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十大词人——李后主剖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

“赤子之心”李后主

一,李后主其人

李后主(937—978),初名从嘉,后名李煜,字重光,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他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亡国之君。

李后主之所以非常有名,主要不在于他是一个亡国之君,主要在于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亡国之君。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83个亡国之君。在所有的亡国之君当中,李煜的才华是首屈一指的。

1,李后主的才华

李后主在绘画、书法、音乐、文学、佛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是在词的创作方面,达到了一个无人可及的高度。近代词学大师况周颐讲:

后主词无上上乘,一字一珠,勿庸选择。

——况周颐《历代词人考略》“上乘”是一个佛教用语,在这里是指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上品”。况周颐说李后主的词是“无上上乘”,就是说在词史上,再也没有比他的词更好的词了;他说李后主的词“一字一珠,勿庸选择”,是说李后主的词在艺术上是无可挑剔的。

可能有人会认为,况周颐的话是不是有些说过头了?其实在词学界,许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现代词学大师王国维、唐圭璋等,都是

这个观点。例如唐圭璋先生就这样讲:

在词一方面,第一就要推到李后主了。

——唐圭璋《李后主评传》李后主的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真实,自然,体现了词人的真性情,不假雕饰,如同天籁。李后主可以说是“词中的后主”,“词中的皇帝”。

2,年轻时不过问政治

李煜虽然生长在帝王之家,但是年轻的时候,从不过问政治。宋人陈彭年讲:

后主幼而好古,为文有汉魏之风。母兄冀为太子,性严忌,后主独以典籍自娱,未尝干预时政。

——[宋]陈彭年《江南别录》李煜从小就喜欢读古书,他自己的文章也有汉魏古风。他的兴趣,他的快乐,全都在古代的典籍当中,从来不过问政治。

陈彭年在南唐生活了16年,曾经被李煜召进宫里,和李煜的第二个儿子仲宣一块读书,他的这个记载是可信的。

3,不过问政治是为了避嫌

李煜为什么不过问政治?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呢?说起来有些出人意料,这居然跟他的长相有关。据史书记载,李煜的长相有这样几个特点:

广颡(sǎng),隆准,丰颊(jiá),骈齿,一目重瞳子。

脑门子很开阔,鼻梁很高,脸颊很丰满,牙齿重叠,而且有一只

眼睛有两颗瞳仁。这种长相,就是古人所说的帝王之相。

据史书记载,刘邦就是隆准,周武王就是骈齿,舜帝和项羽就是重瞳。而李煜的祖父,南唐开国皇帝李口,就是“广颡隆准”。

李煜有10兄弟,他是老六,前面还有五个哥哥。按照“立长不立幼”的惯例,他是不可能被立为太子,不可能做皇帝的。对于这一点,他自己是很清楚的,所以不做“非分之想”。但是由于生成这么一副帝王之相,反倒受到自己的亲哥哥、太子弘冀的猜忌。《十国春秋》记载:

广额,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从嘉避祸,惟覃思经籍。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南唐·后主本纪》文献太子就是他的长兄弘冀。从嘉,就是李煜最初的名字。覃思经籍,就是深入思考古代的典籍。

人生什么都可以选择,就是父母不能选择,长相不能选择。李煜有什么办法呢?我想他的内心,一定是很纠结的。

为了避免太子的猜忌和迫害,李煜只有远离政治,专心读书,把自己的全部心思,都寄托在音乐、绘画、书法、诗词和佛经上面。

为了向太子,也向所有的人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他先后为自己取了几个雅号:

钟峰白莲居士

钟峰隐居

钟峰隐者

“钟峰”,就是南京的钟山;“居士”,就是在家里修行的人;“白莲居士”,就是像白莲一样出污泥而不染的居士。常言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李煜隐于钟山下的皇宫,可以说是一个大隐士。他的这些雅号,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他的一种处世态度,这就是:远离政治,与世无争。

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环境造成的。李煜的危险处境,使得他选择一种远离政治、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久而久之,这种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就养成了一种单纯的性格,养成了一种真性情。

4,阴差阳错做了南唐国主

常言道:“天道不测,造化弄人。”李煜的一生就应验了这句话。出乎他的意料,也出乎当时所有人的意料,就在他23岁的时候,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这一年的九月,太子弘冀因病去世。而在太子去世之前,李煜的其他四个哥哥早已先后去世。那么按照惯例,就只能是由他来接班了。

25岁的那一年,李煜被正式立为太子。做太子不到五个月,他父亲(中主李璟)去世,李煜继位做了皇帝,也就是南唐后主。

虽然由于命运的安排,李煜无意间做了南唐国主,但是,就他的个人条件以及当时的形势来看,他是否合适做这个国主呢?

事实证明,他做这个国主,显然是不合适的。

第一,长期深居简出,不问政治,一旦做官就做很大的官,实际上并不了解情况,既不了解民间的疾苦,也不了解官场的复杂。

第二,长期与书本打交道,与音乐、绘画、书法、诗词、佛经打交道,与古人打交道,很少与现实中的人打交道,性格单纯,性情率真,缺乏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和经验。

第三,北宋早已虎视眈眈,南唐的国事风雨飘摇。早在李煜即位之前的六年,也就是公元955年,后周就基本上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并且开始攻打南唐了。李煜即位的时候,也就是公元961年,宋朝已经建立一年多了。李煜亡国(975)之前,北宋已经平定了南方的南平(963)、后蜀(965)、南汉(971)等三个小国,平定南唐是迟早的事。李煜应对不了这种外部局势。

第四,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南唐小朝廷内部又意见不一,党同伐异,长期争论不休。李煜也应对不了这种内部局势。

5,被“小长老”忽悠

在这种复杂的内外情形之下,李煜由于缺乏经验,性格单纯,所以常常被人忽悠。小的不说,只说一件大事。

据陆游《南唐书》等史书记载,北宋平定南平(今湖北荆州、荆门一带)、后蜀(今四川)之后,就着手准备对南唐用兵。在正式用兵之前,他们要弄清南唐的底细,就决定派间谍过江来侦察。派什么人来呢?他们得知李煜笃信佛教,于是就投其所好,物色一个小和尚过江,到了金陵(南京),自称“小长老”。此人用了大量的珍宝,贿赂南唐的关键人物,于是得以进宫。进宫之后,就大讲特讲天宫地狱因果报应之事。李煜对他大加推崇,以为是“一佛出世”,对他深信不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