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边塞诗
诗歌分类鉴赏之边塞征战诗答案及鉴赏
参考答案【例1】(1)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极目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
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词句注释]⑴汉关:汉朝的关塞,这里指唐朝军队驻守的关塞。
唐民谣:“将士长歌入汉关。
”⑵朔云边月:指边境上的云和月。
月:一作“雪”。
朔:北方。
边:边境。
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的岷山,是当时控制吐蕃内侵的要地。
⑶更催:再次催促。
飞将:西汉名将李广被匈奴称为“飞将军”,这里泛指严武部下作战勇猛的将领。
骄虏:指唐朝时入侵的吐蕃军队。
⑷莫遣:不要让。
沙场:战场。
[白话译文]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极目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
一再命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不要让敌人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
[作品鉴赏]这首《军城早秋》,一方面显示了严武作为镇守一方主将的才略和武功,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这位统兵主将的词章文采,能文善武,杜甫称其为“出群”之才。
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
中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
“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
“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
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
西山,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
“眼中形势胸中策”(宗泽《早发》),这是一切将领用兵作战的基本规律。
所以诗的前两句既然写出了战云密布的“眼中形势”,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诗中略去这一部分内容,正表现了严武是用兵的行家。
边塞诗词诗歌鉴赏5篇
边塞诗词诗歌鉴赏5篇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词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雁门太守行朝代:唐朝|作者: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屯田词朝代:唐朝|作者:戴叔伦春来耕田遍砂碛,老稚欣欣种禾麦。
麦苗见长天苦晴,土干确确锄不得。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
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屯田词》写边地屯田的人民在极艰苦的险恶的环境下从事劳动和不幸的遭遇,反映了农民无路可走的悲惨命运。
屯田是指政府利用军人、农民或商人垦种荒地,征取收成作为军饷。
本诗描述的是无田的农民应政府征召耕种屯田的情景。
前八句写农民屯田时的险恶环境和遭受旱、蝗等天灾,一年历尽辛苦,却仍是无衣无食,两手空空的农民眼望南天,凄然泪下如雨,不言中流露出他们的无限怨愤和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全诗语言朴实明快,对农民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的同情溢于言表。
蓟门行五首朝代:唐朝|作者:高适【其一】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其二】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诗歌鉴赏之边塞诗
蓟(jì)中作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注】孙、吴指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和吴起,“闭 门”指东汉末年大名士陈寔有感于世道黑暗,拒绝入仕, 故“闭门悬车,栖迟养老”(见《后汉书· 陈寔传》) ⑴两首诗共同表现了边塞什么样的环境特点? 广漠无边,充满凄清与悲凉,但也潜藏着紧张 。
明月古今伴烽烟,醉卧沙场看征云
边塞诗
古 来 征 战 几 人 回 醉 卧 沙 场 君 莫 笑
边塞诗概述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 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 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 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从玄宗即位到 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 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 的作品)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 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高 岑参、王昌龄。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首诗描写的场景有什么特点?在全诗中的作用 是什么? 一至四句写五月的天山不见鲜花不见春色,只有大雪
和思乡的《杨柳曲》,极写了边地苦寒的环境;五六句描
写将士们苦战的情景:时间紧凑,战斗生活紧张。后两句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仿 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 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 景象壮阔而悲凉。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从军行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诗中描写边人心理的诗句是?表现了怎样的 感情?用的是什么方法? 最后一句;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 感情;不直写,而是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 出来的。
边塞诗歌鉴赏经典5篇
边塞诗歌鉴赏经典5篇边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从军行朝代:唐朝|作者: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是初唐诗人杨炯边塞诗的代表作,借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实际为一首五言律诗,反映从军的辛苦。
夜上受降城闻笛朝代:唐朝|作者: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代表作之一。
全诗四句二十八字,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
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声牵动征人回乡之望。
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余味无穷。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朝代:唐朝|作者:岑参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lǔ]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边塞诗。
此诗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开头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唐军凯旋。
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
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
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古从军行朝代:唐朝|作者: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知识链接一、【边塞诗概述】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初盛唐边塞诗繁荣,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边塞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他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
二、【边塞诗常见术语等】意象:烽火、狼烟、画角、宝剑、马、铠甲等。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干戈、吴钩、鸣镝、矛、剑、戟、斧、钺、刀、铩地名和民族名: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碛qi、轮台、龟兹、夜郎;单于、吐(而谷5)浑出的)、胡、羌、羯、夷、楼兰、安西乐器或古曲:如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
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谐音)之意。
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见。
”语义双关又埋怨杨柳尚未返青]、《落梅花》、《关山月》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三、【边塞诗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诗歌鉴赏之边塞
诗歌鉴赏之边塞一、概念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多写士人邀功边塞以博取功名的豪情以及奇异壮丽的边塞风光。
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边塞诗派”,边塞诗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高适和岑参后世合称“高岑”,以及王昌龄、王维、李益等。
形式标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征人怨》、《关山月》、《从军行》等;艺术风格:豪放旷达、慷慨悲壮、雄奇壮美基本主题:1、建功立业的渴望2、保家卫国的决心3、山河沦丧的痛苦4、久居边关的乡愁5、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6、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7、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二、意象自然意象: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常见的地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三、常见主题(一)赞颂将士英勇作战,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例:《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作简要分析。
(3)第三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的?试作简要赏析。
(4)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怨愤例:《破阵子》(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古诗词鉴赏之四:边塞诗
contents
目录
• 边塞诗简介 • 边塞诗的主题与情感 • 边塞诗的艺术手法 • 边塞诗的影响与价值 • 边塞诗的鉴赏与实践
01 边塞诗简介
边塞诗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1. 地域性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 材的诗歌,主要表达诗人对边疆的热爱、 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要点二
反衬
通过描述一个事物的反面来突出其正面,如"莫愁前路无知 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意象与意境
意象
通过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表达情感或 寓意,如"枯藤老树昏鸦"。
意境
通过多个意象的组合来营造一种特定 的氛围或情感空间,如"长亭外,古道 边,芳草碧连天"。
语言与节奏
语言
边塞诗的语言简练、质朴,富有表现力,如"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通过壮志豪情的抒发,展现出诗人豁达、豪放、无畏的精神 风貌,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实现。
03 边塞诗的艺术手法
象征与比喻
象征
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表达抽 象的概念或情感,如用"雁南飞" 象征离别之情。
比喻
通过相似的事物来描述或解释某 一事物,如"月如钩"。
对比与反衬
要点一
对比
通过对比两个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来突出主题,如"战士军前 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岑参
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以 描绘边疆风光和军旅生活 为主,语言瑰丽,情感真 挚。
02 边塞诗的主题与情感
边塞风光
01
描绘边疆地区的壮丽景色,如辽 阔的草原、雄伟的山川、荒凉的 戈壁等。
古典诗歌鉴赏之边塞诗鉴赏专项练习及解答
古典诗歌鉴赏之边塞诗鉴赏专项练习及解答一、边塞诗概况(一)概念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二)标志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
如:柳中庸的《征人怨》、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等。
(三)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都是唐代边塞诗杰作。
二、边塞诗内容1、边塞风光——奇丽壮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统治者——穷兵黩武3、家乡——思乡念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__________________5、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三、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四、边塞诗语言特点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五、边塞诗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象征、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六、边塞诗常见意象1、与战争有关地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2、与战争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胡、羌、羯、夷、单于、吐谷浑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明月、雪山、黑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4、与战争有关的器物: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_________5、与战争有关的乐曲: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王昌龄出塞原文及赏析
王昌龄出塞原文及赏析《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组边塞诗。
第一首诗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慨叹边战不断以及国无良将,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边患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昌龄出塞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昌龄出塞原文及赏析篇1【作品介绍】《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
第一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
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第二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寥寥数笔,生动地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
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原文】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1龙城飞将2在,不教3胡马4度5阴山6。
【注释】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
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诗歌鉴赏——边塞诗
诗歌鉴赏——边塞诗边塞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以描写北方边疆地区风景、战争和生活为主题。
这些诗歌往往表达了作者对于家园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下坚韧不拔的精神。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边塞诗概述、历史背景与发展、典型作品赏析及影响等。
1. 边塞诗概述1.1 定义边塞诗指创作或描述位于国界附近或交通要道上城市和农村所产生出来的各类形式化咏唱。
1.2 特点- 描述性强:通过丰富多样而具体真实感观去反映事物;- 深入浅出:用简洁明晰语言直接传递信息;- 抒发情怀: 表达作者内心深处关乎自身经验与人格价值追求之意愿。
2. 历史背景与发展在汉朝时期, 长安成为东西南北四路大使必须过境口岸;隋唐时期,边塞地区的战争频繁;宋代以后, 由于北方少数民族不断侵扰和西夏、金朝等国家崛起,使得边塞诗逐渐兴盛。
3. 典型作品赏析3.1 王之涣《登鹳雀楼》- 内容:描绘了作者在长安城中远眺高耸入云的骊山,并表达对故乡及其人民思念之情。
- 特点:语言简洁明晰,意境深远。
通过描述壮丽景色与个体感受相结合来展现主题。
3.2 杨万里《世界无穷》- 内容: 描述了作者身处荒凉沙漠中但仍然保持豁达心态并欣赏大自然美好风景;- 特点: 抒发出积极向上精神状态,在困难环境下寻找生活希望。
4. 影响与启示边塞诗既是中国文学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变革过程记录者。
这些作品传递着勇气、坚毅和爱国主义精神,并为今天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启示。
附件:1. 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2. 杨万里《世界无穷》全诗法律名词及注释:- 作者权益:指对于边塞诗中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所有者拥有合法保护权利。
- 文化遗产: 指具有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代表着人类智慧与创造力,并为后代传承保存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料。
诗歌鉴赏之边塞诗
⑵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五言绝句 思乡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 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 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 己浓浓的乡愁。
实战演练(二)苏州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边塞诗派 举例
1、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2、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归纳特征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 穷兵黩武 将士艰苦生活 报国豪情 思乡念亲 人 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2、风格 雄壮豪迈
友
3、常用手法 比喻、夸张、用典
4、情感 报国之志 杀敌豪情 昂扬精神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形象 景物: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 雪飘飞。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 人物 劝别友人,前路莫愁。 内容 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 表达 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
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三、四 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 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 和豪迈的情怀。
分析举隅
实战演练(一)北京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qì )西行军 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⑴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___。 这两首都是抒发____。
课件:诗歌鉴赏之边塞诗
3.边塞诗的内容分类 (1):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 《马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李白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 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 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案: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极目四望,但见边月 西沉,寒云滚滚。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 月、西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 局势的紧张。
答:诗通过河湟旧卒的遭遇,反映了唐代人民为战争付出的 惨重代价,战争给人民造成巨大痛苦,控诉了唐政府的无能。
解题方法 总结:
意象 意境
标题 作者
注释 探寻 情感特点
朝代 题干
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 立业的豪情, 抒发将士们思乡念亲的 乡愁; 描写奇丽壮阔的边塞风 光; 抨击统治者穷兵黩武; 描写将士的艰苦生活、 边塞征战的残酷; 抒发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之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 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李贺 • 黄沙百战穿磨破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 • 报君黄金台用典燕昭王筑黄金台上意,提携玉
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 李贺
诗歌赏析——边塞诗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 壮志豪情。 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 英雄气概。 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 边塞风光。 情 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 :常用侧面烘托、动作 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 手法。 (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 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 等手法。
志
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
感 两地情愁。
答案 C
解析 C项,理解有误,错在“正有利于与胡骑拼杀,突出将士们英勇无畏的 战斗精神”。事实上“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 阔地带,突出的是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着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即 利于敌方,而不是利于己方。
(2)本诗序言说“感征戍之事”而和之,本诗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五、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三、思想情感
景 边塞风光
内
(雄奇、壮丽、奇丽、壮阔)
容
统治者—— 穷兵黩武
主 旨
人 将士 艰苦生活 报国豪情(杀敌豪情)
思乡念亲
友人
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1.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
边塞诗鉴赏课件
边塞诗中的人物形象
总结词
边塞诗中的人物形象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描绘不同的人物形象,诗人表现出对英雄主义 和人性光辉的赞美。
详细描述
在边塞诗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形象包括英勇的将士、忠诚的朋友、思乡的士兵和边疆居民等。这些人 物形象不仅展示了战争中的人性光辉和英雄主义,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和平和家园的渴望。诗人通过 对这些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出对人性美好一面的赞美和对战争的反思。
王昌龄《出塞》
总结词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 悲愤和对和平的向往。
详细描述
王昌龄的《出塞》是一首描写边塞战争的诗歌,通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诗句,表达了诗 人对战争的悲愤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诗中还通过对 边塞士兵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无奈。
高适《燕歌行》
总结词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士兵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苦难和英勇,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 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详细描述
高适的《燕歌行》是一首描写边塞士兵的诗歌,通过“君不见沙场苦,至今犹忆 李将军”等诗句,展现了边塞士兵的苦难和英勇。同时,诗中还通过对战争的反 思和对和平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人性问题的深刻思考。
语言特色
边塞诗的语言特色在于简练明快、质朴自然,同时又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例如,“秦 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
修辞手法
边塞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手法能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黄河
的壮阔和豪迈。
谢谢聆听
03 边塞诗的艺术手法
象征与隐喻
象征
边塞诗中常常使用象征手法,通过具 体的事物或场景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 情感。例如,以“大漠”象征战场, “烽火”象征战争,“归鸿”象征家 乡。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一、边塞诗的概念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用典、对比、虚实结合??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4、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战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 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 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 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 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 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 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 王昌龄。
1.上阕写景,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征?其作用是什么?
荒芜凄凉。渲染气氛,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2.下阕“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却又无从取胜,思念 家乡却又有家难回的矛盾心情。爱国激情,浓重 的乡思,兼而有之。
3.分析末句“白发”和“泪”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是年华流逝,功业不知何时才能 建立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思念家乡的苦闷。
艺术风格
有的豪迈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 征战几人回 有的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 有的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 萧 有的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 征; ……
边塞诗常用词语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 戟、斧、钺、刀、铩、
地名民族:燕然、西、轮台、龟兹、夜郎;胡、 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2004年江苏卷)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 明。
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 塞地名,马策、刀环等战争生活写了征人的戍 边生活。
2、通篇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简要分析。
1、怨年年岁岁频繁征调;2、怨时时刻刻备战 练兵;3、怨气候酷寒;4、怨景色单调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前两句写景有何特色?有何作用?
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个 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俯视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 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仰望写浩瀚空中的月色, 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 片白茫茫,令人顿觉冷嗖嗖。
音乐: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梅花 落》、《关山月》
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 广阔
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 豪情、昂扬精神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 即飞雪。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 终不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 度阴山。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 犹歌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 几人回。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 尽望乡。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 已先斑。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 霜满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 行》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 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 昌龄《出塞》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 适《燕歌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 翰《凉州词》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 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陆 游《书愤》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宋)范
故国之思:颈联写诗人想借助酒力梦回故国,可 酒薄无力,尚未到家,人已醒了,诗歌难以把愁 情抒写出来,可见愁之多之深。尾联以东风吹白 黑发,表现故国之思何其深沉。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首诗描写的场景有什么特点?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前两联写五月的天山不见鲜花不见春色,只有 大雪和思乡的《杨柳曲》,极写了边地苦寒的环境; 颈联描写将士们苦战的情景:时间紧凑,战斗生活 紧张。尾联直接抒情,表达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 以前面苍凉的环境和极其雄壮的作战场景描写作铺 垫,衬托了将士们的爱国激情。
题材: A.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 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 情绪; B.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 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 要题材。
情感: A.主战思想(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欲
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抨击主 降派、讽刺当朝无能、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B.反战情绪(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艰辛、 连年征战的痛苦、思念亲人的悲伤、征士的 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C.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 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 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 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衡阳雁去:衡阳,地名(今属湖南);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阳 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 ②燕然未勒:燕然,山名(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汉书.窦宪传》 载,窦宪出击匈奴,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 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突出了大漠的壮丽、奇特和诗人的激昂情绪。 诗人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对为国 御敌守边,立功边疆的将士们崇敬之情,充满了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 意?
深夜、秋风、汉关、朔云、边月、西山,前两 句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 要分析。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 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 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春阴 朱弁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1、金国之春有怎样的特征?具体分析。
阴冷萧瑟:首联写阴风惨惨,黄沙漫天,吹打弱 柳,荒凉凄惨;颔联写露水寒重,野草茂盛,乌 云低沉,乌鸦哀鸣,阴森恐怖。
2、后两联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
直抒胸臆 渲染 烘托 直抒胸臆、 典故、夸张 直抒胸臆 典故 对比
夸张
联想
典故
借景抒情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烘托、衬托、对比、虚 实结合 描写手法:正侧描写、白描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等 修辞手法:用典、借代、夸张
军城早秋 严武 咋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1.初唐: 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2、盛唐: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 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 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3、中唐: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 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4、宋代: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 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 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