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微生物免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开卷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超敏反应: 是已被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应变应原后所发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的免疫反应。表现为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
2.消毒: 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芽胞可能存活。注射前的皮肤用酒精棉涂抹即为消毒。
3.正常菌群:存在于身体各部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是有益无害的,故称之为正常菌群,对人体有营养作用、生物拮抗作用、免疫协调作用和抗肿瘤作用。
4.免疫球蛋白: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5.人工自动免疫:给人体接种抗原性物质,如疫苗、类毒素等,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的方法。这种方法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较慢但维持时间长。可用于预防、控制传染病。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病毒体的基本结构由核心和衣壳构成,又称核衣壳。
2. 脊髓灰质炎的特异性预防目前主要采用口服减毒活疫苗。
3. 根据Ig 重链恒定区免疫原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五类。
4. 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TNF 。
5.CD4+T细胞识别抗原受_MHC—Ⅱ __分子限制;CD8+T细胞识别抗原受__MHC—1_分子限制。
6.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或抗原性两种特性。
7.经革兰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为 G+ _菌,而被染成红色的为 G-____菌。
8.细菌的基本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核质、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壁。
9.
无菌室空气消毒常采用紫外线法。
10. 最常引起脓毒血症的化脓性球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11. 多细胞真菌有菌丝
和孢子组成。
三、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10分)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功能,因此全面来看,免疫反应对机体是有利无害的。(错)
2.临床上常以杀灭芽孢作为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对)
3.一般用半固体培养基做细菌动力试验。(对)
4.L型细菌是指细胞膜缺陷的细菌。(错)
5.紫外线杀菌的原理是破坏DNA结构。(对)
6.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共有的毒素是溶血毒素。(对)
7.MHC—I类分子的功能是参与外源性抗原呈递。(错)
8.容易引起免疫耐受性的抗原注射途径为皮下>肌肉>腹腔>静脉。(错)
9.可用于脑膜炎球菌分离的培养基是巧克力平板。(对)
10.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不是磷壁酸。(错)
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分子量最大,抗原结合价最高的Ig是( A )
A.IgM B . IgD C.IgE D.IgG E. IgA
2.抵御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结构是( B )
A.细胞壁 B
.荚膜 C.芽胞 D.鞭毛 E.菌毛
3. 机体初次受微生物感染时,血中最先增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C
)
A、IgA
B、IgG
C、IgM
D、IgE
4.在细菌的致病因素中不包括( D )
A.毒力 B.侵入数量 C.侵入门户 D.细胞膜 E.毒素
5.数量最多的免疫器官是( C )
A.肾脏 B.脾脏 C.淋巴结 D.骨髓 E.胸腺
6. 可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剂是(B )
A、白喉类毒素
B、破伤风抗毒素
C、卡介苗
D、脊髓灰质炎
7.半抗原( D)
A. 只有与载体结合后才能和相应抗体结合 B.是大分子物质 C. 通常是多肽D.本身无免疫原性 E.仅能刺激B淋巴细胞
8.青霉素、头孢霉素导致细菌死亡的机制是( E )
A.破坏磷壁酸 B.裂解粘肽的聚糖骨架 C.损伤细胞膜
D.干扰核糖体抑制菌体蛋白合成 E.抑制粘肽四肽侧链与五肽桥链的联结9.编码HLA·I类分子基因位点(B)
A.HLA—A、B位点 B.HLA—A、B、C位点 C.HLA—DR位点
D. HLA—DR、DP、DQ位点 E.C4、C2、TNF、21经化酶基因位点
10. 能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合的CD分子是( C )
A、CD21分子
B、CD2 分子
C、CD4 分子
D、CD8分子
11.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形成的C3转化酶是( A )
A、C4b2a
B、C3bBb
C、C4b2b3b
D、C3bnBb
12.不同物种间共有的抗原称为( C )
A、TD抗原
B、TI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异种抗原
13.机体在哪个时期对抗原刺激最易产生免疫耐受 ( D )
A、成年期
B、老年期
C、新生期
D、胚胎期
14.下列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中,可引起败血症的是:( A ) A.脑膜炎球菌 B.乙型脑炎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破伤风杆菌 E. 狂犬病毒
15.病毒感染所致的细胞改变中,与肿瘤发生有关的是:(D)
A.细胞溶解死亡 B.细胞融合
C.细胞内出现包涵体 D.细胞转化 E. 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
16.符合外毒素特点的叙述是:( D )
A.多由G—菌产生 B. 化学成分是脂多糖C.耐热
D. 毒性强烈且具有特异性 E.多在细菌裂解时释放
17.下列微生物中,不宜用滤菌法除去的是:( C ) A.立克次体 B. 细菌 C. 支原体 D. 螺旋体
18.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 )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E.脾
19.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描述错误的是( E )
A.生来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B.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C.生来就有 D对侵入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 E.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
20.下列哪种细胞不参与I型超敏反应( A )
A、Tc细胞
B、肥大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B细胞
21. 细菌的生长繁殖方式是:( B )
A 有丝分裂 B无性二分裂 C 有性孢子生殖 D 无性孢子生殖 E 复制
22.化脓性球菌中,以荚膜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细菌是:(C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肺炎球菌 D.脑膜炎球菌 E淋球菌
23.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C )
A.细菌 B. 真菌 C. 病毒 D. 衣原体 E. 支原体
24.细菌的特殊结构中不包括( E )
A . 夹膜 B. 菌毛 C. 芽孢 D. 鞭毛 E.中介体
25.可高度传染乙型肝炎的血液中含( D )
A.HBsAg、HBcAg、HBeAg
B.HBsAg、抗HBe、抗HBe
C.HBsAg、抗HBs、HBeAg
D.HBsAg、抗HBc、HbeAg
E.HBeAg、抗HBs、抗Hbo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l.简述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1)溶菌和溶细胞:细菌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在细菌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造成细菌溶解。
(2)促进中和及溶解病毒:病毒和相应抗体结合后可激活补体,阻止病毒对易感细胞的吸附,此作用称为中和作用。
(3)调理和免疫粘附;补体裂解产物C3b/C4b的N端与细菌等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端与表面具有相应补体受体(CRl)的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即调理作用;若与表面具有CRI的红细胞、血小板结合,形成较大聚合物利于吞噬细胞吞噬,此即免疫粘附作用。(4)炎症介质作用;补体裂解产物C4a、C2a、C3a、C5a分别具有炎症介质作用,可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一方面可促进对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