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导学案编写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导学案编写的几点思考
我校自2007年始推行新课堂模式,为保证高效课堂的实施,实行导学案的模式,旨在以导促学,为新课堂保驾护航。
“导学案”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校自开始使用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找到问题加以改进,才能发挥“导学案”的更大作用。
导学案使用最危险的情况是“学生只知道围绕学案去学,老师只知道围绕学案来教”。
也常听到老师们抱怨:用了学案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问题就出在学案的编制上,编制的时候只注意了知识和板块的罗列,而忽视了自己的教学思路。
在此,结合自己编制和使用导学案的经验,谈一谈个人体会:
一、导学案主体模糊
导学案强调的是学案,主要是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的,是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展示和梳理知识的学习方案。
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自学的角度来编写设计,但某些导学案忽略了这一至关重要的点,设计成老师自己的教学过程,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没有立足于学生,没有从学生学习的实际考虑。
所以盲目编写导学案既不利于学生的自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展示,因此就达不到高效的要求。
二、导学案缺乏“导”的思想
“导”是引导、指路之意。
导学案一个重要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这就需要分层设问、循序诱导方能达到指路的目的。
但一些导学案只是把课本内容进行罗列,设置了许多填空题,带着学生把课本内容看了一遍,没有分层要求、设计问题,缺乏对重点知识的精心编导,达不到层层递进、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导学案容量大
高中课程繁杂,任务紧,课时少,学生的时间比较紧张。
从目前导学案的编写来看,存在容量过大的问题。
课前自主预习提问过多,在加之记忆性阅读知识以及课后作业和阅读,学生无论是在实际操作还是完成上都显得很吃力,负担过重。
如何就导学案进行“瘦身”“浓缩”就显得非常必要和关键了,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商量。
本学期我校就大力地进行了导学案的“瘦身”运动,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实情,真正体现出导学的功能。
四、导学案试题化,课型模糊
目前,我们的导学案问题设计有习题化、试题化倾向,只重结论而没有过程分析。
我们的新授课变成了讲评课,文本的美也不复存在。
很多教师的学案教学课变成了典型的讲评课,教师的任务就是讲评学生不懂的试题。
千课一面,没有个性、没有创新,我们追求的教学艺术荡然无存,语文课变成了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课堂。
没有诵读、没有语言的品味、没有情感的熏陶,七宝楼台被拆碎成
片断,一篇篇美文已经被肢解成一道道直指考点的试题。
功利化的学案损害了语文的教学艺术。
我们的新授课和专题复习课变得预设有余,生成不足。
首先,由于课堂的所有问题已经展示在学案上,而课堂又紧紧围绕这些问题来展开,所以,课堂总是按预设的道路前进,没有临时生成的激情和惊喜,课堂非常机械。
其次,由于学案事先被学生做完,有心的教师对学生的各种失误已经了然于胸,并已经想好对策,这对一节讲评课来说至关重要,但对一节新授课来说则未必是一件好事。
在这样的课堂上,已经不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前精心准备就足够了;在这样的课堂上,已经不需要教师的步步点拨,依照考点找原因就行了。
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能力将会不进反退。
五、关于导学案编写的建议
1.采用导学案教学,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教学形式,能受到师生的欢迎,说明它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我们要努力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防止走向极端。
比如过分强调结果,以现成结论代替学生的认知过程;过多题海战术,因为题目多,所以只重视答案是否正确,这样势必漠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材处理过于简单粗糙,不重视实验、实习和探究,只是强调结论的正确规范,结果有可能造成学生不细究“因”,而死记硬背“果”的被动迎战局面,试卷上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贪多求快必须停止,这样虽然看似完成了预期的教学任务,
实则埋设了许多“陷阱”,等到真正上战场时就可能自投罗网。
吃多了,嚼不烂,也难消化。
新型学生观重视学生发展。
所以,学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内容可以少一点,精一点,更系统化一点,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有所收获,促进自我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发展。
3.导学案的编写要有“留白”意识。
我认为现在的导学案最大的优势在于由传统的教师主动教转变为学生自主的学,这是导学案最大的功能,那么我们在编写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导学案这一优势特点的发挥。
问题不易设置得过死,尤其是语文,允许学生大胆地进行思考。
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要体现出这一理念,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余地。
大胆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没有严格标准答案的或者允许多样答案存在的问题,这才是导学案最大的魅力所在,也是可以体现编写者智慧的地方。
课堂教学不如给学生一张白纸,然后由师生共同来挥就。
通过不同的学生反馈,挖掘因材施教的最佳途径。
相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自由释放和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不断提高。
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与能力的激发和培养,发挥学案对教学的积极作用,努力避免消极影响,于教于学都是一大喜事。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