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2021年整理)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2021年整理)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场独立性:看待事物常常倾向于以微观为基点,善于对每一个具体信息做出分析和辨 认,而较少受整体背景影响。
教学水平。 (3)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9年填空)
2.建国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
(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①初创阶段(20C 50’s初—60’s初) 汉语预备教育: a. 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 专门机构)。周培元、吕叔湘负责业务工作;邓懿、王还等6人授课。 b. 1952年,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该班调到北大,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 专修班。 c. 1960年9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 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6年问答) ②巩固和发展阶段(60’s初—60’s中) a. 196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是我国 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
a. 对实践性的原则再认识。 b. 打破旧的、脱离实际的科学系统,代之以符合实践性原则的新的科学系统。 c. 引入了剧情教学,提出“听说领先”,形成“以听说法为主,结构为纲,兼顾传统方法”的 综合教学法。
具体措施:
a. 试验分课型,听说、读写分开。 b. 改革精读课,加强听力、阅读,改名为“综合技能课”。 1980年《基础汉语课本》 以常用句型为重点。 ④改革阶段(80’s至今) 特点:
b. 1964年,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c. 1964年暑假,越南政府派来2000名留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扩展到23所。 d. 1965年暑假,北语为新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22所院校举办了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e. 1965年下半年,北语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是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 学的专业刊物)。

西方语言学史-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西方语言学史-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一、理论基础:哲学基础●二、历史发展:四个发展阶段●三、新发展:八个方面的发展●四、发展前景:几个领域的发展●五、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一、基本哲学理论基础●系统功能语言学也是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包括语言学史观和语言学观。

●(一)语言学史观●西方语言学所形成的两大对立的观点,都有其固定的根源。

●1、以普罗塔哥拉和柏拉图为代表的以人类学和社会学为思想根源的学派;●2、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以哲学和逻辑学为思想根源的学派。

(二)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学观1.符号的观点●(1)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social semiotic),是指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解释语言。

●(2)社会文化结构和制度本身要用符号解释,而语言是用来代表符号的载体,且其本身亦是一种符号。

是众多符号系统的一种,也是最特殊的符号系统,可以体现任何其他的符号系统,如交通信号,动物语言等。

2. 普遍性和变异性强调变异性。

索绪尔和乔姆斯基都强调语言的共性和核心(共核common core)langue,competence。

但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系统来自于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系统的现实化,所以是相互联系的。

所以,它强调从功能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系统性。

●韩礼德把语言变异分为“方言”和“语域”,立足于语言的变异性3. 语言行为语言被看作一个行为系统,是社会文化行为的一种。

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行为系统组成的,而语言是这个系统的一种;同言语行为理论。

●行为本身也是一种系统(“能做什么”)●行为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做了什么”)●由此可见,语言行为是行为潜势(potential)在一定社会集团中通过语言符号得以体现。

4. 功能理论三个类型,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语言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的功能来影响、控制、选择的。

●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1)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语言是对存在于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过程(process)和事件(event)的反映。

语言学基础知识

语言学基础知识

语言学基础知识语言学是一门探索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律的学科,它涉及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多个方面,对研究和理解语言的发展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相关理论,以帮助读者初步了解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一、语言学的定义和概念语言学可以被定义为研究语言现象的学科,它涉及语言的结构、功能、历史、变化等多个方面。

语言是人类交流、表达思想与情感的重要工具,而语言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解释语言的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运作方式。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等多个方面。

语音学研究语言的音素、音节、音调等音声特征;语义学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词汇的搭配规律;语法学则研究语言的句法结构和短语组织;语用学则关注语言的使用及其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二、语言学的分类根据研究的层面和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的分类。

1.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指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语言问题的研究领域。

这包括语言教学、翻译研究、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

2.历史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它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语言形态、语法、词汇等,揭示语言的历史变化规律。

3.形态学:形态学研究词汇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律。

它关注词的形态形式、词根、词缀等,以及它们在句中的使用方式和句法功能。

4.句法学:句法学研究句子的结构和组成。

它关注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短语、从句和主句等句法单位。

5.语音学:语音学研究语言的音素、音节和音调等音声特征。

它通过观察和描述语言的发音规律,揭示不同语言之间的音位差异和音变规律。

6.语义学:语义学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词汇的表义关系。

它关注词语之间的意义关联和句子的语义结构,帮助我们理解语言中的暗示、隐喻和逻辑关系。

三、语言学的相关理论1.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规律。

对外汉语实用教学法

对外汉语实用教学法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一章总论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一、教学法的理论支柱1.语言学原理:机械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社会语言学2.心理学原理: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近代心理学3. 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1)注入式教学法;传授正确的系统的知识;以学习者为中心(2)模仿;重视情景和交际;水平迁移;纵向迁移二、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一)、汉语语音、词语、语法的特点与教学1、汉语语音的特点与教学(1)汉语的音节是声韵调系统(2)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教声母,强调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3)汉语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4)汉语拼音的学习:汉语拼音方案类似音标,只有注音作用2、汉语词语的特点与教学:汉语词语有趋向双音节的特点;汉语词语缺乏形态变化;汉语词语的词义引申特点3、汉语语法的特点与教学(1)汉语不同层级内部组合的一致性(2)汉语语序的配对特点(3)汉语语序的变式(二)、学习者有无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1、无汉字背景(1)听说比读写容易(2)书写和识记难(3)利用母语识记汉语词语(4)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句为主2、有汉字背景(1)阅读比听说进展快(2)利用汉字知识识记和积累词语(3)受本国汉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干扰第二章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一、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方法。

1、理论基础:语言学基础:机械语言学心理学依据:官能心理学哲学基里:惟理主义。

2、语法翻译法的教学原则1) 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2) 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3) 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4) 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3、评价:是外语教学中运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教学法(1)优点1) 奠定了科学的外语教学法的基础。

2) 重视语法教学,较适应成年学习者学习语言时重理性分析和重归纳演绎的特点。

2.2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概括版)全解

2.2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概括版)全解

一、语法翻译法
• 主要特点: • A 以语法为纲,教授系统的语法知识。
• B 课堂教学使用学生的母语,教学法以翻译为主。
• C 注重书面语的教学,轻视口语。
• D 教授所谓的“规范”语言,重视使用所谓经典的“名
著”、“原著”。
一、语法翻译法
• 成就: • 强调母语教学的理论。


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的语法知识扎实。
四、功能法

缺点:
• A 如何科学地设定功能、意念项目,如何合理地安排教 学内容,具有一定难度。
• B 如何把语言结构和功能结合起来,存在实际操作的困 难。 • C 对学生出现的错误采取容忍态度的“度”难以准确把 握。 • D 难以真正达到课堂交际化的程度。 • E 教师培训、教材编写、测试评估还难以适应教学法的 要求。
• A 任务前阶段:让学生了解任务,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 • B 任务中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施任务。 • C 任务后阶段:分析语言重点。
五、任务教学法
• • 优点: 有利于解决传统语言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优化 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注重书面语教学,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较高。

对教师本身的口语要求不高,该教学法使用方便。
一、语法翻译法
• 缺点: • 忽视言语交际技能,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
• 过分依赖学生的母语和翻译的手段,无法培养用目的语
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 过分强调语法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或深奥难懂。
二、直接法(改革法、自然法)
18世纪末
机械语言学 或历史比较语言 奥伦多夫(德) 学(认为所有语 言同出一派) 贝立兹(德) 帕莫· 艾盖尔特 (英) 弗里斯(美) 埃比(美) 语音学 和科学的连贯语 法

语言教学法流派

语言教学法流派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认知派:强调自觉掌握经验派:强调习惯养成人本派:强调情感因素功能派:强调交际运用语法翻译法:以语法知识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二语读写能力。

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别称:又叫“传统法”、“古典法”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语言学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心理学基础:德国官能心理学(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创立)主要特点:1、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发展智力为主,不重视口语和听力(重读写,轻听说)2、以系统语法知识为纲,采用演绎法,通过翻译练习巩固3、词汇是课文内容,用对译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与练习的基本单位4、用母语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阅读文学名著优势与不足:1、语法翻译法是二语教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体现理性派教学法特点2、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精读课有较大影响3、忽视口语教学与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训练4、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手段5、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死记硬背语法规则6、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或者过深过难7、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直接法:主张口语教学为基础,按照幼儿习得母语的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别称:改革法、自然法代表人物:早期代表人物菲埃托《语言教学必须彻底改革》、德国教育学家贝力子、创造“系列法“的法国语言学家古安,典型教材:英国艾克斯利的《基础英语》语言学基础: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靠感觉和记忆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主要特点:1、目的语与事物直接联系,教学中排除母语,排除翻译,采用直观手用目的语学习目的语,课堂教学采用扮演角色或演戏方式2、不是先学习语法规则,而是靠直接感知,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形成的自动的习惯,在一定阶段做一个总结3、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认为口语第一性符合自然途径,重视语音教学,强调语音、语调、语速的规范4、以句子为教学基本单位,整句学,整句运用,而不是从单音或者孤立的词开始5、以当代通用的语言为基本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后来的贝力子教学法。

关于语言学的各类流派

关于语言学的各类流派

语言学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

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广泛收集世界各种语言材料,二是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拉斯克在他的《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一书中第一个对基本语汇中的词进行系统的比较,找出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语言的亲缘关系。

格里姆在拉斯克一书的启发下,在他的《日耳曼语语法》里确定了希腊语、峨特语和高地德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即所谓的“格里姆定律”(Grimm's Law)。

格里姆明确指出,语音对应规律是建立印欧语系和其他语系的基础。

维尔纳(K·Verner)后来补充解释清楚了“格里姆定律”难以解释的一组例外,世称“维尔纳定律”,这就使音变规律的研究日臻完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也就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葆朴的主要著作是《梵语、禅德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拉丁语、立陶宛语、古斯拉夫语、峨特语和德语比较语法》,旨在把梵语和欧洲、亚洲的几种其他语言相比较,找出它们在形态上的共同来源。

远离欧洲的梵语在这些语言中找到了它应有的位置:它既不是拉丁语、希腊语和其他欧洲语言的母语,也不是由其他语言演变而来,它和其他语言都出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只不过它比其他语言保存更多的原始形式。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吴 群
【内容摘要】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任务型教学法与现代技术结合, 当今教育界提倡和推崇的一种新型教学法。教学模式的 建 构 必须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模式对理论认识是基于语言学理论、 心理学理论和教学论理论基础之上的。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语言学理论; 心里学理论; 教学论理论 【作者单位】 吴群,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义的第一性, 这是语言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我们可以解释 为什么任务型要求引进真实的语言材料和借助任务来创设接 近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 这体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境、 语 其目的在于使学习者体验, 进而掌握语言的动 篇理论的关注, “用目的语做事” 态使用。在 中, 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感受语言的社会功能, 理解语言对于建立和维系人与人之间 的社会关系所起的重要作用。学用一致原则拉近了课堂与社 会的距离, 是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习者社会化的过程。 二、 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 一) 皮亚杰 的认 知 发展论。语言学习是学习者的积极 建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对儿童认 知发展研究的基础上的, 它所强调的是学习过程的建构性 。 皮亚杰的认识发展论关于学习的一个基本思想是: 学习 不只是知道对某种特定刺激做出某种特定反映, 而 的结果, 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 。 学习并非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 部信息的过程, 而是学到越来越多认识事物 、 解决问题的程 序的过程, 即形成了新的认知图式 。 同化和顺化的核心是相 互作用观。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它需要认知主体的积极 参与, 学习的发生取决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 企图从外 真正有效的学习建立在学生主动 部注入知识是难以奏效的, 理解的基础上。教育则应该为学生提供富有个人意义的学 习经验, 由学生自己从中建构知识 。 皮亚杰的学习理论在任务型教学中得到了体现 。 任务 型教学认为, 任务型教学的设计以促进学习者积极的认知参 与为前提。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 、 组织语言教学的目的就 在于为学习者提供认识 、 体验、 实践目的语的机会、 环境和条 在用目的语交流互动、 件。学习者为了完成任务积极思考, 意义协商中, 感受目的语的使用, 领悟语言的规则, 建构并不 断完善关于目的语系统的认识 。 所谓验证假设、 修正假设实 质上也就是同化、 顺化、 打破平衡、 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 进 而使有关目的语系统的图式更加系统化 、 复杂化, 语言学习 也因此向更高水平发展 。 ( 二) 布鲁纳 的发 现学 习 论。布鲁纳是皮亚杰思想的重 要推行者, 他扩展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布鲁纳把认知 , 发展理论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 倡导“发现学习 ” 即让学习 者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发现规则 。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 习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探索 、 寻找来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

考研语言学知识点梳理

考研语言学知识点梳理

考研语言学知识点梳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的学科。

对于考研的语言学专业考生来说,掌握语言学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考研语言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语言学基础知识1. 语言学的定义和范畴语言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即研究语言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2. 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主要介绍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语言学、现代语言学和当代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特点。

3. 语言学的分支学科介绍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如语音学、音系学、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并简要阐述它们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二、语言的基本要素1. 语音介绍语音的基本要素,如音位、音节、音素等,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2. 语法介绍语法的基本概念,包括词类、短语、句子的结构和语序等,并引入句法树等概念来帮助理解语法关系。

3. 语义介绍语义的基本概念,如词义、句义、语境等,并讲解词汇的语义关系和句子的语义结构。

4. 语用介绍语用的基本概念,如语用规则、语用推理、语用失误等,并分析语用在交际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语言的语体和语言变异1. 语言的语体介绍语言的语体和语域的概念及其分类,包括书面语、口语、标准语、方言等,并解释它们之间的特点和区别。

2. 语言的变异介绍语言变异的原因和方式,包括地理变异、社会变异和个体变异,并分析语言变异对语言使用和交际的影响。

四、文字和写作管理1. 文字的原始形式介绍文字的起源和发展,并讨论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字系统。

2. 写作管理介绍写作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包括写作过程、写作流程、写作能力的培养等,并讨论写作管理对提高写作效果的影响。

五、语言和社会1. 语言和社会关系讨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语言反映社会、社会影响语言等,并探讨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功能。

2. 语言规范介绍语言规范的概念和形成原因,并讨论标准语的地位和作用。

六、语言变化和语言演化1. 语言变化的原因和方式介绍语言变化的原因和方式,包括历时变化、共时变化和内部变化,并探讨语言的持续演化和发展。

社会语言学期末重点总结

社会语言学期末重点总结

社会语言学期末重点总结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涵盖了语言的结构、习得、变异以及语用等方面,旨在理解语言使用的社会背景和语言变化的社会条件。

本文将总结社会语言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和理论,以及一些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 社会角色和语言使用:社会语言学认为,人们的社会角色和身份会影响他们的语言使用。

例如,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因素都会对人们的语言选择和风格产生影响。

2. 语言变异和语言变化:语言变异是指语言系统内部的差异,而语言变化则指的是语言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

社会语言学研究这些变异和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例如社会因素、地理因素、历史因素等。

3. 社会网络和语言:社会网络是指由个体之间的联系构成的复杂关系网络。

社会语言学通过研究社会网络中的语言交互和信息传递,揭示语言使用的社会特点和规律。

4. 社会变量和语言变异:社会变量是指与个体的社会身份、背景和关系相关的因素。

社会语言学通过研究社会变量与语言变异的关系,了解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语言差异和变异现象。

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社会语言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向受访者提供一系列问题,了解他们的语言使用和态度等。

2. 语料库研究:语料库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真实语言数据,揭示语言使用的统计规律和趋势。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言变异和变化的社会因素。

3. 访谈和观察:访谈和观察是社会语言学中直接获取语言数据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与受访者交谈和观察他们的语言使用来了解社会语言现象。

4. 社群参与:社群参与是指研究者深入社会群体中,与其共处一段时间,并参与其中的语言活动。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语言现象和背后的社会背景。

三、社会语言学的应用领域1. 语言教育:社会语言学在语言教育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研究者可以通过了解学习者的社会身份和背景,设计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材料。

语言学基础(语言学基础知识)

语言学基础(语言学基础知识)

语言学基础(语言学基础知识)一、考试要求该科目主要考查考生掌握语言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程度。

二、考试内容考生应掌握以下方面的内容:1.普通语言学:语言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语言的基本性质和特征、语言学主要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2.语音学: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3.音系学: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语音学和音系学的区别,运用音系学理论分析语言的语音现象4.形态学:形态学的基本常识和分析方法,不同语言在构词或形态的差异及其分析方法。

5.句法学:句法学基本理论、假设和流派,语类与结构,补语,变形转换,树型图,普遍语法与参数变异,并列结构,被动结构,关系分句。

6.类型学:语言的分类标准和常见语言分类。

7.语义学:语义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句子语义的辨析,常见语义关系,普通语义学和形式语义学的区别。

8.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处理与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模型。

9.社会语言学:基本概念,语言的社会变异,语言的区域变异,混合语,话语环境。

10.第一语言习得:第一语言习得的基本理论,基本假设,研究方法,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差异。

11.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

12.历史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语言的历史演变和语言的发展。

13.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霍恩的两原则理论,列文森的三原则理论。

三、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四、考试时间与试卷结构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50分。

题型和分数分配:各个章节考题均会涉及,除语言学概论、句法学、音系学、语义学和语言习得的分数权重稍微大一些以外,其他各章节分数分配相差不大。

五、参考书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3rd Edition, 上、下册《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戴炜栋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语言学基础复习(全)

语言学基础复习(全)

语言学基础复习(全)
1. 什么是语言学?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领域。

它探究语言的结构、性质和使用,并研究语言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语音学
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语言中的音素、音系和语音规律。

它涉及到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

3. 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语言中的句法结构和规则的学科。

它研究句子的结构、词类和句法关系等。

4. 语义学
语义学研究语言中词语、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它关注词义、义项和语义关系等。

5. 语用学
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方式和交际功能。

它研究语言的意图、推理和上下文等因素。

6. 语言变异和语言变化
语言变异和语言变化是研究语言不同方言、变体以及语言演变过程的学科。

7.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学和人机交互等有紧密的联系和应用。

8.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语言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语料库研究、实验
研究和理论推导等。

9. 语言学的应用领域
语言学的应用领域包括教育、语言教学、翻译、语音识别、自
然语言处理等。

10. 语言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语言学在多个领域将继续发展,如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机器翻译等。

以上是对语言学基础的简要复习,希望能够帮助你加深对语言
学的理解。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DOC).doc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DOC).doc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及类型0.基本信息:(1)联合国工作语言: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汉语,阿拉伯语(2)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国家汉办: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为世界各国提供汉语言文化的教学资源和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海外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为携手发展多元文化、共同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

孔子学院: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总部设在北京,总干事为许琳女士。

境外大学与国内高校合建孔子学院,境外中小学与国内高校合建孔子课堂。

截至2015年,全球已有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所孔子课堂,遍及134个国家。

孔子学院的业务范围有:①开展汉语教学,②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③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④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⑤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等。

(3)对外汉语教学历程:①初创阶段(1950=1961)1951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开课1952 首次向海外(保加利亚)派遣双语教师②巩固和发展阶段(1962-1966)标志:1962: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③恢复阶段(20c70s初-70s后)④蓬勃发展阶段(20c70s后-21c初)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学科提出并得到确认⑤跨越式发展阶段(2004年后)2005“世界汉语教学大会”为标志,“请进来”“走出去”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要是“三教”问题,包括教师问题、教材问题和教法问题,最核心的问题是教师问题。

1.二语习得(1)概念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是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母语和外语:通常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是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母语有时候也指第一语言。

)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第八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要对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某个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特点、基本的教学过程等。

要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某个教学法的优缺点作出适当的评论。

1. 语法一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语法一翻译法又称" 传统法", 它是使用学生的母语来教授第二语言/ 外语,并以系统地教授语法知识为教学基础的一种第二语言/ 外语教学法。

语法一翻译法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并用, 通过翻译和系统的语法知识的讲授学习第二语言。

语法一翻译法是最古老的教学法, 最初用来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这类死的语言, 帮助人们学习古代" 经典", 增长知识和智慧。

后来用它来学习活的语言,经过理论的总结和阐释, 成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

它盛行于18世纪末,代表人物是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H.G.OllendOrff )。

语法一翻译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机械语言或历史比较语言学, 认为所有语言同出一源, 语言和思维也是同一的。

既然人类有共同的思维规律, 其语言规律( 语法) 也是共同的, 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和词的搭配也是一样的。

各种语言词汇的差别只是发音和书写形式的不同而己, 这就是翻译的基础所在。

因为人类的思维规律相同, 所以不同语言之间都可以进行一一对应的翻译。

另外, 传统语言学重视语言规范, 注重定出各种语言规则, 并要求人们按照这些规则来使用语言, 这也为语法一翻译法系统地讲授语法知识奠定了基础。

语法一翻译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联想心理学。

联想心理学把一切心理活动都看成是各种感觉或观念的集合, 而这种集合则主要是依靠联想的力量来实现的。

比如, 记识一个外语单词就是把它跟母语的单词联系起来。

语法一翻译法的基本原则和特点:(1) 语法是教授第二语言/ 外语的基础。

语法一翻译法主张, 学习第二语言首先要背熟语法规则和例句, 然后通过翻译练习巩固语法规则, 只有在理解语法的基础上才能阅读、翻译目的语原文。

语言学概论期中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期中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期中作业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20分)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

它是是人类区别于所有其他低级动物的根本特征。

言语:是个人对语言运用的行为和结果。

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二是指人说出来的话或者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

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结构语言学:又称现代语言学。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提出的看法成为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形成。

他首先区别了语言和言语。

其次,他区分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第三,他区分了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

转换生成语言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乔姆斯基批判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根本观点,建立了生成语言学。

他认为,人脑有一种天赋的普遍的掌握语言的机制,当输入一定的语言材料后,它会加以识别并加工出一套规则系统,然后利用这套系统生成新的句子。

这种机制就是人普遍具有的语言能力。

他认为,语言学的对象应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语法就是对语言能力的描写。

二、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就是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主要研究和探讨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

这里的语言指的是“人类语言”,或称“自然语言”,与之相对的是“动物语言”、“人工语言”等。

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本体,但是语言学所关心的又不仅仅局限于人类语言,其他同语言相关的领域,也是语言学关心、研究的对象。

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类语言及其相关对象。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领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这个领域中,列文森的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互动社会语言学的背景、主要理论、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理论1.语言互动理论列文森认为,语言互动是语言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现象。

他强调,语言不仅仅是传达信息的工具,更是人们在互动中建构、协商和维护社会关系的载体。

2.语言变异理论列文森认为,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现象,它是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影响过程。

通过对变异现象的研究,可以揭示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3.语言协商理论列文森提出,语言协商是语言使用者在互动过程中,为达成一致而进行的一系列语言调整策略。

这一理论强调了语言使用的动态性和语境敏感性。

三、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1.语料收集列文森主张从实际语言运用中收集语料,关注语言使用的现实语境。

这有助于更真实地揭示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2.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的语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可以发现语言使用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探讨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影响。

3.实验设计列文森提倡在研究中设置实验场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互动。

这有助于研究者更深入地观察和分析语言使用者的互动行为。

四、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在我国的应用1.汉语研究在我国,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

学者们运用语言互动理论、变异理论等研究汉语的使用情况,揭示了社会因素对汉语发展的影响。

2.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互动社会语言学也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学者们运用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探讨了社会文化背景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

3.社会语言学实践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还为我国社会语言学的实践提供了指导。

如在语言教育、语言政策制定等方面,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及挑战1.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将更加多元化。

语言学导论 基础知识

语言学导论 基础知识

【语言学】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小学”】“小学”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解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

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思维】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符号】符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

【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结合构成的,能代表或指称现象。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征候】征候是事物本质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

【组合规则】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就是说,语言符号的单位互相组合为一个更大单位的规则。

【聚合规则】在同一个结构位置上不同结构单位的替换规则。

【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国际音标】国际语音协会指定的一套记音符号,是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的。

国际音标符合“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的原则。

【音位学】音位学是在了解语音的物理、生理特性的基础上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对语音的研究。

【音素】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清音、浊音】清音、浊音是语音中的发音特点。

辅音的发音体是阻碍气流的发音部位,但有时声带也参与发音。

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不颤动的叫清辅音。

【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分析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

【调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高变化,叫做调位。

【重位/势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叫做重位或势位。

【时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元音的长短叫时位。

【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是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对外汉语教学法流派

对外汉语教学法流派
【德】奥朗多弗
机械主义语言学。(相信所有语言起源于一种语言,语言和思维是同一的,只是词汇的发音和书写形式有差别。)
心理学(官能心理学。即认为人的心灵有各种不同的官能,各种官能可以分开加以训练。)
1.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
2.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
3.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
7.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录音、语言实验室、视听设备)。
听说领先、句型操练、对比分析。只有对比分析为直接法所无。
成就:
1.从理论和实践上促进了外语教学的发展。
2.它重视听说训练,强调实践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3.句型作为教学核心。
4.产生大批优秀听说教材。
不足:
1.过分强调机械操练,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学习理论。(【美】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美】奥斯贝尔的两种“学习”理论。)
1.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学为主。
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利用母语。
5.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
6.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境。
在理解语料、规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活用语言;教育学原则是以学习者为外语教学的中心。
教学目标是全面地掌握语言。
成就:将当代心理学的最新成果——认知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语言教学中来,首先创立了对学习者的研究(主要是成年人在本国环境中学习外语的过程及规律)。
不足:缺少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它理论基础还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充实。
在现代外语教学史上一直存在着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两大教学法体系的对立。60年代发展成为认知法(语法—翻译法的现代形式)和听说法的对立。认知法吸收了两派的某些优点,做出了平衡、调和的努力,但它还是更接近语法—翻译法。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1、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

是使用学生的母语来教授第二语言并以系统地教授语法知识为教学基础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

主张母语与目的语并用,通过翻译和系统的语法教授学习。

”最古老的教学法,盛行于18世纪末,代表人物是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

语言学理论基础:机械语言或历史比较语言学心理学理论基础:联想心理学基本原则和特点:A、语法是教授第二语言的基础。

学习二语首先要背熟语法规则和例句。

B、课堂教学使用学生的母语。

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C、注重书面语教学,注重读写,轻视听说D、教授所谓“规范”语言,重视经典名著教学过程:字母发音和书写――语法――阅读原文语法教学的步骤:A、先讲词法,后讲语法。

B、用演绎法教授语法规则,并翻译。

C、练习课文教学的步骤:A、介绍课文B、逐字逐句翻译C、朗读D、互译来巩固主要成就:A、创建了在二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

翻译即是教学目的,也是手段B、主张语法知识,重理性和演绎。

C、使用母语,初学阶段不会觉得困难D、注重书面语和名著,阅读能力高E、使用方便,无需复杂的设备和教具,对教师本身的口语要求也不高主要缺点:A、忽视言语交际技能,听说能力。

B、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无法培养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C、过分强调语法,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和例句,教学内容乏味。

2、直接法:又称“改革法”、“自然法”。

用目的语,不用母语不翻译,不注重语法形式。

19世纪后半页的西欧,代表人物:德国的贝立兹、法国的古安、英国的帕默、艾盖尔特主张仿照“幼儿学语”的方式和自然过程来设计二语教学过程,以顺乎人类学语言的自然规律。

建立语言和外界实物的直接联系和模仿大人说话是幼儿习得母语的基本策略。

心理学基础:联结主义心理学。

受其影响,强调词语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而不通过母语。

教学原则和特点:A、直接联系。

在语言和外界事物间建立直接联系,不用母语。

B、以口语为基础。

教学目标是口语。

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语言结构

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语言结构

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语言结构语言作为人类沟通的工具,具有复杂的基本原理和特定的语言结构。

本文将围绕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语言结构展开讨论,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语言学的视角。

一、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是研究语言的起源、发展和使用规律的基础。

它包括语言符号、语言交流以及语言规则三个方面的内容。

1. 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它是一种意义与表达形式相结合的符号系统。

在语言中,单词、词组、句子等都是语言符号。

它们通过与特定的概念和意义相联系,使人们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 语言交流语言交流是人们使用语言来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语言交流可以通过口头和书面两种方式进行。

口头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而书面交流在文学、学术和官方文件中占据重要地位。

3. 语言规则语言规则指的是语言使用中的一系列约定和规范,它们决定了语言的结构和使用方式。

语言规则包括语法、词汇、语义和语用等方面。

语法规则规定了语言的句法结构和词语之间的关系;词汇规则则决定了词汇的选择和搭配;语义规则规定了词语和句子的意义;语用规则则关注语言使用的背景和目的。

二、语言结构语言结构是指语言中各个层次之间的组织关系和结构特点。

它包括语音、语法和语义三个方面。

1. 语音结构语音结构研究的是语言的声音形式。

语音结构包括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三个方面。

它关注的是语音的音位、音节、音素等单元,并研究它们在语言中的分布和规律。

2. 语法结构语法结构研究的是语言的句法和词法规则。

句法规则决定了语言的句子结构,包括句子的构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词法规则则确定了词汇的形态和搭配规律。

3. 语义结构语义结构研究的是语言的意义。

它关注词汇和句子的意义,以及意义如何通过语法来表达。

语义结构涉及词义、句义、逻辑关系、语用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三、语言学的应用领域语言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语言的理论探讨,它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语言学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教育语言学为语言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