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煜(937一978),字重光,南唐后主,在位仅十五年,史称“李后主”。

唐末纷乱,地方割据势力纷纷称帝,南方诸国并立,在江淮地区前后有吴和南唐。吴臣徐知浩废吴主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徐自称唐朝后裔,遂改李姓,建都金陵(南京)。南唐在975年被北宋灭亡,后主李煜肉袒出降,被俘至东京,封“违命侯”,过着名为王侯,实则囚徒的生活。978年的七夕,据说因后主在囚禁之所命歌妓作乐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抒亡国之痛,寄故国之思,而被宋太宗毒死,死时年仅42岁。“薄命君王”为才名,为才死。

前期贵为帝王,后期沦为阶下之囚,反差极大的生活经历,使李煜对生活的感触较之一般人更为深刻,这就使他在词创作方面眼界更大,感慨更深。加之,他在即位之前,由于生得阔额丰颊骄齿,一目重瞳子,所以在宫廷争斗中,遭到太子弘冀的猜忌。为避祸曾隐于山林,不参与政事,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读书、研读诗词、书画音乐上。据资料记载:“后主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其所画林木飞鸟,远出常流,高出意外。”可见李后主天赋卓越。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称:“李后主才高识博,雅尚图书,蓄聚尤丰,尤精鉴赏。”李煜凭着高度的鉴赏力,破除浮靡的词风,使词精而不浮,艳而不淫,形成一种清丽的风格,有矫枉过正之功。再者,南唐统治地区金陵、扬州是长江中下游最繁荣的都市,南唐君臣皆雅好文学,因此南唐作词之风炽烈。陈世修的《阳春集序》说:“金陵盛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或当宴集,多云藻思为乐府新词,俾歌者倚丝竹歌之,所以娱宾遗兴也。”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加之政治方面的原因和大、小周后的影响(据说大周后曾得到《霓裳羽衣曲》的残谱,她用琵琶来弹,竟然补足全谱),再加本人的秉赋使李煜的词创作在南唐词人中卓然独树一帜。

李煜的词早期不过是帝王奢侈淫乐生活的写照。但是和《花间集》中的词作相比,艺术却已见不凡。内容上虽然和陈后主的宫体诗《玉树后庭花》如出一辙,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异样,语言自然明快,流丽如珠;词中形象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感情真率甚至有点放纵的倾向。全不似花间词浓艳香软、矫情伪饰。如《一斛珠》:“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绣床斜凭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词中那女子的娇憨情态,宛在眼前,呼之欲出。其他如《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等虽写艳情却自有种清丽的风格,“归来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亡国之后,李煜词风大变。生活的大起大落,使李煜从醉生梦死、酣歌曼舞的生活中清醒过来。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只能日日以泪洗面,并把这苦痛倾泻在词作之中。这时期他的词往往写眼前穷愁凄凉之境地,忆往昔繁荣之生活,通过今昔对比,抒发自己的家国沦亡的苦痛。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中充满着无穷无尽的难以排解的悲愁。

细读李煜这时期的词作,可以看到,他把亡国之痛直接写在词里,且采用白描的手法,准确而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悲痛心绪。这就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人通过妇女形象的描绘,无

意流露或曲折表达自己心情的手法,而直接在词里倾泻自己的家国沦亡之苦痛;而非男女惜别之心痛,这就使他的词较之晚唐五代其他词人之作,眼界确实更阔,不再是花前月下樽前闺房好。同时感慨也更深,不再是儿女离情别恨的缠绵伤感,而是家国沦亡世事沧桑之巨变的剧痛,脱尽了脂粉气、柔媚味,而以自然寻常之语,来营造幽美的意境,读后往往给人一种凄厉、绝望、抑郁的美感。如《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从而摆脱了前人的窠臼,摆脱了唐五代词适合红伶歌妓演唱的柔媚香软气息,而变为家国沦亡悲痛心绪的抒发,从传统中灿然走出,开清丽自然真率之风格。真情倾注,形象表达,天真自然,使李煜词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读李煜词觉得情动于衷,他把人人心中所欲言而又不能言的东西,写得那么形象化、具体化,使人心里感觉到、眼里似乎也看得到、手里似乎也触摸得到,一句话,可听可看可感可触,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受到人们的喜爱。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词至两宋,成就辉煌,词家众多,流派纷呈,但总的来说,不外乎两大派别:婉约和豪放。婉约派重视歌辞与音乐的关系,作词讲究音律美、意境美;豪放派重视恢张词体,革新词作内容。综观这两大流派的创作,婉约派主张词缘情,别是一家,作品多为伤离怀远,抒发离愁别恨,且大都讲究意境的创设,做到情致深婉,这与李煜在词中以寻常主构造优美意境、倾吐真情一致。翻开宋词,大小晏之词、秦学士之词、李清照之词,无不从中可以找到李词的影子,李清照词更类李煜。沈去矜说:“词中二李,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当行本色。”而其他婉约词人如柳永结合自身经历,扩大词的题材,和李煜多么相似,而柳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和李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异曲同工,臻于妙境。

而豪放派恢张词体,扩大词的题材,无事无意不可入词,在词中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使词的题咏范围空前扩大,使词的作用和诗一样,这和李煜扩大词作题材,把词由描写转向抒情的做法相似,只是风格各异,苏辛等大家走得更远,做得更好罢了。

由上可知,李煜词对词的发展在题材上有开拓之功,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有创新之绩,对后世词家创作影响颇大,在词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但前代文人对其评价有的显得过誉,如清代谭献在《词辨》中说“后主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王鹏运《半塘老人遗稿》说李词“以为词中之帝,当之无愧色矣”。有的贬他在温韦之下,也有失公允,如陈廷焯说:“后主词思路凄婉,词场本色,但不及飞卿之厚。”从历史的发展观点来看,我们认为明代胡应麟的评价较为客观:“李词清丽而不浮靡,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之后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越过晚唐五代的词,成为宋词的开山,在词史上有杰出成就。”诚如王国维所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由于个人不平常的遭遇,时代的风气影响,及晚唐五代以来词人们在艺术上的不断探索(如冯延巳),加上李煜卓越的艺术才能,使李煜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把词的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就像建安诗人之于五言诗,初盛唐诗人之于七言诗,李煜为两宋词的繁荣发展开辟了道路,为中国词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