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区教育,这是我今生无悔的选择”
献身山区教育是我无悔的追求(最后定稿)
献身山区教育是他无悔的追求今年五十五岁的李邦太,现在河南省罗山县铁铺乡耿楼村教学点任教。
自1976年参加工作,他一直在铁铺乡九里村的小学和教学点任教,直到2006年春九里教学点撤消才调到现在的学校。
他从青年到中年,从民办教员到公办老师,如今已渡过了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
这三十年从教的风雨人生,伴随他的是清苦、平淡,但他却问心无愧。
那些曾在他的启蒙下走出大山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的孩子们来看望他时,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虽然至今他还没有实现走出大山的的理想,但他并不遗憾,因为他常说:“献身山区教育是我无悔的追求。
”(一)以苦为乐九里村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因九里湖而得名。
讲风景,这里可以说山青水秀,景色迷人。
但讲经济条件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人穷,路不通,十分落后。
他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一所学校,实际上也不算是真正意义的九里小学,而是九里村被九里湖分割开的黄坡岭教学点,当时在黄坡岭教学点上学的学生始终保持在60至80人之间,老师只有4人。
由于学生少,只能进行复式班教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分别合在一起授课。
他主要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一干就是十年,直到该点取消,才去了村完全小学,接着又是十八个春秋,没有离开那个闭塞的深山沟。
其间,多次有同志劝他找领导请求动一动,因为凭他的工作经历和能力,换到一个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并非难事。
但是他与学校,与这里的孩子们有不解之缘,年复一年,依恋之情怎么也挥之不去。
83年黄坡岭下伸点学生人数减少,4个教师调走了2个,他完全可以趁此机会调出来,但他却主动提出留在了那里,对此有些人感到不理解。
1989年和1992年,乡教育管理站领导两次找他征求意见,打算把他调到乡中心小学工作,却被他婉言谢绝了。
2004年秋,由于小学布局调整,学校只剩下一、二年级两个班,他再次要求留下来代复式班。
在教学点工作的这么多年里,困难的确很大很多。
一是工作忙。
教学点教师少,而且还是复式班,教师工作任务重,生活很不轻松。
优秀教师汇材料 献身山区教育是我无悔的选择
献身山区教育是我无悔的选择我叫**,于2010年毕业于**语文教育专业。
同年秋季,我成为罗山县一名特岗教师被分配到铁铺镇文庙小学。
转眼间,我已经在这个山区工作了八年。
在这八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领导和老师对我的关心和信任,也感受到学生们的淳朴以及对我的又爱又怕。
再回首,八年的教学生涯有苦有甜,而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记得刚上班时,我在一所村小任教,那里的条件特别差,我当时感到很失落。
当我走进办公室,老师们对我很热情。
虽然他们的年级都比较大,有的过几年就要退休了,但是他们对待工作依然十分认真,这让我深深的感动。
在这所村小,我担任二年级语文及班主任工作。
刚开始我一片茫然,不知从何教起,我便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每次他们都耐心地指导我。
没有课的时候,我都会去听听这些有经验老师的课,做好笔记,借鉴他们的教书方法,然后再加上我自己在教学上的创新,慢慢的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当年期末考试,我班的语文成绩在全乡排名第一,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在工作中,我勤恳敬业,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
教学上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教他们学习知识,而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人。
我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对自己所任教的语文学科有较强的驾驭能力。
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2014年休完产过假后来上班,中心校领导让我带六年级语文。
说真的,刚开始我心里很忐忑,不敢带六年级毕业班。
一是因为我害怕能力不足,教不好六年级,辜负了领导对我的信任。
二是因为当时孩子太小了,才四个月,我怕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
可是领导还是把这重任交给了我,我便接受了领导的安排。
由于之前一直教一、二年级语文,现在突然教六年级语文,有很多的不适应,为了让自己尽快的投入到教学中,我仔细钻研教材,研读教学参考书,在每篇课文上做好笔记。
山区教育,我无悔的选择
山区教育,我无悔的选择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能点亮希望的灯塔,为无数孩子照亮前行的道路。
而对于我来说,选择投身山区教育,更是一份源自内心深处的坚定抉择,是我人生中最无悔的决定。
还记得多年前,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踏上了这片山区的土地。
初来乍到,眼前的景象让我有些吃惊。
破旧的校舍、简陋的教学设施、崎岖不平的山路,这一切都与我想象中的教育环境相差甚远。
但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望和好奇的眼睛时,内心的震撼让我瞬间忘记了所有的困难和犹豫。
山区的孩子们,他们大多来自贫困的家庭,生活条件艰苦。
有些孩子每天需要翻山越岭走上好几里路才能来到学校,中午只能吃从家里带来的冰冷干粮。
他们没有漂亮的书包,没有精美的文具,甚至没有一本完整的课外书。
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却无比强烈。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
由于教学资源匮乏,很多课程无法像城市里的学校那样开展。
没有多媒体设备,我就用手绘的图片和简单的道具来给孩子们讲解知识;缺少实验器材,我就想方设法利用身边的材料,为孩子们创造条件进行实践操作。
孩子们的基础也参差不齐,有的孩子因为家庭原因,经常缺课,学习进度落下很多。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跟上进度,我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辅导功课,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
还记得有一个叫小雨的孩子,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也不太好。
我发现她在数学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于是每天放学后都会专门为她辅导。
一开始,小雨很抗拒,总是低着头不说话。
但我没有放弃,不断地鼓励她,给她讲有趣的数学故事,激发她的兴趣。
渐渐地,小雨开始主动向我提问,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看到她脸上逐渐绽放的笑容,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除了学习上的困难,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也需要关注。
由于山区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很多孩子缺乏自信,对未来感到迷茫。
我经常和他们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有一次,一个孩子问我:“老师,我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吗?”我坚定地回答:“能,只要你努力学习,一定可以!”在山区教学的日子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也收获了许多温暖和感动。
做一名山村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
做一名山村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第一篇:做一名山村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做一名山村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陈忠展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今天的花朵,是明天的太阳;孩子,需要阳光的沐浴,需要大地的洗礼;孩子,是可爱的、天真的、是幼小的、无知的。
他们需要接受教育,需要一个个思想得以净化、灵魂得以洗礼的、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的人,来抚慰他们那颗幼小的心灵,来给他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来教育和以自身的言行影响他们,让他们也具有高尚品质和崇高的理想,使他们从小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努力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那就是教师。
有一句话说的好“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这就赋予了我们当教师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
很多书本上写到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曾经我不以为然,因为我不理解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后来,我在工作中逐渐明白了,我们每天给孩子们传授知识,教育他们怎样做人,这就是在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灵魂。
与此同时,我们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也得以提高,这是一份多么特殊、多么高尚的职业啊!曾几何时,我也被社会的一些现象冲击过思想,但是,我最终没有被大浪冲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因为我明白了,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辛苦;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默默奉献和无悔的付出!苦中寻乐,我也品味到了教育的幸福。
试想一下,有什么能比从事教育事业所收获的精神财富更多呢?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样的情景:课堂上,看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你能三心二意吗?课外,一个个学生围着你,用崇拜的眼神期待着你,你能不热血澎湃吗?节日来临,一张张饱蘸着学生敬意的贺卡飞向你的时候,你能不激动吗?夜深人静,就着一盏孤灯,品读着一封封信件的时候,你能不感到幸福吗?这一幕幕,只有为人师者,才能亲身经历;也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坚定你的选择。
我在工作中辛苦并快乐着,我要说:做一名教师是光荣的!我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我不后悔!我要让山里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我要让山里的孩子也了解外面的世界。
山区教育,我无悔的选择
山区教育,我无悔的选择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与灯红酒绿之外,有一片被大山环绕的土地,那里的孩子渴望着知识的滋养,渴望着用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我,选择了走进这片土地,投身山区教育,这是我人生中最坚定、最无悔的选择。
初到山区,眼前的景象让我感到既震撼又心疼。
破旧的校舍,简陋的教学设备,与城市学校的差距一目了然。
但更让我揪心的是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望与好奇的眼睛。
他们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却依然对知识充满了向往。
还记得第一天上课,我走进教室,看到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那时候,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尽我所能,给他们带去更多的知识和希望。
教学条件的艰苦是我始料未及的。
教室里没有多媒体设备,教学工具也十分有限。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常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教案,寻找最直观、最简单的方式去讲解知识。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是我最常用的工具。
但我从未抱怨过,因为我知道,孩子们的求知欲是我最大的动力。
山区的孩子们大多基础薄弱,学习起来相对吃力。
但他们的勤奋和努力让我十分感动。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校园里,就能看到孩子们拿着书本在操场上背诵课文的身影。
他们认真的模样,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为了帮助孩子们提高成绩,我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辅导功课。
有时候,一个问题要反复讲解好几遍,直到他们完全理解为止。
看着他们一点点的进步,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除了学习,孩子们的生活也让我牵挂。
有些孩子家庭贫困,甚至连基本的学习用品都没有。
我便自掏腰包为他们购买文具和书籍。
我还经常去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与家长们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
在山区教学的日子里,我也遇到过许多困难和挫折。
有时候,会因为教学效果不理想而感到失落;有时候,会因为生活条件的艰苦而感到疲惫。
但每当我看到孩子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听到他们亲切地叫我“老师”,所有的烦恼便都烟消云散了。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许多温暖和感动。
山区教育,我无悔的选择
山区教育,我无悔的选择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与诱惑之外,有一片宁静而质朴的土地,那是山区。
那里的山峦起伏,溪流潺潺,自然风光虽美,却掩盖不了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教育条件的艰苦。
然而,我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投身山区教育,因为在我心中,这是一份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事业,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
初到山区,眼前的景象让我心中五味杂陈。
破旧的校舍,简陋的教学设施,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望又略带迷茫的眼睛,都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但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那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这股力量驱使着我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山区的教学条件之差超出了我的想象。
教室里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黑板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粉笔也常常短缺。
冬天,教室里没有暖气,孩子们冻得瑟瑟发抖;夏天,没有风扇,闷热的空气让人难以忍受。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依然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认真地听讲,努力地学习。
记得有一次,我为了给孩子们准备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带着他们走出教室,去观察大自然。
我们一起在山坡上寻找不同的植物,一起观察昆虫的活动。
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不仅仅是在教室里传授知识,更是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感受世界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由于山区的孩子们基础相对薄弱,很多在城市里看似简单的知识,他们理解起来却十分吃力。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跟上进度,我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留下来为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辅导功课,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
然而,付出总是有回报的。
当看到孩子们的成绩逐渐提高,当看到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当看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我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除了学习上的帮助,我也关注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山区的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我会经常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他们温暖和鼓励。
扎根山区,无怨无悔
扎根山区无怨无悔徐水县义联庄乡中心小学贾文军我叫贾文军,1966年10月出生,1988年8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徐水县义联庄乡中心小学。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校工作中,时刻用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默默无闻地为徐水县西部山区的孩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一、扎根山区做贡献,勇担重任育英才。
1999年2月我从离家10多里外的大王店镇调到义联庄乡任教,至今已有16个年头,看到一批批老师像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调走,但是我扎根山区的心却一直没有动摇过。
记得当时一来到西丁庄,张立新校长就让我担任六年级数学、语文和自然三科的教学,我认为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可这一干起来,就是连续7年,但我毫无怨言。
我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所带的班级学风正,学风浓,积极推行新教学方法,教学成绩连续在全县小六初考中获得县级奖励。
2006年8月担任学校校长以后,我还继续担任六年级数学和科学两科的教学;2011年8月来到乡中心小学,我除了主抓学校的教学、教研和财务工作外,又主动担任五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一干又是两年,这两个班学生基础差,但我不气馁,我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为学生补课,在全体师生顽强拼搏的不懈努力下,升级调研测试时的教学成绩获得“徐水县数学学科优胜奖”;2013年8月,学校六年级数学教师短缺,我勇挑重担,毫无怨言的接任了两个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
我想:以后只要是工作需要,我一定还会义无反顾的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为山区的教育事业默默无闻地奉献。
二、爱心倾洒甘雨露,诲人不倦注真情。
作为教师,面对家长的重托,既有责任,更有使命;面对学生的企盼,既有爱心,更有奉献。
从教27年来,我总是尽我所能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爱的羽翼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坚信,爱可以沟通一切,爱可以融化一切,爱可以唤醒一切,爱也可以改变一切。
扎根山区撒爱心 无怨无悔献青春
l 扎根山区撒爱心无怨无悔献青春--------“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我叫xxx,是小学的教师。
自参加教育工作至今,已有30个年头了,在3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把“扎根山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用自己的朴实、智慧和爱心,让乡村女教师这一普通而平凡的职业变得充实而快乐。
一、扎根农村矢志不渝无怨无悔1984年,我踏上属于自己的三尺讲台,从此我把我的人生坐标定在了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轨迹上。
30年来,我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一个不平凡的人生。
每个学生都寄托着父母的希望和未来,每个教师都肩负着人民责任与重托。
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就像一棵小草,平凡却坚强地扎根在农村这块土地上,吮吸大地的营养,也甘心铺就一片绿色,为农村教育带来一片生机。
在农村,外面的世界是一幅让人憧憬的画,而要到达远方也需要漫长的旅途。
我甘愿做一块铺路的石头,用知识为学生搭建平台,开辟出路,让一批批的农村孩子,沿着这条路,走向未来。
从任民办教师到转为正式教师的这十五年中,工资虽然从每月的几块钱涨到几十块钱,但收入依然微薄。
我是家中的老大,那时候弟妹都要读书,父亲去世,家里的日子很是难过。
好心人劝我辞掉民办教师的工作,凭着自己能写会算,做点小买卖也能补贴家用,供养弟妹读书。
还有个开了公司的同学,打电话让我到他那里做会计,工作清闲,收入也不错。
诚然,我的家庭确实需要钱,我的好多同学有的下海经商,有的到城里淘金,他们住上了楼房,有了积蓄,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而我那点可怜的工资总是不能把弟弟妹妹的学费筹足,更无法让年迈的母亲不再辛苦种地劳作,过上安逸、幸福的生活。
当时对于换个工作,改变家庭的困难状况,我也动过心。
但是每当走进学校,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面庞,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遥想他们长大成才,造福社会的情景,自己目前的苦和难就烟消云散了。
渐渐地,这片土地接纳了我,孩子们亲近了我,我也深深爱上了教师这一行。
我的特岗故事——扎根山村教育 选择无怨无悔
我的特岗故事——扎根山村教育选择无怨无悔——晓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三年的特岗生活即将结束,回想当初的特岗生活,有苦有乐,有酸有甜,有得有失……但我并没有放弃我的特岗生活,始终认为这是我人生的锻炼,也是我人生的一次有意义的考验。
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得知招考特岗教师的时候,心里面有说不出的喜悦与高兴,于是就静下心来拟出计划,力争在这次特岗教师考试中考出优异的成绩,争当一名扎根山村的特岗教师,将自己的青春播撒在农村的热土上。
于是我就上网查阅了有关特岗教师考试的一些资料,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整天专心复习有关考试的资料,经考试,顺利进入了特岗教师队伍,成为一名光荣的特岗教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那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2009年8月28日,我满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学校报到,心里是多么的紧张与害怕,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学校没有教师宿舍,交通很不方便,连打个电话回家问好都要到山上才能打通电话等,这里的条件和我想象中的相差太远了,使我的心里感到矛盾,有真想走人的念头,可我静下心来一想,我当初选择特岗教师,不就是要扎根山村教育、服务农村、锻炼自己嘛,何必有如此念头呢。
既来之,则安之吧!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接任了一年级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教室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时候,那一刻的激动和紧张,凌乱的心砰砰地在跳,使我不知所措。
正在此时,五十多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地打量着我,像是在欢迎我的到来,我从心底里默默的感谢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是他们给了我勇气,给了我对教师职业的深刻认识,让我体会到了“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的无悔选择。
刚踏上讲台的时候,紧张与害怕让我不知道如何是好,连上课的声音都很小,如果遇见突发事件叫我该如何处理,种种困难摆在我的眼前,难道这是对我人生的考验吗?于是课后我就主动找老教师学习方法,甚至还上网查阅了有关这方面其他教师的经验与处理方法,渐渐的我学会了开始如何处理。
扎根山区 无怨无悔
扎根山区无怨无悔安阳县马家乡科泉小学张慧超我叫张慧超,是河南省安阳县马家乡科泉小学的一名教师。
四年来我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平凡的山区教育篇章。
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着山区的花朵,用自己的智慧托举山区的太阳。
四年来我无怨无悔,兢兢业业,积极进取,先后获得安阳市优秀班级体、安阳县优秀班主任、安阳县先进教育工作者、课改标兵等荣誉。
一、直面困难,潜心教学,为山区的孩子建构知识的大厦。
2008年9月,大学毕业的我来到安阳县马家乡科泉小学,开始了山区教育生涯。
摆在我面前的,是有些残酷的现实:我家在市区,距离这所山区小学有近百里。
经过两个小时的路程,我来到了这所屹立在山坡顶的小学。
除了山,就是土。
连孩子都是土头土脑。
我很震惊,原来在安阳还有这样的山村。
想着自己在家里优越的生活、良好的教育环境,觉得自己小时候幸运多了。
但又一想到自己的同学有的留在了市里或进了政府机关,心中又无比的惆怅,此时我有些彷徨了。
既来之,则安之。
接手三年级一班的所有课程后,我了解到一些离家较远的学生,每天步行四十多分钟才能到学校。
学生家庭住址分散,路途偏远,每天看着这些孩子早上六点多就从家里出发,晚上接近七点才能回家。
这样一群八九岁的孩子让我感动了,他们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坚持。
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让我逐渐地喜欢上了他们。
我看到他们不太注重个人卫生,就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讲卫生的重要性,还在班里建了一个卫生角,有脸盆、毛巾、香皂等,随时让需要洗手洗脸的学生进行个人卫生的整改。
我还收集了五十多本图书,建立班级图书角,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书香氛围。
作为一个新教师,我难免也会经历“热情高,经验差”的窘境。
课堂教学效果迟迟达不到我心中理想的高度,让我很是郁闷。
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我虚心向身边的老教师请教,并充分利用工作闲暇时间翻阅有关教育的书籍报刊。
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下,我逐渐的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教学课堂模式,那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发现,在思考中分析,在合作中解决。
优秀教师论文扎根农村教育事业_无怨无悔(共5篇)
优秀教师论文扎根农村教育事业_无怨无悔(共5篇)第一篇:优秀教师论文扎根农村教育事业_无怨无悔扎根农村教育事业,无怨无悔我是一名扎根乡村三十余年的普通教师,回顾自己的教学之路,潜心教书、老实做人,无怨无悔。
三十年前,怀着对教育事业无比崇尚的神圣情感,我走上了三尺讲台。
从踏入讲台的第一天起,我为自己定下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作准则。
在那一方黑板前,以事业为重,用真诚教书,用爱心育人。
潜心历练,植根课堂。
要想培育出合格的学生,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记得我刚刚参加工作那年,当我踏入那宽敞洁净的教室,看到那一张张天真可爱的脸庞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教好书育好人的激情欲望油然而生。
但由于当时太年轻,许多家长对我都不信任,当时我精神压力特别大。
在学校领导和同行们的鼓励下,我把压力变成了动力,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成绩,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从此以后,我一面向老教师请教管理班级的经验,一面在抓教学上狠下功夫。
为增强集体凝聚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锲而不舍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实践中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下来,我负责的班级学风浓厚、秩序井然。
赢得了学生的尊重,赢得了家长的赞许。
教育改革的今天,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需要,我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使命,勤学不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经过了不懈的努力,终得梅花扑鼻香。
我的学生对我说:“老师听你讲课真是一种享受”。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认真学习优秀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竞赛,不断积累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互动式教学,形成一套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真诚关爱,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用浓厚的爱心来浇灌他们的心田。
我认为“爱心是伟大的,是教师的天赋,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
山区教育,我无悔的选择
山区教育,我无悔的选择重庆万州陈德荣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山区教育,我无悔的选择》。
我不是诗人,没法用漂亮的诗句来歌颂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没法用深邃的思想来阐释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没法用动听的歌喉来歌咏我的岗位。
“三尺讲台”成绩了我简单质朴的人生,作为一位普普统统的乡村教师,就如生长在荒山野岭的无名花草一样。
我没有文学大师们的豪放人生,也没有歌星影星们的风光人生,更没有款爷权贵们的富豪人生。
或许,我具有的只是简约而清贫的人生。
身居穷乡僻岭,有看不断的峻峭山崖,走不尽的坎坷山路,翻不完的纵横沟壑。
这里穷山恶水,荒凉清贫,曾令几多城里人看而生畏。
然而,贫瘠的土地在召唤,山里孩子荒凉的心灵在呼唤,这里更需要知识,这里更渴求文明。
或许你们会问我:“为甚么要选择当山区教师?”不怕你们笑话,儿时的一次小小的游戏(当老师)促进了我最初的梦想。
没想到,今天我还真的就站上了三尺讲台。
小学时,我曾听老师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这样一位山村教师,辛劳耕耘二十余载,有一天却忽然倒在了三尺讲台上,一时间,教室里哭声动天……追悼会上,前来送行的人络绎不尽,有学生,有同事,还有质朴的山民。
长天悲哀,群山哭泣,那场面何等悲壮,何等感人啊!这故事缭绕在我心头好多好多年,挥之不往。
身在乡村,我亲眼目击了山村的贫瘠与落后,也亲身领略了山区教师的酸甜苦辣与清贫。
看着年轻人纷纭跳槽,抑或调至繁华都市,我曾犹豫过,也曾徘徊过,但是一想到更多山区教师无私执着的奉献,一想到无数山民殷殷的期看,一想到山里娃那双双布满期待与渴看的眼光,我又不能不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义不反顾地投身到艰巨而清贫的山区教育事业中。
在我们身边,有着多如星斗的山区教育工作者的典范,他们都用自己朴实无华的生命演绎着山区教育的动人华章:有坚守清贫,扎根深山37载的重庆市农村优秀教师谭宜树;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重庆市优秀教师谭树攸;有挖空心思,抱病执教的向福召老师;有励精图治,连创佳绩的山区优秀校长向科斌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扎根山区教育
扎根山区教育,谱写无悔青春新墩湾小学李明钰青春,简单的两个字,但它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字眼。
提起青春,人们不吝用绚丽的语言来描述它,用火热的行动来实践它。
我选择了山区作为青春的底色,用爱心和真诚点燃着山区的希望,用激情和梦想诠释着青春的另一层含义——甘于平凡,甘于清苦,甘于奉献。
2017年8月,带着对山区孩子的爱,我选择了新墩湾小学任教。
新墩湾小学地处景泰、古浪、天祝三县交界处的偏远山村,这里条件艰苦,地势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但是我不怕困难,既来之则安之,我要认真的教好每一位学生,这是做老师的职责。
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作风踏实,得到了领导、同事们的赞誉,家长的好评和学生的认可。
两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不断努力,与时俱进,用平凡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我用自己的满腔热情,书写着平凡而又光辉的人生;我把所有的爱洒向了学生,洒向了校园。
在上班的这两年中,我都担任班主任工作。
我校的学生都是住宿生,本学期我带的曹镇芸,她的父母都是残疾人,在家没人辅导,全靠教师的细心照顾,在我的指导下,这位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名列前茅,这也是我成功的起点,看到这名学生在不断的进步,我感到很高兴。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持经常翻阅《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研论坛》、《优秀论文集》等书籍。
备课时,我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
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我则循循善诱的引导,做好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教育学生上,对生活和学习上都有困难的学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适时给予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在生活中,我得到学生的信任,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他们健康成长。
“扎根山区教育,这是我今生无悔的选择”
“扎根山区教育,这是我今生无悔的选择”作者:龙建刚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2年第10期19年前,大学刚毕业的邱伯聪,怀着要做一位“好老师”的信念走进了增城市派潭中学的校园。
这一路走来,邱伯聪用热爱演绎着自己的职业人生,用智慧诠释着理想中的教育,用坚守印证着当初许下的诺言,用成长与收获张扬着作为一位农村教师的骄傲与幸福。
“我爱学生,和他们在一起,我感受到莫大的幸福”邱伯聪并不健谈,采访的过程中,他甚至显得有些拘谨。
用他的话说,他不太习惯这种场合。
他在广州甚至省内的体育教育界有了一定的名气之后,会经常被邀请去参加一些研讨会,次数多了,他说他就感到很难受,因为这些活动会让他好多天都见不到自己的学生。
非假期时间,不能和学生在一起,这是邱伯聪最难接受的事情之一。
他爱他的学生,并且为此在做着尽可能大的付出。
1998年6月,高考体育术科训练到了冲刺阶段,备考就绪,学校决定6月7日早上8时出发,由邱伯聪带领学校的9名体育考生前往广州参加体育术科考试,不巧,这时候也正是他妻子十月怀胎的预产期。
7日凌晨2时左右,邱伯聪的妻子突然腹痛,出现临产征兆,于是他赶忙打120叫来救护车,和母亲将妻子送往30公里外的增城市人民医院,办理好住院手续后,已是早上6点多。
一边是即将临盆的爱人,一边是立刻要参加高考体育术科考试的学生。
这时的妻子是最需要他的肩膀依靠,而那些他一手带起的体育考生即将面临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关口,同样离不开他。
谁都不愿意面对这样的选择,但现实的残酷有时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为了学生的前途,他只嘱咐了自己的母亲几句,便赶回学校带领自己的9名学生到100多公里外的广州参加考试。
到下午他才接到电话,妻子已进了产房……到他知悉噩耗时,已经是6个多小时后了,短短几个小时,妻子经历了难产,吸引手术的痛苦、昏迷、休克、抢救,然而,更让人心碎的是小孩最终还是夭折了。
在妻子最需要关心、安慰的时候,他却不在她的身边。
5天后,考试结束,9名考生术科全上线。
(完整)无怨无悔扎根山区教育事业
无怨无悔扎根山区教育事业施春成我自1987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田园镇达仁村完小任教,潜心钻研教育教学、默默耕耘、乐于奉献、扎根农村、忠于职守。
28年来本人一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关心爱护学生,认真备课,坚持上好每一堂课,认真辅导差生,充分发挥优生的积极作用,争取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与此同时,我还十分注重个人学习和自身修养,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各个班级听课,外出听取专家讲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以提升。
一、学习法规,规范自我回顾28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历程。
我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
严格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管理规定来做,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
学习领会党的各种重要文件.参加中小学教师“三全、三爱、三让、爱与责任、爱岗敬业、爱校爱生、遵规守纪、为人师表”等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增强了对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从而增强了自身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扎根农村,默默奉献28年来,我一直在农村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学生从星期天晚上到校,我在学生前到校,学生周五下午离校,我在学生后离开学校,学生吃住在校,我同学生吃住在校,28年如一日.2004年达仁村完小着手组建学校伙食团,我协助领导组建伙食团,让学生告别了小锅小灶,改善了学生的在校生活环境。
2006学年至2009学年,我主持达仁村完小教学工作,推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2012学年学校伙食团收回学校经营管理,我亲自做好预算,进行学校经营,并取得成功.协助领导建立起学生餐厅,改善了学生的用餐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力争做到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让教师安心的教育氛围逐渐形成。
教育学生遵规守纪,安全第一,学习为中心,思想修养是中心的意识和行为,做好学生的表率。
从不计较个得失,工作中慎言笃行、言传身教、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山区教育,我无悔的选择
山区教育,我无悔的选择我出生在山区农村,从小就对山区的教育事业情有独钟。
记得小时候,每次放暑假,我都要到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去,给那里的孩子们当老师。
那时候,我教他们唱歌、画画、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
每次看到他们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我就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山区教育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山区孩子的成长,关系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而且关系到整个山区社会的文明进步。
然而,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山区教育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作为一名有志青年,我决心为山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了解当地的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山区,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育资源匮乏,导致教育质量普遍较低。
许多孩子由于家庭贫困而失学,许多学校设施简陋、条件艰苦,无法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当地教育的发展,也影响了山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山区任教。
其次,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此外,还要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宣传,提高家长和社会的认识水平,形成关心支持山区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
例如,可以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可以组织志愿者支教活动,为山区学校提供帮助;可以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贫困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可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山区教育的快速发展。
当然,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得到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的支持和参与。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山区教育事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山区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作为一名有志青年,我无悔自己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坑 联 小 学有 一 间分 校 在 丰 田 村 。坑 联 村 去 丰 田村 五 六 公 里 ,只
小学周遭 。学校里还有一位代课老 师 ,杨 晓娟 。钟帝明教英语 。两个
教 室 , 四个 年 级 。 复式 上 课 。一 年
母 在 外 干 活 。学 生 一 个 人 住 一 问 房
车 ,现在开摩托车 , 没有油费补贴 , 也没有额外的工 资。但是钟老师并 无怨言 , 他说每天来回一趟山里 , 没
什 么 . 里 的学 生 更 需要 老师 。 这 在 村 口的地 方 就 可 以看 见 校 园
放学后 回来坑联小学 .指导学生做 作业 。 “ 现在好多 了.以前是黄泥路 .
念 走 进 了 增 城 市 派 潭 中学 的 校 园 。 这 一 路走 来 ,邱 伯 聪 用 热 爱 演 绎 着 自己 的 职业 人 生 ,用 智 慧 诠 释 着 理
定 的 名 气 之
后 .会 经 常被
邀请 去参 加一
些 研 讨会 ,次 数 多 了 ,他 说
想中的教育 .用坚守印证着 当初许
训练到了冲刺 阶段 ,备考就绪 ,学 校决定 6月 7日早上 8时出发 .由 邱伯聪带领学校 的 9名体育考生前 往广州参加体育术科考试 , 不巧 . 这 时候也正是他妻子 十月怀胎的预产 期。 7日凌晨 2时左右 . 邱伯聪的妻 子突然腹痛 , 出现临产征兆 , 于是他 赶忙 打 10叫来救护车 .和母亲将 2 妻子送往 3 里外的增城 市人 民 0公
下 的诺 言 ,用 成 长 与 收 获 张 扬 着 作
他就感到很难
受 .因 为 这些
为一位农村教师 的骄傲与幸福。
“ 爱 学 生 ,和 他们 在 一起 , 我 我 感 受到 莫 大 的 幸 福 ”
活 动会 让 他 好
多 天都 见 不 到
自己 的学 生 。
邱伯聪并不健谈 ,采访的过程 中 .他甚 至显得有些拘谨 。用他的
都得推 着走 。 ”钟帝 明对 于现在铺
设 的直 达 丰 田村 的水 泥路 很 满 意 。 坑 联 村 与 丰 田 村 隔 着 一 道 山
旦 老 师 来 到 家 里 , 乖 下来 了 , 也 会
“ 扎根 山区教育 ,这是我今生无悔 的选择"
文/ 刊记者 本 龙 建 刚
1 9年前 .大 学刚 毕业 的 邱伯 聪 ,怀着要做一位 “ 好老师”的信
下 雨 天 没 法 走 。 骑 白行 车 ,连 下 坡
做 老 师 的只好 天 天家 访 .辅 导作 业 。这样也便 于跟学生建 立感 情 。 在学校 ,你是老师 ,他是学生 ,仿 佛两个阶级。但是 到了家里就不一
样 ,老 师 成 了 客人 。 调 皮 的学 生 , 再
一
里高高的旗 杆 .飘着一页艳艳 的红 旗 。这是丰 田村最亮 的颜色。钟老 师每 日都会远远望见 ,他便 知道 , 在那红旗下 ,有他 的学生 ,像 嗷嗷 待哺的雏鸟。
医 院 , 理 好 住 院手 续 后 . 办 已是 早 上
饱 ,营养严重不足 。他便 隔三差五 的把这 些体育考生带 到 自己家 里 .
回来 的黄 小环 的父 亲终 于 被感 动 了,孩子得 以重返校园。事后 ,邱 伯聪说 : “ 家长那样抵触 。我也想 过算了 ,但是一想起小环低头不语 时 的那不甘辍学 的眼神 .我就决定 要坚持到底 。 ” 20 0 3年上学期开学后 , 学生 陈 小雅又没来报名 。他再一次来到小 雅 的家 . 到屋里 四壁如洗 , 看 聆听着 她父母悲凄的哭诉 : 母亲长病在床 ,
警
- : z 嚣
蠹 。 1 篡
l
萋 鬟
l
生活 。钟帝彬 也不想上学 了。 “ 他
是 个 聪 明 的 学 生 。 钟 帝 明不 会 让 ” 学 生 在 自己 的课 堂 上 消 失 。于 是 他
耐心地听老师讲题 ,听老师讲道理。
家访 的 次数 多 了 , 师生 间 的隔膜 便 仿 佛 溶 解 了 。放 学后 , 些学 生 自动 留 好
语 外 贸大 学 。
现在 也 有 个 六 年 级 的 学 生 .父
一
下来 . 在教室里写完作业才 回家 。有 的写完作业还不回去 。 要跟钟老师斗 回投篮才尽兴而归。
到 更 需 要 的分秧初 初 长成 ,撑开 了狭长的叶脉 。绿意 从 稻田延到 山上 ,绵绵起伏 。
有一到 四年级的学生 。原本丰 田分
校 要 撤 并 到 坑 联 小 学 ,可 是 村 民 没
子。他特别 希望钟帝 明能来 家访 。
凶为 家 里 多 了个 大 人 ,学 生 天 黑 以 后 也 不 会 那 么 害 怕 。钟 帝 明说 ,这
级 的学生做练习 ,二年级 的学生跟 着 老师读单词 ;三 四年级亦 如此 。
脊 。 到分 校 ,先 得 爬 一 段 九 曲 十八 弯 的之 字 形 山路 ,然 后 下 坡 ,路 过
一
丛 丛 的桉 树 林 。到 了村 口,渐 渐
到学生家 ,跟钟帝彬 的父 亲谈 话 , 多次鼓励这个 困难 的家庭 。学生也 终于在钟帝 明持续 的关爱 中,坚持 读下 去。后来 ,钟帝彬考上广东外
话说 ,他 不 太 习惯 这 种 场 合 。他 在
非假 期 时 间 ,
不 能 和学 生 在
一
起 ,这 是邱伯聪最难接受的事情
做 着尽可能大的付出。
19 9 8年 6月 .高 考体 育术 科
广州甚至省内的体育教育界有了一
之 一 。他 爱 他 的学 生 ,并 且 为 此 在
nr
钟 帝 明老 师 每 天来 回分 校 .以 前 骑
法每天接送学生 。分校只好保 留下 来 。这样一来 ,坑联小学就得每天 派老师往返分校 。 钟帝明主动承担了这份额外 的
工作 。每天下 午骑车 到分校上课 ,
样 的留守学生 。学校里不少。有 的
是 跟 着 爷 爷 奶 奶 住 .有 的是 跟着 亲 戚 住 。学 校 里 布 置 的作 业 ,爷爷 奶 奶 没 法 指 导 ,亲 戚 又 没 时 间指 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