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中的几个转变]大学体育教育几个理念

合集下载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学科论文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学科论文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学科论文•相关推荐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学科论文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操作者与实施者,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直接带动学生素质的提高,只有观念新,才能有新思路,才会有新发展。

站在教学前沿的骨干教师更应在教育观念更新的路上走前列,而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我认为体育骨干教师应当在以下五种能力素质方面加强和完善,以适应当前的教育新形势,并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人才。

一. 创新能力的加强1.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知识改变命运,知识的获取靠教育,教育自身更发展壮大,首先应当创新,学校的教学创新工作的重点是老师,因此我们更应具备创新意识,现代教育已从以往的以传授知识为本转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因此我们以往的老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我们新的教学方法又不成模式,因此我认为应从教学方法上进行研究。

先从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优越,摒弃以往体育教学中程式化的单调内容,多以启发、诱导、娱乐为主,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展开体育课堂教学;比如在适中课中,多次的重复练习枯燥无味,学生厌烦情绪大,课堂气氛沉闷,我们可以将每次的练习改为接力形式,利用比赛形式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等距离改为缩距跑,让素质差的同学在前,速度快的同学在后,进行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代教育为人的一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人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愿上常规体育课,发展因为传统教学束缚其兴趣、个性的发展。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态度决定其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才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让学生懂得身心健康是一切的保证,比如,室内体育理论教学时,多讲述体育健康知识、运动保健、体育医学知识等,让学生多了解体育的内涵及其科学性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利用一些卫生保健知识保护自己,以达到终生受益。

现代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利用学生兴趣、爱好来开展教学,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明星,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多系统化地课相关体育知识及技术、战术要领,能够得到学生积极配合,正面引导,教学效果会很好。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终身体育教育理念及实践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终身体育教育理念及实践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终身体育教育理念及实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中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教育理念逐渐受到重视并得到实践。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基层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体育教育的目标已不再仅仅是提供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一生都能受益的体育兴趣和习惯。

本文将从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入手,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将这一理念融入到体育教育中,并提出一些实践方法。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终身体育理念应该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

传统的体育教育过于注重竞技性,更关注学生的短期表现而忽视了长期影响。

校园体育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学生长期发展的需求,包括增加有益健康的体育项目、引入普及性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的指导与规划。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中,可以开设有关健身锻炼、运动技能培训、体育保健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运动习惯和意识。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真理性的最好方法。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来加深对体育理论的理解,同时实践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运动会、比赛、健身训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体育的魅力,增强体育兴趣和锻炼意愿。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还需要与社会资源结合,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机会。

学校可以与当地体育协会、俱乐部等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通过与社会资源的合作,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专业化的体育活动选择,让学生在校园之外也能有机会参与到丰富的体育活动中。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融入终身体育教育理念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和探索的过程。

通过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习惯,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实践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希望高职院校在未来的体育教育中能够更加重视终身体育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体育教育需要转变几个观念

体育教育需要转变几个观念

体育教育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摘要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

关键字体育教学;转变观念【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71-02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

1转变体育教育理念要进行素质教育,必须进行体育教育的改革。

首先,应在学校的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

其次,要对传统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非完全抛弃原有的教学体系,而是继承和发扬其中的合理内容,使学校体育能更好地为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的教育主体观,要从以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本。

课程基本理念三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2教材观的转变2.1从“教本”向“学本”转变。

“教本教材”是指向教师提供教学活动的教材,教材的内容多以纯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它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表述的准确性,从而支持教师展开传递性教学活动。

而“学本教材”是指向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教材,其内容的组织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核心,重视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知识建构。

体育教育思想理念

体育教育思想理念

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快乐体育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

一、快乐体育的目标和内容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

它不仅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视为直接目的。

因此,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矗快乐体育以研究学生的情感需要、体育需要、人格需要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在自身愿望的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把身体锻把身体锻炼中的乐趣和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以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适宜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行为,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

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快乐体育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

这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成功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快乐体育教学实践的特点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

2、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二者相结合。

3、在教学结构上,主张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

强调体育教学应是融知识、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结构。

4、在教法上,主张启发式的创造教学,强调教法的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

5、在教学组织上,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

三、快乐体育的依据和实践意义快乐体育在教育论上,是以情感教学理论为基础,认为情感是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是人格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体育是满足人类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

(马克思语)因此,体育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自觉、主动为前提才可能取得成效。

体育实践教学改革新理念(3篇)

体育实践教学改革新理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新时代背景出发,探讨了体育实践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旨在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一、引言体育教育是提高国民体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体育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实践教学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实践效果不佳等。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推动体育实践教学改革,本文提出以下新理念。

二、体育实践教学改革新理念1.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主体地位(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在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

(2)尊重学生意愿,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实践的热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注重实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增加实践课时,提高实践教学比重。

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应适当增加实践课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锻炼。

(2)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实践效果。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的实践内容,如体育竞赛、体育游戏、运动技能训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采用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某个体育项目进行学习,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掌握运动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提升教学水平。

支持教师开展体育教育科研,促进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

大学生体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大学生体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大学生体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学习固然重要,但好成绩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做保障,全国教育大会上所讨论的这个话题就是在强调体育锻炼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必须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

毛主席也曾说过: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增强体质、强健体魄既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根本保证,也是个人心智发展、成长成才的必要前提,正是这个道理。

要积极贯彻落实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真正让学生们健康成长,打造优质的接班人。

第一,要完善硬件基础设施,有锻炼场地,器械和老师,合理的课程安排,有效的规章制度等为课程的效果保驾护航。

第二,将体育和劳动课程纳入教师和学校的考评机制中,督促和激励学校老师引起重视。

第三,教学方法接地气,切实有效,挖掘当地特色体育、劳动课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一举两得,例如内蒙古开展“万名少年上马背”特色体育课,广东将划龙舟引进课堂等创新做法。

第四,加强监督和考核,老师指导,家长陪伴,社会支持,形成合力,共同为健康教育迈进步伐。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研究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高校体育教育战略方向,为体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良好的体育环境。

高校体育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应该进行改革,高校体育教育应在内容、方式、制度等方面深入探寻新的改革之道,以推动高校体育创新改革,促进学生个体积极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创新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思路(一)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转变教师原有的教学指导思想,把被动教学转变为主动教学。

主动教学是指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传统体育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种旧的体育观念不利于新时期新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转移教学重心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外,还应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实现体育自力更生。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体育技术的精雕细琢。

其教学重点是教学和掌握体育技术。

另外,教材难度大,不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

因此,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

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三)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学生的体育意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体育意识淡薄。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让学生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把教学与快乐结合起来。

其次,要营造学校体育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最后,改革高校体育竞赛制度,多开展小规模、多层次、多项目、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竞赛活动。

(四)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将竞技体育为主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竞技体育项目较多,教材难度较大。

其次,每本教材的技术要求太高,环节太细,不同年级教材重复严重。

另外,教材中经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性。

大学体育教育需要坚持哪几个理念大学体育教育理念的战略取向论文

大学体育教育需要坚持哪几个理念大学体育教育理念的战略取向论文

大学体育教育需要坚持哪几个理念大学体育教育理念的战略取向论文摘要:综合能力培养视野下大学体育教育理念的变革,是新时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课题。

文章在分析大学体育教育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能力培养视野下大学体育教育理念的战略取向。

关键词:综合能力;大学体育;理念;战略取向高等学校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

体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无疑对体育教师提出了课题。

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对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任务认识模糊,教学方式机械呆板,缺乏创新观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综合能力培养视野下大学体育教育功能的定位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一个重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数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要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为重心,为大学生毕业后尽快成才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并教会其学习、做人、做事,懂得体育促进健康的基本常识、体育健身的基本理论、体育文化的基本内容。

为实现这一目标,体育教学要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使学生学会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手段,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以适应未来工作、生活需要。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能力在社会活动中,合作能力是衡量一个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合作能力是事业成功的重因素。

社会的发展需要全方位的合作配合,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正确的教育内容方法,在学生的集体活动中善于把与他人团结合作同充分发挥个人作用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大学生合作能力的目的。

同时,通过大学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竞争能力。

学校体育教育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

学校体育教育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

学校体育教育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作者:陈文萍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1年第04期摘要: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主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从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

关键词:观念;转变;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158-001一、认识观的轉变体育的功能具有多因素,如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的生物功能和教育、政治、经济的社会功能。

其价值不仅是为了健康、娱乐,或为升学、就业作准备,而是为了人的一生作准备。

因此,应根据体育学科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教学中,不但要强化体育知识,还要注意社会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广、博、精、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二、教师观的转变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因素。

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应形成多层复合结构:(1)掌握有关当代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并能熟练运用。

(2)更多地了解和熟悉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知识,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从社会发展来揭示、认识学生素质发展的规律性;提高人际交往中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具备计算机一般知识和操作技能。

(3)对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进程状况。

(4)应注重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体育教育学的心得体会(3篇)

体育教育学的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热爱体育的学生,我有幸学习了体育教育学这门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体育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体育教学的方法和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体育教育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体育教育的内涵体育教育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过程,更是一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体育教育旨在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团队精神、拼搏精神、自律能力和公平竞争意识。

在学习体育教育学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体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体育教学的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育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讲解体育理论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篮球技术时,教师可以先讲解篮球的基本技术要领,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2. 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都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教育中受益。

4. 情感投入体育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

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体育教育的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体育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2. 全面发展体育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十年的变化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十年的变化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十年的变化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季浏教授从2001年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进入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展实验,到200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课程标准》,至今为止已有十个年头。

十年的课程改革,是体育课程不断产生新变化、获得新成果、发现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教育部的领导和组织下,根据国际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等,在广泛征询社会多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在征询全国32个省市和自治区一线体育教师的意见的基础上,《标准》(修订稿)将于2011年8月与各位老师见面。

借此机会,基于对各个省市区的调研报告,我们有必要对十年的体育课程改革成效及其发生的变化进行一个回顾和总结,以便于增进体育教师们对全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形势的了解,从而坚定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信心。

一、《标准》实验十年带来的变化(一)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得到充分肯定1.“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从体育课程改革一开始,《标准》就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调查结果表明,94.9%的学生比过去更关心自己的健康,且大部分学生(85.5%)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健康。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普遍得到认可体育新课程一直推行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通过十年的课改实验,体育教学出现了以下变化:(1)充分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基础和需要;第二,由强制学生学转变为让学生主动学;(3)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调查结果表明,91.9%的体育教师认为师生关系与过去相比“更加融洽”或“比较融洽”。

3.《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同首先,《标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有94%的教师认为这种划分方法“很好”或“较好”。

《大学生体育教程》第1章 大学体育概述 教学课件

《大学生体育教程》第1章 大学体育概述 教学课件

第二节 高校体育的地位与目标
(三)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体育是大学生文化娱乐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一 种外向型的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热情乐观、精力 充沛、学习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高校体育锻炼内 容丰富、具体现实、直观形象,很符合学生的身心 特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也能使其取得较好的效 果。高校体育在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 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
第三节 高校体育的地位与目标
一、现代化的高校体育教育精英理念
01
02
03
(一)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涵盖教育价值、 功能与目的的综合体,是定 位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在尺度。
(二)人才观
高校体育教育精英理念的最 终目的是培养“ 现代化的 人”。
(三)质量观
质量观是决定高校体育教育 质量的前提,是高校体育教 育精英理念的内涵所在。
第二节 高校体育的地位与目标
一、高校体育的地位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高校 体育在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与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实现高等教育 目标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与社会教育的交叉点和结合部,既是全民健身的 基础,也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高校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 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1“以学生发展 为 中心”的教 学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 自然属

要 落实 “以学生发 展为 中心 ”的教 学理念 .首先必 须尊 重学 生的 自然属性 。自然屙 I生首先是指学生身体 的生长 发育 .作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生 ,其身体 的生长发 育基本 已经成型 ,其身体 状况 的好 坏 .一 方 面是遗传 因素 ,另一方 面是 后天因素 的影响 ,但是通过体 育锻
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 心’’ 的教学理念
吴 丽 袁诗哲
(浙江 师范 大学体 育与健 康科 学学院 )
摘 要 :随着社会 的发展 ,教育理念 也在 不断的更新 ,不论教育理念如何改变 ,其 宗 旨都是 以学生的发展为 中心 .促进学 生。因此, “以学生发展为 中心”的教 学理念在任何时候 都是 应该提倡 和贯彻 实施 的。本 文运 用文献资料法 ,分析法对如何在 高校体 育课 堂 中贯 彻 “以学生发展 为 中心”的教 学理念进行讨论。以更好 的促进 高校体 育教 学。
理 解 “以学 生发 展 为 中 心 ”的教 学 理 念 。李 启 迪 指 出 :“以学 生 发
展为中心”的教 学理 念代 表 了现代 教育改革的主要走 向 。预示着 学校教育已经从行为主义观点 中解脱 出来 .并 以人本主义 、认知
心理学的视角切实的关注学生 的发展 。121因此正确解读 “以学生 发展为 中心”的教学理念对于指导今后教学改革非常必要 。
关键词 :以学生发展为 中心 ;高校 ;体育课 堂 ;贯彻
1前 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学改革也在不 断的推进 以更好的促进
学生的发展。21世 纪初 ,我 国第 8次课 改就明确 的提 出了“以学
生发展为中心”的改革 理念 ,但是 由于一 系列 的原因 .“以学生发 展 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能很好 的在体 育课 堂中实施 。尤其在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育中的几个转变]大学体育教育几个理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

面对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从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

1、认识观的转变
体育的功能具有多因素,如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的生物功能和教育、政治、经济的社会功能。

其价值不仅是为了健康、娱乐,或为升学、就业作准备,而是为了人的一生作准备。

因此,应根据体育学科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教学中,不但要强化体育知识,还要注意社会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广、博、精、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
能,还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

要注意培养“学是为了用”的观点,努力创设学生动脑、观察、练习、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

2、教师观的转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对教师的要求。

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

教师除应注意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专业技能之外,更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从政治、道德、知识、能力、心理、审美等诸方面提高自己,使其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师。

3、教材观的转变
首先,各层次的教材内容缺乏传递性和发展性,致使体育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处于陈旧和滞后状态,缺乏时代性和超前性,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的实际需要不相一致。

21世纪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时代,体育教材应与培养学生能力和未来实际需要挂钩,使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入体育教学,删除效果较差的教材,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生活中的体育更加接近,使教材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让学生能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材应反映体育学科的基本结构,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
识的比重,使学生便于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框架,提高理论水平。

第三,教材应多样化,除了必修课外,还应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第四,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增加体育史、教学和训练范例、评价标准和方法。

4、器材观的转变
在体育教学中,器材因素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和限制。

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改进或变换一下器材的重量、高度、大小等因素,那么教学效果就会绝然不同。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适当降低重量的器械,加强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如铅球的背向滑步或旋转式投掷技术,并在考核中增加技评考核的方法,那么学生就会增强对铅球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练习,在动作质量上下功夫,以掌握技术动作为本,使动作质量更高,姿态更美,技术更先进,为今后有机会从事专项训练和比赛打下扎实的基础。

5、课堂教学观的转变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

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繁杂、时间少,教学过程受到严重的挤压,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因内容膨胀而无法实现目标。

笔者认为,想通过两节课来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其实是不现实的,只有使学生注重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才是体育教学中最实在的目标。

如果
目标不清,就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明白自己是在学习健身方法,还是娱乐活动,还是为了参加比赛。

如果各种项目的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中完成,那么在目前课堂教学设备的条件下,技术教学仅仅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学生既体验不到运动的充足感,又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教学容易出现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 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参加活动,根本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标。

6、小结
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应加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念,大、中专学校的体育教育应以终身体育教育的观念为主导。

以上几个方面的转变是影响当前体育教育的重要因素,是未来体育教育改革的课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