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知识--之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黄金发展史

黄金发展史
用黄金进行清偿结算实际上仍然是公认的唯一可以代替用货 币进行往来结算的方式.特别提款权的推进远远低于预期, 目前黄金仍然是国际上可以接受的继美元、欧元、英镑、 日元之后的第五大硬通货.
世界主要黄金市场
主要黄金市场是:伦敦、苏黎世、纽约和香港. 伦敦的特点是:最大的现货市场,做市商制度,三00年历史,没有固定交易
场所. 苏黎世的特点是:最大的私人存储中心,新增黄金的最大中转站,清算中心. 纽约的特点是:最大的期货市场,场内交易,对黄金价格走势有重要影响. 香港的特点是:由三个市场组成,时差上填补美盘与欧盘的空档,形成完整
的国 际黄金市场,有优越的地理条件.
世界各大金市的交易时间,以伦敦时间为准,形成伦敦、 纽约[芝加哥]、香港连续不断的黄金交易.
纽约世界金库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里面的金砖隔成 许多储藏间分别堆放.这里共有一 二二个储藏间,最大的可以存放近 一一万块金砖,堆起来有三米高、 三米宽、五米多长.整个金库存放 的黄金约有七000多吨,约占全球 官方黄金储备二.九三万吨的四分 之一.
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金库里,交易 只需换房间.之所以如此多国家和 国际金融机构选择纽约联邦储备 银行作为官方黄金储藏地,主要是 考虑交易方便.纽约是全球黄金交 易中心
一用黄金来规定所发行货币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 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形成一定的 比价关系;
二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 金砖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 相当的金砖;
三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 四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
皇权垄断时期
一九世纪以前,黄金基本上是帝王贵族独占的财富,虽然公元前六世 纪就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枚金币,但一般平民很难拥有黄金.

黄金发展历史

黄金发展历史

金本位通行了100年
影响
第一次世界 大战爆发
1.为各国普遍货币贬值、推行通货膨胀 政策打开了方便之门。
2.导致汇价的剧烈波动,冲击世界汇 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5月-1973年)
• 1944年7月,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 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 协定》,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
金本位形成的具体原因
1
金属货币在流通当中发生自然磨损。
2 打磨硬币牟取私利的现象普遍存在。
造假从而以假充真。
4
造币者充当了“造假者”的角色。
金本位制的形势
金本位制主要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 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态。
1.金币本位制在该
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 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 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 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 的铸币平价。黄金可以 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 并在输出入过程形成铸 币一物价流动机制,对
布布雷雷顿顿森森林林体体系系 •1944年5月 -1973年 1944年5月,美国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的代表在美国布 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签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
黄金迎来了非货币功能的时代
•1973年至今
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正式取消黄金双价制,这意味着国际货币体系 中黄金非货币化的法律过程已经完成
• 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国中的22国代表在《布雷顿 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机构 自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中国是这两个机构 的创始国,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得到这两个机构中的席位。

黄金的发展历史

黄金的发展历史

黄金市场发展历史自公元560年前,至1971年布雷顿森林制度终结期间,全球各个国家一直使用黄金作为单一或其中一种货币,国家及人民更早已有积存黄金作为储备的习惯。

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并利用的金属。

由于黄金罕有、特殊和珍贵,因此有“金属之王”的称号,享有其它金属品种无法比拟的盛誉,其显赫的地位近乎永恒。

正因为黄金具有这一“贵族”地位,黄金曾经是财富和华贵的象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黄金的经济地位和应用层面不断发生变化,但目前仍然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种同时具有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

黄金在现代金融市场的角色:货币职能下降,在工业和高科技领域方面的应用在逐渐扩大,是全球公认有价值的流通货币,属于世界性的储备。

全球争相成立黄金交易所和交易平台,推出众多黄金的投资衍生工具和理财产品,更重要的是,黄金是投资者所认识最多的投资工具。

20世纪60年代前∙黄金作为交易媒介已有3000多年历史。

经过一段漫长时期,金本位制度逐渐确立,在1717年成为英国货币制度的基础,至19世纪末期,欧洲国家已广泛实行金本位制度。

美国于1900年实行金本位制度。

在国际方面,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用于结算国际收支差额,黄金从收支出现逆差的国家流入收支出现顺差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正式在1919年停止实行金本位制度,但于1926年恢复使用金本位制度。

而踏入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处于动荡时期,迫使大部分国家放弃以黄金兑换货币的制度,只允许中央银行及各国政府之间进行黄金交易活动。

在此情况下,形成了美元兑换制度,使美元可以在联邦储备局兑换黄金。

国际间在1934年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确认了这个制度,并一直实行至1971年。

193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将联邦储备局买卖黄金的官价升至每盎司35美元,联帮储备局与欧洲的中央银行一直致力维持这个兑换价至1968年。

1960年期间∙由于自由市场对黄金作为制造首饰及投资用途的需求日增,美国连同英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西德及瑞士成立黄金总库,希望把黄金市价保持在接近官价每盎司35美元的水平。

中国黄金发展史1

中国黄金发展史1

中国黄金发展史:从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来看,中国一直是一个黄金贫乏的国家。

虽然与世界其他民族一样,黄金在我国历史上也是财富的计量单位和拥有财富象征,黄金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但事实上由于中国黄金总量上的缺乏,使得黄金很难成为财富流通中介的主角。

但我国民众对黄金的痴迷仍然是可圈可点。

从考古成果来看,黄金在我国战国秦汉时代广泛被贵族阶层所使用,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中山王刘胜的汉墓中出土的“金缕玉衣”生动的体现了汉代黄金制作工资的高超水平,在西汉时代,人们深信玉石能是尸体不朽,而金丝成为连接不同形状玉片的重要工具。

千年后这件“金缕玉衣”依然保存完整,可见当时很待黄金工匠已具备高超的黄金制作工艺,但限于当时黄金的熔炼技术有限,黄金的仅作为突出饰品艳丽的点缀材料。

从隋唐到宋元清明是及,随着黄金加工工艺的进步,黄金逐渐褪下宗教的神秘色彩,黄金首饰大量进入民间,成为延续至今的中国黄金文化的主体。

1,中国古代黄金发展史,商代中期,公元前13~14世纪我国就掌握了制作金器的技术,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金耳环,是迄今为止是国内发现的最早的金器(公元前2100年~1600年)河北省藁城县西村的商代(公元前1600~前1066年)宫殿遗址和河南省安阳殷中出土的凹凸花纹的金叶和金贝币等也年代较远。

其中的金箔厚度仅0.01毫米。

这种金箔是经过锤锻加工而成的。

这说明在商代我国黄金的加工技艺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

西周的卫墓中发现的包在铜矛、矛柄和车衡两端上极薄的金片,说明当时已经掌握了包金技艺。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人已掌握了鎏金技术。

在这一时期,楚国使用一种叫“郢爰”的金币,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金币。

楚国的金币“郢爰”,可以解释为楚国铸造、用于商业交换和分割称重的黄金货币。

汉代以前,帝王手里积聚了大量黄金,一次赏赐多者上几十万斤,少者几千斤。

这说明我国在汉代以前就发现了不少金矿资源并已逐步掌握了一整套开采、淘洗、炼制和加工技艺。

黄金演变史

黄金演变史

黄金演变史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管子的言论中已有“黄金刀币,民之通货也”的记载。

“金”已经是排在“玉”之后的高等级货币载体之一。

中国广泛铸造和使用金属货币,是春秋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代。

这个时期,商品经济的持续飞跃发展促使各诸侯国纷纷铸造金属钱币。

当时有金、银、铜三种金属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广泛流通的是铜质的蚁鼻钱、银质的铲状布币、金质的郢爰等金属钱币。

金币是楚国(当时的一个小国)的主要货币形式之一,史称楚金币为印子金、版金、金版、饼金等,现在一般将楚金币称做爰金。

爰金,是目前中国发现并已记录的最早的黄金货币。

在已发现的爰金中,钤印有“郢爰”的占绝大多数。

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楚金币,除极少数为墓葬出土的以外,绝大多数来自于窖藏财富。

从考古文献中可以看出,黄金的流通仅限于上层社会,并且只在国际礼聘、游说诸侯、国王赠赏、大宗交易时才使用。

楚国之所以能在中国最早利用黄金作为货币,是因为楚地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

中国以外的其它古代文明利用黄金作为货币的历史更加久远。

埃及十三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黄金已被作为赐封财富的计量单位,成为货币载体。

公元前五世纪,黄金铸币已作为古希腊城邦商业往来的结算载体,并发展出了商业银行雏形。

14、15世纪航海大发现,美洲黄金大批运抵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初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为其后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初期的货币币材准备。

19世纪,随着美国西部淘金潮及其它地区黄金地质资源发现与开采,黄金生产能力持续在历史高位运行,黄金供应量持续增长,使黄金作为区域性国际贸易及其国内贸易结算货币成为可能。

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和古波斯铸造金币,金铸币从此流通于欧洲大陆、地中海及周边地区。

金本位制的真正确立是在近代社会。

1861年,英国颁布“金本位制法令”,建立货币本位的单一金本位制。

1878年,法国签订协议暂停银币自由铸造权,向单一金本位制过渡。

1879年,美国在实践中引入单一金本位制,1900年颁布“金本位制法令”,正式建立单一金本位制。

贵金属知识

贵金属知识

域内。金具有高反射率、低辐射率的性能。
金中含有其他元素的合金能改变波长,即改变颜色。
金有再结晶温度低的特点。
2.金的核性质
金有22个放射性同位素。只有原子量 为197的这种金的同位素才是稳定的。
在低能情况下,捕获由伽玛射线释放 的电子是天然金最重要的核反应。当金释 放其中子的能量为5电子伏特时,捕获截面 大的反常,竟达到20000靶。金的原子核 具有较大的捕获中子截面。金具有吸收X射 线的本领。
K金
K金是为了克服足金硬度低、颜色单一、易磨损、花纹不 精巧的缺点,通常在纯金中加入一些其他金属元素以增加 首饰硬度、变换其色调和降低其熔点,这样就出现了成色 高低差别、含金量明显不同的金合金首饰,在冠以 “Karat”一词。K金制是国际流行的黄金计量标准,K金 的完整标示法为“Karat Gold”,并赋予K金以准确的含 金量标准,因而形成了一系列的K金饰品。
于氰化物盐类的溶液中。
金的化合物易还原为金属。高温下的氢和电位序在金之前 的金属以及过氧化氢、二氯化锡、硫酸铁、二氧化锰等都 可作还原剂。使金还原能力最强的金属是镁、锌、铁和铝。 还可以采用各种有机质来还原金,如甲酸、草酸、乙炔等。
金的特点
黄金,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一种贵金属,纯金性质很 软件硬为2,相对密度是19,熔点高达1060摄氏度,故 有真金不怕火炼的特点,黄金有良好的延展性,1克纯金 可锤成300平方英尺的薄片,黄金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化学性质相当稳定,不溶于一般的酸的碱,只溶于王水或 氰化钾钠溶液,世界上主要的产金大国有:南非,前苏联,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等,黄金的保值性强,具 有世界货币的功能,如果是侧重于收藏财富,则以纯金为 好,若为镶嵌珍贵宝石,则有K金较为合适,因纯金质太 软,宝石镶嵌不牢,容易丢失,人们在纯金中加入部分银, 铜等金属以增加黄金的强度和韧性

黄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黄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风险收益平衡
在追求收益的同时,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长期持有还是波段操作选择
长期持有
适合对黄金市场有深入了解且具备较强 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通过长期持有 黄金来抵御通货膨胀和实现资产保值增 值。
VS
波段操作
适合具备一定交易经验和技巧的投资者, 通过把握市场波动机会来获取收益。但需 注意控制交易频率和仓位,避免过度交易 和追涨杀跌。
投资策略
包括趋势跟踪、套利交易、资产配置等策略,根据市场走势 和投资者风险偏好制定。
03 黄金投资产品种类与特点
实物黄金投资产品
种类
包括金条、金币、黄金首饰等。
特点
具有实物形态,可触摸、可持有;价值相对稳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但存储和保管成本较高。
纸质黄金投资产品
种类
如黄金ETF、黄金凭证等。
全球主要黄金市场概述
伦敦黄金市场
全球最大的现货黄金市 场,以定价权威、交易
活跃著称。
纽约黄金市场
全球最大的黄金期货市 场,对全球金价影响深
远。
东京黄金市场
亚洲地区重要的黄金交 易中心,以日元计价交
易。
上海黄金交易所
中国最大的黄金现货交 易市场,提供多种黄金
交易业务。
价格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
价格形成机制
形态分析
识别头肩顶、双顶、三角形等价 格形态,预测未来价格动向。
量化分析法
数据挖掘
利用历史数据,挖掘影响黄金价 格的关键因素及其关联性。
统计模型
运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统 计方法,建立黄金价格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黄金价格进 行智能预测和优化。
价格预测模型构建

解放初期中国黄金与中国黄金发展史

解放初期中国黄金与中国黄金发展史

1949年,中国黄赌毒泛滥,黑恶势力横行。

仅四川一省就有60万土匪。

吸毒的中国人至少超过7000万,云南60%以上的人吸毒,东北30%以上的人吸毒。

南方3%的妇女是妓女,其中上海市5%的妇女是妓女,青年妇女10%以上是妓女。

早一些的1920年上海法租界官方统计,共有成年女性39210人,其中下等妓女就达到了12315人,占上海法租界成年女性的三分之一,如果加上中等和上等妓女,则占上海法租界成年女性近一半。

注意,这只是官方统计,实际情况还要更严重一些。

1912年至1949年中国人口不足世界四分之一,因灾荒死亡的人口占世界一半以上,平均每年有300-700万人死于饥饿。

1949年,中国80%以上的人不得温饱,20%以上的人处于饥饿状态,买办资本达200亿美元,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

1978年我国消灭了妓女、吸毒、饥荒,人口增长接近一倍,并且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

凡是诬陷毛泽东时代的精英,也不比追究其如何来源。

请按上述比例送他们家的女性去当娼!大师的意思,好象我们应该感谢蒋界石他老人家了,我不知道一个经过8年抗日战争3年解放战争之后的中国还能有多少值钱的东西,我不清楚整个中国东南都被日寇占据之后江浙的民族工业还能剩下多少,四大家族的挤兑已经使中国的整个民族工业濒临于破产,江浙民族工业的基础还能有多少.中国欠苏联的40亿美圆和援助越南的200亿,你既然已经说明有通货膨胀的因素,你为什么没有说清楚,这应该不是什么很困难的问题吧。

中国为朝鲜战争是欠了苏联的,这是事实,可是如果我们参加抗美援朝的话,我们会不会付出的更多,我们需要增加我们的军费开支巩固我们的东北边防,正如湛蓝心空所言我们的东北重型工业基地,整个的处于美帝的枪口之下,我们还谈什么建设.另外我不知道我们欠苏联的40亿,是不是只是抗美援朝的,还是整个的,如果是整个的话,我相信湛蓝心空还应该记住,在那个年代,还有哪个国家愿意借钱给我们,美帝会吗?正是由于苏联老大哥的援助,我们当时才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借钱并不是可耻的,如果为了借钱,还得和别国签定什么通航通海友好条约,把自己的主权送给别人,那才是可耻的.江浙民族工业基础,山西矿业,广西公路网,打日本后得到的东北重工业基地,还有全国的资源包括一个消灭了主要军阀后统一了的中国大陆,一个没有了外患,没有了租界的中国大陆,那不是蒋界石给的,那是中华民族经过浴血奋斗,付出巨大的民族代价换来的--脑补的不错,难为你抠来抠去想起这么点有点名的工业遗存,可惜:经历了连年战乱搬迁、金融崩溃、熟练工人流失的江浙民族工业--主要是轻工业实际的生产能力和财力濒临崩溃,所能被提及只是因为其他地区几乎没有轻工业而已;什么山西矿业更加可笑,解放前当时采煤方式以手工为主,机器矿井产量仅占22%。

黄金(贵金属)知识学习

黄金(贵金属)知识学习

黄金(贵金属)知识学习黄金的发展历史黄金是一种贵重的金属,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耐热性和耐蚀性,因此在历史上被广泛应用于货币、首饰、艺术品、装饰品等各个领域。

在中国、埃及、印度、希腊等古代文明中都有黄金的应用历史。

黄金的生产现状现代黄金生产主要来自于开采金矿,目前全球主要的黄金生产国包括: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黄金的生产和供应量每年都有所波动,取决因素包括金矿开发、生产效率、政治和环境因素等。

黄金的市场现状全球黄金市场主要分为实物黄金市场和金融黄金市场两大类。

实物黄金市场包括黄金珠宝、纪念币、黄金条等实物交易,其中,中国和印度是黄金需求最大的两个国家。

金融黄金市场则包括场外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国际上的黄金交易所包括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上海黄金交易所等,黄金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受到全球经济、政治、地缘政治和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黄金在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投资者把黄金视为避险资产和通胀对冲工具。

黄金的物理性质密度:19.3克/立方厘米;折射率:1.50;热导率:310瓦特/米•开尔文:电导率:45×10fi伏特/米;颜色:金黄色;气味:无味;形态:固态金属;熔点:1,064°C;沸点:2,700°C;硬度:2.5-3:导电性:良好,金的导电性在所有金属中排第3;导热性:快,黄金的导热性仅次于银和铜;延展性:非常好,1克黄金可以拉长成为4000米长的金丝;抗压强度:黄金的抗压强度为IOkg∕mι2,其抗拉强度与预处理的方法有关,一般在10~30kg∕mm2之间;热膨胀系数:14.2X106℃-1;弹性模量:79-94吉帕斯卡尔;压缩性:47.7吉帕斯卡尔;弹性系数:140吉帕斯卡尔;磁导率:黄金是属于非磁性的导体金属,磁导率为零,所以,黄金不会被吸铁石吸起来;热容量:0.13焦耳/克•开尔文;电阻率:2.45X10-8欧姆•米;热传导率:106焦耳/秒•米•开尔文。

黄金专业知识

黄金专业知识

黄金的历史大约是公元前5000年,它们和银都存在于地壳的金属层,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黄金的挖掘和生产停滞了几乎1000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人发现美洲,14世纪把金子视为太阳的汗珠的印加人征服了奇穆帝国并命令奇穆的金匠为太阳神庙的每一寸墙壁镀上金子。

了解/黄金金,又称为黄金,化学元素符号为Au,是一种带有黄色光泽的金属。

黄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属性,稳定的化学性质、高度的延展性及数量稀少等的特点,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

在20世纪70年代前还是世界货币,目前依然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种同时具有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

黄金的类别1.熟金:是生金经过冶炼、提纯后的黄金,一般纯度较高,密度较细。

根据成色的高低把熟金分为纯金、赤金、色金3种2.纯金:99.6%以上成色3.足金--含金量不小于990‰4.千足金—含金量大于999‰。

5.赤金:和纯金的意思相接近,不同地点标准不一,国际市场出售的黄金,成色达99.6%的6.为赤金。

而境内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间,一般都在99%以上。

7.色金是指含有银、钢等其它金属杂质的金。

因其成色十分复杂,按其所含的杂质不同,又可以分为清色金和混色金两种。

①清色金(只含白银)黄金中只含有白银成分,称为清色金。

其成色在95%左右的,为赤黄色;80%左右为正黄色;70%左右为青黄色,俗称“七青、八黄、九五赤”。

②混色金(小混金、大混金)黄金中除含有白银外,还含有钢、锌、锡、铝等其它金属者,均称之为混色金。

8.混色金按其含铜量的不同,又分为小混金和大混金。

小混金:黄金所含杂质总量中,含铜不超过十分之一者,称为小混金(如95%成色黄金,含杂质量5%,含铜量不超过0.5%)。

其特征:颜色比清金微红,体质较硬。

金宝、金条面上有麻沚小点,不光润,中心不整,击之稍有长韵。

大混金:黄金所含的杂质总量中,含铜超过十分之一者,称为大混金(如90%成色黄金,杂质含量10%,含铜量超过1%)。

金的发展史及黄金首饰

金的发展史及黄金首饰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结课论文题目金的发展史及黄金首饰系别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2013 年06 月13 日金的发展史及黄黄金首饰摘要公元前三千年以前,黄金在古国埃及第一次被人类所认知。

从此以后就与人类的发展形影不离的交织在一起。

黄金凭借其耀眼的光彩,成为人们用于装饰的首选材料。

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逐渐离开自给自足的年代,迈向商品经济时代。

在人类需要钱币来作为交易的媒介,以使买卖进行的更加简便的时候,黄金自然成为了最优的选择。

现在黄金成为了装饰品,愈来愈多的爱美的女性选择黄金首饰,注重其款式,设计,现在很多人将其看作是身份的象征,佩戴黄金饰品更加提升了其品位。

关键词:古埃及,首饰,钱币交易,身份象征ABSTRACTBC three thousand years ago in ancient Egypt, gold was first human cognition. Since then and development follow like a shadow of human intertwined. Gold with its dazzling brilliance, become the material of choice for decoration.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human gradually out of provide for oneself time, towards commodity economy era. In the human need money as a medium of exchange, so as to make the sale of more convenient time, gold has become the best choice. Gold is now become the decoration, more and more women choose gold jewelry, pay attention to the style, design, many people now regard it as a symbol of identity, wear gold jewelry more to enhance its quality.Keywords: Ancient Egypt, jewelry, money, status symbol目录绪论---------------------------------------------------------1 黄金的发展历史-----------------------------------------------2 黄金矿产分布-------------------------------------------------3 黄金的价格走势-----------------------------------------------4 黄金首饰的分类-----------------------------------------------5 黄金首饰佩戴--------------------------------------------------6 黄金首饰的保养------------------------------------------------7 黄金投资及交易------------------------------------------------8 结论----------------------------------------------------------9 参考文献------------------------------------------------------10绪论黄金的历史就是人类的文明史。

中国的黄金发展史

中国的黄金发展史
我国黄金市场改革起始于1993年国务院63号函, 确立了黄金的市场化方向。 2001年4月,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 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 组建黄金交易所。 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标志着中国的 黄金行业开始走向市场化。 据初步统计,上海金交所会员单位年产金量约占 全国的75%;用金量占全国的80%;冶炼能力占 全国的90%。体现了黄金市场化趋势的推进。
黄金现货与黄金期货的对比
一 交易时间不同 现货24小时 二 交易标底物不同 期货4小时
实物黄金本身 无限期持有
标准化的合约 合约到期交割
三 仓单持有期限不同
我们相信,中国黄金市场 在经历十几二十年的发展 后,将逐步成为占据主导 地位的国际黄金市场
中国社会出现“黄金断层”
“黄金断层”导致整个社会对黄金 的普遍缺乏认识和漠视; 中国需要重新唤醒民众认识黄金的 过程; 对市场参与各方,是挑战也是机遇。
中国黄金市场发展大事记
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金银管理办法》 (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 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 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 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 策”。 1999年12月10日,中国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1.5吨“千禧 金条”。 1999年12月28日,白银取消统购统销放开交易,上海华 通有色金属现货中心批发市场成为中国唯一的白银现货交 易市场。白银的放开被视为黄金市场开放的“预演”。 2000年8月,上海老凤祥型材礼品公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 上海分行批准,开始经营旧金饰品收兑业务,成为国内首 家试点黄金自由兑换业务的商业企业。
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 统一管理、统贩统配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 国境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国营企业、 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金银的收入 和支出,都纳入国家金银收支计划”;“境内机 构所持的金银,除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留用的原 材料、设备、器皿、纪念品外,必须全部交售给 中国人民银行,丌得自行处理、占有”;“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丌得计价使 用金银,禁止私相买卖和借贷抵押金银”。

金属发展史

金属发展史

黄金时代




目录
1 黄金时代 2 3
青铜时代
4
5
6
青铜时代
由于纯铜硬度低,并不太适合于制作生产工具,后来,人 青铜时代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 锡由于其延展性好而易制成薄片,而且在常温下不 们就有意识地在炼制铜矿石时掺入其他矿石,以制成铜的合金 展阶段。青铜是红铜 (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因为颜色 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 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 易氧化,所以自古以来就被用来包裹器具。我国曾出土 来提高工具的硬度。在我国,先秦的古籍《考工记》中记载了 青灰,故名青铜,熔点在 700~900℃之间,比红铜的 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 国几具殷代的虎面铜盔,其中一具很完整,内部红铜相 有名的“六齐”规则,即是青铜的六种配方,这套配方规定了 熔点(1083℃)低。含锡 10%的青铜,硬度为红铜的 4.7 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 2000 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 当完好,外面镀了一层很厚的锡,锡层精美,至今仍光 铜和锡的不同比例造成的青铜的不同用途,其实质是比例不同 倍,性能良好。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具比重较小,甚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 亮如新。这说明当时的人们不但认识到锡层美观,而且 硬度不同。据考古推测,这时人们已经能够制得纯铅和纯锡了。 或以石器为主;进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 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 可以防腐。纯的锡器没有保存下来的,这是因为锡很怕 从商代的墓葬中先后发现了铅爵、铅戈和铅斛等纯铅制品。 铜器和随之的增加,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 文化。中国青铜器之乡是陕西省宝鸡市,出土了大盂鼎、 冷,周围温度一旦低于13℃就会发生相变,变成粉末状 铅属于重金属,因而铅及其化合物都有毒,古人开始因不了解 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青铜出现后,对提高社会生 毛公鼎、散氏盘等五万余件青铜器。宝鸡市有世界最大 的灰锡,这种现象被称为“锡疫”。 这一点而大吃苦头。古罗马人曾经就喜欢用铅制的水管,考古 产力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且唯一的青铜器主题博物馆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发现古罗马人的尸骨上常常有黑色的硫化铅斑点,这就是由于 使用了铅管里的水而导致的慢性中毒。后来人们渐渐认识到这 一点,就不再使用铅制的器具作为饮食用具了。

黄金基础知识介绍(陆) no

黄金基础知识介绍(陆)  no

B:2002年 10月30日, 上海黄金交易 所成立 市场
黄金投资产品
黄金AU(T+D) 天通金和伦敦金 黄金期货 纸黄金
实物金
上金所和上交所
天交所
银行和金商
主要黄金市场
东 京 纽约
香 港
黄金市场
苏黎世
伦敦
黄金交易时间表
黄金与其他投资工具的比较
股票
银行
期货
黄金
实业
房地产
基金
黄金与其他投资工具的比较

随着现代工业和高科技的快速发展,黄金在这些领域 的应用逐渐扩大。
黄金成色
黄金成色
含量百分比: 通常是将黄金重量 分成1000份的表 示法,如金件上标 注9999的为 99.99%,而标注 为586的为58.6% 。
K金: 4.1666%黄金成为 1K。黄金按K金成 色高低可以表示为 24K、22K、20K 和18K等,24K黄 金的含金量为 99.998%,基本视 为纯金。



黄金的基本概念

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由于它稀少、特 殊和珍贵,自古以来被视为五金之首,有“金属之王”的 称号,享有其它金属无法比拟的盛誉。正因为黄金具有这 样的地位,一段时间曾是财富和华贵的象征,用于金融储 备、货币、首饰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黄金的经济地位和商品应用在不断 地发生变化,它的金融储备、货币职能在调整,商品职能 在回归。




交易細則

限價單: 設置限價單需至少距離當前市場價格2美元 利息政策: 在日結時,所有未平倉合約將自動轉入下一天, 所有被轉到下一天的未平倉合約,其應付或收的利息均會 入數到您的帳戶中,利率會根據行情而決定並在我們的系 統中公告。各種產品的長短期利率均為每年3%。 保證金追加制度: 客戶有責任瞭解自己帳戶內的持倉量及按金情況, 当基本保證金不足70%时,需追加保證金。

黄金的历史功能演变

黄金的历史功能演变
随着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承担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黄金的社会流动性增加。黄金市场的发展有了客观的社会条件和经济需 求。在“金本位”时期,各国中央银行虽都可以按各国货币平价规定的金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但实际上仍是通过市场吞吐黄金,因此黄金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 展。必须指出,这是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的官方市场,黄金市场不能得到自由发展。因此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只有唯一的英国伦敦黄金市场是国际性市 场。
国际黄金非货币化的结果,使黄金成为了可以自由拥有和自由买卖的商品,黄金从国家金库走向了寻常百姓家,其流动性大大增强,黄金交易规 模增大,因此为黄金市场的发育、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经济环境。黄金非货币化的30年来也正是世界黄金市场得以发展的时期.可以说黄金非货币化使各国逐步放松 了黄金管制,是当今黄金市场得以发展的政策条件,但同样需要指出的是,黄金制度上的非货币化与现实的非货币化进程存在着之后现象。国际货币体系中黄金非货 币化的法律过程已经完成,但是黄金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并没有完全退出金融领域,当今黄金仍作为一种公认的金融资产活跃在投资领域,充当国家或个人的储备资 产。
黄金的历史功能演变
黄金作为世界性的交易媒介和财富计量标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写道:“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就是货币”。我们要认识黄金在现 代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及推导预测黄金在未来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就必须要先了解黄金历史功能的演变过程。
1、皇权垄断时期(19世纪以前)
在19世纪之前,因黄金极其稀有,黄金基本为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为神灵拥有,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虽然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枚金币,而一般平民很难拥有黄金。
c、只要两国的货币含金量不变,两国货币的汇率就保持稳定。当然,这种固定汇率也要受外汇供 求、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是汇率波动仅限于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黄金输送点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入或输出的界限。汇价波动的最高限时铸币平价加上运费,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去运费,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

黄金基础知识

黄金基础知识

1944年 5月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1971年 8月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1976年
黄金非货币化(信用货币)
五、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
各因素之间也存在一定关联
本地利率 经济状况 石油价格 供需关系
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
通货膨胀
美元走势 战乱和政局
世界金融危 机
五、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 影响黄金价格主导因素
黄金的市场筹资功能
黄金是一种优质资产,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可以成为很好的抵押品,可随时兑现 资产,无税收负担。
四、金融货币体系的黄金演变史
19世纪末—20 世纪上半叶 19世纪前 黄金被皇权贵族垄断
金本位制 1717 英国 (1919年英国停止使用)
•金砖本位制 1926 •金汇兑本位制 1930年初
五、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国际金融形势 黄金与利率的关系
五、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国际金融形势 黄金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货币的购买能力,是基于物价指数而 决定的。当一国的物价稳定时,其货币的购买能力就越稳定。 相反,通货率越高,货币的购买力就越弱,这种货币就愈缺乏 吸引力。如果美国和世界主要地区的物价指数保持平稳,持有 现金也不会贬值,又有利息收入,必然成为投资者的首选。
五、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供需因素
1、金矿开采 2、央行售金 3、再生金
1、工业需求 2、饰金需求 3、投资需求 4、国际储备
五、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国际政治形势 谚语云: 盛世古董 乱世黄金
国际政治形势影响金价的主线为:国家权力-国家利益-文明 差异-资源争夺,最终导致战争!其中机制是信用货币的不稳 定,资源供给的不稳定! 每当世界发生战乱,拥有避险功能的黄金无疑会受到人们的 追捧,历史的验证非常充份。 黄金生产国的任何政治、军事动荡无疑会直接影响该国生产 的黄金数量,进而影响世界黄金供给。

国际黄金市场历史发展

国际黄金市场历史发展

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形态的不同,黄金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历了从皇权专用品--一般等价物--货币化--非货币化的历史发展过程。

总体来说,形成了“皇权垄断时期”、“金本位制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和“黄金非货币化”等几个发展时期。

一、皇权垄断时期(19世纪以前)19世纪以前,由于金矿尚未被人们大面积发现,黄金又以奴隶及囚犯人工开采为主,产金量也极其有限。

因而黄金作为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多为皇室贵族所拥有,用以赏赐、修饰器物和供奉神灵。

掠夺和赏赐成为黄金流通的主要方式。

这个时期,殖民者为得到黄金大肆抢掠和杀戳,写下了人类历史罪恶的一页,同时也造就了古罗马和古埃及文明。

二、金本位制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进入19世纪以后,黄金生产力迅速扩大,先后在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以及加拿大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资源。

仅19世纪后半叶,人类生产的黄金就超过了过去5千年的产量总和。

黄金需求有了物质上的保证,被广泛的应用,黄金从帝王专有走向了社会,人类由此进入了金本位制时期。

金本位制始于1816年的英国,到19世纪末,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大多数都实行了“金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全世界59个国家实行了金本位制。

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其实行金本位制的年代各不相同,有的国家长达一百多年,有的则仅有几十年。

金本位制大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

随着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充当着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黄金社会流动进一步增强,各国中央银行都可以按各国货币平价规定的金价无限制买卖黄金,使黄金市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此时的黄金市场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放开,黄金交易受到官方的严格控制,不能自由发展。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严重冲击了“金本位制”,加之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金本位制”彻底崩溃,世界各国又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自由买卖和进出口黄金,自由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伦敦黄金市场也被迫关停,直到1954年重新开张。

中国黄金发展简史

中国黄金发展简史

中国黄金发展简史(一)中国古代黄金矿业的历史渊源通过考古发掘成果表明,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迄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

我国黄金的开采和使用亦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认识了黄金。

根据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的各种金器的出土墓葬或遗址的年代,最早的为商代早期。

如河南郑州商代早期墓葬中出土的珥形金饰,河南辉县殷代墓葬和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金块、金箔、金叶都证明了我国早在3500年以前就已开始使用黄金,并掌握了加工制作金的工艺技术。

中国黄金生产在世界黄金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深深的印痕,构成了世界黄金史的重要篇章。

从世界采金史来看,大多数国家都是从采淘砂金开始的。

我国采金活动始于奴隶社会早期,淘洗的砂金是从含金的砂砾层中得到的,古称“河金”或“麸金”,后来又根据砂金赋存地质条件的差异,分为“水砂中”淘洗的砂金和“平地掘井”开采的砂金两种。

脉金的开采时代远远晚于砂金,大约起于唐代、宋代之间。

劳动人民为获得宝贵的黄金付出了巨大的力量,唐代诗人刘禹锡把生产黄金的艰辛和贵族们的奢侈写入诗中:“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北京平谷出土的商代金臂钏、耳环,四川广汉出土的周朝金手杖,汉朝来自湖南长沙马王堆的金缕玉衣,唐代的纯金十二环锡禅杖,明代的耀眼的金装饰,件件文物展示了中华民族采金历史的悠久和制金技艺的高超。

中国黄金生产始于商、兴于汉、衰于两晋南北朝,复于唐。

唐以后的宋、元、明、清,对黄金时而禁采,时而开禁,高亢和低迷交替出现,阻碍了我们这个民族快速发展黄金生产的脚步。

(二)我国重点产金区开采史山东招远素有“金城天府”的美称,又有“金都”之誉名。

它不论在黄金生产上,还是在金矿地质与成矿规律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胶东西部掖县、招远、栖霞三县中,金都招远的金矿开发最早。

招远在境域之内,北北东向的招平断裂带把招远县一分为二。

东半部主要为变质岩分布区,与栖霞相似。

西半部为花岗岩类分布区,它南延至平度,北延至蓬莱,构成一长度超过140km,宽度超过40~50km的复式岩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黄金的特殊的魅力与永恒的价值在古代社会中,黄金体现了货币、赋税、赏赐、贡奉、赠送、施舍、悬赏、贿赂、赌博等多种功能,影响了社会政治、文化生活。

黄金用天赋的色彩描写了生活的诗、历史的事。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与金发生联系:经济学家把金看作是价值尺度,艺术家把它作为精美艺术品的材料,商人把它当成是财富的代表。

黄金的质地纯净,色泽美观,拥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作为首饰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等,仍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贵金属。

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

由于它稀少、特殊和珍贵,自古以来被视为五金之首,有“金属之王”的称号,享有其它金属无法比拟的盛誉,其显赫的地位几乎永恒。

正因为黄金具有这一…贵族”的地位,一段时间曾是财富和华贵的象征,用它作金融储备、货币、首饰等。

到目前为止黄金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仍然占主要地位。

首先是“金”具有重大经济价值,金币本位制在世界的统治地位长达百余年。

金的稀缺程度决定了它在经济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来决定。

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硬通货储备,是衡量国家实力的标志之一。

其次,黄金延展性能好,耐腐蚀,光亮华丽,是制作精细艺术品的良好材料。

从古至今都可以看到用金制造的变幻莫测、跌宕起伏的工艺品,在金器物作品上也凝聚了艺术家和工匠的才华智慧,而且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和观念。

2、中国金银器的产生与发展情况金银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

金银是贵重金属,硬度适中,具有延展性,易锤打成形,又有亮丽的天然色泽,且不易氧化变色,是制作工艺品的良好材料。

自从人类发现、认识了金银之后,就将其加工成为各种金银制品。

金银制品在商代即已出现,春秋战国时代已有金银镶嵌工艺。

金银器皿出现较晚,汉以前少见,至唐代才开始有较多发现。

目前所出北朝及唐代前期的部分金银器皿的造型、纹饰都带萨珊朝金银器的风格,说明曾受到波斯金银器的影响。

纹饰以花鸟为多。

工艺精湛,唐代已普遍使用了板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锤打、刻凿、镶嵌等技术。

宋以后,各项工艺更加复杂精细,并出现了金银与漆、木器合壁的产品。

定陵所出编金丝嵌珠宝龙、凤冠,更属稀世之珍。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量金银器中,以清代皇帝和后妃御用的金银器最为丰富,其中有礼乐器、生活用具和各种陈设器,也有宗教文物中的佛像、龛塔、供器、法器等(宗教文物中的金银器另有介绍)。

这些器物的工艺制作采用了铸造、锤鍱、錾刻、累丝等多种技术,还有许多金银器镶嵌着珍贵的宝石、美玉、翡翠、碧玺等。

这些金银器大多造型别致,纹饰精美,极富宫廷特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世界上最早的黄金制品出现于公元前五千年的古埃及,最早的银器则出现在公元前四千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

随后,希腊、罗马、波斯、萨珊朝等都开始了对金银器的广泛使用。

金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也足可谓之绵久而辉煌。

早在距今约三千余年前的商周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了金制品。

略迟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则开始了对银制品的使用。

早期金银器均为小型装饰制品,小巧简约、清新活泼便成为了对此时金银器特征最为恰当的概说。

随后,金银器在经历了秦汉时期的繁荣发展后,又融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文化交流所带来的异域风情,最终形成了唐代绚丽多姿、成熟健康、优雅活泼的独立风格,并成为一代盛世的标志。

宋元时期的金银器,在装饰上引入了绘画艺术,因而较之前代器物更多地充满了诗情画意,愈发清秀典雅。

而华丽浓艳则是明清时期金银器的显著特征。

该时期内,金银器造型与制作均讲究美观与精细,以至流之于繁琐,褪尽了唐宋时期的勃勃生机。

在金银器上镶嵌珍珠、宝石,金银工艺也开始与漆艺、木艺、玉器工艺等进行了结合。

在精雕细琢的高超工艺与富丽堂皇的整体效果掩映下,一系列颇具奇胜之姿的合璧产品,为金银器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中国古代金银器不仅类型多样,范围广泛,而且工艺复杂精细,科技价值含量很高。

从其用途划分,不但包括了生活器皿、服饰、宗教用具、殡葬用具、医药保健用具、钱币、工具等大类,另外还有少量祭祀、兵器、模型等类,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金银制品一开始就以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形式出现,而不像铜器和玉石等制品,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后,才逐渐从具有功利目的性的生产工具中脱离出来,进入审美对象的范畴。

更为有趣的是,具有使用价值的金银器皿直至唐以后才大量出现。

“物以稀为贵”的特性,使得人们赋予了金银器以更多远超于实用物品本身的意义,着意于“金银”,而失意于“器”。

同时,一件精美绝伦的金银器,从肇始至完工,又往往需要使用多种工艺,将大自然的创造与人类的智慧完美结合,从而成就其集千恩万宠于一身的连城之价与夺目之光。

中国古代金银器不仅工艺繁复,制作技巧高超,而且造型精巧,装饰细密,每一件都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佳作。

无论是以几何形为主的平面造型,抑或是以写生动物、植物为主的立体造型,无不展示着制作者观察的细腻与比例掌握的准确。

大体量者往往显得稳固、刚劲,而小体量者则纤巧、灵动,优雅大方。

栩栩如生的造型,配以或金黄璀璨,或银白庄重的底质,给人以强烈视觉效果与心理效果的暗示。

而花纹图案的装饰,则极为注重整体效果。

布局安排则凸现出两大特点。

一为讲究对称。

以器物中轴线为中心,左右相向地布置同样的纹样,使整个器物显示出均衡、饱满的感觉。

二为讲究对比。

以大小、高低、动静、颜色的对比,形成各种变化,造成节奏感,从而突出主题,对文化内涵进行清晰、流畅的表达。

而用以装饰的题材内容,则可谓丰富多彩。

有以写实或图案化的动植物为内容的;有以反映时代生活的人物故事为内容的;有表现流云、飞瀑、晨曦的自然景象;也有表现菩萨、罗汉、金刚的宗教形象;还有高度抽象化、概括化的几何纹样图案,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排列方式:或对称式,或回旋、抱合、相背的平衡式排列,或一整二破的连续式排列。

最为代表着人们亘古不变美好希冀的,便是以各种吉祥图案与文字为内容的器物。

不同的表征,代表着人们多种多样祈福纳祥的心理渴求。

如以龙象征神圣,以凤象征高贵,以牡丹象征荣华富贵,以鹊闹枝头象征吉庆,以鸿雁衔胜象征平安,以石榴、鱼子象征多子多孙。

此外,还有以谐声寓意纹样,吉祥文字,以及将此二者相结合的主体表达方式。

常见的吉祥图案有蝙蝠、如意、磬、鱼、松竹梅等。

而文字则有“福”、“寿”、“吉庆万年”、“祝延万寿”等等。

这些伴有着浓郁中国特色的象征组合方式,与金银器物进行结合,既满足了人们追逐财富,渴望坐拥权势的心理,又满足了对种种美好寓意的寄托,真可谓合璧之作金银器,以贵重金属为材料,施以精湛巧妙之制作工艺,配以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之构思,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更迭出现之不尽相同的各个时代文化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也将各个时代相同的追求富贵、吉祥的民族心理阐释的畅晓明白。

集装饰性与实用性于一身的金银器,也因其不菲的价值,独具的特质,于普通金属器皿之中,着意显示出了其自身别具的人文、科学、经济价值。

耀眼悦目的金银器,成为了绵延长久、当之无愧的传世珍藏!秦汉时期秦汉金银器——富丽繁荣秦朝的金银器制作已综合使用了铸造、抛光等工艺技术。

汉朝金银器从为饰品,器形简洁,多为素面。

金细工艺逐渐发展成熟,金银的形制、纹饰、色彩更加精巧玲珑,富丽多姿。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金银器——异域风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金银器数量较多。

金银器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扩大,制作技术更加娴熟,器形、图案也不断创新。

较为常见的金银器仍为饰。

隋唐时期隋唐金银器——富丽堂皇、五彩斑斓中国古代金银器皿自唐代起日渐兴盛。

类别丰富、造型别致,纹饰精美的金银器会使人联想到唐文化艺术的昌盛。

唐代金银器可分为食器、饮器、容器、日用杂器、装饰品及宗教用器。

宋元时期宋元金银器——清新素雅宋代金银器轻薄精巧、典雅秀美,民族风格完美。

造型上极为讲究,花式繁多,以清素典雅为特色。

元代金银器与宋代相似,除日用器皿和饰品外,陈设品增多。

从造型纹饰看十分讲究,素面较多。

然而,元代某些金银器亦表现出纹饰华丽繁复的趋向。

明清时期明清金银器——华丽浓艳明清金银器趋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浓厚。

器形的雍容华贵,宝石镶嵌和龙凤图案的色彩斑斓,象征着高贵与权势。

明代金银器生动古朴,纹饰结构趋向繁密。

清代金银器既有传统风格,也有其他艺术的影响。

清代金银器可用精、细二字概括。

复合工艺发达,金银器与珐琅、珠玉宝石等结合,增添了器物的高贵与华美。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利用黄金、白银,主要制作小型的首饰或其他器物的附属装饰。

春秋战国出现器皿类的大型器件,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门类。

唐代出现一次发展高峰,宋以后在社会得到一定程度普及。

据说西汉时期,中国的黄金特别多——如果把文献中关于黄金的记载统计起来,有两百余万斤。

但这些黄金在东汉文献记载中就没有了,形成“西汉巨量黄金消逝之谜”的历史悬案,对此专家推测有三种:农民起义使贵族把黄金埋藏起来,后来就失传了;丝绸之路开辟出来之后,中国用黄金购买西域珍宝,大量的黄金外流;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泥金写经、造像涂金,把大量黄金消耗掉了。

这三种推测都没有定论。

现代考古发现西汉墓葬有几万座,但发现黄金很少。

值得注意的是: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有大量的鎏金器物,这些似金而非金的器物,说明人们对金的性能和利用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西汉的鎏金器物只说明古人对金的性能和利用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但我国金银器真正的发展高峰出现在唐代,“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原因如下:一是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促进了金银器的发展;二是当时政府对金银制作大力支持和妥善管理。

唐前期有一个金银作坊院,直接隶属中央官署,它就是做金银器的,把大量的优秀工匠集中到中央,高级工匠不可以“纳资代役”,必须到中央服役,有利于优秀匠人之间的交流。

官府里制造器物,材料充足,时间有保障,大大促进了金银器的发展。

唐末期有一个叫文思院的地方,专门为皇室制造金银器。

法门寺出土的部分金银器带有文字刻铭,反映当时官府的金银制作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有严格的生产责任制。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东方称金银器为“社会运转的润滑剂”,能加速社会变革进程:1、黄金、白银曾诱发过人类灵魂的丑陋和罪恶,也导致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由于金银器体积小、价值高,因而成为皇帝、官员进行赏赐或进奉的物品。

文献记载西汉霍去病打西域回来,汉武帝赏赐霍去病黄金五十万斤;南朝宋曾经赏赐北征的将士,动员后宫将金钗拿出来;唐高宗秘密派人赐金银宝器一车给重臣长孙无忌,向他行贿,腐蚀他,以换取他对立武则天为后的支持。

上述例子反映了金银器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参与了政治。

2、考古发现的许多器物上刻有文字,直接表明由谁来进奉。

很多地方官员为了升官邀宠,把很多金银器进奉到中央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