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同解释方法与所谓“最终解释权

合集下载

协议中的解释与解释权问题

协议中的解释与解释权问题

协议中的解释与解释权问题一、引言协议是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一种明确约定,规定了双方在特定事项上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在协议执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协议条款的不同解释或理解,引发纠纷和争议。

本文将探讨协议中的解释问题,包括解释的原则和解释权的归属。

二、解释的原则协议的解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文字表达原则:协议的解释应当以文字表述的字面意思为准,即按照约定条款的字面表述进行解释。

只有在文字表达不明确或存在矛盾之处时,才考虑采用其他解释原则。

2. 一致性原则:协议各条款之间应当相互补充和协调,并体现出一致性。

若协议中存在矛盾之处,应当根据整体内容和协议的目的进行解释,以达到最合理和一致的效果。

3. 合理性原则:协议的解释应当合理符合当事人的意图,即依据当事人在协商订立过程中的真实意图进行解释。

如果当事人的意图无法明确或存在争议,可以考虑根据协议的合理商业解释进行推断。

4. 习惯性原则:协议的解释可以参考行业惯例、习惯用语和通行做法。

尤其是在特定行业中,有些术语和约定可能具有特殊的含义,需要根据相关行业的惯例进行解释。

三、解释权的归属解释权是指协议条款的解释应由谁来决定。

一般情况下,解释权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归属:1. 合同当事人自主解释:协议的解释权一般归属于合同当事人自行解释。

即双方应通过协商沟通,共同解决对协议条款的不同理解,达成一致解释。

2. 法律解释:如果当事人无法协商达成一致解释,可以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解释。

法律可以提供对协议条款的解释标准,特别是在涉及法律或法律术语的条款时。

3. 仲裁解释:当事人在协议中约定了仲裁条款,并选择仲裁作为解决争议的方式时,争议的解释权通常归属于仲裁机构。

仲裁机构会根据仲裁规则和相关法律进行解释,作出裁决。

4. 司法解释:当协议争议无法通过协商、仲裁解决时,当事人可以诉诸法院解决。

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协议进行解释,并作出最终裁决。

四、解决协议争议的建议为了防止协议中的解释争议,并有效解决争议,建议当事人采取以下措施:1. 协商一致:当事人在协议起草和签署过程中,应当充分沟通,确保对协议条款的理解一致。

合同中的解释与解释权之争

合同中的解释与解释权之争

合同中的解释与解释权之争在商业和法律交易中,合同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件,用于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当涉及到合同的解释时,常常会引发争议。

本文将探讨合同中的解释问题以及解释权的归属。

一、合同解释的重要性合同解释是确保合同履行的基石。

当合同中的条款不明确或存在争议时,解释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各方的权益。

因此,合同解释必须准确、清晰,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各方的意图。

二、合同解释的原则1. 文字解释原则:合同的解释应以合同文字的明确含义为准。

双方应当遵循合同的字面意思,而不是主观的理解或意图。

2. 当事人意图原则:如果合同的文字解释存在歧义,应当考虑当事人的真实意图。

这需要通过合同签订时的背景、目的和交易方式等因素来确定。

3. 习惯法原则:在某些特定行业或地区,存在着一些行业习惯或地方惯例,这些习惯或惯例可以作为合同解释的参考依据。

4. 合理解释原则:合同解释应当合理,符合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

解释不能违背公共利益或违反法律法规。

三、解释权的归属合同解释权是指对合同条款的解释权力。

在合同争议中,解释权的归属常常成为争议的焦点。

1. 合同解释权的归属原则根据法律的规定,合同解释权的归属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当事人约定原则: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解释权的归属。

例如,合同中可以规定由一方或双方拥有解释权。

- 双方共同解释原则:当合同中未明确约定解释权的归属时,解释权应由双方共同行使,双方应协商一致达成解释结果。

- 法律解释原则:如果当事人无法就合同解释权达成一致,法律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合同进行解释。

2. 法院对合同解释权的判断在实际争议中,如果当事人无法就合同解释权达成一致,争议可能会提交给法院解决。

法院在判断合同解释权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 合同的明确性:法院会审查合同的条款,判断是否存在明确的解释方式。

- 当事人的意图:法院会考虑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的真实意图,以及合同签订时的背景和目的等因素。

- 公平原则:法院会根据公平原则对合同进行解释,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合同中的合同解释与解释权

合同中的合同解释与解释权

合同中的合同解释与解释权合同是人们在各种商业、法律和个人事务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法律文书,它规定了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而合同解释与解释权是确保合同条款被正确理解和适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合同中的合同解释与解释权的相关内容。

一、合同解释的重要性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它是双方达成协议和意愿的表达。

由于合同中的条款和措辞可能具有多义性或模糊性,因此对合同的正确解释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精确清晰的合同解释可以避免纠纷的产生,确保各方按照合同的内容履行义务。

二、合同解释的原则在进行合同解释时,法律通常依据以下原则进行解释:1. 合同的字面意思原则:合同的解释应基于其字面上的语言表达,即根据合同文字本身的意思进行解释。

这是最基本的解释原则,法院通常在争议出现时首先采用这种解释方法。

2. 当事人意图原则:合同是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因此在解释合同时应尊重当事人的真实意图。

当遇到合同词语或表达不明确的情况时,法院会优先考虑当事人达成协议时的意图。

3. 公平原则:合同解释应符合公平和合理的原则,以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法院会考虑到双方在签署合同时的相对地位、当时的市场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公平原则进行合同解释。

4. 习惯法原则:在某些特定行业或领域,存在一些惯用的解释方式和解释标准,法院在解释合同时也会借鉴这些习惯法原则。

尤其是在国际贸易和跨国合作中,习惯法原则的运用更为广泛。

三、合同解释权的归属合同解释权是指确定合同含义的权力。

通常将合同解释权归属于以下主体:1. 当事人:合同解释权首先归属于当事人。

当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解释产生分歧时,他们可以通过协商、磋商或其他方式达成共识,确定合同的具体含义。

2. 法院:当当事人无法就合同的解释达成一致时,或者解释权归属产生争议时,法院会根据法律和解释原则对合同进行解释。

法院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各方应当按照法院的判决执行。

3. 中立专家或仲裁机构:在某些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由中立专家或仲裁机构对合同解释产生的争议进行仲裁。

商家为何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的范围和权限?

商家为何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的范围和权限?

商家为何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的范围和权限?商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的范围和权限是为了确保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权益和责任能够得到明确而有效的界定和保障。

该条款是商家在合同中行使其自主权和自主裁量权的表现,对于商家的经营决策和控制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可以确保商家对于合同条款的理解和解释能够得到充分尊重和认可。

商家作为合同的提供方,其在合同中拟定的条款往往会涉及到一系列商业决策和经营策略,以及商家特定的利益和需求。

因此,商家需要保证其对于合同条款的解释能够得到充分理解和接受,以便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合同履行。

其次,“最终解释权”的规定可以帮助商家在合同纠纷中主动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权利。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纠纷和争议,双方对于合同条款的理解和解释有时可能存在分歧。

为了避免长时间的诉讼和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商家需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自己对于各项条款的最终解释权,确保可以在纠纷发生时以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减少对商家利益的损害。

第三,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可以增加商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灵活性和自主权。

商家在经营过程中面临众多的商业风险和市场波动,需要随时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利益来调整经营策略和决策。

如果商家在合同中未明确规定自己对于合同条款的解释权,可能会因为合同约束而无法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限制了商家的自主裁量权。

因此,通过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商家可以在必要时调整合同内容,以适应市场需求之变化。

最后,商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还可以提高商家的信用和声誉。

商家在与其他合同方签订合同时,如果能够表现出自身在合同履行中充分负责任和主动保护合同方利益的态度,可以增加合同方对于商家的信任和认可。

这对于商家的经营和与其他商业合作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虽然商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的范围和权限有其正当的目的和合理的考虑,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合同中的“最终解释权”条款

合同中的“最终解释权”条款

合同中的“最终解释权”条款一、问题的提出(一)商家附加“最终解释权”条款的用意目前,消费领域中存在着大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平等的格式条款,一些商家频繁利用这类格式条款,逃避法定义务、减免法律责任,引起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其中越来越引人关注的,当属“最终解释权”条款,即商品促销广告中最流行的用语“本店(商场)对促销活动内容拥有最终解释权”。

[1]在商品促销广告中用格式条款的形式声明最后的解释权归其所有,这一作法不仅为许多商家所乐于采用,而且使“最终解释权”发展成为了许多行业业内约定俗成的一个用语。

商家们认为,举办促销活动,如果不声明保留“最终解释权”,遭遇纠纷时,就会陷入无法摆脱的被动境地。

甚至还有人称,“最终解释权”条款是专门为对付那些投机取巧、专钻空子的消费者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2]乍听这一说法,会觉得颇有几分道理,但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

为突出促销目的,商家往往把“打折”、“优惠”、“赠送”等内容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上大肆宣传,为达到从视觉、听觉上刺激消费者感官的效果,其宣传内容总能理解成多种意思。

而消费者往往是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后,才知道自己对广告的理解不能和商家对广告的解释达成一致。

这时,商家用最小字体,写在商品促销广告最不起眼的地方的“最终解释权”条款将被推到前台,熟练地套用一句:“既然在合同中已明确约定了活动‘最终解释权’的归属,就应按照约定内容执行。

”以排除消费者的理解,坚持符合自己利益的解释,从而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商家这种做法,等于从一开始就和消费者签订了一个不平等的合同,将自己置于一个强势地位,一切自己说了算,钻法律空子的同时也愚弄了消费者。

可见,大多数商家在商品促销合同中用格式条款形式保留“最终解释权”,意图在于使“最终解释权”被赋予某种事先约定的契约效力,从而在与消费者发生合同争议时,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最终解释权”的界定从文学角度看,“最终解释权”一词的字面意思很简单:“最终”是指最后、末了,再没有回旋余地。

从商场的“最终解释权”谈合同的解释(一)

从商场的“最终解释权”谈合同的解释(一)

从商场的“最终解释权”谈合同的解释(一)一、商场最终解释权的性质在目前现实生活中,存在种种最终解释权,从公司到摄影楼,在开展促销、店庆或者其他活动中,往往活动方公示自己享有该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尤以各种名目繁多的商场最终解释权居多。

由此导致的纠纷也时有发生。

这不仅让普通消费者迷惑不解,也给法学界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例如:某商场2001年元旦期间展开促销活动,宣布:“凡在本商场购买参与活动的商品满一100人民币者,即可获得价值二20人民币的代金券。

该代金券可在本商场内购买其他商品时一次性抵用20元人民币,代金券不足该商品价值时,持券人须就差额补足现金,代金券超过该商品价值的,商场就超出的部分不予找还现金。

本次活动截止至2001年1月31日,代金券有效期为本次活动期间。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场享有。

”某甲得知该活动后,在该商场购买价值3000元的照相器材,款已付清,却未能得到相应金额的代金券。

商场给出的理由是:照相器材属于利润较低的商品,不参加本次促销活动,因商场对本活动享有最终解释权,所以某甲不能获得价值600元的代金券。

而某甲则认为商场并未就照相器材不参与本次活动作出任何明示,自己理应获得价值600元的代金券。

双方为此产生纠纷。

上述纠纷的争议焦点在于如何认定商场的“最终解释权”的性质。

就商场的“最终解释权”的性质,目前理论界和司法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观点认为,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商场的“最终解释权”是一种由当事人约定的权利。

某甲参与了商场的促销活动,就是与商场缔结了一个合同,“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场享有”作为合同中的一个条款已经为某甲所接受,这就表明,某甲和商场通过约定产生了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并且该权利由商场独自享有。

因此,对于照相器材是否参与本次促销活动,商场有权作出解释,且该解释直接发生法律效力。

也有观点认为,商场的“最终解释权”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权利,它不受法律保护。

谈格式合同中的“最终解释权”条款

谈格式合同中的“最终解释权”条款

谈格式合同中的“最终解释权”条款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条款。

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最终解释权条款。

那么,什么是最终解释权?它在合同中起到什么作用?本文将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什么是最终解释权?最终解释权是合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条款,它通常被写作“本合同解释权归甲方所有”或“最终解释权归乙方所有”等类似的表述。

根据这个条款,当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争议时,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那么最终解释权就将由合同中规定的一方来行使。

最终解释权条款对于合同的签署和履行都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避免争议产生,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但并不是所有合同中都会包含最终解释权条款。

一些简单的合同可能不需要这个条款,因为它们没有可能引起争议。

最终解释权在合同中的作用是什么?最终解释权条款在合同中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出现争议或误解,保证合同履行的顺利进行。

它规定了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争议时,最终解释权由哪一方来行使,这样可以避免双方在未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互相扯皮,耽误时间。

此外,最终解释权条款还可以避免合同的不确定性,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在履行过程中,有些地方可能会出现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情况,这时,最终解释权就可以发挥作用,避免出现误解和歧义,从而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

最终解释权条款的注意事项虽然最终解释权在合同中非常重要,但是它也有着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1. 注意解释的清晰最终解释权条款需要在合同中写得清晰明了,以确保在解释时不会产生歧义和误解。

2. 注意双方利益平衡最终解释权应尽量考虑双方利益的平衡,不能偏向于任何一方。

否则,这将影响合同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3. 注意合同没有漏洞最终解释权可以为合同的执行提供指导意义,但不能用于修补合同中的漏洞。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尽量把合同的要点详细写明,以避免后期争议产生。

结论最终解释权条款在格式合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具有规范和约束、解释和定性合同、保障合法权益等重要功能。

合同解释和解释权

合同解释和解释权

合同解释和解释权本协议书旨在对合同解释和解释权进行规定,确保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得到妥善解释和保障。

第一条合同解释1.1 合同的解释应基于合同条款的明确表述,并采取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

1.2 在合同解释中,应优先考虑合同的语言文字表述,如无明显错误或彻底的歧义,应按照表述的字面意思进行解释。

如存在合同表述上的歧义或不明确之处,应按照合同的整体性和合同目的进行解释。

1.3 合同的解释应遵循合同当事人达成的真实意思,《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条解释权2.1 除非双方另有约定,本协议书的解释权归合同双方共同所有。

如双方对合同的解释产生分歧,应积极通过协商解决争议。

2.2 如协商未能解决争议,可通过仲裁或法院诉讼的方式解决。

第三条排除歧视无论在合同解释还是解释权的行使过程中,双方应遵守平等、互惠、诚信和公平竞争的原则。

双方不得因为性别、种族、宗教、民族、国籍或其他类似因素进行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第四条争议解决4.1 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协商期间,双方应保持沟通畅通,尽可能寻求互利的解决方案。

4.2 如协商未能解决争议,双方同意将争议提交至指定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仲裁裁决是终局裁决,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4.3 如协商和仲裁都未能解决争议,双方同意将争议提交关于该合同纠纷的合法管辖权下的人民法院处理。

第五条保密条款5.1 合同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对方商业秘密或其他敏感信息,双方应对此类信息保密,并不得将其透露给任何第三方,除非双方获得对方的明确书面同意。

5.2 保密义务在本合同终止或解除后仍然有效,双方仍然应对保密信息予以保密。

第六条适用法律和管辖6.1 本协议书的订立、解释和执行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如相关法律无明确规定的,可参考国际通行的商业惯例和解释原则。

6.2 如发生本协议引起的争议,双方同意将争议提交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终解释权解答

最终解释权解答

关于“最终解释权”问题的解答最终解释权到底是不是一种权利,其性质该如何认定,我们可以从合同解释理论以及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这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一)从合同解释理论上看,对合同的理解不等于对合同的解释,更不等于对合同享有解释权。

合同的解释是合同法中一个重要而又相当复杂的问题。

合同的解释是指根据有关的事实,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合同的内容所作的说明。

它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合同解释,是指所有的合同关系人基于不同的目的对合同所作的解释,也就是笔者所界定的“对合同的理解”;较狭义的合同解释,是指按照通常的理解对合同条款所作的解释,也就是我国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所规定的“解释”的含义。

当采用此种含义时,对于同一项合同条款可能有两个以上解释(因为对同一合同条款可能存在两种以上的通常理解);最狭义的合同解释,是指在解决合同争议过程中,法院对合同所作的解释,也就是司法机关行使对合同的解释权的结果。

当采用此种含义时,对同一项合同条款的解释只能是惟一的。

把合同解释限于最狭义范围,是各国合同解释立法的通例,也是学术理论界的倾向性主张。

笔者亦是从这个意义上论及合同解释的。

由此可见,合同双方提供的“解释”,实质上只是当事人对合同的理解,而非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

因为对合同享有解释权,在合同法领域中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产生分歧或者合同存在漏洞的场合,以法院认定的公平正义去解释合同,填补漏洞。

这样既能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实现合同平均主义,又符合社会的公平正义;既能适用于双方当事人本应约定而未约定的合同条款,又能适用于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合同条款违反强制性规范、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标准。

合同单方为自己设定的“最终解释权”,在权利内容上相当于司法机关对合同的解释权。

根据合同解释的原理,这项权利只能由司法机关依法享有,而不能由当事人约定产生。

(二)从我国合同法规定上看, “最终解释权”条款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条款。

我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商家为何要在合同条款中强调和保留‘最终解释权’?

商家为何要在合同条款中强调和保留‘最终解释权’?

商家为何要在合同条款中强调和保留‘最终解释权’?商家在合同条款中强调和保留‘最终解释权’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最终解释权的强调和保留可以确保合同的一致性和合法性。

在一份合同中,可能存在一些模糊和不确定的条款,特别是在法律规定比较复杂的领域,如知识产权、合作事宜等。

如果商家没有最终解释权,当合同中存在争议的时候,双方可能会就争议条款的解释而产生不同意见,导致合同解释的不一致和合同的无效。

因此,商家强调和保留最终解释权,可以确保合同的一致性和合法性,减少争议。

其次,最终解释权的强调和保留可以保护商家的权益和利益。

商家通常是合同的起草方和提供方,在合同中经常会规定一系列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限制和责任等条款。

如果商家没有最终解释权,当合同中存在争议时,可能会被对方解释为不利于自己的方式,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通过强调和保留最终解释权,商家可以对合同的解释权有更多的掌控力,确保自身的权益得到保护。

第三,最终解释权的强调和保留可以提高商家的议价能力。

在商业谈判中,双方常常会对合同的各个条款进行博弈和讨价还价,以争取自身的利益。

如果商家没有最终解释权,当合同中存在争议时,商家的议价能力可能会相对较弱。

而通过强调和保留最终解释权,商家可以在谈判中更有底气,对争议条款的解释权能够增加自身的议价空间,并更好地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

第四,最终解释权的强调和保留可以增强商家的信誉和声誉。

商家通常会有一系列商业惯例,以及自身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承诺。

通过强调和保留最终解释权,商家可以在合同中明确自己对条款的解释,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商业惯例和经营理念。

这不仅可以提高商家的信誉和声誉,还可以增强商家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关系,为双方的长期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商家在合同条款中强调和保留‘最终解释权’是出于确保合同的一致性和合法性、保护自身权益和利益、提高议价能力以及增强信誉和声誉等方面的考虑。

最终解释权的强调和保留是商家在商业合作中的一种合法和合理的方式,它可以为商家提供更多的权力和控制,从而实现双方共赢的合作关系。

法律知识权”合同解释方法与所谓“最终解释

法律知识权”合同解释方法与所谓“最终解释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法律知识权”合同解释方法与所谓“最终解释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监测网络,对全省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省人民政府定期将监测、预报情况予以公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届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执法合同解释方法与所谓“最终解释权”梁慧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上传时间:2001-6-16浏览次数:8236字体大小:大中小近来经常在合同文本、商品广告、优惠券、赠券及店堂告示中看到这样的规定:本公司 /本店保留最终解释权。

什么是解释权?所谓保留最终解释权的规定是否有效?须从合同解释说起。

合同之需要解释,是因为语言文字有多义性。

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不经解释不能判明其真实意思。

当事人法律知识欠缺也往往造成合同中的用词不当。

还可能有当事人出于不正当目的,故意使用不适当的文字词句,掩盖其真实意思。

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往往需要先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解释。

在诉讼中,虽然当事人双方往往提出各自不同的解释意见。

但当事人的解释意见,至多只能供法官参考,最终作为判决的事实依据的,是法院对合同的解释。

因此,唯法院拥有合同的最终解释权,而经营者所谓保留最终解释权,是不能算数的。

合同法第125条规定了合同解释方法,即所谓文义解释、整体解释、目的解释、习惯解释和诚信解释。

合同法第41条还规定了关于格式合同的特殊解释规则。

在解释合同文本、店堂告示、商品广告、优惠券、赠券内容和含义时,首先应采用合同法第125条规定的各种解释方法。

如果经解释仍然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意见,则应进一步采用合同法第41条的规定特殊解释方法。

所谓文义解释,指通过解释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的文义,以确定合同条款的真实意思。

合同最终解释权

合同最终解释权

合同最终解释权在商业交易中,合同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法律文件,它规定了合作双方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然而,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解释合同条款的争议。

这时候,合同最终解释权的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合同最终解释权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一些解决争议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合同最终解释权的定义。

合同最终解释权是指在合同存在歧义或争议时,决定最终合同解释的权力归属。

它决定了合同条款的具体含义和适用范围,对于合同的实施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合同最终解释权通常由法律、合同本身以及当事人的意愿共同确定。

首先,法律对合同解释提供了一些基本原则和指导。

例如,在一些国家的法律中,合同解释应当以按照习惯、商业初衷、合法诉求等方式进行。

其次,合同本身也应当提供一些明确的解释规定,比如明确解释权属于哪一方,或者以什么方式来解释合同条款。

最后,当事人的意愿也是决定合同解释权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可以自行约定合同解释权归属于哪一方,或者委托第三方来解释。

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即使合同明确规定了最终解释权的归属,仍然可能会出现争议。

例如,当合同条款具有多种解释可能性时,各方可能会针对不同的解释提出不同的主张。

此时,如何解决这些争议是至关重要的。

一种常见的解决争议的方法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

当各方对合同解释权存在争议时,可以尝试通过协商和沟通来解决。

通过充分交流,各方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立场,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释。

另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是通过仲裁或诉讼。

当双方无法就解释权达成一致时,可以选择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或法院进行裁决。

这种方式通常会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来确定最终解释权的归属。

除了协商和仲裁、诉讼之外,还有一种相对新兴的解决争议的方式是引入中立第三方来解释合同。

中立第三方可以是一位专业律师或专家,他们对法律和合同解释有着深入的了解。

当两个当事人无法就合同解释权达成一致时,可以委托中立第三方来给出具体的解释。

合同中的解释和解释权

合同中的解释和解释权

合同中的解释和解释权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约定的法律关系的自治文件,为了保障合同的有效执行,解释合同条款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合同中的解释及解释权的确立影响着当事人的权益和义务。

本文将探讨合同中的解释问题,并分析解释权的归属及其影响。

一、合同解释的原则在解释合同条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一致原则:合同应以当事人真实意图为依据进行解释。

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图是合同解释的根本准则,法院及仲裁机构应努力还原当事人真实的意图。

2. 文言理解原则:应当依据合同文字的表述和文法解释合同。

合同的各个条款应根据其语法和常识含义进行解释,避免曲解当事人的真实意图。

3. 因果律原则:合同解释应以合同目的及其经济和社会效果为指导。

法院及仲裁机构应考虑合同条款的实际效果,合理解释以实现合同目的。

4. 优先原则: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应优先遵循有关法律、行业习惯和诚实信用原则解释合同。

二、解释权的归属解释权是指在解决合同争议时,判断及解释合同条款的权力。

根据中国合同法的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解释权可以归属于以下主体:1. 当事人约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解释权归属于特定一方,例如合同中约定“一方对合同条款有最终解释权”。

这种约定有效,并可以作为合同争议解决的判断标准。

2. 法律规定:在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解释权归属的情况下,法律会根据相关规定对合同进行解释。

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九条,合同格式条款应被解释为常用格式条款的含义。

3. 法院及仲裁机构: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解释权归属,且无法根据法律规定解释时,解释权将由法院或仲裁机构来裁决。

法官或仲裁员会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遵循解释合同的原则进行裁决。

三、影响解释权归属的因素解释权的归属对合同的履行和争议解决产生直接影响,以下是一些影响解释权归属的因素:1. 当事人的意愿:当事人可以通过明确约定或其他方式表达对解释权的意愿,这将是解释权归属的关键因素。

2. 条款明确程度:合同中的条款如果表述清晰明确,可以减少解释的争议,并为解释权的归属提供参考。

商家为何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

商家为何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

商家为何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在商业合作中,合同的最终解释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条款,它确保了合同的有效性和执行。

商家之所以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最终解释权的明确规定有助于避免合同纠纷。

商业合作涉及到双方之间的权益和责任,双方对于合同条款的理解和解释可能存在差异。

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当双方对于某一条款的解释发生分歧时,就可能会产生纠纷和争议。

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可以防止任何一方在纠纷中占据优势地位,通过仲裁或诉讼来解决争议。

这样一来,商家就能够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保证合同的执行。

其次,最终解释权的明确规定可以确保合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商业合作往往涉及到大量的交易和合作事项,如果合同中的条款容易被解释和修改,那么合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就会受到损害。

商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可以确保合同的条款在执行过程中不会随意变动,从而为商业合作提供了稳定和可靠的基础。

这对于商家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需要有一个可靠的合同框架来规范他们的业务和交易。

再次,最终解释权的明确规定可以帮助商家防止不公平的解释和操纵。

在商业合作中,一方可能会试图利用对合同条款的不公平解释来获取更多的权益或获得不应得的利益。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商家需要在合同中规定最终解释权,以确保合同的解释是公平和合理的。

这样一来,商家就能够保护自己的利益,防止另一方对合同进行操纵和滥用。

最后,最终解释权的明确规定有助于提高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定性和信任。

商业合作是双方互利共赢的关系,合同的有效性和执行对于双方都非常重要。

通过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商家可以为合作伙伴提供一个明确的框架,建立起互信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合作伙伴可以放心地与商家合作,因为他们知道商家会根据合同条款的规定来执行合同,并且不会对合同进行任意的修改和解释。

总而言之,商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最终解释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合同的有效性和执行,避免合同纠纷,确保合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防止不公平解释和操纵,并提高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定性和信任。

合同中的合同解释与合同解释权

合同中的合同解释与合同解释权

合同中的合同解释与合同解释权合同是人们进行经济交往和法律约束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具有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保障交易安全的功能。

然而,由于合同涉及的事务复杂多样,难免会出现解释上的争议。

因此,合同解释与合同解释权的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合同解释的含义、合同解释权的性质与来源以及合同解释的原则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合同解释的含义合同解释是指对于合同条款的含义进行解析和理解,以弄清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并确立各自的权利义务。

通过解释,确定合同条款的具体含义、适用范围和效果,进而发挥合同的约束力。

二、合同解释权的性质与来源合同解释权是指由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确定合同条款含义的权力。

它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

合同解释权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规定:法律对合同解释权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合同解释权进行了详细说明,确保了解释权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2. 条款约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解释权归属于某一方,从而规范合同的解释过程。

双方通过自主协商,对合同解释权进行明确约定,以免合同争议时出现混乱。

3. 实际行为:合同解释权也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实际行为进行确认。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双方对于合同条款的理解和实践,形成一种共识,从而确定合同解释的方式。

三、合同解释的原则为了保障合同的稳定性和公平性,法律对于合同解释制定了一系列原则,其中包括以下几点:1. 目的意思原则:合同解释应以双方当事人达成合同的真实意图为依据。

在解释时应注重双方的目的和合同的整体性,以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

2. 一致性原则:合同解释应保持合同条款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即合同的不同条款应相互协调,符合逻辑关系与业务需要。

3. 文字解释原则:合同解释应以合同文本的明示意思为准。

合同的表述和措辞应准确清晰,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的表述进行解释。

4. 行为习惯原则:当事人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可预见行为习惯,也可以对合同的解释产生影响。

合同里面加最终解释权违法吗

合同里面加最终解释权违法吗

合同⾥⾯加最终解释权违法吗
在和对⽅签订合同的时候,有可能会在合同中发现最终解释权之类的字样,这种情况并不是说对⽅就完全是属于合法的,最终解释权在法律中是如何进⾏规定的?下⾯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

合同⾥⾯加最终解释权违法吗
最终解释权条款违反《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格式合同的解释规则,属于⽆效条款。

《合同法》第125条规定:“当事⼈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

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的解释。

格式条款和⾮格式条款不⼀致的,应当采⽤⾮格式条款”。

第40条规定:“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52条和第53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免除其责任、加重对⽅责任、排除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等⽅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效”。

上述规定的解释规则均为强制性法律规范。

最终解释权条款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属于⽆效合同条款。

根据以上内容的相关回答可以得出,对于合同的最终解释权,这种情况已经违反了合同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应规定,属于⽆效条款,这个最终解释权是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不公平的,⽽且不合理的,如果您还有相关法律咨询可以致电店铺在线律师解答。

商家为何要在合同条款中坚持‘最终解释权’?

商家为何要在合同条款中坚持‘最终解释权’?

商家为何要在合同条款中坚持‘最终解释权’?商家为何要在合同条款中坚持‘最终解释权’?在商业交易中,合同是商家与客户之间的重要约定,具有明确双方权益、约束行为、保护利益的作用。

而在合同中,商家通常会在条款中坚持‘最终解释权’,这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避免争议、确保合同执行的顺利进行。

‘最终解释权’是指商家享有对合同条款解释以及与客户的争议解决最终裁决的权力。

商家通常会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对于条款的解释权归属于自身,并且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解释。

他们可以根据该权力来解决合同履行中出现的纠纷或争议,确保合同的执行符合商家的意愿,并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那么,商家为何要坚持‘最终解释权’呢?以下是几个原因:1. 避免误解和歧义合同是商业交易中的法律文件,条款是约定双方权益及义务的重要部分。

然而,由于多样的法律体系和语言文化差异,合同的条款有时候会存在理解上的歧义或误解。

为了避免双方分歧和纠纷的产生,商家通常会坚持‘最终解释权’,确保条款的含义和目的得到正确理解,并最终确定。

这有助于提高合同的清晰度、明确性和操作性,避免因为解释不清而造成的争议和损失。

2. 维护商家权益商家通常会在合同中规定一些特殊的条款,如价格调整、合同解除、违约责任等。

而这些条款一般是根据商家自身的需求和利益设定的。

因此,商家希望能够对这些条款进行最终的解释和决定,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如果没有这样的解释权,商家可能会面临客户的不合理要求,导致无法保障自身权益,甚至在一些纠纷中处于弱势地位。

因此,商家坚持‘最终解释权’有助于维护自身的商业利益和合同权益。

3. 确保合同执行的顺利进行商家坚持‘最终解释权’也是为了确保合同执行的顺利进行。

商业交易中,合同的执行需要双方共同配合和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如期执行或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

商家拥有‘最终解释权’可以帮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解决,确保合同的执行顺利进行,保障双方权益。

商家为何要在合同条款中加入‘最终解释权’?

商家为何要在合同条款中加入‘最终解释权’?

商家为何要在合同条款中加入‘最终解释权’?商家为何要在合同条款中加入“最终解释权”在商业交易中,合同是保障各方利益和维护合作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

为了防止潜在的纠纷和争议,商家通常会在合同条款中加入“最终解释权”。

这个条款给予商家控制权,可以理解和解释合同的条款和规定。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商家为何要在合同条款中加入“最终解释权”的原因。

1. 保障商家权益商家作为合同的主要签署方,拥有广告宣传权、商品销售权、付款权等多项权益。

在商业交易中,涉及到大量细节和可能的变数,商家需要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商家拥有“最终解释权”可以确保他们在合同条款中的权益得以保护,并对合同条款的解释具有决定性的权威。

2. 纠正合同的不明确之处合同往往是双方在谈判后达成的共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明确或模糊之处。

这些问题可能会在操作过程中引发争议,并导致双方的关系破裂。

加入“最终解释权”可以让商家解决这些不明确的问题,确保合同的实施按照商家的意图进行,防止后续争议的发生。

3. 统一合同解释商业合同往往有着复杂和繁琐的条款,不同的解释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

商家通常希望通过加入“最终解释权”来统一合同的解释,并避免由于不同的解释而产生的争议。

这一条款使商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和诉求下解释合同,以确保合同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4. 调整合同变更在商业合同中,双方各自的利益和条件可能会发生变化。

在合作过程中,商家可能需要调整某些条款或规定以适应新的情况。

通过加入“最终解释权”,商家可以对合同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

这样可以避免合同的无效和重签的麻烦,使商业合作更加灵活和可持续。

5. 法律依据和风险管理商家拥有“最终解释权”可以增加对合同的控制力和辨别权,以及在诉讼期间的法律操作空间。

商家可以通过解释合同条款来适应法律环境的变化,并规避可能的法律纠纷和风险。

在合同中加入“最终解释权”还可以为商家提供更多的法律依据和自主权,以应对潜在的纠纷和争议。

谈格式合同中的“最终解释权”条款(一)

谈格式合同中的“最终解释权”条款(一)

谈格式合同中的“最终解释权”条款(一)在很多商业和法律合同中,我们常常会见到“最终解释权”条款。

这一条款创造了合同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规则,即在解决合同纠纷时,任何争议的解释权归属于某一方当事人。

然而,“最终解释权”细节并不容易理解,本文将针对其细节展开探讨。

最终解释权的解释在一份商业或法律合同中,最终解释权通常指对于合同内容的规定,如果出现争议,每一方当事人都有权以其意愿解释合同。

也就是说,合同中任何条款的实际解释权都归属于某一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指定的第三方。

最终权的效力在某些情况下,最终权的效力可能会受到质疑。

虽然最终权通常在双方签署协议时有明确约定,但是其效力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往往不一致,甚至因国家或地区而异。

在中国大陆的法律体系中,最终解释权的效力是有限的。

如果合同中涉及到重要的公共利益或法律法规,即使最终解释权归属于某一方当事人,也可能会受到法律的限制。

此外,在处理合同争议时,法院或仲裁会考虑到各方当事人之间的协商和公平,而不仅仅依据最终解释权。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中,最终权的效力也存在类似的限制。

例如,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最终权不得不当事人之间的谈判和商议之前的。

或者,最终解释权只能在某些明确定义的情况下得到适用。

因此,双方当事人在签署合同时,必须清楚地了解其所在国家和地区的规定。

如何处理最终解释权条款在签署合同时,最终解释权条款是一项重要的条款,对于双方当事人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当撰写或签署合同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严格遵守双方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

既然最终权的效力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中存在前所未有的差异,合同当事人需要确定该条款的效力是否符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定。

第二,必须尽可能准确地描述最终权。

合同对于最终权的描述应该充分考虑到各方当事人之间的谈判和商讨。

包括最终权适用的具体范围和在处理合同争议时的适用程序等方面的描述。

第三,在签署合同时,必须认真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合同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

合同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

合同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确保合作双方在一项协议中遵守约定。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争议,这就需要解释合同的条款以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本文将介绍合同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的含义和相关原则。

什么是合同最终解释权?合同最终解释权是指在合同争议解决过程中,根据合同条款的规定,最终确定合同解释的权力。

通常情况下,合同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

这意味着甲方有权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解释来解决合同争议。

合同最终解释权的重要性合同最终解释权的确立对于合作双方非常重要。

由于合同是双方达成的互惠协议,双方需要在合同条款的基础上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最终解释权的确立可以:1.确保合同条款的一致性和权威性。

2.避免因理解不同而引发的争议。

3.保护甲方作为合同起草方的权益。

合同最终解释权的原则在确定合同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时,一些原则应该被遵循来确保公平和合理性。

是一些常见的合同最终解释权原则:1.以合同的明文为准:合同的条款应该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即以合同的明文为准。

如果合同中的条款清晰明确,则应根据其字面含义解释。

2.保持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最终解释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合同双方应诚实守信地履行各自的义务,并以此为基础解释合同条款。

3.以当事人的意图为准:当甲方提出特定的解释并能够证明其意图时,根据当事人的意图来解释合同条款。

这种原则旨在尊重当事人的真实意图。

4.公平和合理原则:解释合同时,应考虑公平和合理原则。

合同不应给予一方过于不合理或不公平的优势。

合同解释争议的解决方式尽管甲方拥有合同最终解释权,但合同争议的解决应遵循相应的法律程序。

当合同争议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双方可以采取方式来解决:1.协商:合同争议首先应由合作双方进行协商。

双方可以共同讨论,并寻求达成互相满意的解决方案。

2.调解:如果协商无法取得进展,双方可以选择通过调解解决争议。

调解是一种独立、中立的方式,由第三方来促进合作双方的协商和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解释方法与所谓“最终解释权”
梁慧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上传时间:2001-6-16
浏览次数:8236
字体大小:大中小
近来经常在合同文本、商品广告、优惠券、赠券及店堂告示中看到这样的规定:本公司/本店保留最终解释权。

什么是解释权?所谓保留最终解释权的规定是否有效?须从合同解释说起。

合同之需要解释,是因为语言文字有多义性。

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不经解释不能判明其真实意思。

当事人法律知识欠缺也往往造成合同中的用词不当。

还可能有当事人出于不正当目的,故意使用不适当的文字词句,掩盖其真实意思。

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往往需要先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解释。

在诉讼中,虽然当事人双方往往提出各自不同的解释意见。

但当事人的解释意见,至多只能供法官参考,最终作为判决的事实依据的,是法院对合同的解释。

因此,唯法院拥有合同的最终解释权,而经营者所谓保留最终解释权,是不能算数的。

合同法第125条规定了合同解释方法,即所谓文义解释、整体解释、目的解释、习惯解释和诚信解释。

合同法第41条还规定了关于格式合同的特殊解释规则。

在解释合同文本、店堂告示、商品广告、优惠券、赠券内容和含义时,首先应采用合同法第125条规定的各种解释方法。

如果经解释仍然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意见,则应进一步采用合同法第41条的规定特殊解释方法。

所谓文义解释,指通过解释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的文义,以确定合同条款的真实意思。

考虑到当事人可能文化和法律知识合同之需要解释,是因为语言文字有多义性。

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不经解释不能判明其真实意思。

当事人法律知识欠缺也往往造成合同中的用词不当。

还可能有当事人出于不正当目的,故意使用不适当的文字词句,掩盖其真实意思。

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往往需要先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解释。

在诉讼中,虽然当事人双方往往提出各自不同的解释意见。

但当事人的解释意见,至多只能供法官参考,最终作为判决的事实依据的,是法院对合同的解释。

因此,唯法院拥有合同的最终解释权,而经营者所谓保留最终解释权,是不能算数的。

合同法第125条规定了合同解释方法,即所谓文义解释、整体解释、目的解释、习惯解释和诚信解释。

合同法第41条还规定了关于格式合同的特殊解释规则。

在解释合同文本、店堂告示、商品广告、优惠券、赠券内容和含义时,首先应采用合同法第125条规定的各种解释方法。

如果经解释仍然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意见,则应进一步采用合同法第41条的规定特殊解释方法。

所谓文义解释,指通过解释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的文义,以确定合同条款的真实意思。

考虑到当事人可能文化和法律知识合同之需要解释,是因为语言文字有多义性。

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不经解释不能判明其真实意思。

当事人法律知识欠缺也往往造成合同中的用词不当。

还可能有当事人出于不正当目的,故意使用不适当的文字词句,掩盖其真实意思。

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往往需要先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解释。

在诉讼中,虽然当事人双方往往提出各自不同的解释意见。

但当事人的解释意见,至多只能供法官参考,最终作为判决的事实依据的,是法院对合同的解释。

因此,唯法院拥有合同的最终解释权,而经营者所谓保留最终解释权,是不能算数的。

合同法第125条规定了合同解释方法,即所谓文义解释、整体解释、目的解释、习惯解释和诚信解释。

合同法第41条还规定了关于格式合同的特殊解释规则。

在解释合同文本、店堂告示、商
品广告、优惠券、赠券内容和含义时,首先应采用合同法第125条规定的各种解释方法。

如果经解释仍然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意见,则应进一步采用合同法第41条的规定特殊解释方法。

所谓文义解释,指通过解释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的文义,以确定合同条款的真实意思。

考虑到当事人可能文化和法律知识合同之需要解释,是因为语言文字有多义性。

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不经解释不能判明其真实意思。

当事人法律知识欠缺也往往造成合同中的用词不当。

还可能有当事人出于不正当目的,故意使用不适当的文字词句,掩盖其真实意思。

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往往需要先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解释。

在诉讼中,虽然当事人双方往往提出各自不同的解释意见。

但当事人的解释意见,至多只能供法官参考,最终作为判决的事实依据的,是法院对合同的解释。

因此,唯法院拥有合同的最终解释权,而经营者所谓保留最终解释权,是不能算数的。

合同法第125条规定了合同解释方法,即所谓文义解释、整体解释、目的解释、习惯解释和诚信解释。

合同法第41条还规定了关于格式合同的特殊解释规则。

在解释合同文本、店堂告示、商品广告、优惠券、赠券内容和含义时,首先应采用合同法第125条规定的各种解释方法。

如果经解释仍然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意见,则应进一步采用合同法第41条的规定特殊解释方法。

所谓文义解释,指通过解释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的文义,以确定合同条款的真实意思。

考虑到当事人可能文化和法律知识不足,难免使用不准确、不适当词句,甚至可能有的当事人故意用不当词句隐蔽其真实意思。

因此进行文义解释,应探求合同当事人共同的真实意思,不得拘泥于合同所使用的不适当的词句。

所谓整体解释,指对合同各个条款作相互解释,以确定各个条款在整个合同中所具有的正确意思。

一个合同都是一个整体,各个条款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如果将某个条款单独解释,或许存在不同的意思,但只要将该条款与其他条款相联系,相互解释,相互补充,即不难确定当事人的真实意
思。

例如质量条款约定不明,解释时应当参考价格条款,如果约定的是上等价格,则应当解释为上等质量;约定的是中等价格,则应当解释为中等质量。

同样,如果价格条款约定不明,也应当参考质量条款解释。

所谓目的解释,指合同所使用的文字或某个条款可能作两种解释时,应采取其中最适合于合同目的的解释。

如果两种解释中,一种解释使合同无效,另一种解释使合同有效,则应采纳使合同有效的那一种解释。

因为使合同有效的解释,才符合双方当事人的目的。

所谓习惯解释,指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有疑义时,应参照当事人的习惯解释。

各地有各地的习惯,各行业有各行业的习惯,如不违反法律强行性规定,可以作为解释合同的依据。

例如,在合同内容有歧义时,应依据习惯予以明确;在合同约定不完全致使权利义务难以确定时,应依据习惯予以补充。

此为各国法律及国际公约所共认的解释方法。

采为解释依据的习惯,应是当事人双方共同遵守的习惯。

习惯之是否存在,属于事实问题,应由主张一方负举证责任。

所谓诚信解释,指解释合同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诚信原则要求一切市场参加者遵循“诚实商人”和“诚实劳动者”的道德标准,靠自己的资金和诚实劳动获取利益,不得损害对方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公益。

诚信原则是指导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基本原则,也是解释合同的基本原则。

合同所使用文字词句有疑义时,应依诚实信用原则确定其正确意思。

合同存在两种解释而无法判断哪一种解释正确时,应先假定采第一种解释并据以作出判决,再假定采第二种解释并据以作出判决,然后比较两种判决的结果,以所得出判决结果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大体平衡的解释,为符合诚实信用原则的正确解释。

无论采何种解释方法,最后所得解释结果均不得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如果合同内容经解释仍不能与诚实信用原则相协调,则应认定合同无效。

合同法第41条专门规定了格式合同的解释方法: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

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前一
句所谓“通常的理解”,是指社会上一般人的理解。

后一句是格式合同的特殊解释方法,又称为“不利解释规则”。

因为格式合同条款是经营者一方单方面制定的,事先未征求消费者的意见。

法律要求经营者在决定格式合同条款时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并尽量使含义明确。

如果格式合同条款含义不明确,存在两种以上的解释,则应当采纳其中对经营者不利的解释,以确保消费者一方的利益。

前述合同文本、商品广告、优惠券、赠券及店堂告示,属于格式合同条款,如果存在两种以上的解释,法院即应采纳其中不利于经营者一方的解释。

须特别指出的是,第41条关于格式合同的特殊解释规则,属于强制性规定,不允许当事人以约定排除其适用。

因此,经营者在合同文本、商品广告、优惠券、赠券及店堂告示中所谓保留最终解释权的规定,因违反强制性规定,是无效的。

出处:无
你好哦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