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生境选择特征

合集下载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大熊猫(学名: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世界上最为珍稀的动物之一,也是中国的国宝。

它以其特有的外貌和温和可爱的性格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在以下的文本中,我们将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1. 外貌特点大熊猫是中型哺乳动物,体长约1.2至1.8米,体重可达100多公斤。

它们拥有黑白相间的毛皮,圆圆的脸部、黑色的眼圈和倒立的黑耳朵,使它们看起来非常可爱并且与众不同。

2. 食性习性大熊猫是典型的食草动物,主要以竹子为食。

它们的消化系统与其他食肉动物相比较短,适应了以植物纤维为主食的特殊需求。

每天大熊猫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寻找、咀嚼和消化竹子,它们的行动相对较慢,一般会花费大部分时间在觅食上。

3. 栖息地大熊猫主要栖息在中国的高山地区,如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它们在海拔1500至4000米之间的森林中建巢居住。

这些地区的气候寒冷潮湿,有助于大熊猫维持体温和保护自己不受寒冷的侵害。

4. 社交行为大熊猫是一种独居动物,通常只在繁殖季节和母子相处的时候才会形成社交群体。

尽管如此,它们并不具有明显的领土意识,会每天辗转于不同的领地范围内觅食。

大熊猫是非常害羞和胆怯的动物,通常会尽量远离人类的干扰。

5. 繁殖与保护大熊猫的繁殖非常困难,母熊猫每年只有一次发情期,且发情期仅持续1至3天,这令其繁殖的机会非常有限。

雌性大熊猫只有短暂的受孕能力窗口,一般只有2至3天的时间来受精。

大熊猫的生殖率非常低。

为了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采取了许多措施。

大熊猫被列为濒危物种,并设立了自然保护区来保护它们的栖息地。

大熊猫的繁育和保护研究也在进行中,以提高繁殖率和保护这一珍稀物种。

,大熊猫以其独特的外貌和行为习性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希望通过人们的努力和保护,大熊猫的生存环境能够得到改善,并且这一珍贵的物种能够在地球上继续繁衍生息。

大熊猫生活环境

大熊猫生活环境

大熊猫生活环境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受人喜爱的动物之一。

它们生活在中国的
山区,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对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而这些环境却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威胁。

大熊猫生活的主要栖息地是竹林和森林中的密林地带。

它们依赖竹子为食,每
天需要消耗大量的竹子来满足自己的食物需求。

然而,由于人类的开发和破坏,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森林被砍伐、竹林被破坏,大熊猫的食物来源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它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狭窄。

除了生存环境的破坏外,大熊猫还面临着其他的威胁。

人类的活动导致了大熊
猫的栖息地被破坏,这使得它们的生存空间不断减少。

而且,大熊猫的数量本来就很少,再加上生存环境的破坏,使得它们的生存状况变得更加危险。

为了保护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中国政府和各地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他们建立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加强了对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禁止了砍伐和破坏大熊猫生存环境的行为。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对大熊猫的保护和研究工作,通过人工繁育和放归等方式,努力增加大熊猫的数量,保护这一珍稀动物。

保护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关乎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保护大熊猫生活环境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大熊猫保护工作中来,共同努力,让大熊猫在美丽的家园中健康快乐地生活。

生物中学二年级科普文章《了解濒危物种:大熊猫》

生物中学二年级科普文章《了解濒危物种:大熊猫》

生物中学二年级科普文章《了解濒危物种:大熊猫》了解濒危物种:大熊猫引言: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地球上最受关注和最知名的濒危物种之一。

它们被广泛视为中国国宝,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所列的濒危动物。

我们有责任了解这一珍稀物种,并采取行动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一、大熊猫的特征大熊猫是一种体型庞大、食性特殊的哺乳动物,拥有以下鲜明特征:1. 外表特点:大熊猫体型肥胖,毛色黑白分明。

黑色部分主要集中在眼眶周围、四肢以及背部等部位,白色则覆盖头部、颈部和身体两侧。

2. 适应冷气候:大熊猫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巴蜀山脉附近的高海拔森林中,由于毛皮较厚且身形庞大,能够适应严寒的气候。

3. 食性偏好:以竹子为主要食物,约占其饮食的99%。

为了适应这种富含纤维素和低能量的食物,大熊猫肠道很长,能有效消化植物纤维。

二、大熊猫的生境和分布1. 生境:大熊猫通常栖息在中国四川、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的高山森林与竹林中。

丰富的竹资源以及这些地区多样化的植被类型为它们提供了理想的食物来源。

2. 分布范围:自然界中,大熊猫仅存在于中国西南部。

这个地区有助于对抗它们面临的威胁,并提供基本需求如充足的食物和水源。

三、大熊猫的生命周期1. 母兽发情期:大熊猫母兽每年发情一次,通常在二月至三月之间。

此时,母兽会迸发出强烈受孕欲望。

2. 孕期:怀孕周期约为95至160天不等。

雌性会选择一个舒适而温暖的洞穴作为分娩场所。

3. 出生和成长:大熊猫通常会产下一到二只雏兽,它们非常脆弱,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完全依赖于母亲。

大约在五至六个月时,雏兽开始学习吃竹子,并在一岁半左右变得相对独立。

4. 寿命:大熊猫在野外的寿命约为15至20年,而在人工环境中可延长至30年以上。

四、大熊猫的保护现状1. 濒危因素:大熊猫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栖息地丧失和分隔,主要由人类活动导致。

森林伐木、农业扩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都使得它们的栖息地逐渐缩小。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又称为熊猫、熊猫熊,是一种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珍稀哺乳动物。

它们以竹子为主食,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非常独特,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大熊猫的形态特征大熊猫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熊类动物,体长1.2-1.8米,体重70-125千克。

它们的头大而圆,眼睛周围有一圈黑色的眼圈,使它们看起来非常可爱。

大熊猫的皮毛呈黑白两色,头部、背部、四肢为黑色,腹部、脸颊、耳朵为白色。

这种独特的颜色搭配使大熊猫在森林中非常醒目。

二、大熊猫的生活习性1. 栖息地: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高山森林和竹林中,这些地区气候湿润,竹子丰富,适合大熊猫的生活。

2. 活动时间:大熊猫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晚上才开始活动。

它们喜欢在树上或者竹林中休息,有时也会在地上行走。

3. 食物:大熊猫的主要食物是竹子,尤其是箭竹和毛竹。

它们每天要吃很多的竹子,以满足自己的能量需求。

除了竹子,大熊猫偶尔也会吃一些其他植物、果实、昆虫和小动物。

4. 繁殖:大熊猫的繁殖能力较弱,每年只有一次发情期,通常在春季。

雌性大熊猫的怀孕期约为3-5个月,每胎一般只产1-2仔。

幼崽出生时非常小,全身都是粉红色的,没有毛发。

幼崽在母亲身边生活约2-3年,然后开始独立生活。

三、大熊猫的特点1. 独特的黑白相间的颜色:大熊猫的黑白相间的皮毛是它们最显著的特点。

这种颜色搭配不仅使大熊猫看起来非常可爱,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森林中,黑白相间的皮毛可以帮助大熊猫更好地伪装自己,避免被天敌发现。

2. 强大的咀嚼能力:大熊猫的颌骨非常强大,可以咀嚼竹子等坚硬的食物。

它们的臼齿特别发达,可以磨碎竹子中的纤维素,帮助消化。

3. 特殊的消化系统:大熊猫的消化系统非常特殊,它们的肠道比其他熊类动物更长,以便更好地消化竹子。

此外,大熊猫还有一种特殊的肠道细菌,可以帮助它们分解竹子中的纤维素。

4. 懒散的生活方式:大熊猫的生活节奏非常慢,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和吃东西。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方式特征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方式特征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方式特征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种群数量约16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

行为特点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

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

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繁殖习性大熊猫栖息于密林之中,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婚配和生育,即发情、求偶、交配、妊娠和育幼,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暂的2~3天,发情时期通常在在每年的3~5月。

成年雌雄大熊猫相互间主要通过气味嗅觉的通讯方式逐渐聚集在一个地方并相互了解、相互吸引,到发情高潮时相互间通过连续不断的咩叫和鸟叫声以及待配姿势等听觉、视觉通讯方式表达爱意并达成配对交配。

大熊猫妊娠期为83~200天,幼子通常在8月左右出生,产仔当妈妈的大熊猫,为了下一代的生命安全,一改过去的温顺脾气,戒备心很重,不允许任何动物(包括人)接近它那神圣不可侵犯的小宝贝。

扩展资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领导的团队与西华师范大学、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保山博物馆、广西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单位合作,采用稳定同位素方法,系统分析比较了历史上和现生大熊猫的食性及其生活环境特征。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方式特征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方式特征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

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布利于该物种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

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

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

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

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

它们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

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

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

有时它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随着同吃同住。

通常情况下,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

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

但一但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关怀看望,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张牙舞爪,动手动脚。

有时它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

可以象猫一样把身体伸直,前是伸开,后半身抬起,让身躯灵活舒展,或睡醒以后,前肢直伸打哈欠。

如果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也可以象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

在野外,大熊猫通常在发情季节发生冲突,特别是当三到四只雄性追求一只发情的雌性时。

大熊猫的栖息地选择

大熊猫的栖息地选择

大熊猫的栖息地选择
大熊猫是中国国宝,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

它们是独特
的动物,主要生活在中国的竹林中。

大熊猫的栖息地选择非常关键,
它们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
讨大熊猫的栖息地选择的原因和重要性。

大熊猫选择栖息地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食物和生存条件。

大熊猫是一种食肉动物,主要以竹子为食。

因此,它们需要一个环境
丰富的竹林来提供充足的食物。

此外,大熊猫还需要一个相对干燥和
稳定的生存环境,以确保它们能够生存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大熊猫主
要生活在中国中部的亚热带地区。

另一个影响大熊猫栖息地选择的因素是社会因素。

大熊猫是一种群
居动物,通常生活在一个小群体中。

它们需要一个相对安静和隐蔽的
栖息地,以免遭受外界干扰。

这也是为什么大熊猫选择在竹林深处建
立自己的家园。

此外,大熊猫对栖息地的适应性也很重要。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
大熊猫的栖息地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因此,大熊猫需要一个能够适应
环境变化的栖息地,以确保它们的生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
大熊猫的栖息地,以确保它们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综上所述,大熊猫的栖息地选择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它们需
要一个适合自己生存和繁衍的环境,而这些环境有着多方面的因素。

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
大熊猫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保护这些可爱的动物,让它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幸福生活。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其对栖息地保护的意义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其对栖息地保护的意义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其对栖息地保护的意义大熊猫是中国珍稀的国宝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受关注和保护的动物之一。

它们是中国的象征,被广大人民视为国家的宝贝。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其对栖息地保护的意义重大。

本文将探讨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以及它们对栖息地保护的意义。

1.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大熊猫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

它们生活在高山地区的竹林中,海拔范围一般在1500至3500米之间。

大熊猫需要大片的竹林作为食物和栖息地,因此适宜的环境对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它们的活动范围往往在几十平方公里到上百平方公里之间,主要以寻找食物和休息为主。

2. 大熊猫对栖息地保护的意义2.1 生态平衡维护大熊猫是一种以竹子为食的濒危动物,它们主要以竹子为食,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竹叶和竹笋来维持生活所需的能量。

然而,竹子是大熊猫的唯一食物来源,竹子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大熊猫的生存状况。

大熊猫对竹子的选择性食用,帮助维持竹林的生态平衡。

2.2 种子传播和繁殖大熊猫在食用竹子时,常常不可避免地会吞下许多竹子的种子。

这些种子在大熊猫的消化道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擦和酸性环境的刺激,从而在大熊猫的粪便中排出。

这样,大熊猫成为了竹子的种子传播者。

它们帮助竹子繁殖、扩散,维持竹林的景观和多样性。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大熊猫作为一个特殊的物种,它们的存在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在大熊猫的栖息地,还生活着其他珍稀的动植物,比如金丝猴、雪豹等。

大熊猫的存在和保护,可以起到保护整个生态系统和其他物种的作用。

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就是在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3. 栖息地保护的挑战与措施3.1 栖息地破碎化由于农业、工业和人类活动的扩张,大熊猫的栖息地面临严重的破碎化问题。

大片的竹林被砍伐、开垦为农田或城市,给大熊猫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因此,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需要解决栖息地破碎化的问题,保持或恢复大熊猫的活动范围。

3.2 生态环境污染生活垃圾的排放、工业废水和农业化肥的使用等导致大熊猫的栖息地环境污染。

大熊猫生活环境

大熊猫生活环境

大熊猫生活环境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保护动物之一。

它们生活在中国的竹林中,这里是它们的天堂,也是它们的家园。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这些地方都是典型的山区,地势险峻,气候多变。

在这样的环境中,大熊猫可以找到丰富的竹林资源,这也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竹子是大熊猫的最爱,它们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竹子来维持生存。

除了竹林,大熊猫的生活环境还包括了丰富的植被和水源。

这些都是大熊猫生存的重要条件,它们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食物、建立巢穴、繁衍后代。

然而,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大熊猫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竹林被砍伐、水源被污染,大熊猫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这使得大熊猫的生存状况变得更加艰难,它们不得不面对饥饿、疾病和人类的威胁。

为了保护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中国政府和各种保护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他们建立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禁止砍伐竹林,保护水源,开展科学研究,推动公众环保意识。

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熊猫的数量有所增加,生存环境也有所改善。

然而,大熊猫的生存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环境,积极参与保护工作,共同努力,让大熊猫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大熊猫在自己的家园里安居乐业,继续传承下去。

大熊猫的介绍资料说明方法

大熊猫的介绍资料说明方法

大熊猫的介绍资料说明方法大熊猫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动物,它们是我国的国宝。

它们属于熊科,是一种以竹子为主要食物的植食性动物。

大熊猫在世界范围内非常有名,它们的形象可爱,被誉为“活化石”。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分布区域和保护现状。

大熊猫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的秦岭山脉和云南的大雪山等地。

其中,四川是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地,约占总数80%以上。

在大熊猫的分布区域,有着适宜生存的温暖湿润的气候,这对大熊猫的生存非常有利。

大熊猫的体形较大,体重可达80至125公斤,体长可达1.2至1.8米。

它们的体型圆胖,有着黑白相间的独特外貌,黑色的眼圈和黑色的耳朵使它们看起来更加可爱。

大熊猫的前肢比后肢短,步态较为缓慢,通常以四肢行走。

它们的尾巴较短,约有10至15厘米长,与体型不成比例。

大熊猫的牙齿非常锋利,适合咀嚼竹子。

大熊猫的食物主要是竹子,约占其食物的99%以上。

大熊猫的消化系统非常特殊,它们只能消化竹子中的少量营养物质,导致它们需要大量进食。

大熊猫每天需要食用10到20公斤的竹子来满足需求。

此外,大熊猫还会食用其他一些植物的茎、叶和果实来补充营养。

大熊猫是独居动物,它们喜欢独自生活在密林中。

它们通常在树洞、岩洞或竹子丛中建立巢穴,以避开天敌的侵扰。

大熊猫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而夜晚则活动更加频繁。

它们以闻觉和听觉为主要感知方式,具有良好的听力和嗅觉。

大熊猫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雌性大熊猫每年只有一次发情期,通常持续2至4天。

在交配过后,雄性大熊猫离开,雌性大熊猫独自孕育后代。

大熊猫的妊娠期约为5个月,每胎通常产1至2只幼仔。

新生的大熊猫非常小,只有100克左右,全身被白色绒毛覆盖。

幼仔出生后,它们会依靠母亲的照料,约在2岁左右独立生活。

大熊猫是濒危物种,目前的保护现状并不理想。

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栖息地的破坏,大熊猫的数量不断减少。

为了保护大熊猫,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巡逻和监测、推行竹子种植等。

大熊猫小学二年级作文

大熊猫小学二年级作文

大熊猫小学二年级作文1.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2. 大熊猫的特殊体态3. 大熊猫的食谱4. 大熊猫的家庭生活5. 大熊猫的保护意义6. 大熊猫的性格特点7. 大熊猫和人类的关系8. 大熊猫的育儿方式9. 大熊猫的培育和繁殖10. 大熊猫的科学价值1.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大熊猫生活在中国中南部的山区,常见于海拔1200-4500米的竹林中。

因为竹子是大熊猫的主食,所以大熊猫生活的环境中一定有这些竹子。

2. 大熊猫的特殊体态:大熊猫的身体非常圆胖可爱,体重可以达到100多公斤;它们的耳朵又大又圆,看起来特别可爱;大熊猫的黑白皮毛也是它们独特的标志之一。

3. 大熊猫的食谱:大熊猫的主食是竹子,除此之外它们还喜欢吃木质植物、蔬菜和水果等。

大熊猫的食谱很健康,适合人们借鉴,也是它们受人喜爱的原因之一。

4. 大熊猫的家庭生活:大熊猫是独居动物,它们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着,通常只有在繁殖季节才会相处。

但在母熊带着小熊的时候,它们会组成一个小家庭,一起生活。

5. 大熊猫的保护意义: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球濒危物种之一。

大熊猫的保护是人类应尽的责任,保护大熊猫不仅能维护生态平衡,同时也是一个传承中华文脉的重要事项。

6. 大熊猫的性格特点:大熊猫的性格温和,不善恶斗,善于适应环境,灵活敏捷,向往自由,喜欢游走。

大熊猫的性格特点使它们成为了人们的朋友。

7. 大熊猫和人类的关系:大熊猫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们一直希望能与它们亲近。

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看到大熊猫的画面,也可以通过参观大熊猫保护基地近距离观察它们。

8. 大熊猫的育儿方式:大熊猫的育儿方式和人类相似,它们会抚养自己的孩子,为它们提供安全、温暖和食物。

大熊猫的育儿方式十分值得人们学习。

9. 大熊猫的培育和繁殖:大熊猫是繁殖困难的动物,人们通过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等办法来培育和繁殖它们,大熊猫的繁殖是一个需要人类耐心努力的过程。

10. 大熊猫的科学价值:大熊猫被人们称为“活化石”,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方式特征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方式特征

1、栖息环境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种群数量约16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

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2、食物习性杂食性。

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也具有食肉动物吃肉的潜力,但很少捕食动物或动物的尸体,这并不是它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机会。

因为在大熊猫的分布区里,大型的食肉兽很少,没有多少残尸剩首供它食用。

如果自己经常去捕捉鼠类等小动物,所得到的营养却常常不足以抵偿消耗掉的能量。

因此,大熊猫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食,大部分时间则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维持生命,成为一辈子循规蹈距、依竹而生的动物。

3、行为特点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

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

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4、繁殖习性大熊猫栖息于密林之中,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婚配和生育,即发情、求偶、交配、妊娠和育幼,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暂的2~3天,发情时期通常在在每年的3~5月。

成年雌雄大熊猫相互间主要通过气味嗅觉的通讯方式逐渐聚集在一个地方并相互了解、相互吸引,到发情高潮时相互间通过连续不断的咩叫和鸟叫声以及待配姿势等听觉、视觉通讯方式表达爱意并达成配对交配。

关于熊猫的科普

关于熊猫的科普

VS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熊猫及其生态环境,中国政府采 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 护区、禁止非法狩猎和贩卖等。这些措施 有助于维护熊猫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 促进熊猫的保护和发展。
03
熊猫的保护与繁育
熊猫的保护历史
古代保护
在中国,熊猫作为皇家猎物被严格保护,同时也有一些 地方官员和贵族为了维护地方环境和生态而保护熊猫。
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熊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旗舰物种”的角色,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之一。它们的存在有助于维护生态 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熊猫的生存环境对熊猫的影响
环境变化的影响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熊猫的 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可 能导致熊猫的数量减少和栖息地的破坏, 对熊猫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多年的保护,熊猫种群数 量已经逐渐恢复,目前全球野 生熊猫数量已超过2000只。
栖息地保护
熊猫的自然栖息地主要位于中 国的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这些地区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 区和国家公园,以保护熊猫及
其栖息地。
国际合作
中国政府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 织开展了合作,共同推进熊猫 保护工作,包括国际巡护、科
合作。未来将有更多的国际合作项目和平台,共同推动熊猫保护事业
的发展。
如何更好地保护熊猫及其生态环境
建议一
加强保护立法和执法。通过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 厉打击非法捕猎、非法交易等行为,为熊猫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 律保障。
建议二
加强社区宣传和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讲座、发放宣传 资料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熊猫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关于熊猫的科普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02
CONTENTS

大熊猫生境选择

大熊猫生境选择

大熊猫的生境选择特征*康东伟 赵志江 郭文霞 谭留夷 康 文 李俊清**(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摘 要 基于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7 2009年的连续监测数据,利用分布频率法和Bai⁃ley 法,从地形因子㊁森林群落结构和主食竹3个方面研究了大熊猫的生境选择特征.结果表明: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对生境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在地形上,多选择海拔在2500~3000m 的山体脊部上部和中部的均匀坡和凸坡,坡向西南,坡度在6°~30°,与水源距离>300m 的环境;森林群落结构上,多选择起源为次生林㊁针阔混交林,微生境为竹林的生境,乔木平均高度在20~29m ,灌木盖度在0~24%;主食竹多选择平均高度在2~5m ,竹丛盖度>50%,混生,生长状况良好的缺苞箭竹.关键词 大熊猫 生境选择 王朗自然保护区文章编号 1001-9332(2011)02-0519-07 中图分类号 Q9581 文献标识码 AHabitat selection attributes of giant panda.KANG Dong⁃wei,ZHAO Zhi⁃jiang,GUO Wen⁃xia,TAN Liu⁃yi,KANG Wen,LI Jun⁃q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for Silviculture and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 ).⁃Chin.J.Appl.Ecol .,2011,22(2):519-525.Abstract :Based on the 1997-2009inventory data of Wanglang Nature Reserve,the habitat selec⁃tion attributes of giant panda were studied from the aspects of topography,forest community struc⁃ture,and main feeding bamboo by the methods of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d Bailey.The giant pan⁃da had obvious habitat preferences.Topographically,the preferred microhabitat was on the even or convex slopes at the ridge,top,or middle part of mountain body at an elevation 2500-3000m,with southwest aspect,6°-30°,and the distance to the nearest water source >300m.As for the forest community structure,the giant panda preferred the microhabitat with the bamboo succeeded from secondary forest or mixed conifer and broad⁃leaved forest,and with the average tree height be⁃ing 20-29m and the shrub coverage being 0-24%.The preferred main feeding bamboo by the gi⁃ant panda was the growing well Fargesia denudate with an average height of 2-5m and the coverage of >50%.Key words :giant panda;habitat selection;Wanglang Nature Reserve.*国家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B0B04)和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金(200804001)资助.**通讯作者.E⁃mail:lijq@ 2010⁃08⁃16收稿,2010⁃11⁃24接受. 生境选择是动物对生境的选择行为和选择过程[1].生境选择研究对探讨物种濒危机制㊁评估生境质量㊁预测栖息地负载量㊁制定合理的保护策略和资源管理方案等均有着重要意义[2-4].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生境选择一直是大熊猫野外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5].目前有关大熊猫生境选择方面的研究较多.在分析方法方面,主要有分布频率法[6-13]㊁选择系数和选择指数法[14-18]㊁Forage Ratio 法[19-20]和主成分分析法[6,8,18]等,但这些方法在用于分析动物生境选择时存在诸多问题[21].1980年Bailey 提出的Bailey 方法无须进行拟合优度卡方检验,是分析 利用⁃可利用”类型数据更为可靠的统计方法[22-24],但国内尚未有利用此方法研究大熊猫生境选择的报道.此外,传统的研究方法往往采用一次调查的数据或者通过收集一个周期年的数据得出结论,数据具有不稳定性,且缺少连续的追踪研究,所发现的大熊猫生境选择规律可能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片面性.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大熊猫重点分布区.本文利用分布频率法和Bailey 法,基于王朗保护区1997 2009年的连续监测数据,从地形因子㊁森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月 第22卷 第2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Feb.2011,22(2):519-525林群落结构和大熊猫主食竹3个方面分析大熊猫的生境利用和选择偏好,旨在揭示大熊猫的生境选择特征和规律,为大熊猫生境恢复㊁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区概况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3°50′ 104°58′E,32°49′ 33°02′N)位于四川省平武县,面积32297hm2,1965年建立,是我国最早的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海拔跨度在2300~4980 m,相对高差近2700m,地形和气候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该区域气候属半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2.9℃,7月平均气温12.7℃,1月平均气温-6.1℃,年均降水量862.5mm.海拔由低到高依次分布有山地棕壤(2300~2850m)㊁山地暗棕壤(2600~3500 m)㊁亚高山草甸土(阳坡2300~3500m)㊁高山草甸土(3500~4000m)和高山流石滩荒漠土(4000m以上).区内主要河流有长白沟㊁大窝凼沟㊁竹根岔沟㊁西沟和东沟等,汇合于白马河.亚高山寒性针叶林是该区域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分布最广的森林植被类型.主要地带性优势树种有松科的冷杉属(Abies)㊁云杉属(Picea)㊁落叶松属(Larix)㊁松属(Pinus)以及柏科的圆柏属(Sabina)中的树种,分布在海拔2300~3600m.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㊁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㊁扭角羚(Bu⁃dorcas taxicolor)等7种[25].1.2 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王朗自然保护区1997 2009年的野生动物生境监测数据.共收集监测数据6464个,其中有大熊猫痕迹的数据1523个.野外监测路线的选择上,采取覆盖全区㊁有代表性的方法,固定路线和随机路线相结合,固定路线每个季度逐条监测一次;随机路线通常每月随机监测一条.此外,固定路线每月监测2次动物活动情况,每季度监测1次竹类生长情况.在每条样线上,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设20m×20m固定样方至少30个,监测植被生长㊁生境及生态系统演替情况.每条样线上凡是有野生动物痕迹(如粪便㊁卧痕㊁毛发㊁尸体和实体等)处,记录其地形因子特征(海拔㊁坡度㊁坡向㊁坡位和坡形等),森林群落结构(乔木平均高度㊁郁闭度㊁灌木层高度㊁盖度等),以及竹林状况(竹子的种类㊁高度㊁生长类型㊁长势㊁盖度等)[26].图1 王朗自然保护区监测路线示意图Fig.1 Sketch of monitoring lines in Wanglang Nature Reserve.1.3 数据分析1.3.1数据分类与统计 选取1997 2009年野生动物生境监测数据和从中提取的大熊猫生境监测数据.然后统计整体监测数据中各因子的类型或等级比例,作为大熊猫生境选择的期望利用率(P w);统计大熊猫对生境中各因子的类型或等级的利用率(P i),作为研究大熊猫生境选择偏好的基础数据.1.3.2大熊猫生境利用置信区间的建立 采用Bai⁃ley法[24]建立大熊猫的生境利用率(P i)的置信区间.其计算公式为:C=B/4N(1)P i L=n i-1/8N+1/8(2)P i U=n i+7/8N+1/8(3) P L i=(P i L-C(C+1-P i L))2(C+1)2(4) P U i=(P i U+C(C+1-P i U))2(C+1)2(5)式中:B为置信度为(α/k),自由度为1时的卡方分布单尾检验临界值,使用Excel中CHIINV()函数计算,其中,k为某一因子的类型或等级的数量,置信度α为0.05;n i为大熊猫利用某一因子的某种类型或等级的观测数;N为大熊猫利用某一因子的观测总数; P L i为P i置信区间下界;P U i为P i置信区间上界.当n i≤(N+1/8)C+1/8时,P L i=0;当n i=N 时,P U i=1;当n i=0时,P L i=P U i=0[24].1.3.3大熊猫生境选择偏好的判别 将统计的期望频率P w作为判别大熊猫生境选择偏好的标准.当P i的置信区间上界小于期望频率P w时,认为大熊猫对该类型或等级很少选择,用 -”表示;当P i的置信区间包含期望频率P w时,认为大熊猫对025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2卷该类型或等级随机选择,用 o”表示;当P i的置信区间下界大于期望频率P w时,认为大熊猫对该类型或等级更多选择,用 +”表示.2 结果与分析2.1 大熊猫对生境地形的选择由表1可以看出,在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多选择海拔2500~3000m山体的脊部㊁上部和中部,坡形为均匀坡和凸坡,西南坡向,坡度6°~30°,与水源距离>300m的环境;很少选择海拔2500~3000m以上区段的山体下部㊁平地和谷地,坡形为凹坡㊁无坡形,无坡向,坡度<5°,与水源距离<100m的环境.对其他类型或等级则随机选择.2.2 大熊猫对森林群落结构的选择由表2可以看出,王朗自然保护区中的大熊猫更多地选择次生林㊁针阔混交林,微生境为竹林,乔木平均高度为20~29m,灌木盖度为0~24%的环境;很少选择原始林,生境类型为草坡㊁流石滩㊁灌丛和针叶林,微生境为林下㊁河边和草丛,乔木平均高度<20m,灌木盖度在25%~74%的环境.而对其他类型或等级则随机选择.2.3 大熊猫对主食竹的选择偏好由表3可以看出,在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更多地选择混生㊁生长状况良好的缺苞箭竹(Fargesia表1 大熊猫生境利用的地形因子Table1 Habitat use of topography factors of giant panda因子Factor类型或等级Type or grade期望利用率Expected proportionused(P w,%)实际利用率Actual proportionused(P i,%)P i的95%置信区间Bailey’s95%confidenceinterval for P i选择偏好Preference海拔<20000.10[0,0]-Elevation(m)2000~25002.80.9[0.40,1.75]-2500~300083.989.8[87.61,91.70]+3000~350013.19.2[7.39,11.30]->35000.10[0,0]-坡位脊部Ridge14.217.2[14.56,20.05]+ Slope position上部Upper13.721.5[18.60,24.57]+中部Middle27.234.2[30.78,37.66]+下部Lower17.413.0[10.64,15.54]-平地Plain5.30.7[0.20,1.47]-谷地Valley22.213.4[11.05,16.02]-坡形凹坡Concave slope20.316.2[13.61,18.94]-Slope shape凸坡Convex slope22.928.7[25.47,31.99]+均匀坡Even slope34.040.1[36.58,43.64]+复合坡Concave and convex7.28.2[6.34,10.33]o无坡形Plain15.66.8[5.12,8.80]-坡向北North6.87.6[5.71,9.73]o Slope aspect东East9.910.0[7.82,12.36]o 东北Northeast11.811.0[8.73,13.46]o东南Southeast15.514.0[11.50,16.73]o南South9.89.0[6.92,11.25]o西West14.817.5[14.71,20.43]o西北Northwest6.78.3[6.35,10.53]o西南Southwest10.816.0[13.36,18.89]+无坡向No aspect14.06.7[4.96,8.76]-坡度0~531.821.6[18.73,24.58]-Slope(°)6~2041.246.9[43.33,50.42]+ 21~3020.224.3[21.28,27.38]+31~405.36.0[4.40,7.81]o>411.51.3[0.60,2.26]o 水源距离<10044.129.5[26.10,32.94]-Distance to water100~30020.920.4[17.44,23.50]o source(m)>30034.950.1[46.36,53.85]+ +:更多选择Preference;-:很少选择Seldom;ο:随机选择Random.下同The same below.1252期 康东伟等:大熊猫的生境选择特征 表2 大熊猫生境选择的森林群落结构特征Table2 Habitat selection of structural of forest community by giant panda因子Factor类型或等级Type or grade期望利用率Expected proportionused(P w,%)实际利用率Actual proportionused(P i,%)P i的95%置信区间Bailey’s95%confidenceinterval for P i选择偏好Preference生境类型Ⅰ1.50.1[0,0.65]-Habitat typeⅡ0.40.1[0,0.52]oⅢ1.11.9[1.02,3.05]oⅣ0.10.0[0,0]-Ⅴ4.01.3[0.62,2.35]-Ⅵ4.93.8[2.55,5.39]oⅦ69.979.3[76.14,82.06]+Ⅷ18.113.5[11.11,16.10]-森林起源原始林Primary forest40.936.5[33.32,39.63]-Forest origin次生林Secondary forest58.763.5[60.23,66.55]+人工林Artificial forest0.40.1[0,0.48]o微生境草丛Grass3.10.7[0.21,1.56]-Microhabitat河边Riverside16.28.7[6.64,10.95]-林下Under forest64.257.2[53.35,60.85]-树洞Tree hole0.40.9[0.30,1.78]o路上On road1.81.0[0.39,1.99]o岩下Under rock1.00.5[0.09,1.22]o竹林Bamboo stand13.331.1[27.65,34.67]+乔木平均高度5~93.11.7[0.94,2.82]-Mean height of10~1937.433.3[30.07,36.60]-tree(m)20~2949.757.1[53.56,60.41]+>309.87.9[6.15,9.92]o郁闭度0~0.2412.212.2[10.04,14.59]o Canopy density0.25~0.4955.156.4[52.92,59.77]o0.50~0.7430.830.3[27.20,33.55]o0.75~11.81.1[0.46,1.94]o乔木平均胸径0~102.11.3[0.61,2.30]o Mean diameter11~2021.521.1[18.24,24.11]oof tree(cm)21~3044.346.5[42.85,50.01]o31~5027.827.0[23.90,30.28]o>504.34.1[2.81,5.71]o灌木高度0~11.01.7[0.89,2.82]o Mean height1~216.417.9[15.16,20.71]oof shrub(m)2~348.645.2[41.54,48.72]o3~425.425.6[22.52,28.83]o4~58.69.7[7.66,11.96]o灌木盖度0~2433.542.9[39.48,46.39]+ Coverage of shrub25~4952.445.7[42.21,49.17]-(%)50~7413.511.0[8.95,13.36]-75~1000.60.3[0.04,0.91]o Ⅰ:草坡Meadow;Ⅱ:常绿阔叶林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Ⅲ:常阔⁃落阔混交林Evergreen and decidu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Ⅳ:流石滩Slide;Ⅴ:灌丛Shrubs;Ⅵ:落叶阔叶林Broad⁃leaved deciduous forest;Ⅶ:针阔混交林Conifer board⁃leaved mixed forest;Ⅷ:针叶林Conifer forest. denudate),竹子平均高度为2~5m,竹丛盖度>50%;很少选择无竹生境,以及平均高度<2m,竹丛盖度<50%,生长状况中和差的竹子.对其他类型或等级则随机选择.225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2卷表3 大熊猫对主食竹的选择偏好Table 3 Habitat preferences of main feeding bamboo of giant panda因子Factor 类型或等级Type or grade 期望利用率Expected proportion used (P w ,%)实际利用率Actual proportion used (P i ,%)P i 的95%置信区间Bailey’s 95%confidenceinterval for P i选择偏好Preference种类糙花箭竹F.scabrida 0.10.2[0,0.65]o Species华西箭竹F.nitida 0.51.0[0.46,1.94]o缺苞箭竹F.denudate97.498.6[97.49,99.23]+无竹No bamboo2.10.2[0.01,0.77]-平均高度0~14.83.0[1.91,4.42]-Mean height (m)1~248.740.3[36.77,43.77]-2~340.747.7[44.07,51.20]+3~55.88.9[6.97,11.07]+>50.00.2[0.00,0.67]o 盖度0~2427.311.6[9.47,13.88]-Coverage (%)25~4941.637.5[34.20,40.83]-50~7425.941.9[38.47,45.23]+75~1005.29.1[7.20,11.16]+生长类型簇生Tuft9.48.2[6.50,10.19]o Growth type 混生Mixed 19.322.1[19.43,24.96]+散生Scattered71.369.6[66.48,72.60]o 生长状况好Good 40.854.9[51.58,58.19]+Growth state中Medium49.440.7[37.43,43.96]-差Poor 9.94.4[3.11,5.88]-3 讨 论3.1 大熊猫生境选择的比较从大熊猫的生境利用与选择偏好的关系来看,有些因子中的最高利用率类型或等级是大熊猫更多选择的对象,如海拔㊁森林起源㊁竹子种类和竹子生长状况等;有些因子中的中等利用率类型或等级与大熊猫的随机选择相一致,如坡形㊁坡向㊁乔木平均高度和竹子种类等;有些因子中的最低利用率类型或等级则是大熊猫很少选择的对象,如海拔㊁部位㊁生境类型㊁乔木平均高度等.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小生境中最高利用率是林下,但大熊猫却很少选择;竹丛盖度中最低利用率是75%~100%,而大熊猫却更多选择;竹子生长状况中的中等级㊁乔木平均胸径11~20cm 和竹子平均高度3~5m 均是中等利用率,但大熊猫却分别表现出很少选择㊁随机选择和更多选择(表1~3).这说明生境利用与选择偏好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二者存在着某种内在的相关关系.在生境利用方面,申国珍等[26]曾利用频率分布法,按照遇见率的高低对王朗大熊猫生境进行等级划分,分析大熊猫的生境利用情况.本文在分析大熊猫生境利用的基础上,研究大熊猫的选择偏好,并根据不同的选择偏好对大熊猫生境进行等级划分,更能反映出大熊猫生境选择的真实情况,作为大熊猫栖息地恢复的标准和重要参考.在选择偏好方面,曾宗永等[27]曾利用联列表和频率分布法对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生境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熊猫对竹子类型㊁生长状况㊁森林起源㊁针叶林和阔叶林等生境的不同水平有着明显的选择性,喜欢天然生境,更多地利用针叶林.本研究中,大熊猫多选择次生林,很少选择原始林;多选择针阔叶混交林,很少选择针叶林.其原因可能是:1)研究数据的范围不同.曾宗永等采用一次调查的数据,反映的是1998年春季大熊猫生境选择情况,而本研究则收集了保护区开展监测工作以来13年的连续数据,反映的是13年的总体情况;2)大熊猫的生境选择并非固定的,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而变化(未发表数据).3.2 大熊猫的生境选择机制大熊猫更多选择次生林,很少选择原始林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大熊猫对主食竹的选择.大熊猫的主食竹缺苞箭竹有57.6%分布在次生林,42.1%分布在原始林,0.3%分布在人工林;2)大熊猫对次生林的适应[21].冉江洪等[20]比较了四川宝兴县大熊猫栖息地中原始林和次生林大熊猫生境选择的12个生态因子差异,结果发现,大熊猫对11个因子的选择发生了改变:原始林中要回避的9个生境特征,在次生林中变成随机选择;原始林中随机选择的6个生境类型,在次生林中变得偏好.3252期 康东伟等:大熊猫的生境选择特征 即大熊猫通过扩大生境选择范围或转移对森林起源的选择,把那些次好甚至较差的生境纳入自己的选择范围,来适应人类干扰形成的次生林生境;3)大熊猫对海拔的选择.2500~3000m的海拔区段是大熊猫偏好的,调查发现,20世纪在保护区内2500~3000m海拔区段曾进行过大规模的砍伐,经过多年自然恢复,该地段的环境已发展成为林木茂密的次生林,大熊猫很容易在这一区段范围扩散.同时,原始林大多位于海拔3000m以上,且坡度较大,大熊猫很难扩散过去.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生境理论上达到了大熊猫适宜生境的标准(本文适宜生境指环境中各因子都达到更多选择的标准),却没有大熊猫的活动痕迹,原因可能是:其一,这些生境尽管在环境条件上达到了大熊猫适宜生境的标准,但受到外界不同程度的干扰(如旅游㊁放牧等).有研究表明,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明显回避有干扰的生境[28],因此,这些生境即使达到了大熊猫适宜生境的环境标准,大熊猫也不会在其中活动;其二,保护区内大熊猫的适宜生境面积比较大,可选择的生境比较广泛,使得大熊猫对生境甚至适宜生境的选择具有随机性,这与保护区开展的保护工作有重要关系;其三,这些生境不在其领域范围内,或因其天敌的存在使其难以到达,即种内㊁种间关系的限制.在可利用的19个因子中,涉及大熊猫对其中的类型或等级有选择性的因子达到16个(表1~3),占所有因子的84.2%,说明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对生境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这说明大熊猫对保护区内的很多环境并不是随机利用的,而是有选择性的利用;另一方面,说明大熊猫的适应性较差,如果丧失了其适宜生境,可能对其继续生存和繁殖产生重大影响.大熊猫的生境选择行为,一是由其自身的生物学特征所决定的[5];二是生境质量等级的差别.自然界中的环境条件是多种多样的,大熊猫的生境质量差别也是客观存在的.实地调查发现,经过时间的推移,部分大熊猫生境由于受到外界干扰而发生了大的改变,如地震㊁滑坡㊁泥石流㊁放牧等,造成了对大熊猫生存㊁繁殖的环境条件的破坏,形成了适宜生境和不适宜生境的等级差别.与适宜生境相比,这些不适宜生境显然不利于大熊猫生存;相反,也有部分生境本来不适合其生存,但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出现了适合其生存的条件(如主食竹的更新等),导致原本不适宜的生境变成了适宜生境.动物在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过程中,能判断环境条件对自身生存的影响,从而选择那种使自己适合度达到最大的栖息地[28],即大熊猫自身对环境的适应性策略[5].本文从地形㊁森林群落结构和主食竹三方面分析了大熊猫的生境选择,实际上,很多因子(如降水㊁温度㊁土壤等)都可能对大熊猫的生境选择有重要影响.此外,有关种内㊁种间竞争,捕食等对大熊猫生境选择的影响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加强.致谢 王朗自然保护区给予大力支持,刘晓东老师对英文摘要进行润色和修改,一并感谢!参考文献[1] Johnson DH.The comparison of usage and availabilitymeasurements for evaluating resource preference.Ecolo⁃gy,1980,6:65-71[2] Jiang Z⁃W(姜兆文),Xu L(徐 利),Ma Y⁃Q(马逸清),et al.The winter habitat selection of sables inDaxinganling Mountains.Acta Theriologica Sinica(兽类学报),1998,18(2):112-119(in Chinese) [3] Ouyang Z⁃Y(欧阳志云),Li Z⁃X(李振新),Liu J⁃G(刘建国),et al.The recovery processes of giant pandahabitat in Wolong Nature Reserve,Sichuan China.ActaEcologica Sinica(生态学报),2002,22(11):1840-1849(in Chinese)[4] Zheng X(郑 祥),Bao Y⁃X(鲍毅新),Ge B⁃M(葛宝明).A review of studies on ungulates’habitat selec⁃tion in China.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浙江师范大学学报㊃自然科学版),2004,27(4):392-397(in Chinese) [5] Zhang Z⁃J(张泽钧),Hu J⁃C(胡锦矗).A study onthe giant panda’s habitat selection.Journal of Sichuan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cience)(四川师范学院学报㊃自然科学版),2000,21(1):18-21(in Chi⁃nese)[6] Zhang Z⁃J(张泽钧),Hu J⁃C(胡锦矗),Wu H(吴华).Comparison of habitat selection of giant pandasand red pandas in the Qionglai Mountains.Acta Therio⁃logica Sinica(兽类学报),2002,22(3):161-168(in Chinese)[7] Shen G⁃Z(申国珍),Li J⁃Q(李俊清),Ren Y⁃L(任艳林),et al.Disturbances and subalpine forest struc⁃ture in giant panda’s habitat.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suppl.1):115-119(in Chinese)[8] Zhao D⁃H(赵德怀),Xia W⁃M(夏未铭),Yong Y⁃G(雍严格),et al.A study on habitat selection of giantpanda in reproduction period in south⁃slope of QinlingMountains.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2):152-155(in Chi⁃nese)425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2卷[9] Liu X⁃H(刘雪华),Skidmore AK,Bronsveld MC.Assessment of giant panda habitat based on integrationof expert system and neural network.Chinese Journal ofApplied Ecology(应用生态学报),2006,17(3):438-443(in Chinese)[10] Liu X⁃H(刘雪华),Jin X⁃L(金学林).Habitat fea⁃ture of giant pandas’high⁃frequency activity areas onsouthern slope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and habitat se⁃lection of giant panda.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生态学杂志),2008,27(12):2123-2128(in Chinese) [11] Zhou S⁃Q(周世强),Huang J⁃Y(黄金燕),Liu B(刘斌),et al.Habitat patch utilization frequencies of wild⁃ness training giant pand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atchresources.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四川动物),2008,27(1):127-130(in Chinese) [12] Zhou S⁃Q(周世强),Huang J⁃Y(黄金燕),Zhang Y⁃H(张亚辉),et al.Effects of wilderness⁃training Ailu⁃ropoda melanoleuca’s feeding and artificial harvestingon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Fargesia robusta clone.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应用生态学报),2010,21(7):1709-1717(in Chinese) [13] Cao Q(曹庆),Zhu Y(朱 云),Ruan Y⁃Q(阮英琴),et al.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giant panda in Gua⁃nyinshan and Foping Nature Reserve.Chinese Journal ofApplied Ecology(应用生态学报),2009,20(9):2271-2276(in Chinese)[14] Wei F⁃W(魏辅文),Feng Z⁃J(冯祚建),Wang Z⁃W(王祖望).Habitat selection by giant pandas and redpandas in Xiangling Mountains.Acta Zoologica Sinica(动物学报),1999,45(1):57-63(in Chinese) [15] Wei F⁃W(魏辅文),Zhou A(周 昂),Hu J⁃C(胡锦矗),et al.Habitat selection by giant pandas inMabian Dafengding Reserve.Acta Theriologica Sinica(兽类学报),1996,16(4):241-245(in Chinese) [16] Wang J⁃H(王建宏),Huang H⁃L(黄华梨),Teng J⁃R(滕继荣),et al.Habitat selection by giant pandasin west of Baishuijiang Nature Reserve.Sichuan Journalof Zoology(四川动物),2006,25(4):771-775(inChinese)[17] Jiang H⁃M(江华明).A research on the habitat selec⁃ting of the giant panda in Baoxing County.Journal o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9(1):121-123(in Chinese) [18] Zhao W(赵 伟),Fan J⁃S(樊金拴),Hu X⁃N(胡小宁),et al.Habitat selection by giant pandas distrib⁃uted along Xushuihe River in Taibai County.Journal of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6):94-97(in Chinese)[19] Ran J⁃H(冉江洪),Liu S⁃Y(刘少英),Wang H⁃J(王鸿加),et al.Effect of grazing on giant pandas’habitat in Yele Nature Reserve.Acta Theriologica Sinica(兽类学报),2003,23(4):288-294(in Chinese) [20] Ran J⁃H(冉江洪),Zeng Z⁃Y(曾宗永),Wang H(王 昊),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on habitat pref⁃erence of giant panda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forests.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4):8-14(in Chinese) [21] Yang C⁃H(杨春花),Zhang H⁃M(张和民),Zhou X⁃P(周小平),et al.Review of habitat selection in thegiant panda(Ailuropoda melanoleuca).Acta EcologicaSinica(生态学报),2006,26(10):3442-3453(inChinese)[22] Quesenberry CP,Hurst rge sample confidenceintervals for multinomial proportions.Technometrics,1964,6:191-195[23] Goodman LA.On simultaneous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multinomial proportions.Technometrics,1965,7:247-254[24] Rong K(戎 可),Zong C(宗 诚),Ma J⁃Z(马建章).A method for analysis of habitat selection data:Bailey’s interval.Zoological Research(动物学研究),2009,30(2):215-220(in Chinese) [25] Wang M⁃J(王梦君),Li J⁃Q(李俊清).Research onhabitat restoration of giant panda after a grave disturb⁃ance of earthquake in Wanglang Nature Reserve,Si⁃chuan Province.Acta Ecologica Sinica(生态学报),2008,28(12):5848-5855(in Chinese) [26] Shen G⁃Z(申国珍),Li J⁃Q(李俊清),Ren Y⁃L(任艳林),et al.Indicators for giant panda’s habitat deg⁃radation and restoration.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4):1-5(inChinese)[27] Zeng Z⁃Y(曾宗永),Yue B⁃S(岳碧松),Ran J⁃H(冉江洪),et al.Panda’s exploitation of habitats atWanglang Nature Reserv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四川大学学报㊃自然科学版),2002,39(6):1140-1144(in Chinese) [28] Yan Z⁃C(颜忠诚),Chen Y⁃L(陈永林).Habitat se⁃lection in animals.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生态学杂志),1998,17(2):43-49(in Chinese)作者简介 康东伟,男,1987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保护生物学与恢复生态学研究,发表论文6篇.E⁃mail:kang⁃manfeng_1985@责任编辑 李凤琴5252期 康东伟等:大熊猫的生境选择特征 。

大熊猫的特点

大熊猫的特点

大熊猫的特点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是哺乳动物。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形态特征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

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

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色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

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性格。

哪怕气温在-4-14℃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

它们也不怕潮湿,总爱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

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布利于该物种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

虽然随着食性的转变,一些器官也起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牙齿,它的臼齿非常发达,是食肉目动物中最强大的,构造较为复杂,接近于杂食性兽类,裂齿的分化不明显,犬齿和前臼齿发达,没有齿槽间隙。

上门齿呈弧形排列,下门齿呈一横列,第二对下门齿位置常靠后,似乎形成双列,这种现象在老龄个体的头骨上较为明显。

犬齿的齿根粗大,而齿冠显得较短,齿尖不算锋利。

第一对前臼齿极小,常见有一侧或双侧缺失的现象,第二对上前臼齿的前缘偏向内,后缘则偏向外,呈半斜位,第三、第四对上前臼齿的齿冠呈棱形,外侧有3个,内侧有2个齿突。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方式特征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方式特征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方式特征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野生动物,有“国宝”之称,在国家的外交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普查,我国大熊猫野外数量达到1864只;截至2019年底,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达到540多只。

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国宝”,我国于2018年成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

大熊猫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体色黑白,体形肥硕似熊,头部和躯干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大熊猫的耳朵为圆形,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周围长着“黑眼圈”,就像戴着一副墨镜一样,非常惹人喜爱。

纲:哺乳纲目:食肉目科:熊科。

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省交界的崇山峻岭地区,这些地区海拔在2000-3000米,多雨潮湿,竹林茂密,为大熊猫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生活习性。

大熊猫性情孤僻,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居生活,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常常随季节的变化而搬家。

它们春天一般待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竹林里;夏天迁到竹枝鲜嫩的阴坡处;秋天搬到2500米左右的温暖的向阳山坡,准备度过漫长的冬天。

在几百万年以前,大熊猫属于肉食动物,但是现在却是素食主义者,喜食60余种竹子,最喜鲜竹,偶尔也会开开荤。

每年的4、5月份是大熊猫的繁殖季节,雄、雌大熊猫难得居住在一起,但5月一过,它们便又各奔东西。

大熊猫孕期较长,每胎只能产1-2仔,刚生下的幼仔重量只有150克左右。

大熊猫常感染的病原体为犬瘟热病毒。

该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病毒呈多形性,多数为球形,直径150-330纳米,对热、干燥、紫外线敏感,日光、酒精、甲醛等可以使其丧失致病能力。

50-60摄氏度条件下1小时即可使病毒丧失活性。

大熊猫简介

大熊猫简介

大熊猫简介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熊科动物,又称为熊猫、猫熊、竹熊等。

它们通常生活在中国西南部山区,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等省份。

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十分独特,它们拥有浓厚的白色及黑色条纹皮毛,圆润的身材、大耳朵和圆圆的脸庞,非常可爱。

作为国宝级动物,大熊猫历史悠久,已有至少800万年的地质历史,是世界上生存在自然环境中时间最长、具有较高古老生命意义的哺乳动物之一。

在中国文化中,大熊猫被视为和平、友好、可爱、幸福、吉祥的象征,曾经被称为“竹子的守护者”和“和平使者”。

大熊猫是以竹子为主要食物的食草动物,而且对竹子的选择性极高。

在竹林的繁茂与稀少、季节和品质的变化等条件下,大熊猫对竹子源的利用表现出多样性和适应性。

在野外,大熊猫每天需要吃30公斤以上的竹子,分为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来找寻不同种类的竹子。

大熊猫是拥有极其丰富的表情和行为的动物。

它们的行为主要可分为繁殖行为、食物行为和社交行为三种。

在日常生活中,大熊猫非常懒散和安静,而且喜欢独自生活。

但在配对季节或与同类之间交流时,它们会展露出不同寻常的活力,吸引异性或维持自己的地位。

然而,大熊猫的生存状况却十分危险。

由于生境破坏、河流污染、疾病传播、非法猎捕等原因,大熊猫数量迅速减少。

目前,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数据,全球仅存大约1864只野生大熊猫和300多只圈养大熊猫。

为了保护大熊猫,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实行了大熊猫保护繁育研究工程,对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加强了力度。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了野外种群监测和管理,推进繁殖技术和野外生存技能的传授,对大熊猫野生种群的繁殖、教育和保护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管理。

除此之外,国际社会也积极参与了大熊猫保护事业。

中国与许多国家开展了大熊猫保护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使其得到全球关注和支持,同时也树立了全球自然保护的样板和典范。

大熊猫的资料简介50字

大熊猫的资料简介50字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一种珍稀的大型哺乳动物,也是中国的国宝之一。

以下是大熊猫的资料简介:
外貌特征:
大熊猫体型庞大,体长可达1.2到1.9米,体重可达70到160公斤。

它们有着圆胖的身体,毛色为黑白相间,背部、四肢和尾巴呈黑色,头部、颈部和腹部为白色。

大熊猫有着圆形的脸部,黑色的眼圈和大而圆的黑眼睛,耳朵较小,四肢粗壮。

栖息地和分布: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的山区。

它们主要栖息在高海拔的竹林和云雾森林中,海拔一般在1500到4000米之间。

食性和行为:
大熊猫是一种以竹子为主食的动物,竹子约占其食物的99%。

它们每天需要摄入大量的竹子来维持体能。

大熊猫以慢速移动和低能量消耗为特点,喜欢爬树、攀爬和
游泳。

它们是独居动物,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多休息。

保护状况和意义:
大熊猫是濒临灭绝的物种,因栖息地破坏、非法狩猎和生境碎片化等原因造成其数量锐减。

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大熊猫的保护工作,包括建立保护区、繁育中心、野外监测等措施。

大熊猫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文化价值,被认为是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的象征,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大熊猫因其独特的外貌和生活习性而备受关注和喜爱,它们的保护工作至关重要,旨在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并保护其栖息地的完整性。

关于大熊猫的相关

关于大熊猫的相关

关于大熊猫的相关【外形特征】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

其体长120~180厘米,尾长10~20厘米,白色,体重60~110千克。

头圆而大,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

躯干和尾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

【分布范围】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林下植物【生活环境】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

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

【生活习性】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

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约50种竹类,偶食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

日食量很大,每天还到泉水或溪流饮水。

【至危因素】1、森林采伐。

2、捕捉过多。

3、近些年来,盗猎、走私大熊猫皮张标本尚时有发生;4、大熊猫种群分布在25个以上岛状隔离的生境中。

5、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大熊猫被迫退缩于山顶,竹种十分单纯,一遇竹子开花,将无回旋余地,6、在大熊猫栖息地存在未经政府允许的矿产开发、污染以及矿工的伐树和捕猎也是威胁之一。

7、大熊猫一生才生几个后代,一般每两年才繁衍一次,一胎只会生两只小熊猫而且雌熊猫没有精力全部养活它们。

【食物特性】大熊猫的食谱非常特殊,几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区可以找到的各种竹子,大熊猫也偶尔食肉(通常是动物的尸体)。

大熊猫独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当地人称作"竹熊"。

竹子缺乏营养,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营养,大熊猫逐步进化出了适应这一食谱的特性。

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大熊猫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

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体重的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期
康东伟等: 大熊猫的生境选择特征
. ! 4
“F ” 对该类型或等级随机选择, 用 表示; 当 P i 的置信 区间下界大于期望频率 P ^ 时, 认为大熊猫对该类 “v ” 用 表示% 型或等级更多选择, 2 2. 1 结果与分析 大熊猫对生境地形的选择 由表 4 可以看出, 在王朗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多
5] P Ui = 4 ; 当 n i = , 时, P /i = P Ui = , [! . N 时, 1. 3. 3 大熊猫生境选择偏好的判别 将统计的期望 频率 P ^ 作为判别大熊猫生境选择偏好的标准 %
当 P i 的置信区间上界小于期望频率 P ^ 时, 认 为大熊猫对该类型或等级很少选择, 用“ a ” 表示; 当 P i 的置信区间包含期望频率 P ^ 时, 认为大熊猫
图 1 王朗自然保护区监测路线示意图 Fig. 1 ’ Y = @ I P F Q S F > ? @ F : ? > H K ? > = ; ? > O 9 > H K 9 > H & 9 @ M : = 2 = ; = : C = %
1. 3
数据分析 , , - 年野生 选取 4 - - " —!
1. 3. 1 数据分类与统计
动物生境监测数据和从中提取的大熊猫生境监测数 据% 然后统计整体监测数据中各因子的类型或等级 作为大熊猫生境选择的期望利用率 ( P ^ ) ; 统 比例, 计大熊猫对生境中各因子的类型或等级的利用率 ( Pi ) , 作为研究大熊猫生境选择偏好的基础数据 % 1. 3. 2 大熊猫生境利用置信区间的建立 采用 ‘ 9 ? 3 5] K = T 法[! 建立大熊猫的生境利用率 ( P i ) 的置信区 间% 其计算公式为: C = B /5 N Pi / = Pi U = P /i = P Ui = ni - 4 /+ N + 4 /+ ni + " /+ N + 4 /+ ( 槡 Pi / - 槡 C( C + 4 - P i / ) ) (C +4 )! ( 槡 Pi U + 槡 C( C + 4 - P i U ) ) (C +4 )!
!
, 4 - 6 . 年建立, 是我国最早的 5 个大熊猫
# , , e 5 - + , 自然保护区之一% 保护区海 拔 跨 度 在 ! S , " , , S , 相对高差近 ! 地形和气候复杂, 生物多样 c 性丰富% 该区域气候属半湿润气候区, 年均气温 ! h , " 月平均气温 4 ! c " h , 4 月平均气温 a 6 c 4 h , c . S S % 海拔由低到高依次分布有山 年均降水量 + 6 ! # , , e ! + . , S ) ! 山地暗棕壤 ( ! 6 , , e # . , , 地棕壤 ( ! S ) !亚高山草甸土( 阳坡 ! # , , e # . , , S ) ! 高山草甸 土( # . , , e 5 , , , S ) 和高山流石滩荒漠土( 5 , , , S 以 上) % 区内主要河流有长白沟、 大窝凼沟、 竹根岔沟、 西沟和东沟等, 汇合于白马河% 亚高山寒性针叶林是 也是分布最广的森林 该区域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被类型% 主 要 地 带 性 优 势 树 种 有 松 科 的 冷 杉 属 ( Abies ) ! 云 杉 属 ( Picea ) ! 落 叶 松 属 ( Larix ) ! 松 属 ( Pinus) 以及柏科的圆柏属 ( Sabina ) 中的树种, 分布 # , , e # 6 , , S % 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 在海拔 ! 熊猫、 金丝猴( 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 扭角羚 ( Bu.] dorcas taxicolor) 等 " 种[! %
. ! ,






! !卷
林群落结构和大熊猫主食竹 # 个方面分析大熊猫的 生境利用和选择偏好, 旨在揭示大熊猫的生境选择 为大熊猫生境恢复、 保护和管理提供科 特征和规律, 学依据% 1 1.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研究区概况 四川王 朗 国 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 ( 4 , # i . , j —4 , 5 i . + j B , # ! i 5 - j —# # i , ! j & ) 位于四川省平武县, 面积 # ! ! - " P 为置信度为 ( α / k) , 自由度为 4 时的卡方分 布单尾检验临界值, 使用 B \ I = K 中 8 * ( ( & G ( ) 函数计 k 为某一因子的类型或等级的数量, 算, 其中, 置信度 α 为 , c , . ; n i 为大熊猫利用某一因子的某种类型或等 级的观测数; N 为大熊猫利用某一因子的观测总数; P /i 为 P i 置信区间下界; P Ui 为 P i 置信区间上界. P /i = , ; 当 n i = 当 n i ≤ ( N + 4 / + ) C + 4 / + 时,
!
(4 ) (! ) (# ) (5 )
!
1. 2
数据来源 , , 本文数据来源于王朗自然保护区 4 - - " —!
年的野生动物生境监测数据% 共收集监测数据 6 5 6 5 # 个% 个, 其中有大熊猫痕迹的数据 4 . ! 野外监测路线的选择上, 采取覆盖全区、 有代表 性的方法, 固定路线和随机路线相结合, 固定路线每 个季度逐条监测一次; 随机路线通常每月随机监测 固定路线每月监测 !次动物活动情况, 一条% 此外, 每季度监测 4 次竹类生长情况% 在每条样线上, 采用 , S 系统抽样方法设 ! m ! , S 固定样方至少 # , 个, 监测植被生长、 生境及生态系统演替情况% 每条样线 上凡是有野生动物痕迹 ( 如粪便、 卧痕、 毛发、 尸体 和实体等) 处, 记录其地形因子特征 ( 海拔、 坡度、 坡 坡位和坡形等) , 森林群落结构 ( 乔木平均高度、 向、 郁闭度、 灌木层高度、 盖度等 ) , 以及竹林状况 ( 竹子 的种类、 高度、 生长类型、 长势、 盖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