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3919710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9.png)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导学案是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通过编写和使用导学案,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将从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导学案的编写1.明确教学目标:在编写导学案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以及需要达到的水平。
2.分析学情和学生需求:教师在编写导学案之前还需对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进行分析。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需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使导学案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3.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编写导学案时,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应当简明扼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置一系列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设置任务和问题:编写导学案时,教师应当合理设置一系列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任务和问题应当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挑战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导学案的编写应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需设定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和问题,并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
同时,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导学案的使用编写好导学案只是基础,教师还需要合理使用导学案,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介绍导学案的目的和任务:每节课开始时,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导学案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介绍,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导学案的意义和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引导学生拿出导学案:在介绍完导学案之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拿出导学案,进一步了解学习任务和问题。
3.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拿出导学案之后,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上的任务和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9b725d5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9.png)
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一、导学案的概念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计划,精心设计的一种教学辅助材料。
导学案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导学案的编制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以及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2.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确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3.设计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4.编写导学案:结合教学内容,编写导学案,包括教学步骤、学习任务、练习题目等内容。
5.调整完善:不断调整和完善导学案,确保导学案的内容合理、清晰、易懂。
三、导学案的使用方法1.导学引导:教师在课前通过导学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导学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前预习,为正式课堂的学习做好准备。
2.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通过导学案独立学习,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和练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应用:教师在正式课堂上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巩固知识,解决问题。
4.课后反思:学生在课后对导学案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果。
四、导学案的优势1.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导学案,学生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激发学习兴趣:导学案设计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3.促进自主学习:导学案注重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个性化教学:导学案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设计,实现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
五、导学案的注意事项1.导学案设计要针对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2.导学案内容要简洁明了,避免内容过于繁杂,确保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
3.导学案要与教材内容结合,避免脱离教材教学大纲的框架。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5f49c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a.png)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备课并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工具。
通过合理编写和使用导学案,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标在编写导学案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以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或情感目标。
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知道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二、调整学习内容和结构编写导学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性质,调整学习内容和结构。
学习内容应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和层次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
三、设置导引问题导学案中的导引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学习内容的关键。
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设置导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
四、提供学习资源导学案编写时,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教材、课件、多媒体资料等。
学习资源的提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扩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五、引导学习方式导学案应该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提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六、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合理安排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既要满足学习目标,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的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七、设计评价方法导学案的设计还需要考虑评价方法。
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置评价要求和评价方式,使学生知道学习的标准和要求,并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不足。
八、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
学生可以通过写下思考问题、总结经验和提出建议等方式,对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九、不断修正和改进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需要教师不断修正和改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对导学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提高导学案的指导效果。
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建议
![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7908aa6b0717fd5360cdc73.png)
1.重“讲评”,轻“探究” 误区: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重教轻学,包办代 替养成习惯,所以实行“导学案”导学时习惯于走老路。 如对那些应由学生自已解决的内容仍以讲为主,还是注重 讲深,讲细,讲透,认为“导学案”中安排的让学生自我 探索、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等太耽误时间,总不如自己讲 效果好,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策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以学习的内容为中心,根据导 学案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要适时介入讨论或指导、点评。 并从创新、求异、实用方向加以引导,给予正面鼓励,一 些复杂性的问题在课堂没能完成的可留到课后继续讨论, 有的还可以作为研究性课题,指导学生课余钻研,参考相 关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
策略:动态地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分”与 “合”是导学案运用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要实施“适时 登场”和“主动撤离”,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突出学 生在获得知识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同时,加以适时的引导, 强化课堂教学的民主性、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导学案运用的三个误区 及应对策略
二、导学案的编制
(二)导学案的内容
一份规范的导学案应包括八个方面的基 本内容: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质 疑问难、达标检测。
(二)导学案的内容
1.学习目标 目标要简单、明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检测性。 每课数量以2~3个 为宜,不能太多。 2.重点难点 明确告知学生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并提示相应的突破方法。 3.学法指导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 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分析归纳法、替代法、实验推理法、 类比法等。 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 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4.知识链接 导学案中可提示,不必详细引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085462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f.png)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一、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的一种教学工具,它通过提供必要的学习任务和相关资源,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导学案的编写步骤:1.确定学习目标: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育要求和课程标准,从中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
2.分析学习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抓住重点和难点,确定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
同时,考虑学生的先验知识和学习能力,合理安排学习的进度和难度。
3.确定学习任务: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学习任务,要确保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针对性,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选择学习资源: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如教材、参考书、课外阅读、网络资源等。
要保证资源的质量和合理性,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资源获得所需的知识和信息。
5.编写导学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编写要注意合理组织学习环节,明确学习步骤和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试用和修订:试用导学案,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导学案的设计。
二、导学案的使用导学案是一种教学工具,它的使用需要有设计和指导者的参与,以下是导学案使用的一般步骤:1.导入学习:根据导学案的设计,进行适当的导入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性。
2.学习任务展示:向学生展示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3.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导学案提供的学习任务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实验、讨论等方式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
4.合作探究: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引导,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问题探究和解决,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5.展示与总结: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展示与总结,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果。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cb22f5db49649b6648d747b7.png)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一、导学案的编写(一)编写原则1.章节化原则。
按教材章节设计学案,做到一节一案。
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变为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释疑、质疑、激思、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参与化原则。
在学案设计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积极参与。
4.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强化学法指导,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5.层次化原则。
导学案设计要体现分层探究,衔接自然,螺旋上升。
(二)编写流程高质量导学案的形成应该有规范的流程:个人初备、形成草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集体审稿,集思广益,再次修改)——完善整理、形成个案(结合本班,进行增删,灵活应用)。
导学稿只是一个文本,最重要的是背后的东西,它在形成、使用、反馈……整个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精神内涵、集体智慧、价值追求。
(三)编写模式“学案”是供学生使用。
一般包括:新知导读(或学习内容)(思考题、学生交流小组讨论的问题)、知识链接、情景创设、呈现材料、活动方案、达标测评等。
为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教师要在“学案”上设计导学方案。
包括:学习目标(含重点难点)、情境创设,活动组织,活动过程中的评价,追加问题,重难点点拨,学法指导、总结规律、温馨提示、教学反思等。
当然,“导”不只包括课前设计“学案”和课中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还包括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组组之间的交流互助的引导。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
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首先要制定明确、具体、可检测、易达成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3)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4)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a6bd7010650e52ea54189809.png)
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一、导学案的内涵“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学为根本要求;“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
二、导学案编写的基本模式导学案通常由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预习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检测、课后反思等几个环节构成。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
目标的制定既要恰当,符合文本教学要求和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又要简单明了,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课内容的练习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1)每课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3)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简洁易懂,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4)学习目标定位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难达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点难点导学案中应指出本节知识的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新课标。
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学习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和教辅资料书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3.学法指导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学习和研究方法。
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本学科研究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学科方法,达到促进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
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常用的学习方法。
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4.知识链接与学习本课内容相关联的知识(背景)介绍,或本课学习需要哪些其它知识,或以往已学过哪些知识点等等,把它和本课的学习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我谈--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我谈--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2deeffd0d233d4b04e6935.png)
3、促使教师改变教学策略,提高三个 能力:①备课中的“选材”能力。②课堂 上的“亲和”能力。③课堂教学中的“导 演”能力。
4、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 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如何自学、怎样自学,导学案提供 了可操作的程序。
5、导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 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内容。主要依据四 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小组研 讨、展示—课内训练巩固(拓展延伸)—当 堂达标检测。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 与学的最佳结合。
运用“导学案”的意义
1、“导学案”摒弃了传统备课模式中的形式 主义,追求的是实际效果。避免了传统备课无效 而繁琐的项目及要求,避免了抄袭现成教案,应 付检查,造成备课与学情严重脱节的状况。
2、将“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个人备课与 集体备课达到了有机统一。一份好的导学案,教 学思路既是统一的又是多元的,既有共同的教学 目标又有个人施展的空间。
比较、举例说明、重新写出、 判断、辨别、归纳等
会运用、设计、撰写、总结、 制定、解决、探讨、证明、得 出等
• 学习目标:
• 1、(知识目标)能准确说出秦兼并六国的 史实;熟练地记住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 施.
并举例说明其作用
• 3、(情感目标)通过反向假设探究秦统一 的意义,写一写秦统一全国对当今和后世产 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要求
一般学习方法 学科研究方法
阅读的技巧 做笔记的方法 自主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技巧
…… 物理学科:实验推理法 数学学科:分析归纳法
……
体现在各个环节、各种课型、各个层次
方法要具体、实用,表述要通俗、易懂
●要让学生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教材的第 几页),明确方法(用什么方法自学),明确要求(要 思考哪些问题,准备让教师检查)。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812d3d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4.png)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一、导学案的概念与作用导学案是指为教师编写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旨在引导学生在课前、课中或课后自主学习和思考,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主动性。
它包含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和问题,以及相关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导学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通过提供学习材料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2.巩固和拓展学习内容。
导学案中的学习材料和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教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并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导学案中的思考问题和学习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创新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4.促进课堂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
导学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多样,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导学案的编写步骤导学案的编写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课程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为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目标。
2.确定学习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确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和问题。
3.设计学习任务。
基于学习内容,设计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包括问题解答、实践操作、讨论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4.编写学习指导。
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步骤、解题思路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5.完善学习反馈。
设计合适的学习反馈环节,如小组合作、个人汇报等,以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三、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导学案的使用方法要因教材不同、教学目标不同而有所变化,但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课前导学。
在课前将导学案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提前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中引导。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导学案中的问题和学习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29d375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4.png)
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导学案是一种用于辅助教学的教学工具,它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教学计划,帮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下面将介绍一下具体的内容。
1.编写导学案的原则:(1)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确保导学案的设计和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
(2)渐进性原则: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系统的学习框架。
(4)实践性原则: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可操作性原则:导学案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具体的示例、练习或实践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编写导学案的步骤:(1)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科要求,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3)编写教学导引:编写本节课的教学导引,包括导入活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提供一种组织课堂教学的思路。
(4)设计学习任务:设计一些具体的示例、练习或实践任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评估和反馈:设计适当的评估手段,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3.导学案的使用:(1)教师使用导学案:教师在上课前可以设计导学案,根据导学案的内容和安排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导学案的内容和步骤,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2)学生使用导学案:学生可以在课前阅读导学案,预习相关知识,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的提示和引导,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的评估部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学生也可以通过导学案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2556581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9.png)
04
导学案使用技巧
课前预习指导
明确学习目标
导学案中应明确指出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本节课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提供背景资料
为学生提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新课内容。
引导自主思考
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 考,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课中互动引导
80%
组织小组讨论
梳理知识框架
导学案中可以提供知识框架图 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本 节课的知识点和逻辑关系。
提供练习题和作业
为学生提供适量的练习题和作 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解题能力。
引导自主复习
鼓励学生自主复习,回顾本节 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 解和记忆。
个性化辅导策略
01
02
03
关注学生差异
导学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 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 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策略。
及时反馈调整,不断完善优化导学案设计
学生反馈
关注学生在使用导学案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设计, 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反思
教师应对导学案的使用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 和优化设计。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家校合作更加紧密
导学案的实施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因此家长 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更加紧密,有利于形成 良好的教育合力。
家长对孩子学习进步满意度提高
通过对比实施导学案前后家长对孩子学习进步的 满意度可以发现,实施导学案后家长的满意度有 所提高。
06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依赖导学案而忽视其他教学手段运用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环节设计
自主探究
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 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9a7b3e2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b.png)
4、分层设计重差异: 1)分层设计学习目标 2)分层设计学习程序 3)分层设计评价标准 4)分层设计达标测评
六、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一)导学案使用的基本常识: 1、导学案组成要素说明。 2、导学案题头项目填写。 3、学习“三宝”的运用: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4、导学案要与教材结合使用。 5、导学案的时间要求。
2、用好教材促发展: 1)教师必须要有新的教材观,要由过去的“教教材”
变为“用教材教”,同样,学生也要由过去的“学教材” 变为“用教材学”。
2)各个版本的教材各有不同,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 应该收集多种版本,参考不同的版本,取其长处。
3)过去对教材的研究往往是局限于钻研一本教科书, 而现在是放在整个过程的背景下来把握教材。
八、常用指令:
1、猜一猜 2、说一说 3、读一读 4、想一想 5、议一议
6、比一比 7、试试看 8、练一练 9、写一写 10、做一做
感谢聆听!
(二)导学案使用的常规要求: 1、课前使用——自学(独学)为主。 2、课中使用——对学、群学、展示、整理学案、反馈达 标。 3、课后使用——拾遗补缺,拓展提升,整理归档。
七、教师如何使用导学案?
1、课前使用——独学抽查,二次备课。 2、课中使用——关注学情动态,学法指导,学习进程。 3、课后使用——批阅、辅导、反思、修订。
三、五种类型:
1、六步三查的新授课; 2、学案引领的自主课; 3、互助交流的展示课; 4、提升能力的训练课; 5、构建体系的总结课。
四、一般结构:
1、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 3、合作讨论; 4、重点难点探究; 5、达标检测; 6、拓展提升; 7、学习感悟。
五 做的设计,集教师“导案”学生“学案”“练案”于一体 的“教学合一”的文本。
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a29f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9.png)
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导学案是一种针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教案,通过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本文将从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导学案的编写1.确定学习目标:导学案的编写首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安排,确定本节课讲授的内容与目标。
2.分析学习内容: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前置知识和基础,确定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和难点。
3.设计学习任务: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任务,例如观察、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
4.编写导学环节:根据学习任务,编写导学环节的问题或提示,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发现知识。
5.设计学习导向:学习导向是指在导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和方法,例如提出问题、呈现实例、提供资料等,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6.完善导学案:根据教学计划和实际情况,对导学案进行完善和修改,确保导学案的连贯性和可操作性。
二、导学案的运用1.导引学生: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探究:教师通过导学环节的问题或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
3.指导学生总结:在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讨论和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4.拓展学生思维:通过导学案的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供证据、进行思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检测学生掌握情况:通过导学案中的任务和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和辅导。
6.让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操作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导学案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对于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5则范文
![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5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f6157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2.png)
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5则范文第一篇: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导学案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实现再创造的(利器)教具。
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它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一、导学案的编制(一)导学案的制作流程导学案编写流程:主备人先行自主备课——备课组集体研备——主备人再备——备课组长检查、印发——个人课前再备。
每周集体备课时,组内成员集体备课,研究商讨主备人所备的下一周的导学案,并且分配接下去一周的备课任务。
修改后交给主备人,主备人再次进行修改、整理后交给备课组长签字后送油印室印刷(没有备课组长的签名,油印室不予印刷)。
具体流程为:1.备课组长提前将备课任务分配给本组内各位教师。
2.主备人根据备课组要求独立备课。
3.主备人备好所承担任务的课,按学校统一格式,制作导学案。
并在集体备课前一天发给该备课组内每一位老师。
4.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对导学案进行修改,并完成导学案。
5.备课组按规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集中研讨。
主备人说课,其他教师提供修改意见,主备人做好记录。
所有教师各抒己见,讨论后,确定导学案的每一各环节。
备课组活动一定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定内容。
6.主备人根据集体备课的研讨结果修改导学案,形成规范的导学案。
7.把关人审核导学案并签字。
8.交油印室印刷。
9.分发给任课教师。
10.任课教师进行二次备课,科任教师以导学案为蓝本,根据本班学情及自身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案。
此教案要求有较强的课堂执行性,能一定程度反映教师课堂的组织、发动、引导、点拨、归纳、板书等行动策略设计。
(二)导学案编写基本要求1.容量要求,8开纸,页边距上下为2厘米,左右为1.5厘米.页眉页脚为小五号,正文为5号宋体。
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要求
![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47315c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8.png)
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要求一、导学案概念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知识的特点、教学目的,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是集教案、学案、笔记、达标测评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
二、编制导学案的目的1.方便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创设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课堂动态生成情境;3.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有效结合;4.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5.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学习的分层次和个体化。
三、导学案的编制(一)编制导学案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必须立足于学生如何学,要做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导学性原则。
“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学为根本要求;“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
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体现“导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做练习,要通过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问题设置,阶梯式学习内容的呈现和有序的学习步骤安排,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3.探究性原则。
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分层探究,有序引导,逐步生成,要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对教材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所以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导学简单化”。
4.层次性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导学案的编写和实施方案
![导学案的编写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9c45c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b.png)
导学案的编写和实施方案一、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是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的一种学习指导材料,其编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因此,编写导学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1. 确定学习目标:在编写导学案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目标,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编写。
2. 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和扩展内容,要求编写导学案的内容要贴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3. 设计学习任务:在编写导学案时,要设计一些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能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设置问题引导:导学案中可以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5. 编写学习活动:导学案中应该设计一些学习活动,如阅读、讨论、实验、观察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6. 补充教学资源:在编写导学案时,可以根据需要补充一些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实物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二、导学案的实施方案导学案的实施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导学案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施。
1. 引导学生预习: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 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导学案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4. 指导学生实践:根据导学案中设计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5. 总结反思: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6f1f7a2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3.png)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导学案的编写一、导学案的性质导学案应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可以籍此并依托教材可以比较轻松的做到自主研究的具体方案,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可以自主研究的平台。
二、编写导学案的基本原则必须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若缺少这两点,一份学案就是一份试卷,一本学案,就是一本题集。
三、编写导学案的指导意见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
2.知识问题化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最好是填空。
使学生通过学案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使研究内容在导学案的引领下,学生晓得怎样借助外力,在何处寻求到帮助,完成每一个小问题,从而达到团体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
必须晓得怎样填、填什么。
3.问题层次化导学案所触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指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
探究或研究的内容要模糊明了,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是能动的,必须是一目了然的,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动手,不能雾里看花。
各层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和谐,即由此可以及彼,由此可以达彼。
一般地讲,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课本,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定理,应用定理,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
这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课标要求紧密相关。
四、导学案的编写格式1.页眉设置:XXX校本课程◆导学案年级科目课题课型备课人审阅人时间2.栏目设置:研究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问题探究典型例问题标检测总结提升学后反思作业安置自我评价五、导学案的栏目申明研究目标具体而明确;重点难点把握要准确;学法指导精到且适用;知识链接简明并相关;问题探究编写要精心。
六、问题探究1.知识层次探究:研究内容设探究——探究内容要明确,避免含糊或太大。
引导:知识生成要引导——知识发展有层次,怎样探究有路子。
留白:留给学生去亲历——铺路搭桥不代替,问题完成靠自己。
点拨:层次提升有点拨——归纳总结上台阶,尽展教师真才学。
2.能力层次典型例题分析解答点拨分析——就是告诉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如何思考,每一步的困境是如何化解和突破的。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10d64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5.png)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在现代教育中,导学案已经成为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规范化的教学设计文档,旨在引导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下面将介绍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方法。
一、导学案的定义导学案是教师为了完成预定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对一堂课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设计和梳理的教案形式。
它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内容,帮助教师有条理地组织课堂教学。
二、导学案的编写步骤1. 确定课程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要具体、明确,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2. 教学准备:确定所需教材、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并组织好,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流畅性。
3. 教学过程设计: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详细的教学过程。
包括导入环节、知识讲授、示范演示、实践练习、巩固与拓展等环节。
4.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科特点,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
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教学评价: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明确学生达到何种程度为达成教学目标。
评价方式可以有测验、作业、讨论贡献等不同形式。
6.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三、导学案的使用方法1. 教师使用导学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导学案进行教学准备,并按照导学案的内容逐步展开课堂教学。
导学案提供了教学的大纲,帮助教师有条理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使用导学案: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通过阅读导学案,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的引导,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导学案进行复习和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教学研讨使用导学案:导学案还可以作为教研活动的参考资料。
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的设计,评估教学的效果,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我谈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课件
![我谈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5ad32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e.png)
针对性设计
导学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 目标进行针对性设计,确 保其与课件相辅相成。
难度适中
导学案的难度应适中,既 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又要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 复杂。
及时反馈
导学案使用后应及时收集 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对 后续的导学案进行改进。
使用导学案的效果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使用导学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将得到提高, 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与云端存储和计算技术相结合
通过与云端存储和计算技术相结合,导学案可以轻松地实 现数据共享、备份和恢复等功能。同时,云端技术还可以 为导学案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服务器支持,确保学生可 以随时随地使用导学案进行学习。
THANK YOU
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
目前,导学案已经成为教育领域 中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对于提 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
重要意义。
02
导学案的编写
编写导学案的目的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导学案作为学生的学习指导方案 ,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 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
方式。
促进课堂互动
通过导学案,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学 生进行课堂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 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效果
导学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 程内容,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
编写导学案的原则
明确目标
编写导学案时应明确课程目标,确保导学 案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及时反馈
导学案应设置合适的反馈环节,及时了解 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
简洁明了
导学案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 述,以便学生理解和使用。
导学案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
01 02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共同的导学案变成自己的导学案。
• 导学案编制的基本要求
吃透教材是基础 “二度创作”有提升 紧扣目标抓落实 逐级生成讲实效 分层学习重差异
学法指导在其中
编写、使用导学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求一节课一份导学案。不能不分课时。 2、导学案不能剪贴化、简单化和习题化;不能是练习题的堆积 。 3、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 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4、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学案,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 案、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学案、专题性学案等。 5、导学案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 ”“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 6、多一些激励的话语。如: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做一做, 你一定能过关!温馨提示:比比看,哪个小组办法多等等。 7、课后反思、不断完善。
●要让学生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教材的第
几页),明确方法(用什么方法自学),明确要求(要 思考哪些问题,准备让教师检查)。 ●方法指导一定要具体,如怎样预习、复习、听讲、提问 、答问、解题、阅读、思考、解疑、讨论、实验等。 ●还要教给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学好概念、公 式、法则、定理、定律,怎样学好字、词、句、语法、 修辞等 ●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问题的地方做好 记录,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向 课堂。
•
学习目标应小而具体,指学生能 看到、能明白并能达到。 不要在学习 目标中出现“使学生”、“指导学生 ”、“培养学生” 、“培养科学精神 ”、“培养理性主义”等说法。而要 使用“能记住文章中的关键语句”“ 能说出事情发生的经过” 等说法。
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
点应掌握的问题;
•
• •
学习小结
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 • 导学案上最后一个问题一定设计为本 节知识的体系建构。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 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 可能留空由学生来填。 • 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学后反思
反思是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 感悟,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学生填写“学 习反思”,当作复习时注意的问题。导学 案上应该有留白处,让师生在导学案的使 用中写下生成的知识点。
检测题的设计一般按三个梯度进行:
●第一梯度属基本、简单、易于模仿的,旨在促进学生对基 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占70%;应全员达标。 ●第二梯度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的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综合 分析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占20%;要使85%学 生达标。 ●第三梯度是一些创造性较强的题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占10%。要求优秀生能够完成。
• 导学案的作用
1、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 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 2、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 3、为学生课堂自学、展示、反馈提供各种材 料。 4、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 5、学生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 6、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
知识体系
基础题 70% 重点难点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 6.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课时 • 【学习目标】 • 1.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串、并联待测电路,并能 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 2.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 电压。 • 3.能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关联电路各自电压的 规律。 • 【重点难点】 • 重点: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 难点:设计实验论证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制订依据:《课程标准》、《课程纲要》、学材、学情
目标内容:体现“三维” 学 习 目 标
目标表述:简明、具体、易懂、可检测、可评价
目标强度:“跳一跳、摘得到”、可达成、照顾各层次
目标密度:2——4条
制订范围:1个课时
目标层次的动词
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行为动词 说出、描述、列举、识别、指 认、复述、记住、写出等 比较、举例说明、重新写出、 判断、辨别、归纳等 会运用、设计、撰写、总结、 制定、解决、探讨、证明、得 出等
导学案的编写流程
1、一人主备,形成初稿 2、集体研讨,修改初稿 3、完善整理,形成定案 4、课前熟悉,融入个性 5、教后反思,整理存档
二次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针对本班学情对导学案进行修订,达 到导学案的最优化; 二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 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导 学案。
个人在导学案上的备课主要是:
①修订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方法指导; ②修订教学步骤中不恰当的环节; ③修订教学过程中不恰当的方法; ④修订问题设计中不恰当的问题; ⑤增减相关的学习内容; ⑥增减有关的练习或作业; ⑦增减相关的检测与评价内容; ⑧将具体的指导、启发和点拨的方式方法写入自己使 用的导学案。
层次化原则
• 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问题设计应有梯 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 、理解教材。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 。要使学生能真正从教师搭建的问题平台中找到 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 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 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 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 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 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 生学习的自信心。
3、促使教师改变教学策略,提高三个 能力:①备课中的“选材”能力。②课堂 上的“亲和”能力。③课堂教学中的“导 演”能力。 4、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 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如何自学、怎样自学,导学案提供 了可操作的程序。
5、导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 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内容。主要依据四 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小组研 讨、展示—课内训练巩固(拓展延伸)—当 堂达标检测。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 与学的最佳结合。 6、导学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学 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学习的 重心前移,通过科学有效的导学、导思、 导议、导练、导评,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 最大化。
1、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2、咬字准确,不多字、漏字
3、情入文本,饱含感情
4、节奏适度,抑扬顿挫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是一篇导学案中 最核心的部分,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是导学案的 最重要的设计内容。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 功能。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 过对知识点的 设疑、 质疑、 解释, 激发学生主 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 分析、归纳、 演绎的能力。
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 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 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 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 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 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 ,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
• •
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 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 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 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 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 ,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 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 等。
导学案编写的具体要求
◆“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 ◆“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 习策略的指导; ◆“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 课同步。
•
•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及要求
编写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的五个原则: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知识链接
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
识记类内容 理解类内容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
应用类内容 拓展类内容
• 怎样设计问题
• ①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②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③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 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 对号入座, 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④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你 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
动 词 的 细 化
识记 理解
应用
• 学习目标:
• 1、(知识目标)能准确说出秦兼并六国的 史实;熟练地记住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 施. • 2、(能力目标)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能重 新说出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并举例说明其作用 • 3、(情感目标)通过反向假设探究秦统一 的意义,写一写秦统一全国对当今和后世产 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课时化原则 问题化原则 参与化原则 方法化原则 层次化原则
课时化原则
•
在各科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往往是 用一课时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 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 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 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 课堂教学效益。
•
•
•
问题化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遵循以问题为线索的原 则。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 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 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 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 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 书,学会自学。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预测可能会出 现的难点;
要明确告知学生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
并提示相应的突破方法。
知识链接
还可以叫做: 前置测评、诊断检测、温故知新、知 识准备等。 该环节的作用: 供学生课前复习用。扫清学习新知 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试题 不宜过多,一般二至三道题。
阅读的技巧 做笔记的方法 一般学习方法 形式 学 法 指 导 要求 方法要具体、实用,表述要通俗、易懂 自主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技巧 „„ 物理学科:实验推理法 学科研究方法 数学学科:分析归纳法 „„ 体现在各个环节、各种课型、各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