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诗歌专题复习共18页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ppt(18张)-优秀课件

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ppt(18张)-优秀课件

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之炼字. ppt(18 张)-精 品课件 ppt(完 美版)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之炼字. ppt(18 张)-精 品课件 ppt(完 美版)
答题思路归纳: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描景象、点手法)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本诗第一句中有个字意蕴丰富,请找出来简要分 析。(4分)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之炼字. ppt(18 张)-精 品课件 ppt(完 美版)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之炼字. ppt(18 张)-精 品课件 ppt(完 美版)
襄邑道中 陈与义(宋)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苏轼
一字妥帖,则全篇生色。 ——严羽《沧浪诗话》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
——卢延让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复习
一、识题型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或某字 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2、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或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此诗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
“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炼字原则
三、悟规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发
罗邺(晚唐)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3分)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之炼字. ppt(18 张)-精 品课件 ppt(完 美版)

2025届高考一轮专题复习:鉴赏诗歌题材课件

2025届高考一轮专题复习:鉴赏诗歌题材课件
A.首句作者将自己比作漂泊的鸿雁,作者着两个“尽”字抒写思乡之情。 B.“一春憔悴有谁怜”一句承上启下,这一问既问人,亦自问,更显惆怅自怜。 C.“见说”两句用暗喻手法写江头春浪好像对人有情,要送作者回乡。尾句以景结情,营造出一种凄迷朦胧的意 境,离别之情溢于言外,含蓄而轻灵。
2. 请对“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这一联进行赏析。
情感二:描写艰苦猛烈的戍边生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 情感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立刻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情感四:愿意戍守边关、期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 情感五: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羁旅诗语言常见意境术语 1、羁旅诗(词)的语言特色 ①质朴清新。②苍凉低沉。 ③浑厚悲凉。④深沉委婉。 2、意境: 萧条冷落、萧瑟悲凉、暗淡凄寒、幽寂清冷。
二、常见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1. 借景抒情:以“故乡”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 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 “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① 乐景写乐情 ②以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衬哀情 ④以哀景写乐 情 2 . 渲染烘 3. 即事写情(叙事抒情) 4. 虚实结合 5 从对方落笔(对写法)
的吐蕃。②空碛:空荡无边的大沙漠。
9.护羌校尉:《汉官仪》曰:护羌校尉,武帝置,秩比二千石,持节以护 西羌。”汉代拿着符节保护西羌的武官叫“护羌校尉”,这里指唐廷守边
译文:
的将领。 10.朝乘障,早晨登上遮虏障。乘障,同乘鄣:谓登城守卫。《汉书·张汤
居延城外胡人正在狩猎,白草连天大火漫天 传》:“﹝上﹞乃遣山乘鄣。”颜师古注:“鄣谓塞上要险之处,别筑为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鉴赏全复习上课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鉴赏全复习上课

顶真:用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
(语气衔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笑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好的更好, 坏的更坏。 (鲜明突出)
问: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 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 价,“著一 ‘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 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 (释字义)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 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 蜂蝶飞舞,春鸟和鸣 。 (描景象)
运用通感、拟人,把一派春意盎然、生 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 用)
(更富韵致、引人遐思)
以“梅”象征高洁、坚强。
联想、想象:
联想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 另一事物。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 的思维活动。 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 (扩充内容、丰富意象、开拓意境、 充实审美情趣、飘逸浪漫)
由秋风想到落叶是联想。 在头脑中勾勒太空的神奇就是想象。
用典:用事或引用前人诗句。
拟人— 具体生动形象亲切,富有趣味性 和感染力
拟物— 生动形象新奇,富有趣味性。
借代:
抒音整 对
突出形象,具体生动, 化繁为简,化虚为实。
情律齐 偶 酣和匀 : 畅谐称
。,,
夸张:
凝节 炼奏
揭示本质,激发想象,
集感 中强
增强感染,营造气氛。 , ,
排比:
内容集中,节奏鲜明, 条分缕析,增强气势, 长于抒情。

高三语文_高考诗歌鉴赏复习

高三语文_高考诗歌鉴赏复习

三步,明确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题示例】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 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 期未可期。
提问: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 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第一步);写出了岳阳楼高 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 上行杯(第二步);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第三步)。
语言特色
高考试卷上的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
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 歌的语言艺术。
【方法点拨】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 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关城:潼关、函谷关。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 提问:首联、颔联的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 (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 集中(步骤一);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 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 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步骤二)。
其他方面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提问方式】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 (共72张PPT)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 (共72张PPT)
山顶
美景在山顶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古人写下这 句哲理,就是教导后人,人生就如登高,站在最 高的山顶,才能拥有最广阔的世界和最美的风景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发出的感慨, “夫夷以近,则游着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 世之奇伟瑰怪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 焉”山顶的风景之美,也在于他不是所有人都能 够到达,它不能轻易接近的神秘感。 著名的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曾经在接受采访 时说道:“如果你不想成为最好的篮球运动员, 你为何还要以此作为职业呢?”
风景在山腰 喜欢爬山的人都会有所感触,身处山脚, 若要赏景,只应抬头;居身山顶,若要赏景, 只能低头俯视。单纯的俯视与仰视会让人感到 疲惫,在山腰看风景,这个世界真美好。 仰视与俯视,恰似为人处世时谦卑与自信; 站在山顶则只有自信,身处山脚则只有谦卑。 英国诗人哈格里夫曾写下:“我心有猛虎在细 嗅蔷薇。”猛虎与蔷薇并不矛盾,无猛虎蔷薇 便成了懦弱;无蔷薇,猛虎便成了粗汉。谦卑 与自信正是这样,身处社会,在合适的时候转 换视角,这才是为人处世的最佳态度。
仰头看世界 有人曾说,处世之道就应是一座高山的不 同位置,视野中的景色就是你不同的人生。而 当我第一次爬山时,我才发现最适合我的位置, 不是那高峰,而是那山脚,能看到山峰与天空 的山脚,仰头看世界。 能够在万事万物缠身时,将自己放低,是一 种谦卑、尊敬。曾经有记者采访李咏:“为什 么在家里你总是让着你太太呢?”李咏笑着回 答:“饱满的稻穗才弯着腰。”可见,若能以 一种谦卑的心态来处世,也必能从他人身上学 到你所不具备的优点,丰富你的学识,获得成
②《东坡》中的“铿然”一词有何妙处?
答:“自爱铿然曳杖声”种“铿然”一词传神 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 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 此词掷地有声,体现的正是作者面对(道路) 坎坷时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高三语文诗歌专题复习精选教学PPT课件

高三语文诗歌专题复习精选教学PPT课件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愁? 愁无际。武陵回睇, 人远波空翠。
“乱红”两句,进一步描绘物象,渲染悲凉气氛。“滴尽胭脂泪” 则情浓意切,极尽渲染之能事,抒发了作者的伤感年华流逝之情。
常用的表现手法
2、映衬,也叫衬托,是指不直接的、正面的描写,而是 通过以此托彼、以虚衬实等方式,来状写那些难以直接表 现的事物及其蕴藏的情致和深意,能使事物的特色鲜明突 出。
6、动静;指在诗中将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 描写的一种手法。动与静是相互对立的,把这种对立关系 广泛地运用于艺术描写之中,能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或 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如《杜甫》的“泥融飞燕子,沙暖 睡鸳鸯”;或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如王安石曾用前人 “风定花犹落”的诗句来和“鸟鸣山更幽”相对,使上句 静中见动,下句动中显静,动静相映成趣;或化动为静, 化静为动,即在诗歌中将动景化为静景来写或将静景化为 动景来写。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 的诗句,将富有动态的瀑布化为静态来写,一个“挂”字, 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饱含着诗 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颂。
15、交易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这天底下 的一切 ,不都 是交易 吗?所 谓门当 户对, 郎才女 貌,珠 联璧合 ,不都 是等价 交易的 意思么 ? 16、我怕我们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最终 还是走 散了。
17、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很多东西都 变了, 但是在 我身边 的,还 是你。 18、你干嘛要为老公,为孩子过一辈子 呢?你 这不叫 爱,你 这叫取 悦。 19、你现在就是粘在他鞋底一块令人讨 厌的口 香糖, 并且他 后悔当 初不长 眼睛踩 到了你 。 20、不到黄河不死心,索性等她跳进去 ,等沉 到水底 ,再把 她捞起 来,否 则她真 的以为 自己水 性好。 21、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嘛!我们要时 刻心系 客户, 体验他 们的悲 观和快 乐情绪 ,并且 与他们 站在同 一条战 线上。 22、我的意思是说呀,你关心错地方了 ,是别 的地方 ,你以 为没有 问题的 地方, 反而出 了大问 题,而 且就在 你的面 前。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蜀道难》 (共18张PPT)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蜀道难》 (共18张PPT)

一副狂态难 掩一颗赤子 之心
小结
蜀道的来历 蜀道的高峻 环境凄清
山水险恶
剑阁险要 险象环生
• 奇景奇语发奇调 • 千古奇诗耐思量 风格之奇 雄浑豪放
意境之奇 意蕴之奇
雄奇可怖 一番奇语倾吐一腔幽愤之情 一副狂态难掩一颗赤子之心
谢谢!再见
奔放的激情 瑰丽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神奇的传说
手 法 多 样 造 意 境
三、精读揣摩意蕴之奇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 途巉岩不可攀。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 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 还家。
写作背景
李白二十六岁时只身出 蜀,四十二岁才被召入长 安,供奉翰林,但并无实 职唐玄宗沉迷于声色,任 用奸臣。李白气质傲岸, 桀骜不驯,蔑视权贵,不 久,得罪权贵,而被谗言 毁谤,排挤出京 。 天宝初年, 地方节度使 势力膨胀藩镇割据,怀觊 觎之心者,非徒安史。
二、品读涵泳意境之奇
请同学们自读诗歌, 边读边品,说说哪些表 现“蜀道难” 的句子最 精彩。
二、意境之奇
雄奇
可怖
•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 孤云两角,去天一握。 • 山水险阻,黄金子午。 • 蛇盘鸟栊,势与天通。
——三秦民谣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 不可逾越之险阻。 侧面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张、抚胸长叹、 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 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蜀道上空寂悲凉的 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 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 氛。
三、精读揣摩意蕴之奇
结合写作背景,再读此诗, 讨论:除了劝诫友人勿入蜀地外, 诗人有没有言外之意?

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精品课件共218页.ppt

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精品课件共218页.ppt
最后是离别官场,或颐养天年,或归隐山林,人生境况、生活感慨, 自然成为诗歌的主题。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 田居》)、张籍“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书怀寄王秘 书》)、苏轼“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 猎》)、陆游“白发当归隐,青山可结庐”(《思蜀》)都是显示了此境 此情。
-3-
整体阅读方略 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程序 一、审标题,明内容,捕捉情感线索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 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 是哪一类诗,进而明了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1.看题目猜测内容走向。 如:2019年高考江苏卷《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秋日”交代 时间;“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交代内容。据此可猜测诗歌的内容可 能是:朋友新居落成,写诗抒情。 2019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发临 洮”“赴北庭”,交代事件;“留别”交代内容。据此可推测诗歌要写沿 途景象,抒思家报国之情。
发自己的感慨。即事诗,一般来说并无严格的界定,许多 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 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地称之为“即事抒怀诗”。
题材类别 山水田园诗 边塞军旅诗
怀古咏史诗
托物言志诗 送别怀人诗 羁旅思乡诗
古诗题材类别总结一览表
主要手法
情感术语
借景抒情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超然物外 厌恶官场
怀古咏史诗的结构为: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内容有: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 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手法有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等。
四、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课件77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课件77张
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 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 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 亲人的牵挂)
1.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 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三、抒怀类意象(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 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 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 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 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 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 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 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 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 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3. 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 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 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 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 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 ,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复习++课件54张+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复习++课件54张+

(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拟人、借代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夸张
(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比喻、夸张
(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设问、借代
(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互文
(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借代
(9)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情感:
①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 往;
②表达了对林逋的仰慕和追怀; ③表达了对无人赏识自己的忧愤; ④表达了坚守自己高洁品格的情怀。
菩萨蛮 [宋]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 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 行到自知。
表达出作者喜爱自然、追求淡泊宁静的生 活的思想。上片借景抒情,描绘了风景优 美、闲适怡人的溪桥野渔图;下片用陶潜 的典故表达出归隐的意图;最后一句运用 设问手法,巧妙地明确了作者的追求。
[应用体验]
指出下列诗(词)句所用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议论
(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白描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侧面描写
(5)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6)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白描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7)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动作描写
2.表现手法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虚实结合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共58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共58页

1
0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