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规章制度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评价内容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学业水平、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第三章评价主体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主体包括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
第四章评价标准1. 学业水平评价: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学习成绩,还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2. 思想品德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品德表现、学习纪律、集体荣誉感等方面的评价。
3. 身心健康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评价。
4. 审美情趣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美术、舞蹈、手工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5. 社会实践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第五章评价方法1. 定期考核:学校每学期组织定期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2. 成绩单:学校每学期出具成绩单,向学生和家长反馈学生成绩和评价情况。
3. 考试考核:学校举行期中、期末考试,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
4. 课堂表现:教师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
5. 专项评价: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成绩评比、思想品德表彰、体质测试等专项评价。
第六章评价效果1. 学生: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态度和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 家长: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表现,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
3. 教师: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学校: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科学制定教育教学计划,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高。
第七章评价纪律1. 学生应按照学校规定认真参加各项素质评价活动,不得作弊、抄袭等违规行为。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一、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育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评价原则(一)发展性原则。
评价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过程性原则。
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测试结合起来,把书面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激励性原则。
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让评价成为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
(四)科学性原则。
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既反映学生学业成绩,又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
努力获取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素质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
(五)互动性原则。
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评价内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操行表现评价、学业发展评价和个性特长评价等三项内容。
1.操行表现评价:对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养成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习惯与生活能力、个性品质与情感态度等个人操行表现。
2.学业发展评价:对照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学生学业达成与发展的状况。
3.个性特长评价:学生个性特长形成与发展的状况及学生在体育、科技、艺术比赛和各类学科素养竞赛获奖情况。
四、评价实施细则(见附件)。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范文(3篇)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范文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是一个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范本。
一、评价目标1. 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
包括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2. 综合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
包括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价。
3. 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包括动手操作、实验设计和实践课程的表现等方面的评价。
4. 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包括学生的品德、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评价。
二、评价内容1. 学科知识和能力评价。
评价学生在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评价。
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学习态度是否认真积极,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思维能力评价。
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4. 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
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否独立完成实验设计和实践任务。
5. 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评价。
评价学生的品德修养、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
三、评价标准1. 学科知识和能力评价标准。
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和学习目标,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考察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2. 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评价标准。
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学习态度是否认真积极,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思维能力评价标准。
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4. 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标准。
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考察学生是否能独立完成实验设计和实践任务。
5. 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评价标准。
评价学生的品德修养、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
学校对小学生的评价制度模版(3篇)
学校对小学生的评价制度模版根据《____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订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一、指导思想以学生个体为评价对象,努力做到对每一名学生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
这既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努力方向。
它的作用在于树立一个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为师生确定工作和学习的奋斗目标,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家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以利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二、内容和标准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____、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具体指标应包含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等各种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所达到的综合素质水平。
主要评价指标:(一)道德品质。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____;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____、保护环境。
(二)公民素养。
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能力。
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四)交流与合作。
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五)运动与健康。
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审美与表现。
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学校对小学生的评价制度模版
学校对小学生的评价制度模版一、综合素质评价为了全面了解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情况,学校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业成绩、品德表现、课外活动参与及表现等多个方面,以全面评价小学生的发展情况。
1.学业成绩评价学校将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情况,综合考虑日常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综合素质,通过定期考试和阶段性测试等形式进行评价。
评价将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以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
2.品德表现评价学校将对小学生的品德表现进行细致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教师、同学和家长的尊重与关爱、守纪守法、团结协作等方面。
学校将通过日常观察、班级评议和家庭作业等方式对小学生的品德表现进行评价,并记录在学生档案中,以供今后评价参考。
3.课外活动参与及表现评价学校重视小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表现,将对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艺术、科技等各类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既包括参与情况,也包括学生的表现和产出成果,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类活动。
4.其他评价指标学校还将根据小学生的特长、个性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力,给予适当的肯定和激励。
二、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1.评价方式学校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评价,包括日常观察、作业考核、定期考试、班级评议等形式,以全面了解小学生的发展情况。
2.评价结果学校将根据各项评价指标的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不仅仅是一个等级,更重要的是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评价结果的运用1.学生个体化教育学校将根据评价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教育方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措施,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2.家校沟通与协作学校将通过家校沟通的方式,向家长传递评价结果,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对学生的教育方向和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
3.学生综合发展评价学校将根据评价结果,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品德表现、课外活动参与等方面,给予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和肯定,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晋升、转学等环节的重要参考依据。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3篇)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包括以下内容:1.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包括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与生活技能等方面。
2.评价内容:评价内容要涵盖学生学习成绩、品德表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
3.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包括考试成绩、平时表现、个性特长、综合实践活动等进行评价。
4.评价标准: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制定相应的指标和等级标准。
5.评价组成:评价由班主任、学科教师、班级集体和学校组成的评价小组共同参与,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
6.评价结果运用: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教学、学校管理、家长教育的重要参考依据,用于优化教学和学校管理。
7.信息公开:评价结果要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
8.评价反馈:评价结果要及时向学生、家长进行反馈,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9.评价改进:定期对评价方法和标准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0.培训与指导:学校要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和评价小组成员提升评价能力。
这些细则可以确保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2)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种评价方式,可以从知识、能力、品德、态度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实施细则如下:1.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态度与习惯、品德与道德素质、健康与安全意识、艺术与体育特长、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2.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分为定期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
定期评价包括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评价,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参与情况、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评价。
3.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制定,包括成绩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两个方面。
成绩评价主要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小学学生考评制度细则模板
小学学生考评制度细则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学生考评制度是指对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身体健康、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的制度。
考评内容应涵盖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第三条学生考评工作应坚持客观公正、全面评价、分类指导、激励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和引导作用。
第四条学校应建立学生考评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学生考评工作。
学生考评委员会由校长、教导主任、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
二、考评内容第五条学生考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业成绩: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学科的学习成绩,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2. 思想品德: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公民素养、团队合作等,注重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3. 身体健康:包括学生的体育锻炼、健康知识、生活习惯等,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意识。
4. 艺术素养:包括学生的艺术课程成绩、艺术活动参与、艺术特长等,注重学生的艺术感受和创作能力。
5. 实践能力:包括学生的社会实践、实验操作、创新发明等,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第六条各学科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要求,制定具体的考评方案,明确考评内容、方法和标准。
三、考评方法第七条学生考评应采用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全面发展。
1. 定量评价:通过考试、测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
2. 定性评价:通过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个性特点、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质性评价。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思想品德、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模版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模版一、简介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法,旨在全面、客观、全方位地了解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状况。
本文将介绍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法。
二、基本原则1. 个性化评价: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
2. 综合性评价:突破传统学科评价的狭隘性,注重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3. 持续性评价:评价过程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和进步。
4. 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包括观察记录、问卷调查、实际表演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5. 客观性评价:评价结果应尽可能客观、真实、可靠,避免主观偏见和个人情感的干扰。
三、评价内容1. 学业表现:包括学科知识掌握的程度、学习方法的运用、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等。
2. 仪表仪容:注重学生的外在形象和礼貌举止,培养良好的仪表仪容习惯。
3. 动手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绘画、手工制作、实验操作等能力。
4. 社交能力:评价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人际交往的能力、合作精神等。
5.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品德修养、人生观、价值观等。
四、评价方法1. 教师评语:教师通过个人观察和学习记录,对学生的学业、品德、态度等进行全面评价。
2. 评价表格:采用标准化的评价表格,对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打分和描述,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
3.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动机、学习习惯等,为个性化评价提供依据。
4. 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评价结果的运用1. 学生发展指导:评价结果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建议,帮助他们针对自身差距进行学习和改进。
2. 学校管理决策:评价结果可以为学校提供全面了解学生整体素质的数据支持,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 家校沟通交流:评价结果可以为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提供参考,促进家校合作和及时沟通。
城南小学综合考核制度
城南小学综合考核制度一、背景介绍城南小学作为一所优质的学府,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制定了一套综合考核制度。
该制度从细化评价维度、量化考核内容、多元化考核形式等方面入手,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培养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二、评价维度及权重1.学业水平(40%):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
2.综合素质(30%):包括品德、语言、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3.社会实践(20%):包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
三、量化考核内容1.学业水平:-期末考试成绩根据百分制,按照权重计算得出最终成绩。
-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完成质量和及时性评价,并记录在学生档案中。
-课堂表现根据课堂参与情况、发言、互动等,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进行评价。
2.综合素质:-品德方面根据学生的遵纪守法、互助友爱、诚实守信等表现评价。
-语言方面根据学生的口语表达、书写规范等进行评价。
-艺术方面根据学生在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体育方面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爱好等进行评价。
3.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参与情况评价,包括人数、时间、成果等。
-社区服务根据学生参与社区活动、为老人提供帮助等进行评价。
4.心理健康:-心理测评通过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四、多元化考核形式1.书面考核:定期进行期末考试、英语口语考试等,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
2.定期考察:根据学生的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
3.项目评价:通过各类综合活动和实践活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五、考核结果运用学校将根据学生的综合考核结果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辅导方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六、考核结果反馈学校将定期向学生和家长提供考核结果反馈,对学生在学业水平、综合素质、社会实践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指出不足之处,提供改进的建议。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三篇)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是一种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的制度。
传统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学科知识的考核,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出现,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学业能力评价: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考试、测试、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2. 学习态度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包括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是否积极参与课堂等。
3. 创新能力评价: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包括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
4. 实践能力评价: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包括学生在实际操作、实验设计、实地考察等方面的表现。
5. 社会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在社会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责任感,包括学生的义务劳动、社会实践等方面。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通过评价制度可以精确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为个性化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二)是指对小学生在学习、品德、身体健康、艺术才能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
该制度旨在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发展状况,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学科能力水平、个性发展情况等。
评价方法灵活多样,包括日常观察、考查、访谈、问卷调查等。
评价结果应客观公正,能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和指导。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科知识、学习方法、科学思维、综合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提升综合素质。
同时,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也需要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教师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范文(4篇)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科学、公正地评价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对小学学生在学科知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评价。
第三条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学生提供成长与发展的指导,为教师提供教学与教育的依据,为学校提供改进与发展的策略。
第四条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特长发展、兴趣需求等因素,综合运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法。
第五条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组织实施,评价结果应向学生、家长和教师及时反馈。
第二章评价内容第六条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科知识:评价学生在语文、数学、外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
(二)思维能力:评价学生在分析、推理、判断、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三)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四)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沟通协作、集体观念等方面的能力。
(五)创新能力:评价学生在独立思考、创新发明、艺术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六)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章评价方法第七条小学综合素质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既包括定性评价,也包括定量评价。
(一)定性评价: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稿件评阅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定量评价:通过考试、作业、实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水平。
第八条定性评价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的特点,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各个方面素质。
定量评价具有量化、方便比较的特点,有利于制定具体的教育措施。
第九条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组织开展评价工作。
第四章评价程序第十条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评价计划:学校根据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特点,制定评价计划,明确评价内容和方法。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篇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王青墩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1、评价目的: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成长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及调控功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成长过程,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2、评价内容:低年级以学生活动空间为评价范围制定标准,围绕“上学去、入校来、课堂上、课间时、活动中、社区内、家庭里”七个活动场所进行评价;中、高年级学生评价主要从“品德行为、学习能力、身体素质、审美表现”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3、在三个层次评价指标的指导下,以月目标的形式分阶段有所侧重地提出细化的,便于操作的目标,让学生翘足可及,一般以2——4条为宜。
月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分阶段有所侧重,分阶段地覆盖全面。
4、非测试指标的终结性评价。
非测试指标的学期末总评主要依据过程评价,所以指标不宜过细,按照几个大的方面评价即可,不再细化到具体指标。
如:小学低年级只压缩为“在学校表现”和“在家庭表现”两大项;小学中高年级压缩为“品德行为、学习习惯、心理素质”三大项。
5、评价主体为学生自评、合作者评、家长评、教师评。
教师应作为学生评价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班主任既是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等项评价过程的组织者,又是评价的参与者,根据学生自主评价结果及班主任所掌握的情况,定期给学生评价,并负责在学期、学年结束时统计整理学生过程评价的资料和数据,做出终结性评价结论。
其他任课教师负责本学科对学生的评价。
6、评价方法(1)非测试性指标,如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情感态度等评价指标,两周一次。
组织学生按照学校指出的月目标,进行自评,小组同学互评。
自主评价后,小组长当场向班主任汇报评价结果,班主任发表意见。
(是否同意小组评价意见,如同意,就按小组评价的分数记在班主任评价栏目中)由组长及时记录小组评价结论和班主任意见,受评人自己填写自评结论,形成过程性评价积累,终结性评价每学期一次,将过程评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终结性评价结论。
学校对小学生的评价制度(5篇)
学校对小学生的评价制度一、指导思想为了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性,____个体差异,突出发展和变化过程。
为了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新机制,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进一步促进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了本学生考核评价方案。
二、评价的目的和意义(一)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改变一张试卷选拔人才的作法,突出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评价的激励功能,____学生的差异和特长,扩大评价的涵盖面,分散评价的____点。
(二)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和实施,积极探索运用学生成长记录、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实践活动记录及其他资料,构建一个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机制,彻底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三)通过综合素质的评价,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过程。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一)导向性原则评定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发展,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评定使学生了解自己,发现潜能,建立自信,健康成长。
(二)多元性原则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评价的____点要多元化,方式要多元化。
既要____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的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体现个性差异。
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全面落实各项评价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公平有效原则要保证评定质量,做到公平有效。
加强对评定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完善评价办法,增强评定工作的实效性。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以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开展和反映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开展。
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开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开展,促进各门课程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制定本制度。
二、评价原那么〔一〕评价内容多元化原那么。
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考查,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开展;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开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二〕评价过程动态化原那么。
不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开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屡次评价时机,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开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
〔三〕评价主体互动化原那么。
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即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改变单一评价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四〕期望性原那么。
充分表达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和特长开展成功的期望,使教师有信心,学生有希望。
教师的评语要注满“师情〞,透出一个“爱〞字,点燃学生的希望之光,重视“鼓励〞的教育功能。
〔五〕模糊性原那么。
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学生的素质开展情况。
文化课考试,量化学生的学习成绩,改较精确的百分制为较模糊的等级制,对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及兴趣、意志、个性、态度和习惯等智力因素不易量化的工程,一律采用操行评语定性评价。
三、评价内容及方法〔一〕、品德评价:包括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1、品德修养。
爱国爱校、关心集体,遵守纪律、遵守公德,努力学习、勤思好问,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注意平安、讲究卫生,文明健康、勤俭朴素,关心他人、团结同学,城实守信、知错就改,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范文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范文一、评价目的和原则评价目的:综合素质评价旨在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促进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评价原则:公正、公平、科学、有效原则是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能力、态度、知识的有机结合。
二、评价内容和方法评价内容:1. 学业水平评价:评价学生的学科学习水平,包括各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践能力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艺术素养评价:评价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包括音乐、美术、舞蹈和体育等方面的素养。
4. 劳动技能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际劳动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
评价方法:1. 阶段性评价:通过阶段性测试、作业、调研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实践能力、艺术素养和劳动技能进行评价。
2. 综合素质评价:通过观察、记录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3. 个性化评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特长,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力。
三、评价标准和分级规则评价标准: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和素质教育要求,确定学业水平、实践能力、艺术素养和劳动技能的评价标准,包括基本达标、进步、优秀、杰出等。
分级规则: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等级划分。
具体分级规则如下:1. 学业水平评价:- 基本达标: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完成教学要求的学习任务。
- 进步:在学科学习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 优秀:在学科学习中表现突出,能够独立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 杰出:在学科学习中表现卓越,能够独立解决复杂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2. 综合素质评价:- 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完成作业,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小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细则一、学习方面(一)上课要求1.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敢于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学习具有主动性,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活动,不做旁观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按时到校,有事向老师请假并说明原因。
4.带好每天的学习用品,包括课本、文具等。
(二)作业要求1.作业应该做到整洁,书写工整,规范自己的字体,做到横平竖直。
2.作业应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不按时交作业或不带作业的同学每次扣1分;不合格的根据情况重做或改正错处,直到合格为止。
3.每天至少读20分钟的书,并摘抄优美句词。
每个月评一次“读书之星”,被评为“读书之星”的加2分。
4.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及查资料的作业也在考核范围之内。
(三)参加实践活动要求1.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
2.鼓励根据各学科的学科特点进行发明创作,根据实际情况加分。
二、纪律方面(一)课堂纪律1.预备铃响之后,必须马上在座位上端正做好,等待老师上课,不许大声喧哗,更不许在座位间跑动,违者减1分。
2.不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不影响他人学习,尊重老师的劳动。
3.对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的同学不嬉笑、不嘲讽,违者减1分。
(二)课间纪律1.下课铃响之后,不允许在教室内嬉笑打闹,不允许大声喧哗,提倡去室外活动。
违者减1分。
2.在楼道内要按右侧通行,不停留、不喧哗、不追逐;见到老师要让老师先行;绝不允许在楼道内进行体育活动。
违者视情节轻重减1—3分。
3.课间活动不做危险游戏,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
违者视情节轻重减1—3分。
(三)间操、放学1.周一升旗时一律穿校服、戴校徽;按升旗仪式要求行注目礼。
2.做操要规范、用力,不敷衍、不应付。
3.站队整齐迅速,听从体育委员的指挥,走路步伐坚定有力,保持队形整齐。
4.放学一律要站好队走出校门,中途不得私自离开队伍。
(四)校外纪律1.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不践踏草坪,不折损树木。
2.遵守公共秩序,注意防火、防盗,注意保护人身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号新村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构建推进素质教育小学生评价体系。
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为学生确定个体化发展性目标。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通过评价,不但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基础上提高,更要发现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以达到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评价原则
在实施小学生素质发展水平评价过程中,坚持如下原则:
(一)多元性原则。
从思想品德与行为、学习品质与能力、体育活动与健康等方面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
(二)过程性原则。
使用中注重评价过程,使评价成为对学生的重要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的习惯与言行,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多向性原则。
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进行多向、充分的信息交流,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
三、评价方法
1.采用“四级制”评价方法。
测评时由学生本人、家长、小组、教师分别对照评价标准,按“四级制”(即优、良、达标、不达标)确定等级。
思品与行为等指标的评定,采用“四级制”的含义是:
优——很好;
良——较好,稍有不足;
达标——尚可,有不足;
待达标——有明显不足。
学科成绩的考核,采用“四级制”的含义是:
优——90分以上;
良——89~75分;
达标——74~60分;
待达标——60分以下。
2.采用记实评价测评方法。
爱好特长、竞赛获奖、评优情况等项,要依据记载的实际情况评定。
四、评价步骤
(一)自评。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按照相关的评价要素,依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给自己写出评价性的语言——“自己的话”,并做出等级评价。
(二)家长评。
家长按照相关的评价要素,依据学生校外表现写出评价性的语言——“家长的话”,并做出等级评价。
(三)组评。
学生本人将自评结果在小组内进行汇报、交流,小组成员按照相关的评价要素,依据学生本人的学习生活表现,协商做出等级评价。
(四)教师评。
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给学生写出评价性的语言——“教师的话”,并做出等级评价。
(五)综合评价。
由教师汇总四方面的评价结果,为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学生和家长反馈。
五、评价要求
(一)学生评价实行校长负责制。
(二)学校成立以教导主任为组长的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导处负责组织实施。
(三)为每一个学生建立评价档案(综合评价手册),做好学生个人的信息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四)在评价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评价结果实行学生、家长、班主任签字制度。
(五)本制度的解释权属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