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曹操——读《三国》有感_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共10篇)_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共10篇)_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d262b77eff9aef8941e0687.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共10篇) 六年级学生暑假读后感大全:读三国演义论英雄前几天,我刚读完《三国演义》。
我最佩服的一个人就是号称“乱世袅雄”的曹操。
曹操和刘备是大家公认的英雄,但不知刘备有什么本事能与曹操相提并论?就说当皇帝这件事来说吧,刘备称帝是蓄谋已久了的,曹操呢?如果当时没有他,不知天下会有多少个皇帝。
称帝的袁术,被他灭了。
之后无人敢称帝,曹操一直以“丞相”自居,并未称帝。
曹操既是实干家,又是大军事家。
他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狭天子以令诸侯。
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
而刘备除了找几个能人帮忙,自己什么都不会赶,更不用说什么军事才能了。
最后,他败给了自己,在陆逊火烧联营八百里时被消灭了。
曹操有豁达大度的胸怀。
在《煮酒论英雄》一篇中,曹操说他刘备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连筷子都吓掉了。
这是刘备已是曹操的瓮中之鳖,但曹操觉得既然都是英雄,就该惺惺惜惺惺,就该共同驰骋沙场,决胜与刀光剑影之中。
曹操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大诗人,他吟诵“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副,天下归心。
”等作品,更能表现出他非凡的文才和浪漫的情怀。
1 / 14曹操不仅是一个英雄,更是一个强人。
他既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还有运筹帷幄的智慧。
当然,曹操也有很多缺点,但与他的英明相比,已经微不足道了。
以前,我们从电视剧中认识了曹操,刘备,诸葛亮等,现在我从书中深刻地认识了这些名人。
看电视不能取代读书,我更爱读书了。
这篇六年级学生暑假读后感大全:读三国演义论英雄,就为大家呈现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2) |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
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作文(精选31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作文(精选31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6bdbc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9.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作文(精选31篇)《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作文(精选31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作文(精选31篇),希望大家喜欢。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作文篇1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
在三国演义中我认识了神机妙算,忠君爱民的诸葛亮;仁慈善良,怀抱大志的刘备和奸诈狡猾的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刘备,因为他知人善用,礼贤下士而且还很仁慈。
三国演义中对有关刘备的故事有很多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和三顾茅庐等。
多读书,读好书,对我们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作文篇2暑假里,我读了《三国演义》。
那套书有30多万字,内容丰富。
我很喜欢关羽,字云长。
因为他很讲义气,很英勇,读书很多。
我还喜欢诸葛亮,字孔明。
因为他足智多谋,三气周公谨,终把周公瑾气死。
第三气时他是这样说到:“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还喜欢赵云,字子龙。
因为他独自一人冲进敌军,救出阿斗。
百战百胜,是个奇才。
我还喜欢魏延,因为他英勇过人。
只是少了点儿智慧。
我还喜欢关兴,因为他继承了父亲的优点,情深义重。
我还喜欢张苞,因为他有万夫不当之勇。
我不喜欢董卓,因为他残暴无仁,老百姓都憎恨他。
我喜欢的人物都很棒吧?只可惜我不是刘备,不能拥有像他们这样的奇才。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作文篇3三国时期,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鼎力。
到底谁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呢?虽然刘备有诸多贤才相助,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心英勇的赵云,鲁莽勇敢的张飞......但由于他最后的意气用事,也造成了他最后的失败。
而曹操虽然没有什么能人异士的相助,但他凭借自己独特的才华,他成为了最后的一个赢家,因为他成功击败了蜀和吴,重新统一了天下。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c90b0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7c.png)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我眼中的曹操作文(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我眼中的曹操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1读了《三国演义》,我在里面认识了许多英雄豪杰,如刘备、诸葛亮、关羽、赵云等。
但在众多英雄豪杰里性格最反复无常、让人捉摸不透的就属曹操了。
他是一个可爱的奸雄,他奸就奸在于他的一句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他既狡诈又真诚。
官渡之战时,儿时挚友许攸前来投奔,曹操知道后,光着脚便冲了出去,满脸笑容,用手不停搓着许攸的手,如同得到了一块稀世珍宝。
可当许攸询问军中粮草还足够用多久之时,他第一次回答一年,第二次回答半年,第三次才说出实情不到一个星期。
他求才若渴,广招人才,一生之中共有102个核心谋士,重要谋士。
他宽宏大量,当年他为留下关羽,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专门请他,还将吕布的绝世好马——赤兔马送给了他。
无奈关于他知道了刘备的消息,准备回刘备那边去了,曹操知道了,便洒泪送别。
也正因为如此,曹操败走华容道时,关羽才放他一条生路,不然,曹操早已死在关羽的大刀之下了。
他还是个政治家,他为了尽快统一全国,在北方大量屯田,兴修水利,这对当时北方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
为了保护田里的农作物,他下令只要有一个士兵弄死一株农作物就杀头处理。
一次,他的马误闯进田里,踩死了许多农作物,他便割下自己的一撮头发代表自己的的头挂在篱笆上。
这就是曹操,一个性格多变、让人捉摸不透的人,一个可爱的奸雄。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2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
说道曹操,他是《三国演义》中,性格最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为什么说他性格复杂呢?大家就来仔细的比较一下吧!在一次战斗中,曹操的三子曹彰阵亡了,曹操的妻子丁夫人听说之后,非要曹操还自己一个儿子,曹操竟然大发雷霆,把丁夫人赶回了娘家。
曹操新解——读《三国演义》有感
![曹操新解——读《三国演义》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6eb8683b43323968011c925c.png)
东风 放火 船 使 得 曹兵 无路 可 走 无法 内外 接 应 致 使曹兵 遭遇 惨败
, , 。
但
当关 羽 听 说刘 备 的下落 后 执 意要 走 曹操苦 留不 住
。
死 里 逃 生 后 曹操 抄 小道 逃跑 却 被诸 葛 亮 连 埋暗 兵 险些 丢 了性命 他 非但 没 有 自暴 自弃
奇 思 妙想
一一 理 缨 鹦
塑
翌
竺
暨燮 缨缨暨
缨
竺
黔 鹦 鉴
提起 曹操 无人 不 晓 人 们总会 习惯 性地 称他 为 奸 臣
“ ” ,
,
,
虎归山
”
。
结果 曹操落 在关 羽 手 中时 关 羽 想
, 。
,
,
而 我 却对 这个 看法 抱 以怀 疑
!
起 当年 曹操对 自 己 的 恩 德 放 了曹操 一 马 正
, , 。
,
虽 然 他 己 经意 识到 了 关 羽 回到刘 备
, ,
在这 种情 况 下
! “
,
身边 对 自己 不 利 但 他 并 没 有食 言 反而 放
“
反 而仰 天长 笑
胜败
护
网
户
、
、
文 与人生 小 学
一
」 作家
‘
奇思 妙 想
—
岁缨 竺
燮暨 竺
鲤
臀%生裕峥篷 箕 燮 磐
声睡
鲤 燮缨 鲤翌 鲤
兰 立
,
,
来
’
额 有大 丈夫 的气 概 正是 曹操 的大度 并
,
, ,
。
,
不 把输 赢放 在 第一 赢 了 再接 再 厉 输 了 毫不
读《三国演义》有感(精选25篇)
![读《三国演义》有感(精选2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8f713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c.png)
读《三国演义》有感读《三国演义》有感(精选25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三国演义》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三国演义》有感篇1暑假里我看过许多书,如《窗边的小豆豆》《特种兵学校》《荒岛历险》……但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罗贯中。
主要作品除了这本《三国演义》之外,还有《三遂平妖传》等其他作品,其中《三国演义》这本书为其代表作,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这本书主要讲的东汉末年皇帝昏庸无能,宦官专权,朝廷腐败,百姓苦不堪言,进而爆发了大型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乱世之中一代枭雄与英雄人物竞相涌现。
其中刘备最让我佩服,因为投奔他的英雄人物都对他忠心耿耿,这是为什么呢?起初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明白了,就拿“三顾茅庐来”说吧,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三次前往他的住处拜访,第三次诸葛亮在睡觉,他在外面站了半个时辰,最后他的真诚和求贤若渴的精神打动了诸葛亮。
正因为刘备的真诚,他才会答应刘备的请求,这才有了诸葛亮后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回报。
世上没有不解之题,除非你没有打好基础。
我们要学习刘备坚持不懈从小事做起的精神。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书中藏着人生哲理。
要想成就大事,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人生也是这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你想着完成一件事就必须踏出艰难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否则你只会有一脑子的空想。
这本书不仅仅向我们展示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内争外斗,更为我们展示了众多的英雄豪杰的形象,他们或武艺高强,或智勇双全,或果敢勇毅……我们从他们身上都能学到很多很多。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我想是因为它能够带给人们许多的人生启迪。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一样:“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
三国演义总结心得感悟简短
![三国演义总结心得感悟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7fe2e04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6.png)
三国演义总结心得感悟简短三国演义总结心得感悟简短篇1《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到三国归晋的经历。
书中的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三分天下和三国归晋,读来无不使人不忍释卷,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的,同时三国的明争暗斗也从这里拉开序幕。
在三国武将如林、谋士如雨,我最看重一个人——曹操。
虽说诸葛亮用计出神入化,不过他没有曹操豪迈的诗情,也没有曹操严明的军纪,更没有曹操作战时的狠、勇猛。
曹操兵多粮足,大名威震江东,可谓谈得上豪杰也。
所以说曹操乃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曹操虽未能一统天下,但也在群雄中争得一席之地。
我如果生在那时,一定和他结交,并和他豪饮美酒,笑看天下英雄,畅谈统一中原的霸业,给他出谋划策,那就太痛快了。
三国演义总结心得感悟简短篇2假期,我在区图书室借了一本《三国演义》,以前也只是多少看过电视剧,但从没有真正的认认真真看完一整部。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我感觉从中受益非浅,也是说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三国演义乃是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
里面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通过描写了许多不可能为可能故事,比如说曹操的草船借箭。
并且这些小故事把人物的个性特点描述得淋漓尽致,把一个个场面描绘得更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使我过目不忘,深入我心。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
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
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
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
三国演义中,还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
毛泽东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曹操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曹操](https://img.taocdn.com/s3/m/ceb8482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c.png)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曹操看完了《三国演义》,不但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还从书中了解了很多成语典故,如果让你写一篇三国演义读后感,你知道怎么写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读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曹操”,下面作者收集了相干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512461读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曹操1谦虚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由于坐拥了成功者的高位就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
谦虚待人,才是明智之举,才是德行之道。
刘备就是由于有这样的觉悟才能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才能使那么多的名人志士纷纭来投奔他辅佐他,对他忠心耿耿,助他出生入死,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成绩蜀国的大业。
在年龄时期,政治家晏婴用一匹良马赎回了奴仆越石父,将他带回了齐国,到了齐国之后,晏婴对越石连一个招呼都没打就回家去了,越石父十分动气,认为晏婴不尊重自己,要与晏婴,断断交往,晏婴知道之后非常惭愧,便亲身去见了越石父,恭恭敬敬的向他道了歉。
一样有功之人常常会露出骄矜,目中无人之态,而像晏婴这样把人从逆境中救了出来,又虚心接受了批评,毕恭毕敬的对待他,这才能叫居功不傲,而这也正是晏婴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的原因。
中国5000年的历史,谦虚待人,接受别人建议的例子数不胜数,可到了现在,能做到虚心待人却好像变得很难了。
当你获得成功正洋洋中意的时候,当别人当面指出了你的不足时,人们常常都会大发雷霆,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却不去想这样做对我们并无好处,只会使那些真心对我们的人伤心败兴。
忠言逆耳,忠言逆耳,等你意识到了这些,就可能已经晚了。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
”,我们在生活中更要本着虚心的态度去和同学交换,虚心的接受别人的建议,这样我们就才能收获更多的朋友,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去改正。
如果我们由于眼前的一点成功就自豪自大起来,不听别人的意见,对人毫无尊重可言,那么那些对你付出真心的朋友都会纷纭阔别你,而你也只能走向下坡路,并逐渐失去当前所具有的一切。
虚心是每个人都应当具有的一种优秀的品质,不管身处高位或是低埃,不管资产丰盈或是薄地贫瘠,我们都要虚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虚心接受别人恳切的建议,发觉身上的不足,并及时去改正。
在我心目中的曹操_初中作文
![在我心目中的曹操_初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cc45b7e844769eae009ed8f.png)
在我心目中的曹操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在我心目中的曹操,感谢您的阅读!“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怎么不懂寂寞……”一曲《曹操》风靡大江南北,也引起了我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深思考。
在罗贯中笔下,曹操是一位凶狠、狡诈的奸臣;在历史上,曹操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到底是怎样一位人物,今天就让我们拨开云雾,去感受一下真实的曹操吧!智——我赞叹曹操的智。
东汉末年,群雄混战。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本处于劣势,但他能正确分析形势,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最终以三万军队战胜袁绍十一万大军,羸得胜利。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曹操用他的智慧,扭转了战局,为他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一生征战无数,在他身上还有很多以智取胜的故事,如“挟天子以令诸侯”、“望梅止渴”等,让我们不难看出这位政治家的开拓远见,军事家的运筹谋略。
勇——我敬佩曹操的勇。
曹操统一北方之前,是由老丞相董卓专权,董卓沉迷酒色,从不料理国事,致使朝廷衰败。
曹操对贪官污吏胡作非为、横行无忌的现象深恶痛绝,于是,他在王允的宴会上,毛遂自荐去行刺董卓。
他以献刀之名刺杀董卓,虽然曹操刺杀行动没有成功,但他的胆量和气魄,却让我敬佩。
才——我欣赏曹操的才。
曹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写出了《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等一大批慷慨悲壮的诗歌。
这些诗文影响着三国时期的文学,他的儿子曹植的“七步诗”被千秋流传,也为唐诗宋词的繁荣开辟了一片沃土。
德——我感慨曹操的德。
曹操尊重人才,提出“唯才是举”政策。
不论地位高低、出生贵贱,只要是人才就重用,并最好地发挥他的才能。
于禁和乐进,是曹操从士兵中提拔起来的大将;张辽和徐晃,是曹操从亡虏中选拔出来的大将。
他们作为名将,辅佐曹操成就大业,均立有赫赫战功,被曹操任命为州牧和郡守的许多人,也都出身低微。
这些能臣干将愿意为他所用,充分反映了他是一名德才兼备的人。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eb3c9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7.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5篇三国演义读后感1我非常喜欢看《三国演义》,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
读完后,我对里面的人物又有了新的认识。
以往人们提起曹操,我就会联想到戏台上白脸奸臣,人们总觉得曹操是个阴险狡诈的人,却不知他的另一面。
曹操其实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你看,经过多年战乱,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中原地区出现"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曹操急了,于是推广“屯田"方针。
召集百姓,编成组来开荒种地,不服役的四至五成的粮食交给国家。
守兵战士都把粮食上交给国家,这一举措使中原农业很快恢复。
此外,曹操的知人善用也是一个优点,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不管贫富都提拔为大将军。
还有,他的军事才能也极其突出,他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平定了北方。
所以,当时自愿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也很多,形成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为他日后夺取天下打下了基础。
对我特别有启发意义的是,曹操”任人唯贤“这一点很值得借鉴,借鉴曹操用人之法,例如投票选举心目中称职的,有能力的班干部,也许这样会使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
再次读完《三国演义》这本书后,不仅使我全面了解曹操这个历史人物,而且使我增长了许多历史方面的知识。
还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许多启发。
三国演义读后感2暑假里,我读了一遍原版的三国演义,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讲述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各争天下,最后由司马炎统一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书中的人物都个性鲜明,如:志向远大、宽以待人的刘备,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曹操......其中,我最喜欢关羽。
他在曹操的军队里时,斩颜良诛文丑,曹操送给他许多金银财宝,他都不要,只想快快回到刘备那儿。
没过多久,他知道了刘备的下落,带着刘备的二位夫人和原来的五十兵卒,告别了曹操,头也不回的走了。
一路上,他过五关斩六将,越过重重关隘,终于和刘张二人相聚了。
关羽真是重情义、武艺高强,有着万夫不挡之勇的人啊!他十分勇猛,并不是空有一身蛮力,还有谋略。
读《三国演义》之曹操有感四篇
![读《三国演义》之曹操有感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55ca8bbb4cf7ec4afed0b3.png)
读《三国演义》之曹操有感四篇篇1:读《三国演义》之曹操有感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三国演义》。
其中,曹操的印象令我最为深刻。
谈起曹操这个人,有人会纷纷摇头。
他阴险狡猾,还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些都会让大家对他的印象不佳。
可我却不这么认为,他不是一个嫉贤妒能的人。
因为一个嫉贤妒能的人是不可能称霸于各诸侯的。
他也是一个能接受失败的人,不像袁绍一样,输都输不起。
曹操每次出征的时候,都是武装齐全,从来不丢三落四。
他善于吸取教训,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士兵。
比如上次讨伐袁术的时候粮食紧迫,他便把食物全部拿出来,这说明他有打胜仗的坚定决心,他的军令也颇为严厉。
就从刚刚那件事,他规定:如果攻不下来全部人斩首,使得军队的士气大增。
因为他有名望,所以他敢挟天子令诸侯。
同时,他这一举动也是深谋远虑的,他一眼就看中了中原地区的富裕,于是,他认真地经营中原这块根据地,为他以后的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就像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样。
从中我懂得我们平时生活中可以像曹操一样,心胸宽广,目标明确,学习他的长处,为我们长大做一些铺垫。
让我们值得肯定的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军事家,政治家,谁说不是一个阴谋家呢?成大事者要有原则,违反原则的即使是小节也要拘。
有人把“不拘小节”当成自身开脱的“万金油”,只要做了有损他人利益的事,就把错误归咎于“不拘小节”。
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一些公共场所有人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购物插队等等,这种不拘小节的行为,已经影响和破坏了他人的生活环境,侵犯了别人的合法权益。
这样的“小节”还是多“拘”一点的好。
篇2:《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今天,我看了《三国演义》它让我回味无穷。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历史性的长篇小说。
作者是罗贯中,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所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的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小说简述了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时期吴、蜀、魏三国之间的斗争和兴亡的一系列故事。
例如扫船借箭的故事:诸葛亮为了让孙权帮助他们,迫不得已的答应了孙权手下大将军的难题——三天内造十万之箭,诸葛亮知道他们肯定造不出来,所以让士兵第一天造船,第二天造稻草人,到了第三天,也就是东风来临之时,才让船漂向曹营。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推荐原因(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推荐原因(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d6bd0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0.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推荐原因(10篇)《三国演义》读后感和推荐原因(精选篇1)我书柜里的书数不胜数,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这本书,我看了一点便觉得很精彩令人拍案叫绝,读到曹操时我便有感于怀。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东汉末年,皇帝昏庸无能弄得民不聊生,最后使得农民爆发了起义,朝廷知道后立即下了征兵书,刘备看到自己的国家已成这样不仅唉声叹气,然后遇到了张飞和关羽,他们还结义成兄第,刘备还为了国家大事三请诸葛亮。
在赤壁大战打败了曹操,这才使天下分成三国。
最终都被晋同一了。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曹操是两种人,第一种是大丈夫和枭雄。
而第二种是奸臣和独把利益的人。
在生活当中我也算是个独把利益的人。
一次,我用我的零花钱买了一包牛肉干,回到家弄了一瓶汽水,然后打开电视看了起来,过了一会我表弟回到家看见我手里有牛肉干,就立马跑过来对我说:“好表哥,给我一点牛肉干吧!”说完便捏一捏我的肩膀和捶一捶腿可我却无动于衷,最后我说一句:“去去去,回你房间去,牛肉干是我用零花钱买的怎么可能给你吃。
”话未落音表弟便哭着跑回房间,又过了一会表姐也回来了,也看着我再吃牛肉干也想吃便找我,我就把我刚才跟表弟说给表姐听,表姐听后变气呼呼的跑回房间,恰好妈妈也回来了,但没看到表姐和表弟便问我:“姐和你弟呢?”我说都在房里,突然表弟冲了出来说:“姑姑,哥哥他不给我吃牛肉干。
”“什么有这样的事?”没办法我只好招供全部罪行,妈妈为了惩罚我让我把牛肉干给表姐和表弟。
唉!这就是我独霸利益的下场。
通过读过三国演义这本书后我明白一个道理,不能独霸利益,而是要与人一起分享我还要向大家推荐看三国演义这本书。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推荐原因(精选篇2)今年暑假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故事起源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归于晋。
我还从书中知道了很多人物,比如:关羽、刘备、张飞、曹操、诸葛亮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才华横溢的诸葛亮,他虽然武艺一般,但他这个人特别聪明,他爱读兵书,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军师。
我心目中的三国英雄作文
![我心目中的三国英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961d3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e.png)
我心目中的三国英雄作文•相关推荐【推荐】我心目中的三国英雄作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心目中的三国英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历史的画卷里,有许多的英雄。
而在我心目中,有一位是真英雄,那就是曹操。
曹操是三国中的'一位军事家,他很有才能。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只用了七万兵马就打败了袁绍的七十万兵马。
在这过程中,曹操也经历了不少苦难。
在两军相峙的一个多月里,曹军的粮草用尽,便命人去崔粮。
不料被袁绍的人抓获。
军师许修正在建议袁绍应该趁现在袭击许都,被沈裴任说成了他和曹操一起来骗袁绍。
袁绍一气之下,将他赶了出来。
因此,他投靠了曹操。
除了许修,还有张欣,高览等等,袁绍的许多军师和将军他们也投靠了曹操。
袁绍失去了这么多爱将,又失去了仓粮,因此输给了曹操。
曹操带兵军纪也很严明。
有一次,曹操他们要路过一片庄稼地。
那时正是秋天,庄稼就要成熟了。
于是,曹操下令:所有人不能踩庄稼。
有一次,一些士兵踩坏了一片庄稼,曹操知道后就按军规来处理。
因为曹操爱护庄稼心疼百姓,所以取得了人心。
曹操他还善于发现人才。
有一次他发现了关羽这位人才,便将他请来了。
关羽为曹操杀掉了许多的敌人,曹操感到很兴奋。
在关羽离开时,曹操特意送他了些金银,但他坚决不收。
在论英雄时,可以看出曹操的口才水平也很了得。
他很自大,他的诗歌水平也很高。
因此,他创作过很多的诗歌。
如:《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等。
这就是我心中的一位大英雄————曹操!。
读《曹操》有感
![读《曹操》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3500900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9.png)
读《曹操》有感•相关推荐读《曹操》有感(15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曹操》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曹操》有感1《三国演义》是一本经典的名著。
而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由始至终都被人们认为是残暴、阴险和奸诈的人物——曹操。
今天,我读了《曹操》这本书,我沉重地合上书本后,对这个臭名远播、遗臭万年的人物有了全新的了解。
以往,人们说起曹操,我就会马上联想起那一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白脸奸臣。
在《三国演义》里,人们只认识到曹操阴险和狡诈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治国有方和才华横溢的另一面。
曹操,其实是很有本事、很有肚量的人。
试看,经过多年的战乱,农业生产遭受到及其严重的破坏,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于是曹操积极推广“屯田”方针。
“屯田”方针分“军屯”和“民屯”两种。
“民屯”就是召集百姓,编成组来开荒种地,屯田农民直属国家管理,可以不服徭役,收获时只交给国家四至五成的粮食;“军屯”就是边防将士守边种地,收获的粮食全都上交给国家。
由于曹操此举,才使中原农业很快的恢复。
由此可以看到曹操的聪明才智。
此外,曹操的知人善用也是很突出的一个优点他打破汉末以来宫位世袭的传统,宣布重用那些虽出身低贱但有专长的人,所以当时自愿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也很多,形成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为他日后夺取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曹操的肚量,更是许多人所没有认识到的。
他的肚量,可以堪称“宰相肚里能撑船”。
可能你会问,“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能用在世称“奸雄”、生性“好忌”的曹阿瞒身上吗?那么,你就错了。
在《文和乱武》一章里,曹操曾以一副不咎既往的态度,满腔热枕地接受了宿敌张绣的投降。
当年郡县多叛曹应吕之时,曹操曾不无得意地对手下说:“我相信魏种肯定不会抛弃我。
”话音刚落,就接到了魏种叛变的消息。
初二写人作文:在我心目中的曹操_800字
![初二写人作文:在我心目中的曹操_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ec5d0a4a0116c175f0e484d.png)
在我心目中的曹操_800字“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怎么不懂寂寞……”一曲《曹操》风靡大江南北,也引起了我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深思考。
在罗贯中笔下,曹操是一位凶狠、狡诈的奸臣;在历史上,曹操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到底是怎样一位人物,今天就让我们拨开云雾,去感受一下真实的曹操吧!智——我赞叹曹操的智。
东汉末年,群雄混战。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本处于劣势,但他能正确分析形势,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最终以三万军队战胜袁绍十一万大军,羸得胜利。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曹操用他的智慧,扭转了战局,为他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一生征战无数,在他身上还有很多以智取胜的故事,如“挟天子以令诸侯”、“望梅止渴”等,让我们不难看出这位政治家的开拓远见,军事家的运筹谋略。
勇——我敬佩曹操的勇。
曹操统一北方之前,是由老丞相董卓专权,董卓沉迷酒色,从不料理国事,致使朝廷衰败。
曹操对贪官污吏胡作非为、横行无忌的现象深恶痛绝,于是,他在王允的宴会上,毛遂自荐去行刺董卓。
他以献刀之名刺杀董卓,虽然曹操刺杀行动没有成功,但他的胆量和气魄,却让我敬佩。
才——我欣赏曹操的才。
曹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写出了《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等一大批慷慨悲壮的诗歌。
这些诗文影响着三国时期的文学,他的儿子曹植的“七步诗”被千秋流传,也为唐诗宋词的繁荣开辟了一片沃土。
德——我感慨曹操的德。
曹操尊重人才,提出“唯才是举”政策。
不论地位高低、出生贵贱,只要是人才就重用,并最好地发挥他的才能。
于禁和乐进,是曹操从士兵中提拔起来的大将;张辽和徐晃,是曹操从亡虏中选拔出来的大将。
他们作为名将,辅佐曹操成就大业,均立有赫赫战功,被曹操任命为州牧和郡守的许多人,也都出身低微。
这些能臣干将愿意为。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300字(28篇)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300字(2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c8078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8.png)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300字(28篇)三国演义读书心得300字(精选28篇)三国演义读书心得300字篇1....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读完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它是一个历史人物的舞台,把重多人物刻画地淋漓尽致,使我不得掩卷长思....先来谈谈曹操,大多数人认为他很奸诈,也有人总结了一句话:“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体现了他做事周到的特点。
“宁我负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负我”是曹操的人生哲学。
但曹操也有优秀的一面,他求贤若渴,看重人才,无贵贱之分,打破了当时书香门第、贵族子弟才能做官的规矩。
与曹操相同的人物是刘备,在现在的社会上,人们都打趣的说刘备是“哭来的江山”,刘备胆小,当年他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天下英雄,惟操与使君耳。
”可把刘备吓出了一身冷汗。
刘备讲仁义,爱戴百姓,他也很注重人才,使得关羽、张飞、赵云都在他帐下听令。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今.....”这就是著名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再现了赤壁之战的战火纷飞,也为三国鼎立定下了基础,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曹操也差点在赤壁之战中丢了性命。
一个国君要想建立一个好的帝国需要一个辅佐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大臣,这就是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
事实也证明,诸葛亮不是一个草包,他一展英才,空城记、草船借箭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而“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看出了诸葛亮的忠心耿耿。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300字篇2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
在三国演义中我认识了神机妙算,忠君爱民的诸葛亮;仁慈善良,怀抱大志的刘备和奸诈狡猾的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刘备,因为他知人善用,礼贤下士而且还很仁慈。
读《三国演义》有所感悟范文5篇
![读《三国演义》有所感悟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a6ed1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4.png)
读《三国演义》有所感悟范文5篇回顾历史,那滚滚东逝的江水又把我带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读《三国演义》有所感悟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三国演义》读书心得精选范文一《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他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让人非常难忘,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羽了。
《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写关羽的外貌:“面如重枣,唇若图脂,丹凤眼,蚕卧眉。
”相貌堂堂但感觉表情永远是很严肃的,尤其是在战斗中,一副骁勇善战的样子,十分威猛。
关羽不仅武艺超群,能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还非常勇敢,刮骨疗毒不怕疼。
真是所向披靡!关羽忠于当年桃园三结义的誓言,拒绝了曹操的封侯赐爵,为了寻找大哥刘备,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同时,,关羽又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不管谁对他好,他都会知恩图报。
赤壁大战曹操大败,逃跑到华容道,关羽为了报答曹操义释了他。
所以,现在许多庙宇都供奉关公的神像,使他成为了忠义的化身。
你们别看关羽有这磨多优点,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太骄傲。
有一次,诸葛瑾为了吴蜀两国友好,特意来为吴王之子提亲,关羽却骄傲的喝道;“吾虎女肯嫁犬子乎?”后来他水淹七军取得一场大胜,更加骄傲自大,结果中了吴国大将吕蒙的计谋。
最终兵败麦城,被俘杀害。
关羽一代豪杰,无数次战胜敌人,但因骄傲而失败,这正说明“骄兵必败”的道理。
所以我们要去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无论如何关于这个人令我佩服,在被俘后还宁死不屈,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精选范文二我曾佩服过一代英雄刘备。
他虽然不是最后成功的人,但他确实是最聪明的人。
为求一贤士,他不顾兄弟劝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脱离曹操,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更显出他的聪明才智,为了让赵云留在自己身边,他摔儿子以表自己对他的珍惜。
刘备确确实实是一个圣明聪颖的君主,只可惜他没有好好地教育自己的后代。
《三国演义》是一本神奇的书,书中的每一个人都像是活起来似的——他们的人物性格太过鲜明,也太过典型。
《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edac117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e.png)
《三国演义》有感篇一《三国演义》读后感读《三国演义》有感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读《三国》,给我最大的感悟便是,在乱世中生存壮大,绝非易事。
如若目光不及五年,十年之长远,则必定失败。
一个尔虞我诈的时代,纷纷战火中成就了三位英雄。
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曹操。
心怀汉室,仁义服人——刘备。
青年才俊,年少有为——孙权。
智者务其实,愚者虚其名——曹操曹操无疑是奸雄中的奸雄,一个“奸”字最能体现他那称霸乱世的能力。
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说道德观念,单说对曹操的势力的影响,便是巨大的。
掌握了天子,就掌握了话语权。
出师有名是很有必要的。
也许有人说这是卑鄙的行为,但是曹操不挟天子,别人就不会挟天子了吗?袁绍亦是虎视眈眈,若不是其性格多谋寡决,天子落入谁手还说不定呢。
还有人说曹操为了一统天下而不择手段。
其实这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他们不争天下,那他们争什么?争着匡扶汉室?还是争着青史留名?曹操不在乎青史留名,一心只是一统天下,这就是他的潇洒之处,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
所以他的事业是没有包袱的。
只身刺董狼狈逃窜后不是想着如何苟活,而是想着要起一番大事业,这是在向世人证明他并不是逞匹夫之勇。
官渡一战大败袁绍,兴奋却没有冲昏他的头脑,袁绍终成枯骨。
这是在向世人证明他称霸乱世的决心。
义释关羽,成就其一段千里走单骑的美名,这是在向世人证明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主。
赤壁一战烧掉了他的战船,却没有烧掉他的志气和决心。
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向世人展现一个王者应有的魄力。
曹操是一个真实的人,不图虚名,不畏艰险,曹操那务实和乐观的精神是他一生成就的关键所在,乐观让他百折不挠,让他坚持到底。
务实让他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读完《三国》刘备的一生真是让我感触良多。
他太过心善以至于善良的有些迂腐,然而就是这种迂腐,给他带来了勇冠三军的五虎大将,以及足智多谋的孔明。
他的善绝非虚情假意,他不似曹操那般不善,也不似袁绍那般伪善。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1000字(优秀5篇)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1000字(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57521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6.png)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1000字(优秀5篇)《三国演义》1100字读后感篇一《三国演义》真乃一部大气磅礴的好书!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曹操、孙权、刘备。
《三国演义》中给曹操的评价着实不高,他不是“英雄”是“_雄”;不仅是“贼”,而且是“国贼”;诸如此类。
但我不这么认为。
在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他说袁术是“冢中枯骨”,袁绍是“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说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说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碌碌小人”。
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种蔑视、一种霸气,但读到后面,这些话全部应验,由此可见,曹操看人的眼光实在很准。
他的武将“李典、乐进、典韦、于禁、许褚”等个个是猛将,全都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出生入死,为曹操打了无数的胜仗,成为曹军中的中流砥柱。
他的文臣“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满宠、吕虔”等人则几乎全是北方秀的文臣、军师,这些人中许多是从曹操的敌人那里过来的,由此可见曹操求贤若渴的程度无人能及,单从这方面说,他比刘备更占据“人和”。
小时候听别人说曹操占尽了“天时”,看过书之后才懂,因为曹操在消灭袁绍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占据了北方(其他军阀往往自相残杀、两败俱伤),这样他就有机会休养生息、恢复经济,而且北方人口众多,所以曹操的军队也得以迅速扩充至五十多万,真是占尽了天时。
再说孙权,孙权相比于曹操、刘备,优势在于他拥有父亲、哥哥留给他的富饶的江南大地和众多的贤臣良将。
这使得他成为一个“继承者”而非“创业者”,但继承者绝不可无能,孙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他独具慧眼,提拔了“吕蒙、陆逊”等一大批智勇双全的将军,不但夺回了荆州、还让蜀国元气大伤,成功坐稳了第二把交椅。
我觉得孙权长人之处还在于他的韬光隐晦,他主动受魏文帝册封为“吴王”,避免了与魏的再次战争,得以壮大实力。
孙权占据地利又认真经营,使得吴国稳稳地成为三国之中最长寿的国家。
最后说说刘备,刘备起初就不断遭遇战争,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兵将都少得可怜,占领益州后又丢了荆州,总之非常艰难,但刘备打着汉代宗室的旗号,依仗着诸葛亮、五虎上将等的鞠躬尽瘁,在纷乱的东汉也为自己谋得的一席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心目中的曹操——读《三国》有感范忠超
曹操,也许大家都认为他是奸诈小人,可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位大英雄。
他出身卑微,但有远大志向,生活动荡,饱受战乱迫害。
他胆识过人,董卓胡作非为时,他见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商议谁去刺杀董卓时,曹操当仁不让,首当其冲。
手持七星宝刀,只身一人前往,可是正当曹操要取奸贼狗命时,那董卓从镜子中看见了他,曹操随机应变,说是来献宝刀,躲过当日,连忙出城远走。
董卓下达了追杀令。
在这种环境下,曹操听见隔壁锅碗瓢盆弄得响,又看见有人在磨刀,以为他们要拿自己去悬赏,他极度恐慌,便杀人灭口,但他凄怆道:“宁我负人,休人负我。
”他十分悲伤,说宁愿让自己当这个坏人,受人骂,就让别人当好人。
在这种情况,当你面对生命危险时,难道你不先下手为强吗?
大家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十分阴险。
但如果没有他去救在逃亡中的皇上,那皇上说不定就身首异处,他一人帮皇上日理万机,否则天下早四分五裂,群雄纷争,百姓无宁日。
曹操才华横溢,时常吟诗作词,有许多诗词佳作:《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更是名垂千古。
《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臂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唯有杜康。
更是令人赞不绝口。
曹操不仅提笔弄墨,在军事方面更是功绩卓著,他打的“官渡之战”更是名流千古,成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袁绍率七十万大军来征讨曹操,曹操镇定自若,对将士们说:“论兵力和粮草,我永远也比不上袁绍,但要论精悍和智谋,他三个袁本初绑一块也比不上我一个曹孟德。
”
大战一触即发,曹操自知兵力不足,假装仪和拖延时间,派一支部队到敌军后方,让宫女去扰乱军心,直至太阳西下,用强烈的太阳光折射袁军视线,一连串的计谋使他成功了。
他用魄力鼓舞士气,他用智谋打败敌军。
曹操,时代造就的伟人,逆境打造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