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写《围城》的钱钟书(附答案)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测试题:名著导读《围城》【含答案】
《围城》[见学生用书A本·A62]导读:钱锺书所著的《围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钱锺书先生将自己的语言天赋并入极其渊博的知识,再添加上一些讽刺主义的幽默调料,以一书而定江山。
《围城》显示给我们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是怎样看人生,又怎样用所有作家都必须使用的文字来表述自己的“观”和“感”的。
※作品名片作者:钱锺书体裁:长篇小说成书时间:1946年主要人物:方鸿渐、唐晓芙、苏文纨、孙柔嘉等※作家作品钱锺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中国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选本《宋诗选注》。
学术著作《谈艺录》及《管锥编》(五卷)等。
《管锥编》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作品主旨1.社会批判层面。
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国政时弊和众生相进行了抨击,包括对上海洋化商埠的腐败堕落、对内地农村的落后闭塞,对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现象的讥讽。
2.文化批判层面。
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对“新儒林”的描写和对一批归国留学生或高级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来实现的。
《围城》中的人物,大多患有崇洋症,但骨子里还是传统文化起主导作用。
方鸿渐是“新儒林”中尚有正义感的人物,他的出国留洋,目的是“光耀门楣”,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个官。
他的懦弱的性格,悲剧的结局,正是传统文化所致。
李梅亭、韩学愈、高松年等人的庸俗、卑琐、无聊、虚荣、争斗等劣根性,也是传统文化影响的产物。
作品通过对这些人物病态性格的剖析,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3.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考,深入到人本的形而上的层次。
诸如对人的基本生存处境和人生的根本意义的探讨,对人的基本根性和人际间的基本关系的探讨。
钱锺书夫人杨绛在电视连续剧《围城》片头上写道:“《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钱钟书《围城·相亲记》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相亲记阴历新年来了。
一天,周太太跟方鸿渐说,张家把他八字要去了,请算命人排过,跟他们小姐的命“天作之合,大吉大利”。
张先生请他去吃便晚饭,无妨认识那位小姐。
鸿渐本不愿跟这种俗物往来,但转念一想,自己从出洋留学到现在,还不是用的市侩的钱?反正去一次无妨。
这位张先生名叫吉民,但他喜欢人唤他Jimmy。
他在美国人花旗洋行里做了二十多年的事,手里着实有钱。
只生一个女儿,不惜工本地栽培,教会学校里所能传授熏陶的洋本领、洋习气,美容院理发铺所能制造的洋时髦、洋姿态,无不应有尽有。
这女儿刚十八岁,中学尚未毕业,可张先生夫妇以为女孩子到二十岁就老了。
夫妇俩磋商几次,觉得宝贝女儿嫁到人家去,总不放心,不如招一个女婿到自己家里来。
那天张先生跟鸿渐同席,认为他颇合资格:家世头衔都不错。
方家经这番战事,摆不起乡绅人家臭架子,这女婿可以服服帖帖地入赘到张府上。
方鸿渐下午办公完毕去张家,经过一家皮货铺子,看见獭绒西装外套,新年廉价,只卖四百元。
鸿渐常想有这样一件外套,可是盘算一下,只好叹口气。
到了张家,张先生热闹地欢迎道:“Hello! Doctor方,好久不见!”张先生跟外国人来往惯了,说话有个特征——喜欢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
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他仿美国人读音,惟妙惟肖,也许鼻音学得太过火了,不像美国人,而像伤风塞鼻子的中国人。
鸿渐和张小姐没有多少可谈,只好问她爱看什么电影。
跟着两个客人来了,一个叫陈士屏,是欧美烟草公司的高等职员。
一个叫丁讷生,也在什么英国轮船公司做事。
张太太说,人数凑得起一桌麻将,何妨打八圈牌再吃晚饭。
方鸿渐赌术极幼稚,身边带钱又不多,不愿参加,宁可陪张小姐闲谈。
经不起张太太再三怂恿,只好入局。
没料到四圈之后,自己独赢一百余元,心中一动,想假如这手运继续不变,那獭绒大衣便有指望了。
钱钟书围城阅读理解
钱钟书围城阅读理解《钱钟书〈围城〉阅读理解指南》读钱钟书的《围城》,就像是走进了一场热闹非凡又充满深意的大聚会。
你看那些人物啊,就像一群在生活舞台上各自表演的演员。
方鸿渐这个人,他就像我们身边很多人一样,有点才华但又不够彻底。
他的留学经历像是一件镀了金的外衣,看着光鲜亮丽,可实际上呢,这外衣下面藏着的是他的迷茫和彷徨。
他就像一只没头的苍蝇,在爱情、事业和生活里乱撞。
他对爱情的态度啊,就好比是在逛菜市场,看到哪个菜新鲜就想拿起来,可真到要下锅做菜了,又犹豫这菜是不是真适合自己的口味。
他和苏文纨之间的关系,苏文纨就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公主,以为自己拿着爱情的主动权,可方鸿渐呢,对她有点敬畏又有点厌烦,就像小孩面对严厉的老师,想亲近又害怕。
再说这围城里的婚姻。
婚姻在《围城》里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就好比是一座房子,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很多人结婚的时候啊,觉得婚姻是幸福的终点,就像一个长途跋涉的旅人看到了一个温暖的旅店,迫不及待地就想住进去。
可真进去了才发现,这旅店里面也有各种烦恼,什么婆媳关系啊,夫妻之间的小摩擦啊,就像旅店里面偶尔也会有老鼠蟑螂一样让人头疼。
就像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姻,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点小甜蜜,可日子一长,各种矛盾就像被打开的潘多拉盒子一样涌了出来。
孙柔嘉看似温柔,可在婚姻里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她就像一个精明的小管家,想把方鸿渐这个有点散漫的主人管得服服帖帖的。
这书中的人物对话也特别有趣。
就像是一场场精彩的辩论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而且还都不甘示弱。
那些话里有话的对白,就像藏着暗器的包裹,表面看着平平无奇,可一旦打开,就能刺中对方的要害。
比如说赵辛楣对方鸿渐的一些调侃,既带着朋友之间的那种亲密,又有着隐隐的嫉妒和竞争。
在理解《围城》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故事的表面。
要像挖宝藏一样,去挖掘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弱点。
那时候的社会啊,就像一个大染缸,把每个人都染上了不同的颜色。
河南省濮阳市建业国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12月月考卷语文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小说因地位卑下,作者常攀附经史等强势文体以自高,并在小说中谈文论艺,以示博学,提高小说的品位,因此,小说中蕴藏着丰沛的文论资源,值得挖掘和利用。
钱钟书先生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他在《读拉奥孔》一文中说:“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
”可惜一直未受到学界重视。
谈文论艺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诗文曲赋、小说戏曲、书画篆刻等无不应有尽有,或由作者直接介入发表,或借小说中的人物代言,其中不乏精辟之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文艺理论和艺术两个方面。
文艺理论价值可从三个方面去认识:其一,发表文学艺术创作观点,如小说的虚实问题,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叙》中有过精彩论述,指出小说中的“事”真假不重要,关键在于“理”是否“真”。
其二,品评作家、作品。
如《孽海花》第三十五回对李慈铭、黄遵宪、袁昶等近代诗人进行简评,如认为黄公度(黄遵宪)的《人境庐》“纵然气象万千,然辞语太没范围,不免鱼龙曼衍”。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盛行,但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红楼梦》第一回借石头和空空道人的对话,斥责“历来野史”和才子佳人小说内容“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千部共出一套”;又指出“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追趣闲文者特多”;宣称《石头记》乃“实录其事”。
这段对话涉及小说创作、小说批评和小说接受等诸多问题。
作者还借贾母之口,剖析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心态:“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
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
”斥责作者缺乏生活体验,胡编乱造,其实是为了获得某种心理补偿。
其三,传述创作技巧。
如《儒林外史》中多次论及八股技法,马二先生称“(八股)文章既不可带注疏气,尤不可带词赋气”。
从时代背景而言,八股是士子进入仕途的敲门砖,必须全力以赴,无暇顾及其他。
「小说精读赏析」钱钟书小说《围城 诀别》附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说精读赏析」钱钟书小说《围城诀别》附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解析编者寄语时隔三十几年,重温经典,再读钱钟书先生的文化讽刺小说《围城》,本人别有一番感悟。
“婚姻是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去。
”但是我觉得:“围城”不仅象征了方鸿渐等知识分子在爱情、婚姻、事业上的追求、挣扎、痛苦、幻灭、绝望的艰难历程和矛盾心态,更象征了人类的生存困境。
本文是原著节选部分,主人公方鸿渐和唐晓芙的感情纠葛,终于在苏文纨的添油加醋的挑唆下矛盾激化。
在那个阴郁的连雨天,一向优柔寡断的方鸿渐最后做出了怎样的抉择?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了解详情。
文本研读(注:蓝色处为文章精析)诀别作者:钱钟书当夜刮大风,明天小雨接大雨,一脉相延,到下午没停过。
(山雨欲来风满楼。
用环境描写渲染紧张的气氛,为后文写二人的感情破裂作铺垫。
)鸿渐冒雨到唐家,小姐居然在家;(“居然”,写方鸿渐感到意外,与下文来过两次相呼应,暗示唐小姐对他的疏离。
)他微觉女用人的态度有些异常,没去理会。
一见唐小姐,便知道她今天非常矜持,毫无平时的笑容,出来时手里拿个大纸包。
(方鸿渐细微的观察。
体现他对唐小姐很在意,但在这段爱情中很卑微、很被动,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他勇气全漏泄了,说:“我来过两次,你都不在家,礼拜一的信收到没有?”“收到了。
方先生,”——鸿渐听她恢复最初的称呼,气都不敢透——“方先生听说礼拜二也来过,为什么不进来,我那天倒在家。
”“唐小姐,”——也还她原来的称呼——“怎么知道我礼拜二来过?”对彼此称呼的特别强调。
显示两人间的感情隔膜,预示二人的分手。
“表姐的车夫看见方先生,奇怪你过门不入,他告诉了表姐,表姐又诉我。
你那天应该进来,我们在谈起你。
”表姐的出现。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我这种人值得什么讨论!”“我们不但讨论,并且研究你,觉得你行为很神秘。
”“我有什么神秘?”“还不够神秘么?当然我们不知世事的女孩子,莫测高深。
方先生的口才我早知道,对自己所作所为一定有很满意中听的解释。
(完整版)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作家介绍】钱钟书( 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 1910 年生于江苏无锡书香世家。
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1933 年毕业,赴上海光彩大学执教。
1935 年,先生与杨绛先生结婚,而后同赴英伦留学。
两年此后,先生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
以后随杨绛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
1938 年,被清华大学例外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
抗战结束后,先生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室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写。
在后来的三年中,其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接踵第一版,在学术界惹起巨大反应。
1949 年,先生回到清华任教;1953 年调到文学研究所,此间达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1966 年,文化大革命迸发,先生遇到冲击。
1979 年,《管锥编》、《旧文四篇》第一版。
1984 年《谈艺录》(补订本)第一版;次年,《七缀集》第一版。
1998 年 12 月 19 日,去世于北京。
【作品介绍】《围城》是中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到的嘲讽小说。
动笔于1944年,结稿于1946年,其时,作者正蛰居上海,耳闻身受日本侵略者的强横,“两年里忧世伤生”,同时又坚韧地“锱铢累积地”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虑付诸笔端。
作者在《围城》第一版的前言里曾自述创作企图说:“我想写现代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
”参照小说内容,能够看到,作者着意表现的是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
全书共九章。
经过主人公路遭受,《围城》以喜剧性的嘲讽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徘徊和空虚。
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解说“围城”的题义说:这是从法国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
“城外的人想冲入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_冬夜》阅读附答案
《围城·冬夜》阅读附答案围城·冬夜钱钟书①柔嘉不愿意姑母来把事闹大,但瞧丈夫这样退却,鄙薄得不复伤心,嘶声说:“你是个懦夫!懦夫!懦夫!我再不要看见你这个懦夫!”每个字像鞭子打一下,要鞭出她丈夫的胆气来,她还嫌不够狠,顺手抓起桌上一个象牙梳子尽力扔他。
鸿渐正回头要回答,躲闪不及,梳子重重地把左颧打个着,迸到地板上,折为两段。
②鸿渐惊骇她会这样毒手,看她扶桌僵立,泪渍的脸像死灰,两眼全红,鼻孔翕开,嘴咽唾沫,又可怜又可怕,同时听下面脚步声上楼,不计较了,只说:“你狠,啊!你闹得你家里人知道不够,还要闹得邻舍全知道,这时候房东家已经听见了。
你新学会泼辣不要面子,我还想做人,倒要面子的。
”走近门大声说:“我出去了!”慢慢地转门钮,让门外偷听的人得讯走开然后出去。
柔嘉眼睁睁看他出了房,瘫倒在沙发里,扶头痛哭。
③鸿渐走出门,神经麻木,不感觉冷,意识里只有左颊在发烫。
头脑里,情思弥漫纷乱像个北风飘雪片的天空。
他信脚走着,彻夜不睡的路灯把他的影子一盏盏彼此递交。
他仿佛另外有一个自己在说:“完了!完了!”散杂的心思立刻一撮似的集中,开始觉得伤心。
左颊忽然星星作痛。
同时感到周身疲乏,肚子饥饿。
鸿渐本能地伸手进口袋,想等个叫卖的小贩,买个面包,恍然记起身上没有钱。
他无处17教育网:可去,想还是回家睡。
他看表上十点已过,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出来的,也许她早走了。
④他一进门,房东太太听见声音,赶来说:“方先生,是你!你家少奶奶不舒服,带了李妈到陆家去了,今天不回来了。
这是你房门的钥匙,留下来交给你的。
你明天早饭到我家来吃。
”鸿渐心直沉下去,捞不起来,机械地接钥匙,道声谢。
房东太太像还有话说,他三脚两步逃上楼。
⑤开了卧室的门,拨亮电灯,破杯子跟断梳子仍在原处,成堆的箱子少了一只。
他呆呆地站着,身心迟钝得发不出急,生不出气。
柔嘉走了,可是这房里还留下她的怒容、她的哭声、她的说话,在空气里没有消失。
他望见桌上一张片子,走近一看,是陆太太的。
【名师讲题】钱钟书《《围城》第八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围城》第八章(节选)钱钟书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
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
那时候它是否吃得到这串萝卜,得看驴夫的高兴。
一切机关里,上司驾驭下属,全用这种技巧;譬如高松年就允许方鸿渐到下学期升他为教授。
自从辛楣一走,鸿渐对于升级这胡萝卜,眼睛也看饱了,嘴忽然不馋了,想暑假以后另找出路。
他只准备聘约送来的时候,原物退还,附一封信,痛痛快快批评校政一下,算是临别赠言,借此发泄这一年来的气愤。
这封信的措词,他还没有详细决定,因为他不知道校长室送给他怎样的聘约。
有时他希望聘约依然是副教授,回信可以理直气壮,责备高松年失信。
有时他希望聘约升他做教授,这么一来,他的信可以更漂亮了,表示他的不满意并非出于私怨,完全为了公事。
①不料高松年省他起稿子写信的麻烦,干脆不送聘约给他。
孙小姐倒有聘约的,薪水还升了一级。
有人说这是高松年开的玩笑,存心拆开他们俩。
高松年自己说,这是他的秉公办理,决不为未婚夫而使未婚妻牵累——别说他们还没有结婚,就是结了婚生了小孩子,丈夫的思想有问题,也不能“罪及妻孥”,在二十世纪中华民国办高等教育,这一点民主作风应该具备。
鸿渐知道孙小姐收到聘书,忙仔细打听其他同事,才发现下学期聘约已经普遍发出,连韩学愈的洋太太都在敬聘之列,只有自己像伊索寓言里那只没尾巴的狐狸。
这气得他头脑发烧,身体发冷。
计划好的行动和说话,全用不着,闷在心里发酵。
这比学生念熟了书,到时忽然考试延期,更不痛快。
高松年见了面,总是笑容可掬,若无其事。
②办行政的人有他们的社交方式。
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高松年的工夫还没到家,他的笑容和客气仿佛劣手仿造的古董,破绽百出,一望而知是假的。
鸿渐几次想质问他,一转念又忍住了。
【高中记叙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写《围城》的钱钟书(附答案)
【高中记叙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写《围城》的钱钟书(附答案)写《围城》的钱钟书杨绛要认识作者,还是得认识他本人,最好还是从小时候起。
钟书自小在大家庭长大,亲的、堂的兄弟共十人,钟书居长。
众兄弟间,他比较稚钝,孜孜读书的时写《围城》的钱钟书杨江要认识作者,还是得认识他本人,最好还是从小时候起。
钟书从小在一个大家庭长大。
他和唐家有十个兄弟。
仲舒是老大。
在兄弟中,他幼稚而迟钝。
当他努力学习时,他什么都不在乎。
他放下书,并不认真。
他似乎有很多多余的利息,没有地方放。
他胡说八道。
钱氏家族喜欢说他有“痴气”的确,他不像他母亲那样沉默谨慎,也不像他父亲那样严肃。
他的母亲经常抱怨他的父亲。
”憨”“也许是钟书”痴气”他和他父亲的性格相同。
钟书四岁由伯父教他识字。
伯父是慈母一般,钟书成天跟着他。
每天早上,伯父上茶馆喝茶,听说书,料理杂物,钟书都跟着去。
伯父花一个铜板给他买一个大酥饼吃;又花两个铜板,向小书铺子或书摊租一本小说给他看。
钟书吃了酥饼就孜孜看书,直到伯父叫他回家。
回家后便手舞足蹈向两个弟弟演说他刚看的小说:李元霸一锤子把对手的枪打得弯弯曲曲等等。
他纳闷儿的是,一条好汉只能在一本书里称雄。
关公若进了《说唐》,他的青龙堰月刀只有八十斤重,怎敌得李元霸的那一对八百斤重的锤头子;李元霸若进了《西游记》,怎敌得过孙行者的一万三千斤的金箍。
妙的是他能把各件兵器的斤两记得烂熟,却连阿拉伯数字的12.、3我谁都不认识。
仲舒在高考中数学只得了15分。
他有些混沌表现,至今依然如故。
例如他总记不得自己的生月日。
小时候他不会分辩左右,好在那时候穿布鞋,不分左右脚。
后来他和钟韩同到苏州上美国教会中学的时候,穿了皮鞋,他仍然不分左右乱穿。
在美国人办的学校里,上体育课也用英语喊口号。
他因为英文好,当上了一名班长。
可是嘴里能用英语喊口号,两脚却左右不分;因此当了两个星期的班长就给老师罢了官,他却如释重负。
他穿内衣或套脖的毛衣,往往前后颠倒。
最新中考名著阅读《围城》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中考名著阅读《围城》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大学生小张是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人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好奇。
她选择了一个暑期实项目,在一家精神病院里做志愿者,希望能了解更多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
一天,小张在门诊部遇到了一位平时很开朗的病人。
这位病人突然变得抑郁,并且表现出自杀的倾向。
小张感到非常紧张,但她冷静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并且尽力安抚了那位病人。
问题:1. 小张为什么选择在精神病院做实?2. 小张遇到的病人突然变得抑郁的原因是什么?回答:1. 小张选择在精神病院做实是为了了解更多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
2. 病人突然变得抑郁的原因可能是他遭遇了某种心理创伤或压力。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请解释下列名词的含义。
1. 围城:2. 志愿者:回答:1. 围城:指的是人们心中的一种包围或困境,意味着人们在一种虚构的安全状态之中,无法真正与外部世界接触或突破。
2. 志愿者:指愿意无偿为社会或他人提供帮助的人,通过参与各种志愿活动来回馈社会。
---第三部分:文学理解请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围城》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2. 《围城》的故事背景是哪个城市?3. 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回答:1. 《围城》的作者是钱钟书。
2. 《围城》的故事背景是上海。
3. 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中国社会中人们在围城状态下的生活、情感和人际关系。
---以上就是最新中考名著阅读《围城》的练习题及答案。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国现代小说围城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代小说围城阅读测试题及答案简析文章格式上,我选择采用类似试题的格式进行构建,分为多个题目和答案的组合。
标题部分采用黑体加粗的方式突出,题目与答案之间留有一定的缩进空隙,以使得结构清晰,易于阅读。
具体的内容,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I. 《围城》概述A. 作者简介B. 小说背景和创作动机C. 小说主要情节介绍II. 《围城》文学价值A. 反映现实生活与社会问题B. 揭示人性的复杂性C. 体现现代意识与个体命运III. 《围城》的阅读测试题A. 填空题B. 选择题C. 论述题IV. 答案解析及参考答案A. 各题目答案解析B. 参考答案请注意,由于文字的限制,下面所示的仅是部分内容。
《中国现代小说围城》阅读测试题及答案简析I. 《围城》概述A. 作者简介《围城》是中国作家钱钟书所著的小说,钱钟书是20世纪中国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之一...B. 小说背景和创作动机钱钟书在广州过去了一段时间,他身为教师,亲眼目睹了当时大学生们备受苦恼的阶段性痛苦...C. 小说主要情节介绍《围城》主要讲述了一个博士先生明宝华与他周围各类人物之间互相纠缠的故事...II. 《围城》文学价值A. 反映现实生活与社会问题《围城》以生动形象的角色塑造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B. 揭示人性的复杂性钱钟书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入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C. 体现现代意识与个体命运《围城》中的人物命运多舛,以普通人的角度观察描写,体现了现代意识...III. 《围城》的阅读测试题A. 填空题1. 小说《围城》的作者是_钱钟书_。
2. 《围城》中的主人公名叫_明宝华_。
3. 小说中所处的大学名称是_匪大_。
B. 选择题1. 《围城》的背景设定在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成都答案:CC. 论述题1. 小说中的明宝华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请结合小说情节进行阐述。
IV. 答案解析及参考答案A. 各题目答案解析填空题1:《围城》的作者是钱钟书,这是小说名称;填空题2:《围城》中的主人公名叫明宝华,这是小说情节中的人物;填空题3:小说中所处的大学名称是匪大,这是小说情节中描述的大学名字。
钱钟书《围城(节选)》阅读理解(二)
钱钟书《围城(节选)》阅读理解(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围城(节选)钱锺书上课一个多星期,鸿渐跟同住一廊的几个同事渐渐熟了。
历史系的陆子潇曾作敦交睦邻的拜访,所以一天下午鸿渐去回看他。
陆子潇这人刻意修饰,头发又油又光,深恐为帽子埋没,与之不共戴天,深冬也光着顶。
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给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
因为没结婚,他对自己年龄的态度,不免落在时代的后面;最初他还肯说外国算法的十足岁数,年复一年,他偷偷买了一本翻译的《L ife B egins at F orty》[注],对人家干脆不说年龄,不讲生肖,只说:“小得很呢!还是小弟弟呢!”同时表现小弟弟该有的活泼和顽皮。
他讲话时喜欢窃窃私语,仿佛句句是军国机密。
当然军国机密他也知道的,他不是有亲戚在行政院、有朋友在外交部么?他亲戚曾经写给他一封信,这左角印“行政院”的大信封上大书着“陆子潇先生”,就仿佛行政院都要让他正位居中似的。
他写给外交部那位朋友的信,信封虽然不大,而上面开的地址“外交部欧美司”六字,笔酣墨饱,字字端楷,文盲在黑夜里也该一目了然的。
这一封来函、一封去信,轮流地在他桌上装点着。
大前天早晨,听差收拾房间,不小心打翻墨水瓶,把行政院淹得昏天黑地,陆子潇挽救不及,跳脚痛骂。
那位亲戚国而忘家,没来过第二次信;那位朋友外难顾内,一封信也没回过。
从此,陆子潇只能写信到行政院去,书桌上两封信都是去信了。
今日正是去信外交部的日子。
子潇等待鸿渐看见了桌上的信封,忙把这信搁在抽屉里,说:“不相干。
有一位朋友招我到外交部去,回他封信。
”鸿渐信以为真,不得不做出惜别慰留的神情道:“啊哟!怎么陆先生要高就了!校长肯放你走么?”子潇连摇头道:“没有的事!做官没有意思,我回信去坚辞的。
高校长待人很厚道,好几个电报把我催来,现在你们各位又来了,学校渐渐上轨道,我好意思拆他台么?”鸿渐想起高松年和自己的谈话,叹气道:“校长对你先生,当然是另眼相看了。
围城现代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围城现代文阅读原文附答案《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是现代文阅读中考试的一段材料。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围城》现代文阅读原文,一起来看看吧。
《围城》现代文阅读原文①《围城》最让我欣赏的还是它的微妙精神,写小说的能把让人觉察到了却不能找到适当言辞表达的微妙情绪、微妙情感、微妙关系……一切微妙之处写出来,这是很需要功夫的。
小说家的感应能力和深刻性达不到一定份上,是绝对写不出这一切的。
而一旦写出了就意味着这位小说家已经进入很高的小说境界了。
一个艺术家的本领不在于他对生活的强信号的接收,而在于他能接收到生活的微弱信号。
中国当代小说家的薄弱之处,就正在于他们感觉的粗糙,而缺乏细微的感觉。
他们忙于对大事件、大波动的描述,而注意不到那些似乎平常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状态,注意不到那些似乎没有声响没有运动的事物和人情。
而事实上,往往正是这些细微之处藏着大主题、大精神和深刻的人性以及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方式。
②钱钟书写微妙的意识很执著。
《围城》选择的不是什么重大题材,也无浓重的历史感。
它选择的是最生活化的人与事。
在写这些人与事时,钱钟书写微妙的意识一刻不肯松弛,紧紧盯住那些最容易在一般小说家眼中滑脱掉的微妙之处。
他要的就是这些——“这些”之中有魂儿。
苏文纨不叫“方先生”而改叫“鸿渐”这一变化,他捕捉住了。
褚慎明泼了牛奶,深为在女士面前的粗手笨脚而懊恼自己时,方鸿渐开始呕吐,于是褚心上高兴起来,因为他泼牛奶这件事被方鸿渐的呕吐冲掉了。
方鸿渐得知韩学愈也有假博士文凭时,觉得自己的欺骗减轻罪名……所有这一切,都被钱钟书捕捉住了。
而这些地方,确实是最有神的地方。
③《围城》有数百个比喻句,这些比喻句精彩绝伦。
张先生附庸风雅,喜欢在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钱钟书说这“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形容天黑的程度,钱钟书说像在“墨水瓶里赶路”……夸大地说一句,《围城》的一半生命系于这几百个比喻句上,若将这几百个比喻句一撤精光,《围城》便会在顷刻间黯然失色。
2009年全国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09年全国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寂静钱钟书周劼人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
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
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
“如此寂静。
”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
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
《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
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
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
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
“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
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
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
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
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
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围城》答案
《围城》答案
《围城》练习卷答案
一、
1、钱钟书默存槐聚《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谈艺录》《管锥编》
2、《儒林外史》“围城中的人想突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苏文纨
3、克莱登三闾韩学愈
4、孙柔嘉唐晓芙苏文纨
5、讽刺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道路知识分子
二、
1、D
2、D
3、A
三、
1、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2、方鸿渐从外国买了一张假文凭回国糊弄自己的父母和周边人
方鸿渐受赵辛楣之邀去三闾大学
方鸿渐和孙柔嘉成婚
四、
1、方鸿渐是一个怯弱、不通人情世故的人。
在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时,他想要摆脱包办婚姻,却被老父亲痛骂,从此再不打这个念头。
而在与唐晓芙交往时,他也没有去挽留她的勇气,让佳人心灰意冷,从中可以体现他的怯懦。
而在三闾大学时,他对人不满,就直接表现在脸上,最后落得个被劝退的下场,从中可以看出他不谙人情世故。
作者通过塑造方鸿渐这一人物形象深刻的反映了人性中的欺诈、虚伪、和懦弱,揭示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类文本阅读:写《围城》的钱钟书(附答案)
写《围城》的钱钟书
杨绛
要认识作者,还是得认识他本人,最好还是从小时候起。
钟书自小在大家庭长大,亲的、堂的兄弟共十人,钟书居长。
众兄弟间,他比较稚钝,孜孜读书的时候,对什么都没个计较,放下书本,又全没正经,好像有大量多余的兴致没处寄放,专爱胡说乱道。
钱家人爱说他有“痴气”。
他确也不像他母亲那样沉默寡言、严肃谨慎,也不像他父亲那样一本正经。
他母亲常抱怨他父亲“憨”。
也许钟书的“痴气”和他父亲的憨厚正是一脉相承的。
钟书四岁由伯父教他识字。
伯父是慈母一般,钟书成天跟着他。
每天早上,伯父上茶馆喝茶,听说书,料理杂物,钟书都跟着去。
伯父花一个铜板给他买一个大酥饼吃;又花两个铜板,向小书铺子或书摊租一本小说给他看。
钟书吃了酥饼就孜孜看书,直到伯父叫他回家。
回家后便手舞足蹈向两个弟弟演说他刚看的小说:李元霸一锤子把对手的枪打得弯弯曲曲等等。
他纳闷儿的是,一条好汉只能在一本书里称雄。
关公若进了《说唐》,他的青龙堰月刀只有八十斤重,怎敌得李元霸的那一对八百斤重的锤头子;李元霸若进了《西游记》,怎敌得过孙行者的一万三千斤的金箍。
妙的是他能把各件兵器的斤两记得烂熟,却连阿拉伯数字的1、2、3都不认识。
钟书考大学,数学只考得十五分。
他有些混沌表现,至今依然如故。
例如他总记不得自己的生年月日。
小时候他不会分辩左右,好在那时候穿布鞋,不分左右脚。
后来他和钟韩同到苏州上美国教会中学的时候,穿了皮鞋,他仍然不分左右乱穿。
在美国人办的学校里,上体育课也用英语喊口号。
他因为英文好,当上了一名班长。
可是嘴里能用英语喊口号,两脚却左右不分;因此当了两个星期的班长就给老师罢了官,他却如释重负。
他穿内衣或套脖的毛衣,往往前后颠倒。
或许这也是钱家人说他“痴”的又一表现之一。
那年他父亲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寒假没回家。
钟书寒假回家没有严父管束,更是快活。
他借了大批的《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刊物姿意阅读。
他父亲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命钟书、钟韩各做一篇文章;钟韩的一篇颇受夸赞,钟书的一篇不文不白,用字庸俗,他父亲气得把他痛打一顿。
这顿打虽然没有起“豁然开通”的作用,却也激起了发奋读书的志气。
钟书从此用功读书,作文大有进步。
钟书考入清华之前,已不再挨打而是父亲得意的儿子了。
那时商务印书馆出版钱穆的一本书,上有钟书父亲的序文。
据钟书告诉我,那是他代写的,一字没有改动。
钟书在他父亲的教导下“发愤用功”,其实他读书还是出于喜好,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
极俗的书他也能看得哈哈大笑。
戏曲里的插科打诨,他不仅且看且笑,还一再搬演,笑得打跌。
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大部著作,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厚厚的书一本本渐次吃完。
诗歌更是他喜好的读物。
重得拿不动的大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他不仅挨着字母逐条细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嫌其烦地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
他看书常做些笔记。
钱家人常说钟书“痴人有痴福”。
他作为书痴,倒真是有点痴福。
供他阅读的书,好比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源供应。
新书总会从意外的途径到他手里。
他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
这又是家人所谓“痴气”的另一表现。
我认为《管锥编》《谈艺录》的作者是个好学深思的钟书,《槐聚诗存》的作者是个“忧世伤生”的钟书,《围城》的作者呢,就是个“痴气”旺盛的钟书。
我们俩日常相处,他常爱说些痴话,说些傻话,然后再加上创造,加上联想,加上夸张,我常能从中体味到《围
城》的笔法。
我觉得《围城》里的人物和情节,都凭他那股子痴气,呵成了真人实事。
可是他毕竟不是个不知世事的痴人,也毕竟并不是对社会现象漠不关心,所以小说里各个细节虽然令人捧腹大笑,全书的气氛,正如小说结尾所说“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令人回肠荡气。
19.结合文本,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在表现人物的特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①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
②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
20.文章标题为《写的钱钟书》,但却从传主小时候写起,侧重写他的日常生活,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21.钱钟书博学多能,学贯中西,被誉为“文化昆仑”。
本文却说他“痴气”旺盛。
“痴气”旺盛的钱钟书为什么会成为大学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