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其他感觉_毙考题
普通心理学考研资料----第三章 感觉
![普通心理学考研资料----第三章 感觉](https://img.taocdn.com/s3/m/6aa45d40bceb19e8b9f6ba3c.png)
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感觉感觉(sensation):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它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视觉、听觉、味觉、肤觉感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二、近刺激和远刺激考夫卡(koffka)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
近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
远刺激: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不会有很大变化。
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
三、感觉的编码编码: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如:电报码感觉编码(sensory encode):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的过程。
德国生理学家缪勒(Johannes Mvller)最早研究感觉编码,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theory of specific nerve energy)。
1.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它们在性质上是相互区别的。
2.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如视神经受刺激产生视觉,听神经受刺激产生听觉)3.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不同。
评价:1.在他看来,感觉不决定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否定了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2.人脑对神经信号的加工是一种编码过程,它能揭示这种神经信号所代表的现实刺激物的特征,帮助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缪勒只承认人脑对神经自身状态的直接感受,否定人的感觉依赖于外物的性质。
3.缪勒承认感官的分化,但不了解感官分化的真正原因。
特异化理论(specificity theory):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
左右半球各负责不同的功能。
模式理论(pattern theory):感觉的编码是由不同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
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e3e42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0.png)
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普通心理学是考研心理学科目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涵盖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等方面。
在准备考研过程中,针对普通心理学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普通心理学常考的知识点的汇总,供考生复习参考。
1.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学派和代表人物。
2.神经系统与感觉过程: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感觉过程的基本原理。
3.感知与知觉:感知和知觉的定义、感知的过程、知觉的特点、感知与知觉的关系。
4.学习与记忆:学习的定义、学习的基本原理、记忆的定义、记忆的过程和类型。
5.思维与语言:思维的定义、思维的特点和类型、语言的定义、语言的发展和特点。
6.情绪与动机:情绪的定义、情绪的成因和表现、动机的定义、动机的类型和功能。
7.认知与发展:认知的定义、认知的过程和类型、认知发展的理论和阶段。
8.个体差异与人格:个体差异的定义、个体差异的类型、人格的定义和结构。
9.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的定义和原理、社会影响的类型和机制、群体行为和合作的原理。
10.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11.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刺激强度_毙考题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刺激强度_毙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1eef4a77232f60ddcca197.png)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刺激强度
4、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刚引起感觉的微弱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感觉的小刺激量。
绝对感觉阈限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绝对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越大。
差别感受性:对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小的刺激变化量的觉察能力。
差别阈限(小可觉差):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小变异量。
差别阈限越小,即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小变异量越小,差别感受性越大。
韦伯定律:K=△I\I,即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JND与元刺激量的比值是固定的K值。
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
但韦伯定律是针对中等强度的刺激来说的,
费希那定律:P=Klg I,感觉量P与刺激强度I是对数关系。
其中K为常数。
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长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数级数上升。
但以韦伯定律为基础,假定小可觉差在主观上是相等的,故也只适合中等强度的刺激。
斯蒂文斯乘方定律:P=KIn,P指感觉大小,I指刺激的物理量,K为常数。
知觉到的大小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
对能量分布较大的感觉通道(如视觉、听觉)来说,乘方函数的指数低,因而感觉量随刺激量的增长而缓慢上升;而对能量分布较小的通道(温度觉、压觉)来说,乘方函数指数偏高,因而物理量变化的更明显。
但数量估计法不得不收到背景效应和反应偏向的影响。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邀请码:8806。
考研普通心理学笔记(上)
![考研普通心理学笔记(上)](https://img.taocdn.com/s3/m/b10aa0cb76eeaeaad0f3300a.png)
一、感觉定律及心理量表法和有关实验(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人脑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只有在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下,才能产生感觉。
感觉的意义:a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b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c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不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包含了效应器的活动考夫卡把刺激分为近刺激和远刺激。
近刺激是感觉器官接受到的刺激,可随感觉器官发生变化,如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等。
;远刺激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不会太大变化,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
2.感觉的种类根据感受器的不同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指接受来自身体外部的刺激,反应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等。
内部感觉是指接收机体本身的刺激,反映机体的位置、运动和内部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
3.感觉的编码编码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3.1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感觉编码。
3.2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
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在他看来,感觉不取决于刺激的性质,而取决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它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3.3感觉编码的研究有两种代表性的理论: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A. 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B. 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_毙考题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_毙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8a4fe7d80c22590102029d6f.png)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
四种形式: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
时间知觉依赖于人脑对事物或时间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分析和综合,与大脑的广大脑区有关。
额叶在时间知觉中起重要作用。
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有机体的各种节律性活动,即生物钟;借助计时工具。
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倾向于把时间估计的越短,事件数量越少性质越简单,倾向于将时间估计的较长。
在回忆往事时,同一段时间,经历越丰富感觉时间越长。
2、运动知觉
即认识物体的运动特性。
针对运动物体的网像运动系统,针对静止物体的头-眼运动系统。
似动: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动景运动: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如电影,活动性商业广告。
诱发运动:即相对运动。
自主运动:自我感觉。
运动后效:先注视运动的物体,在注视静止物体时会发现朝向相反方向。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视觉的基本现象_毙考题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视觉的基本现象_毙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c683a3490c22590103029d08.png)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视觉的基本现象3、视觉的基本现象(1)、明度明度指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
视亮度指从白色表面到黑色表面的感觉连续体,由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的,与物体的照度无关。
反射率高显白,反射率低显黑。
正常情况下视觉系统能对光强做出反应的范围是10-6~107烛光\m2,又分为暗视觉范围,中间视觉范围和明视觉范围。
视网膜上杆体细胞分布密集的地方(离中央窝16~20度处),对光明暗感受性高,明度的绝对阈限值较低。
锥体细胞集中的中央窝明度分辨绝对阈限值高。
锥体细胞能吸收可见光谱中所有波长的光,但对中央部分(500~625nm)敏感。
杆体细胞也可覆盖所有波长光,但对较短波长更敏感。
当人们从椎体视觉(昼视觉)向杆体视觉(夜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光照条件下人的视觉机制是不同的。
(2)、颜色颜色三个特性:色调,明度,饱和度。
色调决定于波长,明度决定于照明强度和反射系数,饱和度决定于灰色及其他颜色。
三维空间的颜色立体说明,从圆周到中心表示饱和度的变化,中心为灰色,圆周上各颜色饱和度高,越往中心颜色越不饱和。
颜色饱和度由圆周向上下方向变化,离黑白两端越近,饱和度越低。
颜色混合:分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
色光混合是一种加法过程,将各种波长的光相加;颜料混合是一种减法过程,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
色觉缺陷:主要是色弱和色盲。
色弱是刺激光较弱时分辨不出任何颜色,在男人中占6%,是一种常见色觉缺陷。
色盲分全色盲和局部色盲。
全色盲只能看到灰和白,缺乏椎体系统。
局部色盲一般只看见灰、蓝、黄,看不见红和绿。
色觉理论:三色说,认为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感受器,每种只对光谱上一个特殊成分敏感。
红色感受器对长波敏感,绿色感受器对中波敏感,蓝色感受器对短波敏感。
对立过程理论:视网膜上存在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在光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在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照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在视觉系统的更高级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2019考研普通心理学基础复习重点:记忆三大生理机制_毙考题
![2019考研普通心理学基础复习重点:记忆三大生理机制_毙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4699d4a1c7aa00b52acb50.png)
下载毙考题APP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2019考研普通心理学基础复习重点:记忆三大生理机制1、记忆的脑学说整合论:记忆的非定位理论。
认为记忆的保持不依赖于大脑皮层的精细结构定位,而是整个大脑皮层的机能。
定位论:脑机能定位理论。
如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记忆的SPI理论: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整合起来。
5种主要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情景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
关于记忆过程的假设是编码是单行的,存储是并行的,提取数独立的。
2、记忆的脑细胞机制反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贿赂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冲动并不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时间。
突触结构: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经元突触结构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是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
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改变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
长时程增强作用:海马的神经元具有形成长时记忆所需要的塑造能力,是长时记忆的暂时性存储场所。
利用长时程增强机制,海马能对新习得的信息进行为期数小时乃至数小时的加工,然后再将这种信息传输到大脑皮层中相关部位作更长时间的存储。
3、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神经元的电活动不仅会引起神经元突出结构的改变,还会导致神经细胞内部的生物化学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核糖核酸及某些特异性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改变。
机体内部的一些激素分泌能够促进其记忆的保持。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普通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最新版)
![普通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e451fc6c85ec3a86c2c5c2.png)
普通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最新版)心理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A)。
(A)能力(B)需要(C)动机(D)信念2、人的听觉主要受(D)的控制。
(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3、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C)。
(A)兴奋(B)抑制(C)兴奋与抑制(D)反射4、“谈虎色变”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表现,它属于(B)。
(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C)两种信号系统相结合(D)以上答案都不对5、感受性是(B)。
(A)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C)感觉阈限的大小(D)最小可觉差的大小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A)。
(A)空气振动(B)物体振动(C)空气(D)声源7、下列关于听觉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B)声波的频率越低,音调就越高(C)声波的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D)日常生活的声音大多是声波混合的结果8、下列关于平衡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平衡觉也叫做静觉(B)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前庭器官(C)人平躺的时候,平衡觉较弱(D)平衡觉是人对自己身体位置与地心引力关系的反映9、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B)。
(A)整体性(B)选择性(C)恒常性(D)理解性10、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
这属于(B)。
(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11、下面可以体现思维的概括性的有(C)。
(A)把事物的各部分和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B)把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C)从一类事物中抽取出共同属性,形成抽象地认识(D)在头脑中把两个事物联系起来,求同存异12、根据(A)可以把思维分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三类。
(A)思维的形态(B)思维的结构(C)思维的方向(D)思维的创造水平13、下面哪一种对梦的态度是正确的(A)。
普通心理学感觉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感觉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b20df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04.png)
普通心理学感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感觉是指:A. 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B. 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C. 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D. 客观事物的内在属性答案:A2. 视觉感受器位于:A. 视网膜B. 角膜C. 晶状体D. 玻璃体答案:A3. 听觉感受器位于:A. 耳蜗B. 外耳道C. 鼓膜D. 听小骨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感觉的特性?A. 感受性B. 适应性C. 选择性D. 持久性答案:D5. 嗅觉感受器位于:A. 鼻腔B. 口腔C. 咽喉D. 气管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感觉的产生需要外界刺激,这种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________。
7. 感觉的适应性是指在持续刺激下,感觉的________逐渐降低的现象。
8. 触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其中________是触觉最敏感的部位。
9. 味觉感受器位于舌头,可以感受到的基本味道有甜、酸、苦、咸和________。
10. 温度感觉的产生与皮肤表面的________有关。
答案:6. 强度 7. 敏感度 8. 指尖 9. 鲜味 10. 温度变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感觉适应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感觉适应是指在持续刺激下,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度逐渐降低的现象。
在生活中,例如长时间处于某种气味的环境中,人们会逐渐习惯这种气味,不再对其产生强烈的感觉。
12. 解释什么是感觉对比,并给出一个实例。
答案:感觉对比是指不同感觉刺激同时或相继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时,彼此之间的感觉效果相互影响的现象。
例如,将手浸入冷水后再浸入温水,会感觉到温水比实际更热。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两者的区别在于感觉是对事物单一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016心理学考研考点详解:感觉(2)
![2016心理学考研考点详解:感觉(2)](https://img.taocdn.com/s3/m/808b8ad58bd63186bcebbc5a.png)
2016心理学考研考点详解:感觉(2)心理学的知识点多而零碎,同学们对于心理学中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一定要掌握。
以下为普通心理学:感觉部分,一起来学习吧!2016心理学考研考点详解:感觉(2)(二)视觉视觉刺激: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
它主要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产生的。
在人类获得的外界信息中,80%来自视觉。
视觉的生理机制(一)视觉系统的生理机制从生理结构上研究主要是从眼球的结构、视网膜(包括上面的锥体和棒体细胞)等角度加以认识。
视觉系统的生理机制就是一个接收视觉信息、处理视觉信息、感知视觉信息的过程。
从解剖——生理的联系,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阶段:(1)视觉信息的光学处理过程;(2)视觉信息的神经处理过程;(3)视觉信息的皮层整合定型过程。
视觉的传导机制电信号从感受器产生以后,沿着视神经传至大脑。
传递机制由三级神经元实现:第一级为网膜双极细胞;第二级为视神经节细胞,由视神经节发出的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实现交叉,鼻侧束交叉至对侧,和对侧的颞侧束合并,传至丘脑的外侧膝状体;第三级神经元的纤维从外侧膝状体发出,终止于大脑枕叶的纹区(17区)。
视觉的机制不仅把神经兴奋从外周传人中枢,而且对输入的信号进行了加工处理。
这对各种视觉现象的产生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网膜上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的数量远远超过视神经节细胞(100万)的数量。
因此,来自视觉感受器的神经兴奋必然出现聚合作用,即来自许多锥体和棒体细胞的神经兴奋,会聚到一个或少数几个视神经节细胞上。
由于锥体细胞与棒体细胞的数量不同,它们会聚到双极细胞和视神经节细胞上的会聚比例也不同。
这对视觉信息加工有重要的影响。
视觉系统内的侧抑制作用,也影响到神经信号的加工。
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
侧抑制是动物感受神经系统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现象。
由于侧抑制作用,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而且也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
视觉的中枢机制大脑枕叶的纹状区是实现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的区域。
2017普通心理学之感觉_毙考题
![2017普通心理学之感觉_毙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fb01fc9b89680203d82578.png)
2017普通心理学之感觉四、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感觉:人脑通过感受器接受并认识了客观事物个别属性。
2.感觉的种类美籍的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
近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
如苹果是圆的;远刺激是感觉器官直接接受到的刺激。
如从侧面看苹果。
3.感觉测量E=1/R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微弱刺激的能力绝对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小刺激量差别感受性:对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小差异量也可叫做小可觉差JND,德国的韦伯对此研究发现了韦伯定律:K=△I / I (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为一个常数。
)只使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感觉的敏锐度。
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
但是,韦伯定律只适应于强度的中等刺激。
费希纳对数定律:在韦伯率的基础上,假设任何感觉的大小都可以在阈限上增加的小可觉察来决定(该假设以被否定)P=KlgI(同样只使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史蒂文斯幂定律: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幂函数P=KIn 公式表明知觉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
4.感觉现象(1)感觉的适应(2)感觉的对比(3)多种感觉的相互作用(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视觉-光刺激于人眼所产生的。
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
2.视觉现象色觉:关于色觉有两种不同的理论。
我们相信,在视网膜上存在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在网膜水平,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视觉系统更高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视觉对比:光刺激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同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为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两种明暗对比:某个物体反射的光量相同时,由于周围物体的明度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明度经验颜色对比:物体颜色受周围颜色影响朝向它们补色的方向变化马赫带: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用侧抑制解释)视觉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的变化,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两种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需要时间较长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过程进行很快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不立即消失,而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根据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的异同,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普通心理学 第3章 感觉 总结笔记考研笔记-精品
![普通心理学 第3章 感觉 总结笔记考研笔记-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f84a86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8.png)
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概述一.什么是感觉二,感觉的编码什么是感觉编码,简述感觉编码的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
编码是指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 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如光波和声音),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换为神经系统能够 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编码。
试述感受性和感受阈限以及感觉大小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这里的三大问题点都要回答)(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关系。
绝对感觉阈限(915华南18):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剌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操作定义为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剌激绝对感受性:是指人刚刚能够觉察出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例。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
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成反比。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13M ]差别阈限(915华南15):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操作定义为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差别的刺激强度之差。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可觉差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13M ](3)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三大定律[简述韦伯、费希纳、斯蒂文斯定律]名词解释:心理物理函数一级韦伯发现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之比是一个常数(又称韦伯分数)oK=AI/LI 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 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
K 为一个常数,对不同感觉来说,K 的数值是不相同的,即韦伯分数不同。
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度。
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
但是韦伯定律只适用于刺激的中等强度。
理解:韦伯发现两个重物的重量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的重量之比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
2017普通心理学之记忆概述_毙考题
![2017普通心理学之记忆概述_毙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eb381903d8ce2f00662378.png)
2017普通心理学之记忆概述(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记忆: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记忆的过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编码、储存、提取3.记忆的种类图尔温将长时记忆分类: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根据是否受意识控制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根据信息保持时间长短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记忆的脑学说也有整合论和定位论,但是还包括一种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的概念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的SPI理论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
评价:得到细胞集合理论的支持。
(2),定位论: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脑机能定位论。
认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
潘菲尔德(Penfield,1963)在医治严重癫痫病人时,进行了开颅手术,开颅后他用微电极刺激患者大脑皮层的颞叶,甚至听到了过去曾经听过的歌曲。
科恩(Cohen)在给抑郁病人脑的不同部位电击时发现,电击右脑,损害了形象记忆,但不损害言语记忆; 电击左脑,损害了言语记忆,但不损害形象记忆。
鲁利亚(Luria,1972)发现皮层下组织与记忆有密切关系。
他指出,丘脑下部组织及部分边缘系统受损伤时,病人的短时记忆出现明显障碍。
记忆的细胞机制包括:①反响回路: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
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短暂的时间。
人们认为它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种看法。
用白鼠跳高台的实验。
②神经元突触的持久性改变是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
③长时记忆会伴随着脑解剖结构的变化。
长时增强作用:在海马内的一种神经通路中,存在着一系列高频动作电位,能使该通路的突触活动增加。
海马是长时记忆的暂时性储存场所。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错觉_毙考题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错觉_毙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b7dc2dfbb4cf7ec4afed06f.png)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错觉
五、错觉
1、错觉是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出现种种歪曲。
研究错觉有助于揭示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消除错绝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
2、错觉种类
分为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形重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
(1)、大小错觉
缪勒莱耶错觉(箭形错觉)、潘佐错觉(铁轨错觉)、垂直水平错觉、贾斯特罗错觉(双曲线错觉)、多尔波也夫错觉(圆形面积错觉)、月亮错觉。
(2)、形状和方向错觉
佐尔拉错觉:一些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影响而不平行。
冯特错觉:两条平行线因附加线段影响显得中间狭两端宽的弯直线。
爱因斯坦错觉:许多环形曲线中,正方形四边略显弯曲波根多夫错觉:被两条平行线截断的直线不在一条直线上。
3、错觉理论
眼动理论:人们在扫描图形的某些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误差,产生知觉错误。
但眼动不是造成错觉的真正原因。
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认为当两个轮廓接近时,网膜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
的活动,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也就看到轮廓发生位移,引起形状和方向的错觉。
但只强调网膜水平上感受器的相互作用,而忽略了错觉现象和神经中枢的融合机制的关系。
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认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
2019考研普通心理学基础复习重点:内隐与外显记忆_毙考题
![2019考研普通心理学基础复习重点:内隐与外显记忆_毙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763d5c33687e21af45a950.png)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考研普通心理学基础复习重点:内隐与外显记忆
1、内隐记忆是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是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外显记忆是有意识的影响,个体有意识地搜有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
2、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加工深度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
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比外显记忆慢得多。
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
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
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作用。
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对外显记忆有很大影响。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普通心理学复习笔记之语言_毙考题
![普通心理学复习笔记之语言_毙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3c436d8e9951e79b89276f.png)
普通心理学复习笔记之语言2017研究生入学考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此阶段的复习同学们仍应紧扣考纲,重视笔记与精要知识点。
做到查缺补漏,将自己已经记住的重点强化,未记住的重点重新记忆!下面是普通心理学冲刺必备笔记。
第八章语言1.语言特点:语言的特性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的结构:音位、语素、词、句子。
语言的种类: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
2.语言的表征和加工过程:语言的表征和加工过程【语言表征】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
语言的表征具有层次性。
【语言加工】就是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
语言的加工可分为自动加工和受控制加工、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模块化加工和交互作用式加工。
3.语言的生理机制:[1]语言的发音机制: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
[2]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角回。
(1)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
(2)威尔尼克区病变会引起接受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
切断或损伤威尔尼克区与布洛卡区联系起来的神经纤维束-弓形束,也将产生同样的效果。
(3)角回实现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转换。
角回损伤将会引起语义性失语症。
[3]语言在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语言活动。
(割裂脑的研究),研究证实语言活动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但大脑右半球在语言理解中也有重要作用。
4.语音知觉[1]语音的物理性质:音调、音强、音长与音色。
[2]音位是在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小的语音单位。
音位分元音和辅音。
研究音位的区别特征有助于解释人对语音的感知。
影响语音知觉的各种因素有:语音类似性,语音强度,噪音掩蔽,语境,句法、语义的作用。
[3]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单词的部位信息、正字法规则、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字形结构、字词的使用频率、语音的作用、语境的作用、语义的作用。
[4]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句子的类型、词序、语境、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其他感觉
四、其他感觉
1、皮肤感觉
肤觉的四种基本形态: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触觉:皮肤不同部位的触觉阈限是不同的。
面部对压力敏感,其次是躯干、手指和上下肢。
手指的阈限值低,感知两点间的两点辨别阈限值也低。
痛觉:保护机体免受伤害。
2、嗅觉和味觉
对不同性质的刺激物有不同的感受性;和环境因素、机体状态有关;适应会使嗅觉感受性明显下降。
人的味觉有酸甜苦咸四种,味蕾分布位置也不一样。
舌尖对甜味比较敏感,舌根对苦敏感,舌两侧对酸敏感,舌中对咸敏感。
脊椎动物没有单独的味神经,味觉在皮层上也没有精确的定位。
温度对味觉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有明显的影响。
温度从17度逐步上升时,对甜味的感觉阈限逐渐下降,在37度时低,之后感觉阈限又开始回升。
3、内部感觉
主要有动觉、平衡觉(静觉)和内脏感觉。
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包括半规管和前庭两部分。
半规管是反应身体旋转动作的器官,前庭是反应直线加速或减速的器官。
当前庭器官兴奋时,视野中的物体出现移动,人的消化系统也会出现呕吐、恶心等现象,如晕车、晕船等。
前庭器官的稳定性可经训练得以改进。
内脏感觉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地定位,因此又叫黑暗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