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C.无丝分裂过程核膜消失
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
2.下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
图乙表示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图甲中的c和图乙中的f点对应
D.图乙中,eg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因主要是光照强度
3.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老年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B.细胞分化的方向通常是可逆转的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具有全能性
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5.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须的物质是()
A.H2O、CO2、ADP B.H2O、CO2、ATP
C.CO2、[H]、ATP D.[H]、H2O、ADP
6.下列有关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B.染色质是核仁中或粗或细的长丝
C.细胞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在染色质中的DNA分子中
D.染色质中含有DNA、蛋白质和少量RNA
7.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假根内。
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和核移植实验(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②的帽形因嫁接伞柄而发生改变
B.图2中③与图1中①的伞帽都是菊花形
C.图2中去核的甲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
D.上述实验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与细胞核有关
8.下列关于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和家兔体内核酸中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的五碳糖是一种,碱基和核苷酸都是四种
B.乳酸菌细胞中的核酸有两种,碱基和核苷酸都是八种
C.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其碱基和核苷酸都是四种
D.家兔神经细胞中的核酸及五碳糖都是两种,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核酸分布
9.下图是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桑树与大豆间作(两种隔行种植)和大豆单作(单独种植)时大豆的光合速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豆植株的呼吸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B.大豆植株的光合速率单作大于间作
C.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D.为减小误差,间作与单作植株间的株距、行距均需相同
10.将植物放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内,置于自然光下培养,假设玻璃小室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
一昼夜测得玻璃小室内CO2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在6~18时之间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
B.图中B、F点状态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
C.在C点时若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D.经过一昼夜的新陈代谢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减少
11.现有a、b、c三个相同的瓶(a瓶不透光),分别从某湖中同一位置取满水,测定c 瓶中的溶氧量,再将a,b瓶密封后沉入湖中原位置,24h后取出,测定a、b瓶中的溶氧量。
测定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mol/瓶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mol/瓶
C.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mol/瓶
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 mol/瓶
12.关于细胞增殖的相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随着细胞体积增大,物质运输的速率逐渐提高
B.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C.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D.压片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并没有直接关系
13.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此时细胞内最可能发生着()
A.细胞膜向内凹陷B.着丝点一分为二
C.核仁逐渐解体D.DNA正在进行复制
14.将酵母菌培养在葡萄糖溶液中,下图为其CO2的释放速率和O2的吸收速率随O2浓度的变化曲线,C点以后两曲线重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BC段,酶母菌厌氧呼吸速率不断减小
B.离体培养的动物细胞的CO2释放速率也与图示曲线类似
C.与A点不同,C点时糖分解释放的能量主要存储在ATP中
D.D点时,酵母菌既有需氧呼吸又有厌氧呼吸,且需氧呼吸强度大于厌氧呼吸强度15.“结构与功能观”是生命观念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翻译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B.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C.人体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与平滑肌细胞一样多
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高效进行
16.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实验中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属于加法原理
B.实验中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属于减法原理
C.探究甲状腺功能的实验中切除甲状腺,属于减法原理
D.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中,实验组作了加温等处理,属于减法原理17.图1和图2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C段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加倍
B.图2中b对应图1中的CD段,细胞中可观察到赤道板
C.图1中CD段细胞中可能发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和纺锤体形成
D.图2中c细胞中核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1
18.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所有动物细胞中均含有①、②两种细胞器
B.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离不开这两种细胞器的参与
C.①、②两种细胞器都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发菜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②
19.如图为某农作物光合速率随土壤水分减少的日变化曲线图,图中曲线I、Ⅱ、Ⅲ分别为降雨后第2、8、15天测得的数据。
若光照强度的日变化相同,则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在水分充足时该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出现“午休”"现象
B.曲线Ⅱ波谷的形成与气孔有关
C.适时进行灌溉可以缓解该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程度
D.导致曲线Ⅲ从6点至18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20.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
推测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利用光能,完成光合作用D.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二、多选题
21.{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和A、G、C、T4种碱基
C.玉米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但其遗传物质是DNA
D.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
22.{“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结合核酸知识分析,下列关于苔藓和牡丹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苔藓与牡丹都只含DNA,不含RNA
B.病毒核酸的元素组成与苔藓的相同,与牡丹的不同
C.DNA和RNA的成分的主要区别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都有差异
D.苔藓的叶肉细胞的线粒体不含DNA
2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D.烟草花叶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24.{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
有关这些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生物都有细胞膜和核糖体
B.具有核膜、核仁的生物是①②③④
C.生物②③④一定是异养生物
D.⑤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25.{新采摘的玉米味道比较甜的原因是籽粒中蔗糖的含量高。
采摘一天后籽粒中50%的游离蔗糖在酶的催化下可转化为淀粉。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采摘后放置几天后甜味逐渐减淡
B.冷冻处理可抑制淀粉的生成
C.蔗糖转化为淀粉是通过水解实现的
D.籽粒中的蔗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合成的
三、非选择题(实验解答题)
26.{大麦种子萌发初期,要吸收大量的水。
种子吸胀后,胚会释放赤霉素并将其转移至糊粉层,在此诱导水解酶(α-淀粉酶、蛋白酶等)的合成。
水解酶将胚乳中贮存的淀粉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物质,并陆续转运到胚轴供胚生长需要,从而启动了一系列复杂的幼苗形态发生过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_。
某小组将萌发的大麦种子磨碎后,分离出其中的酶,配成溶液后加入蛋白酶,检测其活性,结果如图1所示该结果说明萌发大麦种子中的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如底物浓度酶的含量,还有温度和pH以及酶抑制剂和促进剂等。
分析图2可知,Cl-属于酶的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剂。
(3)实验室里有一瓶酶制剂,但是标签不见了,有两位同学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据图可推知该酶是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4(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A侧加入浓度为20%的蔗糖溶液,B侧加入同浓度等体积的麦芽糖溶液,然后两边加入等剂量的酶液。
若乙同学的结论与甲同学相同,则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__,细胞中生成A的细胞器是________;D代表________分子;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氧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填字母)。
(4)一般来说,细胞在吸收培养液中的离子时,主要是通过图中________(填字母)方式进行的。
若用含Ca2+和NO3-的培养液培养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留存的Ca2+较多,而NO3-较少,这一现象与细胞膜的________性有关。
(5)若对离体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K+的吸收不受影响,该毒素的作用最可能是________。
28.{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核膜上的核孔可以实现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____________。
(2)溶酶体起源于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其消化底物的来源有:一是自体
____________的细胞器;二是侵入细胞的____________。
(3)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____________(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
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____________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4)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
29.{图甲表示某个高等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图丙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有______条。
(2)图甲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染色单体,对应图乙中______段。
(3)图乙中a-b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处于d-e段的细胞内含染色体
______条。
(4)图丙中表示染色体、DNA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图甲细胞的下一分裂时期对应图丙中的______阶段。
(填序号)
30.{研究小组欲在室温下,研究菠菜叶片细胞液浓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当植物细胞浸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时,发生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使溶液浓度发生变化,相对密度随之变化。
取浸过植物组织的溶液一小滴,放回原浓度的溶液中,相对密度减小的液滴上浮;相对密度加大的液滴下沉;若液滴停止不动,这个溶液浓度近似于细胞液浓度。
材料用具:菠菜叶片、15 mL大试管4支、移液管(2 mL,0.1 mL)、软木塞、小试管4支、打孔器、牙签、1 mol/L蔗糖溶液、次甲基蓝等。
(注:次甲基蓝的作用是为溶液染色,无其他影响;浸入蔗糖溶液的叶圆片数40片为宜。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将1 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配成0.2、0.3、0.4、0.5 mol/L的蔗糖溶液各10 mL,分别注入4支大试管中。
用2 mL移液管从大试管中各取2 mL溶液,分别注入4支小试管中,编号1~4,并塞上软木塞。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用牙签取次甲基蓝结晶少许,投入各小试管中,摇匀。
③用0.1 mL移液管从小试管中吸取蔗糖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重复实验2~3次。
(2)若菠菜叶片细胞液浓度介于0.3~0.4 mol/L的蔗糖浓度之间,请设计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记录表,并将结果、结论填入表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若根据(2)的实验结果没有找出菠菜叶片细胞液浓度,该如何继续完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单选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1、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2、细胞的无丝分裂:
概念分裂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过程细胞核延长→核缢裂→细胞质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特点(1)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
(2)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3)染色质、DNA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
A、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A正确;
B、动物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B错误;
C、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会消失,C错误;
D、衰老细胞不再分裂,无丝分裂可出现于高等生物,也可出现于低等生物,D错误。
故选A。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a光照条件下,细胞释放二氧化碳,不产生氧气,此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b光照条件下释放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产生总量相等,说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c、d过程细胞不再释放二氧化碳,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图乙是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e点无光照强度,此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f点是光的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g点是光的饱和点,g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
【详解】
A、光照强度为b时,CO2释放量大于0,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A错误;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a时,O2产生总量为0,只进行细胞呼吸,据此可知,呼吸强度为6;光照强度为d时,O2产生总量为8,则光合作用总吸收二氧化碳为8,因而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8-6=2个单位的CO2,B正确;
C、图甲中的c点O2产生总量为6,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相等,所以和图乙中的f点对应,C正确;
D、据图可知,eg之间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故限制e、f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D正确。
故选A。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本质上是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选择性表达,从而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详解】
A、老年人体内仍然在进行细胞更新,存在着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A正确;
B、细胞分化通常具有不可逆性,B错误;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
D、离体的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发育为完整植株,证明其具有全能性,D正
确。
故选B。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所有的复制都发生在间期;A正确;
间期DNA含量加位,染色体数未加倍;B错误;
纺锤体消失于末期;C错误;
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
D错误。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阶段,CO2的固定是指CO2与C5在酶的催化下生成C3,C3的还原阶段需要光反应提供[H]、ATP,所以参与暗反应必须的物质是CO2、[H]、ATP,因此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
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在光反应阶段,H2O在光能的作用下水解为O2、[H],同时利用光能合成ATP;暗反应过程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阶段,CO2的固定是指CO2与C5在酶的催化下生成C3,C3的还原是指在光反应提供[H]、ATP作用下,C3被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染色质,染色质是丝状物,因容易被碱性材料染成深色而得名,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其中DNA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详解】
A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A正确;
B染色质没有在核仁中,B错误;
C细胞核中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遗传信息就在染色质中的DNA分子中,C正确。
D染色质中含有DNA、蛋白质和少量RNA,D正确;
【点睛】
细胞分裂时,间期以细长的染色质的状态出现,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
色体,所以,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菊花形的伞柄嫁接到帽型的假根上,长出帽型的伞帽,帽形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型的假根上,长出菊花形型的伞帽,因此伞藻的形态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详解】
A、图1中②的帽形不会因嫁接而改变,A错误;
B、图2中的③与图1中①的帽形相同,都是菊花形帽,B正确;
C、图2中移去细胞核的甲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C正确;
D、上述实验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D正确。
故选A。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2、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详解】
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五碳糖只有1种,碱基和核苷酸各有4种,A正确;
B、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的核酸有2种,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B错误;
C、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其遗传物质DNA中的碱基和核苷酸各有4种,C正确;
D、家兔神经细胞中含有DNA和RNA,所以核酸及五碳糖都有2种,其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核酸分布,D正确。
故选B。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也逐渐增强,最后达到平衡状态,但是单作的最大光合速率大于间作,且间作先达到饱和点。
【详解】
A、光照强度为0时,大豆呼吸作用单作大于间作,A正确;
B、光照强度较低时,大豆光合作用速率单作小于间作,B错误;
C、从图中看出,图中间作的光补偿点小于单作的,说明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C正确;
D、为减小误差,间作与单作植株间的株距、行距均需相同,D正确。
故选B。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AB段的转折点之前,呼吸作用使得玻璃罩内CO2浓度增加;AB段的转折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玻璃罩内CO2浓度增加速率减慢;B点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
BD段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速率增加,而且大于呼吸速率,使得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DE段,由于温度高,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进入植物细胞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EF段,光照减弱,光合速率减慢,但光合速率仍大于呼吸速率,F点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F点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使得玻璃罩内CO2浓度上升,之后光合作用消失,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根据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6时和18时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时刻,因此植物在6~18时之间光合速率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A正确;
B、图中只有B点和F点状态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B正确;
C、在C点时若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则CO2的固定速率减慢,但C3的还原速率短时间不变,所以短时间内C3化合物含量减少、C5化合物含量增多,C正确;
D、与0时相比,24时小室内CO2浓度下降,说明在此段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多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故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应增加,D错误。
故选D。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abc瓶的初始状态一致,所以c瓶中的溶氧量可视为三瓶共同的初始氧气量w。
a瓶不透光,其中的微生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故(w-v)代表24h中呼吸的耗氧量;b瓶透光,在同一位置放置了24h,b瓶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k—w)代表净光合释放的氧气量。
【详解】
A、 B、根据分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w-v)=(k—v)mol/瓶,A正确,B 错误;
C、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w—v)mol/瓶,C、D都错。
故选A。
【点睛】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和呼吸作用过程的联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中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所以一般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就会分裂;
(2)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有利于细胞的生长。
2、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染色之前必须先漂洗以去掉解离液中的盐酸,防止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反应。
【详解】
A、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比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A错误;
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主要观察分裂期,由于分裂期时间短,只有了解有丝分裂日周期性才便于在分裂期观察,B正确;
C、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染色体形态清晰,C错误;
D、压片是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D错误。
故选B。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有间期DNA复制完成后,前期,中期。
【详解】
A、细胞膜向内凹陷为末期,A错误;
B、着丝点一分为二是后期,B错误;
C、核仁逐渐解体是前期,C正确;
D、DNA正在进行复制,还未形成完全的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C。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A点时酵母菌不吸收氧气,只释放二氧化碳,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A、C点之间,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于吸收的氧气,该阶段酵母菌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