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loader流程
bootloader原理
bootloader原理引言:在计算机系统中,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是启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第一个程序。
它的主要作用是初始化系统硬件并加载操作系统内核,使计算机能够正常启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bootloader的原理和工作流程。
一、bootloader的作用bootloader是计算机启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初始化硬件:bootloader负责初始化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CPU、内存、外设等。
通过与硬件交互,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2. 加载操作系统内核:bootloader从硬盘或其他存储设备中读取操作系统内核的镜像文件,并将其加载到内存中。
加载完成后,将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
3. 提供启动选项:bootloader可以提供多个启动选项,允许用户选择不同的操作系统或系统配置。
这在多系统或多配置的计算机中尤为重要。
二、bootloader的工作流程1. 加电自检:当计算机加电时,CPU会首先执行自检程序,检测硬件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自检完成后,将转移到bootloader程序上。
2. 加载bootloader:在计算机的硬盘或其他存储设备中,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存放着bootloader程序。
CPU会通过读取存储设备上的引导扇区,将bootloader加载到内存中。
3. 初始化硬件:bootloader会初始化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包括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这些初始化操作是为了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为操作系统的加载做好准备。
4. 加载操作系统内核:bootloader会从存储设备中读取操作系统内核的镜像文件,并将其加载到内存中的指定位置。
加载完成后,bootloader将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
5. 启动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接管控制权后,会执行自己的初始化操作,并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至此,计算机的启动过程完成。
三、bootloader的实现方式bootloader的实现方式因计算机架构和操作系统而异。
BootLoader启动过程分析
BootLoader启动过程分析一、 Boot Loader的概念和功能1、嵌入式Linux软件结构与分布在一般情况下嵌入式Linux系统中的软件主要分为以下及部分:(1)引导加载程序:其中包括内部ROM中的固化启动代码和Boot Loader两部分。
而这个内部固化ROM是厂家在芯片生产时候固化的,作用基本上是引导Boot Loader。
有的芯片比较复杂,比如Omap3,他在flash中没有代码的时候有许多启动方式:USB、UART 或以太网等等。
而S3C24x0则很简单,只有Norboot和Nandboot。
(2)Linux kernel 和drivers。
(3)文件系统。
包括根文件系统和建立于Flash内存设备之上的文件系统(EXT4、UBI、CRAMFS等等)。
它是提供管理系统的各种配置文件以及系统执行用户应用程序的良好运行环境的载体。
(4)应用程序。
用户自定义的应用程序,存放于文件系统之中。
在Flash 存储器中,他们的一般分布如下:但是以上只是大部分情况下的分布,也有一些可能根文件系统是initramfs,被一起压缩到了内核映像里,或者没有Bootloader参数区,等等。
2、在嵌入式Linux中为什么要有BootLoader在linux内核的启动运行除了内核映像必须在主存的适当位置,CPU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1】CPU寄存器设置:R0=0;R1=Machine ID(即Machine Type Number,定义在linux/arch/arm/tools/mach-types);R2=内核启动参数在RAM中起始基地址;【2】CPU模式:必须禁止中断(IRQs和FIQs);CPU 必须工作在是超级保护模式(SVC) 模式;【3】Cache和MMU的设置:MMU 必须关闭;指令Cache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数据Cache必须关闭;但是在CPU刚上电启动的时候,一般连内存控制器都没有配置过,根本无法在内存中运行程序,更不可能处在Linux内核的启动环境中。
Bootloader的结构和启动过程
Bootloader的结构和启动过程CPU上电后,会在某个地址开始执行,比如MIPS结构的CPU会从0xBFC00000取第一条指令,而ARM结构的CPU则从0x00000000开始,嵌入式开发板中,需要把存储器件ROM或Flash 等映射到这个地址。
而Bootloader就存在这个地址的开始处,这样一上电后就会从这个地址处执行。
Bootloader执行后从板子上的某个固态存储设备上将操作系统OS加载到RAM中运行。
(一些功能强大的Bootloader,比如U-boot在正常启动加载后可以延时若干秒(也可以自己设置),等待终端用户按下任意键后便可进入到下载模式;如果在指定的时间内没有按键,U-boot则会启动Linux内核,内核的启动参数可以是默认的或是由U-boot传递给它的)。
**注意:有的CPU在运行Bootloader之前先运行一段固件(firmware)中固化的boot代码,比如x86结构的CPU就是先运行BIOS中的固件然后才开始运行硬盘第一个分区中的Bootloader。
在大多数的嵌入式系统中并没有固件,Bootloader是上电后运行的第一个代码。
**下面便更细致得说明Bootloader的启动过程:从固态存储器上启动的Bootloader大多数是分二个阶段来启动的。
**第一个阶段**使用汇编代码来实现,它主要完成一些依赖于CPU体系结构的初始化,比如关看门狗、关中断、初始化RAM、将第二阶段调用的C语言代码复制到RAM(非必须,例如对于NOR Flash 等设备可以直接在上面执行,只不过比在RAM上执行效率低),设置CPU的速度和时钟频率(非必需,也可以放在第二阶段),设置好栈,跳转到第二阶段的C语言入口处等;**第二个阶段**通常用C语言来实现,它主要用来:初始化本阶段要用到的硬件设备、检测系统内存映射(就是确定板上使用了多少内存,他们的地址空间是什么)、将内核映像和根文件系统映像从Flash 上复制到内存RAM并且在内存中的某个固定位置为内核设置启动参数Boot parameters(Flash上的内核映像有可能是经过压缩的,那么读到RAM后还要进行解压。
移植Bootloader过程总结
一.linux系统上电后启动过程:---→启动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一些CPU在运行bootloader之前,会先运行一段固化的程序)。
--->启动内核--->挂载根文件系统其中,Boot paramoters分区中放置一些可设置的参数,比如,IP地址、串口波特率、要传递给内核的命令行参数等。
二.为什么要进行bootloader移植?---→bootloader的实现依赖于具体的硬件,而在嵌入式产品中硬件的配置千差万别,即使相同的CPU,它的外设也有可能不同,所以不可能有一个bootloader支持所有的CPU,即使是支持CPU架构比较多的U-Boot,也不是拿来就能用的,也需要做一些简单的移植。
三.Bootlader的启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硬件设备的初始化(进入svc模式、关闭watchdog、禁中断、设置系统时钟频率、初始化存储控制器、初始化堆栈)。
--->uboot的代码重定位,从nand中拷贝至sdram中,默认是从norflash拷贝至sdram--->跳转到第二阶段c代码继续执行第二阶段:--->初始化本阶段要使用的硬件设备(如串口)。
--->检测系统内存的映射(memory map)。
--->从flash读取内核镜像和文件系统到sdram中。
--->为内核设置启动参数。
--->启动内核。
注意:1、所谓检测内存映射,就是确定板子上使用了多少内存,它们的地址空间如何2、存储在flash上的内核镜像可能是压缩的(如.cramfs 格式),在读到内存中就需要解压,但是对于带有自解压功能的内核来说,是不需要boorloader来解压。
3、将根文件系统拷贝到sdram中,这个不是必须的,具体看内核访问它的方式。
第二章--Bootloader启动流程分析
为运行域地址,通常为 RAM 的高端地址)测试内存空间是否有效; ③ 复制 Bootloader 的 stage2 代码到 RAM 空间中; ④ 设置好堆栈; ⑤ 跳转到 stage2 的 C 函数入口点。
/* 设置内存起始地址 */ params->u.mem.start = bd->bi_dram[i].start;
/* 设置内存大小 */ params->u.mem.size = bd->bi_dram[i].size; /* 使 params 指向下一个标记 */ params = tag_next (params); } }
标记的数据结构为 tag,它由一个 tag_header 结构体和一个联合体组成。
tag_header 结构体表示标记的长度和类型,比如是表示内存还是命令行参数。
对于不同类型的标记使用不同的联合体。对于 tag 和 tag_header 的定义可以在
网蜂提供的 U-Boot 的源码中 arch/arm/include/asm/setup.h 文件中找到,即:
/* 使 params 指向下一个标记 */ params = tag_next (params); }
static void setup_memory_tags (bd_t *bd) {
int i; for (i = 0; i < CONFIG_NR_DRAM_BANKS; i++) {
/* 设置内存标记 */ params->hdr.tag = ATAG_MEM; params->hdr.size = tag_size (tag_mem32);
单片机bootloader原理
单片机bootloader原理一、引言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核心、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在单片机的开发过程中,bootloader(引导程序)被广泛应用,其作用是在系统上电或复位时,负责加载和启动应用程序。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bootloader的原理和工作流程。
二、bootloader的作用bootloader是单片机系统的第一个运行的程序,其主要作用如下:1. 初始化系统的硬件资源,如时钟、中断等。
2. 加载和运行应用程序。
3. 支持固件更新,可以通过串口或其他接口加载新的应用程序。
4. 提供调试和故障排除的功能。
三、bootloader的原理bootloader的原理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系统上电或复位后,单片机会从固定的地址开始执行代码,这个地址就是bootloader的入口地址。
2. bootloader首先会进行硬件初始化,包括时钟设置、中断向量表的初始化等。
3. 然后,bootloader会检查是否存在新的固件更新。
如果有更新,bootloader会加载新的固件到指定的存储空间。
4. 如果没有固件更新,bootloader会加载应用程序到内存中,并跳转到应用程序的入口地址开始执行。
5. 应用程序执行完毕后,bootloader可以对系统进行复位或其他操作。
四、bootloader的工作流程下面以一个简单的bootloader工作流程来说明其原理:1. 单片机上电或复位后,开始执行bootloader的代码。
2. bootloader首先进行硬件初始化,设置时钟、中断等。
3. bootloader会检查是否存在固件更新的标志。
如果有标志,则执行固件更新操作。
4. 如果没有固件更新标志,bootloader会加载应用程序到内存中,并跳转到应用程序的入口地址开始执行。
5. 应用程序执行完毕后,bootloader可以对系统进行复位或其他操作。
五、bootloader的优点bootloader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灵活性高:bootloader可以根据需求加载不同的应用程序,实现系统的灵活升级和更新。
bootloader刷写流程,基于capl
bootloader刷写流程,基于capl下面是一个基于CAPL语言的bootloader刷写流程的示例:1. 首先,定义一些常量和变量,包括刷写指令的标识符、地址、数据等信息。
variables{message canMsg;dword flashAddress;byte flashData[8];其他变量}const dword FLASH_COMMAND_ID = 0x123; 刷写指令的CAN标识符const long FLASH_TIMEOUT = 1000; 刷写超时时间其他常量2. 定义一个发出刷写指令的函数,该函数会根据输入的参数组装一个CAN消息,并发送出去。
void sendFlashCommand(dword address, byte data[]){message msg;msg.id = FLASH_COMMAND_ID;msg.dlc = 8;设置刷写指令的数据域内容msg.data[0] = address >> 24;msg.data[1] = address >> 16;msg.data[2] = address >> 8;msg.data[3] = address;for(int i=0; i<4; i++){msg.data[4+i] = data[i];}发送刷写指令output(msg);}3. 定义一个接收刷写结果的函数,该函数会等待CAN消息的到来,并对接收到的结果进行验证和处理。
on message FLASH_RESULT_MSG{检查刷写结果if(this.data[0] == 0x01) 刷写成功{处理刷写成功的情况}else 刷写失败{处理刷写失败的情况}}4. 在主函数中,进行刷写流程的控制和调用。
可以使用定时器来管理刷写超时。
on timer FlashTimeoutTimer{刷写超时处理逻辑}void flashProcedure(){设置刷写地址和数据flashAddress = 0x12345678;for(int i=0; i<4; i++){flashData[i] = 0xAB;}发送刷写指令sendFlashCommand(flashAddress, flashData);启动刷写超时定时器setTimer(FlashTimeoutTimer, FLASH_TIMEOUT); }void main(){刷写流程的入口flashProcedure();等待刷写结果wait(1);}上述示例代码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改和扩展。
android启动流程
android启动流程Android启动流程。
Android系统启动流程是指Android设备在开机时,系统从无到有的整个启动过程。
了解Android启动流程对于开发者和系统维护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将对Android启动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1. 加电启动。
当用户按下设备的电源按钮时,电源管理芯片开始为设备供电,同时CPU开始执行启动代码。
此时,设备进入了启动阶段。
2. Bootloader启动。
在加电启动后,设备会首先运行Bootloader,Bootloader是设备的引导程序,负责初始化硬件并加载操作系统。
Bootloader会检查设备的硬件情况,然后加载操作系统内核。
3. 内核启动。
一旦Bootloader加载了操作系统内核,内核开始初始化设备的硬件,包括CPU、内存、外设等。
内核还会挂载根文件系统,并启动init进程。
4. init进程启动。
init进程是Android系统的第一个用户空间进程,它负责启动系统的其他进程和服务。
init进程会读取init.rc文件,根据文件中的配置启动系统服务和应用程序。
5. 系统服务启动。
在init进程启动后,系统服务会被依次启动。
这些系统服务包括SurfaceFlinger、Zygote、AMS(Activity Manager Service)、PMS(Package Manager Service)等,它们负责管理系统的各个方面,如界面显示、应用程序管理、包管理等。
6. Launcher启动。
当系统服务启动完成后,Launcher会被启动,用户可以看到设备的桌面界面。
Launcher是Android系统的桌面管理器,负责显示桌面、启动应用程序等功能。
7. 应用程序启动。
最后,用户可以通过桌面上的图标启动各种应用程序,进入到自己想要使用的应用程序中。
总结。
Android启动流程经历了Bootloader启动、内核启动、init进程启动、系统服务启动、Launcher启动和应用程序启动等步骤。
BootLoader启动流程
目录 CONTENTS
2
1
问题的提出
2
系统启动顺序
3
启动流程的两个阶段
4
折线图绘制实例
5
总结与思考
问题的提出
3
在学习BootLoader时,我们会发现,最初始阶段的代码都是使用汇编语言编 写的,而后续的代码则会使用高级语言(通常是C语言)进行编写。这其中有 什么必然性吗?
启动流程的两个阶段
5
BootLoader的启动通常分为两个阶段: ➢ 依赖于处理器体系结构的代码,如处理器初始化代码等,通常都放在第一阶段。此 时内存还不能使用,处理器直接从ROM中获取指令,代码用汇编语言来实现。 ➢ 第二阶段则运行在内存中,通常用C语言来实现,以便实现复杂的功能,而且有更好 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
启动流程的两个阶段
BootLoader启动第一阶段的工作如 下: ➢ 设置异常向量。 ➢ 设置处理器的速度、时钟频率及 中断控制寄存器。 ➢ 初始化内存控制器。 ➢ 将ROM中的程序拷贝到R拷贝AM中。 ➢ 将堆栈指针指向正确的内存地址。 ➢ 跳转到RAM中执行。
电源
时钟
异常向量表 BootLoader程序
操作系统映像的并 拷 贝
嵌 入 式
操作系统的入口地址
处
理
器
RAM
系统的启动顺序
电源 时钟 BootRom RAM
最小系统
Local Bus 内存总线
嵌 入 式 处 理 器
内存控 制器
4
外 围 设 备
地址数据总线
嵌入式系统中的内存控制器通常集成在嵌入式处理器中,在系统启动的时候,由于内存控 制器还没有进行正确的配置,此时内存是无法使用的。没有了内存,就不能进行高级语言 的函数调用,这就是系统的初始代码只能使用汇编语言的原因。
uboot 代码运行流程
uboot 代码运行流程U-boot是一款ARM处理器启动管理程序,在ARM开发板研发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在开发板上提供各种服务和支持,使得用户能够轻松地启动系统和进行应用开发。
本文将从U-boot代码运行流程方面来介绍U-boot的一般执行过程。
U-boot代码运行流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bootloader代码执行流程和内核启动代码执行流程。
1. Bootloader代码执行流程Bootloader是指从CPU开始运行到操作系统启动、执行前的代码。
它的主要功能是加载操作系统内核、初始化硬件环境以及对操作系统进行配置等。
U-boot在启动过程中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1)CPU复位在系统上电或者发生复位时,CPU内部控制块将根据复位信号重新启动,并从指定地址处读取第一条指令。
2)初始化硬件U-boot对内存、Flash、串口等硬件进行初始化,然后启动U-boot的“彩屏”启动画面。
3)读取启动设备U-boot通过Boot Device Driver从存储设备(SD卡、NAND Flash等)中读取启动文件,然后执行它。
默认情况下,U-boot会从SD卡中读取启动文件。
4)解析启动文件U-boot解析启动文件,提取内核映像、设备树和命令行参数等关键信息。
然后执行其它操作,如设备树重定位、加入命令行参数等。
5)启动内核U-boot将内核映像从Flash中加载到内存中,并将控制权转交给内核。
此时内核开始执行,U-boot自己退出。
2. 内核启动代码执行流程内核启动代码主要是内核启动过程中的初始化工作。
启动过程中,操作系统需要对内存进行初始化、加载一些关键模块、初始化驱动程序等工作,以实现操作系统本身的功能。
1)内核初始化内核初始化包括内存管理、进程管理、文件系统、驱动程序初始化等。
此时内核会创建init进程和kthreadd进程。
2)加载模块内核启动后加载模块,模块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如网络支持、图形界面等。
bootloader的工作原理
bootloader的工作原理Bootloader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负责引导操作系统的加载和启动。
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当计算机加电后,首先由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进行自检,然后将控制权交给bootloader。
那么,bootloader是如何工作的呢?我们需要了解bootloader的位置和存在形式。
在计算机中,bootloader通常位于硬盘的主引导扇区(Master Boot Record,MBR)或特定的分区(如EFI系统分区)。
在启动过程中,计算机会首先加载MBR或EFI系统分区中的bootloader。
接下来,bootloader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硬件初始化:bootloader首先会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初始化,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这是为了保证在操作系统加载之前,计算机的硬件能够正常工作。
2. 文件系统加载:bootloader需要加载操作系统所在的文件系统,以便后续能够读取操作系统的文件。
不同的操作系统可能使用不同的文件系统,比如Windows使用FAT32或NTFS,Linux使用ext4等。
因此,bootloader需要支持并能够识别这些不同的文件系统。
3. 操作系统加载:bootloader会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从文件系统中找到操作系统的启动文件,并将其加载到内存中。
启动文件通常是操作系统的内核文件,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核心代码和驱动程序。
4. 内核初始化:一旦操作系统的内核文件被加载到内存中,bootloader会将控制权交给内核,让操作系统开始初始化。
在这个阶段,操作系统会完成一系列的初始化工作,如初始化进程、设备驱动程序等。
5. 启动完成:当操作系统初始化完成后,bootloader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此时,操作系统已经完全加载到内存中,并开始运行。
bootloader会退出,并将控制权完全交给操作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计算机架构和操作系统会有不同的bootloader。
bootloader的工作流程
bootloader的工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深入理解Bootloader的工作流程Bootloader是计算机系统启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操作系统加载前的第一段运行代码,负责初始化硬件设备和加载操作系统。
bootloader工作原理
bootloader工作原理一、引言在计算机系统中,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是启动计算机系统的第一个程序,它负责初始化硬件设备、加载操作系统内核,并将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
本文将深入探讨bootloader的工作原理,包括引导过程、启动流程、主要功能等。
二、引导过程引导过程是计算机系统启动的第一个阶段,它从系统上电开始,直到操作系统内核加载完毕。
下面是引导过程的详细步骤:1.上电自检(Power-On Self-Test, POST):计算机硬件进行自检,检查硬件是否正常工作。
2.加载BIOS:计算机启动时会加载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BIOS是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桥梁。
3.寻找可引导设备:BIOS会根据预设的启动设备顺序(如硬盘、光盘、USB等)寻找可引导设备。
4.加载bootloader:一旦找到可引导设备,BIOS会将控制权交给该设备上的bootloader。
5.bootloader初始化:bootloader会初始化计算机硬件设备,如显示器、键盘等。
6.加载操作系统内核:bootloader会从磁盘或网络中加载操作系统内核到内存中。
7.跳转到操作系统内核:一旦操作系统内核加载完毕,bootloader会将控制权转交给内核,操作系统开始执行。
三、启动流程bootloader的启动流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主引导程序(Master Boot Record, MBR)、可加载程序(Loader Program)和操作系统内核。
下面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功能和流程:1. 主引导程序(MBR)MBR是位于硬盘的第一个扇区(512字节),它包含了主引导记录、分区表和结束标志。
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占446字节,其中包含了bootloader 的代码。
分区表(Partition Table)占64字节,记录了硬盘的分区信息。
结束标志(Boot Signature)占2字节,用于标识MBR的结束。
第7章-Bootloader
7.3 Bootloader启动流程
– 调用内核。
• Bootloader调用Linux kernel的方法是直接跳 转到内核的第一条指令处。在跳转时必须满足下列 条件。
– CPU寄存器的设置:R0为0;R1为机器类型ID(机器类 型参见 linux/arch/arm/tools/mach-types目录); R2为启动参数,标记列表在RAM中的起始基地址。 – CPU模式:必须禁止中断(IRQs和FIQs);CPU必须设 置为SVC模式。 – Cache和MMU的设置:MMU必须关闭;指令 ICache 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数据 DCache 必须关闭。
第七章 Bootloader
本章内容
• Bootloader的概念和类型 • 重点:U-Boot的开发调试和使用。 • 理解Bootloader的工作原理和代码实现。
嵌入式开发流程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启动代码Bootloader的实现/移植 kernel的配置/移植/编译
根文件系统(Cramfs)的实现
7.3 Bootloader启动流程
– 将kernel和根文件系统映像从flash上读到 RAM空间中。 • 由于像 ARM 这样的嵌入式 CPU 通常都是在统一 的内存地址空间中寻址 Flash 等固态存储设备的, 因此从 Flash 上读取数据与从 RAM 单元中读取 数据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一步骤包括两部分内容: 规划kernel和根文件系统所占用的内存范围和将它 们从flash上进行拷贝。
• 比如,RedBoot在启动时处于正常的启动加载模式, 但是它会延时3秒等待终端用户按下任意键而将 RedBoot切换到下载模式。如在等待时间内没有接 收到用户按键,则继续启动 Linux 内核。
Bootloader过程简介
Bootloader过程简介1. 引言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在操作系统启动之前,计算机系统首先要执行一个称为Bootloader的程序。
Bootloader是一个小型的程序,负责加载操作系统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对Bootloader的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定义、功能和执行过程。
我们将使用Markdown格式来展示文档内容。
2. Bootloader的定义Bootloader是计算机系统引导的第一个程序。
它位于计算机内存的一个固定位置,通常是硬盘的引导扇区〔MBR〕或UEFI固件中的引导管理器。
3. Bootloader的功能Bootloader的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硬件初始化:Bootloader负责初始化计算机的硬件,包括处理器、内存、外设等。
它会设置必要的存放器和内存映射表,以确保后续的操作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选择和加载操作系统:Bootloader通常会提供一个菜单或配置文件,供用户选择要启动的操作系统。
根据用户选择的操作系统,Bootloader会从硬盘或网络中加载相应的操作系统文件,并将控制权转交给操作系统。
•引导扩展程序:一些Bootloader还支持引导扩展程序。
它们可以加载和执行额外的程序,如驱动程序、启动菜单等。
这些扩展程序可以提供额外的功能和灵巧性。
•错误处理和恢复:Bootloader还负责错误处理和恢复机制。
如果在硬件初始化或操作系统加载过程中出现错误,Bootloader将负责处理错误,并显示相应的错误信息。
在某些情况下,Bootloader还可以提供恢复选项,例如从备份引导扇区或其他设备启动。
4. Bootloader的执行过程Bootloader的执行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BIOS或UEFI固件启动:计算机加电后,首先执行BIOS或UEFI固件,这局部固件中包含了Bootloader的位置和初始化代码。
bootloader流程2
1.硬件初始化和系统引导完整的Bootloader引导流程可描述如下:硬件初始化阶段一-> 复制二级Exception Vector Table -> 初始化各种处理器模式-> 复制RO和RW,清零ZI -> (跳转到C代码入口函数) -> 初始化Exception/Interrupt Handler Entry Table -> 初始化Device Drivers -> 硬件初始化阶段二-> 建立人机界面下面对上述各步骤逐一加以说明。
1.1 硬件初始化阶段一板子上电或复位后,程序从位于地址0x0的Reset Exception Vector处开始执行,因此需要在这里放置Bootloader的第一条指令:b ResetHandler,跳转到标号为ResetHandler处进行第一阶段的硬件初始化,主要内容为:关Watchdog Timer,关中断,初始化PLL和时钟,初始化Memory Controller。
比较重要的是PLL的输出频率要算正确,这里把它设置为50MHz;后面在计算SDRAM的Refresh Count和UART的Baud Rate等参数时还要用到。
1.2 复制二级Exception Vector TableException Vector Table是Bootloader与uClinux Kernel发生联系的地方之一(另两处是加载and/or调用Kernel,以及向Kernel传递启动参数)。
ARM7规定Exception Vector T able 的基地址是0x0,所以Flash Memory的基地址也必须是0x0;而S3C44B0X处理器又不支持Memory Remap,这意味着无论运行什么样的上层软件,一旦发生中断,程序就得到Flash Memory中的Exception Vector Table里去打个转(中断Interrupt是异常Exception的一种)。
uboot启动流程
uboot启动流程U-Boot是一款开源的嵌入式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主要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引导启动。
它是一个跨平台的引导加载程序,可以在不同的处理器架构和操作系统上运行。
下面将介绍U-Boot的启动流程。
U-Boot启动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启动ROM代码、启动SPL(Secondary Program Loader)和启动U-Boot。
首先,当嵌入式设备上电后,处理器会首先执行固定在芯片内部的启动ROM代码。
这些代码主要完成一些基本的硬件初始化工作,例如设置栈指针、初始化外设等。
然后,启动ROM 代码会从预定义的启动设备(例如闪存、SD卡等)中加载SPL。
接下来,SPL(Secondary Program Loader)被加载到内存中执行。
SPL是一个较小的引导加载程序,主要作用是完成一些必要的初始化和硬件配置。
SPL会初始化内存控制器、外设等,并加载U-Boot镜像到内存中。
最后,U-Boot被加载到内存中执行。
U-Boot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引导加载程序,拥有丰富的命令和功能。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系统配置进行配置和扩展,并提供了丰富的调试和测试功能。
U-Boot的启动流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CPU初始化:U-Boot开始执行后,首先进行CPU的初始化工作,包括设置栈指针、cache的初始化等。
2. 设备初始化:接下来,U-Boot会初始化外设设备,例如串口、网络接口等。
这些设备的初始化是为了后续的调试和配置工作做准备。
3. 系统环境的初始化:U-Boot会读取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例如NAND闪存、SD卡等)中的环境变量,根据这些变量进行系统的初始化配置。
4. 设备驱动的加载:U-Boot会加载并初始化必要的设备驱动程序,以便后续的硬件操作可以正常进行。
5. 启动命令的执行:U-Boot会根据配置文件中的设置,执行预定义的启动命令。
这些命令可以是启动操作系统、加载应用程序等。
《BootLoader实验》课件
03
Bootloader实验步骤
编写引导程序
总词
编写引导程序是实验的第一步,需要使用汇 编语言或C语言编写引导程序代码。
详细描述
引导程序是用于加载操作系统的程序,需要 在计算机启动时运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 编写一个简单的引导程序,该程序可以在屏 幕上输出一些文本信息,并加载操作系统。
编译引导程序
安装ISO文件启动制作工具( 如Etcher或 Win32DiskImager)
实验环境配置
01 配置虚拟机软件,设置正确的启动顺序和 启动方式
02 将U盘插入PC机,并设置正确的启动顺序 和启动方式
03
将ISO文件插入PC机,并设置正确的启动 顺序和启动方式
04
将硬盘映像写入硬盘,并设置正确的启动 顺序和启动方式
详细描述
Bootloader是在操作系统运行之前,由硬件或软件系统自动加载到主存储器中的一段小程序。它的主 要任务是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映射图,从而为操作系统的内核准备好正确的环境。
Bootloader的作用
总结词
系统启动的关键环节
详细描述
Bootloader是操作系统启动的关键环节,它负责在系统启动时加载并启动内核,同时为内核提供必要的运行环境 。此外,Bootloader还可以提供系统维护和修复等功能。
05
Bootloader实验问题与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汇总
启动引导问题
无法正常引导操作系统。
硬件接口问题
与硬件设备的通信异常。
内存访问问题
无法正确访问内存空间。
配置文件问题
配置文件丢失或配置错误。
问题解决方案
重新检查启动引导代码 :确保引导程序正确加 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ootloader 设计分析3.1 Bootloader 的操作模式 (Operation Mode)大多数 Bootloader 都包含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2]:(1). 启动加载(Boot loading)模式:也称为“自主”模式。
即Bootloader 从目标机上的某个固态存储设备上将操作系统加载到 RAM 中运行,整个过程并没有用户的介入。
(2).下载(Downloading)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目标机上的Bootloader将通过串口或网络连接等通信手段从主机(Host)下载内核映像和根文件系统映像等,然后保存到目标机上的FLASH 类固态存储设备中。
Bootloader的这种模式通常在系统初次安装和更新时被使用,工作于这种模式下的Bootloader通常都会向它的终端用户提供一个简单的命令行接口。
在我们的Bootloader设计中我们同时支持这两种工作模式,采用的方法是:一开始启动时处于正常的启动加载模式,但并不立即启动进入uClinux内核,而是提示延时5秒,等待终端用户如果按下某一特定按键,则切换到下载模式,否则继续启动uCLinux 内核。
3.2 Bootloader 的启动及初始化基于ARM的芯片多数为复杂的片上系统(SoC),这类复杂系统里的多数硬件模块都是可配置的[3]。
因此大多数 Bootloader 都分为 stage1 和 stage2 两大部分。
依赖于 CPU 体系结构的代码,通常都放在 stage1 中,而且在这一部分,我们直接对处理器内核和硬件控制器进行编程,因此常常都用汇编语言来实现。
而stage2则通常用C语言来实现,这样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而且代码会具有更好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
3.2.1 Bootloader的stage1这部分代码必须首先完成一些基本的硬件初始化,为stage2的执行以及随后的kernel 的执行准备好一些基本的硬件环境[2]。
Bootloader的stage1一般通用的内容包括:* 定义程序入口点* 设置异常向量表* 初始化存储系统(包括地址重映射)* 初始化有特殊要求的端口,设备* 初始化用户程序的执行环境* 初始化堆栈指针寄存器,必要时改变处理器的模式* 设置FIQ/IRQ中断处理程序入口* 进入C程序在整个Bootloader的初始化过程中我们都不必响应中断,因此首先禁止系统的中断,然后程序设置CPU的速度和时钟频率,设置CPU内部指令/数据cache,DRAM初始化,DRAM初始化完成后即可拷贝ROM中的代码到DRAM中,然后内存重映射,程序开始进入DRAM中执行,然后再初始化一些用户有特殊要求的端口、设备,比如LED或串口等,可以通过点亮LED,或者向串口打印一些调试信息,以此表明系统的状态是OK还是Error。
然后准备进入C语言代码:拷贝Bootloader的RW/RO 段到相应的运行位置,初始化ZI段,初始化系统堆栈,设置FIQ/IRQ中断处理程序入口,设置完成就可以进入到C代码了。
在整个Bootloader的初始化过程中我们都不必响应中断,因此首先禁止系统的中断,然后程序设置CPU的速度和时钟频率,设置CPU内部指令/数据cache,DRAM初始化,DRAM初始化完成后即可拷贝ROM中的代码到DRAM中,然后内存重映射,程序开始进入DRAM中执行,然后再初始化一些用户有特殊要求的端口、设备,比如LED或串口等,可以通过点亮LED,或者向串口打印一些调试信息,以此表明系统的状态是OK还是Error。
然后准备进入C语言代码:拷贝Bootloader的RW/RO 段到相应的运行位置,初始化ZI段,初始化系统堆栈,设置FIQ/IRQ中断处理程序入口,设置完成就可以进入到C代码了。
3.2.2 Bootloader的stage2为了让程序跳入C语言的“main”函数,我们采用直接将pc指针指向“main”函数的方法,实现代码如下:[ THUMBCODE ; [ = IF , 如果是汇编Thumb代码,则采用bx指令跳转bx lr| ; | = ELSEmov pc, lr ; 汇编ARM代码,则直接跳转到main函数] ; ] = ENDIF进入main函数后即可以开始本阶段stage2的初始化任务,这包括:(1)初始化至少一个串口,以便和终端用户进行交互;(2)初始化计时器,延时并提示启动模式的选择,如果进入启动加载模式,则系统控制权交由uClinux操作系统,Bootloader功成身退,否则程序继续向下执行。
(3)初始化网络,包括网络基本信息配置等;(5)如果系统配有LCD等外设,可以在此初始化;(6)初始化Flash:检测是否支持该Flash芯片(可通过比较Flash ID的方式实现);(7)初始化中断,包括屏蔽中断,清除中断悬挂标志,初始化中断向量表,注册需要的中断处理函数等。
(8)初始化命令控制台,等待用户键入命令。
在初始化这些设备之前,也可以改变 LED 灯的状态,以表明我们已经进入main函数执行。
设备初始化完成后,可以通过串口输出一些打印信息,如程序名字字符串、版本号等。
本系统中采用的系统启动引导方案流程图如图1所示。
4.难点分析4.1异常及中断处理在ARM支持的7种模式中,共有5种异常模式,而其中又尤以外部中断模式(IRQ)应用较为广泛,其异常处理过程也较为复杂。
本文下面将以IRQ异常处理为例,讲述一个通用的中断使用及处理过程。
一个ARM通用的中断处理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步:(1)异常响应:获取异常处理程序入口地址,并进入异常处理程序;(2)现场保护及恢复:即进入中断服务程序(ISR)前后中断现场的保护和恢复;(3)中断服务:计算中断源索引号,清中断,然后进入中断服务。
本例中IRQ异常处理相关代码如下:ResetEntryb SYS_RST_HANDLER ;复位异常......b IRQ_SVC_HANDLER ;外部中断请求MACRO ;通过一个宏定义,统一处理各异常处理程序与异常向量地址的映射关系$HandlerLabel HANDLER $ExceptHandler$HandlerLabelsub sp,sp,#4 ;预留一个字的空间用来保存PC的跳转地址stmfd sp!,{r0} ;保存下面中断处理中使用到的r0寄存器ldr r0,=$ExceptHandler ;将保存有异常处理函数入口的地址读入r0ldr r0,[r0] ;将异常处理函数入口读入r0str r0,[sp,#4] ;将异常处理函数入口存入堆栈中刚才预留的空间ldmfd sp!,{r0,pc} ;恢复现场,同时跳入异常处理函数MENDIRQ_SVC_HANDLER HANDLER IrqSvcVector ;调用宏定义......SYS_RST_HANDLER ;复位异常时程序跳转地址...... ;系统初始化代码ldr r0, =IrqSvcVectorldr r1, =IRQ_SERVICEstr r1, [r0] ;将IRQ异常处理程序入口存入变量IrqSvcVector ......IRQ_SERVICESTMFD sp!, {r0-r12, lr}BL ISR_IrqHandler ;跳入C语言中定义的中断服务程序(ISR)LDMFD sp!, {r0-r12, lr}SUBS pc, lr, #4 ;异常返回同时复制相应SPSR到CPSR,实现处理器模式自动切换void ISR_IrqHandler(void) //C语言中定义的中断服务程序{unsigned int IntOffSet;IntOffSet = (unsigned int)inl(INTOFFSET);//取出中断源索引号Clear_PendingBit(IntOffSet>>2); //清中断(*InterruptHandlers[IntOffSet>>2])(); // 进入对应的中断服务子函数}从上面的代码我们可以总结得出,接收到IRQ中断请求后程序的执行流程是:(1)执行完当前指令,程序自动跳到0x18地址;(2)从0x18 程序跳转到IRQ_SVC_HANDLER;(3)从IRQ_SVC_HANDLER 再到SDRAM高端异常矢量表;(4)从SDRAM高端异常矢量表跳转到IRQ_SERVICE异常处理程序;(5)由IRQ_SERVICE最后进入中断服务程序,完成中断处理任务后返回。
4.2 命令控制台当Bootloader工作在下载模式时,通常会通过串口向终端用户提供一个简单的命令控制台,为了使用的方便,我们这里对其功能进行了扩充,添加了命令键入时对键盘“上、下、左、右、Home、End”几个方向键的支持。
通过串口收发或显示字符时,我们使用的通常是字符的ASCII码。
对于非控制字符,也即键入命令时我们可能使用到的命令字符,在控制台中我们使用了ASCII码值从0x20~0x7e之间的字符。
对于控制字符,在常用字符ASCII码对照表中我们可以找到Enter键、Backspace (退格)键以及ESC键的ASCII码,但是却没有上下左右方向键以及Home、End键对应的ASCII码,通过对键盘输入字符的串口收发测试发现,如果在测试时按下了方向键则串口在每次按键后会连续发送出3字节数据,前两字节所有方向键的数据相同,分别是0x1b,0x5b,第3字节对应不同的按键,上下右左方向键分别对应的值为:0x41、0x42、0x43、0x44,Home 和End键对应的值为0x48和0x4b。
故要检测键盘是否键入了方向键,需要向串口连续读取三字节的数据,同理,要控制光标向左、向右移动或Home、End也需要连续一次向串口发送3字节数据。
命令控制台从串口接收到字符后,程序处理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5.结束语Bootloader与具体的硬件环境和操作系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针对某个CPU芯片编写Bootloader代码,首先要了解该CPU的内核结构、指令系统,其次是具体芯片的结构和各种片上资源,以及所采用的操作系统。
本文给出的Bootloader代码已经在基于Samsung公司的S3C4510B芯片开发的系统板上运行并测试通过。
该Bootloader能够正常引导及更新uClinux内核,系统运行稳定,完全实现了设计目的,达到了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