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和《浣纱记》中的范蠡形象

合集下载

范蠡传(司马迁-史记)

范蠡传(司马迁-史记)

范蠡传(司马迁-史记)分事略记学艺 范蠡⽣卒约为孔⼦同时期,出⾝贫寒。

⽗母早亡,由哥嫂扶养成⼈。

范蠡⼩时天资聪慧,博闻强识,喜读书,抱负⼤,不喜耕作,众乡邻不齿。

范蠡说:“你们怎么知道我的志向呢?”他苦读了《书》、《易》、《诗》等⼤量的书籍,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和治国安邦的理论。

范蠡不仅弄通了风后的《握奇经》,还潜⼼钻研了姜太公的军事书籍《六韬》和《三略》。

姜太公把⼤⼒发展农业、⼿⼯业和商业作为军事韬略的三***宝,这⼀点范蠡特别推崇。

后来范蠡⽆论是治家还是治国,姜太公的思想对其影响都很⼤。

当时著名的理财家计然(计然,名研,姓⾟,字⽂⼦,著有《⽂⼦》⼀书,春秋时期名⼈),到南阳云游,范蠡拜其为师,跟他学习经济知识和经商技巧。

范蠡虽满腹经纶,但当时楚国政治⿊暗,选拔官吏,⾮贵族阶层不得做官。

范蠡空有⽂才⽽不被任⽤。

报国⽆门,使得范蠡放浪形骸,做事办事不合时宜,作出的事情往往令⼈惊诧不已,疯疯癫癫,⾏为怪异,被誉为有名的“楚国狂⼈”,乡邻们喊他为“范疯⼦”。

范蠡狗洞遇⽂种 楚荆王时,楚国名⼠⽂种(字⼦禽,楚国郢⼈)到宛任令,听说范蠡年纪不⼤,但很有才能,就差官员去拜访他。

⼿下⼈回来说:“范蠡⾏为怪异,疯疯癫癫是个疯⼦,不值得邀请。

”⽂种却说:“⼀个⼈有才能,必假装疯狂,来掩盖其贤德。

”此后多次拜访,范蠡都避⽽不见。

这⼀天,⽂种⼜亲⾃拜访,却发现范蠡的⼤门紧闭,正要下车,忽见院墙下的⼀个破洞⾥有个⼈蓬头垢⾯,趴在那⾥冲着⽂种学狗叫。

⼿下⼈便说:“这就是范蠡。

”众乡邻都围着看热闹。

⽂种⼿下的⼈怕⽂种难堪,忙⽤宽⼤的⾐袖把洞遮住。

⽂种却说:“我听说过狗只对着⼈叫,他是个⼈⾝,却对着我学狗叫,意思是说我是个⼈,是看得起我呀!”于是⽂种下车便拜,范蠡看也不看,⽂种只好悄然离去。

第⼆天,范蠡对其哥嫂说:“今天有贤⼈来拜访我,请借给我⼀套⼲净⾐帽。

”刚穿戴梳洗完毕,⽂种就来了。

两⼈交谈后,⽅觉相见恨晚,结为终⾝知⼰。

范蠡

范蠡

相国、大将军,爵至上大夫,毅然辞去。 相国、大将军,爵至上大夫,毅然辞去。伍子胥没 有想过,文种没有决心,两人均被“赐死” 有想过,文种没有决心,两人均被“赐死”。范蠡 激流勇退, 悄然而去” 说出了“只可共患难, 激流勇退,“悄然而去”,说出了“只可共患难, 不可共安乐” 敌国破,谋臣亡”的千古名言, 不可共安乐”、“敌国破,谋臣亡”的千古名言, 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主动辞官的第一人。 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主动辞官的第一人。古今能做 到得也没几个,他不仅有智慧,更有勇气。 到得也没几个,他不仅有智慧,更有勇气。
后来,他辗转来到齐国, 后来,他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 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 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 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 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 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 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 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 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 国都临淄 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 临淄, 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 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 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 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 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 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 于是, 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 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 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 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满腹才华, 满腹才华,埋于楚国
他出身贫寒, 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 胸藏韬略,年青时, 智、胸藏韬略,年青时, 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 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 下识地理,满腹经纶, 下识地理,满腹经纶, 文韬武略,无所不精。 文韬武略,无所不精。 然纵有圣人之资, 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 时贵胄专权、 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 的楚国, 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 人所识。 人所识。

《史记》和《浣纱记》中的范蠡形象5页

《史记》和《浣纱记》中的范蠡形象5页

《史记》和《浣纱记》中的范蠡形象春秋末年吴越两国之间的争霸可谓是波澜壮阔,伍子胥、孙武等吴国谋臣与范蠡、文种等越国谋臣的之间的斗智斗勇也是精彩纷呈且惊心动魄的。

范蠡作为越国的重要谋臣,在吴越两国长达二十多年的生死较量中,始终作为越王勾践的头号谋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吴越两国之间的争霸最终尘埃落定时,范蠡的功劳自然不言而喻,但他却激流勇退,泛舟五湖,后又弃政从商,再创人生辉煌,成为历史上富翁的代名词――陶朱公。

关于范蠡的记载和描写,如果说东汉以前的作品,如《国语》《史记》《吴越春秋》《越绝书》等都带有史料性质的话,那么宋元以后有关范蠡的作品,如元杂剧《姑苏台范蠡进西施》、明传奇《浣纱记》、清短剧《浮西施》等则明显带有文学色彩。

下面就以《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和明代梁辰渔的《浣纱记》为例来分析范蠡这一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变化与发展。

一、对忠君忠国、智谋双全形象的继承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司马迁塑造了一个忠君忠国、智谋双全的范蠡形象。

例如,越王勾践三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勤兵,想先发制人,但范蠡进谏道:“不可。

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

隐谋逆德,好用兵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

”范蠡建立丰功伟绩后,认为“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于是毅然决定离去,临走之前也劝告朋友文种应该及时隐退。

从这些例子就可以看出范蠡的智谋。

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是这样评价范蠡的:“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对范蠡忠君忠国、智谋双全的赞美,字行间也流露出司马迁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明代梁辰渔的戏剧代表《浣纱记》中,范蠡仍然是一个出色的谋略家和军事家,而且也是一个忠君的贤才。

他对越国忠心耿耿,处心积虑为越王出谋划策,以图兴越亡吴。

二、增补了与美女西施的感情故事在《史记》中是没有出现西施这个人名的,最早把美女西施与吴越争霸联系起来的是东汉时的两部野史《吴越春秋》和《越绝书》。

范蠡简介名人传记范蠡传

范蠡简介名人传记范蠡传

范蠡简介名人传记范蠡传展开全文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军事幕僚,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

范蠡是一位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的一生大起大落,由布衣客到上将军,从流亡者到大富翁,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深谋远虑的策略,辅佐勾践兴复濒于灭亡的越国,消灭称霸诸侯的吴国,创造扶危定倾的奇迹,是春秋末期一位杰出的谋略家。

范蠡,字少伯,又叫鸱夷子皮、陶朱公。

原是楚宛三户(今安徽宣成)人,先后移居越、齐二国。

生卒年月不详,大约活动于楚平王、越王勾践、齐平公在位的年代(公元前五世纪后期至公元前四世纪前期)。

青少年时代就失去父母,同兄嫂一起过着贫穷的生活。

他曾经拜计然(又叫辛文子)为师,研究治国治军的方策,博学多才,“有圣贤之明” ,但是怀才不遇,因而“洞馄负俗” ,行为怪诞,被视为狂人。

直到遇见具有识才之明的文种,范蠡的生活才发生突然转变。

文种当时是楚国宛陵的地方官,早就听说当地有贤者,但没能找到。

范蠡的怪诞行为引起了文种的注意。

文种派手下官吏去见范蠡。

官吏回报说,他患有疯癫病,是一个狂人。

文种不以为然地一笑,说:“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智之毁。

此因非二三子所知也。

” 就是说,“大智若愚” ,具有独特本领的人才往往被人讥笑、诋毁为狂妄无知,普通人难以认识他的真实面目。

于是决定亲自驱车拜访。

范蠡避而不见。

文种不因碰壁而灰心丧气,再三前去拜访。

范蠡看到文种确是一片诚心,料定文种一定会再来,就对他的兄嫂说:“今天有客人来,请借给衣帽一用。

” 过了一会,文种果然来了。

二人一见如故,“终日而语,疾陈霸王之道” ,“志合意同” 。

此后交往日益加深。

当时已出逃吴国的伍员(伍子胥)派人请文种去吴国。

文种与范蠡商量何去何从。

范蠡分析楚、吴、越三国形势,认为当时正处于吴越争霸之时,吴越之间矛盾日益激化,楚越之间存在着联兵伐吴的关系,“霸业创立,非吴即越” 。

他还认为,“君子逢时,不人份邦” ,犯不着帮伍子胥报杀父之仇而“失故国之亲” 。

范蠡的人物简介与事迹介绍

范蠡的人物简介与事迹介绍

范蠡的人物简介与事迹介绍范蠡的人物简介与事迹介绍范蠡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也是中国道商的鼻祖,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范蠡的人物简介与事迹介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范蠡的人物介绍《范蠡传》中讲述了范蠡的一生经历,年幼时家困的范蠡依旧好学,博朗群书,十分有志向,长大后到异乡从事自己的理想,为越王勾践复国,甚有远见便独自离去,而范蠡在这之后便安心的作个商人。

此传讲述了范蠡幼时的生活经历,那时家穷,父母早逝,范蠡便为兄嫂抚养长大,从小天资聪颖好学好问,阅读很多治国安邦的书籍还有历史书籍,因不喜耕作而被乡里人看不起。

后长大空有才识却不被楚国所用,于是范蠡所作之事常使人惊奇,被称为“范疯子”。

离开越国之前,范蠡为其复国功臣,理应留下来享受安乐生活,但是范蠡却放弃这高官后禄选择隐于市,他写了封信给勾践表明自己的心意,如今大功告成,他只想过着着隐退后安闲的生活。

后来范蠡隐姓埋名过着商人生活,先后凭着耕作、牲畜还有贸易往来赚得了数万财富,之后便散尽济众,此传中讲述了范蠡财物三聚三散之事,为百姓带来很多福音,其商业造诣颇深,为经济发展带来推进作用。

后范蠡的次子放了杀人罪,范蠡派少子携带黄金前往探视,而其长子不听从便要求前往,无奈只能长子前去。

范蠡知道其长子此去会带来坏消息,因为长子从小跟随自己劳动积累财富,故惜财,而少字从小安逸不知财,于是最后范蠡的长子犯了贪财的习惯并没有救出其次子。

此传介绍范蠡三迁,每次均有理由都能聚集财富成名,他治国时,国盛,治家时,家富,一生淡泊名利,集智慧于一身,可谓是伟大的商人。

范蠡老师的简介范蠡的老师是计然,他是春秋时期著名大家,传其本名为文子,乃是老子的弟子,博学多才,无所不通。

计然收下布衣范蠡为徒,授以学识和七策,范蠡用了五计便辅佐越王灭了吴国。

计然的名字意味着是善于计算运筹的意思,可见计然的自信程度。

计然祖上是晋国流亡的'贵族,他为人率直不好权势,学识丰厚不愿教授诸侯,遂收范蠡为弟子,曾越王困于会稽山之时,范蠡请来计然,计然见越王则道“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

范蠡简介精选10篇

范蠡简介精选10篇

范蠡简介精选10篇范蠡是怎么样的人篇一范蠡在成功帮助勾践灭了吴国重振越国后,便向勾践辞官隐退,是一个非常有远见之人,而在那个时代“士”为首,“商”为末,范蠡从官场退出心甘情愿的沦为地位最低的商人。

故其一生辉煌政绩,却因为弃官从商的事情使其不能与历史名人同入史册。

范蠡从商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非常的别具一格,懂得占有先机,他认为在商场上要非常有眼力见方能获得商机,也因为如此,范蠡在隐居的近二十载岁月中,曾三次聚财千金乃至万金,成为富甲一方。

而范蠡是位仁德之人,他将所得之财均散尽以支助他人,钱财犹如身外物,对范蠡来说可得之也可散尽,甚是自在。

范蠡还是我国民间四大财神之一,是为“文财神”,他在商业领域上的作为更是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商业流通,他不仅有深邃的经济思想还发明了秤的度量单位,特别注重消费者的感受,会结合其特点进行售卖。

范蠡不仅涉猎农业,鼓励耕种,还对养鱼业有深刻的见解,因此范蠡还有“陶朱公”之称。

道商的鼻祖范蠡的生平篇二范蠡原是楚国人,因楚国不是贵族就不能入仕而转投越国,与好友文种一同辅佐越王勾践。

吴王阖闾在攻打越国时大败重伤,不久死去,其子夫差继位。

夫差日夜练兵向越国复仇,果然大胜,范蠡劝说勾践为保命先答应吴国的任何条件,夫差没有听从伍子胥的意见灭越,而是选择撤兵,并提出要求要越王到吴国服侍他。

勾践带着妻子与范蠡到吴国为奴,在范蠡的`帮助下,忍辱负重数年,得到了夫差的信任,得以回国。

回国后,范蠡修建都城迷惑夫差,还投其所好,将美女西施献给他,终于等到了伐吴的机会。

吴国灭亡后,范蠡功成身退,驾着扁舟离去。

范蠡隐退后,选择了从商,行商有道,很快积累了大量财富,期间三散家财,被后人称为“商圣”。

民间还有流传着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虽然在历史文献中并没有任何记载,但两人爱情故事还是流传了下来。

不过据史实分析,两人故乡相距甚远,年轻时并没有相爱的机会,而后来西施又被献给吴王夫差,范蠡更不可能从中插一脚,但人们还是愿意相信这位大夫最后是与西施一起驾着扁舟消失在太湖之上。

唐诗中的范蠡形象探析

唐诗中的范蠡形象探析

唐诗中的范蠡形象探析作者:李丽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30期摘要:本文梳理了唐诗中对“范蠡”这一人物典故的运用,探讨了唐代文人对范蠡的人生追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接受情况,表明唐代诗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从自己的个性视角和所处的时代环境审视范蠡这一历史人物的,寻求自身的情感寄托,进而阐释了范蠡这一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学审美价值和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

关键词:唐诗;范蠡;范大夫;隐者一、研究背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末期是一个各方面都处于变动同时又充满机会的时代,风起云涌,百家争鸣,涌现了大批杰出的人才,如老子、孔子、孙子等,范蠡就是其中一位。

范蠡凭借其多方面的才能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被载入史册,被后世的史学家、诗人、小说家或记载或演绎,他的形象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断被提及、不断被推进演变的形象。

先秦的典籍《国语》《吕氏春秋》等中简要记载了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的事迹,《墨子》《韩非子》等典籍中也提及鸱夷子皮、陶朱等名字,而在《战国策·秦策三》则有“范蠡知之,超然避世,长为陶朱。

”直接将陶朱与范蠡联系起来。

汉司马迁在《史记》中极大地丰富了范蠡的形象,尤其是他归隐后的活动,使他的富商形象在后世深入人心。

而赵晔的《吴越春秋》则以近小说家的笔法在史书的基础上又录入了不少佚文传说,进一步凸显了他的智谋和忠君思想。

此外,还有很难确定时间、作者的第一部地方志《越绝书》,也记载了不少范蠡的言行、思想和事迹。

所有這些都为唐人认识这一人物奠定了基础。

唐代强大的国力、繁荣的经济、宽松自由的思想文化政策等,为诗人创作提供了保障,也使他们自信乐观,加之尚武的精神一起激发了他们对功名的热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同时,唐代儒、道、释三教并存,大多数诗人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的同时又或多或少地浸染了佛道思想,加之时代的盛衰变迁、个人仕进荣辱的更迭、个性追求的差异,又使他们不时有忘情江湖的渴望。

而这些在范蠡这一人物的身上都有完美的诠释,他一生最重要的三种角色或者说最重要的人生经历无外乎建功立业的王侯将相,急流勇退的归隐者和富甲天下的商人,而这也是唐代诗歌为他塑造的形象,反映出大多数唐代诗人自身的理想追求,也是他们受所处大时代背景影响的体现。

隐逸文化与吴越历史的建构——先秦两汉时期太伯、范蠡形象的演变

隐逸文化与吴越历史的建构——先秦两汉时期太伯、范蠡形象的演变

第41卷第3期2021年3月绍兴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Vol.41No.3Mar.2021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21.03.007刘永学.隐逸文化与吴越历史的建构一先秦两汉时期太伯、范蠡形象的演变[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1,41(3):43-48.隐逸文化与吴越历史的建构先秦两汉时期太伯、范蠡形象的演变刘永学(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春秋霸政体制建立后,士人面临着出仕或者归隐的选择。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隐士群体逐渐形成。

纵观吴越历史的发展,与两位隐士——太伯和范蠡密切相关。

吴国为了争得霸主地位,取得中原各国的拥戴,自称其祖先为周的王子太伯,从中可以看出吴国历史发展的华夏化。

故此,太伯在后代史书中以儒家隐士的身份出现。

越王勾践在范蠡等人辅佐下,兴兵灭吴,但由于吴地不稳,未能北进,与中原各国交往较少,保留了很多吴越本土文化特色。

故而,范蠡是以道家隐士的形象见于史籍。

关键词:霸政;隐士;太伯;范蠡;吴越历史中图分类号:G122;K2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3X(2021)03-0043-06收稿日期:2020-08-18作者简介:刘永学(1991—),男,山东济南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及历史地理。

E-mail:1157540473@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隐逸思想的文化渊源,学者的意见相对一致,大都认为出自儒道两家①。

笔者认为虽然儒道两家都有关于“隐逸”思想的理论,但二者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就儒家积极入世、治国平天下的原则而言,“出世”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或者说为了更好地“入世”。

儒家更加推崇“隐士”高风亮节、韬光养晦的仁义楷模和道德表率作用,而并不是十分认同单纯的隐姓埋名、无欲无求、仅仅为享受山水田园之乐的行为。

《范蠡》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范蠡》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范蠡》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范蠡》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导语】:我国古代有名的宰辅甚多,但像《浣纱记》的主人公范蠡那样功成身退、一叶扁舟泛五湖的却很少,所以,范蠡的故事不胫而走,成了千古佳话。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选择题测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选择题测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选择题测试1. 宗臣《报刘一丈书》谈论的议题是 [单选题] *A上下相孚(正确答案)B乡园多故C客子之愁D抱才而困2. 袁宏道《虎丘记》:“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

”这里所写的景象是 [单选题] *A清明B端午C中秋(正确答案)D重阳3. 张岱《柳敬亭说书》:“武松到店洁酒,店内无人,暑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

”这里所用的艺术手法是 [单选题] *A对比反衬B细节描写(正确答案)C欲扬先抑D侧面烘托4. 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的作家是 [单选题] *A吴伟业(正确答案)B郑燮C陈维崧D陈子龙5. 下列作品中,一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传统观念的是 [单选题] * A《吴士》B《袁随园君墓志铭》C《又与焦弱侯》D《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正确答案)6. 《古文辞类纂》的编者是 [单选题] *A方苞B袁枚C张维屏D姚鼐(正确答案)7. 下列诗歌中,采用歌行体的 [单选题] *A黄遵宪《哀旅顺》B龚自珍《咏史》C王世贞《登太白楼》D吴伟业《圆圆曲》(正确答案)8. 下列作品中,选自《儒林外史》的是 [单选题] *A《制台见洋人》B《明湖边美人绝调》C《司文郎》(正确答案)D《马二先生游西湖》9.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典出 [单选题] *A李密《陈情表》(正确答案)B诸葛亮《出师表》C王粲《登楼赋》D庾信《哀江南赋》10. 《小畜集》的作者是 [单选题] *A王安石B陈与义C贺铸D王禹偁(正确答案)11. 柳永《雨霖铃》一词中,“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下句是 [单选题] * A兰舟催发B念去去、千里烟波C都门帐饮无绪(正确答案)D此去经年12. 《张子野词》的作者是 [单选题] *A张先(正确答案)B张炎C张养浩D张岱13. 下列作品中,借用《诗经》旧题的是 [单选题] *A梅尧臣《汝坟贫女》(正确答案)B黄庭坚《登快阁》C陈与义《伤春》D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14. 下列文章中,提出“穷而后工”诗学观的是 [单选题] *A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正确答案)B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C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D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15. 黄庭坚《登快阁》中“万里归船弄长笛”的下句是 [单选题] *A朱弦已为佳人绝(正确答案)B落木千山天远大C此心吾与白鸥盟D澄江一道月分明16. 杨万里诗句“两岸舟船各背驰”所描写的河岸景象是 [单选题] *A黄河B长江C钱塘江D淮河(正确答案)17. 下列诗人中,号晦庵的一位是 [单选题] *A杨万里B范成大C朱熹(正确答案)D张孝祥18. 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所依凭的《楚辞》体作品是 [单选题] * A《离骚》B《天问》(正确答案)C《九歌》D《九章》19. 陈亮《水澜歌头》词借为章德茂出使金国进行,表达了恢复中原的慷慨意气,其中起到总挽全篇 [单选题] *A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B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C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D胡运何须阅,赫日自当中(正确答案)20. 下列词人中,对南宋后期风雅词派甚有影响的是 [单选题] *A刘过B姜夔(正确答案)C史达祖D刘克庄21. 文天祥《正气歌》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单选题] *A夸张B比拟C对比(正确答案)D映衬22. 下列《岐阳》诗句中,表现诗人对岐阳战事关注的是 [单选题] *A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B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正确答案)C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D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23.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的体裁 [单选题] *A杂剧B传奇C散曲小令D散曲套曲(正确答案)24. 马致远《汉宫秋》的男主角是 [单选题] *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昭帝D汉元帝(正确答案)25. “拱着胸登要路,睁着眼履危机,直到那其间谁救你”出自 [单选题] * A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B张养浩《中吕朱履曲》(警世)(正确答案)C张可久《南昌金字经》(春晚)D贯云石《双调殿前欢》楚怀王)26. 元散曲作家贯云石的号是 [单选题] *A酸斋(正确答案)B逋斋C东篱D已斋叟27. 《楚人养狙》中,对不公平待遇发起反抗的是 [单选题] *A狙公B老狙C小狙(正确答案)D众狙28. 赵孟頫《岳鄂王墓》诗中,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慨的两句是 [单选题] *A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B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C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D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正确答案)29. 《项脊轩志》最后写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所思念的对象是 [单选题] * A妻子(正确答案)B母亲C祖母D老妪30. 《浣纱记》的作者是 [单选题] *A王磐B陈铎C冯惟敏D梁辰鱼(正确答案)31. 宗臣《报刘一丈书》中,门者的形象特征是 [单选题] *A奴颜婢膝B虚伪贪婪C狐假虎威(正确答案)D胆小怕事32. 袁宏道《虎丘记》写虎丘月夜斗歌,最后一个层次是 [单选题] *A-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正确答案)B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C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D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33.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没有出场,却能左右形势,决定杜十娘命运的人物是 [单选题] *A鸨儿B谢月朗C柳遇春D李布政(正确答案)34. 下列诗人中,为菱东诗派开创者的是 [单选题] *A吴伟业(正确答案)B郑夑C陈维崧D陈子龙35. 下列作品中,选自《聊斋志异》的是 [单选题] *A《制台见洋人》B《明湖边美人绝调》C《司文郎》(正确答案)D《马二先生游西湖》36. 方苞《狱中杂记》!‘惟大辟无要,然犹质其首 " , “质”的意思 [单选题] *A抵押(正确答案)B质问c挤压D重量37. 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大家”的是 [单选题] *A郑燮B张维屏C龚自珍D袁枚(正确答案)38. 洪昇《长生殿》(惊变)中,副净角色所扮者是 [单选题] *A杨国忠(正确答案)B安禄山C哥舒翰D高力士39. 下列作者中,被称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的是 [单选题] *A王禹偶(正确答案)B梅尧臣C范仲淹D苏舜钦40.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而欲望以擎云之手段”,典出于 [单选题] * A李白诗B杜甫诗C李商隐诗D李贺诗(正确答案)41. 欧阳修《朋党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古代慈善哲理故事

古代慈善哲理故事

古代慈善哲理故事古代慈善哲理故事三散千金的文财神:范蠡范蠡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

在有关范蠡的故事里,他的名字似乎更多地是与其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余年,并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的政治、军事活动联系在一起。

然而历史上的范蠡其实还是一位非常富有并广布善举的慈善家。

据《史记》记载,范蠡在帮助勾践雪会稽之耻,平灭吴国之后,便辞官引退,游走各国。

范蠡颇具经商才干。

他在行至齐国后,便以鸱夷子皮为化名从事商业买卖。

很快,范蠡就积累下千金家财,成了齐国的首富。

齐王得知范蠡的才能,便拜他为相。

然而,手执相印的范蠡却想到了更多生活于贫困之中的百姓。

于是他将财富全部接济穷人,辞去了相职,重以布衣之身前往陶地。

陶地位于齐、宋、卫国的交界处,范蠡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与各国交通便利,在此贸易必可致富。

于是他又化名陶朱公,再次开始经商。

果然,陶朱公不久后便大获其利,家产第二次累至千金。

但是他发现,陶地同样有许多人贫苦不堪。

于是范蠡又一次将千金散尽,资助穷人。

据说范蠡在十九年的从商经历中曾“三至千金”。

他的才干使他几乎每到一地都能富甲一方,然而对天下穷人的悲悯却又让范蠡每一次都将千金巨富倾囊赠出。

在布施财富之余,范蠡还不忘传授人们经商获利的方法,希望借此为穷人找到致富的门路。

尽管史家已在典籍中将范蠡赞为“富好行其德者”─—一个与人们通常印象中“为富者必不仁”截然相反的评价,后世百姓还是以独特的方式在民间纪念着慈善家陶朱公─—在范蠡身后,人们已将他奉为文财神,以此企盼哪一天陶朱公也将财富和经商智慧散至自己的家门。

古代慈善哲理故事捐宅兴学贵天下:范仲淹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在其名作《岳阳楼记》中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言明心志。

这种以民为先的思想,既是范仲淹身为政治家所坚持的理念,也是文正公作为慈善家,实践于其一生善行中的大德。

范仲淹自幼家境贫寒。

少年读书于长白山僧舍的时候,范仲淹每天只熬一锅粥。

范蠡

范蠡

春秋范蠡世间人世百态,佳人万千而吾独喜范君,其乃是众多英雄中一员不可多得的人物。

说范君,首先还得介绍其一番,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祥,怎么不详在我看来这就更加增添了他的神密性。

汉族,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人。

春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

后人尊称其为“商圣”,他虽出身贫困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关系慎密。

由于共同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的缘故转而两人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帮助越王兴越灭吴,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就激流隐退,化名为呕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边舟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期间三次经商成上富而又三散家财,有一个最好的名称叫做陶朱公,被称为我国儒商之鼻祖。

我最喜欢的还是这句话,“忠义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其军事思想与经济思想都为后人所用。

范君说来也奇怪,成名而隐,有功而退,实不符世人之思想,而吾喜欢他皆出于此乎,可以说这是一种智慧。

当时范君是这样说的,“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

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今即已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实乃大蠢也,然范蠡深知越王勾践的为人。

曾经的海誓山盟也只不过是后来功成名就的邮资,面对偌大的收益你会舍得与他人共享?答案是不可能。

众观历史激流有哪一位君主能让别人与之共享天下太平,说到此我得提一个人物宋太祖赵氏,其迫害手段可乃一绝啊,毛泽东十年动荡不假啊。

知其而行,其知也。

学者们说这是术,权术。

谋虑家这点说的一点也不假从本向越国到为越国立下卓越功勋无不体现着一点。

话说五百年前也许后世就注定好了,无论是从先秦的尧舜禹还是近代的毛泽东与周恩来,着就是一种时势的构造,我爱范君除了他的谋虑之外还有其经商之道。

首先,范君搞今年经济不是盲目出击而是充分选择地点、时机,充分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这也是一种超人的智慧,试问历史中人能有此番作为者有几人焉。

《史记》载,“齐地带山海,膏壤千里宜适麻。

范蠡简介资料

范蠡简介资料

范蠡简介资料范蠡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智谋之士,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是吴国的重要谋士和外交家。

范蠡以其聪明才智和出色的谋略闻名于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范蠡的早年经历并不为人所熟知。

根据史书记载,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

然而,他通过勤奋努力和不断学习,逐渐发展起自己的才华。

他善于思考和观察,对人事变化敏锐,因此很快成为一个聪明智慧的人物。

范蠡最初在越国谋生,并开始向各国君主推销自己的才华。

由于他的出色口才和深思熟虑的计策,他很快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吴国君主阖闾听闻了范蠡的名声,并决定将他招致麾下。

从那时起,范蠡的职业生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为吴国的谋士,范蠡尽职尽责地为吴国的太守制定政策和推荐人才。

他善于观察国内外的形势,并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推行改革来提升吴国的实力。

范蠡的智谋在吴国内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范蠡最为人称道的成就之一是他对吴越之间的外交手腕。

在当时,吴越两国一直存在着长时间的战争和敌对关系。

范蠡利用自己的才智和外交手段,成功地为吴越两国和平解决争端,并签订了历史上有名的“越吴之约”合同。

这一合约为吴越两国带来了和平与繁荣,也为范蠡赢得了声誉。

范蠡对于吴国的经济建设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提倡发展农业和渔业,并改善了吴国的经济状况。

范蠡还主张建设强大的海军,以保护吴国的海上贸易,并提升吴国的综合实力。

吴国在范蠡的努力下成为了当时华南地区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除了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贡献,范蠡还是一位重视文化和教育的智者。

他提倡道德和礼仪,并推动了吴国的文化繁荣。

他还致力于培养后继人才,为吴国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范蠡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奉献精神。

他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吴国和吴越两国带来了和平与发展。

他的智谋和对外交事务的独到见解,使他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人物之一。

范蠡的故事告诉我们,才华和努力可以改变命运,智慧和勇气可以创造奇迹。

他的一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佳话,也是对每个人的启示和鼓励。

27.1财神范蠡:“三次变穷光蛋”的财神

27.1财神范蠡:“三次变穷光蛋”的财神

27.1财神范蠡:“三次变穷光蛋”的财神【第27.1集】“三次变穷光蛋”的财神财神范蠡宝贝儿,欢迎收听今天的《凯叔讲历史》,上一集咱们讲了武圣孙子,就是孙武。

这一集,凯叔要给你讲讲财神范蠡(lǐ)的故事。

这位范蠡就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身边的大将军。

明明是个人,为什么会称作“神”呢?因为他深谙经商之道,挣得了万贯家财,是位名副其实的商圣。

所以,被后世当作财神膜拜。

范蠡助勾践复仇有功,封官受赏,一时风光无限。

不过,很快他就放弃了这一切,选择做一个穷光蛋。

这是怎么回事呢?有这么一天,范蠡站在窗边,月光皎洁,他的心情不错。

突然,月亮被乌云遮住。

窗前一暗,范蠡看见屋檐上,一个黑影飞下来,直冲向他。

“来者何人?”没等范蠡反应过来,来人已经到了窗前,抽出了一柄寒光四射的短刀,“噗”的一声,扎在了范蠡的胸口。

范蠡的嘴角流下一丝鲜血。

“我与你有何仇怨?你为何杀我?”“范蠡,你功高盖主,寡人留你不得。

”这黑衣人慢慢把蒙在脸上的面罩摘下来,范蠡的眼睛瞪得老大,眼前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君主——越王勾践。

“啊,大王……”范蠡“腾”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满头大汗。

原来,他只是做了一个梦。

可是他心中却想:“这个梦,太真实了!”他的夫人西施也惊醒过来:“怎么了?”“我做了一个噩梦,大王,要杀我。

”“您帮助大王复国,大王怎么会杀您呢?”“可能是我多虑了吧。

”范蠡嘴上这样说,但心里却想:“大王命途多舛(chuǎn),思虑甚多,疑心极重。

跟着他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我这个梦,怕是要成真了。

”范蠡为什么会觉得,越王勾践会杀他呢?原来,在庆功宴上,勾践酒后失言:“哈哈哈……范将军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助寡人灭吴,功劳甚大。

寡人这个王,怕是都比不上他啊,哈哈哈哈……”想到这里,范蠡看了看身边睡着的西施,心想:“大王对我,一旦心生嫌隙,不论我怎么表忠心都无济于事。

岂不连累这一家妻儿老小?”第二天夜里,范蠡便轻装简行,带着家眷及几名亲信乘着船,离开了越国。

浣纱记

浣纱记

主要人物——范蠡
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期楚国人 (今河南淅川县)人,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被尊 称为“商圣”。
归隐后,化名为鸱(chī)夷子皮, 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今山 东省菏泽市定陶区),自号陶朱公。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 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胸怀大志 、足智多谋(谋臣)
主要人物——西施
作者超越“女人祸水”的传统观念, 赋予她以爱国品质。
灭吴之后,她被礼迎返越,受到勾 践、越夫人、范蠡、文种的“拜谢”。历 史上的美女受到君相们如此隆重的接待, 她恐怕是惟一的一个。
给了她一个一尘不染、饱含诗意的 归宿,反映出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 士大夫的“贞洁观”“美女祸水”的偏 见。
《浣纱记》的影响
旧名《吴越春秋》,共45出。根据 《史记·赵王勾践世家》等记载创作而成。
全剧以西施和范蠡悲欢离合的爱情故 事为线索,展示了吴越两国兴亡的历史教 训。借以表达对封建国家兴盛和衰亡历史 规律的深沉思考。
故事曲折、结构完整,西施、范蠡形 象刻画得较为饱满,人物性格鲜明,唱词 优美抒情。
艺术成就:打破才子佳人、戏文大团圆的俗套, 开拓了“生旦爱情寄兴亡之叹”新的题材领域。
《浣纱记》的影响
“以生旦爱情寄兴亡之叹”: 突破了一般才子佳人、英雄美人悲 欢离合的爱情俗套,将男女主人公 的爱情放置在广阔的历史环境和政 治斗争中。从而赋予了本就颇具传 奇色彩的爱情故事以浓郁的政治色 彩和深沉的历史兴亡之感。
江山与美人之间痛苦抉择,带给我们 强烈的艺术震撼与人生思考。
情节简介
主要人物
越王勾践:明君形象。 他坚韧顽强、居安思危, 忍辱负重,谦恭纳谏,重 用贤良。
吴王夫差——骄奢淫逸

《浣纱记》中范蠡人物形象分析

《浣纱记》中范蠡人物形象分析

《浣纱记》中范蠡人物形象分析摘要:《浣纱记》中的范蠡形象是作者梁辰鱼心中理想文人形象的投影。

范蠡身上既有传统文人向往自由与美好的浪漫多情,又有指点江山、胸怀韬略的豪迈,也有急流勇退、纵情山水的侠气。

这一立体复杂的文人形象在戏曲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浣纱记》;范蠡;文人形象;独立人格明传奇《浣纱记》的广为流传确立了相对成熟的范蠡、西施的故事摹本。

在春秋末年各国争霸角力背景下,梁辰鱼笔下的范蠡被赋予了独特的人性光华,呈现出一个独特的文人形象。

一、政治背景下隐忍的爱情态度《浣纱记》以描摹吴越两国间的角力为主体,总体而言更接近为一部历史政治剧。

全剧四十五出中仅《游春》《捧心》《迎施》《别施》《泛湖》五出涉及了范蠡、西施之间的爱情主题。

然而这条线索勾连全剧,成为了全剧中极富魅力的一部分,展现了范蠡在情爱与政治交织下隐忍的爱情态度。

《游春》一出,溪水畔初见西施,范蠡便惊为天人,“世间有这等女子,岂非天姿国色乎?”只问得西施尚未嫁娶,范蠡就迫不及待地表达了愿结连理的心迹,“你是上界神仙,偶谪人世,如此体质,岂配凡夫”。

梁伯龙此处对爱情婚恋的处理是颇具明人风范的。

明人传奇“以色、才、情的相对相称为择偶标准和婚姻基础”[1]。

情爱不以道德纲常为出发点,不问出身,发自内心的情则将两者绾结起来促成了婚姻。

《浣纱记》剔除了社会伦理质素的爱情观念分外真纯动人,也显示出了文士的追求。

《浣纱记》中爱情线索虽未与政治格局紧密穿连,但范蠡与西施的爱情在家国纷乱之中被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图景。

遭遇家国之难的范蠡无暇顾及与西施之间的盟约,直至第二十一出《宴臣》,范蠡提出将西施作为魅惑吴王的间谍送至吴国。

将爱人作为筹码送入敌手,范蠡似乎无动于衷,许多人论及此处常指责范蠡的虚伪,将女子作为政治交换的筹码固然体现了男权意识与话语霸权,但这样的情节设置来自对前人的敷衍,以此完全否定范蠡西施爱情的艺术价值有失公允。

实现理想抱负,挥洒雄才大略是文士实现自我的一种更重要的方式,梁辰鱼的艺术处理,既是他作为文士的胸怀抱负,亦是他寄托在范蠡这个人物形象上的情怀。

范蠡西施故事流变与文化意蕴考论

范蠡西施故事流变与文化意蕴考论

范蠡西施故事流变与文化意蕴考论
范蠡西施故事源于吴越相争,然随时代变迁,其故事亦不断发展。

先秦时期,范蠡与西施分别散见于诸子散文,成为诸子笔下才德兼备
的谋臣与容貌动人的美女,但仅范蠡参与了吴越争霸,而西施不见记载,与范蠡更无瓜葛。

汉代,《越绝书》首次将范蠡与西施联系在一起,范蠡西施故事开始形成。

魏晋南北朝,受神仙思想影响,《穷怪录》、《博物志》等志怪小说中,范蠡与西施形象被神化,充满志怪色彩。

唐宋,范蠡与西施成为文人寄托个体情感的对象,诸多诗词作品从不同
角度对范蠡与西施加以描绘,评述。

金元杂剧中,范蠡西施故事产生了一定变化,尤其是西施,从正面形象发展到负面形象,成为文人剧作中被贬损的对象。

至明清,戏曲与小说将范蠡西施故事推向高峰。

传奇有《浣纱记》与《倒浣纱》,前者首次安排范蠡与西施相恋情节,塑造西施巾帼英雄形象,后者重写《浣纱记》中范蠡西施故事,虽情节沿袭《浣纱记》,然立意颠覆《浣纱记》。

杂剧有《五湖游》,《浮西施》等,一者写范蠡西施泛舟五湖,一者写西施被范蠡沉水而亡。

小说有《东周列国志》,《豆棚闲话》等,或完整展现了范蠡西施故事,或从各个方面解构了此前文学经典中范蠡西施故事。

经历代文人吟咏创作,范蠡西施故事终成为最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之一。

世人不同时期对范蠡西施故事的创作,其侧重点不同,先秦之才德,秦汉之方术,魏晋之
神化,唐宋之结局,明清之批评,均与时代氛围息息相关,与作家本身
密切联系。

对范蠡西施命运的关注与人物的品评,亦是对生命与人性的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和《浣纱记》中的范蠡形象
作者:石蕾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刊名: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英文刊名:LITERARY GALLERY
年,卷(期):2010(2)
1.韩兆琦史记笺证 2009
2.俞樟华史记人物故事嬗变研究 2008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2007
1.罗姣从《浣纱记》看古代戏曲的男权视角[期刊论文]-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1)
2.华飞从人物形象出发试论梁辰鱼《浣纱记》[期刊论文]-咸宁学院学报2008,28(5)
3.王晓依昆曲和梁辰渔——兼论《浣纱记》的艺术成就[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7)
4.高君平范蠡故里考[期刊论文]-中原文物2008(3)
5.王兴亚范蠡弃官从商的历史地位及其评价[期刊论文]-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8(2)
6.杨海波.YANG Hai-bo民间传说比史实更动人--试论范蠡与西施的爱国壮举及偕泛太湖的佳话[期刊论文]-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
7.康海琴.KANG Hai-qin论《浣纱记》中女性的政治情结[期刊论文]-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
8.邓真江中国第一玩家陶朱公[期刊论文]-中华传奇·大历史2010(4)
9.刘凌.LIU Ling范蠡致富与儒商文化[期刊论文]-菏泽师专学报2001,23(1)
引用本文格式:石蕾《史记》和《浣纱记》中的范蠡形象[期刊论文]-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