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最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合集下载

中国全部国产航空发动机的型号及参数

中国全部国产航空发动机的型号及参数

涡喷-5涡喷-5是沈阳航空发动机厂根据苏联BK-1φ发动机的技术资料仿制的第一种国产涡喷发动机。

涡喷-5是一种离心式、单转子、带加力式航空发动机,属于第一代喷气发动机。

首批涡喷-5发动机在1956年6月通过鉴定,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截至1985年涡喷-5系列发动机停产,沈阳航空发动机厂和西安航空发动机厂共生产9658台,主要用于米格-15系列和国产歼-5系列战斗机。

涡喷-5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已从制造活塞式发动机时代发展到了喷气式发动机的时代,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批量生产喷气式发动机的国家之一。

涡喷-5发动机净重989公斤,最大推力状态26千牛(2650公斤),加力状态推力37千牛(3800公斤)涡喷-5系列主要有以下改型:涡喷-5甲:沈阳黎明发动机公司于1957年仿制的ВК-1А发动机,命名为涡喷-5甲。

1963年开始转到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生产,1965年6月首批涡喷-5甲通过考核验收试车,8月投入批生产,用于轰-5、轰教-5及轰侦-5飞机。

涡喷-5乙: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于1966年试制成功,用于米格-15比斯飞机。

涡喷-5丙: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于1976年试制成功,用于米格-17飞机。

涡喷-5丁: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于1965年试制成功,用于歼教-5飞机。

涡喷-6是沈阳发动机厂在苏制PA-9B喷气发动机基础上仿制并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发动机系列型号。

涡喷-6于1959年7月定型,是中国首型超音速航空发动机,属于轴流式单转子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

1984年沈航首次将中国独创的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北航高歌发明)成功应用于涡喷-6的改进型,彻底解决了PA-9B所固有的振荡燃烧现象。

涡喷-6系列发动机是产量最大国产航空发动机,总产量高达29316台,主要用于歼-6系列和强-5系列国产战机,目前仍有相当数量在役。

最主要的是沈阳航空发动机厂研制的涡喷6甲和成都航空发动机厂研制的涡喷6A/B性能:直径:0.6686 米、长度:2.91 米、净重:708.1公斤空气流量:43.3 公斤/秒转速:11150 转/分增压比:7.14涡轮前温度:870摄氏度耗油率:1.63公斤/公斤/小时推力:3187公斤推重比:4.59WP-6为我国首型超音速航空发动机。

F-1:史上推力最强的单燃烧室液体火箭发动机

F-1:史上推力最强的单燃烧室液体火箭发动机

是 ,F 一 1火箭发动机的雏形诞生了 ! 洛 克达因 F 一1 火 箭发 动机 ,喷 口 直径 3 . 7 6米 ,比美 国空军装备的 “ 大
力神 ”I l 弹 道 导 弹 的 直 径 还 要 大 ,单
美 国空军抛 弃 了我们 两 次 ,这 次又轮 到新成立 的 NAS A了吧 。不 过 ,他们 的人看 起来 很真 诚 ,而 且仿 佛不 太关 心地球 上 的事 情 ,对洲 际导 弹的 项 目
பைடு நூலகம்
歇 尔航 天 中心 ,进行进 一 步的 测试 。
6 8 0 . 3吨的 推 力 ,让 马歇 尔航 天 中心
周 围 几 十 千 米 的 人 们 都 体 会 到 了 地 动 山摇 的 感受 。
当 时 NA SA 的 马 歇 尔 航 天 中心 给
久 。1 9 5 8年 7月 2 9日 ,美 国肮宇 局
可 靠 性 极 佳 但 是 推 力 性 能 平
那样最终抛弃 F 一 1发动机 。
然 而 ,洛克 达 因的 工程
平 的发 动 机 不是 很满 意 。他
们 认 为 今 后 的 洲 际 弹 道 需 要 更 大 的 发 动 机 ,要 求 洛 克 达 因 公 司 继 续 摸 索 液 体 火 箭 发 动 机 的 推 力 极 限 。 因 此 , 静
际 弹道 导 弹进 行 技 术储 备 。 洛 克 达 因 公 司 很 快 就 推 出 了

机 能 够 有如 此 强悍 的 力量 ,
怕 的是 N ASA 会 认 为 F 一 1 的 推 力 太 强 ,而 像 美 国 空 军
款名为 E 一 1的火 箭 发 动 机 。
然 而 ,美 国空 军对 这 款虽 然
( NAS A)成 立 了 。他 们 需要 这 样 的

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引擎

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引擎

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引擎你知道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引擎是哪种吗?它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研发的?下面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引擎是RD170火箭发动机,是苏联为能源号运载火箭研制生产的采用高压补燃循环以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海平面推力740吨海平面比冲:309.5 s 真空推力:806.2吨真空比冲:337.2 s 其改进型RD171M真空推力提高到了846.5吨用于天顶号运载火箭。

能源号运载火箭11К25“能源”号运载火箭(俄语:11К25,Энергия)苏联研制的一种超重型运载火箭。

能源号至今仍保持运载能力最强的世界纪录。

中文名11К25“能源”号运载火箭外文名11К25,Энергия 首飞 1987年5月15日发射场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概念是由能源科研生产联合体设计的苏联火箭。

作为重型一次性使用运载系统以及作为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助推器,发射纬度北纬46度,能源号近地轨道运输能力为105吨货物,地球静止轨道运输能力为20吨,美国国防部对这种火箭的代号是“SL-17”。

它是一种全新设计结构、推力大、寿命长的运载火箭,这些特点使它至少与使用得最多的联盟号运载火箭(A4) 一样地扩大其性能。

能源号性能提高表现在能把100吨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这相当于目前苏联每年送入近地轨道的有效载荷重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一枚能源号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等于五枚质子号SL一13 运载能力或15枚联盟号A4的运载能力,然而,不应设想用这样的数字就能表明SL一4和SL一13已经过时了,它们仍将被继续用于它们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各次发射任务中。

很明显,苏联人从G 型运载火箭的失败中吸取了许多有益的教训并就直接应用于能源号运载火箭开始着手于初步设计中。

基本技术要求包括:1. 近地轨道有效载荷运载能力不少于100吨;2.使用低温燃料即液甲烷或液氢;3.各级保留使用液态燃料及其可控性;4.所有有价值的部件可回收;5.强调机组人员的安全,即运载火箭按载人要求进行设计;6.具有技术水平高又受过严格训练的人员以保证快速发射和重新发射;7.整个运载火箭尽可能坚固。

特能213所火工品助力我国最大双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全系统试车成功

特能213所火工品助力我国最大双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全系统试车成功

器舱体采用整体焊接技术,要深化 维修的一线,对如何保障研制、生 军代表系统在维修工作中形成,但由于 整体,促进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Z
体 完 全 破 坏, 造 成 维 修 成 本 的 上 编制体制和任务划分的制约,各军 (作者简介:贾严冬,陆军北京军
军方视角 VISUAL ANGLE
3.1 把维修纳入弹药全寿命环 全寿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加以系统 力。精确制导弹药由于涉及的技术
节,从系统的角度规划维修任务 考虑,在产品交付部队以前的各环 领域较广,因此涉及的协作单位就
过 去 我 们 对 弹 药 是 按 方 案 论 节中系统规划维修问题,即考虑现 更加广泛。军代室之间作用发挥不
43
特能 213 所为本次试车研制的 某火药点火器在试验中为推力室提
供点火功能,该产品在试验中表现 优异,以高技术、高品质为试验的 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产品研制过程中,213 所始终 坚定履行强军首责,组织精兵强将
开展研制工作。不仅验证了 产品技术性能,还结合部件 试验为用户同步验证了传火 管道的重复使用可靠性,为 试验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 基础。项目研发团队雄厚的 科研实力、严谨的工作态度 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得到了蓝 箭公司的充分肯定。蓝箭公司表示, 后续将追加该产品订货,并计划在 更深层次领域与 213 所开展技术合 作。 (吴昊)
的认可。这就造成从方案论证到研 益,少花钱多办事。
的军代表系统,加强彼此间的统一
制和生产阶段对弹药维修的认识不
3.2 充分发挥军代表系统在维 领导和协作,充分发挥军代表系统
足,有些产品从设计上就表现出很 修工作的作用
的监督和把关作用。使科研院所、
差的维修性,如某型反坦克导弹仪
军代表工作在产品研制、生产、 生产单位、维修企业、使用部队、

RD-170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

RD-170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

失 1 % 以上 的 比冲 ,而 且这种 情况 会
随 着燃烧 室压 力的增 加而越 发 明显 。 采 用 了补 燃 循 环 的 R D一 1 7 0发 动 机 则 不 用 担 心 这 些 ,可 以 把 室 压 做 得 高 高
1台涡 轮 泵和 2个 预燃 室 。其 中涡轮
泵 是 单 级 的 ,整 个 涡 轮 泵 系 统 还 包 括
项 国家 项 目撑 起来 的 ,如 果不 够的
有 1台氧 化剂 泵 ,1台 两级 燃 料泵 ,
整个 系统 连接 了低压 的燃 料泵 和氧化 剂 泵 ,并 使推 进剂增 压 ,以防 止涡轮
泵形成空穴现象 。
RD一 1 7 0有 着 强 大 的 涡 轮 泵 。有
话 ,那就来两个 。 RD一 1 7 0火 箭发动机 的研发 ,得
可 见 ,RD一1 7 0火 箭 发 动 机 比 F 一 1 火箭 发动机重 1 6 . 8 % 。 其 海 平 面 推 力 比 F 一 1火 箭 发 动 机 大 8 . 8 % ,真 空 比 ; 中 高 1 1 2 %。从燃 烧室 压力 的角度 来看 , RD一 1 7 0令 F 一 1难 以 望 其 项 背 ,RD一 1 7 0的 室 压 是 F 一 1的 3 . 5倍 。
4 8 l S P A CE E XP L OR A T I ON I N o 3 2 4
照 片 不 多 的 RD一 1 7 0发 动 机 增 添 一 些
色 彩吧 。
为什么 RD- 1 7 0的比冲 要比 F - 1的高?
众 所 周 知 , 比 冲 是 衡 量 一 款 火 箭
号火箭 的是 RD一 1 7 0原装版本 ,用于
“ 天 顶 ”号火 箭的是 增设 了双 向" t B N. 机 构 的 版 本 , 叫 做 RD一 1 7 1 。不 过 ,

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

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

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说到“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这名字一听就感觉有点高大上,是不是?其实呢,它虽然名字复杂,但咱们一探究竟,你会发现它其实也不过就是一个“牛气冲天”的火箭引擎罢了。

想象一下,你在地面上看到一枚火箭,那轰轰烈烈的火焰喷射出来,速度飞快,像一颗陨星冲上天。

那背后,正是这种“单室双推力”的发动机在默默地发力。

要是想象得具体一点,就好像一辆车的发动机,它不仅能让你平稳行驶,还能在需要的时候给你加速。

别小看这种发动机,它可是有着两种不同推力模式的,简单来说,它既能在低推力的情况下慢慢提升,也能在高推力时让火箭飞得更远更快,真是“抛砖引玉”,干得漂亮。

说到这里,可能你会问:“这‘单室双推力’到底是什么意思?”嘿嘿,好问题!其实它就是把发动机的“推力”分成两档,一个低推力和一个高推力。

咋说呢?就好比是开车,你可以选择经济模式(低推力)慢慢开,也可以选择运动模式(高推力)加速。

火箭发射的时候,刚开始它的推力就不需要特别强,毕竟刚起步,慢慢来比较安全;而一旦过了大气层,飞得够高了,推力就可以全开,速度那是快得飞起,想想看,简直就是速度与激情的结合体。

没错,这样的设计让火箭能够更高效地利用燃料,既能节省成本,又能提高性能。

简直是“既能吃得了大餐,又不浪费每一口菜”。

这两种不同的推力,其实是通过发动机内部一个很巧妙的结构来实现的。

大家知道,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料是固体的,这种燃料不像液体那样可以调节流量,所以推力的变化就得靠一些聪明的设计来实现。

单室双推力发动机通常是通过调节喷管的开口大小,或者通过改变燃烧室的压力来控制推力。

虽然说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一个“猫腻”十足的小技巧,能让火箭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能量。

也就是通过这种巧妙的调整,火箭才能在发射初期保持稳定的速度,在后期又能释放出强大的动力,真的是“无敌了”。

这样的发动机有什么优势呢?省事。

你想啊,火箭发射需要经过多个阶段,传统的发动机往往要换来换去,好像换了几个“心脏”,既麻烦又费钱。

300吨推力是中国最佳载人登月火箭发动机构型设计

300吨推力是中国最佳载人登月火箭发动机构型设计

300吨推力是中国最佳载人登月火箭发动机构型设计有读者问我,当年我提到的研制360吨高压补燃煤油发动机为基础构建中国的载人登月火箭的想法是否有改变。

由于时势的发展,由其是随着猎鹰9的崛起,我现在认为中国研制300吨级燃气发生器煤油发动机来构建中国的载人登月火箭将是“最佳设想”。

现在我决心就这一新变化做一解说。

首先,太空探索公司猎鹰9成功所带来的启示与挑战。

目前由于美国的制裁,中国火箭无法发射美国卫星与含有美国零件的卫星。

但考虑到一款火箭至少要使用几十年,未来美国解除中国发射美国卫星的限制并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太空探索公司迟早都会是中国火箭公司的对手。

料敌从宽,因此中国在构建下一代火箭时必须要将猎鹰9系列火箭作为最主要的劲敌。

因此我认为原来基于高压补燃技术研制中国载人登月火箭煤油发动机在运营经济上将无法与猎鹰9火箭竞争;从长远商业利益出发,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

我认为未来中国在研制载人登月火箭时也应该改走燃气发生器之路。

目的就是大幅度降低发动机的研制与生产成本,从而做好与猎鹰9正面竞争的准备。

参考俄罗斯当年的RD170与RD180的研制成本,大型(特指300吨以上)高压补燃煤油机研制,以中国今天的技术能力,没有30多亿美元投资,10多年时间恐怕搞不出来。

而只使搞出来,由于研制成本过高,加之高压补燃煤油机生产的难度与工艺要求都远高于燃气发生器煤油机,在商业发射市场上也将难与猎鹰9的低成本“默林”发动机竞争。

而中国要研制300吨级燃气发生器煤油机则简单得多。

当年美国研制300吨级的RS68氢氧发动机就是基于航天飞机的SSME 来研制的。

SSME当年的推力只有190吨,改为燃气发生器后很容易就将推力升级到RS68的300吨级。

同样,未来中国如果要研制300吨级的燃气发生器煤油机。

我们现在就有一个极佳的平台,那就是目前研制成功的120吨推力的YF100高压补燃煤油机。

美国人当年基于SSME平台研制RS68花费并不大,而RS68的运营经济性更好。

中国最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参数

中国最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参数

中国最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参数
1.推力:该火箭发动机的最大推力为2200吨,是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之一。

2. 直径:发动机的直径为
3.35米,比中国其他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直径大约0.5米。

3. 长度:发动机的长度为约14米,比其他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长度长约3米。

4. 特点:该发动机采用了高比冲推进剂和复合材料外壳等先进技术,具有重量轻、燃烧时间长、推力大等特点,适用于发射重量较大的卫星和探测器等任务。

5. 应用领域:该发动机已经被应用于中国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级和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等多个型号中,为中国的空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 1 -。

一生执着火箭“心”——记“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陈建华

一生执着火箭“心”——记“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陈建华

创新之路34一生执着火箭“心”——记“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陈建华 李 莉 户 万 卫婷婷火箭发动机是火箭和航天器的心脏,其发展水平决定了航天活动的规模和实力,支撑了国家进出空间、和平利用空间的能力,是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为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以下简称“11所”)技术专家、“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主要动力装置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发团队的核心领军人之一,陈建华长年扎根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的一线,攻克了诸多发动机技术关键难题。

秉承“技术作风双过硬”的原则,陈建华带领团队确保发动机工作正常,圆满完成了“天问一号”“嫦娥五号”“空间站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射任务,为我国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2023年5月,陈建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对他30多年来从事液氧煤油等重点型号发动机的研究设计,全身心投入我国航天强国建设所作突出贡献的肯定。

谈起获奖,一向低调的陈建华说:“航天动力领域存在许多挑战,一旦遇到‘拦路虎’之类的困难就不容易攻克。

然而,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这一领域取得快速进展,正是由于集体的努力和老一辈航天人的无私奉献,正是他们的智慧、经验和勇敢创新的精神使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前进。

”扎根航天事业 在历练中蜕变液氧煤油发动机是采用液氧和煤油作为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

煤油作为绿色环保、经济性好的推进剂,无毒无污染,是综合性能优秀的推进剂。

为提高我国航天领域竞争力,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动机研制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探索研究,初步论证了液氧/烃发动机作为未来大型运载火箭动力装置符合我国国情,并已成为世界航天动力的主力。

此后的1990年6月,11所开展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1995年12月,采用国产煤油进行首次热试车成功,证明我国煤油完全可以成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和冷却剂,开启了我国高性能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的发展之路。

长征系列火箭

长征系列火箭

长征系列火箭长征系列火箭中国自1956年开始展开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之后,即着手研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术进军。

经过了五年的艰苦努力,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诞生,首次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成功。

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现在,“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发射131次,成功率达91%以上。

“长征”系列火箭已经走向世界,享誉全球,在国际发射市场占有重要一席。

分类长征一号系列长征一号(已退役)“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

火箭全长29.8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吨,起飞推力112吨,能把300千克重的卫星送入44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奠定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展的基础,发射成功率为100%。

长征一号乙(未投入生产)也被称作“长征一号马杰”。

是长征一号的第一个改进方案。

方案提出使用意造马杰火箭的第三级意丽丝固体火箭发动机来替换国产的第三级GF-02固体火箭发动机。

火箭的一、二级没有更变。

但当时因缺乏资金所以没有向意大利购买马杰火箭的第三级,长征一号乙也没有投入生产。

长征一号丙(未投入生产)也没有投入生产。

第一、二级使用长征一号的发动机,保留不变,而第三级使用更先进的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固体燃料,使火箭的近地运载能力提高到半吨。

1984年首次成功测试第三级发动机,但因种种原因,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于1988年取消了长一丙工程。

长征一号丁(现役)“长征一号丁”运载火箭是“长征1号”火箭的改进型。

主要的改进有:提高一子级发动机推力;提高二、三子级性能;采用“平台-计算机”全惯性制导。

经过改进,“长征1号D”火箭可以发射各种低轨道卫星,并已投入商业发射。

该型号火箭已进行多次亚轨道飞行,但至今未进行亚轨道以外的航天飞行。

2022高考素材长征五号首发成功大揭秘

2022高考素材长征五号首发成功大揭秘

2022高考材料:长征五号成功发射的秘诀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它是中国从空间大国向空间大国转变的重要标志。

10两台发动机同时点火起飞推力达到1060吨据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介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已经意识到中国液体运载火箭的直径已经从3.35米至5米的跨越,采用5米直径芯级,捆绑4枚3.35米直径助推器,全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级的运载能力,比现役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

长征五号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首次采用芯一级2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与4枚助推器各2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组合起飞方案,10两台发动机同时点火,起飞推力达到1060吨,实现了我国异型发动机起飞技术的重大突破。

长征五号是实现未来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

按计划,2022年嫦娥五号落月采样返回、2022年发射空间站核心舱、2022年发射火星探测器等任务都将依靠长征五号来实现。

它发射了“远征二号”的上一级和“实践十七号”卫星的组合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的载荷组合由远征二号上一级和实践十七号卫星组成。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8次发射。

据介绍,“实践17号”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研制的新型地球同步轨道技术验证卫星。

卫星入轨后,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将开展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广播业务,并择机开展空间碎片观测、新型电源、电推进等多项新技术验证工作。

此外,远征二号上面级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变轨能力最强的液体动力上面级(上面级是多级火箭的第一级以上的部分),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组合使用后,可有效提升一箭多星发射并直接入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涡扇10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

涡扇10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

涡扇10 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涡扇10 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太行发动机,也叫涡扇10 系列发动机。

太行发动机的研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2005 年12 月28 日完成设计定型审查考核,历时18 年。

太行发动机是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它结束了国产先进涡扇发动机的空白。

太行发动机由中国606 所研制,是国产第三代大型军用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

采用大推力函比及全自动数字化控制系统,最大推力不超过12000 公斤。

目前主要用于装备中国第三代高性能歼-10 战斗机。

简介[ 转自铁血社区/ ]2005 年12 月28 日,在我国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的摇篮———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诞生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太行发动机。

正像诗中描绘的那样,“将登太行雪满山” ,现实中研制“太行”的难度更是超乎想象,以张恩和为总设计师的“太行”研制团队,历经18 载艰苦攻关,突破了数十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克了200 多个重大障碍和技术难题,终于在世纪之初研制出了先进的航空动力,一颗强健的“中国心” 。

太行,号称" 天下之脊" ,中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取名太行,其意义不言启明。

主要型号依据装配对象的不同,涡扇10 系列有涡扇10、涡扇10A、涡扇10B、涡扇10C、涡扇10D等型号,其中涡扇10A 是专门为中国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上马的新歼配套的。

中国为加快发展涡扇10 系列发动机,采取两条腿走路方针。

一是引进国外成熟的核心机技术。

中美关系改善的八十年代,中国从美国进口了与F100 同级的航改陆用燃汽轮机,这是涡扇10A 核心机的重要技术来源之一;二是自研改进。

中国充分运用当时正在进行的高推预研部分成果(如92 年试车成功的624 所中推核心机技术,性能要求全面超过F404),对引进的核心机加以改进,使核心机技术与美国原型机发生了较大变化,性能大为增强。

国产最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国产最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国产最⼤推⼒⽕箭发动机 ⽕箭发动机是发展航天事业必不可少的⼀个重要环节。

中国⾃主研发的⽕箭发动机攻克了不少的难题,直到今天,国产发动机的最⼤动⼒已达到120吨。

下⾯随着⼩编⼀起来看看详细内容。

该⽕箭发动机⽬前推⼒最⼤ 近⽇,由中国航天六院⽣产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通过国防科⼯局现场验收。

这种⼤推⼒发动机将成为中国未来实施载⼈航天、⽉球探测、空间实验室乃⾄执⾏深太空探索任务等⼯程的主要动⼒。

据介绍,我国此前发射的神⾈系列运载⽕箭的主发动机推⼒都是75吨,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这种推⼒的发动机已不能满⾜对更深远太空探索的需求。

“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就是航天六院针对上述现状,为我国新⼀代运载⽕箭系列研制的⽆毒、⽆污染、⾼性能、⾼可靠的基本动⼒装置,也是今后探⽉⼯程、空间实验室乃⾄深太空探索任务等必要的动⼒基础,是⽬前我国推⼒最⼤的⽕箭发动机。

该发动机的研制填补了我国补燃循环发动机技术空⽩,掌握了核⼼技术,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个掌握⾼压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从常规有毒推进剂开式循环液体推进技术,到绿⾊⽆毒推进剂闭式循环液体推进技术的巨⼤跨越。

未来,它将替代现⽤的常规动⼒发动机。

是中国航天动⼒史的⾥程碑 5⽉27⽇⾄28⽇,国防科⼯局胡亚枫副局长带队在航天六院组织进⾏了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项⽬验收会。

来⾃国防科⼯局、省国防⼯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所属科研院所,以及哈⼯⼤、北航、西⼯⼤等单位的专家,达成⼀致通过验收的最终意见。

5⽉27⽇⾄28⽇,国防科⼯局胡亚枫副局长带队在航天六院组织进⾏了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项⽬验收会。

来⾃国防科⼯局、省国防⼯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所属科研院所,以及哈⼯⼤、北航、西⼯⼤等单位的专家,达成⼀致通过验收的最终意见。

胡亚枫副局长说,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是中国航天动⼒发展过程中的⾥程碑。

另据了解,中国新⼀代运载⽕箭“长征五号”研制上⽉底在天津顺利完成助推器⼤型分离试验,这标志着中国“⼤⽕箭”初样研制阶段最重要的⼤型地⾯试验之⼀获得圆满成功。

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

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

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是一种常见的火箭发动机设计,它的特点是具有可变推力的能力。

这种发动机通过改变喉栓的直径来调节推力大小,从而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

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一种将固态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在一起的推进系统,当点燃后,燃料和氧化剂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喷嘴喷出,从而产生推力。

与传统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不同,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固体燃料燃烧室和喷嘴之间增加了一个可调节的喉栓。

喉栓的直径可以通过机械、气压或其他方式进行调节。

当喉栓直径较小时,燃烧室和喷嘴之间的气流受到喉栓的限制,推力较小。

而当喉栓直径较大时,燃烧室和喷嘴之间的气流受到的限制较小,推力较大。

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可变推力特性使其在航天器发射和太空探索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航天器发射过程中,推力的大小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调节。

例如,在起飞阶段,需要较大的推力来克服地球的引力;而在进入轨道后,需要较小的推力来保持轨道稳定。

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推力调节,提高发射效率和精度。

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还可以用于太空探索任务中的轨道修正和火星探测等任务。

在这些任务中,推力的大小需要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效果。

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可变推力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灵活、高效的推进系统选择。

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是一种具有可变推力能力的火箭发动机,它通过改变喉栓的直径来调节推力大小。

这种发动机在航天器发射和太空探索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和任务的需求进行推力调节,提高发射效率和精度。

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航天技术的发展,促进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展史_概述说明

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展史_概述说明

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展史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历史是中国航天事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在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并逐步实现了从导弹技术向航天器发动机技术的转变。

本文将对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探讨其技术突破、应用推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介绍文章的概述、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将回顾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展早期阶段,包括导弹技术转化和第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等内容。

第三部分将重点探讨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推广,包括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可靠可重复使用系统构建以及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成果与挑战。

第四部分将讨论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先进材料与制造技术的应用前景、绿色环保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创新以及液氧煤油组合推进剂在中国液体火箭中的应用前景。

最后一部分将进行结论及展望,总结文章内容,探讨经验教训和未来发展的重点与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历史,介绍其技术突破和应用推广情况,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展历程的回顾,可以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为未来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和启示。

同时,本文也可为国际航天领域提供一个了解中国航天进展的窗口,促进交流与合作。

2. 发动机发展早期阶段2.1 导弹技术转化在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早期阶段,主要受到了导弹技术的影响和推动。

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导弹技术的研究,并成功研制出DF-1、DF-2等第一代导弹。

此时,中国的火箭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推进器件逐渐引起重视。

2.2 第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在此阶段,中国集中力量进行了第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1956年,中国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国产化的液体火箭发动机“W-1”。

世界上最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

世界上最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

世界上最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推荐文章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发动机热度:发动机最大功率78kw是什么意思热度:世界最大的船用发动机是什么热度: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动机热度:世界上最大的柴油发动机热度:该用什么来代表逝去的那个苏联的航天科技水平呢?有人说用Спутник(斯普特尼克),人类发射的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有人说用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而小编认为,那些都已经属于过去了。

不如用RD-170火箭发动机来体现那个曾经的苏联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达到的一个技术高度。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RD-170火箭发动机是人类有史以来研制的推力最大的多燃烧室液体火箭发动机。

这款拥有4个燃烧室,1台涡轮泵和2个预燃室的发动机的海平面最大推力为740吨。

很多人想要比较土星5号火箭的F-1火箭发动机F-1是世界上推力最强的单燃烧室发动机,而RD-170则是世界上推力最强的多燃烧室发动机。

RD-170发动机项目的由来每一款大型发动机的背后,通常都会有一个巨大的项目需求,这个项目或是承载了一个国家的梦想,或是准备突破多年以来的技术局限。

RD-170火箭发动机的背后,当然也少不了大型项目的支撑。

没有任何一个神奇的装备不是由一项国家项目撑起来的,如果不够的话,那就来两个。

RD-170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得益于两个项目:天顶号火箭和能源号火箭。

苏联在1970年代开始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大型运载火箭系列计划,准备以同一款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为基础,发展多种发动机型号和运载火箭型号。

这个计划进行地比较顺利。

实际上,天顶号火箭是苏联解体前发展出来的技术含量最高的一款火箭。

上图为正由轨道运载器运到发射台的一枚天顶号火箭。

注意,火箭尾部的四个大喷管属于同一台RD-170发动机。

负责这个火箭项目的设计局值得一说。

天顶号是由导弹设计大师米哈伊尔·库兹米奇·杨格尔牵头成立的南方设计局的项目。

虽然该设计局(苏联内部代号586设计局,或者按某些地方的习惯,叫做586所)在接手天顶号火箭项目的时候,所长杨格尔已经去世5年了,但是他的副手完全有能力把设计局撑起来。

长征5号火箭为什么叫做胖五

长征5号火箭为什么叫做胖五

长征5号火箭为什么叫做胖五20层楼高的“胖五”,第一眼就让人感觉很潮很帅气,它的整流罩采用漂亮的冯卡门曲线外形,4个助推器头部都采用斜头锥造型。

小编整理了长征5号火箭为什么叫做胖五,希望能帮助到您。

长征5号火箭为什么叫做胖五得到这个昵称完全是因为“胖五”的身材要比以往的火箭类型要“胖”的多,“腰围”也比前辈们大了不止一圈,胖嘟嘟的看着特别健硕。

“胖五”首次采用了5米直径箭体结构,全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让大家笑称“胖五”是个大力士!这样强大的力量多亏了全新研制的动力心脏的帮忙。

不过,别看长得胖,“胖五”壮壮的身体里装的可都是“真材实料”。

中国科学家为“胖五”安装上了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和液氧煤油发动机。

氢氧发动机燃烧液氢和液氧,不仅环保无污染,还让“胖五”的推力更上一层楼。

作为目前中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胖五”的载荷能够达到25吨级,这也就意味着发射一次“胖五”就可以把10多辆轿车一次性输送到地球上400公里处的轨道上,是长征家族中力气最大的那一个,也因此它身负重担!胖五究竟有多厉害?“胖五”缔造了多个“首次”:首次采用直径为5米的大直径大集中载荷箭体结构,突破传统火箭3.35米直径的限制;首次将弹性和气流影响引入整流罩分离仿真,首次使用大型火箭旋转分离技术、首次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和液氢/液氧推进系统、首次采用全新高可靠电气系统、首次采用“新三垂”全新测试发射模式等,使中国火箭的运载能力大幅提升,助力中国航天登上更大的舞台。

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首飞,将实践17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距离立项整整十年。

20层楼高的“胖五”,第一眼就让人感觉很潮很帅气,它的整流罩采用漂亮的冯卡门曲线外形,4个助推器头部都采用斜头锥造型。

长征五号是一款全新的火箭,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

之前,中国运载火箭的芯级直径多为2.25米或3.35米,而长征五号的芯级直径达5米。

因为“大块头”,“胖五”的诨号就由此而来。

火箭发动机的性能参数

火箭发动机的性能参数

火箭发动机的基本性能参数(1)推力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就是作用在发动机内外表面的各种力的合力。

图3-2所示为发动机的推力室,它由燃烧室和和喷管两部分组成。

作用在推力室上的力有推进剂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燃气压力p e ,外界的大气压力p 0,以及高温燃气进过喷管以很高的速度向后喷出所产生的反作用力。

由于喷管开口,作用在推力室内外壁的压力不平衡,产生向前的一部分推力,加上喷气流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发动机推力的合力为 e e e A p p mu F )(0-+= (3.1) 式中,F 为发动机推力(N );m 为喷气的质量流率,即单位时间的质量流量(kg/s);e u 为喷管出口的喷气速度(m/s );p e 为推力室内燃气的压力(Pa );p 0为外界大气的压力(Pa );e A 为喷管出口的截面积(m 2)从公式(3.1)可知,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由动量定理导出的mu e 项,它是推力的主要部分,占总推力的90%以上。

成为动推力。

它的大小取决于喷气的质量流率和喷气速度,前者实际上等于单位时间推进剂的消耗量。

为了获得更高的喷气速度,要求采用高能的推进剂,并使推进剂的化学能尽可能多地转换为燃气的动能。

第二部分是由于喷管出口处燃气压力和大气压力不同所产生的A(p 0p e -)项,与喷管出口面积及外界大气的压力有关,称为静推力。

显然,静推力随外界大气压力的减小而增大。

这是3.2.1节讲过的 火箭发动机的主要特点之一。

为方便起见,定义p e =p o 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为设计状态。

在设计状态下静推力等于零,总推力等于动推力,称之为特征推力或额定推力。

用F e 表示,则:F e =mu e (3.2)一般情况下,发动机的额定推力是不变的。

发动机在接近真空的条件下工作时,p 0 =0,这时的推力称为真空推力,发动机的推力达到最大值。

(2)冲量和总冲物理学中定义作用力和作用时间的乘积为冲量。

对于火箭发动机,推力与工作时间的乘积就是发动机的总冲量,简称总冲。

第一次课-液体火箭发动机概述

第一次课-液体火箭发动机概述
涡轮泵是由气体涡轮、燃料泵和氧化齐泵等组 成,其功用是由涡轮带动泵,将来自贮箱的推 进剂的压力由几百千帕提高到几万千帕。然后 再送入发动机推力室。
常用的冷却方式
不冷却:用于短时运行或测试 烧蚀冷却:室壁有烧蚀材料,可不断吸热脱落 辐射冷却:使室壁达到白热状态以辐射热量 热沉式冷却:将一种推进剂(通常是液氢)沿
室壁倒下 再生冷却:推进剂在燃烧前先流经室壁内的冷
却套管 水幕冷却:推进剂喷射器被特殊安置,以使室
壁周围的燃气温度降低 薄膜冷却:室壁被液体推进剂浸湿,液体蒸发
配置方式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轮在中间,氧化剂泵和燃料泵在两侧
优点:距离近,刚性好,液压产生的轴向力可 部分抵消
配置方式二:
燃料泵在中间,把涡轮和氧化剂泵隔开
优点
减小高温部件-涡轮对低沸点组元的影响。 涡轮工质富燃燃气,防止氧化剂渗漏、串腔与富燃
燃气补燃造成涡轮烧坏和爆炸。 抵消轴向力
涡轮泵
液体火箭发动机;
4)按推力大小分为:大推力、小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
5)按发动机的功能分为:主推进、辅助推进液体火箭发动 机
国内外典型化学火箭发动机的推力
发动机代号 F-1
SSME
YF-73
FY-81
航天飞机 SRB
FG-02
国别 美国 美国 中国 中国
美国 中国
类型 液体发 动机
液体发 动机
液体发 动机
ρin 2 ρ1 2 令 ρ=in ρ=1 ρ , ∆=p pin − p1 ,有
v=1 2∆p / ρ
= m&i ρ= Av1 A 2ρ∆p
(2)实际流量公式
(6.11)
(6.12)
=m& ρ= Av Cd A 2ρ∆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产最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是发展航天事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国自主研发的火箭发动机攻克了不少的难题,直到今天,国产发动机的最大动力已达到120吨。

下面随着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

该火箭发动机目前推力最大
近日,由中国航天六院生产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通过国防科工局现场验收。

这种大推力发动机将成为中国未来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空间实验室乃至执行深太空探索任务等工程的主要动力。

据介绍,我国此前发射的神舟系列运载火箭的主发动机推力都是75吨,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这种推力的发动机已不能满足对更深远太空探索的需求。

“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就是航天六院针对上述现状,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研制的无毒、无污染、高性能、高可靠的基本动力装置,也是今后探月工程、空间实验室乃至深太空探索任务等必要的动力基础,是目前我国推力最大的火箭发动机。

该发动机的研制填补了我国补燃循环发动机技术空白,掌握了核心技术,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掌握高压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从常规有毒推进剂开式循环液体推进技术,到绿色无毒推进剂闭式循环液体推进技术的巨大跨越。

未来,它
将替代现用的常规动力发动机。

是中国航天动力史的里程碑
5月27日至28日,国防科工局胡亚枫副局长带队在航天六院组织进行了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项目验收会。

来自国防科工局、省国防工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所属科研院所,以及哈工大、北航、西工大等单位的专家,达成一致通过验收的最终意见。

5月27日至28日,国防科工局胡亚枫副局长带队在航天六院组织进行了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项目验收会。

来自国防科工局、省国防工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所属科研院所,以及哈工大、北航、西工大等单位的专家,达成一致通过验收的最终意见。

胡亚枫副局长说,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是中国航天动力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另据了解,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研制上月底在天津顺利完成助推器大型分离试验,这标志着中国“大火箭”初样研制阶段最重要的大型地面试验之一获得圆满成功。

“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正是“大火箭”的主推力发动机。

不过,不久将进行的我国首次载人航天空间交会对接即“神九”发射任务的主推力发动机仍然为75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