病人,帮助他们预防疾病的发生,甚至能够治疗一些疾病。

因此,温病学不仅
是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而且是对身体健康的保护。

总之,温病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分支,它提供了一种从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来预防疾病的方法,从而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因此,应该加强对这一学科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温病学的理论,并运用它来保护人们的健康。

温病学

温病学

温病学名词解释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

2.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3.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4.天受:温病传染途径之一,把通过空气传染的称为“天受”。

5.传染:温病传染途径之一,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的称为“传染”。

6.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包括属性为风寒性质的狭义伤寒和属性为温热性质的温病。

7.狭义伤寒:风寒性质的“伤寒”与“中风”合称为狭义伤寒,它与温热性质的“温病”是并列关系。

8.风热病邪:春季温风过暖,或冬季应寒反温的季节气候环境中,产生的病邪称为风热病邪。

由风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风温,由冬季风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冬温。

9.暑热病邪:是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生的一种致病温邪。

由暑热病邪引起的温病为暑温。

10.暑湿病邪:暑热挟湿的病邪称为暑湿病邪。

暑湿病邪虽然是暑热挟湿,但仍以暑热性质显著为特点。

由暑湿病邪引起的温病有暑湿和伏暑。

11.湿热病邪:是长夏病邪中产生的一种病邪,因长夏炎热,雨水较多,易致湿热为病。

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湿温。

12.燥热病邪:是秋季秋阳已曝,气候炎热干燥时产生的一种病邪。

由燥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秋燥。

13.温热病邪:是一种致病后即以里热炽盛为主要特点的外感病邪,即传统所说的“伏寒化温”。

古人认为是由于寒邪内伏未即发病,日久寒邪转化为热邪,阴邪转化为阳邪,至春时阳气生发,温热自内而发或为时邪引发。

由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春温。

14.温毒病邪:六淫邪气郁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

因其致病与时令季节相关,并能引起流行,故又称为温热时毒。

可引起大头瘟和烂喉痧。

15.疬气:又称疫疬之气、戾气。

疬气即是指致病暴戾,在外邪中具有一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

温热性质的疬气引起温疫的发病、传染、流行。

由疫疬病邪引起的是疫疹,由时行疫疬所致的是霍乱。

温病专用名词解释介绍

温病专用名词解释介绍

名词术语解释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系温病教研室2005年1月1、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2、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3、温疫: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

4、温毒:温毒是指因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临床除具一般温病的见症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发斑疹等独特表现的急性热病。

5、热象:热象是指性质属热的征象,证见发热、心烦、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一组证候群。

6、温邪: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性质属热、致病迅速、病位有别等特点的一类病邪。

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以及温毒、疠气等。

7、风热病邪:风热病邪是在春季温暖多风,冬季应寒反暖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其引起的温病,在春季称风温,冬季称冬温。

8、暑热病邪:暑热病邪是由夏季火热之气化生的一种温邪,可引起暑温病。

9、湿热病邪:湿热病邪多形成于长夏暑气犹盛,湿气偏重的气候条件下,可引起湿温病。

四季均有,以长夏为多。

10、燥热病邪:燥热病邪是在早秋“秋阳以曝”的温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可引起秋燥病。

11、温毒病邪:温毒病邪是六淫邪气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

12、疠气(戾气):疠气是六淫邪气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

13、新感温病:新感温病是指感受当令之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

14、伏气温病:伏气温病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初起病发于里的温病。

15、天受: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空气传染。

16、传染: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接触传染。

17、卫分证: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种证候类型。

18、气分证:是指温邪入里,未传入营血分,而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出现的一类证候类型。

19、营分证:温邪深入营分,劫灼营阴,扰神窜络而出现的一种证候类型。

高等教育出版社《温病学》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出版社《温病学》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温病学》名词解释一览第一章绪论1、寒凉派金元时代医学上的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以寒凉药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

2、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的一门学科。

3、广义伤寒把伤寒作为所有外感热病的总称,如《难经五十八难》中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4、戾气明代吴又可提出的温疫病因,认为温疫并非风寒暑湿等六气所感,而是自然界中独特的致病物质“杂气”所致,其中致病暴戾的称为“戾气”。

第二章温病概念1、温疫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2、天行指病名,即流行病,也叫时气、时行。

3、时行之气出自王叔和《伤寒例》,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的反常之气。

4、新感温病凡感受当令之邪,感而即发,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的温病。

5、伏邪温病凡感受外邪,过时而发,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温病。

6、新感引动伏气温病初起即见里热症状,又有表证者。

传统认为这是原有伏邪内伏,又感受时令之邪而发,故称为新感引动伏气。

7、温病是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8、温毒一为病因,系指温热毒邪而言;一指病名,指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除具有一般急性热病的临床见证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溃烂或肌肤有显著斑疹等特征。

第三章温病病因与发病1、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性质属热、致病迅速、病位有别等特点的一类病邪。

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以及温毒、戾气等。

2、伏寒化温根据《素问》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认为冬感寒邪,伏于体内,郁久化热而形成的温热性质的温邪。

3、天受见于《温疫论》,指通过空气传染。

4、传染见于《温疫论》,指通过接触传染。

5、邪伏少阴是伏气温病的一种类型,一般指冬伤于寒,寒伏于少阴,而有少阴亏虚者。

6、邪舍营分是伏气温病的一种类型,一般指营分素虚而邪伏于营分,因新感外邪引动而致内伏营分之邪外发。

温病学名解

温病学名解

1.温病学:研究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

2.温病: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的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3.瘟疫:温病中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4.天受:温病传染途径之一,把空气感染的称为天受。

5风热病邪:春季温风过暖,或冬季应寒反温的季节气候环境中,产生的病邪称为风热病邪。

由风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风温,由冬季风热病邪导致的温病为冬温。

6暑热病邪:是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生的一种致病温邪。

由暑热病邪引起的温病为暑温。

7暑湿病邪:暑热挟湿的病邪称为暑湿病邪。

暑湿病邪虽然是暑热挟湿,但仍以暑热性质显著为特点。

由暑湿病邪引起的温病有暑湿和伏暑。

8湿热病邪:是长夏季节中产生的一种病邪,因长夏炎热,雨水较多,易导致湿热为病。

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湿热。

9燥热病邪:是秋季秋阳为曝,气候炎热干燥时产生的一种病邪。

有燥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秋燥10温热病邪:温热病邪是一种致病后即以里热炽盛为主要特点的外感病邪,即传统所说的“伏寒化温”。

古人认为是由于寒邪内伏引发。

日久寒邪转化为热邪,阴邪转化为阳邪,至春时阳气生发,温热自内而发或为时邪引发。

有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春温11温毒病邪:六淫邪气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一类致病因素。

因其致病与时令季节相关,并能引起流行,故又称为温热时毒。

可引起大头瘟和烂喉痧。

12疠气:疠气又称疫疠之气、戾气。

疠气即是指致病暴戾,在外邪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

温热性质的疠气引起瘟疫的发病、传染、流行。

有疫疠毒邪引起的是疫疹,有时行疫疠所致的是霍乱。

13新感温病:新感温病又简称“新感”,指感邪后立即发病的一类温病。

14伏邪温病:伏邪温病有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指感邪后未即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

15卫分证:卫分证是温邪侵袭肌表,引起卫外功能失调的一种证候类型。

16气分证:气分证是指温邪入里,又未传入营(血)分,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产生的一种证候类型。

温病学_精品文档

温病学_精品文档

温病学一、绪论1.温病学: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内经》中首次提出温病病名。

3. 刘河间在热病的治疗方面大胆地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

4. 王履(安道)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认为伤寒和温病的发病机制迥然不同,温病属里热外发,因而主张对温病的治疗应当以清里热为主,解表兼之。

(标志温病开始从伤寒体系中分离出来)二、温病的概念温病: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的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温邪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致病物质,通过皮毛、口鼻等途径从外而侵入人体 ②温邪具有阳热性质。

特定的侵犯部位。

2. 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传染:指疾病在人群中的相互感染3.病程发展的阶段性4.临床表现的特殊性①起病急,传变快 ②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③易化燥伤阴 ④易内陷生变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而无明显里热表现的一类温病。

伏邪温病: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瘟疫:温热性质的一类疫病,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病种。

温毒 ①病名。

因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

②病因。

温热毒邪。

温病与伤寒: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平列于狭义伤寒三、温病病因与发病温邪: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特性:①从外侵袭人体,多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致病迅速 ②致病与时令季节相关 ③温热性质显著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比较四、温病的辨证理论1.卫气营血辨证2.三焦辨证五、温病的常用诊法(一)辨舌验齿1.辨舌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体正,红活而泽(1)辨舌苔:舌苔是胃气熏蒸于舌面而形成(阳气+浊气+津液)。

舌苔变化过程:白——黑(火极似水)白苔:1)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温邪客于肺卫;2)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表邪未解,津液已伤;3)苔白厚而粘腻——湿与热搏,浊邪上泛;4)苔白厚而干燥——胃燥津伤,脾湿未化;5)苔白腻而舌质红绛——湿遏热伏(邪热被气分湿浊阻滞,不能外达,而被逼入荫、营阴);6)白苔滑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湿热秽浊,郁闭膜原;多见于湿热性质瘟疫7)白苔如碱状——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8)白砂苔——邪热迅速化燥入胃;9)白霉苔——秽浊偏盛,胃气衰败。

温病名词解释

温病名词解释

温病名词解释1、温疫类温病:是指由疗气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主要包括湿热疫和暑燥疫。

这类温病多发病急剧,病情险恶,复杂多变,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甚至可迅速传播造成流行。

2、大头瘟: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特点为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y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面红肿热痛等表现。

3、辛凉平剂:银翘散为辛凉解表之方剂,适用于风热侵犯肺卫之证。

因银翘散中荆芥、豆等辛散透表之品合于大队辛凉药物中,其解表之力较胜,故称之为辛凉平剂。

4. 邪陷心包:指温邪内陷,阻闭心包,出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的病理变化。

症见身灼热,神昏,肢厥,舌蹇,舌绛等。

邪陷心包的途径,一是肺病逆传,心包受邪:二是由表入里,渐传心包;三是邪热直中,径入心包。

2、透热转气:温病邪入营分治宜清营泄热,即于清解营分热邪药物中伍以轻清透泄之品,冀使营分热邪透转气分而解。

(1.5分)如清营汤中用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透热外出即是透热转气的很好体现(1.5分)。

3、内闭外脱:邪热闭遏于内,正气外脱,出现气夺阴耗的病理表现。

(1.5分)多见于邪热内闭心包,阳从上脱,汗出气夺,阴从下脱而液亡。

(1.5分)48.透热转气:治疗营血证的一种佐治法(1分)。

即在清营泄热的基础上,加入轻清灵动之品,如双花,连翘,竹叶等(1分),使热邪从营分转出气分而解(1分)。

49.上受:指邪气从口鼻(2分)而入人体的途径(1分)。

50.阳湿:指的是病理演变,非单纯湿分阴阳(1分)。

薛生白把湿已化热,以恶寒伴有发热、身重关节疼痛,(1分)且发热不为汗解的热象已显的证候称为阳湿49.气营两燔:热邪入气不解(1分),又进入营分,致气营皆热的病理(1分),以高热,烦躁,口渴,斑疹隐隐等为主要表现(1分)。

48.热解旁流:阳明腑实病变过程中,由于燥屎结于肠道,致肠中水液自燥屎旁流下(2分),病人排出稀水,但多臭秽(1分)。

49.暑秽:感受暑湿秽浊之气(1分)所导致的猝然烦躁、闷乱的证(2分)。

温病学名词解释40题

温病学名词解释40题

名词解释[TX|名词解释][PZ|绪论][KD|温病学的定义][ND|易]1.温病学[答案]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也就是认识和防治温病的学说。

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TX|名词解释][PZ|绪论][KD|温病学发展史][ND|中]2.伏寒化温[答案]冬季感受寒邪,当时未发病,寒邪内郁日久化热,至春从内而发温病。

[TX|名词解释][PZ|绪论][KD|温病学发展史][ND|易]3.温病学派[答案]继承并发展了张仲景《伤寒论》的学术观点,对温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较深刻认识而逐步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学术体系。

[TX|名词解释][PZ|绪论][KD|温病学发展史][ND|中]4.寒凉派[答案]金元时代医学上的学派之一。

其代表人物刘河间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以用寒凉药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

[TX|名词解释][PZ|温病的概念][KD|温病的分类][ND|中]5.伏邪温病[答案]凡感受外邪,过时而发,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温病。

[TX|名词解释][PZ|温病的概念][KD|温病的分类][ND|易]6.新感温病[答案]凡感受当令之邪,感而即发,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的温病。

[TX|名词解释][PZ|温病的概念][KD|温病的定义][ND|中]7.温病[答案]是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TX|名词解释][PZ|温病的概念][KD|温病的分类][ND|难]8.温毒[答案]一为病因,系指温热毒邪而言;一指病名,指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除具有一般急性热病的临床见证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溃烂,或肌肤有显著的斑疹等特征。

[TX|名词解释][PZ|病因与发病][KD|病邪特点][ND|易]9.风热病邪[答案]具有风热性质的外感病邪。

[TX|名词解释][PZ|病因与发病][KD|病邪特点][ND|易]10.暑热病邪[答案]具有暑热性质的外感病邪。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

一、《伤寒杂病论》概述《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医学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原则。

其中,温病学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了解传统中医治疗发热病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温病学的概念1. 温病的定义温病是指因外感暑热或内伤邪热而引起的发热病。

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 温病的分类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分为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大类。

外感温病是指由暑热外邪引起的发热病,内伤温病是指由内伤邪热引起的发热病。

三、温病学的病因病机1. 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在《伤寒杂病论》中,外感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暑热外邪直接入侵人体,导致正气受损,致使发热、头痛、恶心、腹痛等症状。

外感温病的病机则主要是由于邪热侵袭,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

2. 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内伤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内伤邪热,如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等因素导致内脏功能失调,致使热邪内生;内伤温病的病机则表现为热邪内生,热毒内盛,病势急剧。

四、温病学的临床表现1. 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伤寒杂病论》中对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做了详细描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多饮等症状。

2. 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热不退、口干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燥、尿赤等症状,表现出病情急剧、病证明显的特点。

五、温病学的治疗原则1. 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疏风宣表。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适当的清热解毒中药,及时扶正祛邪,达到疏风宣表的效果。

2. 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凉血,和解毒瘀。

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轻重,选取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瘀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六、温病学的临床应用1. 温病学在传统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为传统中医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诊治方;2.温病:是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3.温邪: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4.热象:热的性质形于外的征象;5.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6.传染:指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感染;7.逆传:相对顺传而言,即不按一般规律传变,而是;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危重,预后较差;8.新感:感受邪气当时发病名词解释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2.温病:是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3.温邪: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包括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温热病邪等。

4.热象:热的性质形于外的征象。

如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数、口渴、尿黄。

5.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

6.传染:指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感染。

7.逆传:相对顺传而言,即不按一般规律传变,而是急剧内陷生变。

如由肺内陷心包或由卫内陷营血。

特点是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8.新感:感受邪气当时发病,病发于表。

特点是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趋势,病情轻,病程短,易愈。

9.伏气:感受邪气当时不病,邪伏体内,过时而发,发病于里。

特点是由内外透,亦可里而再里传变。

病情重,病程长,难于速已。

10.温疫:指感受疫疠病邪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11.温毒:一指病因,即温毒病邪,具有蕴结壅滞,攻窜流走的致病特点;一指病名,由温毒病邪引起的,具有温病的共性,还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溃烂或斑疹的一类外感热病。

12.升散疏泄:指向上、向外导致人体腠理疏松、津液外泄。

13.逆传心包:是证的概念,即肺卫之邪不解,患者突然出现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舌蹇舌绛,四肢厥冷的病证。

14.燥干清窍:即燥热病邪化火上炎,干犯头面清窍而致清窍不利的病证。

表现为目赤,咽痛,龈肿,耳鸣等症状。

温病学重点总结

温病学重点总结

温病学,又称温病理论,是中医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温病。

温病是指由外感邪气侵袭而引起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状。

以下是温病学的一些重点总结:1. 温病的基本概念:- 温病是指由温邪引起的外感性疾病,包括伤寒、温疫等。

其特点是高热、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病程急骤。

2. 六经辨证:- 温病辨证主要以六经辨证为基础,如阳明病程的证候表现为高热、便秘、脉滑数;太阴病程的证候表现为发热、恶寒、肢冷、脉浮紧等。

3. 四诊合参:- 温病辨证主要依据四诊合参,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面色、听其言语、了解发热情况、询问病史,以及切诊脉象等,综合分析得出病情的辨证结果。

4. 阴阳学说:- 温病学中阴阳学说占有重要地位。

阳明病程的发热表现为阳气外扰,表现为实证;太阴病程的表现为阴寒内郁,表现为虚证。

阴阳失调是温病发展的重要因素。

5. 温病治疗原则:- 温病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解表、清热、宣散、祛风、解毒等,具体的治疗方案根据病程、证候和体质等因素来确定。

6. 方剂应用:- 温病治疗常采用一些经典方剂,如麻杏石甘汤、桂枝汤、葛根汤等。

这些方剂在温病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配和运用。

7. 病程演变:- 温病的病程演变常常经历表里两经的过程,即从表证发展到里证,有时还会有寒热互作、热邪独行等情况。

理解病程演变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动态。

8. 预后与并发症:- 温病的预后与并发症常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关。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防止病情向深部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温病学作为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温病的深入研究,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治疗经验。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综合考虑六经辨证、四诊合参等方面的因素。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温病学是一门临床学科,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诊治方法。

温病是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由外感温邪引起,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

温邪是一类具有温热性质的外邪,包括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温热病邪等。

热象是热的性质形于外的征象,如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数、口渴、尿黄。

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指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感染。

逆传是相对顺传而言,即不按一般规律传变,而是急剧内陷生变,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新感是感受邪气当时发病,病发于表,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趋势,病情轻,病程短,易愈。

伏气是感受邪气当时不病,邪伏体内,过时而发,发病于里,由内外透,亦可里而再里传变,病情重,病程长,难于速愈。

温疫是指感受疫疠病邪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温毒一指病因,即温毒病邪,具有蕴结壅滞,攻窜流走的致病特点;一指病名,由温毒病邪引起的,具有温病的共性,还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溃烂或斑疹的一类外感热病。

升散疏泄指向上、向外导致人体腠理疏松、津液外泄。

逆传心包是证的概念,即肺卫之邪不解,患者突然出现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舌蹇舌绛,四肢厥冷的病证。

燥干清窍即燥热病邪化火上炎,干犯头面清窍而致清窍不利的病证,表现为目赤,咽痛,龈肿,耳鸣等症状。

疫气是一种物质性的致病因子,是微生物的雏形,是温一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上受指邪从口鼻而入。

透营转气是治法概念,清泻营热的药物中,加入清轻透泄之品,如银花、连翘、竹叶使营分邪热出气分而解阴。

水不涵木表示虚不能滋养肝脉。

瘛瘲是手指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的病症。

20.心中憺憺大动:指由于阴液亏损导致的身体空虚颤动的现象。

21.顺传:温病从上焦传至中焦,再由手太阴经传至足阳明经,这种传递方式被称为顺传。

其特点是病邪以脏腑为传递途径,正气逐渐驱散病邪,病情趋于缓解,预后较好。

22.寒起热伏:温病中发热恶寒交替出现,是因为病邪在三焦留存形成的热象。

温病

温病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痉:是指肢体拘挛强直或手足抽搐,多为肝风内动所致。

透热转气:营分证治法、滋养营阴之中,伍以透泄之品,翼营分邪热透出气分而解的一种治法。

4日晡潮热:指发热于午后为甚,是阳明腑实证的表现。

5逆传心包:是指邪热由肺卫直传心包,闭阻心窍,而出现昏谵,肢厥,舌红绛等心神证候。

6温病: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7新感温病: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实时而发的一类温病。

初起病变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发病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

病情较伏邪温病轻,病程短。

伏邪温病:指感邪后未实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

阴精不足的体质易患伏邪温病,以高热、烦燥、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内郁证候为主要表现。

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像不显著,为湿蕴热蒸所致,多见于湿温病初期。

9卫分证:温邪初袭人体,引起以卫外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一类证候,属表证范围。

10暑温:好发于夏季,因感受暑热病邪所致,初期即以阳明热盛为其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11伏暑:是好发于秋冬季节,由暑热或暑湿病邪引起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12舌蹇:指舌体运动不灵,以致语音不清,在温病中主见于热入心包时。

13金囚木旺:是指肺为热囚,不能克制肝木,肝木反旺而致肝风内动,临床除见高热咳喘外,并见动风惊厥等症状。

14营分证:指温邪深入营分,劫灼营阴,扰神窜络而出现的一类证候类型。

15分消走泄:是指针对病在上、中、下三焦气机郁滞、痰湿内阻的病机特点,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湿浊阻遏的证候。

16暑厥: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尤期在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

17暑风:指暑热直入肝经而突发痉厥。

18暑瘵:指暑热炽盛犯及肺,甚至损伤肺络,而骤然咯血、衄血、咳嗽气促。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

秋燥:秋燥是感受燥热病邪引起,初起以肺卫表热伴津液干燥见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多发于秋季的一种新感温病。

上燥治气:病变初起以肺系燥热偏盛,治疗上以治肺为主,除甘寒滋养肺阴,还要清热宣肺,故曰“上燥治气”。

中燥增液:肺之燥热,移热于胃肠,病变以胃肠津液耗损为主,治疗宜甘寒濡润,补养胃阴,滋润肠液,故曰“中燥增液”。

下燥治血:秋燥后期,少数邪胜正虚的病例,由于燥热久羁,耗伤肝肾阴血,治宜用甘寒,咸寒或酸寒等血肉有情之品滋补肝肾阴液(血),从而滋阴养液,故曰“下燥治血”。

辛凉平剂:在辛凉解表剂中,选用辛凉之品如银花、连翘等为主,稍佐以微辛温之品如荆芥、豆豉等所组成的方剂,吴鞠通称之为辛凉平剂。

热深厥深:是一种病理现象。

温病过程中,由于邪热内伏,阳气被邪热闭郁于内,不能外达四肢,出现身体灼热而手足厥冷的证候,热邪愈深伏,手足厥冷越甚。

风温:感受风热病邪引起,初起以肺卫表证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冬﹑春两季的一种外感温病。

春温: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初起即以里热津伤或营热阴伤证候为主要临床特征,多发生在春季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肺热发疹:肺经气分热邪波及营络,症见身热,咳嗽,胸闷,肌肤发疹,疹点红润,苔薄白,舌质红,脉数。

治法为宣肺泄热,凉营透疹。

常用方剂为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

逆传心包:肺卫之邪热直接内陷心包,出现神昏谵语、舌蹇、肢厥等证候,这种传变形式是与肺卫之邪顺传阳明的病机相比较而言。

辛凉轻剂:在辛凉解表剂中,选用辛凉轻清宣透之品、药量较轻而组成的方剂,如桑菊饮。

与银翘散比较,本剂解表之力较轻,吴鞠通称之为辛凉轻剂。

撮空:指患者意识不清,两手伸向空间,象要拿东西的症状,是病重元气大衰的表现。

目不了了:形容视物模糊不清,由于阳明腑热过盛,津液受伤,邪热上蒸所引起的症状。

暑厥:暑热之邪直中心营,内闭心包,一病即见昏厥的一种病证。

暑秽:暑热秽浊之邪而致猝然闷乱、烦躁的病证。

病在中焦,以闷乱烦躁为特征,包括胃肠功能失调和头目不清爽等症状。

温病学 (3)

温病学 (3)

温病学
温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体在外界温度变
化下产生的各种异常病理反应,以及温热疾病的病因、发
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温病学主要包括温热病和寒证两个方面。

温热病是指因外感温热邪气所致的疾病,常见的有温热感冒、暑热、温热流行病等。

温热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外感
温热邪气侵袭人体导致人体正气不足、防御功能减弱有关。

治疗温热病一般采用解表散寒、清热解毒、益气生津等中
医方法。

寒证是指因寒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感冒、
寒疮、寒湿痹痛等。

寒证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寒邪侵袭人体
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机郁滞有关。

治疗寒证一般采用散
寒温经、温阳通络、益气活血等中医方法。

温病学除了研究温热病和寒证外,还探讨了温病的分类、病程、辨证论治等内容。

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温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医生正确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温病学:指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证,具有熱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邪:外邪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是温病的致病因素。

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指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瘟疫: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逆传:温邪由上焦手太阴肺不传于胃而直接传于手厥阴心包经的过程,是温病的传变形式之一。

心中憺憺大动:心跳迅速而有空虚感。

瘛瘲:瘛,屈曲;瘲,弛张;指四肢时伸时缩,抽动不止的证候表现。

透热转气:是指温邪入于营分时,不可一味地清营养阴,而应在其中辅以清气之品,使热邪从营分转出气分而解.白㾦:指在湿热类温病发展过程中皮肤上出现的细小白色疱疹。

日脯潮热:指热势于下午益甚。

日脯,即申时,相当于下午3-5点。

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熱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热,久扪时感体温升高。

战汗:指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

神昏谵语往往并见,故昏谵并称。

昏聩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着。

神志如狂:指昏谵躁扰,狂乱不安。

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或时有谵语,呼之能应。

痉厥:痉,指肢体拘挛强直或手足抽搐之证,厥,一般包括昏厥和肢厥,昏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肢厥指四肢逆冷或不温,轻者到踝腕,重者逆冷可过肘膝。

燥干清窍:是气分的一个特殊病证。

燥热病邪化火上炎,干犯头面清窍,引起目赤,咽痛,龈肿,耳鸣的病证,俗称上火。

内闭外脱:邪气内闭,气机不通,阴阳气不相顺接,则可出现正气外脱。

暑瘵(zhai):是暑热毒邪入血分,壅积于肺,损伤肺络,引起骤然咳嗽,咯血的病证,状如痨瘵,属暑温类证。

风温:指感受风热病邪,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症候的急性外感热病。

热结旁流:是阳明腑实证的一种表现,由于燥屎与邪热搏结与肠道,肠道液体从燥屎孔隙中渗下流出,表现为纯利恶臭稀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名词解释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诊治方;2.温病:是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3.温邪: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4.热象:热的性质形于外的征象;5.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6.传染:指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感染;7.逆传:相对顺传而言,即不按一般规律传变,而是;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危重,预后较差;8.新感:感受邪气当时发病名词解释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2.温病:是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3.温邪: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包括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温热病邪等。

4.热象:热的性质形于外的征象。

如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数、口渴、尿黄。

5.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

6.传染:指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感染。

7.逆传:相对顺传而言,即不按一般规律传变,而是急剧内陷生变。

如由肺内陷心包或由卫内陷营血。

特点是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8.新感:感受邪气当时发病,病发于表。

特点是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趋势,病情轻,病程短,易愈。

9.伏气:感受邪气当时不病,邪伏体内,过时而发,发病于里。

特点是由内外透,亦可里而再里传变。

病情重,病程长,难于速已。

10.温疫:指感受疫疠病邪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11.温毒:一指病因,即温毒病邪,具有蕴结壅滞,攻窜流走的致病特点;一指病名,由温毒病邪引起的,具有温病的共性,还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溃烂或斑疹的一类外感热病。

12.升散疏泄:指向上、向外导致人体腠理疏松、津液外泄。

13.逆传心包:是证的概念,即肺卫之邪不解,患者突然出现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舌蹇舌绛,四肢厥冷的病证。

14.燥干清窍:即燥热病邪化火上炎,干犯头面清窍而致清窍不利的病证。

表现为目赤,咽痛,龈肿,耳鸣等症状。

15.疫气:是一种物质性的致病因子,是微生物的雏形,是温一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16.上受:邪从口鼻而入即为上受。

17.透营转气:治法概念,清泻营热的药物中,加入清轻透泄之品,如银花、连翘、竹叶使营分邪热出气分而解阴。

18.水不涵木:虚不能滋养肝脉。

19.瘛瘲:手指关节僵硬,屈伸不利。

20.心中憺憺大动:指振动而有空虚貌,因阴液亏损所致。

21.顺传:温病由上焦传中焦,由手太阴传足阳明为顺传。

特点是温邪以脏传腑,正气逐邪外出,病情趋于缓解,预后较好。

22.寒起热伏:温病中发热恶寒此起彼伏,是邪留三焦的热形。

23.日晡潮热:日晡即日晡时,古代计时单位,相当于十二地支计时的申时和酉时之间,及北京时间下午3-5时。

潮热即发热如潮水般定时涨落。

每到下午3时发高烧,5时退烧。

为阳明腑实,多伴有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

24.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

扬者,显扬、张扬之意。

以手扪皮肤,始不觉热,甚则觉凉,久则渐觉体温升高,为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见于湿温初起,邪遏卫气。

25.夜热早凉:入夜低热,天明热退身凉而无汗。

提示温病后期,余邪留伏阴分。

26.战汗: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恶寒战栗,继之全身汗出,谓之战汗,为邪正交争之象。

27.昏聩:深度昏迷,昏睡不语,意识完全丧失。

28.昏蒙:神志昏糊,意识朦胧,间或谵语。

29.昏狂:神志躁扰,意识狂乱,如狂发狂。

30.斑:为阳明胃热未得及时清解,内迫营血,从肌肉而出。

形态为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之上,扪之不碍手,压之不退色,消退后不脱皮屑。

31.疹:为太阴风热走窜血络,从肌肤而出。

形态为点小呈粟米状,高出皮肤,扪之碍手压之退色,消退后脱糠屑。

32.挟斑带疹:治疗以凉血化斑为主,,佐以清营透疹。

33.凉血散血:凉解血分热毒,活络散瘀的治法。

34.分消走泄:通过宣展气机,泄化痰湿以分清三焦气分湿热的一种治法。

35.风温:指由风热病邪引起,初起见肺卫表热证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36.春温:是感受春季温热病邪引起的初起即见里热证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37.暑温:是由暑热病邪引起的,初起热在阳明而见阳明气分热盛证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38.秋燥:是由燥热病邪引起的,初起邪在肺卫见津液干燥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39.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以中焦脾胃为病变中心的一种外感热病。

40.暑湿:是感受夏季暑热兼湿邪为患,初起以邪遏肺卫或邪干胃肠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41.伏暑:是发于秋冬季节临床却具暑湿或暑热内蕴见证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42.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引起的,以头面部焮赤肿痛为特征的一种温毒疾患。

43.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所致,以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沙密布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44.暑瘵:暑热毒邪壅积于肺,损伤肺络,骤然咳嗽、咯血的病证。

因其症状如痨瘵,故称暑瘵45.湿温三禁:指湿温初起的治法三禁,即禁汗、禁下、禁润。

46.丹沙:丹者,红也;沙者,细小红疹。

在皮肤发红的基础上出现红色疹子。

问答题:1. 为什么说下焦病“邪少虚多”?答:下焦病证是温病的后期阶段,其病理基础是阴虚,病症特点为邪少虚多。

因温为阳邪,最喜伤阴,邪热久羁,势必损伤阴液;邪气大部分已去,留下阴虚,故说“邪少虚多”。

2.银翘散VS桑菊饮答:银翘散:芥穗、豆豉、薄荷解表透邪;牛蒡子、甘草、桔梗清宣肺气以止咳嗽;银花、连翘、竹叶辛凉以清表热;芦根生津止渴。

用于风温初起,卫气郁阻,全身症状明显者。

桑菊饮:桑叶、菊花、连翘,薄荷辛凉清透风热;桔梗、杏仁、甘草宣开肺气以止咳嗽,芦根生津止渴。

用于但咳而全身症状不明显者。

上二方均治风热表证,前者为“辛凉平剂”,方中荆芥、豆豉透解表邪,银花、竹叶清透表热,解表清热作用较胜;后者为“辛凉轻剂”,方中杏仁开宣肺气,止咳作用为优。

临床注意选择使用。

3.麻杏石甘汤配伍之妙答:在于麻黄配石膏:麻黄辛温入肺经,石膏辛寒入胃经,麻黄辛温而不可发汗,功在宣肺平喘;石膏不清胃热而泄肺热。

4.风温气分证——肺热发疹能否用麻杏石甘汤/黄连解毒汤?答:①不可。

麻杏石甘汤中麻黄辛散,石膏辛温,而斑疹治疗忌辛散,用后可致斑疹发散。

②不可。

黄连解毒汤方药苦寒沉降,偏于中下焦,而肺热发疹属上焦病证。

5.三宝如何选择答: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都具有开窍醒神的作用,合成温病“三宝”。

安宫牛黄丸长于清热解毒,用于痰热较重者(昏谵、躁扰)。

至宝丹长于化痰浊,用于痰浊较重者(昏聩、苔黄腻)。

紫雪丹兼能熄风,用于昏迷兼动风者(神昏、痉厥)。

6.春温热结肠腑兼小肠热盛,证见大便秘结、小便涓滴不畅,“二便不通”,对大便不通予以攻下,干小便不通并未利尿,只清热者何?答:大凡“二便不通先通大便”腑实热结得去,小便自可通利,小便自可通利。

该小便涓滴不畅乃津液亏损所致,断不可再利尿伤津,吴鞠通:“温病小便不利者,淡渗不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即言此。

7.桃核承气汤VS桃仁承气汤(春温:营血分证治——热与血结)答:《温病条辨》中桃仁承气汤由《伤寒论》桃核承气汤加减而成,桃核承气汤方中桂枝性温,用于寒性蓄血;桃仁承气汤方中赤芍丹皮当归性寒,用于温性蓄血,两者自有区别。

8.动风虚实鉴别:症、机、治、方(春温热极生风(实)阴虚内动(虚)证候高热,头晕胀痛,四肢抽搐频繁有力,甚则两目上视,低热,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形瘦神倦,手指蠕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舌红苔黄,脉弦数动,甚则瘛瘲,心中憺憺大动甚则时时欲脱,舌干绛无苔,脉虚病机里热亢盛,燔灼肝经,经脉拘挛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脉失养,筋脉拘挛治法清热凉肝熄风滋阴熄风方药羚角钩藤汤三甲复脉汤(轻)或大定风珠(重)9.暑温——暑伤心肾证VS春温——阴虚火炽证答:暑伤心肾证与春温“阴虚火炽证”极为相似,皆为肾阴亏于下而心火亢于上。

但前者肾水先亏,水不济火而心火亢,阴虚阳不入阴,以不得卧为主症,方以黄连阿胶汤之鸡子黄交通心肾引阳入阴而治不得卧;后者是因暑热余邪同时上助心火下劫肾水,暑热伤津则以消渴不已为主症,方用连梅汤之乌梅,生地,麦冬酸甘化阴而治消渴。

10.吴鞠通《温病条辨》攻下大法适应症及其功效1.调味承气汤:用于热结腑实证——通腑泄热攻下;2.宣白承气汤:用于风温肺热腑实证——清热宣肺攻下;3.牛黄承气汤:用于风温热闭心包兼腑实证——开窍攻下清心;4.增液承气汤:用于春温阴虚腑实证——增液滋阴攻下;5.导赤承气汤:用于春温热结腑实兼小肠热盛——攻下腑实,清泄小肠;6.桃仁承气汤:用于春温,热与血结——通下逐瘀,破血逐瘀;7.新家黄龙汤:用于春温热结腑实兼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攻下;8.解毒承气汤:用于暑温热结腑实证——清热解毒攻下。

11.温燥VS凉燥温燥凉燥病邪燥热病邪燥凉病邪病机燥热袭表,邪袭肺卫,津液受损燥凉袭肺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发热轻而恶寒重,无汗,咳嗽痰稀,舌不红脉不数口渴,苔薄白,右脉数大治法辛凉甘润,轻透肺胃宣肺达邪,化痰润燥方桑杏汤杏苏散12.秋燥初起——邪袭肺卫证VS风温初起——邪袭肺卫证秋燥初起——邪袭肺卫证风温初起——邪袭肺卫证病邪燥热病邪风热病邪病机燥热袭表,邪袭肺卫,津液受损风温初起,风热袭表,肺卫失宣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苔薄白,右脉数大治法辛凉甘润,轻透肺胃辛凉解表,疏风泄热用方桑杏汤银翘散、桑菊饮13 .辨湿热之多少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发热身热不扬兼恶寒壮热不恶寒头身痛头重痛,四肢沉重头胀痛,四肢肌肉酸痛口渴不渴,不欲饮,喜热饮口渴喜冷饮,饮不多胸腹痞满痞而烦二便大便溏,小便不利大便溏而不爽,小便短赤舌象舌质淡,苔白腻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濡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