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文化大比较 德企、日企里的人情真相
文化差异在跨国企业中的影响
![文化差异在跨国企业中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f8942d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d.png)
文化差异在跨国企业中的影响跨国企业是当今全球经济界的重要一员,其业务涵盖全球各地区,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成为了跨国企业的一个重要挑战。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包括语言、价值观、信仰、行为习惯、礼仪等等。
跨国企业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运营,文化差异的影响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成功与否。
因此,跨国企业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才能在异质化文化背景下运营得更加顺畅。
首先,语言是文化差异的首当其冲。
跨国企业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语言和语言习惯不一定相同,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语言,企业间的沟通会变得非常困难。
例如,在韩国企业中,员工在工作时会用比较热情和表达感情的方式交流,而在日本企业中则不会表现出太多的情感,这些都需要跨国企业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
其次,价值观的差异也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影响。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不同的价值观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例如,在中国企业中,忠诚、信任、尊重权威和长辈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而在美国和欧洲企业中,自由、创新、竞争等则更为突出,这些文化差异也将影响企业在业务拓展、合作伙伴选择、管理、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决策。
再就是,信仰和文化传统也会在跨国企业中产生影响。
例如华人企业中,有着很重要的宗教信仰和祭祖传统,一些偏远地区的分公司离不开庙会祭祖等重要的文化活动。
在美国和欧洲企业中则更加重视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企业需要妥善处理这些信仰和文化传统,既不能对员工的信仰另眼相看,也不能将其宗教信仰强加于员工身上。
最后,行为习惯和礼仪也是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例如,在韩国企业中,员工在对待长辈和领导时,需要表现出一定的敬畏和尊重,而在欧美企业中,员工可能会与领导和同事使用一些亲昵的语言和身体动作。
跨国企业需要了解员工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和礼仪,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教育。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了解员工的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增强员工的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意识。
跨国企业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跨国企业中的文化差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d482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b.png)
跨国企业中的文化差异分析一、前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涌现而出。
这些企业在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员工和消费者的挑战。
其文化差异和冲突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对于跨国企业而言,了解和应对文化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二、跨国企业中的文化差异分析2.1、企业行为的理解差异在跨国企业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理解方式。
比如,在欧洲国家,会议是讨论问题的重要场所。
而在亚洲国家,会议则更多的是为了传达指示和领导意图。
此外,在西方国家,个人主义和竞争意识较强,注重个人的表现和成就;而在亚洲国家,集体主义和团队意识更为重要,注重人际关系和团队的协作。
2.2、管理方式差异跨国企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在日本企业中,强调全员参与和共同决策,员工与企业的关系较为稳定;而在美国企业中,更强调效率和竞争,员工和企业的关系相对较为短暂和单薄。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以更好地调整员工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
2.3、沟通方式差异在跨国企业中,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
然而,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沟通方式也有差异。
比如,在西方文化中,直接表达意见和感受是被接受的,而在亚洲文化中,避免冲突和保持面子更为重要,会采用更为委婉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如何应对跨国企业中的文化差异3.1、促进文化交流跨国企业应该促进文化交流,让员工了解和接受不同文化中的习惯和行为方式。
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文化体验或者文化讲座,让员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和差异。
3.2、采用多元化的人才管理方式企业在管理和培养员工时,应该采取多元化的人才管理方法,尊重员工的个性和文化背景,为员工提供适宜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关怀,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3.3、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的员工会议、在线交流平台等方式,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让员工更好地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想法,同时也可以缩短企业和员工之间的距离,增强沟通和信任。
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对比
![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c0aeeef9ed630b1c58eeb51f.png)
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对比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对比(一)日本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和家族意识,强调组织风土建设,教育意识强,重视企业家族.影响因素:1.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2.民族传统心理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渴望成为强者的心理;务实心理;"忠""和"心理3.日本宗教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儒家的"忠""和"思想;佛家的"惊世济众"的思想4.日本的历史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大化革新,明治维新,二战之后5.战后日本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倾斜生产方式"的决策特点:1、和魂洋才构成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2、家族主义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显著特色3、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一)美国企业文化美国企业以"个人主义"为企业文化,强调个人奋斗,竞争意识强烈,员工有着明显的雇佣概念,重视企业利益,忽视人际关系.美国企业的团队文化:自由竞争;自主管理日趋取代被动管理;白领人员挤走了企业主;参与制排斥了家长制;利益共同体的文化趋势.特征: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提倡竞争和献身:奖励创新:利益共享特点:1、强调个人主义注重绩效及个人能力的发挥。
2、重视个人责任和权利。
3、具有典型的西方价值观。
4、实施制度化管理。
5强调重视顾客,一切为了顾客的观念。
近百年来,美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决定美国经济振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管理方面的先进性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
总结美国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可以看出,美国创立了与其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协调一致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
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及其外化的冒险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形成了美国科学管理理论的深厚文化基础,注重物质追求,讲求实用主义的经营哲学以及理性主义的管理方式构成了美国传统企业管理理论的内核。
具体表现一是美国企业树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企业价值观。
后理性主义认为,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性和决定性的要素,生气勃勃的企业来自主动热情的员工。
美国、德国、日本企业文化管理异同探析
![美国、德国、日本企业文化管理异同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4da2126bd97f192279e94b.png)
也 是企 业管 理 层 所 追 求 的最 高 管 理 境 界 。 美 国 、 国 、 德 日本 分 别 代 表 了 当今 世 界 企 业 文 化 管 理 的 三 种 不 同流
派, 因而 对 三 国企 业 文 化 管理 的 异 同 点进 行 剖 析 , 具 有 了极 强 的 现 实 意 义 。 就 关 键 词 : 国 ;德 国 ;日本 ;企 业 文 化 管 理 美 中图 分 类 号 : 2 2 9 F 7 .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8—4 9 ( 0 9 0 0 3 —0 10 6 X 2 0 ) 2— 0 2 2
人才 , 善用能人 , 重视 职工素质 的培 养 , 树立 良好 的 公司 内部形象 。
是对 消费文化 的管理 。企业 文化 管 理是 企业 管 理 的灵魂 , 是推动 企业 发展不竭 的动力 源泉 。
2 企 业 文 化 管理 的 功 能 .
①导 向功能 : 企业 文化 管理 的导 向功能是通 过 它对企业 的领导 者和 职工 起 引导作 用 。企业 文 化 的导 向功能主要体现在 以下两个 方面 : 方面 是对 一
当今世界经济舞 台 , 国 、 国、 美 德 日本 已经 称霸 数载。2 0 0 7年最新 出炉 的《 富》 界 5 0强排 名 财 世 0 中, 美国企业 1 2家 , 国 3 6 德 9家 , 日本 6 8家 , 国 三 相加 占据总数的半壁 山河 。之所 以有 如此 战绩 , 很 大程度归 因于三 国均 是先 进企 业文 化 管理 的实 施
() 1 以人 为本 。“ 才 开发 的 利益 大 得无 穷 ” 人 , “ 只有人才才是 企业 活力的源” 这是 三 国企业 文化 ,
管理共 同的座右 铭 。戴 姆勒一 克 莱斯 勒公 司 在选 拔人才时并不 注重其社会地位 的高低 , 而是 注重本 人的实际能力 。 1本丰 田公司 的成 功经验 是 , 3 积集
美国德国日本企业文化管理异同探析
![美国德国日本企业文化管理异同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8903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a.png)
美国德国日本企业文化管理异同探析美国、德国和日本作为三个经济强国,其企业文化管理存在着明显的异同之处。
本文将深入探析这三个国家的企业文化管理,带来不同的视角和经验。
一、管理风格的异同1.1 美国企业文化管理美国企业文化注重个人成就和个体价值,倡导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在管理上,强调自由市场竞争,提倡个人主义和激励机制。
管理者更注重员工的创造力、自主权和知识经验,倡导平等和包容的管理风格。
1.2 德国企业文化管理德国企业文化注重合作和团队精神,强调员工的责任感和效率。
在管理上,强调社会责任和工会参与,管理者更注重组织的稳定性和共同利益,倡导合作和垂直管理风格。
1.3 日本企业文化管理日本企业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和忠诚度,强调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和奉献。
在管理上,强调长期雇佣制度和内部晋升,管理者更注重团队合作和员工发展,倡导共识和横向管理风格。
二、决策方式的异同2.1 美国企业文化管理美国企业决策注重效率和快速决策,强调市场竞争和个体权益。
决策上,管理者更倾向于民主和下属参与,注重个体决策权和自主决策。
2.2 德国企业文化管理德国企业决策注重合理性和权威决策,强调责任和效率。
决策上,管理者更重视共识和专业判决,注重团队决策和集体决策。
2.3 日本企业文化管理日本企业决策注重集体决策和共识意识,强调组织利益和长远规划。
决策上,管理者更重视一致性和团队决策,注重内部协商和共同决策。
三、沟通方式的异同3.1 美国企业文化管理美国企业沟通注重直接和开放的方式,强调个体的自由表达和坦诚沟通。
管理者更倾向于面对面沟通和透明度,注重信息的分享和意见的自由表达。
3.2 德国企业文化管理德国企业沟通注重正式和明确的方式,强调纪律和准确度。
管理者更注重书面沟通和明确指令,注重沟通规范和信息的准确传递。
3.3 日本企业文化管理日本企业沟通注重间接和非言语的方式,强调非语言和默契的沟通。
管理者更倾向于隐性沟通和团队共识,注重非言语信号和集体意识。
各国的企业文化
![各国的企业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bf5ad2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b.png)
各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存在着差异,受到国家的历史、文化、法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对各国的企业文化的详细描述。
1. 美国企业文化:美国企业文化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竞争。
美国企业通常强调员工的个人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员工主动承担责任和冒险。
美国企业注重结果和效率,追求高回报和利润最大化。
在美国的企业中,员工之间的关系通常比较松散,强调效率和目标的实现。
2. 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
日本企业通常强调员工的忠诚和奉献精神,鼓励员工为公司全力以赴。
日本企业注重长期稳定发展,注重员工的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
在日本的企业中,员工之间的关系通常比较紧密,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目标的实现。
3. 德国企业文化:德国企业文化注重积极性和效率。
德国企业通常强调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德国企业注重质量和创新,追求产品和服务的卓越性。
在德国的企业中,员工之间的关系通常比较平等,强调公正和合作的原则。
4. 中国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注重家族观念和人情关系。
中国企业通常强调员工的忠诚和团队合作,鼓励员工为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企业注重长期发展,注重员工的培养和职业晋升。
在中国的企业中,员工之间的关系通常比较密切,强调人情关系和互惠互利。
5. 英国企业文化:英国企业文化注重自由和创新。
英国企业通常强调员工的个人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英国企业注重市场竞争和客户满意度。
在英国的企业中,员工之间的关系通常比较开放,强调自由和尊重的原则。
总结: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在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上存在差异。
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对于跨国企业的发展和合作至关重要。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国家环境,灵活调整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合资企业的文化差异 中日组织智慧大有玄机
![合资企业的文化差异 中日组织智慧大有玄机](https://img.taocdn.com/s3/m/8a596c8d84868762caaed523.png)
合资企业的文化差异中日组织智慧大有玄机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日本曾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总体上都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
因此,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行事风格以及思维模式等方面,中日两国都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由于历史、地理原因,中日文化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日系合资企业中,当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必然导致在认同感、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冲突。
企业认同感差异日:终身雇佣企业是“家”中:酬劳相当,合则聚不合则散在日本,大企业一般都实行终身雇佣制,终身雇佣制是指从各类学校毕业的求职者,一经企业正式录用直到退休始终在同一企业供职,除非出于劳动者自身的责任,企业主避免解雇员工的雇佣。
正是这种特有的制度,使得日系企业把企业利益和员工命运绑定在一起,企业成为一个大家庭,而个人是其中一员,自觉把维护企业利益当作行为准则。
而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家是基于血缘关系基础上建立的,家庭利益优于一切。
中国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以提高家庭生活水准。
而且中国的企业没有终身雇佣一说。
所以,中国人一般认为,企业付给我多少报酬,我就对企业付出多少劳动和忠诚。
相比于日本企业,中国人的企业认同感要淡很多。
一旦有其他企业提供更好的待遇,大部分人会选择跳槽。
团队意识不同日:一人是虫,集体是龙中:集体主义是一种“伦理”要求日方在企业把企业视作一个大家庭,这种高度认同感决定了他们始终具有极佳的团队意识。
工作中很重视集体力量、发挥集体智慧。
在决策上提倡集体主义,自上而下集中多数人的智慧,经过反复酝酿,直到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后才拍板定案。
与之相关的是,日本企业的激励制度主要是着眼于团体,而不是个人。
为了能发挥团队力量,日本企业要求员工要具备集体观念,善于配合协作,久而久之与他人产生默契。
中国企业也强调集体主义,但由于企业认同感并不强,所以这种集体主义多表现为一种外在伦理要求,同时又强调一种“独立人格”“忠”也是有条件的,“忠”的对象具有嬗变性。
论文:日美企业文化差异原因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论文:日美企业文化差异原因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9cfc236172ded630b1cb6e3.png)
73446 人力资源论文日美企业文化差异原因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文化与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将文化与管理放进企业中,企业文化从物质、制度以及精神这三个层面对企业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
其中,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尤为深刻。
不同的企业文化折射出各具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东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也主要体现在两大企业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西方的美国与东方的日本;两大文化的差异也导致了两国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的深刻不同。
一、日美两国企业文化不同的原因1.自然地理原因美国作为世界第二大面积国家地广人稀,同时自然资源丰富,其本身所具备的自然条件为该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丰富的资源利于企业扩大规模和生产来降低企业成本和提升企业利润,以达到组织的规模经济效应。
相比之下,尽管日本的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也相对充裕,但由于国土面积狭小并人口密集,自然资源十分紧张。
这从客观上要求他们重视唯一丰富的资源――人,使他们在企业文化上更加奉行团结协作的精神,以降低其他自然资源的损耗。
2.文化原因美国本土主要受到基督教的影响,信奉原罪观念,强调“理性本质论”。
西方企业中员工会因为好的绩效而受到赞扬、认可,但会明确主张将工作与个人情感分离,出了工作外,下属和领导之前不需要更多的个人关系。
在东方企业文化中,员工能够在工作中获得友谊,甚至认为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下属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能够获得更多额外利益价值。
所以在物质激励制度上,美国企业可以很好的实行绩效管理,而日本企业更以人为本的受年功序列制的影响。
二、不同的企业文化对日美两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形式在于制度的体现。
以上原因所导致的日美企业文化的不同使得日美两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各有自己的特殊性。
具体而言两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1.人员的可配置范围的不同日本的员工培训主要依靠内部培训,所以人员更适用于在企业内部进行配置。
日本、德国和美国企业文化的分析比较以及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日本、德国和美国企业文化的分析比较以及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f10d58b02d276a200292e28.png)
1注 重 团队 合 作精 神 . 以人 为本 的 日本 企 业文 化 日本是~ 个 自然 资源贫乏 的 国家, 需要凭借 团体 的智 慧和力量来 赢得 个人 的生存 和 发 展 。 团结协 作 、同甘 共 苦 、休 戚 与共 的 团队 精神 作 用 于企 业 , 其凝 聚 力和 创造 力 是 不可 低 估 的 。 日本 能在 较 短的 历 史时 期 内实 现经 济 腾 飞, 迅速 崛起成 为 世界第 二 经济 大 国, 很大 程度 上得 益于 这种 注重 团 队合作 、 以人 为 本 的 日本 企业 文 化 。 终 身 雇 佣制 、年功 序 列 制 、企 业 工会 制 是 日本企 业 文 化 的核 心 内容 。 日本 企业对 员工 实行长 期或 终身 雇佣制 度, 除了员 工的 失业危机 , 消 使员 工与 企业 同甘 共 苦 、共 存 亡,更 能激 发 员 工 的责任 感 、积 极 性和 创 造 力 。所 以 在 日本企业 常常 能看 到没有 加班 费也 主动加 班 的员工 。年功序 列制 即工 资和 职务 随员工 在本企 业 的工龄 的增 加而增 加 的一种制 度 。这 种制 度确保 每个 员
理 论 广 角
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日本 德 国和 美 国企 业文 化 的分 析 比较 以及 对 我 国企 业
文化建设 的启示
张 芳
( 苏技术 师范 学院) 江
[ 摘 要 ] 企业 文 化最 早 由美 国 提 出,在 日本企 业得 到 发展 和完 善 。近年 来 ,我 国也 逐 渐重 视 企业 文化 的 建设 。但 大 多还 停 留在 重形 式轻 内容 的 初级 阶段 。如何 有效 的建设 我 国的企 业文化 ?如 何让 企业 文化起 到促进 我 国企业发 展 的作用 ?本文 给 出的答案 是:分析 比较 目德美 发达 国家 的企业 文化 , 后取其 然 精 粹 , 同时 结合 我 国民族 文 化 以及 本 企 业 的 自身特 点来 构 建企 业 文化 。 [ 关键 词] 企业 文化 分 析 比较 建设 启示 中 图分类号 :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94 (00 3 22 0 10— 1X 2 1)4 04 2
试对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并说明相互借鉴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试对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并说明相互借鉴企业文化的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4d677b8c02d276a200292e64.png)
试对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并说明相互借鉴企业文化的必要性摘要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企业竞争,实质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企业要正确处理跨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各种文化冲突与矛盾,吸取外国企业文化的优点,对企业文化中的一切不适应世界进步潮流的积淀,无情的抛弃。
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文通过对日本、美国和欧洲代表性国家德国的企业文化进行分析、比较,并简述各国企业文化相互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企业文化分析借鉴1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企业领导层提倡、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时空文秘部落。
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的提高。
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
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为此,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制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2日本、美国、德国企业文化特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传统的名族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并且与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因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特征。
民族的文化传统必然要灌注于企业中,成为企业文化的底蕴和根基。
试对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并说明相互借鉴企业文化的必要性--企业文化
![试对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并说明相互借鉴企业文化的必要性--企业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66bbd10c281e53a5802ff4d.png)
目录1 企业文化的概念 (2)2 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的特点 (2)2.1日本企业文化特点 (2)2.2美国企业文化特点 (3)2.3欧洲国家企业文化特点 (4)3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的差异分析 (4)3.1企业文化管理的交汇点 (4)3.2企业文化管理的排异处 (5)4各国企业文化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的意义 (6)4.1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态度 (6)4.2个人本位与团体本位两价值取向 (6)4.3理性与非理性两种思维方式 (6)4.4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 (6)5 结论 (7)参考文献 (8)摘要企业文化的兴起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里程,是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
当今世界经济舞台,美国、德国、日本已经称霸数载。
2007年最新出炉的《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美国企业162家,德国39家,日本68家,三国相加占据总数的半壁河山。
之所以有如此战绩,很大程度归因于三国均是先进企业文化管理的实施者与践行人。
关键词:企业文化比较分析必要性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企业要正确处理跨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各种文化冲突与矛盾,吸取外国企业文化的优点,对企业文化中的一切不适应世界进步潮流的积淀,无情的抛弃。
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1 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也称公司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对企业成员和利益相关者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企业文化是从事创新的企业家为实现价值增值所做的资源重组的努力,以及在这一努力所规章的企业目的之下参与企业活动的人群及其文化传统的相互作用与融合过程。
企业文化属于形态观念的范畴,是一种以管理为目的的文化,又是一种以文化为内容的管理理论,既具有文化的特殊性,又具有管理的特性。
各国的企业文化
![各国的企业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eb91a9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f.png)
各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内部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它反映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凝结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受到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法律制度、社会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个国家的企业文化特点。
1. 美国的企业文化美国的企业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竞争。
在美国,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的创新能力和个人成就。
企业通常鼓励员工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个人发展的机会。
美国的企业文化注重结果导向,追求高效率和高质量。
员工在工作中有较高的自主权和责任感。
2. 日本的企业文化日本的企业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
在日本,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企业通常鼓励员工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目标的实现。
日本的企业文化注重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提供员工福利和培训的机会。
3. 德国的企业文化德国的企业文化强调效率和稳定性。
在德国,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技能培训。
企业通常注重员工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提供相关培训和发展机会。
德国的企业文化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倡导员工的健康和福利。
4. 中国的企业文化中国的企业文化强调家族观念和关系网络。
在中国,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的忠诚和团队合作。
企业通常强调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注重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中国的企业文化注重长期的人际关系,强调人情味和亲和力。
5. 印度的企业文化印度的企业文化强调社会等级和家族传统。
在印度,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的尊重和忠诚。
企业通常注重员工与家族的关系,强调家族价值观和传统。
印度的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晋升机会。
总结: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受到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法律制度、社会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对于跨国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适应非常重要。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国家的特点,灵便调整和发展企业文化,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凝结力。
浅谈中德企业文化差异
![浅谈中德企业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5436796f336c1eb91a375d77.png)
浅谈中德企业文化差异[摘要] 中国企业与目前的世界级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等软件方面。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企业的惟一应变对策就是变革,而文化变革又是一切变革的根本。
[关键词] 企业文化文化差异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大量国际跨国公司涌入中国,公司内部会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公司的经营管理,如营销策略等也会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而不同。
伴随着的企业跨文化冲突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企业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如何在借鉴欧美企业文化长处的基础上,形成华人企业自有的文化,制定合理有效的营销策略,为企业带来效益,成为一个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德国企业是欧洲企业的代表,笔者今年有幸在某德国电池公司实习,该公司是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型企业,生产的电池产品位于全球前五位。
通过在其公司的实习,了解了典型的德国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尤其是在企业文化构建方面。
本文将德国企业文化与国内企业文化做出了相应的比较,指出了国内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某些建议。
二、企业文化的定义企业文化作为新的管理学概念,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验后提出来的。
最早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威廉·大卫,他在1981年出版的《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中将企业文化描述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
此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
”美国学者沃特曼和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一书把企业文化概括为“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结合当代先进的思想与策略,为企业员工构建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创设一个优良的环境气氛,以帮助整体地静悄悄地进行经营管理活动。
”从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改善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和决策的制定,也可以帮助企业创造新的气氛,以适应竟争日趋剧烈的企业环境,形成高度灵活的应变能力。
对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企业团队特色的了解
![对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企业团队特色的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dd3045f561252d380eb6e6a.png)
(一)德国企业文化与德国社会文化的一致性。
(二)德国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员工素质,开发人力资源。
他们聘用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特别是冲破障碍的能力。
二是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三是具有老练的性格,能使部下信赖,富有人情味。
四是具有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三)德国企业文化强调加强员工的责任感,注重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
(四)德国企业普遍具有精益求精的意识和注重诚信为本,追求产品质量完美、提供一流服务已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
首先,他们认为高质量意识与员工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十分注意培养具有专门技能和知识的职工队伍,千方百计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第二,具有精工细作、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第三,是把好质量关,严(五)四是(四)首先,他们认为高质量意识与员工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十分注意培养具有专门技能和知识的职工队伍,千方百计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第二,具有精工细作、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第三,是把好质量关,严格检查制度,做到层层把关,严格检查。
(五)德国企业文化注重实效,融入管理,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总之,德国企业文化是规范、和谐、负责的文化。
所说规范就是依法治理,从培训中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和对法律条文的掌握,从一点一滴做起,杜绝随意性和灵活性。
和谐,就是管理体制的顺畅,人际关系的和谐。
负责,就是一种企业与职工双方互有的责任心,即职工对企业负责任,企业对职工也要负责任,企业与员工共同对社会负责。
而且德国企业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努力创造和谐、1第三、2,而在于参与竞争的各方更加努力工作。
美国企业十分重视为职工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才能。
3)软硬结合美国许多企业都用不断创新来保持自己的优势。
“只有容忍错误,才能进行革新。
过于苛求,只会扼杀人们的创造性。
”他们取得成功的因素在于以下几点:1)行动神速。
各国的企业文化
![各国的企业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cf0a2a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a.png)
各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一个组织或公司内部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工作方式,它反映了该组织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和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
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受到了各自国家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因此在不同国家的企业中,企业文化也存在着差异。
1. 美国的企业文化美国的企业文化以个人主义、自由和创新为核心特点。
在美国的企业中,员工普遍享有较高的自由度和权利,他们被鼓励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新,并且个人的成就和奖励被重视。
美国的企业文化也注重效率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竞争激烈,注重市场营销和销售技巧。
2. 日本的企业文化日本的企业文化以集体主义、忠诚和稳定为核心特点。
在日本的企业中,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被强调,员工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日本的企业文化注重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公司会提供员工终身雇佣制度和培训机会,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和技能。
此外,日本的企业文化也注重质量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3. 德国的企业文化德国的企业文化以秩序、规范和效率为核心特点。
在德国的企业中,组织结构严密,工作流程规范,注重细节和精确性。
德国的企业文化也注重员工的权益保护和参与决策的机会,员工普遍享有较高的工作保障和福利待遇。
此外,德国的企业文化也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 中国的企业文化中国的企业文化以家族观念、人际关系和忍耐力为核心特点。
在中国的企业中,家族企业占据了很大比例,家族观念和亲情关系在企业决策和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企业文化注重人际关系和人情味,员工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被强调。
此外,中国的企业文化也注重长期发展和稳定,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公民意识。
5. 印度的企业文化印度的企业文化以社会等级制度、家族观念和信仰为核心特点。
在印度的企业中,社会等级制度对员工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结构产生了影响,家族观念在企业决策和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印度的企业文化注重信仰和宗教,员工对于宗教和精神信仰的尊重和关注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企业文化 第八章 美、德、日、中企业文化的比较
![企业文化 第八章 美、德、日、中企业文化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d88b8dd5022aaea998f0f3c.png)
7
2010-10-2
注意:文化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
注意:文化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
注意:文化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
注意:文化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
8
二、中国企业文化的特征 大多是从基层奋斗过
来的,有很强的实践 能力,对社会认识也 很深刻。因此,在他 们身上,保存了许多 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优秀思想。
目前,中国的企业家
重视传统 注重实效 发展的不平衡性
中国企业在构建自己 的企业文化过程中, 善于整合各种文化资 源,坚持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原则。
4
2
2010-10-2
二、德国企业的经营理念
品牌导向的国际化经营理念
强烈的责任意识 企业创新理念与创新策略
企业创新理念与创新策略
1. 产品+服务创新策略 2.生产组织创新策略 3.技术过程创新策略
三、德国企业文化的特征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
德国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不仅表 现在重视员工的培训上,而且在管理人 才选拔与培养方面,也颇具人文特色
(一)美国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
1
2010-10-2
三 美国企业文化的特征
(二)美国企业文化的特征
1.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2.提倡竞争和献身 3.奖励创新 4.利益共享
德国企业文化
返回
一、德国企业管理的特色
一、德国企业管理的特色
(二)完善的职业培训机制
(一)从“资本主义精神” 到理性的竞争思想
一是带职到高等学校学习 二是企业内部进修 三是由劳动总署组织并付费的专项职业 技能培训。 第三项主要是针对失业人员
第二节 跨文化管理
5
2010-10-2
2. 权力距离
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文化差异分析研究
![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文化差异分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a4a94e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3.png)
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文化差异分析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了中国市场。
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本土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着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管理与运营,也对他们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文化差异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
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西方国家普遍推崇个人主义,即个人的利益高于集体的利益。
在外资企业中,这种文化特征比较明显。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集体主义,即个人利益应该服从于集体利益。
本土企业往往更愿意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工作,强调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
而在外资企业中,人们更倾向于个人竞争与表现,并且拥有较强的独立性。
2. 沟通方式的差异在外资企业中,沟通方式通常是直接而明确的。
员工之间的沟通没有太多的包装,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问题。
而在本土企业中,通常更注重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因此沟通方式可能比较婉转,甚至较为隐晦。
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社会中“关系”文化的重要性。
3. 管理模式的差异外资企业一般采用分层管理的方式,即在一个层次之上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管理者。
而本土企业则比较倾向于“像家庭一样的企业”,即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较为亲密和融洽,具有强烈的家族意识。
这种管理模式显然更加人性化和注重员工的感受与体验。
但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工作分配和晋升可能更多地依赖关系因素,这可能导致澳门网上赌搏app的人才错失发掘。
4. 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外资企业通常更注重员工的技能培训,并且可能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而本土企业则更关注员工的本身素质与技能,他们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员工通过实践和工作本身来积累经验和成长。
这种方式可能被认为具有更高的效率,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5. 对待错误与失败的态度差异外资企业通常对于错误和失败的容忍度相对较低,他们更倾向于高效地去解决问题和纠正错误。
本土企业则更注重“含蓄与克制”,他们对错误和失败的容忍度相对较高,甚至会从失败中寻找机会和经验。
外企文化大比较 德企、日企里的人情真相
![外企文化大比较 德企、日企里的人情真相](https://img.taocdn.com/s3/m/5db99a659b6648d7c1c7466e.png)
外企文化大比较德企、日企里的人情真相欧美企业是求职者心中当之无愧的明星,而日资公司却遭到冷落,受欢迎程度排在国企和民企之后。
专家认为,是企业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外企行情冷热不均。
在职场中,我们每分每秒都呼吸着这种叫“企业文化”的空气。
它无孔不入,蕴涵在身边的点滴小事之中:它是打电话的方式,它是互相之间的称呼,它是上下班的时间……今天,你可以看到不同类型企业的员工是怎样看待各自的企业文化的。
或许他们的看法有主观、偏激之处,但却是他们眼中最真实的一切。
就让我们一起——欧美型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开放民主美资企业Bill是一家全球著名的美国电脑公司的销售工程师,他的眼里激情洋溢:“你见过这样的办公室吗?它完全是开放式的,没有间隔,每人每天的位置都不同,打卡时自动分配lo?鄄cation!所有人都忙得团团转,打电话、敲键盘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我一走进办公室,看到繁忙的景象,就觉得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体内的干劲就像要往外溢似的。
”Bill说:“在公司里,大家不论职位高低,一律直呼对方的英文名,感觉很平等、很民主,这也算外企特有的风景线吧!公司对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要求很高,大家工作都很拼命,通宵加班是常事。
“我们的待遇很好,但正式员工并不多,很多员工是以协作形式聘请的,公司里的电脑、电话系统也都是外包的,成本降低了不少。
”Bill最满意的,是公司浓厚的学习氛围。
“如果你要求加薪,公司可能会犹豫;如果你要学习,公司一定欢迎。
从我们进入公司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接受永不停止的‘魔鬼式’培训了,即使做到经理,仍有不同的培训在等着你。
经过打磨,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种特有的、健康的自信,这种自信,几乎成了公司员工脸上的标签,走在人群里,我们能被准确无误地认出来。
”港台型企业文化: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港资企业小C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和记黄埔公司工作,虽然这个怀揣着洋证书的小伙子目前只是负责一些客户服务工作,但他干得兴致勃勃。
“香港人的职业精神是无可挑剔的,他们经常把‘职业操守’这个词挂在嘴边,这是他们珍贵的个人品牌。
外企文化各不同
![外企文化各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a91f743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b.png)
外企文化各不同不同外企的企业文化风格迥异,对员工的要求也各不同。
日企、韩企、欧企、美企……外企到外企的距离有多远?日企最稳定,德企最严谨,美企最平等,港企、新企最“买办腔”,法企最花边……外资企业也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找工作的时候,除非是实在迫求需要一个饭碗,求职者一定自己先掂量一下:“这家外企是不是我的菜?”都说法国男人最浪漫也最懂得放电,或者说得直白点——懂得调情,曾经工作过的那家法企的大老板就是绝对的高手。
别看人家年逾五十,头顶微秃,可外表看上去顶多40岁,练出一身真本事,完全不是本地阿叔中年发福眼袋耷拉的模样,肌肉锻炼得那叫一个好,每逢周五“便装日”那天穿上紧身T恤,火爆的栗子肉让你都不好意思面对他汇报工作。
更兼久经情场,每天用“世界上最好听的”语言口吐莲花,不仅是贴身的女秘书,就连其它部门的员工,多少人都被这位“高富帅”迷得神神道道,先后多人与他传出绯闻。
三个女人就能一台戏,女朋友太多自然难以摆得平,前女友、现女友、准女友们之间互相争风吃醋,耍宝斗法。
一个传遍全行业的经典桥段是:两女下班后共乘地铁,一女突然说自己要回公司一趟,因为,“我的内衣拉在老板办公室了。
”如此一来,公司“内斗”实在太厉害,有人离职逃出是非地,有人升官发财,有人被举报判刑,也有人直接向法国总部写信投诉。
大老板终于奉诏回国时,我已经跳槽去了一家一本正经的德国企业。
可原公司老同事跟我八卦说:新老板来了,一眼就能看出仍旧是个大情种,不知道是不是又会在公司里掀起一阵新的“竞争”,早知如此,还不如不换人呢。
十年前,朋友在一家商贸公司工作。
公司代理某个大品牌食品。
那个食品厂家当时刚刚从国企变成中法合资,法方控股。
“也不知道还能干几天?”记得那时,食品厂负责我们片区的业务员小黄经常长吁短叹。
也难怪,他五短身材、普通话都说不利索,无论形象、气质、谈吐都与人们印象中的外企员工颇有距离。
如果不是因为他姨夫是厂家所在地一个小官,他根本不可能谋到这份有油水的差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企文化大比较德企、日企里的人情真相
欧美企业是求职者心中当之无愧的明星,而日资公司却遭到冷落,受欢迎程度排在国企和民企之后。
专家认为,是企业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外企行情冷热不均。
在职场中,我们每分每秒都呼吸着这种叫“企业文化”的空气。
它无孔不入,蕴涵在身边的点滴小事之中:它是打电话的方式,它是互相之间的称呼,它是上下班的时间……今天,你可以看到不同类型企业的员工是怎样看待各自的企业文化的。
或许他们的看法有主观、偏激之处,但却是他们眼中最真实的一切。
就让我们一起——
欧美型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开放民主
美资企业
Bill是一家全球著名的美国电脑公司的销售工程师,他的眼里激情洋溢:“你见过这样的办公室吗?它完全是开放式的,没有间隔,每人每天的位置都不同,打卡时自动分配lo?鄄cation!所有人都忙得团团转,打电话、敲键盘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我一走进办公室,看到繁忙的景象,就觉得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体内的干劲就像要往外溢似的。
”
Bill说:“在公司里,大家不论职位高低,一律直呼对方的英文名,感觉很平等、很民主,这也算外企特有的风景线吧!公司对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要求很高,大家工作都很拼命,通宵加班是常事。
“我们的待遇很好,但正式员工并不多,很多员工是以协作形式聘请的,公司里的电脑、电话系统也都是外包的,成本降低了不少。
”
Bill最满意的,是公司浓厚的学习氛围。
“如果你要求加薪,公司可能会犹豫;如果你要学习,公司一定欢迎。
从我们进入公司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接受永不停止的‘魔鬼式’培训了,即使做到经理,仍有不同的培训在等着你。
经过打磨,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种特有的、健康的自信,这种自信,几乎成了公司员工脸上的标签,走在人群里,我们能被准确无误地认出来。
”
港台型企业文化:苦其心智、劳其筋骨
港资企业
小C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和记黄埔公司工作,虽然这个怀揣着洋证书的小伙子目前只是负责一些客户服务工作,但他干得兴致勃勃。
“香港人的职业精神是无可挑剔的,他们经常把‘职业操守’这个词挂在嘴边,这是他们珍贵的个人品牌。
在香港公司里,人和事分得很开,私下里可以是好朋友,但做起事来却六亲不认。
我以前曾经在一家香港人开的家族企业打工,员工都是老板的亲戚,但他们并不把这种关系带到工作中去,做错了事,照样要受罚。
刚开始,我不太习惯这种工作方式,但转念一想,这正是他们敬业精神的体现,我不仅要理解,更要向他们学习,早日融入到这种企业文化里去。
”
“香港人个个都是工作狂,这种文化已经使公司变成了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不要妄想让它停止或减速,我能做的,就是跟着一起转动,否则就会被碾得粉碎。
可以想象,在香港公司工作,压力是巨大的。
我的香港同事们,经常连续几天不眠不休,每个周末都自觉加班。
”
虽然都是中国人,但两地在生活方式、价值观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光说语言,就经常有沟通不畅的情况。
有时交流实在有障碍,就干脆使用英语。
想想看,两个中国人,却用英语沟通,这种事,恐怕只有香港公司才有吧!
台资企业
进入这家台资的电子集团,是冲着它在业内的名声来的,如今探明了水深水浅之后,蒋小姐在喊着后悔的同时,对公司仍然抱有信心。
“台湾公司很务实,新进员工都必须从基层干起。
我一报到,就被派去生产线进行为期半年的锻炼。
吃点苦是正常的,但公司不信守承诺,不重视员工的感受,却让人难以接受。
”
“我们基本工资不高,招聘时说好2000元,但来了后就变成1500元了。
当初公司许
下的承诺,通通没有兑现。
上班这么久以来,除了第一个月正常休息以外,其余每月只休息一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
我们在生产线上干了很长时间,公司还没有调我们回总部,一个女同事按捺不住,去部门经理处询问,经理却说:‘我们部门根本不要女的,你就在生产线上呆着吧,实在受不了,就走人好了。
”
“在生产线上的日子是难熬的,组长每天对我们大呼小叫,还经常告我们的状,但我还是决定熬下去。
当初应聘的时候,公司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几个台方经理为人谦和、彬彬有礼,让我感到了台资企业文明、有人情味的一面。
”小蒋说,当时就有前辈提醒她,刚进公司,条件肯定比较艰苦,但公司在行内是有实力的,否则名气不会那么大。
在这里能学到很多东西,关键在于一个字———“捱”,捱过几年后,个人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薪酬待遇也会涨得飞快。
“既然这样,那就捱吧,也许这就是台资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不如欧美企业那样规范、制度化,一切都不会来得太容易,但我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
”小蒋笑着说。
德资企业
拥有众多伟大哲学家的德国,被赋予了严谨、冷静、内敛的性格。
德资企业是否也具备这些特征呢?
安琪是西门子移动的部门经理,她在这里已经服务4年了。
“德国的企业文化,就好像西门子的手机,简单、大方,”安琪三句不离本行,“公司给了员工不小的自由度。
我们上下班不用打卡,待遇优厚,但工作压力却很小。
德企的人手,总是比实际需要的宽松很多。
我们从不加班,公司也不鼓励加班,因为德国人善于享受生活,不会把工作变成生活的全部,德国人中出现工作狂的机率非常小。
”
“德国人的严谨、细致举世闻名,我们公司当然也有体现,那就是我们的规章制度,细化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在制度的执行上,德国公司一丝不苟,不讲情面。
奇怪的是,你并不会被这些制度束缚住,它们只是恰到好处地告诉你工作有哪些流程。
只要按照流程做,没有人会来干扰你的具体操作,因为德国人更重视结果。
”
“我们的培训体系相当完善,只要做到主管级,就能被派到德国学习,我已经去了三四次了。
公司还要出钱送我去中欧攻读MBA,十几万的学费呀,这么大的手笔,恐怕只有德国公司才会有。
”
“但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们已经完全本土化了,中国文化战胜了德国文化。
在德国,如果你不喜欢别人,还可以照样拿薪水,做好自己的工作。
而在中国,‘关系’和工作目标密不可分,关系始终是很重要的。
”
日韩型企业文化:约束个性、突出等级
日资企业
日本,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以惊人的速度在战争废墟上异军突起,秘密何在?在日本某重工公司担任主管的Jacky认为,企业文化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日本企业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为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在这一点上,是受了中国儒家文化的熏陶。
他们管理严格,但为了让员工能更卖命地工作,也尽力把企业弄出家的氛围。
众所周知的终身雇佣制、企业工会,都是人情味的表现。
员工过生日、结婚,都能收到公司的祝福。
日企的福利相当好,红利、津贴就不必说了,公司还兴建游泳池、体育馆,不定期举办一些健康咨询、心理培训方面的活动。
”
但是,日企的一些做法,也让Jacky不习惯。
“日企是个只讲团体、不讲个性的地方,你在这里一定要服从服从再服从。
日本人觉得,市场竞争是团队和团队之间的竞争,雇员队伍必须整齐划一,所以我们即使有意见,也很少提出来。
另外,日本人个个是拼命三郎,在他们眼里,按时下班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他们几乎每天都在比赛谁更晚下班。
结果,我们明
明事做完了,却都不敢走,还要装出一副很忙的样子。
更有甚者,很多日本人加班都不拿加班费,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搞得我们也不好意思拿。
”
“日企的工作效率比较低,因为强调绝对服从,一个提案必须层层上报审批,耗时耗力,这一点,倒和有些国企的作风比较像。
”
韩资企业
刘先生所在的韩资企业,是中国电子行业里响当当的角色。
在这样一家公司担任中层干部的他,谈起企业文化,脸上却挂着几分无奈。
“韩国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使全体员工对企业高度认同,对企业战略目标高度理解,为企业付出劳动时高度自觉。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都要接受为期两周的新入社员培训,每天高喊热爱企业的口号,拉练、爬山。
平日的管理也非常严格,有的员工吃饭时没有穿工作服,结果要么不吃饭,要么接受罚款。
在这种环境下,员工渐渐都认同了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工作习惯。
”
刘先生说,按规定,他们每周工作6天,每天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7点20分,下班前还要向上级详细汇报一天的工作情况。
好在他们的培训计划比较吸引人,很多年轻的技术人员都有去韩国受训的机会。
但是,在韩企晋升相当困难,他能走到今天,付出了几倍于常人的努力。
“工作的艰辛并不算什么,最大的问题是,韩国人和中国人的地位不够平等。
韩国人的工资是中国人的很多倍,就连食堂里的饭菜,也有明显的档次。
公司里的领导职位也几乎全被韩国人占据着,中国人再出色,也得不到提拔。
我感觉自己在这里的发展已经到顶了,下一步该怎么走,我很茫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