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合集下载

第七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ppt

第七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ppt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分为三次产业: 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次产业;对 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次产业;为生 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次产业。
2020/10/7
玉溪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6
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国家统计局1985年10月制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的标准, 2002年进行了修订。
(3)有人提出第四产业——信息产业。代表人物:①美国经 济学家马克·波拉特,著作《信息经济论》;②中国学者王树 林,著作《21世纪的主导产业——第四产业》。也有人把金 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等列为第四产业。
(4)有人提出第五产业,有两种划分:①农业、工业、服务 业、信息产业、知识产业;②农业、工业、服务业、资源再 利用业、生态维护业。(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
2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及产业划分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
产业(industry):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 经济活动的集合。
产业结构(industry structure):是指国民经济 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从广义来看,产业结构包括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
相互比例关系和相互关联方式;从狭义来看,产业
在两大部类划分的基础上又分为三大部门:农业部门、 轻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
为了涵盖整个社会生产活动又分为五大部门:农业部门、 工业部门、建筑业部门、交通部门、商业部门。
这是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的东方核算体系。
2020/10/7
玉溪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5
2. 三次产业分类法
新西兰经济学家费希尔(A.Fisher)和英国经济学 家克拉克(C.Clark)提出。
2020/10/7
玉溪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主导产业着眼于未来的长期发展,强调创新、 未来的发展优势和带动优势;
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立足于现实经济的效率 和规模,注重可靠性和效益。
2020/7
确定主导产业的意义
❖ 主导产业未必是当前经济较大影响的产业,投入产 出率可能也比较低;但由于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 展具有的带动作用,有意识地确定主导产业,重点 培育主导产业;既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 长,也利于各地优势的发挥。
❖ 第一产业: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部门,一般指广义农业,包括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 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一般指广义工业, 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采矿业。
❖ 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一般指广义的 服务业, 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公务及 其它事业。
❖ 1、配第—克拉克定理 ❖ 2、库兹涅茨模型—人均收入影响论 ❖ 3、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 4、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演替和经济成长阶段论
2020/11/29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城规系
21
(四)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① 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 ❖② 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 ❖③ 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技术生命周期; ❖④ 区域资源供应状况的变化。
2020/11/29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城规系
9
❖ 五次产业划分法: ❖ 一类是传统经济学框架下:农业、工业、服务业、
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
❖ 一类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农业、工业、服 务业、资源再利用业和生态维护业。
2020/11/29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城规系
10
三、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
2020/11/29

贵港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贵港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贵港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摘要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健康发展的前提,对贵港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实现区域持续发展。

贵港市经济的整体发展着眼点在与建立和培育主导产业,因此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的选择主导产业。

关键词:贵港市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产业结构优化Abstract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to analyz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Guigang conducive to make full use of regional resources, play to regional advantages, improve the industrial economic benefits, enhance the regional economic strength, realize th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Guigang city's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rting point in establishing and cultivating leading industry, therefor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s the key to how to choose the right leading industries.Key words:Guigang city;industrial structure;leading industry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1. 贵港市产业结构分析1.1 贵港市产业结构划分根据贵港市发展中各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方式,以及各经济活动在贵港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可以将贵港市的经济活动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基础型产业三类,其中:主导产业有:能源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建筑产业、机械制造业、现代旅游业、港口物流业。

第7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

第7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

300 46.0 26.9 27.1 600
34.8
27.6 37.6
500 31.4 36.2 32.4 1000 28.6 30.7
40.7
1000 17.7 45.3 37.0 2000 23.7
33.2 43.1
3000 8.3
40.1 51.6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85年 17
区 域 规 划
1
7.1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区 7.2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与产业结构优化
域 规 划
2
7.1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区 域 规 划
3
7.1.1产业的划分 7.1.2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区 7.1.3产业结构分析的方法
域 规 划
4
(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 系划分
☞生产资料生产部类、 消费资料生产部类
10.99
0.05
7.90
0.18
2.43
0.07
14.29


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 三联书店,1989.
15
库兹涅茨、钱纳里等的产值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的相关模型
西蒙·库兹涅茨模式(1971年)
钱纳里、艾金通和西姆斯模式 (1970年)
人均
产值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人 均 产值比重 (%)
GDP ( 美 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GDP 第三产业 ( 美
的份额
的份额
的份额
100~200
46.4~36.0
13.5~19.6
40.1~44.4
300~400
30.4~26.7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区域标准化的产业部门如按全国或所在大区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
Nij称为份额分量(或全国平均增长效应)
Pij称为结构偏离分量(或产业结构效应)
是指区域i第j部门增长速度与全国或所在大区相应部门增长速度的差别引起的偏差,反映区域、部门相对竞争能力,此值越大,则说明区域j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
1、配第-克拉克定理
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2、库茨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
制造业发展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受工业品和初级品的输出率的影响较小,将制造业分为三种类型,即初级产业、中间产业和后期产业。
3、霍利斯-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1.基本原理
2.数学模型
代号假设:
设区域i经济总规模为bi,0 ,bi,t (可用总产值或就业人数表示); 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期的规模bij,0,bij,t(j=1,2,…,n); 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在相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经济总规模为B0,Bt; 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Bj,0与Bj,t 。
克拉克定理: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过程是先由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然后再由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等)和建筑业;
克拉克的三分法(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采用)
(二)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在传统经济学框架下从三次产业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三次产业划分法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发展的新产业 ——农业、工业、服务业、资源再利用业和生态维护业。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2.五次产业划分的探讨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常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一座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

在产业结构特征方面,常州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制造业占主导地位:常州市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导,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化工产业等。

这些产业链完整,技术含量较高,对于市区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企业规模较小:常州市的制造业企业规模较小,以民营和私营企业为主,而大型企业较少。

这一产业结构特征既反映了常州市制造业发展起步较晚的实际情况,也体现了常州市逐步加强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实践探索。

3.产业协同发展:常州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协同发展特征。

例如,常州市的装备制造业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业链相连,形成了完整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这种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提升常州市的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考虑以下条件:1.基础条件:主导产业选择应考虑地区的自然资源、区位资源、交通网络、人力资源等基础条件。

常州市具有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的优势,可以发展依托水运和陆路交通的产业,如物流、仓储、交通设备制造等。

2.产业链优势:常州市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化工等产业链上有较好的基础,可以选择这些领域作为主导产业,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附加值。

3.产业发展潜力:主导产业应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需要考虑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因素。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好发展前景,而此类领域又与常州市的产业链有较好的衔接,是选择主导产业的优选方向。

4.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主导产业的选择还应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近年来,常州市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因此,应尽量选择清洁生产、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相关领域作为主导产业,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常州市的产业结构特征以制造业为主导,应选择与现有产业链衔接紧密、具备良好发展前景和潜力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区域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区域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区域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区域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我对某个区域的产业发展进行了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一、背景介绍该区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拥有良好的交通和基础设施,人口稠密。

该区域以制造业为主,包括机械、电子、纺织等行业。

二、产业结构该区域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导,占据了该区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机械制造业是该区域的支柱产业之一,包括汽车、机床等制造业。

此外,电子制造业和纺织制造业也在该区域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三、产业特点1. 制造业集聚效应强:该区域的制造业企业众多,形成了较大的集群效应。

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2. 技术水平较高:该区域的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较多,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例如,该区域的一家机床制造企业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3. 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相比于一线城市,该区域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

四、问题与挑战1. 环境污染:由于制造业的发展,该区域面临着环境污染的问题。

空气质量下降、水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

2. 产业结构不够多元化:该区域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过度依赖制造业。

应该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创新型企业等,以增加产业的多样性和韧性。

3. 人力资源短缺:尽管该区域拥有大量的劳动力,但高技能人才相对匮乏。

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满足产业升级的需要。

五、发展建议1.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合作,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

2. 增加环境保护措施:加大环保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强环保监管,减少环境污染。

3. 多元化产业结构: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努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以提高产业多样性和韧性。

4. 培养人才: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六、总结该区域作为一个制造业中心地区,拥有良好的基础和潜力。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人才等方面的工作。

第7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讲解

第7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讲解

二、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一)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1.消费因素 2.资源因素 3.技术因素 4.基础与传统 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
(二)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 1. 能否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2.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3.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4.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5.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反映区域部门相对竞争能力,D越大,说明 区域j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
2.数学模型
设初始期区域i经济总规模为bi,0,末期(经济总规模 为bi,t。 依照一定的规则,把区域经济划分为n个产业部门, 分别以bij,0,bij,t(j=1,2,…,n)表示区域i第j个产 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期的规模。 以B0,B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在相应时期初期 与末期经济总规模,以Bj,0与Bj,t表示大区或全国初期 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
▲G>1,说明j区域产业结构素质高,使其整体效益 高于对比区域;G<1,说明j区域产业结构素质差,影 响到区域总体效益不如对比区域。
3.效益超越系数
式中:F为效益超越系数;r和R分别表示区域 净产值的增长率和区域总产值的增长率。 ▲若F>1说明结构素质好,结构效益较大;F<1, 则相反。
4.弹性系数
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所在大区或全国j产业部门在[0,t]内的变化率为:
以所在大区或全国各产业部门所占的份额按下式将区域各 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得到:
在[0,t]时段内区域i第j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ij 可以分解为Nij,Pij,Dij,三个分量:
Gij=Nij+Pij+Dij
※结构偏离分量P(或产业结构效应):是指区域部 门比重与全国(或所在大区)相应部门比重的差异 引起的区域部门增长相对于全国标准所产生的偏差。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是对一个地区内不同行业的分布情况和发展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对区域主导产业的分析,可以了解该地区的经济特点、特色产业以及发展优势。

下面是一篇关于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的1200字以上的文章。

一、区域产业结构概述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其中一地区内各类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关系。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反映了该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

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和协调发展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导产业的确定和重要性主导产业是指其中一地区所具有的,对该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突出作用和基础性影响的产业。

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中起到了牵引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作用,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确定主导产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主导产业应具备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和优势产业发展的资源和条件,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条件等;其次,主导产业应具备较高的增长速度和增加值能力,在区域内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再次,主导产业应与该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他产业有较好的产业链衔接和协调发展关系。

主导产业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主导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增值网络;其次,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具备较高的创新和科技含量,对地区经济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起到关键作用;再次,主导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拉动效应,能够带动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最后,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参与能力,能够推动地区经济的开放和国际合作。

三、区域主导产业的类型和特点不同地区的主导产业类型和特点因地区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资源型主导产业:该类主导产业以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核心,如石油、天然气、矿产等。

此类主导产业在地区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增长。

第7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

第7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
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 三联书店,1989.
15
库兹涅茨、钱纳里等的产值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的相关模型
西蒙· 库兹涅茨模式(1971年) 钱纳里、艾金通和西姆斯模式 (1970年)
产值比重 (%) 产值比重 (%) 人 均 人 均 GDP GDP 第一产 第三产 (美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 美 元 ) 第二产业 业 业 70 150 45.8 36.1 21.0 28.4 33.2 35.5 100 300 46.3 30.4 13.5 23.1 40.1
库兹涅茨、钱纳里等的就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的相关模型 西 蒙 · 库 兹 涅 图 模 式 钱纳里、艾金通和西姆斯模式(1970 (1971年) 年) 人 均 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 人 均 三次产业的就业的结构( %) GDP GDP 第一产 第二产 第三产 (美元) 第三产业 ( 美 元 )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业 业 业 70 150 300 500 80.3 63.7 46.0 31.4 9.2 17.0 26.9 36.2 10.5 19.3 27.1 32.4 100 300 600 1000 68.1 49.9 34.8 28.6 9.6 20.5 27.6 30.7 22.3 29.6 37.6 40.7
区 域 规 划
☞农、轻、重
☞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
服务业
5
(2)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

1)三次产业的划分
区 域 规 划
2)五次产业划分的探讨
6
(3)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产业的功能分类)划分
区 域 规 划
☞主导产业
☞辅助产业(关联产业) ☞基础性产业

《区》第7章——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区》第7章——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 从山东省工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见表2) , 5年 期间,山东省工业产值增量Gi = 8 343. 87 , 相对于 全国增长率L = 1. 128 > 1 。可见山东省工业经济 发展速度略快于全国发展速度;从部门总的增长优 势看,采掘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 制品制造业等行业的PDij值较大, 增长优势比较明 显: Pi = 5 757. 86 ,结构效益指数w = 0. 956 7< 1 。 可见,山东省工业结构不是太好,与全国相比较,朝 阳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夕阳产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 不具备竞争优势, 需要作较大的调整, 这与山东省 长期以来传统产业占相当大的比重有很大的关系; Di = 2 303. 73 , 竞争力效果指数u =1. 179 > 1 。可 见,山东省行业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有较多的 部门发展迅速, 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这与山东省 最近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有一定的关系。
第二阶段(1985年-1992年):非农产业迅 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总体特征是第二、 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 升,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1985年 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所占的比重分别约为31%、44%、25%,到 1992年其比重分别约为23%、48%、29%。 在这一阶段,资源配置的最大特点是劳动 力从第一产业大量转移到第二、三产业, 特别是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1993年-2005年):第二产业高 速发展时期。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的显 著特点是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讯 设施迅速发展,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1993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 总值中所占有的比重分别为:22.4%、 48.3%、29.3%,到2005年,这一比重分别 为12.5%、47.3%、40.2%。在第三阶段的 1997年,中国第一产业的比重跌破20%以下, 这个时期,重工业比重显著增长,电力、 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 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 动力。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以荆州市为例第一章:区域产业结构概念及其特征、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的结果。

在某特定区域内,之所以拥有某种类型的产业结构,是由该特定区域的优势和全国经济空间布局的总体要求所决定的、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条件制约性。

区域经济条件影响,制约区域产业结构,表现为对产业的类型和演化的影响。

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

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是不同的,不同的产业结构也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阶段性,不同的产业空间结构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产业部门结构与产业空间结构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内容,后者是前者的空间表现形式,它们在区域上得以统一多样性。

区域条件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开放性。

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和演变,也受到区外环境的影响,与区外不断进行着物质、技术、信息,人才和资金的交流。

第二章:产业的划分一、产业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归并分类。

标准不同,所划分的产业类别也不同。

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2.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3.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4.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5.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分类标准: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划分内容:第一部类:生产资料部门(专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来满足社会生产消费的需要)第二部类:消费资料部门(专门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来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优点:揭示了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时两大部类产业间的实物和价值构成的比例平衡关系,是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理论基础。

缺点:覆盖面窄、实际应用困难、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

区产业发展的调研分析情况报告

区产业发展的调研分析情况报告

区产业发展的调研分析情况报告区域产业发展的调研分析情况报告一. 调研目的及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和分析某区域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和问题,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

该区域作为一个特定的地理范围,在经济、产业结构、就业、技术创新、区域竞争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将对本次调研提供的背景资料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二. 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数据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地调研:通过对该区域的企业、产业园区和相关组织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产业结构、企业发展情况、技术创新等情况。

2. 深度访谈:采访了该区域的政府部门、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多个角色,了解他们对于该区域产业发展的看法、建议和问题。

3. 统计数据分析:收集了该区域相关的经济、产业、就业等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掌握区域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趋势。

三. 调研结果及分析根据以上的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对该区域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 产业结构:该区域目前主要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尤其是高科技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较为突出。

但存在能源和资源、农业等传统产业的相对弱势。

2. 技术创新:该区域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一些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脱颖而出。

但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尚待提升,与国内一些先进地区还有差距。

3. 区域竞争力:该区域在区域竞争力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势头,吸引了一些外来投资和企业入驻。

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和差距。

四. 问题和挑战在调研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1. 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在该区域仍然占据较大比例,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创新环境建设:尽管该区域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但仍然存在创新环境不够完善的问题,需要加大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力度。

3. 人才引进和培养:人才是区域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但该区域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首先,区域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分析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差异化密切相关。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保持各个产业的平衡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化可以降低产业风险,提高区域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同时,主导产业的选择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特色和竞争优势。

其次,区域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分析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对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地区,通过分析主导产业的存在和机会,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计划,实现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例如,当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受到冲击或市场饱和时,可以通过分析其他潜力产业并进行引导,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同时,对于一些传统产业地区,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区域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分析可以在政府制定政策时提供决策依据。

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了解地区的产业结构情况和主导产业发展趋势,以确定合适的政策举措。

例如,对于一个农业地区,可以制定政策支持农业发展,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而对于一个工业区域,可以制定政策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因此,对区域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分析可以为政府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进一步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中国的广东省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区域,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分析对其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广东省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纺织业和家电制造业。

这些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广东省的经济快速增长。

同时,广东省也在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高广东省的经济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的分析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可以推动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提高地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同时,区域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分析也能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对于一个地区,深入了解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情况是至关重要的。

金华市产业结构分析与主导产业选择

金华市产业结构分析与主导产业选择
2 0 1 4 金华市产业结构分析
与主导产业选择
目录
1 金华市产业结构分析
2 金华市主导产业选择
金华目前经济形势
PICTURE
我们从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近年 来,金华市的经济是逐年稳步增长 的,也说明金华的产业结构是不断 优化着的,
金华市产业结构分析
从总体上看,基本单位稳步增长,
2007年以来,金华市法人单位总量稳步增长,到2011年末,全市拥 有法人单位66206家,比2007年净增22603家,增幅达51.83%,年均 增长8.7%
金华市产业结构分析
从单位性质看,私营企业迅速发展,机关事业单位进一步精简, 2011年末与2007年末相比,内资企业净增20197家,增长63.08%,其中,私营企业增
加20337家,增幅高达67.34%,而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同期增幅分别达到12.37% 和34.47%,同时,国有控股和集体控股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主导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否利用自身 优势,选择、确立和培育支撑本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客观上已 成为金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金华市主导产业选择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金华市长期追求的目标,第三产业能带来更多就业、更 多消费、更低能耗和污染,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结构升级至关重要, 与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相比,第三产业更加绿色轻盈,对资源环境更加友 好,吸纳就业更多,
其次要依托城市建设,发展与生产生活配套的、能提升和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信息 服务、现代传媒、设计服务等文化产业,
同时在中心城区布局建设商务集聚区,大力发展金融和商务服务,重点建设中心商圈、文 体休闲中心,集中发展特色一条街;在城郊结合部和交通道口布局建设产品交易市场,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一、引言在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是对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合理的引导和政策支持。

本文将就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相关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产业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大致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个部分。

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第二产业主要指工业,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

各个产业结构的特点如下:1.第一产业:具有资源依赖性强、劳动力需求较少的特点。

它是农村地区和资源型地区主导的产业,并且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减少。

2.第二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等特点。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各种资源的需求较大,对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要求高,并且是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力量。

3.第三产业:具有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服务需求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各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包括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

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就业的贡献度较高。

三、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优化和调整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可以使地区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益达到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下为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的几个关键方面:1.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挖掘和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这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科技研发、创新创业等手段来实现,以提高地区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2.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注重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产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等方式,提高农村地区产业附加值,同时推动城市地区服务业发展。

3.打破瓶颈: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中,有些产业可能已经处于饱和或者发展受限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引入新兴产业或者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打破瓶颈,开辟新的增长点。

4.加强产业链的整合:整合产业链,实现上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fij 的取值
含义
fi与fj具有同等重要性 fi 较 fj 稍微重要 fi 较 fj 明显重要 fi 较 fj 强烈重要 fi 较 fj 极端重要
含义分别介于1,3,5,7,9之间
表示j比i的不重要程度
根据判断矩阵,利用和积法或幂积法 求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相量,对向 量做归一化处理后,作为各因素的权重。 权重与各因子分别相乘求和,再比较数 值大小,大者可选为主导产业。
31
优势产业 是指那些在当前经济总量中其产出占 有一定份额,运行状态良好、资源配 置基本合理,资本营业效率较高,在一 定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 产出比率的产业。
32
支柱产业
严格来说仍属于优势产业的范畴,但优势产 业不一定都能成长为支柱产业,因为它更 强调某一产业在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 额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指的是净 产出在区域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份额的产 业。
L= (bt / b0 ) /(Bt / B0 )
24
结果分析(二)—— 部门分析
1) b´ij >0,Rj>0,则Nij>0,j部门为全国性增长部门; b´ij >0, Rj < 0,则Nij < 0, j部门为全国性衰退部门。
2) (bij ,0 -b´ij ) >0,Rj>0,则Pij>0,j部门为全国性增长
1.1 产业结构的概念及产业划分 1.2 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1.3 产业结构分析的方法
4
1.1 产业结构的概念及产业划分
产业结构
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 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
▪ 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方式。
5

淮安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

淮安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

淮安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1前言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类产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比例关系;区域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能够较多的吸收先进技术、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对区域整体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产业。

淮安市属于江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苏北五市之一,江苏省委、省政府把淮安市定位为江苏苏北腹地重要的中心城市,其经济总量指标在苏北处于前列,而产业结构又正处于转型升级的调整时期。

因此,研究淮安市的产业结构类型与特征以及主导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于淮安市整体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苏北其他各市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

2淮安市产业结构分析2.1 淮安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2.1.1 淮安市三次产业结构正处于不断优化升级阶段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过渡,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素质的过程,其表现之一就是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转变,第一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则持上升。

由表1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淮安市第一产业在淮安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在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逐年增长趋势,且第二产业在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始终占据最大比重,当然,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比较多,而且逐年上升。

由此看出,淮安市产业结构正处于从低级向高级过度的优化升级阶段。

表1 2000—2007年淮安市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单位%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0 30.31 39.95 29.732001 28.64 41.25 30.112002 26.80 42.99 30.212003 23.07 46.51 30.422004 22.33 47.07 30.602005 21.34 45.52 33.142006 19.01 46.88 34.112007 17.07 48.14 34.79数据来源:淮安市统计局2.1.2 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从表1中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第一产业产值在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且下降的幅度很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以上值均可算出结果
结果分析(一)——总体分析
G i 愈大,且L大于1,则区域增长快于全国增长;
Pi 愈大,且W大于1,则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大,经济结构好,效益高的部门比重大,不必大规 模调整;反之,区域衰退,夕阳部门比重过大,经 济结构需要进行调整。
D i 较大,且u大于1,则区域各产业总的增长势头大, 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反之竞争力弱,地位下降。
1.1 产业结构的概念及产业划分 1.2 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1.3 产业结构分析的方法
4
1.1 产业结构的概念及产业划分
产业结构
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 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
▪ 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方式。
5
产业划分
按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归并分类。
9
77.2 13.5 9.3
70.5 17.3 12.2
68.7 18.2 13.1
62.4 20.8 16.8
60.1 21.4 18.5
52.2
23
24.8
50
22.5 27.5
GDP/% 一产 二产 三产
50.5 20.9 28.6
40.3 29.7 30.1
39.4 31.3 29.3
37.9 35.1
26
结果分析(三)—— 分析图 a. 部门优势分析图。 b. 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
27
Nij
S4
S1
Pij
S4
S1
S5
一般
较差
S7
最差
较好
S2S5
PDij
一般
较差
SS37
一般 较差
最差

S2
Dij
一般
较差
S3
S8
S6
部门增长优势图
28
S8
S6
部门基础竞争力图
▪ 1.3.2 结构效益分析法
计算一些反映经济效果的指标,并运用这 些指标对经济效益好坏的比较来分析区域产 业结构的优劣。
G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第三产业 H 批发和零售业
I 住宿和餐饮业
J 金融业
12
▪ 5.社会部门的性质
类别 门类
类别、名称
K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也

O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Q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部门,且区域该部门在全国同部门中占较大比重;
(bij ,0 -b´ij ) >0,Rj < 0,则Pij < 0, j部门为全国性衰退
部门,且区域内该部门在全国有亏空;
(bij ,0 -b´ij ) < 0,Rj < 0,则Pij > 0, j部门为全国性衰退
部门,且区域内该部门在全国有少量盈余;
(bij ,0 -b´ij ) < 0,Rj > 0,则Pij < 0, j部门为全国性衰退
9
▪ 四次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四产业外的其他各业 •第四产业:信息产业
▪ 五次产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信息产业 •知识产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资源再利用业 •生态维护业
10
▪ 3.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主导产业 • 辅助产业(配套产业、关联产业) • 基础性产业
31
优势产业 是指那些在当前经济总量中其产出占 有一定份额,运行状态良好、资源配 置基本合理,资本营业效率较高,在一 定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 产出比率的产业。
32
支柱产业
严格来说仍属于优势产业的范畴,但优势产 业不一定都能成长为支柱产业,因为它更 强调某一产业在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 额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指的是净 产出在区域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份额的产 业。
39
2.3 主导产业的选择
▪ 2.3.1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 2.3.2 主导产业选择的其他定量方法
40
▪ 2.3.1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 区域比较优势基准 ❖ 产业关联基准 ❖ 筱原两基准
41
❖ 产业关联基准 应该选择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 动作用的产业为主导产业。或说选择 具有扩散效应的部门作为主导产业。
▪ 社会再生产过程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 ▪ 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 ▪ 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经济活动的各部门资源密集程度 ▪ 社会部门的性质
6
▪ 1.社会再生产过程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
• 生产资料生产部类和消费资料生产部类 • 农、轻、重 • 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
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
21
▪ 1.3.1 偏离-份额分析法(SSM)
区域产业增加量(Gij为产业部门增长量)在 某一时刻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
Gij=bij,t – bij,0 Gij=Nij+Pij+Dij
• 全国增长份额分量Nij • 结构效应分量Pij
竞争力份额分量Dij
22
▪ 2.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
• 第一次产业
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部门—农业;
• 第二次产业
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工业;
• 第三次产业
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服务业。
7
我国产业分类
▪ 三次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
8
(2011年)
• 产业结构效益 • 结构影响指数 • 效益超越系数 • 弹性系数
29
2. 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
2.1 主导产业的含义
2.2 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 2.3 主导产业的选择
30
2.1 主导产业的含义
▪ 2.1.1 主导产业的含义
主导产业
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能够较多地吸收先进 技术,保持高于区域整体的增长速度,对其 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 部门,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 化的中心。
33
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都能体现区域的经济特色,都要求有较高 的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有较强的外部联系 效果。
34
(1)含义侧重不同
主导产业
强调技术创新和扩散效应
支柱产业
强调特色资源和区域产值比重
优势产业
强调资源禀赋与现实经济的较好结合
35
(2)经济地位不同
主导产业
在全国地域分工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
L= (bt / b0 ) /(Bt / B0 )
24
结果分析(二)—— 部门分析
1) b´ij >0,Rj>0,则Nij>0,j部门为全国性增长部门; b´ij >0, Rj < 0,则Nij < 0, j部门为全国性衰退部门。
2) (bij ,0 -b´ij ) >0,Rj>0,则Pij>0,j部门为全国性增长
充分利用区域资源 技术先进适用 内部协调 应变能力强 经济效益高
16
▪ 1.2.3 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
配第——克拉克定理 1)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收入(附加 值)高; 2)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劳动力的 变化为:
• 第一产业:稳步减少; • 第二产业:先增后降;
第三产业:稳步增加。
立足未来的发展优势和带动效应
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立足于现实经济的效率和规模
38
2.2 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
▪ 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
• 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 • 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 • 对区域就业的作用 • 增加价值 • 出口潜力 • 环境影响
▪ 竞争能力
• 技术先进程度 • 产品质量水平 • 市场占有率 • 劳动生产率 • 利税效果
▪ 4.经济活动的各部门资源密集程度
•资源密集型产业 •资金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
11
▪ 5.社会部门的性质
类别 门类
类别、名称
第一产业 A 农、林、牧、渔
B 采矿业
第二产业 C 制造业 D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支柱产业
在区域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份额(可能全国)
优势产业
在区域经济总量中占有一定份额(可能区域)
36
(3)产业寿命周期不同
主导产业
幼稚期到发展期之间。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 用。
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发展期的中后期或成熟期,甚至衰退期。处 于或将处于鼎盛时期,已经或将要走下坡路。
37
(4)利益目标不同
主导产业
第七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1
第七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 业分析
1.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2. 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 3.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2
基本要求:
▪了解常见的产业分类方法。 ▪掌握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规律。 ▪掌握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掌握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和方法。
3
1.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fij 的取值
含义
fi与fj具有同等重要性 fi 较 fj 稍微重要 fi 较 fj 明显重要 fi 较 fj 强烈重要 fi 较 fj 极端重要
含义分别介于1,3,5,7,9之间
表示j比i的不重要程度
根据判断矩阵,利用和积法或幂积法 求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相量,对向 量做归一化处理后,作为各因素的权重。 权重与各因子分别相乘求和,再比较数 值大小,大者可选为主导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