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民俗风情
宣传家乡文化江西鹰潭
![宣传家乡文化江西鹰潭](https://img.taocdn.com/s3/m/39c3fd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8.png)
鹰潭民俗文化
鹰潭民俗文化
灯彩文化
灯彩文化是鹰潭地区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每逢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人们会制作各 种精美的灯彩,如龙灯、凤灯、花灯等,在街头巷尾巡游展示。灯彩文化不仅传承了传统 手艺,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4
鹰潭美食
鹰潭美食
鹰潭美食
贵溪捺菜
贵溪捺菜是鹰潭地区 的特色美食之一,具 有独特的风味和历史 文化底蕴。这道菜以 当地特产的蔬菜为主 料,加入辣椒、大蒜 、芝麻等调料制成。 其味道酸辣可口,深 受人们喜爱。贵溪捺 菜已成为鹰潭地区的 代表性美食之一
鹰潭美食
鹰潭美食
鹰潭豆花
鹰潭豆花是当地另一道传统美食,具有口感细腻、味道鲜美的特点。这道菜以黄豆为主要 原料,经过加工制成。豆花可以搭配各种调料和配菜食用,如辣椒油、葱花、花生碎等, 让人回味无穷
鹰潭美食
糍粑
糍粑是鹰潭地区常见的传统食品之一。它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蒸煮、捣碎等工 序制成。糍粑口感软糯、香甜可口,常被用于庆祝节日和重要场合。在鹰潭地区,糍粑的 制作工艺被传承下来,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美食
自己的家乡
2
鹰潭历史
鹰潭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鹰 潭属于楚国管辖
在古代,鹰潭因其地 理位置重要而备受重 视,是兵家必争之地
鹰潭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
类繁衍生息
随着历史的演变,鹰 潭逐渐成为交通枢纽
和军事重地
如今,鹰潭以其独特 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 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
游客
3
鹰潭民俗文化
宣传家乡文化江西鹰 潭
-
1
概述
2
鹰潭历史
3
鹰潭民俗文化
4
鹰潭特色文化旅游
![鹰潭特色文化旅游](https://img.taocdn.com/s3/m/b69be4c333d4b14e85246821.png)
鹰潭特色文化旅游——龙虎山: 世界道教文化的屋脊
龙虎山道教文化之旅
• 天师府 • 正一观 • 上清宫
• 兜率宫 • 东岳宫 • 鹰潭市道教博 物馆
华夏唯一的仙家府地——天师府
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 居和祀神的处所,占地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 平方米,是一座王府式的 道教建筑群,坐落于上清 古镇中部,背靠西华,南 对琵琶峰,门临泸溪河, 依山带水,气势恢宏。府 内豫樟蔽目,鸟栖树顶, 环境清幽,恰似仙境。作 为道教领袖的私第园林, 在中国绝无仅有。
鹰潭特色旅游文化旅游 ——建筑文化
• • • • • • 耳口曾家清代建筑群 上清古镇 塘湾镇 安仁县衙门 锦江古镇 甘露寺
历史的瑰宝——耳口曾家清代建 筑群
曾家古建筑群是整个 鹰潭地区唯一保存最 好、规模最大、历史 最悠久的清代建筑 群。2003年,这个古 建筑群与婺源的江湾 古建筑群同时被批准 为江西省级历史文化 名村。
鹰潭特色文化旅游——畲族文化
• 畲乡文化: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俗称山 哈,近似客家话,畲族语言、歌谣(长 曲、交恋、锁歌)是畲族的传家宝。畲族 有自己的民俗节日,最具特色的是“乌饭 节”“会亲节”“过年”等;每逢这些重大 节日,畲民会身着民族服装,聚在一起办 歌会、对山歌、跳马灯舞、竹杠舞、烧篝 火等民俗活动来庆祝节日。
•
中国道教第一古镇
上清古镇:依水而建,群山环抱,自然环境优美,道教氛围浓厚,名胜古
迹甚多。长约2公里的古街将长庆坊、留侯家庙、天师府、大上清宫等景点串成 一线。沿河的吊脚楼、码埠尽显江南水乡建筑特色。
上清镇旧名沂阳市。据考古发现, 两晋时渐有人聚居,唐高祖武德八 年(公元625年)设雄石镇,并 派兵驻守。唐末朝廷派中丞将倪亚 任镇遏史,后因其剿匪有功封为倪 亚王,古镇也因此改为倪亚市。北 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 宋徽宗命江东漕臣将上清观从龙虎 山迁放上清,又将倪亚市改为上清 市。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48 年),始称上清镇.
鹰潭畲族文化_2
![鹰潭畲族文化_2](https://img.taocdn.com/s3/m/829d93d25fbfc77da269b18c.png)
民族文化一、鹰潭民族构成鹰潭的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12.9万人,占99.6%;有畲、哈萨克、回、蒙古、藏、苗、壮、朝鲜、满、侗、土家、傈僳、俄罗斯族等33个少数民族,共4632人,占0.4%;超过200人的有畲族、哈萨克族、回族3个民族,其中畲族259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6.0%;哈萨克族303人,占6.5%;回族290人,占6.3%。
二、畲族1、历史概况畲族,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来,畲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还到贵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其余散居在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畲族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从福建罗源迁居浙江景宁。
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
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
畲(She),意为刀耕火种。
1956年中国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
从此,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
2、语言畲族有自己的语言—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通用汉文,唱畲歌,且畲歌是潮州歌谣的源泉。
99%的畲族所操语言接近于客家语,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语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
3、宗教信仰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
畲族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
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
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
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
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
祖图,又称“盘瓠图”,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标志之一。
畲族把有关始祖盘瓠的传说画在布上,制成约40幅连环画式的图像,代代相传,称为“祖图”。
家乡的风俗江西鹰潭作文
![家乡的风俗江西鹰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7c42c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b.png)
家乡的风俗江西鹰潭作文我的老家在江西赣州。
赣州地处亚热带季风4气候区.地形以山地、丘陵。
益地为主。
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征的起点城市。
那里民风淳朴、热懦好客,那里的春节有什么不同的呢?喜节前.那里勤劳的人们会制作腊货. 如:香肠、腊肉。
板鸭纯构担、猪舌、猪肝等.在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将腊货熬熟。
切好、攖盘,拼成轻州人卷节招待窖人的九龙盘“.从大年初一-直摆到出元两。
赣州人年前户户动手准备红瓜子、煎油课子、麻糕等各色糕点.迎接新年。
我的老家江西就是这样过春节的.而我最喜欢家乡的春节.因为他有着独特的方式.独特的风情,来诉说着他的过往。
“吃过蜡八饭,就把年来办。
“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一个时期。
为了“年”。
人们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共同渲染那种期冀已久的年味:“二十三祭灶关。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馕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磁杷,二十九炸和卤。
“一切都是按着传统的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乡邻们是家家飘香.户户欢瞬.看见你从家门口过,大都会热情地叫你进去尝尝新炸的丸子, 孩子们则会享着竹签串着肉丸鱼丸红署丸子等等互相尝鲜,同时还会掰菁手指头算。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
大年三十终于来了。
家里的大大小小都早早起了床,连鸡狗部比往常欢快,他们同主人们一起准备着过年。
我的家乡在江西.每年春节.市民们举行的活动可多了!农历年的最末- -天称除夕,江门习俗称“过年"。
除夕前人们就忙碌各式年货了:买鸡、鸭、稻、鱼肉、衣饰、家具、载皿、画、春联....样样都有。
餐桌上摆的大鱼大肉和精果.让人直流口水。
人们还会买柑桔、青橄榄那些象征吉祥如赢的水果。
旧俗过后,男的必新理发,女的必挽面"。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和“述职“之时。
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春节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赶回来团聚。
家里还会吃团圆饭。
如果是晚衣家的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
鹰潭市旅游攻略
![鹰潭市旅游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a4f943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9.png)
鹰潭市旅游攻略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城市。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
城市之一,鹰潭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下面将为您
介绍鹰潭市的旅游攻略。
鹰潭市旅游攻略
鹰潭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首推龙虎山,这里是中国
道教名山,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
登上龙虎山,您可以感受到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领略壮丽的山水景色。
其次是鹰潭的水域风光,庐山、三清山、龙虎山三山环抱,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鹰潭湖光山色,领略水乡
风情,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历史文化也是鹰潭的一大亮点。
鹰潭市区有许多历史古迹,如鹰潭革命烈士陵园、刘少奇故居等,这些地方见证了鹰潭的历史变迁,让人感受到浓厚的革命氛围。
此外,当地的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多彩,游客可以参与当地的传统节日活动,了解鹰潭独特
的民俗风情。
美食也是旅行的一大乐趣,鹰潭的特色小吃琳琅满目,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不可错过的有鹰潭米粉、荷叶包饭、酥肉等,每一样都是当地人的最爱。
品尝当地美食,也是体验鹰潭文化的一种方式。
总的来说,鹰潭市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历史文化,
都能让人流连忘返。
计划前往鹰潭旅行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以上推荐的景点和美食,相信会给您带来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鹰潭的风俗作文
![鹰潭的风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9edbe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7.png)
鹰潭的风俗作文我在鹰潭度过了几个年头的新春,俨然是一名鹰潭"百事通"了。
操着当地的口音,在街头小巷穿梭,从南站的牛肉粉吃到龙虎山的天师板栗烧土鸡,从乡民小集市到陈列来自各地食材的大菜市场,入乡随俗。
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一个异乡者安居乐业于此,骨子里早已认同鹰潭的独特文化底蕴,也切实感受到鹰潭的新变化。
鹰潭市因市区龙头山下有一汪深潭,潭深水碧,绿如鹰眼,岸边又古樟参天,绿树成荫,“雄鹰翔其上,涟漪兴其中”,故名“鹰潭”。
鹰潭美如其名,有着鲜明的特色。
鹰潭的特色名片有三:“一座山、一块铜、一瓶药”。
山是国家5A级景点龙虎山;铜是是鹰潭铜产量全国第一,亚洲最大的贵溪冶炼厂;药就是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肠炎宁片、珍视明滴眼液等中成药。
现在的鹰潭已形成特色产业群。
年间逢上肠胃不适、眼睛干涩的小毛病,当地人惯用肠炎宁片和珍视明滴眼液。
这是鹰潭人独特的“年货”储备。
鹰潭因“洞天福地,人间仙境”的龙虎山而誉为“道都”。
正月初,天气晴朗,无论是外乡人还是当地人都喜欢来龙虎山一览风光。
新年刚过,喜气还未完全消散,乡民的集摊早早摆好,有土鸡蛋,有风味炸豆腐,还有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吸引得游客流连忘返。
从天师府到龙虎山约二十里路,驱车到山下只要几十分钟。
来游玩的多是一家人,来此还愿,爬山登顶,舒活筋骨,祈求新的一年顺心顺意。
在鹰潭,我虽不能再感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情怀,但在更清新的空气和安静的环境中也能体会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喜悦。
鹰潭市里一些喜欢热闹的家户会放挂电子鞭炮以迎新春,但家家户户贴对联却是必不可少的习俗。
对联是每家每户寄寓新的一年美好愿望的象征。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鹰潭人热情好客,除了用鸡鸭鱼肉招待客人,也喜欢让客人尝尝自家晒制的辣椒干、茄子干,腌制的捺菜和洋芋(洋姜)等风味小菜。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年,鹰潭市面向全体市民拜年的方式也与以往不同。
江西省鹰潭市的风俗文化作文
![江西省鹰潭市的风俗文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7a2fb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a.png)
江西省鹰潭市的风俗文化作文Jiangxi Province is known for it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city of Yingtan is no exception. 江西省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鹰潭市也不例外。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aspects of Yingtan's cultural heritage is its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rituals. 鹰潭的传统风俗和仪式是其文化遗产中最突出的方面之一。
From the practice of ancestor worship to the celebration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the people of Yingtan place great importance on upholding their customs and traditions. 从祭祀祖先到庆祝传统节日,鹰潭人民非常重视维护他们的习俗和传统。
Ancestor worship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Yingtan's cultural identity, as it reflects their respect for their ancestors and their belief in the continuity of family lineage. 祭祀祖先是鹰潭文化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他们对祖先的尊重和对家族血脉延续的信仰。
The annual Ghost Festival is another important cultural event in Yingtan, where people pay tribute to deceased ancestors and wandering spirits. 每年的鬼节是鹰潭另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人们向已故祖先和游魂灵致敬。
鹰潭文化传统
![鹰潭文化传统](https://img.taocdn.com/s3/m/dec0793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a.png)
鹰潭文化传统
鹰潭,一个位于江西省南部的小城市,虽然不如江西的大城市那般繁华,但却
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
这里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承载着古老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先,鹰潭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闻名。
这里有着壮美的自然风光,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鹰潭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也成为了鹰潭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从古至今都以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宗旨,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其次,鹰潭的文化传统也体现在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上。
这里有着独具特色
的传统节日和民间活动,如春节期间的舞狮、舞龙表演,清明节的踏青活动,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等等。
这些传统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传承和弘扬了鹰潭的文化传统。
此外,鹰潭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遗址,如庐山、
龙虎山等,这些古老的建筑和遗址见证了鹰潭的历史,也成为了鹰潭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通过这些古老的建筑和遗址,可以感受到鹰潭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
总的来说,鹰潭文化传统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鹰潭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传统,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关注鹰潭的文化传统,让这份宝贵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鹰潭市内一日游景点
![鹰潭市内一日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b5eba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0.png)
鹰潭市内一日游景点
以下是鹰潭市内一日游的景点介绍:
龙虎山:中国道教发源地,有着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和古朴醇厚的民俗风情。
好运桥:漫步好运桥周边,可以欣赏龙虎山的景色。
升官表演:观看升官表演,整个过程大概一个小时左右。
竹筏:排队坐竹筏,在竹筏上面可以近距离欣赏龙虎山的美景。
上清古镇:可以欣赏一些经典的戏曲表演,在千年古树下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天师府:最后拜拜天师府,可以从古镇带些特产回家。
上清古镇:一个千年历史的道教古镇,古朴醇厚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
仙人城景区: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可以漫步悬崖峭壁的高空栈道,同游仙人居住的地方,聆听仙人的神话故事。
古月水街:集民俗、绝活表演、游玩美食于一体的地方,单纯游览是不需要门票的。
《鹰潭过年风俗》作文450字
![《鹰潭过年风俗》作文4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a49871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c.png)
《鹰潭过年风俗》作文450字英文回答:Chinese New Year, also known as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China. As a nativeof Yingtan, a small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I would liketo share with you th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of celebrating Chinese New Year in my hometown.First and foremost, the most significant tradition is the reunion dinner. On New Year's Eve, families gather together to enjoy a sumptuous feast. It is a time forfamily members to catch up with each other and strengthen the bond. We usually have a variety of dishes, such as fish, dumplings, and rice cakes. The fish symbolizes abundanceand prosperity, while dumplings represent wealth and good luck.Another interesting tradition is the hanging of red lanterns. Streets and houses are adorned with red lanterns,which symbolize good fortune and ward off evil spirits. The vibrant red color is believed to bring luck and happiness. Walking through the streets during this time is like being in a sea of red lanterns, creating a festive and lively atmosphere.Fireworks and firecrackers are also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New Year celebrations in Yingtan. The loud noises and bright lights are believed to scare away evil spirits and bring good luck for the coming year. The sky is filled with colorful fireworks, and the sound of firecrackers echoes throughout the city. It is a spectacular sight that never fails to amaze both locals and visitors.In addition to these customs, the tradition of giving red envelopes is also widely practiced. Red envelopes, known as "hongbao" in Chinese, are filled with money and given to children and unmarried individuals as a symbol of good luck and blessings. It is a way to share the joy and bring happiness to loved ones.The lion dance is another highlight of the New Yearfestivities in Yingtan. Performers dressed as lions danceto the beat of drums and cymbals, bringing good luck and driving away evil spirits. The lion dance is not only aform of entertainment but also a way to pray for a prosperous and auspicious year ahead.中文回答:中国新年,也被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泼水节鹰潭
![泼水节鹰潭](https://img.taocdn.com/s3/m/de88a2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5.png)
泼水节鹰潭
《泼水节鹰潭》
泼水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泼水方式和习俗。
而在江西省鹰潭市,泼水节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
每年泼水节期间,鹰潭市的居民会相聚在一起,手持水桶或水枪,互相泼洒着清凉的水,以驱除不祥之气,祈求来年平安吉祥。
这一活动不仅是对传统节日的庆祝,也是人们释放压力和欢乐的时刻。
在泼水节当天,鹰潭市还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传统民俗表演、美食节等。
这些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看,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泼水节也成为了鹰潭市的一个旅游名片,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与,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泼水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鹰潭市通过举办泼水节,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也为当地经济和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动力。
通过这一活动,人们不仅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也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鹰潭过节习俗作文
![鹰潭过节习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7dcc5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0.png)
鹰潭过节习俗作文
鹰潭过年可热闹了!大街上到处都是大红灯笼,像一个个小眼睛眨呀眨,好奇地望着过往的人群。
街角的商店里,挤满了买年货的人,大家都是一脸笑容,开心极了。
我最不喜欢吃年糕了,软糯糯的,香甜可口。
爸爸说,吃年糕寓意着一年比一年更进步,更美好。
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穿在身上,我感觉自己像个小王子一样。
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嘴里嚼着香喷喷的饺子,眼睛死死地盯着精彩的春晚。
电视里,演员们唱歌跳舞,我也跟着笑得前仰后合,不停地笑。
爷爷奶奶给我包了一个大红包,里面装着满满的祝福。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去公园赏灯。
公园里灯光璀璨,奇形怪状的花灯,闪着耀眼的光芒,像一颗颗夜明珠,美如画卷。
我拿着爸爸给我买的小灯笼,开心地跑来跑去,心里充满了喜悦。
鹰潭的节日真是太棒了,充满了欢笑和幸福,我喜欢这里的一切!。
鹰潭过节习俗作文
![鹰潭过节习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66a31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a.png)
鹰潭过节习俗作文
鹰潭的过生日,可热闹了!尤其是过年,那叫一个喜气洋洋!
我记得有一次过年,门口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有红色的灯笼,还有金光灿烂的鞭炮,还有我最爱的糖葫芦!我狂喜地来到外婆身边,拽起她的手,问:“外婆,今天要放鞭炮吗?”外婆笑眯眯地说:“当然要放啦,只不过放鞭的时候要十分谨慎,别被炸飞着了。
”
放鞭炮的时候,可真好玩啊!我和哥哥一起拎着火焰熄灭的鞭炮,跑到空地上,看着它“嘭”的一声炸开,口中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我高兴地蹦蹦哒哒,觉得自己都要飞出声了!
过年的晚上,我们会围坐在暖融融的火炉边,舔着热腾腾的饺子,望着远处孩子们在院子里结伴玩耍,静静地听着大人们聊天,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总觉得好温暖,好幸福。
我喜欢的鹰潭的过年,最近我越来越喜欢这里的一切。
鹰潭的节日作文350字
![鹰潭的节日作文3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277de0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7f.png)
鹰潭的节日方水土养一方人,鹰潭人民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形成和保持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婚丧嫁娶,四时八节都有一套独特的习俗体系,含有浓郁的地方文化。
春节俗称农历正月初一。
天刚见亮,各家各户由男主人起来,鸣放鞭炮,意为“开门大吉”。
由7至9个儿童组成的“秆龙灯”挨家挨户去跳,喝吉利的彩,各家各户得到儿童的祝福自然高兴,用果子、钱欢送。
家庭主妇为孩子穿上新衣,随即打扫庭院,把鞭炮纸屑从外往里扫,堆积在一处,然后烧火做饭、热菜,一家人洗脸的水倒在一个桶内,意为“财水”。
菜上桌后,主妇在香几上点上红烛,摆上供品,祭祀祖先。
饭后,大人小孩欢天喜地去看灯。
除尘送灶农历十二月廿后,各家各户都要打扫卫生,俗称“搽尘”。
把住房的每个角落都搽净,擦洗门窗、桌、椅、板凳。
廿兰日晚,各家点香烛、放鞭炮,送灶王爷(俗称“灶神公”)上天,希望灶王爷上天奏好事,下凡降吉祥。
除夕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俗称大年三十,即过年。
各家各户早上贴春联,农村还在粮仓贴上“五谷丰登”;厨房里贴上“五味调和”;猪、牛栏贴上“六畜兴旺”。
早上全家吃捞饭煮粥,上午煮肉、煮鸡、煎鱼,烧菜数量不等,荤素搭配。
饭菜弄好后,主妇先用一个盆或甑装满未蒸的米饭,放在供桌上,意为“年饭”,再把祭品摆上供桌,祭祀先人。
然后放鞭炮吃过年饭。
晚上重新热菜,令家人吃“岁酒”。
厅堂内灯烛辉煌,儿童不到外面玩,在自家的庭院里尽情地嬉闹,称为“守岁”。
到半夜鸡叫时。
各家放鞭炮“封门大吉”。
元宵晚上家里摆上酒席,全家人吃饭饮酒,洗好脸、脚后,主妇便在厅堂、房间、厨房、饭厅点上灯烛、打开粮仓,意为“老鼠嫁女”。
立春农民很注重“立春”节气,认为立春是新年的开始。
立春也有年前立的,也有年后立的`。
农民从菜地里带土挖来一株白菜,放在盆里或钵里,供放在香几上,鸣放鞭炮,叫“迎春接福”、“新春大如年”。
鹰潭春节的风俗
![鹰潭春节的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0113021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d.png)
鹰潭春节的风俗
鹰潭春节的风俗与许多地方相似,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和活动。
首先,在春节前,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以扫除旧年之旧,迎接新年之新。
其次,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和窗花,用红纸和金色字体,以示喜庆和祝福。
同时,还会在门口放置“福”字,以迎接财神。
除此之外,鹰潭人还有一项独特的习俗——赛鸟。
赛鸟是一项传统运动,是用训练有素的鸟儿进行的比赛。
在春节期间,许多人会把自己的鸟带到公园或广场上,与其他鸟进行比赛,以求得胜利和荣誉。
此外,鹰潭人还喜欢吃饺子。
在春节期间,饺子是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鹰潭的饺子以猪肉和韭菜为主要材料,口感鲜美,深受鹰潭人的喜爱。
总之,鹰潭的春节风俗丰富多彩,充满了喜庆和活力。
这些传统的习俗和活动不仅展示了鹰潭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人们对新年期间的期待和祝福。
- 1 -。
鹰潭春节的风俗
![鹰潭春节的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47be635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d.png)
鹰潭春节的风俗
鹰潭春节的风俗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舞龙舞狮等活动。
贴春联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传统活动,人们会在门上或墙上贴上对联,以祈求家庭的平安和吉祥。
放鞭炮则是另一项经典的春节活动,这一传统在过去曾经被禁止,但如今又恢复了。
人们放鞭炮的时候,声音震耳欲聋,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观看。
在春节除夕这一天,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共享年夜饭。
年夜饭一般包含着各种传统食品,如饺子、鱼、年糕等,寓意着团圆和丰收。
除夕之夜,人们会拜年,向长辈、亲友等拜年送祝福。
拜年时,还会派发红包,以表达对长辈和小孩的关爱。
最后,春节期间还有舞龙舞狮等各种表演,这些表演充满了欢乐和热闹,为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总之,鹰潭春节的风俗丰富多彩,无论是传统的活动还是现代的表演,都让人们在这个传统佳节中欢度美好时光。
- 1 -。
鹰潭清明节习俗作文
![鹰潭清明节习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292031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5.png)
鹰潭清明节习俗作文
鹰潭,一座古老的江西小城,虽小,却别有一番人情味。
每逢清明时节,鹰潭人就会恪守着祭扫先人的习俗,表达对逝者的缅怀。
清明前夕,你随处可见人们忙着扫墓的身影。
有的人拎着竹箩笼,里头装满各色鲜花;有的人肩挎着锄头铲子,准备先为先人的墓穴"梳妆打扮"。
大家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虔诚而快乐的神情,就像是要与故人喜庆团聚。
扫墓之时,火柴一根根打燃,烟雾缭绕。
鹰潭人会将冥钞焚化,用以"资遣"先人在陰曹地府的生活开支。
随后是祭拜仪式,全家人手捧馒头、鸡蛋、糖果,恭敬地摆放在坟前,口中念念有词,祈祷祖先在天之灵护佑后人安康。
清明是重阳的"小年"。
祭扫结束后,鹰潭的老人家们就会相约前往郊野游玩,一边赏花踏青,一边吟诗作对。
年轻人则会聚在一起,打着顽皮的主意,你追我赶,嬉笑打闹。
清明时节,祖孙三代其乐融融,热热闹闹。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祖父的那句箴言:"要常怀感恩之心,敬重祖先,珍惜当下。
"鹰潭人的清明习俗,正是对祖辈最好的缅怀和礼赞。
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用心血铭记英灵,同时也感怀生命的可贵,体味天伦之乐。
鹰潭漾会习俗
![鹰潭漾会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2facc9a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c.png)
鹰潭漾会习俗漾会(庙会)鹰潭物资交流大会[漾会] 朱友林摄于1987年鹰潭物资交流大会[漾会]1 朱友林摄于1987年庙会俗称“漾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
鹰潭近郊原有仙人寺,渔港、莲塘港、子弟庙等庙会市场,贵溪县有青泥岗、泗沥王前庙等庙会市场。
月湖区的庙会主要为童家仙人寺庙会。
童家仙人寺庙会起源早、规模大。
每年农历的八月廿日至廿二日是传统的庙会日,邻近数县及四乡农民蜂涌而至,到仙人寺朝圣进香,同时进行农副产品、手工业制品交换。
庙会期间,演大戏、唱“三角班”、耍猴、卖狗皮膏药等应有尽有,热闹非凡。
庙会之习一直延续到1963年,是年决定把仙人寺庙会改在镇区举行,并改“庙会”为“物资交流会”,庙会之称遂止。
曾经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会,鹰潭人俗称“漾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始年份今天已不可考。
1963年,鹰潭镇举办第一次物资交流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尔后,每年农历的八月廿日群众纷沓而至,“堵不胜堵”。
1984年,市政府决定不在市区举办物资交流会,由公安和工商部门派人到夏埠、白露、童家和南站路口进行堵截,结果未能奏效。
次年,市政府派一名副秘书长坐阵指挥,采取限制区域举办交流会的办法,仍然未能奏效。
1986~1992年的物资交流会,则采取政府统一领导,由工商局负责安排,划段定点设摊,在市区主要街道举办。
1990年,参加交流会的有浙江省的一些城市和南昌、抚州、东乡等市县的240多个国营、集体和个体商户,近8万人次,总交易额约40万元。
1991年,参加交流会的有本省与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省的20多个市县150多个国营、集体企业和2100多个个体工商户,总成交额409.5万元。
1992年,参加交流会的有本省与福建、浙江、湖南、广东、贵州、上海等20多个省市,261个国营、集体单位和607户个体和私人企业,人数10万人次以上,展销商晶多达35大类1.2万多个品种,总成交额600余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风情
一、古越民俗文化村
古越民俗文化村,它背靠来龙山,面临泸溪河,南接无蚊村,北连象鼻山游览区,完成是依据古越人“水行而山处”的生活习性而设计建设的,是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研修考察为一体的文化园地。
村内建筑多为竹木干栏结构,曲径回复、山水相间、独具匠心;结内民风民谷表演、生产生活方式展示珍贵文物展览,返璞归真,原汁原味,令人赏心悦目
民俗风情广场:古越民俗文化村的建设,非常巧妙地与山谷、溪流、丹崖、树木、农田、河塘相配,与古越时期的生活、文化相依附,古朴、恬静。
这里的建筑风格是春秋战国时期
的形制,主要特点是干栏式,即用竹森建筑的高脚屋。
这种建筑源于古人的巢居习惯,是江南江河湖畔低洼潮湿地的主要建筑形式,其特点是高爽,并有利于减少野兽害虫的侵扰,同时可避免建筑在雨季被洪水浸泡而遭破坏。
但又不同于巢居,是用竹木依山扎架,形成高脚屋,分上下两屋,上层居人,下层养禽畜。
房屋的墙面结构为竹木围护,屋顶为草泥覆盖,地面为圆木及木块,屋面多为山、歇山、攒尖形式,平面形式多为矩形和圆形。
有些讲究一些的房子,在二层楼边还建有走廊,廊边设有栏杆。
由于古越人对蛇的崇拜,建筑中常出现蛇或类似蛇的形象。
歌舞文化:古越族人,既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又是智慧而能歌善舞的民族。
我们从其后裔现在的苗、黎、畲、侗等民族的,就可见一斑。
而且,我们从崖墓中出土的十三弦筝和木制扁鼓这些珍贵文物来看,就不难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
朋友们,让我们与“古越人“手拉手,一同唱起来,舞起来吧。
生产活动:古越人以水上捕捞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但农耕种植也是其重要内容。
这里是天然捕鱼场和狩猎场。
古越人捕鱼的方式很多,有的乘坐独木舟在水上网捕,有的潜水捉捕,有的在岸边用渔叉叉鱼,还有的用弓箭射捕。
龙虎山中野兽也很多,如狸、兔、麂、野猪等。
古越人也常进行围捕、刺杀、射杀。
渔、猎场扬方式都很古朴,我们也可以去一试身手,体会一番古越人的生产情趣。
室内生产展场展示了古越人陪慧、手巧、细腻的一面,纺织、制陶、制作竹木器等生产工艺都是具有的水平的。
古越人生活的美食手工作坊和饮食区,有制豆腐、酿酒的,有做茄子干、捺菜的。
这些食品制作在当时是比较普遍的,而且一直流传至今。
饮食的习俗与生活环境总是密切的。
《博物志·五方人民》中记载:“东南之人食水产,西方之人食陆畜。
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食陆畜者,狸、兔、鼠、为珍品,不觉其膻也。
”干越人主要生活在水系达的地区。
泸溪河是龙虎山的母亲河、生命线,生活这里的人们自然也是以捕捞为主要生方式,以食水产为主要风俗。
古越人还喜欢吃蛇,当然他们并不认为这与蛇图腾崇拜有矛盾。
《淮南子·精神川》说:“越人得盨蛇以为上肴。
”《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越人“食稻啖蛇”等。
蛇文化展示区:我国古代的许多民族,为了团结本民族人民,同时,也为了标志本民族以区别其它民族,往往选择本民族崇拜的动、植物或自然现象制定成图案,作为族徽,作为旗职,这就是图腾。
蛇,自古就被视为有魔力的动物。
在我国乃至世界其它一些国家很早就
将蛇作图腾。
我国上古时代的原宗教崇拜的百物中,如龙、凤、蛇、虎、象等,也是以崇拜蛇最为主要。
因此,显示在文化、艺术上的,亦都是以蛇形为主体。
以文字而言,风、云、雷、电等都是像蛇(S)之形。
所以说,蛇对中国文化影响很深。
在夏商周三代,即认为吉祥的龙就是由蛇加以美化、神圣化之后升华而成的。
诸多史籍记载,蛇与龙在文化上是同一根源,所以,中国固然是炎帝的子孙,绝大多数是龙种,当然也可以说是蛇种啦。
蛇龙是大多粺中国人崇拜的图腾。
古越族人就以蛇(龙)为图腾。
歌舞文化:古越族人,既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又是智慧而
能歌善舞的民族。
我们从其后裔现在的苗、黎、畲、侗等民
族的现实,就可见一斑。
而且,我们从崖墓中出土的十三弦
筝和木制扁鼓这此珍贵文物来看,就不难想象当时人们的生
活是多么丰富多多彩。
出土的两件筝形制基本相同,由梓木做成,放置在棺木上。
一件保存较好,长166cm、宽17.5cm,一件尾已断残,残长174cm.筝面创制平整,鱼尾状筝头,向下弧弯,筝尾棱起呈凸形,尾宽15.5cm,有弦孔13个,筝头呈弯形,有弦孔2行,孔距相错。
它的张弦方法是从尾端弦孔开始,然后由尾及首直接拴于木枘上,一弦一枘,换弦十分方便,而且,可直接旋转木枘起调音作用。
这在当时来说,调弦系统已十分先进。
筝是越族人民的乐器,但通常人们却称筝为“秦筝”,如晋代的谢灵运《燕歌行》有“对君不乐泪沾缨,辟窗开幌弄秦筝”,唐代张九龄的《听筝》有“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宋代晏几道的《蝶恋花》有“绿柱频移弦易断。
细看秦筝,正似人情断”等等,几乎没有“越筝”的记载。
这大概是因为秦国派大将王翦“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后,将“越筝”在全国推广,便有了“秦筝”及其记载吧。
升棺表演前的古筝表演中的古筝,就是模仿崖墓中出土的“十三弦筝”放大复制的,现有25弦,音质非常古朴典雅。
用于伴奏的小鼓也是仿制品。
表演的歌舞,也是反映古越人渔猎、冶铸、制陶等生产生活内容的。
听着这动人悦耳的音乐,欣赏着这质朴明快的舞蹈,使我们仿佛看到了2000多年前,勤劳、智慧的古越人热爱生活、歌舞升平的场景。
二、无蚊奇村
无蚊村不大,60多户200多人口。
据家谱记载,许家村是许由的后代。
许由,上古高士,隐于箕山。
相传尧帝让以天下,要他接班,许由不从,遁耕于箕山之下。
尧帝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在政治上非常开明,四处访贤,要让位给许由。
许由连帝位都不愿接,可见其高风亮节。
许家村门楼墙上《许村的由来》中说,魏晋时,河南许姓有一分支迁至江西抚州许源定居,唐末,又有部分许姓从抚州迁至龙虎山,以捕鱼、打猎为生,这群人便是最早居住无蚊村的许家祖先,由此推断,无蚊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许村人以捕鱼、打猎、种田为生,家家户户养猪养鸡,但却没有蚊子。
广为流传的是张天师驱蚊孝母的传说。
有一次张天师和母亲从兜率宫回天师府途中在许家村借宿,夜晚蚊虫众多,扰得张母坐卧不安。
天师是孝子,拿起法扇挥手一扇,蚊子顿时逃遁一空。
从此以后,许家村再也没有蚊子。
这当然是颂扬张天师恪守道法,功力无边的佳话。
更主要的原因是许家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植被。
许家村依山而建,面水而居,村前泸溪河清澈见底,日日流淌。
自古讲流水不腐,这就杜绝了蚊蝇孳生的土壤。
更重要的原因是许家村屋前屋后都种有能驱蚊的樟树和桉树,樟树和桉树的芬芳香味抑制蚊子生长。
村后还有一个蝙蝠洞,晚上成群的蝙蝠张开大口捕捉蚊虫。
多种因素使得蚊子既无生存的土壤也无藏身之地,许家村也就成为中国首个无蚊村。
斗转星移,时光如梭,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龙虎山旅游事业的发展,许家村村民不再捕鱼,更不打猎,全都从事旅游。
近年来,龙虎山景区充分挖掘无蚊村这一宝贵的旅游资源,将无蚊村修缮一新,新线路上的游览小火车开到村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这里参观游览,听着天师的传说,寻觅无蚊村无蚊的缘由。
无蚊村已成为龙虎山旅游的一大亮点。
三、丧葬习俗——崖墓
崖墓悬棺:
位于仙水岩一带。
仙水岩诸峰峭拔陡险,岩壁光滑平展,岩脚下便是泸溪河。
临水县崖壁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岩洞,里面有一百多座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人的岩墓悬棺,其葬位高度为20-50米。
在大片岩壁上,洞穴星罗棋布,从泸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可以隐约望见洞口或钉木桩,或封木板,“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处可见,而这些洞穴高不可攀,无人入内,其中所藏之物,多少个世纪来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迹。
直到七十年代末,江西考古工作者利用吊云和云梯进洞,才将这个谜解开。
悬棺表演:
当飞云阁前的声声爆竹响起,唢呐奏出了道家乐章,表演者便自峰顶轻轻腾空跳起,沿着垂直悬挂到江面的绳子攀缘而下,灵活的身躯在空中表演出许多令人惊叹的高难度动作:一会儿似狼奔豹突,一个倒栽葱滑下三、四米;一会儿如春燕展翅,矫健的身形横挂在绳索上;一会儿如猿猴攀缘,手展彩绸当空舞。
当他们下滑到接近削壁中间的岩洞时,只见他们剧烈地摇晃绳索,借着惯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入洞中。
然后是地面上的楠木悬棺缓缓升空,上升到接近洞口时,岩洞里的人用短索牵引,地面的人则大幅度地摇晃绳索,借着悬棺在半空中左右晃荡的惯性,找准时机,上下合力把悬棺送入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