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对教学改革的启示语文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对教学改革的启示语文新课程的价值

追求

语文学科在维系民族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构筑心灵世界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然而目前,很多中小学生将语文课等同为休闲课,对语文学习排斥和厌烦,甚至有些认为,语文成绩不好提高,索性就放弃了对语文课的学习。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教育者在正视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理性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语文教学的本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学术界一般认为,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存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观点。工具论认为,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文字、语言文章使语文必然具有运用性,如何使学生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语言表达能力,积聚从事各种职业都需要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等通用能力,增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操作性,是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持人文价值取向的研究者认为,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使语文天然地具有审美性和人文性,语文应该摆脱缺乏人气的知识传授,语文教学应由语言教学之径入文学之堂,语言教学应该体现审美观照,使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形成健康的审美心态、审美理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能够学会思考、提升生命的境界,语文的魅力就在于要使学生享受文学之美。

对于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虽存有“工具性”、“人文性”等不同的认知,但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所以,语文教学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

二、语文教学的现状:单一强调工具性或人文性

1.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价值,语文教学演变成基础知识的识记

走入中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发现,目前,我们国家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涵盖了字、词、句、段、修辞;文学常识、修辞手法、表达手法、说明方法等很多方面。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价值,内容本身可以体现语文作为工具具有的应用价值。但中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受考试的影响,将这些基础知识异化成一堆“死”的符号型结论。于是,语文教学中我们随处可见的是读音辨析、错别字辨析、成语运用选择、古今虚词辨析、实词识记、文学常识识记,乃至诗词的默写,语文教学成了识记教学、文字教学,陷入琐屑的段落、层意分析、题海战术之中无法自拔,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价值也被片面等同于它的考试价值,语文内容被人为地肢解得支离破碎的同时,语文成了知识的拼盘。思想的碰撞、心灵

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在“工具训练式”的语文课上毫无立足之地。

2.单一追求语文的人文性价值,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问题重重

为了改变语文教学中过于强调工具性价值这一状况,语文新课标强调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但很多老师由于理解有误,在课堂上却开始了削弱基础,淡化知识,只注重形式和热闹,抛弃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由于片面地强调人文教育力量,远离了语言应用,远离了文章作法。结果,很多学生表现出,语言基础薄弱,不会读,不会写一些极常用的字词,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作文错别字连篇,文学作品无力鉴赏,学生整体的读与写的书面言语能力欠缺,听与说的口头言语行为令人担忧。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实际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

三、解读问题之源:目标与现状之差导致语文教学问题层出

语文教学之所以产生上述状况,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教育者忽视了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单一地追求工具或者单一地诉诸人文都无法彰显语文本有的魅力,都无法实现语文的教学目标。语

文教学的工具性价值表现在它能够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以及掌握丰富的语言词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语言词汇等方面的量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抛弃了语文教材里所包含的基本的汉语词汇、语法规则、语用环境、文化知识,语文教学就如同空中楼阁。另一方面,将语文教学简单化、程式化,把生动的、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变成枯燥、机械的纯技术训练同样也背离了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使语文成为失却了人文滋养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需要发展学生对作品的鉴赏力和敏锐的观察力,通过陶冶情操帮助学生丰富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开放的内心以及健康的生活态度。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学生借助整体感悟来理解文本之意。所以,只有正视语文教学的价值目标以及现状,我们才能明晰语文教学调整和改革的方向。

四、寻求解决之道:语文教学的改革着眼点

1.夯实基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读写是构成语文能力的四要素,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中,读与写是书面言语行为,听与说是口头言语行为。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需要从基础做起,对学生加强训练。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读”练“说”、以“说”助“写”、以“说”练“听”的方式[1]。“读”是基础,这需要学生从最基础的大声朗读开始做起,

课内外相结合,有意识地朗读课文及报刊。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是否读音准确,吐字清晰,语速恰当。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精读、略读的阅读技巧,使学生通过“读”来感知内容,感知情感。“说”的训练需要教师抓住各种契机,以“答”、“论”、“讲”三个环节为突破口,随时随地地训练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安排学生讲故事,复述课文,搞讲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兴趣和能力。“写”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换,它要求学生斟酌某个字、词、句子可以用在什么语境中,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所以,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对内部语言进行调遣、连缀、充实、编排,最终,以较为完善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对于“听”,我们强调,学生不仅能听出说话者的本意,更把握弦外之音,话外之意。

2.关注情感,打开学生语文学习的心智之门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矿藏,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情感载体,从学生感性认识入手,深入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游弋,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价值。

(1)注重语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无一不与生活产生意义,无一不是为学生的生活服务的。但是,传统的语文课存在的最大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