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18课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部编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部编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常规武器力量
项目
年份 美国 苏联
洲际导弹
1968 1054 858
1978 1054 1400
潜射导弹
1968 656 121
1978 656 1015
战略轰炸机 1968 545 155
1978 432 135
核弹头
1968 4300 1300
1978 11000 4500
战略核武器
依据材料概括苏联经济出现的问题:
戈尔巴乔夫(1931年出生)
莫斯科的新老板,戈 尔巴乔夫。年轻、温
和且令人敬畏。
改革措施 加速经济改革;1988年,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 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 和“政治多元化”
主要围绕计划与市场孰轻孰重的博弈,前期,戈尔巴乔 夫仍然延续着斯大林体制的路线,采取以计划为主的经济 模式,而在后期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措施放开 市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不 同 点
学习 苏联
中国
忽视经济发展规律 大跃进
结合本国国情
走俄国的路
人民公社化
文化大革命
改革 开放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
取得 辉煌 成就
一五 三大 进行社会 计划 改造 主义探索
经济建设要符合国情,要结 合实际,要尊重客观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五单元
由于勃列日涅夫代表的保守势力占据了苏联政治的主导地位,改革倾向受 到压制,… …主张改革的思潮成为批判的对象。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改革结果 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凡到过苏联的人会看到 这样的场面:一边是加加林 早在1965年就幸运地成为世 界上第一位宇航员,飞向太 空,另一边则是直到苏联解 体前,她的人民喜欢的羽绒 服、牛仔裤、旅游鞋之类的 物品,要靠中苏两国大大小 小的“倒爷”们才能得到, 甚至连孩子们喜欢的泡泡糖 和自动铅笔也没有一家工厂 能够提供。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案+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案+导学案(含答案)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苏联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1: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在苏联历史上,他是第一位举起改革大旗的苏联领导人。

导语2:戈尔巴乔夫推行所谓改革“新思维”,最终使苏联走向解体。

2010年12月31日戈尔巴乔夫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说,对苏联解体非常遗憾,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许,认为“改革的起点上,站立着邓小平”!导语3:2018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选举普京得票率达到76.1%,第四次当选俄罗斯总统。

早在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为什么苏联自身的改革反而使苏联走向解体?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加赞赏?为什么普京说“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社会主义阵营的构建,说说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概况。

归纳总结:(1)经互会的建立;(2)全方位内部改造;(3)中苏互助。

目标导学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正确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的作用。

归纳总结:赫鲁晓夫改革及评价(1)政治: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2)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3)评价:取得过一些成效,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2.阅读教材,对比赫鲁晓夫改革举措,说说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军事上进行了哪些改革?这些措施有何影响?材料展示:1981年,苏共二十六大召开,会上勃列日涅夫提到,美国军费一年达到1500亿美元,并说这是庞大的天文数字。

统编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共23张ppt)

统编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共23张ppt)
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 ②苏共加强了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
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 ①1949年,新中国成立 后,苏联与中国建立了 外交关系。
• ②1950年,中苏缔结了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 条约》,加强了社会主 义阵营的力量。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 (一)赫鲁晓夫改革 • (1)时间:1953—1964年。 • (2)措施 • ①政治上: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 ②经济上 • a.发动垦荒运动。 • b.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c.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由一国到多国
1.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地区: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 (3)国家 ①东欧的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波兰等。 ②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等。 ③拉丁美洲的古巴。
• 2.发展情况 • ①1949年,苏联同其他东欧国家建立了“经互会”,将各成员
“一切人”的利益的“人道的”制度,否认社会主
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否定
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反对使用任何暴力,这就
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苏联解体
1. 1991年8月19日发动政变, 试图挽救 苏 联失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俄 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 一步加快。 (八一九事件) 2. 1991年底,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
(1985-1991年在任)
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速变化, 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 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 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人教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Word版)

人教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Word版)

目录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2 第2课俄国的改革 4 第3课美国内战 6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8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0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3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16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9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 22 第10课《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24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7 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30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 33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36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38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 41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4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46 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48 第六单元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50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53 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56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导言: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

一方面,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激起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拉丁美洲、印度相继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另一方面,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俄、美、日也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亚非拉殖民地人民的普遍抗争。

19世纪,在拉美和印度,相继爆发了反抗斗争,这两地起义的代表人物是谁?产生了哪些影响?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南美独立战争形势图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这一地区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以西班牙和葡萄牙语为主要官方语言,而这两种语言都属拉丁语系,因此,这一地区又被称为“拉丁美洲”。

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处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

统编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

统编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拉丁美洲独乂15动时间19世纪上半期背景(1)16世纪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多数地区都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2)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的影响概况1810年起,整个拉丁美洲地区掀起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起义烽火燃遍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范围)。

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反殖斗争是典型代表性质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参加者土生白人、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影响(1)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3个世纪的殖民统治(2)建立的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政治版图(3)为拉丁美洲之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反殖斗争时间:1813年开始斗争对象:西班牙殖民者主要史实(1)玻利瓦尔在南美洲北部领导反殖民斗争:①1813年,领导委内瑞拉人民起义;②1819年,大败西班牙军队,成立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组成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当选总统,当选总统后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③1825年,独立的上秘鲁以玻利瓦尔名字命名国家玻利维亚(2)圣马丁:在南美洲南部领导反殖民斗争,使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评价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相互支援,领导南美绝大多数地区的人民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创建了新兴独立国家,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二、印度民族大起义时间1857—1859年原因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依靠东印度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印度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1)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许多从事棉纺织业的手工业者破产(2)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引起封建王公不满(3)取消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土兵宗教信仰参加者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了权力的封建王公导火索1857年“涂油子弹事件”主要史实(1) 1857年,印度爆发了 “土兵”起义,后发展为席卷北部和中部的全民族反英大起义(2) 英军攻陷德里,乘势进攻章西城,章西女王率军抵抗。

统编(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带教学反思-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统编(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带教学反思-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苏联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1: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在苏联历史上,他是第一位举起改革大旗的苏联领导人。

导语2:戈尔巴乔夫推行所谓改革“新思维”,最终使苏联走向解体。

2010年12月31日戈尔巴乔夫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说,对苏联解体非常遗憾,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许,认为“改革的起点上,站立着邓小平”!导语3:2018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选举普京得票率达到76.1%,第四次当选俄罗斯总统。

早在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为什么苏联自身的改革反而使苏联走向解体?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加赞赏?为什么普京说“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社会主义阵营的构建,说说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概况。

归纳总结:(1)经互会的建立;(2)全方位内部改造;(3)中苏互助。

目标导学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正确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的作用。

归纳总结:赫鲁晓夫改革及评价(1)政治: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2)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3)评价:取得过一些成效,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2.阅读教材,对比赫鲁晓夫改革举措,说说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军事上进行了哪些改革?这些措施有何影响?材料展示:1981年,苏共二十六大召开,会上勃列日涅夫提到,美国军费一年达到1500亿美元,并说这是庞大的天文数字。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案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苏联的发展与改革,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等基础知识;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培养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和分析、归纳、比较、概括等历史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苏联解体等史实,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精心设计并营造阅读、思考、质疑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以及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苏联的发展与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学难点】东欧剧变的实质。

一、新课导入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约七十年的红旗悄然降落,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重新升起,这标志着列宁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在此之前两年多时间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像多米诺骨牌那样相继垮台。

历史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世界政治地图上,苏联、东欧这一大片红色已成为旧迹。

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经历了怎样的变革?又为什么会最终解体呢?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教师讲解“经互会”建立的背景: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史事,回答“经互会”建立后的影响。

2.教师讲述中苏建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18课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18课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试卷类型:闭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2018.12.5)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18课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后的答题卡中)1、下列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印度民族大起义②拉美独立运动③萨拉托加大捷④邓世昌黄海大战A.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2、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是( )①制定《1787年宪法》②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④明治维新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3、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特殊之处是()A.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B。

是其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 C.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4、19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本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D。

成为本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5.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

”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A、废除黑人奴隶制B、维护国家统一C、废除封建农奴制D、建立世界霸权6.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

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 )A.英国人B.美国人C.法国人 D德国人7、1908年前后,欧美流行着首诗:“富人成双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汽车),穷人乘坐福特(汽车)而至,他们笑个不停。

”推动诗句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蒸汽机的改良B.世界大战的结束C.启蒙运动的发展 D。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质课件(含视频)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质课件(含视频)

经互会的成立
“经互会”实际上 是苏联模式的扩大, 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 不能独立自主的发展 而同苏联的经济紧密 的联系在一起。
斯大林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苏联模式对这些国 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毛泽东访问苏联
中苏建交:1949年
1950年,中苏 缔结《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加强了 社会主义阵营的力 量。
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 事件 叶利钦
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 “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 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 改革把苏联搞“垮”了。特别 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 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 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 加深,直接引发“八一九”事 件的爆发。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 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 有1.5%。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之时, 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 皮鞋……
表现 政治
经济
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东欧剧变:波兰
东欧剧变:罗马尼亚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布拉格之春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推倒柏林墙 德国签订统一条约
三、苏联解体
经济 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 改革 案,但总体效果仍然不佳。
政治 改革
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 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 之加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共19张PPT)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981年,苏共二十六大召开,会上勃列日涅夫提到,美国军费一年达到1500 亿美元,并说这是庞大的天文数字。然而,从1973年起苏联的军费就超过了美国 。1971年,苏联军费支出为740亿美元,1973年增至860亿美元,1975年又增至 1023亿美元。到了8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军费开支都超过了2000亿美元,但苏联 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的50%—60%,而这种畸形的军事投入在苏联却是一种 常态。
——钱其琛答《世界知识》记者问时的发言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东欧剧变的原因。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的原因。
(1)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迟缓,各国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体制弊端,成效 不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充分发挥出来。 (2)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的影响。 (3)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策略等。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导入新课
2018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选举普京得票率达到76.1%,第四次当选俄罗斯 总统。早在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 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 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的印象里,他一直努力而自知,每天从食堂吃饭后,他总是习惯性地回到办公室看厚厚的专业书不断提升和充实自己,他的身上有九零后少见的沉稳。同事们恭喜他,大多看 到了他的前程似锦,却很少有人懂得他曾经付出过什么。就像说的:“如果这世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已。” 而他的奇迹,是努力给了挑选的机会。伊索寓言中,饥饿的狐狸想找一些可口的食物,但只找到了一个酸柠檬,它说,这只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 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效应”。一如很多人不甘平庸,却又大多安于现状,大多原因是不知该如何改变。看时,每个人都能从角色中看到自已。高冷孤独的安 迪,独立纠结的樊胜美,乐观自强的邱莹莹,文静内敛的关睢尔,古怪精灵的曲筱绡。她们努力地在城市里打拼,拥有幸或不幸。但她依然保持学习的习惯,这样无论什么事她都 有最准确的判断和认知;樊胜美虽然虚荣自私,但她努力做一个好HR,换了新工作后也是拼命争取业绩;小蚯蚓虽没有高学历,却为了多卖几包咖啡绞尽脑汁;关睢尔每一次出镜 几乎都是在房间里戴着耳机听课,处理文件;就连那个嬉皮的曲筱潇也会在新年之际为了一单生意飞到境外……其实她们有很多路可以走:嫁人,啃老,安于现状。但每个人都像 个负重的蜗牛一样缓缓前行,为了心中那丁点儿理想拼命努力。今天的努力或许不能决定明天的未来,但至少可以为明天积累,否则哪来那么多的厚积薄发和大器晚成?身边经常 有人抱怨生活不幸福,上司太刁,同事太蛮,公司格局又不大,但却不想改变。还说:“改变干嘛?这个年龄了谁还能再看书考试,混一天是一天吧。”一个“混”字就解释了他 的生活态度。前几天我联系一位朋友,质问为什么好久不联系我?她说自已每天累的像一条狗,我问她为什么那么拼?她笑:“如果不努力我就活得像一条狗了。”恩,新换的上 司,海归,虽然她有了磨合几任领导的经验,但这个给她带来了压力。她的英语不好,有时批阅文件全是大段大段的英文,她心里很怄火,埋怨好好的中国人,出了几天国门弄得 自己像个洋鬼子似的。上司也不舒服,流露出了嫌弃她的意思,甚至在一次交待完工作后建议她是否要调一个合适的部门?她的脸红到了脖子,想着自己怎么也算是老员工,由她 羞辱?两个人很不愉快。但她有一股子倔劲,不服输,将近40岁的人了,开始拿出发狠的学习态度,报了个英语培训班。回家后捧着英文书死啃,每天要求上中学的女儿和自己英 语对话,连看电影也是英文版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听力渐渐能跟得上上司的语速,并流利回复,又拿出漂亮的英文版方案,新上司看她的眼光也从挑剔变柔和,某天悄悄放了 几本英文书在她桌上,心里突然发现上司并没那么讨厌。心态好了,她才发现新上司的优秀,自从她来了后,部门业绩翻了又翻,奖金也拿到手软,自己也感觉痛快。她说:这个 社会很功利,但也很公平。别人的傲慢一定有理由,如果想和平共处,需要同等的段位,而这个段位,自己可能需要更多精力,但唯有不断付出,才有可能和优秀的人比肩而立。 人为什么要努力?一位长者告诉我:“适者生存。”这个社会讲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虽然也有潜规则��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课件(共22张PPT)

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八一九事件
1991年,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挽救 苏联,结果失败。戈尔巴乔夫辞去总统,叶利钦 控制了全局,加速了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的重大挫折!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的 红旗悄然降落,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重新升起, 这标志着列宁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 旷世奇功二战中,社会主义向前冲。
社 会 主 义 由 一 国 向 多 国 发 展 。
斯大林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 主权,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 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1949年,成立经 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中国与苏联建交。 1950年,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 力量。
东欧剧变制度换,红旗落地苏联散。 社会主义挫折难,两极格局终结完。
苏联解体后的多次俄罗斯民意调查表明:70%以上的俄罗斯人认为苏联解体 不存在必然性,是完全可以防止的。 2010年3月27日,戈尔巴乔夫说,在他上台之际,国内并不存在特别尖锐的 矛盾,国际上也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消灭苏联。他承认,苏联垮台完全是 由于改革者自身的错误造成的。
历史地看,苏联共产党要么反对改革,要么沿着错误的方向改革。在苏共亡 党的问题上,应当负责任的不仅是戈尔巴乔夫,还有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 以及那些反对改革的人。
历史在这里沉思:大国何以崩溃?
历史在这里沉思:大国何以崩溃?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 是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中央在改革的名义下推行一条自我否定、自我丑化 的机会主义路线,是错误的指导思想促使了历史悲剧的发生。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九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第18课,主题是“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教材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在苏联、中国、越南和古巴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以及社会主义运动中遇到的挫折和挑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苏联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但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过程可能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挫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情况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社会主义在苏联、中国、越南和古巴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的优点和不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主义在苏联、中国、越南和古巴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2.难点: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国家案例,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4.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情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制作好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所学的社会主义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 (共5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 (共52张PPT)

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苏联形成的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曾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 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于僵化的管理体 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并随着斯大林晚年身体的逐渐衰弱 和思维方式的日趋偏执,他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 日益加深。“苏联模式”这个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联社会继续 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
权力集中程度的提高,苏联体制模式所固有的弊
端再度凸现,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又朝着危机的方
向发展。
赫鲁晓夫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 的政治经济体制。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 苏联历史进入了勃列日涅夫领导的时期。
勃列日涅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 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 激。 改革的重点: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 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 现出畸形发展状态。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产量 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 同美国抗衡。苏联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 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 痼疾。 结果: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 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为27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音响、录像机都
不能生产。
——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苏联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经济发展不均 衡、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2)“斯大林模式”严重束缚了苏联经济的发 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 也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
从总体上看,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政治体制
和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是浅层次的,形式的变化
远大于内容,它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 框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政策的调整 和改革措施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赫鲁晓夫的个人意志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赫

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知识点整理

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知识点整理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二、苏联的发展和改革(1)苏联解体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挫折,使社会主义运动降至低潮,也给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

(2)它终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加速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进程。

(3)它造成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4)它使国际关系更加复杂。

使世界范围内历史遗留的各种矛盾激化,导致地区冲突和战乱加剧。

(1)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4)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到位。

3,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和民族矛盾。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导致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4,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并说明这给我国的改革带来哪些启示?(1)原因:步骤过急过快,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戈尔巴乔夫倡导的“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引起人们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对西方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

(2)启示: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从体制上克服僵化的弊端,但必须避免主观主义和冒进主义,尤其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稳妥地推进,确保国内安定团结。

★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和苏联,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都先后进行了改革。

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1)在改革中,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而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却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2)出现不同的结果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件(共17张PPT)

19世纪初
19世纪中(1857-1859)
原因 领导者 结果
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玻利瓦尔 圣马丁
章西女王(封建王公)
胜利
失败
性质 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意义
赶走了西、葡殖民者, 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 国家,基本形成今天拉 美的国家格局
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者,反 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3 、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怀着一颗不服输的心,勇往直前,那么胜利将不会离我们太远。 19 、只要拥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 11 、要冒一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愿意去冒险的人。 5 、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 10 、有的时候,几个馒头就可以过好长时间;有的时候,一堆金条反而会把日子过的乱七八糟。 18 、人生如烟花,不可能永远悬挂天际;只要曾经绚烂过,便不枉此生。 11 、有时候输了起点,但至少我们还有拐点,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要放弃,相信自己,你可以。 11 、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 8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是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19 、你哭了,眼泪是你自己的。你痛了,没有人能体会到。 16 、不敢把所有情绪都告诉你,因为所有情绪都与你有关,说出来就像是在对你表白。
)
A.印第安人在拉丁美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B.拉丁美洲盛产黄金、白银
4.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主要打击的殖民国家是:
பைடு நூலகம்
C.欧洲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A. 英国和法国
B. 英国和美国
D.英国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土地占有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课件)

材料:①为了发展本国的棉纺织业,英国从印度进口大量棉花,并向印度倾
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
因此破产。
英国倾销棉纺织品
②英国殖民者还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规定王公死后若无直系后
嗣,其领地就归英国所有。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③英国殖民者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
仰。取消印度土兵较优厚待遇 不尊重印度土兵— 的—宗摘教自信统仰编版九下教材P4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2、概况
活动二:阅读教材P4第3段,理清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概况。
(1)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 (2)时 间: 1857年 (3)领导人: 章西女王 (4)过 程:
土兵反抗→ 农民、手工业者、封建王公参加 → 夺取德里 → 德里失陷 → 英进攻章西 → 壮烈牺牲
言,这两种语言都属拉丁语族,因此,这一地区又被称为“拉丁美洲”。
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1、背景:
学习任务二:阅读材料,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背景。
(1)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西班牙和葡 萄牙对拉美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材料一:庄园地主还利用借债,采用以工抵债的手段,迫使破产的印第安 人去当雇工, 其中不少沦为债务奴隶……强迫印第安人每年要送一定数 量的成年男子去矿场工作。繁重的劳动,饥饿和虐待,很少有人能活着返 回……在 16 到 18 世纪中,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共掠夺黄金250万 公斤,白银1亿公斤。葡萄牙殖民者仅在 18 世纪就从巴西掠夺了价值10 亿美元的黄金和金刚石。
解放了哥伦比亚 委内瑞拉南厄美瓜的多尔
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解国放者”
领导了阿根廷 智利 秘鲁的独立运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共18张PPT)
1、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学习目标
一、概述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领导反抗殖民统治 斗争的主要事迹。 二、学会正确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的基本方 法和能力;提高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 和作用,激发学生发奋图强的民族责任感。
2、时间:爆发于1857-1859年(“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者:土兵、农民、城市贫民和封建王公(章西女王) 4、结果:1859年起义被英国殖民者残酷镇压 5、意义: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
意识的觉醒。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 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印 度 民
结合地图讨论:为什么 印度民族大起义会失败?


①印度民族大起义并未席卷

全国。

②起义过程中没能形成统一

领导,组织分散、缺乏统一

指挥和部署,被英军各个击

破。
印度民族大起义与拉美独立运动有何共同点?
(背景、性质、结果)
1、背景:都是因为殖民者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殖民统治 2、性质:都是反殖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3、结果:都沉重打击了欧洲殖民者

在世界近代史上,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 领导的反殖民斗争是殖民地人民反抗的 典范。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精神值得 我们学习?
追问历史:
•1.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哪些国家相继走上了对外殖民扩 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 •2.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主要殖民掠夺方式有哪些?
强占土地,迫使印第安人做苦工,肆意屠杀土著人等 •3.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掠夺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当地的印第安人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试卷类型:闭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18课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后的答题卡中)1、下列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印度民族大起义②拉美独立运动③萨拉托加大捷④邓世昌黄海大战A.①②③④B。

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2、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是( )①制定《1787年宪法》②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④明治维新A.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3、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特殊之处是()A.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B。

是其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C.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4、19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

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本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D。

成为本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5.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

”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A、废除黑人奴隶制B、维护国家统一C、废除封建农奴制D、建立世界霸权6.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

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 )A.英国人B.美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7、1908年前后,欧美流行着首诗:“富人成双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汽车),穷人乘坐福特(汽车)而至,他们笑个不停。

”推动诗句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蒸汽机的改良B.世界大战的结束C.启蒙运动的发展D。

第二次工业革命8.恩格斯曾赞誉一部1859年出版的科学巨著所阐述的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现之一”,该书分为十五编,其中有……第二,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第三,生存斗争;第四,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第十二,生物的地理分布……该书是()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C.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D。

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9.意大利原是三国同盟成员,在战争爆发后见风使舵转而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这种情况最说明一战的()A.原因B性质 C.特点D影响10、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4周年,下列有关一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萨拉热窝事件说明个人恐怖主义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②凡尔登战役后,德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人战略进攻③战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人战争④1918年,德国投降同盟国战败宣告一战结束⑤其根源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③④ D.①②④⑤11.列宁说:“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地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以一战为例,对列宁这句话的理解是()A.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B.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C.两极格局形成D。

纳米比亚独立12.关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实质,你认为正确的是()A.重新确立一战后亚洲统治秩序的体系B.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D.维护中国利益的体系13. “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亿普特,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亿普特低了很多。

”这一变化,有助于()A.结束沙皇统治B.恢复国民经济C.实现农业集体化D.防止生产过剩14、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

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A.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赫鲁晓夫的改革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5.在世界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②罗斯福新政③赫鲁晓夫改革④戈尔巴乔夫改革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6、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次空前浩劫。

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①斯大林格勒战役②德国突袭波兰③诺曼底登陆④攻克柏林战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

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17、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D.德国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18. 1919年巴黎和会和1945年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有()①会议文件中包含有损中国主权的内容②确定了对德国的处理方案③参加会议的都是帝国主义国家④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爆发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都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C.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D.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20、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进行反封建民主改革B.充分利用外援C.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成果D.发动对外战争,扩大国际市场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21题11分,22题11分,23题11分,24题27分,共60分)21、(11分)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

地主、农奴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也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改革》(1) 从材料一归纳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3分)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 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1分)材料三 1831年的一天,在美国南方城市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上,奴隶主们正用皮鞭毒打黑奴,还用烧红的铁条烙他们,一位北方来的年轻水手看到眼前的悲惨景象,愤怒地说:“太可耻了!等有了机会,我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1861年他当上了美国总统,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抱负.(3)材料三中“北方来的年轻水手”是谁(2分)他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什么障碍(1分)(4)土地是人类社会最早、最基本的生产资料,19世纪60年代,日本、俄国两国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的土地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两国解决土地问题采取的措施分别什么(2分)22、(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

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材料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1) 说出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机械是什么(2分)两次工业革命分别进入什么时代(4分)根据材料说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是什么(1分)人类进入什么时代(1分)(2) 列举三次科技革命中,促进“地球村”形成的成果各一例。

(3分)23(11分)2014年至今,美国与俄罗斯博弈乌克兰。

纵观近现代史,美国和俄罗斯一直是历史舞台的主角。

回眸美俄历史发展年代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寻道图强】(1)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与俄国分别以何种方式解决本国危机的(4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进入什么时代(1分),其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领袖风采】(2)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链条中做出了杰出贡献,20世纪二三十年代,罗斯福与斯大林分别领导本国人民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你知道两位杰出人物的经济活动各有何特点吗(2分)【强强结盟】(3)20世纪40年代,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苏走到一起来并联合二十多个国家结成了反法西斯的阵线,请问各国联合签署了什么文件而哪一事件正式宣告了美苏的同盟的终结(2分)24、(27分)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材料三 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 材料四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材料五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 材料一中“这场帝国主义战争”是指哪次战争(2分)此次战争交战双方是哪两大军事集团(2分)这次战争导火线是什么(1分)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1分)(2) 材料二中的战争爆发与结束分别在那一年(2分)发动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是哪两个国家(2分)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1945年2月,反法西斯国家召开的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是哪一次会议(1分)这次战争性质是什么(2分)在欧洲战场上,哪次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分)哪次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分)(3) 材料三中的“和约”是哪一次会议上签订的(2分)这次会议和华盛顿会议共同构成了一战后怎样的国际新秩序(2分)(4) 材料四出自哪一组织缔结的公约(1分)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什么组织(1分)由此形成的国际格局是什么(2分)(5) 材料五中“冷战消失”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6)请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21、(11)(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的反抗(或农奴不断起义). (3分,) (2)明治维新;(2分)废藩置县. (1分)(3)林肯;(2分)南方黑人奴隶制.或奴隶制 (1分) (4)俄国: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1分) 日本:实行地税改革.(1分)22、(11分)(1)蒸汽机(1分),电力或者内燃机(1分);蒸汽时代(2分),电气时代(2分) 电子计算机,(1分)信息时代(1分)(2)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车、汽船;(1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报、电话;(1分)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电子计算机、国际互联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