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层次性和指向性

合集下载

课堂教学艺术之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之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之课堂提问艺术一、课堂提问的概念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也叫问答法。

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即通过问答这种形式引导帮助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

二、提问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一)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动机,吸引学生关注学习内容如果整堂课都是教师一讲到底,课堂气氛势必十分沉闷,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如果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要分散时,教师加以提问,并要求学生稍加思考后回答,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因此而活跃起来。

在好奇心的支配下,很快地把心理活动定向到某个特定的概念和观念上,从而引发认知的需要和学习兴趣,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提示教学重点,获得反馈信息,深化已学过的知识通过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掌握学习的方法。

同时教师能及时收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或巩固知识,弥补矫正,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三)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问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探索。

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要达到的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三、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类型(一)回忆提问可分两种类型,一是要求回答“是”与“否”,不需要学生思考,只回答是与不是即可。

一般句式为:什么是。

?或是什么。

?二是要求单词、系列句子的提问,它要求学生回忆已学过的事实、概念,要求一字不差,答案唯一。

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二)理解提问可分三种类型:(1)一般理解。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进行描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教材的意义或中心思想,以便了解是否抓做了问题的本质。

(2)对比理解,让学生对事实、事件进行对比、区别其本质的不同,达到更深入的理解。

(3)理解提问。

多用于对新学知识与技能的检查,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常用于某个概念、原理的讲解之后或课程结束时。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三性”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三性”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三性毕丰柱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733399[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直接灌输的教学模式,还要准确掌握有效提问的原则,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提问,使其可以成为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有力工具,使学生透过问题能够自主习得知识,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有益多向互动.[关键词]高中数学;课题提问;明确性;时效性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所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获得思维的锤炼,提高问题探究的能力.当前的高中生思维活跃,问题不仅是其所有学习活动的关键起点,也是推动探索的原动力.所以,教师必须要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摒弃传统的直接灌输的教学模式,还要准确掌握有效提问的原则,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提问,使其可以成为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有力工具,使学生透过问题能够自主习得知识,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有益多向互动,真正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这一目的.卩明确性:指向重点内容课堂提问在整个课堂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之一,设置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所以,问题的设计需要紧扣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易错点,这也就意味着,所设计的问题必须要确保清晰明确的指向性以及目的性,这也是保障有效课堂提问的首要原则.例如,在教学“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时,可以创设情境并且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球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和两点之间的弧的距离存在怎样的区别?问题的设计很显然紧扣了学生容易发生混淆的知识关键点,具有非常清晰的指向性.又如,在教学“正余弦函数的图像特征”时可以设计问题“正弦函数以及余弦函数的图像具备哪些共性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与其性质具备怎样的关联?”这些问题的设计紧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在学习“三垂线定理”的过程中,创设提问“三垂线所指向的是哪三条线?在这个定理中,其题设以及结论分别是指什么?怎样的情况下才适合这一定律?是否可以利用这一定理解释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这一连串问题的创设,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以及掌握情况,也具有明确的知识指向性特点.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必须明确重心,必须找准某一具体内容中的教学重点去设计问题,只有问题指向教学重点,学生才能在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中获得对重点知识的认识,也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知识.这是突破教学难点、强化教学重点的关键之举.总之,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以及所学习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与其学情相匹配的具有明确目的性的问题,这是有效提问的另一个关键原则.卩时效性:把握提问时机在创设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把握恰当的提问时机,进而才有助于提高问题的实效性,才能就此促进学生展开具有深度的思考和学习.吻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学生冷静思考或者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后能够解决的课堂问题,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形成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文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必要展现自身作为引导者的身份和功能,依托于真实的情境,结合有效的提问,深入发掘问题的对立面,保障最佳的提问时机,全面提升提问效果在提出问题之后,还可以结合启发式教学法,促使学生对问题展开更深层面的探究,快速且高效地找到有效的解决举措,提升学习自信.在教学“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时,可以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北宋时期,西南蛮夷反宋,狄春将军奉命讨伐蛮夷.临行之前,他将所有的将士聚集在一起说:“此次出征的最终结果,希望老天爷给出明示,现在我手握100枚铜钱,如果将它们抛向地面时都是正面朝上,则说明此次战争能够取胜.”他说完之后将铜钱抛向地面,结果真的是所有铜钱都正(下转第66页)作者简介:毕丰柱(1968-),*科学历,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与研究.64>2020年4冃(下旬)@猜弘)的零点)-----(fG)的零点”俊出f(%)的零点)一(直接观察丽(构造函数,二次求导的单调性(直接令f(*)<o或養T3)>0,解不等式(")的符号)")>o,畑单调递增/3<0,/单调递减(解决问题)(直接令f(*)=o”图1数g(%)=%cosx-sinx并求导,可判断g'(%)为负,艮"■'(%)单调递减;由/'(0)=0,可知广3)在(0,TT)上恒负,所以函</■(%)在(0,tt)内递减,即a>&.图1是4个水平层次的思维导图,由浅入深螺旋递进,学生层第性解决每个水平上的思维障碍点,获取知识的本质,提高自身的抽象素养.卩有效利用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性发散思维,因势利导解决问题众多学者所写的关于发散思维的论文比较集中在“一题多解”上,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此处笔者想谈一下怎样利用课堂上自然生成的发散思维来达到提升抽象素养的目的.在函数不等式问题中,经常需要构造函数,由“导”寻“源”,解决问题比如下面一道选择题:(单选)已知函数/G)是定义在(0,+8)上的非负可导函数,且满足/(%)+f(x)WO,对于任意正数<z,&,若a<b,则必有()A.b(a)W/(b)B.C. D.bf(a)^(b)由“导”寻“源”,学生构造函数g&)=对■(%),则g'(x)=f(x)+xf(x)^0,所以g(x)=xf(x)为(0,+8)上的减函数.因为a<Z>,所以g(a)>g(t),EPaf(a)>6/(6).但选项中没有此答案,可学生的解法又没有问题,怎么办?教师此时应该对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方式予以肯定,同时因势利导:若此题加上这个答案,就会变成多选题,契合了新高考.然后可利用这种难得的课堂生成,引导学生思考没找到答案的原因:通过观察选项C和D,若能解决/©)的单调性进而判断出/(a)与/(6)的大小即可.此时由条件xf{x)+/(%)W0,可知f(%)所以X如为(0,+8)上的减函数,即有/&)>/(6)M0,又0<a<&,根据不等式性质,即有'飒b)wbf3学生课堂生成性的发散思维有多个来源,上面显然就是因为学生思维的起点不同而出现的解题方式.作为教师,应该利用好课堂上宝贵的生成性资源,理清思路,肯定学生,课堂氛围民主,学习才能高效,抽象素养也才能随之得到培养.学生的抽象素养并不是依靠口头的传授,更不是通过题海战术获得,它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层第性地去启发,同时抓住课堂上的思维闪光点作为我们的教学素材.最后,希望笔者的一点点教学实践可以给广大教师带去一些思考.(上接第64页)面朝上.故事结束后可设计提问:要想所有的铜钱都正面朝上,是否可行?该创设的提问,把握了恰当的时机,立刻聚焦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带有强烈的好奇心理,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总之,问题的提出需要高度重视时机,好的问题只有在好的时机提出,才能彰显其“好”的一面.所以笔者以为,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恰当的问题,在学生认知发生冲突的时候提出好的问题,就能够让学生的认知得以更快地实现平衡,而认知平衡的体现,就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成功,这也是问题时效性的本质所在.卩激励性:调动学习热1«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对话互动和教学措施的基本途径.没有提问的课堂是缺少生命力的,会使学生降低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高中教师来说,我们需要在提问之后耐心倾听,当学生给出回答之后更要及时作出评价,特别是其中的闪光点,要使用激励的语言进行肯定和赞扬,即使学生出现了完全错误的回答,也不能使用批评指责的语言,而应当肯定其能够积极思考的精神,然后分析出错的原因,这样便可有效鼓励学生的学习自信,充分发掘学生的数学潜能以“直线的方程”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开始教学之前先出示计算题:求过点(-3,-2),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很多学生都选择使用常规的解法,顺利得出一种结果.实际上,他们却忽视了截距为零这一特殊情况.面对这一现象,笔者没有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为其创设了问题情境:有没有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是否还存在其他情况?不仅有效地点拨了学生的思维,也能够使学生立足于不同的视角,快速发现其中还存在另外一种特殊情况.既成功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以及求知欲,同时也推进了思维的深入,这样学生在回答时才能有所收获,才能就此树立学习自信,充分发掘个人的数学潜能其实,问题的激励性很多时候还体现在学生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上,成就感可以促进学生的成就动机,其表现出来的激励学生的一面,就是数学教学的至高追求.总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低效教学的现状,不仅要深入解读新课改精神,也要紧随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更要立足于学生现阶段的思维水平以及认知特点巧设问题,使其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形成有效引领,有助于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高效实现教学预期.66>2020年4冃(下旬)。

有效教学之有效提问

有效教学之有效提问

有效教学之有效提问有效教学是指将课堂教学中的分分秒秒都赋予生命的活动,使其涌动智慧的灵性,使学生在认识、技能、能力以及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

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

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

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如果忽视课堂教学的有效落实,一切教育教学改革最终都要大打折扣。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抓好中小学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发生重大转变,已经由以往的“主导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

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就成为提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

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

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它既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登入科学殿堂的先导,又是促进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

一、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意义。

韦志成先生指出:“从阅读教学的外部功能来说,它统帅语文教学,制约和影响着写作教学、说话教学和听知教学。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

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问。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

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提问方式的多样性提问的方式有多样,当学生无疑可问时,可通过“设问”来引出问题;当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还流于表面时,可通过“追问”引领学生将探究深入下去;当学生有疑问而有依赖倾向时,可通过“反问”来激励学生自主探究。

前不久,笔者上了《计算比赛场次》一课,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整组的比赛场次”之前,有学生提出:“老师,有国旗图摆吗?”师答:“没有国旗图摆行吗?”在老师的这一“追问”下,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想到了用数字、字母甚至是图形来代表队名,唤起了学生的旧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利用知识“再创造”的强烈欲望。

也曾听过一堂课,老师在课前对学生说自己有个习惯:“喜欢你们自己在下面说。

”所以整堂课多数时间老师提出问题后,由学生齐答,只有一次是指名回答。

在这种单一的提问形式下,学生齐答出的就是结果,没有人争议,课堂教学似乎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却没有丝毫彰显。

其实,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

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方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

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问的适时性适时,即掌握提问时机,就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或创设一个最佳时间,提出问题,使问题在解决的同时,唤起学生内心的解题向往,发展思维。

在笔者上的《计算比赛场次》一课始,请4位同学上台来做握手游戏。

加强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指向性”的实践研究

加强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指向性”的实践研究
加 强 阅 读 教 学 中 课 堂 提 问 “ 向 性 " 实 研 究 指 的 践
陈岳 雷 ( 江省 富 阳市 富春 三 中) 浙


阅读教 学 中加强 提 问“ 向性 ” 指 的缘起
生 的 思 维 , 可 以 调 节 课 堂 气 氛 , 通 师 生 感 还 沟
课 改 进行 到 今 天 , 以人 为 本 的 教 育 理 念 已 逐 渐 深 入人 心 , 师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角 色 定 位 在 以 教 人 为 本 的教育 理 念下 发 生 了重 大 的 变化 。如 何 提 高课 堂教 学 的实 效性 , 充分 体 现 教 师 的主 导 作 用 , 培 养学 生 学 习 的主体 意识 , 推进 合 作 、 究 的 新 型 探 学 习方 式 等 问 题 , 了 目前 教 学 中亟 待 解 决 的 问 成 题 。笔 者认 为 , 真正 组织 好 对 话 、 流 式 的学 习 型 交 课 堂 , 主 要 的 就 是 提 升 教 学 过 程 中 “ 问 ”的 最 提
式 、 写方 法等 角 度 , 是从 用 词 本 身 ( 描 还 动词 、 容 形 词等 ) 谈语 言 运用 ? 来 基 于 这样 的 现 状 , 谓 提 问 “ 向性 ” 所 指 的第 一 要 义 就是 使 学 生 听到 问题 后 , 迅 速 地 建 立 起 思 能
上课 不 专心 听讲 、 师 突然 发 问 的 惩 罚 性 提 问 ; 教 有 致使 学 生知 识偏 离 “ 向 ” 航 的误 导 性 提 问 ; 貌 似 有
语 文素 养 的形 成 与 发 展 , 不 同层 次 的 学 生 有 不 让
同的 收益 , 成 教 学 三维 目标 —— 知识 和 能力 、 达 过 程 和方 法 、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让 学 生 在 五 个 领 情

“提问”的教学艺术性

“提问”的教学艺术性

“提问”的教学艺术性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对话交流的最重要的形式,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讲究提问艺术,总是想方设法投石激浪,通过提问来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或提出问题,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整个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说,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那么,在课堂提问时,我们要注意什么、遵循些什么原则,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1课堂提问要做到“五先五后”1.1先提问后指名。

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清楚地叙述提出的问题,待全班学生都动脑筋后再指名回答。

如先指名回答,被指名的同学积极思考,未被指名的学生就会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放弃参与。

1.2先思考,后回答。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待全班多数学生“跃跃欲试”时,再指名回答。

回答的内容、回答的语句不一定要囿于预定的设想,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表述同样的意思,更要鼓励学生有所创见。

1.3先讨论后结论。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尽量不要立刻表态,更要严禁武断的否定。

因为教师的表态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给思维画上休止符,导致学生参与的终止。

可以让别的学生补充、纠正或者提出别的答案等,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顺水推舟”得出结论。

1.4先学生后教师。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态度要亲切温和,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轻易打断学生发言;学生稍有停顿,要让其思考继续回答;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想,必要时才作适当的引导或暗示;回答有错时尽量让学生自己纠正或另外请同学纠正,将机会留给学生。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才发表看法。

1.5先激励后更正。

对学生的回答要热情鼓励,即使差生回答错了,也要表扬他积极参与的精神。

对于回答不全面的学生,要着重表扬他对的部分,然后再提醒他要注意的不足之处,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采用商量的语气,如“我认为这样表达会更好些”等。

2提问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2.1教师在提问时,要用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优化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优化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优化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探讨摘要: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小学学科课堂教学中对于如何优化课堂提问,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已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

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随堂听课、教师访谈等方式进行探索,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低效的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优化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低效的现状问题经过本人多次走访调查,从中发现目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低效的现状,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一)问答时间安排不合理,时间浪费严重。

在本人走访中发现,有不少教师在每次提问之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短,而且教师通常会把问题分解为较低认知水平的“结构性问答”让学生进行回答,其次是抽答,抽答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学生几乎都较少愿意举手回答问题。

为了追求课堂效率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通常在提问1.3秒后发现没有学生响应,便重复问题或把可供探索的问题进一步细化分解,学生因此失去了思考探索的空间。

(二)问题提出过于单一,简单缺乏系统性。

有的教师在授课时会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追问学生思考的过程,其看来课堂很有层次性,实则不然。

(三)教师提问准备不充分。

感觉有不少教师提问准备不充分,一般都是针对知识点进行发问,而且问题针对性不强,指向性不明,课堂上时有“问而无答”的现象。

在所提的问题中大多是对针对性知识点进行发问,缺乏探究性与实用性,对于同一个问题,有时教师要表述好几遍,把意思表达明确,学生半晌才明白问题的含义并作出反应。

(四)在课堂上基本上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很少有学生提出质疑。

教师对于本课中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表述都很准确,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是很难把握的,对于教学过程很少有教师会进行反思。

课堂上的提问主动权基本上都是掌屋在教师手中的,学生因此而显得很被动,所以课堂上学生提问的情况比较少见。

语文课堂问题设计要有深度,有层次

语文课堂问题设计要有深度,有层次

语文课堂问题设计要有深度,有层次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阅读能力的重要平台,而问题设计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问题设计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堂问题设计必须具有深度和层次,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语文课堂问题设计要有深度。

深度的问题设计需要涉及到语文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针对一篇课文的问题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探究作者的用词、句式和结构等特点,从而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建立起扎实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

语文课堂问题设计要有层次。

层次的问题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问题。

在阅读理解的问题设计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层次设置不同的难度和要求,让学生在适合的层次上进行阅读和思考。

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范围内不断提升。

这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学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和思考能力。

语文课堂问题设计还要注重问题的质量和实际性。

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实际性,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

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问题设计可以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和表达。

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得到更深入的体验和收获。

提问的明确性

提问的明确性

教师应“学会提问”江源小学刘文兰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使课堂不断深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对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检验标准之一,同时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重要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就是要立足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尤为重要,那么我们作为教师课堂的提问就尤其重要,但课堂提问不是想怎么问就怎么问的,而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所以我们的教师就要“学会如何提问”。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一些问题。

一、提问不能太泛,太广、过于开放要有明确指向性。

新课改要求我们的教学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是学生自己的课堂。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问学生:“你能发现什么问题?”,以此来显示我们课堂的自主与开放。

但我们必须清楚提问是为了课堂教学不断的深入,也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广、太泛,提出问题要有明确、清楚、具体,有一定的指向性,这样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如: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上有这样两幅图,第一幅是一群小鸡在大树下,第二幅是下雨了,小鸡分别躲到左边右边,还有的在大树的后面。

这一题目的意思是问“大树后面有几只小鸡?”。

一位老师在上课时为了体现数学课堂的开放性就对同学说:“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个问题的指向性就大了,有的说大树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一共有几只?左边比右边多几只?右边比左边少几只?等等。

时间去了一半还是没到这堂课的正题。

二、提问要适时,适度。

随“机”引入,随“时”提出来。

适时是指要在恰当的时间提出符合当前教学的问题,适度是指问题要有思考价值。

这一技巧是指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地方,学生理解的有难度的环节处恰到好处地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这样的设问能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求面积时,就直接提出:“如何让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长方形来求面积?”,这时这个问题就如一枚强心针,立即就会引发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去思考,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用割补的方法让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这是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的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摘要:有效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提问,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着重探讨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施有效提问,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从提问的效率上说,可以分为高效的提问、有效的提问和无效的提问三个层次。

有效的提问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怎样做到有效提问呢?这需要教师注意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谈些体会和做法。

一、提问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生物学的理论和原理通常比较枯燥无味,学生会感到难学,没有兴趣。

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通过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听课时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高听课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细胞呼吸”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水果储存太久后为什么就没有甜味了?萝卜放久后为什么会空心?把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里,为什么会有烫手的感觉?刘翔在训练时常会在第二天早上肌肉发酸,为什么?又如,在教学“细胞的衰老”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为什么老年人会满脸皱纹?为什么会满头白发?为什么会长老年斑?为什么会食欲减退?二、注意问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新课程提倡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个充斥专业术语的提问,是很难引起学生思考兴趣的。

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密切联系实际,要把课本中的知识跟生活实际、生产实际、自然现象等联系起来,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充满生活气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讲“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时,教师可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以下问题:当你连续嗑盐渍的瓜子或吃过咸的食物时,你的口腔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什么办法解决?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饺子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看见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的?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为什么会造成“烧苗”现象?这样的问题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体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

课堂问题提问的有效性观察量表

课堂问题提问的有效性观察量表

课堂问题提问的有效性观察量表观察维度:教师教学提问及回答通过上表的观察,具体分析如下:一、教师提问指向性分析。

从教师提问的指向性来看,本节课提问的问题有效的是28个,占问题总数(32个)的89%,问题指向清晰。

二、教师提问层次性分析。

总体来看,本节课的问题设置层次还是比较合理的,有直观答案的问题占绝大比例,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数量适当,无效问题比例很低。

1、无效问题具体分析。

本节课,教师提问的问题中,无效问题有4个,占问题总数的13%。

第一个无效问题出现在讲完一遍观察的四个角度之后老师又设计了一次,让学生再看一遍图片,然后又问了一遍:“从哪个方向拍的?”又总结了一次“想想是从哪几个位置来观察的?”有些重复。

第二个类似问题出现在课堂新授左侧面、右侧面知识后,教师提问:“杯子在哪里?”这个问题本身给学生指的就不明确,第三个无效问题出现在举例中,“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学生没有举出例子来,看来问题无效。

第四个无效问题在练习中,“谁观察最仔细了?”看似在调动学生仔细观察,其实是无效的问题。

2、有直观答案问题具体分析。

本节课有直观答案的问题有27个,占问题总数的75%。

这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有关,属于正常范畴。

3、有思考价值问题具体分析。

本节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有1个,占问题总数的2.7%。

此类问题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应该占多大的比例比较合适,并没有统一的界定。

但是,我个人认为一节课,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都应该有此类问题的存在,因为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真正启发学生思维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既然我们提出了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就一定要发挥作用,把这类问题解决彻底。

比如,本节课,教师在讲解环节就提出:“加大难度,从哪个侧面拍的?”属于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侧面还分左右侧面,为学生学习判断看到的物体,是从左侧面还是从右侧面,有一定的指向性。

三、小小建议:1、教程设计上注意时间的安排,在学习左侧面右侧面时,没有完全展开就进行下一环节,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

关注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实效

关注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实效

关注课堂提问提高课堂实效[摘要]课堂提问被称为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主要体现。

要想通过提问来提高课堂的实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和深入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讲求提问的多样性、层次性、兴趣性、有效性、指向性、迁移性,真正做到高水平的提问,呈现精彩纷呈的课堂。

[关键词]课堂提问兴趣思维积极差异实效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技巧,更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被称为有效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如何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课堂的实效,不仅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高深的体现,也是每个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提问”作为加强师生互动的纽带,需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和对教材的深入把握这一基础之上,做到以下几个原则:一、讲求提问的多样性,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语法上来说,课堂提问有很多种,如疑问、设问、反问等等,而每一种提问方式的作用及所能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多设计的课堂提问尽量要多几种方式,这样才更能体现课堂的灵活性,活跃课堂气氛,令课堂妙趣横生,让学生在轻松和欢乐中学到知识。

在具体的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机智,注意提问的细节,根据情况的变化,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不能不顾课堂的实际情况,而一味采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时,不能一个劲的追问学生,而应多用一些疏导性、铺垫性的问题,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淡然,问题的灵活多样性,要求我们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难点、重点认真挖掘其广度、深度,高屋建瓴,精心设计,适时适度,真正体现问的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区分提问的层次性,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课堂提问在细节上要全面衡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

语文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语文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通过提问应达到哪些 目的昵? 提问不能过难,只面向少数尖子生,也不能过易,连学习有困 1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 . 要为一定的教学要求服务。 难的学生不动脑筋也能回答。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会使学生产生厌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备课时就要描述出提问的明确目标,根据教 烦或抑止心理。如果随心所欲提出一些过于深奥的问题,脱离了学 学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提问,如温故而知新的复习性提问,知识理 生的认知水平,往往会使学生手足无措,无从答起,容易挫伤学生
解的启发性提问,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 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提问 学习的积极性; 而对于高 年级的学生,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 学生 等,以便于教学环节的进行以及达到掌握课本内容和获取知识的目 不用思考就可随口回答,这种提问,不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反而 的。一些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上起课来经常信口开河,想 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随意应付的坏 到什么提问什么, 这种盲目 提问缺乏目 的 的性, 无的 放矢,不仅无 习 惯。 有位教育 家说得好: “ 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 助于教学,而且会使学生分散精力,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每一 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 个问题都应结合教学明确目的,精心准备。 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又不能让学生产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 2 课堂提问还应以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美国 答出的懈怠。适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 .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要求教师要 “ 创设问 题的 情境, 去点 燃学生好奇 . 维, 促使学生通过努力取得的 成果,学生才能保持对语文的兴趣。
2 0 年 )
J1 0 9第 2 卷第五期 u. 0 2 8
总第 6 期 1

课堂提问要抽丝剥茧,指向明确

课堂提问要抽丝剥茧,指向明确

【案例与叙事】An li yu xu shi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问题提出得合适与否,往往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要在科学课上巧妙设疑,让学生在思考与探究中自主释疑。

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要适时,要有层次。

在一问一答中,教师要真正地关注学生思维的轨迹,要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问题的指向性要明确教师的提问一定要与教学目标一致,不能和实际现实背离,与教学任务有关的问题一定要真实问透。

教师提问要简明清晰。

提问时教师要为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

简明清晰的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

教师提出问题时,指向性一定要非常明确,否则学生听得不知所云,回答也会被引入歧途。

案例1:苏教版“地球上的水”一课的教学A教师先播放一段关于地球上水的视频。

学生欣赏后,师提问:它们美不美?生:美。

师再提问:它们的是美在哪?学生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

有的说:都是自然的,所以美;有的说:它们是不同季节的水,展示了季节的美。

学生的回答都不是老师想要的。

老师只好又把问题往水上面引。

这个问题提出的指向性不够,学生回答的效果自然就不太好。

B教师则是这样导入的。

在观看关于地球上的水的照片后,他提出问题:这些图片上面都有什么?学生说:都有水。

老师接着说,自然界中的水美不美?学生回答:美。

老师问得明确,学生答得轻松,导入环节显得非常自然。

案例2:苏教版“降落伞”一课的教学A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我手上有一颗鸡蛋。

如果这颗蛋掉下来,会怎么样?学生回答:会碎。

老师再提出问题:我们怎么让它不碎呢?学生回答:可以包一些纸,可以放一些海绵垫着等。

老师的意思本来想引出降落伞的应用,结果越扯越远。

老师非常着急,只好搪塞几句,出示降落伞,化解了尴尬。

B教师则是这样导入的。

他首先播放一段关于降落伞的视频,然后引出问题:刚才的视频中,为什么用到了降落伞?学生回答:为了安全,为了减速。

老师接着问:降落伞有什么作用?你们想不想研究一下呢?学生非常兴奋地说:想。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摘要】把握提问时机、内容和梯度,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式的提问,是激活学生积极思维的艺术。

【关键词】提问激活思维艺术在当前课改热潮中,要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纵横知识的联系,精心设计问题,使课堂提问真正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古人也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提问是一门艺术。

教师教学要重视和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寻求问题的启发点,克服提问的随意性,注意问题的思考性、整体性、指向性和层次性。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并实施课堂提问呢?1.把握提问的时机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时机要恰当,提问题要在学生有疑问、似是而非或教学的关键时候提出,老师要善于猜透学生的心理,所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所想、所疑相“吻合”,并在学生有思、有疑时提出。

提问不是把学生问倒,更不是课堂的点缀,而是一种“创设”学生活动的形式,它的作用在于解难释疑,掌握新知。

是否适时发问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如果在学生未有疑的时候过早发问,会让学生感到无措,内心茫然,无从下手,从而导致课堂冷场;如果过晚发问,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对答如流,使问题成为一种走过场,就毫无价值可言。

另外,教师还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问题的难度,切入的角度,提问的方式,以把握知识要点、训练重点和教学过程。

适时提问笔者的把握一般来说有三点,那就是:导课时的精问、在学生出现疑问时的点拨式提问和在思维升华时的导问。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如果头开得好,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具有价值的导课时的精问,就像一根线一样贯穿整堂课,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索知识,提高学习知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现自我的价值。

老师要养成备问的习惯。

了解课文中学生在哪个地方会出现疑问,要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能力,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对于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的时候及时进行点拨式的提问,之后开展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用师生共同探讨的模式去理解,去解决疑问,让学生在一种胜利的喜悦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提问的层次性和指向性——《小狮子爱尔莎》 -|yp 发表于 2005-7-4
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贾传琼
[案例背景]
课堂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交往中的一种重要形式,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这是当前课堂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

可以这样说, 一堂课的组成就成在与教师的提问之中。

不论教师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教师总是无法避免要使用提问的途径来完成。

因此,课堂提问的策略就成了我校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为了引导教师科学而又有效地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学校领导积极行动起来,尽可能为教师提供进行校本研究的条件:一方面,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成立了中心研究小组;另一方面,请两位教师专门为研究组的成员分两次执教了2节课,组织老师们对这2节课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课堂观察。

下面就是两个老师执教《小狮子爱尔莎》的教学片段实录。

[教学实录](片段一)
师:老师带你们看一段录相。

(野生狮子的活动情况)
师:看了这段录相,你想说些什么?用一句话也可以。

生1:我觉得狮子很威风。

生2:我觉得狮子很凶猛。

师:看了画面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们又想到了什么呢?
生1:我以前觉得狮子很威武,看了画面后,觉得狮子更威武了。

生2:看了画面,我觉得狮子的生长很艰难,因为他三岁就会被赶出家门。

(教师介绍小狮子爱尔莎的来历后板书了课题)
师:在作者的眼中,小狮子爱尔莎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把每一句话读通顺,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划下来。

(学生开始读课文,批划。


[案例分析]
这节课中,学生围绕教师的提问回答问题共29人次。

其中,发言13人,占上课总人数29人的45%;16人一次言也没有发,占上课总人数的55%。

可见,课堂提问的覆盖面是不高的。

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
活跃。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在我们看来,应该是比较容易的问题,比如,在看完录相后,老师提的两个问题,学生举手的人很少——只有3人;第二,学生在自己读课文,进行批划的时候,很多学生不知做什么。

我特意观察坐在我身边的3个学生,只有一个孩子找到了一句自己喜欢的话,另两个孩子只找了两个自己喜欢的词语。

课后,我对学生为什么没有举手回答问题进行了调查:13个学生说自己举手了,但老师没有点,3个学生干脆承认自己不知道怎样回答问题,怎样去想问题。

[教学实录](片段二)
师:要弄清小狮子爱尔莎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我们应该怎样读书?
生1:读的时候,要想一想爱尔莎的动作、神态。

生2: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描写爱尔莎的动作和神态的词语和句子划下来。

生3:我们还要边读边想一想这些句子的意思。

师:那就是一找、二读、三悟。

师:请同学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读一读课文。

生1:我从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的这一句“我大声呼喊,爱尔莎从远处跑来,勇敢地和犀牛搏斗。

”看出爱尔莎很勇敢。

生2:还有一句:“犀牛敌不过它,掉头跑了,爱尔莎一口气把它赶出很远很远。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一段中的最后两句话。

师:你们能从中感觉到爱尔莎是怎样的狮子吗?
生齐答:勇敢。

师:文中还有表现“爱尔莎是怎样的狮子?”的句子吗?
生1:我还从第一自然段中的“不久,它那蒙着蓝薄膜的小眼睛睁开了,那水汪汪的眼珠滴溜溜地转。

”可以看出爱尔莎是一只可爱的狮子。

生2:第一自然段中“他一刻也不离开我,晚上也跟我一起睡。

”这儿可以看出爱尔莎特别老实。

生3:第二自然段中:“看见我蹲在河边,故意扑腾起浪花,还用前爪轻轻地把我扑倒在地上,十分高兴地和我开玩笑。

”可以看出爱尔莎特别活泼,特别喜欢它的主人。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几句话。

师:这种场面我们是否是曾相识?你有没有这样嬉戏的场面?
生1:洗澡的时候,我往妈妈身上泼水。

生2:爸爸给我洗澡似的时候,我往爸爸身上洒水。

生3:我平时不爱洗头,妈妈要我洗头的时候,我就往妈妈脸上浇水。

生4:有一次洗澡的时候,我把水往妈妈脸上洒,还故意把头扭向一边。

师:看了这样的场景,你觉得他们像什么?
生1:像朋友。

生2:像亲戚。

生3:像一对孪生姐妹。

生4:像母亲和孩子。

[案例分析]
参加上课的学生总共24人。

回答问题49人次,8人没有回答问题,占总人数的33%。

和上一节课进行比较,这节课发言的人数似乎要多一些。

但学习效果和上节课一样不理想。

主要表现在以三个方面:第一,课堂气氛非常沉闷;第二,学生回答问题没有深度,有的甚至还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错误;第三,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学习过程,很多学生因为提前完成,所以,课堂上的学习批划过程只是走了一个形式。

[观察反思]
综合两节课上学生的表现,我认为这两节课的课堂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课堂提问缺乏层次性,缺乏指向性。

在第一节课中,教师开课提的两个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说出自己记忆中的狮子是野性十足的,从而激发对课文中所描写的一只人性化的狮子的学习兴趣。

这样的开课和这样的提问达到了教师的预设目标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学生对狮子是有自己的认识的,不论是他们看到的动画节目,还是文学书籍,孩子们应该以为狮子就是凶猛的。

他们围绕狮子的凶猛应该有很多话可以说。

但因为教师硬要学生看完给定的画面来说话,学生只好挖空心思地猜测老师提问的用意后,再来想自己该说些什么。

这样的提问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另外,在回答老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的第二个学生,他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在看了那么几个毫不清晰的画面后,居然给出了那么精彩的发言。

可是,老师因为觉得他说的话不是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便对他不置可否,就继续自己设计的
下一个环节去了。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所给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我认为教师的疏忽也是导致课堂沉闷的主要原因。

第三,既然教师开课就是为了把一般的野生的狮子和爱尔莎进行比较,那么接下来的环节就应该是围绕“爱尔莎是一只怎样的狮子?”这个问题来进行。

可这位教师偏偏要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找出来。

于是,学生又陷入了猜测老师要我们找怎样的词句才是老师所希望的答案无效行为之中。

如果教师把开课的三个问题变成这样两个问题——“你记忆中的狮子是怎样的?请给大家讲一讲。

”“在作者的眼中,小狮子爱尔莎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词语和句子来谈一谈你的理解。

”来组织教学,效果一定要好得多。

第二节课,老师虽然紧紧围绕中心问题“爱尔莎是一只怎样的狮子?”来组织教学,而且在学习行为之前,教师还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的环节。

按理,这一节课应该非常成功。

教师只要围绕中心问题再设计一些能启发学生深层次思维的二级、三级子问题就可以了达到教学目标了。

可惜,观察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后,依然让我感到很遗憾。

深究其中的原因,我认为还是教师没有把握好提问的层次性和提问的指向性原则。

例如,当学生找出了课文中表现小狮子爱尔莎的特点的句子后,教师要及时给出能引发学生向深层次思维的子问题“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没呢?请你说得具体一些。

”学生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对课文的表层理解了。

再如,在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曾经有过的嬉戏场面时,4个孩子给定的实际上是一个答案。

这时教师只要提出指向其他方向的问题“除洗澡以外,你还有在其他场景中嬉戏经历吗?”学生给定的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的。

片段中教师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一个学生认为作者和爱尔莎的关系像“亲戚”是不对的。

其实,只要学生去读一读课文,他们就会发现,课文中描写的作者的和小狮子像一对深情的母子。

教师为什么不让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去读读课文呢?
[问题讨论]
1、如何变教师的问为学生自己提问?
2、如何使提问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服务?
3、如何使教师的提问成为学生真正希望探讨的话题,而不是考验学生的检测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