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作业分级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分级审批管理规程指导意见

危险作业分级审批管理规程指导意见一、根据安全管理有关规定,为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危险作业的定义:凡对操作者本人及周围其他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的作业,称为危险作业。
三、危险作业的范围:1、高处作业;2、带电作业;3、禁火区内或对忌火器、物进行明火或易燃作业。
4、爆破或有爆炸、燃烧危险的作业;5、有中毒或窒息危险作业;6、清仓、清库作业;7、符合危险作业的定义的其它作业。
四、危险作业规定1、凡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危险作业应事先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办理审批手续;特殊情况(如抢险或紧急处理事故等)允许事后补办手续,安全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2、危险作业的审批视危险程度而定,特别危险作业由公司领导审批,危险较大的作业由项目领导审批,危险性较小的作业由施工部领导审批。
3、危险作业审批前,有关人员必须亲临现场通过必要的检测数据,落实好相应的防护和救护措施后方可批准。
4、危险作业人员必须有一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身体状态良好,禁止女工、老、弱、病、残人员参加。
5、危险作业现场必须有明显标志,有专人监护,做到可干可不干的一律不干;能够到安全地点或安全期间干的一定转移到安全地点或延迟到安全期间干;能用比较安全的方法代替的一定采用较安全方式作业。
五、危险作业的审批手续及权限。
1、进行危险作业,应有申请作业部门填写“危险作业申请单”(见附表),经安全负责人现场检查,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2、危险作业的审批权限。
⑴高处作业由班组领导(兼职安全员)或部门主管(兼职安全员)审批;⑵在轻质物面上的作业(彩钢瓦顶、)由施工主任或部门主管审批。
⑶禁火区或忌火设备、工器具、油桶、电气室等易燃场所进行明火作业,由项目安全部门审批;⑷有中毒或跌落深埋、窒息等危险作业(清仓、清罐、清库、煤仓(煤磨)检查和维修,由安全办审批;⑸带电作业由施工部安全员审查报项目审批;⑹爆破或易燃、易爆场所(煤粉制备系统、油库、油罐、氧气乙炔瓶库)动用火种、电气焊由项目安全办审查,项目经理签署意见上报安全环保监察部审批;六、从事危险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
2024年建筑施工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2024年建筑施工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筑施工危险作业的管理,提高施工安全水平,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施工单位和施工工地,涉及建筑施工中的危险作业。
第三条建筑施工危险作业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引发其他安全风险的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爆破作业、电焊作业等。
第四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本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危险作业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第五条施工工地应当设立专门的危险作业区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第二章危险作业的分类与管理第六条建筑施工危险作业分为一级危险作业和二级危险作业。
第七条一级危险作业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事故或者大面积人员伤亡的危险作业,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由专业人员才能进行。
第八条二级危险作业是指可能导致一定程度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危险作业,必须经过基本的培训和考核,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
第九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危险作业的不同分类,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培训计划,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十条施工工地应当将危险作业区域划定明确,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确保危险作业不会对其他施工人员产生影响。
第三章危险作业的安全措施与培训第十一条进行危险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当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第十二条高空作业必须做好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网、安全带等。
第十三条爆破作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操作,并严格遵守安全距离。
第十四条电焊作业必须配备专业的电焊工具和设备,并进行安全维护。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进行危险作业的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安全操作的知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施工工地应当定期组织危险作业的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第四章监督与处罚第十七条建设单位应当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施工单位的危险作业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八条施工工地应当接受建设单位和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并按照要求整改。
矿山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矿山危险作业安全管理,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矿山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矿山所有危险作业,包括但不限于爆破作业、井下作业、起重吊装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
第三条矿山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安”的方针,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危险作业管理第四条矿山危险作业实行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危险程度分为一般危险作业、较大危险作业、重大危险作业和特别重大危险作业。
第五条重大危险作业和特别重大危险作业必须报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批,其他危险作业由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审批。
第六条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七条危险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作业风险评估,制定安全作业方案,明确作业流程、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八条危险作业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九条爆破作业安全措施:1. 爆破作业前,必须进行爆破设计,确保爆破安全;2. 爆破作业现场必须设置警戒线,设立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3. 爆破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爆破设计进行操作,确保爆破效果。
第十条井下作业安全措施:1. 井下作业必须制定安全作业规程,明确作业流程、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2. 井下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3. 井下作业必须进行通风、排水、防尘、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
第十一条起重吊装作业安全措施:1. 起重吊装作业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人员培训和现场勘查;2. 起重吊装作业时,必须使用合格的起重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 起重吊装作业现场必须设置警戒线,设立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
第十二条动火作业安全措施:1. 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安全作业方案;2.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置隔离带、灭火器材等安全设施;3. 动火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
八大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八大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一)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减少因危险作业导致的事故和伤亡,规范危险作业行为,提高作业效率,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的所有危险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高压电作业、有毒有害物品作业、机器设备维修作业、爆破作业、焊接与切割作业、挖掘作业等。
二、危险作业的定义和分类(一)定义:危险作业是指在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事故和伤害的工作活动。
(二)分类:根据作业特点和风险程度,将危险作业分为八类,即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高压电作业、有毒有害物品作业、机器设备维修作业、爆破作业、焊接与切割作业、挖掘作业。
三、危险作业安全管理措施(一)人员管理:对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复审。
(二)设备管理:确保危险作业所使用的设备设施符合安全要求,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三)风险评估:对危险作业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和应对措施。
(四)作业程序:制定详细的作业程序,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五)安全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和设施,如安全带、安全网、防护罩等,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六)监督检查:对危险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记录检查情况。
(七)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危险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应对措施。
(八)宣传教育:通过培训、宣传等形式,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危险作业安全知识。
四、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一)公司领导:负责制定并落实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危险作业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作业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安全作业程序,增强安全意识。
五、危险作业安全事故处理流程(一)事故报告:发生危险作业安全事故后,立即向上级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二)事故调查: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特殊作业环节安全风险管控,遏制特殊作业由其是从事动火等作业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对作业者本人、他人及周围建(构)筑物、设备设施可能造成的危害或损毁。
依据《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22)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职责2.1作业负责人职责:负责按规定办理相关作业票,制定安全措施并监督实施,组织安排作业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确保作业安全;2.2作业人员职责:应遵守相关作业安管理规定,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保护用具,认真执行安全措施,在安全措施不完善或没有办理有效作业票时应拒绝作业;2.3监护人职责:负责确认作业安全措施和执行应急预案,遇有危险情况时命令停止作业;作业过程中不得离开作业现场;监督作业人员按规定完成作业,及时纠正违章行为;2.4作业所在部门职责:会同作业负责人检查落实现场作业安全措施确保作业场所符合相关作业安全规定;2.5安全部职责:负责监督检查相关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签发先关作业票。
2.6其他签字领导的职责:对作业安全措施的组织、安排、作业负总则。
3、动火作业安全管理3.1动火作业分级3.1.1安全部登记审批划定“固定动火区”,固定动火区以外,一律为禁火区。
在禁火区动火,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证。
动火作业分为特级动火、一级动火和二级动火三个级别,遇节假日、公休日、夜间或其他特殊情况,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3.1.2 特级动火作业: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处于运行状态下的生产装置设备、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进行的动火作业(包括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存有易燃易爆介质的重大危险源罐区防火堤内的动火作业。
3.1.3一级动火作业: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进行的除特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3.1.4二级动火作业:除特级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生产负责人或安全管理负责人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作业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本公司危险作业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严格审批、确保安全。
第四条公司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应建立健全危险作业管理制度,明确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危险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第二章危险作业分类第五条危险作业分为以下几类:(一)化学危险作业: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销毁等作业;(二)放射性危险作业:涉及放射性物质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销毁等作业;(三)电气危险作业:涉及电气设备运行、检修、试验、改造等作业;(四)机械危险作业:涉及机械设备运行、检修、试验、改造等作业;(五)高处危险作业:涉及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六)其他危险作业:指上述类别以外的危险作业。
第六条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应根据危险作业的类别,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明确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要求。
第三章危险作业审批第七条危险作业实行审批制度,危险作业前应提交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八条申请危险作业时,应提交以下材料:(一)危险作业审批表;(二)危险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三)危险作业应急预案;(四)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复印件;(五)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第九条危险作业审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审批。
第十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在收到危险作业申请材料后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并对危险作业进行现场监督。
第四章危险作业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危险作业现场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明确作业范围、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应急处置等内容。
第十二条危险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告知作业人员危险因素、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第十三条危险作业期间,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危险作业分级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分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危险作业的管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进行的一切危险作业,具体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机械装卸作业、电气作业、化学品操作作业等。
三、危险作业的分类根据作业的不同特点和危险程度,将危险作业分为A、B、C三类。
1. A类危险作业:指直接危及人身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高危险作业,如高空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
2. B类危险作业:指对人身生命安全和健康有一定危害的作业,如机械装卸作业、电气作业等。
3. C类危险作业:指对人身生命安全和健康有较小危害的作业,如化学品操作作业等。
四、危险作业的管理责任1. 公司负责人应当对危险作业的管理工作负总责,确保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的实施。
2. 安全生产部门应当负责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的起草和修订,对危险作业进行分级管理,并组织实施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3. 各部门负责人应当对本部门内的危险作业进行组织指导和监督管理,确保危险作业按制度规定进行。
4. 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五、危险作业的准入程序1. 申请准入:进行危险作业的部门或人员应当向安全生产部门提出申请,明确作业内容、作业地点、作业时间、作业人员等相关信息。
2. 审批准入:安全生产部门应当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方可获得准入许可。
3. 监控准入:准入许可获得后,安全生产部门应当对危险作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作业过程中安全规范执行。
4. 记录准入:安全生产部门应当对危险作业的准入情况进行记录,并定期进行整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六、危险作业的管理措施1. 作业人员应当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后才能进行危险作业。
2. 作业前应当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确保作业现场无危险隐患。
3. 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违章作业。
4. 作业人员应当配戴符合规定的安全防护用具,并遵守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作业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的原则:(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三)依法规范,强化管理;(四)公司负责,员工参与。
第四条公司应当设立危险作业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危险作业的分类和管理第五条危险作业分为以下几类:(一)易燃易爆危险作业;(二)危险化学品危险作业;(三)高空作业;(四)机械作业;(五)电气作业;(六)放射性作业;(七)其他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作业。
第六条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公司应当制定危险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危险作业的安全操作要求、安全防护措施、应急预案等内容;(二)公司应当对危险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掌握危险作业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方法;(三)公司应当对危险作业现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四)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危险作业的监督检查;(五)公司应当对危险作业的现场进行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从业人员注意安全;(六)公司应当对危险作业的设备、工具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保证其安全性能良好;(七)公司应当对危险作业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三章危险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第七条危险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如检查设备、工具是否完好,确认作业环境是否安全等;(二)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要求,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遵守作业顺序,防止意外事故等;(三)作业结束后的收尾工作,如清理作业现场,报告作业情况等。
第八条安全操作规程应当以书面形式制定,并发放到危险作业人员手中,确保其熟练掌握。
第四章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第九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安全管理流程、安全管理措施等内容。
危险作业分级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分级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危险作业管理,依据XX等文件要求,结合XX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公司、项目部、分包项目部。
三、职责根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管理危险作业。
(一)项目部职责:在本区域范围内负责危险作业评价、审核、交底以及职责范围内危险作业的审批。
1.项目部安全环保健康部职责:(1)负责在XX智能建造一体化平台发起“危险作业审批”和“危险作业监控”流程。
(2)制定危险作业清单,负责组织危险作业前的风险评价工作。
(3)负责对危险作业涉及的作业人员(含施工相关方)的资格进行审查和评价,并对安全保障措施进行核实与确认。
(4)负责审批本项目三级危险作业。
(5)负责向XX公司安全环保健康部备案本项目危险作业资料。
(6)参与安全措施(方案)交底,负责对危险作业实施过程的旁站、监督、控制、检查。
2.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职责:(1)审阅、备案危险作业清单,负责审核危险作业需求。
(2)负责组织专业人员制定、审批危险作业安全措施(方案)。
(3)负责在危险作业前组织或参与作业单位安全措施(方案)交底。
(二)XX公司安全环保健康部职责(1)负责对本单位危险作业的监督、检查(包含XX智能建造一体化平台中“危险作业审批监控”模块的监督检查)。
(2)负责审批管辖项目一、二级危险作业。
(3)负责向建设公司安全环保健康部上报本单位一、二级危险作业资料等备案手续。
(4)负责一、二级危险业作业过程监管、控制、评价及资料确认。
(三)作业单位(含分供商)(1)提出作业需求、确定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危险作业的审批人、监护人应经培训考核,具备危险作业管控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将考核合格认定的人员名单经作业单位负责人签字并盖章报备至总包项目部。
(2)开展危险作业风险识别与评价,按规定编制安全措施(方案),按规定对危险作业进行分级审批。
(3)对参与危险作业的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进行安全措施(方案)交底和消防交底。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危险作业(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是指在作业过程中会对人身安全和生产设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的一类作业。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生产设施的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的目的和范围1. 目的:确保危险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施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公司的正常生产运营。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危险作业环节,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焊接作业、高温作业、有毒有害物质操作等。
二、危险作业管理流程1. 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1)对公司的所有危险作业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将危险程度划分为不同级别,按照风险等级进行管理。
(2)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危险作业安全控制方案。
2. 危险作业申请与批准流程(1)危险作业执行前,必须向相关负责人提交危险作业申请,包括作业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安全措施等信息。
(2)相关负责人对危险作业申请进行审批,确保作业符合安全规范。
(3)危险作业申请通过审批后,负责人将批准的作业计划和安全措施通知给相关人员。
3. 危险作业执行管理(1)作业前检查和准备:在作业开始前,进行周边环境检查,确保作业现场没有任何隐患,确定作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关技能以及是否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安全控制措施:根据危险作业的特点,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事故应急预案、安全防护措施等。
(3)作业期间监管:安排专人负责危险作业期间的监管,确保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行为。
(4)作业结束后整理:危险作业结束后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4. 事故报告和分析(1)任何危险作业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上报相关负责人,并进行事故原因分析。
(2)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危险作业人员管理1. 培训和教育(1)对所有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是指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作业进行规范、管理和监督的制度。
它在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同时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下面是一个关于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的示例,详细介绍了其内容和具体实施步骤。
一、危险作业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指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潜在危害的作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爆破作业、电气作业、焊接作业、挖掘作业、危险化学品操作等。
2. 分类:根据危险程度和特点,将危险作业分为A类、B类、C类三个等级。
其中A类为最高级别,B类为中级别,C类为低级别。
二、危险作业管理责任1. 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确保危险作业的安全可控。
2. 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危险作业的监管和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3. 危险作业执行人员:必须具备正规的岗前培训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进行操作。
三、危险作业管理流程第1页/共4页1. 作业前准备(1)确定操作单位和技术人员,并提供必要的操作许可证明。
(2)编制危险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明确作业步骤和风险评估。
(3)核实作业人员的资质和技术能力,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工具。
2. 作业现场管理(1)设立作业警示标志,警示周围人员,并限制作业区域。
(2)作业现场必须配备专人负责监督和指导作业人员。
(3)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允许闲杂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3. 作业过程管理(1)开始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交底和操作指导,确保作业人员对风险有清晰认识。
(2)对作业现场进行实时监控,严防发生安全事故。
(3)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更改或违规操作。
4. 作业后整理(1)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现场清理和设备检查,确保无残留物和潜在风险。
(2)对作业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纠正不足和改进不合理的操作。
四、危险作业管理制度执行的要求和措施1. 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将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全员宣传,并针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危险作业分级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分级管理制度1 目的为规范企业危险作业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危险作业管理的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内容,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公司的安全作业范围3 职责3.1 公司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对职责范围内的公司级危险作业进行审批。
3.2 工程经理负责对二、三级作业区级危险作业进行审批。
3.3 各管理部门负责填写申报表。
4定义4.1危险作业是指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或财产损失的、具有较大风险和需采取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才能进行作业的活动。
本公司涉及的危险作业及等级划分一般指:、4.1.1高处作业(无固定栏杆、平台且高于基准坠落面2米);三级4.1.2带电、带气、高温作业;二级4.1.3要害部位内动火作业;三级4.1.4在较复杂区域的起重吊装、提升吊挂;二级4.1.5有限空间作业;三级4.1.6其它具有较大风险的作业。
二级5分级管理5.1危险作业实行分级控制管理,以控制危险因素为核心,制订和落实安全对策措施,落实作业责任人,有效控制事故发生。
5.2根据作业范围和管理难度,公司危险作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作业范围涉及到两个及以上产权单位,或涉及两个及以上维保单位共同作业,或公司无法提供安全作业条件需要由集团公司主管部门协调才能完成的作业。
二级:作业范围涉及到两个部门或公司认定具有较大危险性的,需公司协调管理的危险作业。
三级:作业范围涉及到一个部门作业区,符合危险作业条件的作业。
6申报及确立6.1 各部门要在开展维修作业项目危险危害辨识及措施制定的基础上,由单位主管领导或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评审组对所有的作业项目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审查确定为危险作业的,各部门填写《危险作业申请表(作业票)》,针对每项危险作业进行危害辨识、制定对策措施,编制作业专项施工方案,并将危险作业分级管理台账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备案。
6.2 各部门应根据作业条件、环境的变化,及时开展对危险作业安全对策措施的补充、修订和完善工作,定期对各级危险作业级别组织进行审核,对不符合当前级别的危险作业及时进行调整,并将调整情况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审核同意后,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备案与执行。
危险作业提级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提级管理制度一、前言危险作业是指那些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或生产环境污染的作业活动。
危险作业提级管理制度是指对于危险作业进行分类、层级管理,根据危险作业的程度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作业活动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危险作业提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生产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危险作业的分类根据危险作业的性质和级别,可以将危险作业分为以下几类:1. 高危作业:对人员生命和健康构成直接威胁的作业,如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高温作业等;2. 中危作业:对人员生命和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的作业,如机械设备操作、化工原料搬运等;3. 低危作业:对人员生命和健康影响较小的作业,如一般的办公室工作等。
三、危险作业提级管理制度的建立1. 制定管理规定: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危险作业提级管理制度的管理规定,包括危险作业的分类标准、责任部门、管理流程等内容;2. 设立管理机构: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危险作业管理部门,负责危险作业的提级管理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为危险作业提级管理提供专业化的保障;3. 建立管理流程: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危险作业提级管理流程,包括危险作业的申请、审批、执行和监督等环节,确保危险作业得到严格的管理和控制;4. 完善培训机制: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危险作业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危险作业发生的风险。
四、危险作业提级管理制度的执行1. 危险作业的申请:在进行危险作业前,相关部门或员工应向危险作业管理部门提交危险作业的申请,包括危险作业的名称、地点、时间、范围、风险评估等信息;2. 危险作业的审批:危险作业管理部门应对危险作业的申请进行审批,根据危险作业的性质和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作业级别,并对危险作业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3. 危险作业的执行:经过审批的危险作业应由经过培训的员工进行执行,必须严格按照相关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危险作业的安全进行;4. 危险作业的监督:危险作业管理部门应对危险作业的执行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危险作业的安全进行。
危险作业分级管理规定

危险作业分级管理规定1 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与监督,充分发挥各级部门安全管理职能,以达到分工明晰、职责明确的目的,特对动火作业、设备内作业、高处作业和危险物品装卸作业的分级管理制定本规定。
2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公司将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三级进行管理。
2.1 特殊动火作业区域:原料站EO储罐区、S1车间甲醇储罐区、H2车间芳烃储罐区;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进行的动火作业。
2.2 一级动火作业区域:S1车间合成岗位、S2车间合成岗位、S6中和岗位、H1车间净化岗位、H2车间氢化塔、氧化塔。
2.3 二级动火作业区域:除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区域和一级动火作业区域外的动火作业。
3 《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审批:3.1 特殊危险《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和分厂安全环保组组长初审签证,经安全部部长复审签字后报生产副总经理终审批准。
3.2 一级《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初审签字、分厂安全环保组复审签字后,报安全部终审批准。
3.3 二级《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初审签字,分厂安全环保组终审批准;未设分厂安全环保组的单位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领导负责终审。
3.4 机修车间制作室列为固定动火作业区管理,在固定动火作业区域内的动火作业不需办理动火作业证。
4 《设备内安全作业证》的审批权限按《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区域分级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5 《高处安全作业证》的审批:5.1 一级高处作业由作业地点所在单位的主管领导审批。
5.2 二级高处作业由作业地点所在单位的主管领导初审,分厂安全环保组终审;未设分厂安全环保组的单位由作业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终审。
5.3 三级高处作业由作业地点所在单位的主管领导、分厂安全环保组初审后报安全部终审。
5.4 特殊高处作业由作业地点所在单位的主管领导、分厂安全环保组、安全部初审后报生产副总经理终审。
危险作业分级管理与风险等级区别

危险作业分级管理与风险等级区别一、危险作业分级管理1、什么是危险作业?危险作业是指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或财产损失的、具有较大风险和需采取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才能进行的作业活动。
危险性作业这个词,出自国家安监总局2012年8月7日发布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中。
该《导则》4.1.6(2)规定: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断路作业、吊装作业、设备检修作业和抽堵盲板作业等为9种作业为危险性作业。
2、如何进行危险作业分级?实行分级的目的:结合危险作业的影响程度和各层级的管控能力,以控制危险因素为核心,制订和落实安全对策措施,落实作业责任人,有效控制事故发生。
不同的行业都有着不同的危险作业,这就要求各个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作业种类,以单个作业活动为单位进行危险辩识,并进行危险分级,将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定为危险作业。
同一项作业在不同的单位可能会有不同的分级,同一项作业放在不同的时间内去做(如节假日或夜间),也会可能有不同的分级。
P企业危险作业项目按所在生产系统、部位及作业过程的危险性,划分为一级危险作业、二级危险作业、三级危险作业、一般危险作业,详情执行《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有的单位是按A、B、C、D四个等级分类,内容大同小异。
作业危险性最大的为一级危险作业,依次递减为二级危险作业、三级危险作业、一般危险作业。
一级危险作业报公司安全环保部批准实施,二级危险作业报分厂安全环保部门批准实施,三级危险作业报车间主管领导签字批准实施。
一般危险作业办理好工作票后实施。
二、安全风险等级1、安全风险及评价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是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2、风险等级的计算及评判SEP法则下的风险等级评判需考虑三个因素:由于危害造成可能事故的后果;暴露于危害因素的频率;完整的事故顺序和发生后果的可能性。
危险作业分级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分级管理制度一、概念二、目的1.提高员工对危险作业的认识和警惕性,增强安全意识;2.减少危险作业造成的伤害和事故;3.为危险作业提供专业的管理和支持,提高工作效率;4.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企业形象。
三、流程1.确定危险作业的范围:企业需要明确哪些工作属于危险作业。
一般来说,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电气作业、机械操作等都属于危险作业的范畴。
2.分级标准的制定:根据危险作业的类型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分级标准。
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根据危险程度和风险大小进行划分。
3.危险因素评估:对危险作业进行全面的危险因素评估,包括危险源、风险等级、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等内容。
通过评估,确定每种危险作业所具有的风险程度和对员工的潜在威胁。
4.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管理要求,确保员工在进行危险作业时的安全。
包括必要的防护装备、使用相关工具设备、设置防护措施等。
5.培训和宣传:对参与危险作业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6.监督和检查:对危险作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和危险作业的安全进行。
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四、实施在实施危险作业分级管理制度时1.领导支持:企业的领导层应该充分认识到危险作业对员工安全带来的威胁,并支持制定和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2.相关部门配合:企业的安全、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对危险作业进行评估、培训和监督。
3.员工参与:员工是企业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应该积极参与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4.反馈和改进: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应该及时收集员工的反馈和意见,对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
总结:危险作业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明确危险作业的范围,制定分级标准和相应的安全措施,加强培训和宣传,以及监督和检查,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危险作业带来的风险和伤害。
危险作业分级管理制度

4、实施定期报告制度。一级风险作业开始后,项目部应定期上报现场作业管控情况和存在问题,逐级上报至集团公司安质环保部,特殊情况随时上报,上报的监控信息资料要求齐全、完整、真实、及时。
5、实施作业销号制度。各层级监管部门应认真建立完善风险作业监控台帐,及时掌握现场情况。风险作业的项目或工序完成、安全风险解除后,逐级上报至集团公司安质环保部关闭销号。
二、编制依据
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及本公司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三、适用范围
本评价适用于中铁三局集团济南地铁R3线一期土建工程一标项目经理部管辖的济南地铁R3线工程(龙洞庄站~孟家庄站)土建施工项目一标段,主要包括龙洞庄站(明挖法)、龙洞庄站~孟家庄站区间(盾构法)、孟家庄站(明挖法)、出入线暗挖段(矿山法)、站前折返线(矿山法)两个车站一个区间一个出入线的土建工程及项目部驻地等所辖的施工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及救援工作。
项目审定每季度发布一次一级风险监控的作业项目及监管工作要求风险等级确定依据风险监管方式及要求安全方案风险等风险公示其它要求等级公司项目应急预案管理级发布一级鉴于行政中心站与既有二号线交叉作业风险较因此该处的施工按照一级风险作业项目进行监控由公司项目部共同监侧重生产一线管理人员责任体系与资源保障的督导落实高风险作业关键工序的现场盯岗情况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1. 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不安全作业的管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减少作业事故的发生,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部涉及不安全作业的部门、岗位和员工,包含但不限于生产、仓储、物流、设备维护等。
3. 不安全作业分类依据作业内容和风险等级,不安全作业分为以下几类:3.1 类别一:高风险作业高风险作业是指可能导致重点损害或事故的作业,包含但不限于:高处作业、爆破作业、有毒有害作业、高温、高压作业等。
3.2 类别二:中风险作业中风险作业是指可能导致肯定损害或事故的作业,包含但不限于:电气作业、机械作业、焊接作业、装卸作业等。
3.3 类别三:低风险作业低风险作业是指可能引发细小损害或事故的作业,包含但不限于:办公室作业、清洁作业、维护和修理作业等。
4. 管理标准4.1 不安全作业计划•针对高风险作业和中风险作业,作业负责人需提前订立认真的不安全作业计划,包含作业内容、时间、地方、安全防护措施等,并报备相关部门审核。
•低风险作业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酌情订立作业计划。
4.2 人员资质•全部从事不安全作业的人员必需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并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不安全作业负责人必需熟识作业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具备作业现场的应急处理本领。
4.3 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对于高风险作业和中风险作业,必需配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并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
•低风险作业也应依据实际情况供应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
4.4 作业现场管理•在不安全作业现场必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确保作业区域的通道畅通,杂物清理彻底。
•严禁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4.5 应急预案和演练•每个不安全作业单位必需订立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提高员工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反应本领。
4.6 管理台账和报告•对于高风险作业和中风险作业,必需建立作业管理台账,记录作业过程和结果,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
最新危险作业分级审批制度

最新危险作业分级审批制度1.引言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在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上进行了许多努力。
然而,与此同时,各行各业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高风险的作业环境和操作方式,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安全。
为了加强对危险作业的管理和审批,制定最新危险作业分级审批制度,将有力地促进危险作业管理的规范化和standard化。
通过本制度,可以对危险作业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审查,并根据危险度进行合理的分级,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2.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危险作业的管理和审批,确保危险作业的安全可控,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具体目标包括:-对危险作业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级,确保作业安全;-建立完善的危险作业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责任和权限;-加强对危险作业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管,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促进危险作业的改进和优化,减少对人员的危害;-提高危险作业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减少违规操作和行为。
3.制度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危险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地、化工厂、矿井、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
4.制度内容(1)组织架构设立危险作业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危险作业管理工作,明确各级责任和权限,并定期进行危险作业的评估和审查。
(2)危险作业的评估与分级对危险作业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分级,评估内容包括作业的危险性、潜在的风险以及可能的后果。
分级标准根据危险作业的特性、操作方式和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来确定,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
(3)危险作业的审批程序危险作业的审批程序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部门审批和委员会审批。
部门审批需要作业负责人提出申请,经过所在部门的审核和审批后,方可进行危险作业。
对于高风险作业,还需提交委员会审批,由委员会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
(4)危险作业的控制措施对不同级别的危险作业,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警示标识、操作指导、监测设备的设置等,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作业分级管理
制度
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中铁三局集团济南地铁R3线一期土建工程一标项目经理部
危险作业分级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三局集团济南地铁R3线一期土建工程一标项目经理部
6月20日
- 2 -
2020年4月19日
危险作业分级管理制度
一、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健全和完善安全监控机制,明确各级安全监管职责,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纵深实施,根据集团公司有关要求对所承建的各类工程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实施分级管控、逐级负责,有效控制危害因素,降低安全风险,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编制依据
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及本公司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三、适用范围
本评价适用于中铁三局集团济南地铁R3线一期土建工程一标项目经理部管辖的济南地铁R3线工程(龙洞庄站~孟家庄站)土建施工项目一标段,主要包括龙洞庄站(明挖法)、龙洞庄站~孟家庄
站区间(盾构法)、孟家庄站(明挖法)、出入线暗挖段(矿山法)、站前折返线(矿山法)两个车站一个区间一个出入线的土建
工程及项目部驻地等所辖的施工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
响应及救援工作。
2020年4月19日
四、风险作业分级管理制度
(一)风险作业等级和监管层次的划分
风险作业划分为三个等级。
(详见附件一)
风险作业监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集团公司;第二层
次:公司;第三层次:项目经理部。
(二)风险作业分级监控的原则
一级风险作业由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共同实施监控
管理。
二级、三级风险作业由第二层次、第三层次共同实施监控管
理。
项目部是各级风险作业的实施责任主体,负责技术和管理方案
落实及应急处理,采用施工现场日常管理监督、责任包保、带班盯岗、内部旁站监理跟班值守等方式,确保各级风险作业安全有序施工。
公司是各级风险作业监控管理的责任主体。
公司的监控管理侧
重于生产一线管理人员责任履行,制度、体系与资源保障的督导落实,以及高风险作业关键工序的现场盯岗。
集团公司的监控管理主要采用专项检查、综合大检查、信息诊断、电话问询提示及书面通知等形式。
(三)风险作业辨识管理
1、各级风险作业实行动态管理,发现新的风险作业,要及时组
1
2020年4月19日
织辨识评估,按照本办法规定确定风险等级,逐级上报审核后,适
时发布并实施监控。
2、项目部负责对所承建工程进行动态风险辩识,按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报分公司审核确认后,由公司将一、二级风险作业的工程
概况、主要风险描述、实施时间、拟采取的管控措施、专项方案和
应急预案编制审批情况、施工负责人、专职技术和安质检人员等详
细情况上报集团公司工管部、安质环保部审核备案。
3、一级风险作业项目由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共同审核确定,由安质环保部归口管理,于每年年初发布一次;二级风险作业项目由公
司审核确定,每半年发布一次;三级风险作业由项目部审核确定,
每季度发布一次。
(四)风险作业专项方案审批流程
1、一级风险作业安全技术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的编制报批:由项目部负责编制,上报公司评审后报集团公司备案;重大专项方案要报集团公司组织专家评审,经集团公司及建设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
2、二级风险作业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及应急预案的编制报批:由项目部负责编制,上报公司进行评审,经审核批准后实施。
属重大专项方案报集团公司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经集团公司及建设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
2
202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