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染色液使用说明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常用于细菌诊断和鉴定的染色方法。
革兰氏染色(Gram's staining)是1884年由Hans Christian Gram发明的一种染色技术,它实现了细菌的初步分类,帮助识别细菌类型以及培养媒介中细菌的存在。
革兰氏染色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它们的染色特征不同,
由此可以比较出被染色的细菌的形态。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包括:
1. 从培养液或培养基中获取样本,采用玻片或薄层染色,将涂有细菌的玻片放入热水浴
管中,然后用湿拭的纱布将热水浴管罩住,使玻片與浴液形成密封,然后在76~87℃的恒
温水浴中,持续加热、搅拌和蒸汽保温蒸汽毛,将湿拭蒸汽毛玻片水分蒸发,让固有菌滴
凝结成膜,凝结后将其拿出热水浴,放置冷凝室,冷凝至室温。
2. 用碘酒至少涂抹玻片两次,每次熄灭火焰,一次空气浸泡1~2分钟,一次水浸泡1~2
分钟。
3. 采用革兰氏染色液,将染色液倒入密封干净的染色管中,然后加热,使其升温至50度,保持恒温约15~20分钟,然后把玻片浸入其中,放在恒温器中调整温度至25度,充份搅拌,浸泡2~4分钟。
4. 将玻片拿出,用蒸气浸泡一次然后用水冲洗,最后待玻片干燥后即可观察细菌的形态,对比染色后的过程,以判断是Gram阳性菌还是Gram阴性菌。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初步筛查细菌感染的实验技术,其步骤很简单,无需昂贵的设备。
有效
的实施革兰氏染色,可以帮助诊断师在细菌病诊断中获得更好的结果。
革兰氏染色操作规程 20b
结果: •革兰阳性菌呈紫色
•革兰阴性菌呈红色
图示
• 革兰阳性菌
图示
• 革兰阴性菌
•第四液:稀释石炭酸复红液(同单染法) 或沙 黄溶液(2.5 %沙黄乙醇液10 ml 加水90 m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方法:
•将第一液滴加在已固定的细菌涂片上,染1 分 钟,水洗。 •再以第二液媒染1 分钟,水洗。 • 继以第三液脱色。轻摇玻片,到无紫色脱落为 止,水洗。 •最后以第四液复染0.5 分钟,水洗,干后镜检。
检验基地住培技能培训 ----操作训练教材
革兰氏染色 操作规程
染液:
•第一液:取结晶紫乙醇饱和液(乙醇100 ml 含 结晶紫7 ~14g)20 ml 与1 %草酸铵水溶液 80 ml 混合过滤即成。
•第二液:碘1g ,碘化钾2g ,加少量蒸馏水, 充分振摇,溶解后加水至300 ml 。
•第三液:95 % 乙醇或用乙醇、丙酮(7 ∶3) 混合液。
PH1237 标准革兰氏染色液实验与操作方法
PH1237|标准革兰氏染色液Standard Gramˊs StainCatalog No:PH1237Size:☐4×100mL|☐4×250mL Store at RT简介革兰氏染色法是丹麦医生Christain Gram于1884年所发明,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亦是一种复染法。
未经染色的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甚小,故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
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用以分类鉴定。
通过此法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阳性菌(G+)和革兰阴性菌(G-)两大类。
细菌的不同显色反应是由于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能力的差异,主要是肽聚糖层厚度和结构决定的。
经结晶紫染色的细胞用碘液处理后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乙醇能使它脱色。
在革兰阴性细胞染色中,乙醇或丙酮破坏了胞壁外膜、损伤肽聚糖层和细胞质膜,结晶紫和碘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当再用其他染色液复染时,显现红色。
红色染料虽然也能进入已染成紫色的G+细胞,但被紫色盖没,所以红色显示不出来。
在革兰阳性细胞染色中,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由于结晶紫和碘复合物分子太大,不能通过细胞壁,不易脱色,所以保持着紫色。
Standard Gramˊs Stain采用最经典的革兰染色配方,临床标本直接涂片,背景干净,胞核胞质对比强烈,胞内吞噬体清晰易辨认,细菌染色特征典型。
组份名称4×100ml4×250ml Storage试剂(A):结晶紫染色液100ml250ml RT避光试剂(B):Gram碘液100ml250ml RT避光试剂(C):脱色液100ml250ml RT试剂(D):沙黄染色液100ml250ml RT避光自备材料1、接种环或挑取细菌的其他工具2、酒精灯3、载玻片4、光学显微镜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涂片:取待检细菌,于载玻片中央涂成薄层或者或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无菌水,混合均匀,涂成一薄层。
革兰氏染色法操作规程
革兰氏染色法操作规程革兰氏染色法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革兰氏染色法操作规程,确保革兰氏染色法操作规范化、科学化。
2范围适用于用革兰氏染色法对细菌进行分类和鉴定。
3职责3.1检验员:负责按本规程进行革兰氏染色操作。
3.2 QC主管、质量部经理:负责监督。
4内容4.1仪器与用具酒精灯、洁净的盖玻片、接种环、滴管、生物显微镜。
4.2材料4.2.1试剂结晶紫、番红、碘化钾、碘、95%乙醇、草酸铵、香柏油。
4.2.2试液及配制方法4.2.2.1 结晶紫染色液:称取结晶紫2g,溶于20ml 95%乙醇中;称取草酸铵0.8g,溶于80ml水中;将两种溶液混合,静置48h后使用。
4.2.2.2碘染色液:称取碘化钾2g,加5~10ml水使充分溶解,加碘1g,待完全溶解后,加水至300ml。
4.2.2.3 番红复染液:称取番红0.25g溶于10ml 95%乙醇中,然后加水100ml。
4.3操作步骤4.3.1 样品固片取一干净的载玻片,用接种环挑取一环无菌水于载玻片中,挑取少量菌于生理盐水中涂片或直接滴一滴待检菌在盖玻片中央,自然干燥固定。
4.3.2 初染滴加结晶紫染液于已固定的涂片上,染1min,用水冲洗、甩干。
4.3.3 媒染滴加碘染色液,液作用1min,用水冲洗、甩干。
4.3.4 脱色滴加95%乙醇脱色,置白色背景下,侧动盖玻片,直至无紫色脱落为止(约为20-30秒),立即用水冲洗、甩干。
4.3.5 复染滴加番红复染液,染1-2 min,用水冲洗、甩干。
4.3.6 镜检置油镜下观察。
先用低倍镜找准目标,于涂有样品处滴加香柏油一滴,用油镜观察。
4.3.7 结果判定革兰氏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以分散开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过于密集的细菌,常呈假阳性。
4.4 注意事项4.4.1 待检菌菌龄应为18~24h。
一般情况下,革兰氏阴性菌的染色反应较稳定,不易受菌龄长短影响;而革兰氏阳性菌,有的在幼龄时呈阳性,超过24h可变为阴性。
革兰氏染色说明
革兰氏染色【操作步骤】1、操作前准备:戴口罩、帽子、手套,穿工作服,准备并清点本试验所需器材。
2、制作涂片:细菌涂片的制作包括涂片、干燥、固定3个步骤。
(1)涂片:取洁净载玻片1张,用铅笔标记,并在玻片正中间位置滴加一滴生理盐水。
用灭菌环挑取菌落少许,均匀涂布于生理盐水中,并研磨成直径1~1.5cm的菌膜。
若取菌悬液标本涂片,则不需加生理盐水,直接用灭菌的接种环取菌液1~2环,直接均匀涂抹成菌膜。
(2)干燥:涂片最好置室温下自然干燥,也可将菌膜面向上,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10cm处的热空气中微微加热烘干。
(3)固定:用手或玻片夹夹住载玻片一端,干燥的涂片面朝上,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尽快对来回通过2~3次,以玻片反面接触皮肤热而不烫手为宜。
3.染色(1)初染:在制好的涂片上滴加结晶紫染液数滴(以刚好覆盖菌膜为宜),染色一分钟,倾斜载玻片,水洗。
甩去积水。
(2)媒染:滴加卢戈碘液数滴,染色1分钟,倾斜载玻片。
水洗,甩去积水。
(3)脱色:滴加95%乙醇数滴,轻轻摇动载玻片,使其脱色。
需10~30s 至无紫色脱出为准。
(4)复染:滴加稀释复红染液数滴,复染0.5min。
倾斜载玻片,水洗,甩去积水。
用滤纸吸干或者自然干燥。
4、油镜检查:待标本涂片自然干燥或用吸水纸吸干后,在菌膜上滴加香柏油,置油镜下检查。
表皮葡萄球菌染成紫色,为革兰阳性菌,呈葡萄球状排列;大肠埃希菌染成红色,为革兰阴性菌,呈散在的杆状。
5、其他:操作后正确处理医疗垃圾,实验器材归回原位。
【注意事项】1、整个操作过程须注意无菌操作。
2、因不同菌龄的细菌,革兰染色的结果也有差异,故一般以18~24h的培养物染色效果最好。
3、涂片若太厚或太薄,固定时菌体过分受热及脱色时间长短,都会影响染色结果,要严格按要求操作。
4、涂片最好在室温下自然干燥,若置酒精灯上微加热烘干时,切勿靠火焰太近,以免标本烤枯变形。
5、染色时,染液以覆盖标本为宜,不宜过多。
6、染色各环节均要严格掌握好时间,尤其是乙醇脱色环节,应根据菌膜厚度、室温等因素掌握适当时间,否则会影响染色结果。
革兰氏染色操作规程
革兰氏染色法操作规程预期用途:主要用于细菌标本涂片或菌落涂片的染色。
检验原理: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
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染色,而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此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因此可把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G+),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
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等进行复染。
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
有芽胞的杆菌和绝大多数和球菌,以及所有的放线菌和真菌都呈革兰氏正反应;弧菌,螺旋体和大多数致病性的无芽胞杆菌都呈现负反应。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在化学组成和生理性质上有很多差别,染色反应不一样。
现在一般认为革兰氏阳性菌体内含有特殊的核蛋白质镁盐与多糖的复合物,它与碘和结晶紫的复合物结合很牢,不易脱色,阴性菌复合物结合程度底,吸附染料差,易脱色,这是染色反应的主要依据。
另外,阳性菌菌体等电点较阴性菌为低,在相同PH条件下进行染色,阳性菌吸附碱性染料很多,因此不易脱去,阴性菌则相反。
所以染色时的条件要严格控制。
例如,在强碱的条件下进行染色,两类菌吸附碱性染料都多,都可呈正反应;PH很低时,则可都呈负反应。
此外,两类菌的细胞壁等对结晶紫—碘复合物的通透性也不一致,阳性菌透性小,故不易被脱色,阴性菌透性大,易脱色。
所以脱色时间,脱色方法也应严格控制。
试剂盒组成:试剂盒组成4*100mlR1:结晶紫染液100mlR2:革兰氏碘液100mlR3:盐酸酒精脱色100mlR4:复染液100ml贮存及效期:10℃─30℃贮存,有效期三年。
操作步骤:1)做一薄涂片,干燥后火焰固定。
2)滴加1液,夏天染1分钟,冬天染2分钟,清水冲去染液。
3)滴加2液,作用1—2分钟。
流水洗,并倒掉多余的水分。
4)加3液脱色,不时摇动(约左右摇动10—15次),至无紫色脱落为止,流水冲洗。
5)加4液复燃,10秒内流水冲洗。
革兰氏染色液试剂盒使用说明
革兰氏染色液试剂盒使用说明
“革兰氏染色液”试剂盒使用说明(规格一、二)
一、用途:
本试剂盒用于各类标本的细菌染色。
二、试剂盒组成:
1、结晶紫染色液(Ⅰ液):1×100ml;(规格一);1×250ml(规格二)
2、革兰氏碘液(Ⅱ液):1×100ml;(规格一);1×250ml(规格二)
3、95%酒精液(Ⅲ液):1×100ml;(规格一);1×250ml(规格二)
4、沙黄染色液(Ⅳ液)):1×100ml;(规格一);1×250ml(规格二)
三、染色方法:
1、将Ⅰ液滴加在已固定的涂片上,染1分钟,用蒸馏水洗去剩余染料。
2、滴加Ⅱ液,1分钟后用蒸馏水洗去剩余染料。
3、滴加Ⅲ液脱色,夏季30秒,冬季1分钟,水洗。
4、滴加Ⅳ液,复染1分钟,用蒸馏水洗去剩余染料,待干后镜检。
四、结果:
革兰氏阳性细菌:蓝色。
革兰氏阴性细菌:红色。
五、贮存、有效期:
本试剂盒应置2℃-25℃、相对湿度40-75%、避光环境保存,有效期一年。
革兰氏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革兰氏染色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
确保染色结果清晰可靠。
2、范围
球菌、杆菌和弧菌染色
3、职责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当班工作人员认真按程序文件操作。
5、试剂
5.1结晶紫溶液
A液:结晶紫2g
95%乙醇20ml
Β液:草酸铵0.8g
蒸馏水80ml
使用前24小时将A液Β液混合后,过虑后装入试剂瓶内备用。
5.2碘液
碘1g
碘化钾2g
蒸馏水300ml
5.3脱色液:95%乙醇
5.4复染液
储存液:沙黄2.5g
95%乙醇100ml
应用液:储存液10ml
蒸馏水90ml
6、工作程序
6.1待检标本用无菌生理盐水涂片,经自然干燥后用火焰固定。
6.2加结晶紫液染1分钟,清水冲去染液。
6.3加碘液染1分钟,清水冲去染液。
6.4加95%乙醇脱色液,不时摇动约10-30秒钟,至紫色已脱落为至,水冲洗。
6.5加复染液(伊红),染30秒钟,水冲洗。
6.6待涂片自然干燥后,油镜镜检。
7、质量控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大肠埃希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
8.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2006, 第六篇P725。
革兰氏染色操作方法过程
革兰氏染色操作方法过程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用于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支细菌培养液,用无菌棉签蘸取适量的细菌样品。
2. 在显微镜片上滴加一滴细菌样品。
3. 用锡夹夹住显微镜片,将显微镜片通过火焰杀菌,以消毒细菌样品。
4. 将显微镜片上的细菌样品放置于乙醇中,浸泡1-2分钟,进行固定。
5. 取出显微镜片,倾倒掉乙醇,用水冲洗显微镜片,以去除残留的乙醇。
6. 滴加革兰氏染色液(由紫色的结晶紫和碘酒混合制成),使其完全覆盖细菌样品。
7. 静置1分钟,将显微镜片冲洗至水清。
8. 将显微镜片放入去结晶紫酒的洗涤液中,浸泡20-30秒,进行除色。
9. 冲洗干净后,加入洗净的碱性碘液,浸泡20-30秒,进行碘固定。
10. 将显微镜片放入无菌水中,冲洗干净。
11. 用酒精洗液将显微镜片沥干。
12. 将显微镜片放入苏木精洗涤液中,浸泡20-30秒,进行染色。
13. 冲洗干净后,用水洗涤。
14. 用酒精洗液将显微镜片沥干。
15. 将显微镜片放入氯仿中,浸泡1-2分钟,清洗细胞。
16. 用酒精洗液将显微镜片沥干。
17. 将显微镜片放入醋酸乙酯中,浸泡1-2分钟,清洗细胞。
18. 用酒精洗液将显微镜片沥干。
19. 将显微镜片倒置在玻璃片上晾干。
20. 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
革兰氏阳性菌为紫色,革兰氏阴性菌为粉红色。
注意事项:- 操作中要使用无菌试剂和器皿,以防止细菌污染。
- 染色液的配制和保存要按照说明书进行。
-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受伤,避免染色液和化学物品溅到皮肤或眼睛上。
- 染色后,显微镜片要彻底干燥,以便观察。
革兰染色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革兰染色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革兰染色是一种细菌分类方法,它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下面是革兰染色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原理:
革兰染色是利用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特性,即细菌细胞壁中革兰染色阳性菌为厚壁菌,细胞壁中有大量的多聚糖-激霉素并具有蓝紫色的染色反应;革兰染色阴性菌则为薄壁菌,细胞壁中不含有多聚糖-激霉素,故革兰染色阴性菌染色后反应为粉红色。
操作步骤:
1. 在洁净的玻璃片上涂上待测菌液。
2. 用火铅笔或者蜡烛在玻璃片上制作标记,然后将标记的位置在火焰中消毒。
3. 将玻璃片放在草绿色三角内,加上革兰染色试剂1号溶液(结晶紫),滴加约1滴并静置1分钟。
注意不要让液滴外溢到盛有菌液的位置。
4. 用蒸馏水冲洗一下涂片表面,然后用吸水纸擦干。
5. 加上革兰染色试剂2号溶液(碘化钾),滴加约1滴并静止1分钟,注意不要让液滴外溢到盛有菌液的位置。
6. 用蒸馏水冲洗一下涂片表面,然后用吸水纸擦干。
7. 倒掉残留的水分,用酒精(乙醇或己烷)直接把片子全覆盖约30s,然后倾倒掉酒精,再使用蒸馏水冲洗。
8. 用吸水纸轻轻擦干玻璃片上的细菌。
9. 加上革兰染色试剂3号溶液(碱性洗涤液),在玻璃片上滴加约1滴,静置约20秒钟。
10. 用蒸馏水冲洗一下涂片表面,然后用吸水纸擦干。
11. 在涂片上滴上碧绿色的对比染色剂(也称为胡萝卜素溶液),把液滴均匀地覆盖到涂片上,以使简化后的革兰染色细菌能更显著地显现出来。
12. 用蒸馏水冲洗一下涂片表面,然后用吸水纸擦干。
13. 用显微镜观察玻璃片上的细菌,革兰染色阳性菌显示为蓝紫色,而革兰染色阴性菌则显示为粉红色。
实验三 革兰氏染色
实验步骤 一、细菌涂片的制作
1. 取干净载玻片一块,在载玻片的左、右各加一滴单蒸水, 2. 按无菌操作法取菌涂片,做成浓菌液。
2. 再取干净载玻片一块将刚制成的浓菌液挑2-3环涂在玻片 两边制成薄的涂面,注意取菌不要太多。
3. 将玻片反复在酒精灯上方通过几次(用手指触摸涂片反 面,以不烫手为宜),对标本进行干燥、固定(也可自然 干燥)。 待涂片冷却后,再加染色液。
革兰氏细菌的细胞壁结构
实验原理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的。
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通 透性降低,使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 因此,呈现蓝紫色,用G+表示。
实验原理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易被乙醇溶 解的类脂质含量高。
3. 固定的目的之一是杀死细菌,这与用自然死亡的菌体进行染 色有什么不同?
谢谢
4. 选用幼龄的细菌。选用培养16h-24h菌龄的细菌为宜。若菌龄 太老,由于菌体死亡或自溶常使革兰氏阳性菌转呈阴性反应。
实验结果
菌名
菌体颜色 菌体形态 (图示)
金黄色葡萄球菌
G+或G-
大肠杆菌
土壤分离细菌
实验思考
1. 为什么革兰氏染色后细菌会分出两种颜色?
2. 革兰氏染色最关键的是哪一步,此时阳性菌和阴性菌各应该 是哪种颜色,不经过复染这一步能不能区别革兰氏阳性菌和 固定、干燥,以免标本被冲洗掉。 2.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酒精脱色。
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染成阴性菌。 如果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会被染成革兰氏阳性菌。
脱色时间的长短受涂片厚薄及乙醇用量多少等因素的影响, 难以严格界定。
革兰氏染色法操作规程
革兰氏染色法操作规程一、实验准备1.工作台、培养瓶、试管、移液器等必需设备材料的清洁和消毒。
2.需要的培养基、试剂和染色剂的准备。
3.微生物实验室内的操作区域消毒。
4.需要检测的细菌样本,应是新鲜培养的活菌。
二、实验步骤1.将培养的细菌接种物涂布于平板培养基上,培养时间一般为16小时到24小时,以获得足够数量的活菌。
2.取一到两个细菌菌落,用无菌吸铬钢线将菌落挑取,加入到新鲜制备的无菌蒸馏水中制备细菌悬浮液。
3.将细菌悬浮液分装到无菌试管中,并对其进行标记以便辨别。
4. 将试管放入无菌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一般为3000rpm,离心时间约为5分钟。
5.取出离心后的试管,将离心液倾倒掉,保留细菌沉淀。
6.用无菌注射器吸取一定量的蒸馏水,在细菌沉淀中做三次洗涤,每次洗涤后进行离心处理。
7.吸尽洗涤液后,用吸水纸吸去残余水分,使细菌沉淀尽量干燥。
8.用火焰消毒的铅笔划定干净试验玻片两侧的带标记区域。
9.取少量细菌沉淀用铅笔将其在试验玻片上涂成条状。
10.将涂有菌液的玻片放置在火焰中加热烘干,将菌液固定在玻片上。
11.将固定好的玻片依次进行以下操作:(1)滴加革兰氏碘液,静置1分钟。
(2)用蒸馏水清洗草绿色的碘液,盖过玻片的边缘。
(3)滴加酒精洗涤剂(80%),使玻片浸泡在酒精中,30秒内亮紫色的溢出。
(4)用蒸馏水冲洗玻片,直至玻片溢出无色为止。
(5)滴加索式葡萄染料,使玻片完全覆盖,静置30秒。
(6)用蒸馏水冲洗玻片,直至落出少量菌落。
12.用吸水纸将玻片表面水分吸干,然后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13.晾干后的玻片放到显微镜下,用油镜检测。
14.观察和记录细菌的形态特征,包括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结构差异。
三、实验注意事项1.所有的试剂和设备都要经过严格消毒处理,防止外部污染。
2.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细菌受到污染。
3.离心过程中要注意离心机的平衡,以免产生震动。
4.细菌沉淀尽量干燥,以便于后续染色步骤。
简述细菌革兰氏染色方法的操作过程
简述细菌革兰氏染色方法的操作过程
细菌革兰氏染色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菌分类和鉴定方法,其操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制备细菌涂片:在玻片上滴加一滴凝胶状细菌培养液,用铅笔头托平并使其干燥。
2. 固定:将制备好的细菌涂片通过火炬加热或者使用甲醇进行固定,以使细菌在染色过程中不容易掉落。
3. 染色:将固定的细菌涂片在水流下冲洗,接着将涂片倾斜
45度角,滴加革兰氏染色液(由结晶紫和碘化钾混合而成),保持1分钟。
4. 冲洗:将染色液用水流冲洗,直到液体流出呈淡紫色为止。
5. 漂洗:滴加乙醇或乙醚漂洗液,将涂片中多余的染色液冲掉,直到液体流出呈粉红色为止。
6. 冲洗:用水冲洗涂片,直到液体流出呈淡粉红色为止。
7. 活化:将涂片在高温火焰(或蓝灯火焰)中快速加热,使其干燥。
8. 镜检:使用显微镜观察涂片,革兰阳性细菌呈紫色或紫蓝色,革兰阴性细菌呈粉红色。
细菌革兰氏染色方法可以根据细菌细胞壁存在的差异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两类,对于快速初步鉴定细菌的类型非常有用。
细菌革兰氏染色
细菌革兰氏染色细菌革兰氏染色又称革兰染色,是一种微生物学上最常用的染色技术之一。
它是由丹麦细菌学家Hans Christian Gram于1884年首次发明的。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细菌耐受乙醇的能力不同,将它们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类。
通过这种区分方式,有助于对某些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革兰氏染色原理革兰氏染色涉及到两种染料,即革兰氏染色液和碘化物液。
革兰氏染色液的主成分是紫色素,能够穿透菌体进入到细胞内部,使其产生着色效果。
碘化物液是一种褐色液体,用于增强革兰氏染色的效果。
当细菌经过革兰氏染色之后,革兰氏阳性菌会呈紫色或紫红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则会呈现出蓝绿色或浅紫色。
这是由于不同类型的细菌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导致的。
具体步骤如下:1.将已培养的细菌涂在玻璃片上。
2.在加上革兰氏染色液,并在玻璃片上加热。
3.再加上碘化物液进行固定染色。
4.用乙醇或醇/醚对玻璃片进行冲洗。
5.最后用草酸进行洗涤并干燥。
细菌革兰氏染色的应用由于革兰氏染色技术简单和易于操作,因此在医学、食品、水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医学上,革兰氏染色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感染病原菌的诊断,例如革兰氏阳性菌是阴道炎的病原菌之一。
在水处理领域,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可降解有机物质的培养菌株。
除此之外,在食品加工行业中,革兰氏染色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行业工作者经常需要使用革兰氏染色来检测食品接触到的病原菌,以保障公众的健康。
细菌革兰氏染色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细菌革兰氏染色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保证无菌操作,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此外,在染色操作过程中需要掌握好操作时间,以便产生准确的结果。
细菌革兰氏染色是一种简单、快捷、经济、且可靠的细菌鉴定方法。
它对于医学、食品及水处理系统的监测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科学工具。
革兰氏染色法的染色步骤
革兰氏染色法的染色步骤革兰氏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它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类。
这种染色方法以丹宁蓝、碘溶液和洋红为主要染料,通过不同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差异,使得革兰氏阳性菌呈现紫蓝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呈现红粉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革兰氏染色法的具体步骤。
材料准备在进行革兰氏染色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丹宁蓝(Crystal Violet):用于初次染色。
2.Lugol碘溶液(Iodine solution):用于固定颜料。
3.乙醇(Ethanol):用于脱色。
4.洋红(Safranin):用于对比着色。
此外,还需要准备玻璃片、牛津杯、显微镜、吸水纸等实验器材。
染色步骤下面是进行革兰氏染色的具体步骤:1. 制备细菌涂片首先,将待染色的细菌培养物取出一滴,滴在玻璃片上。
然后,用另一块玻璃片将细菌涂开成薄膜。
注意,要避免过度涂抹,以免细胞损坏。
2. 固定颜料接下来,在细菌涂片上滴加丹宁蓝(Crystal Violet),让其覆盖整个细菌涂片。
静置约30秒钟,使颜料渗透到细菌的细胞壁和胞质中。
3. 洗涤使用水或者生理盐水轻轻冲洗细菌涂片,以去除未结合的丹宁蓝。
4. 碘固定滴加Lugol碘溶液(Iodine solution)到细菌涂片上,让其覆盖整个区域。
静置约1分钟,使碘与丹宁蓝形成络合物并沉积在细菌内部。
5. 脱色倾斜玻璃片,并缓慢滴加乙醇(Ethanol)至细菌涂片上,直到滴下的乙醇呈现颜色为止。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脱去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使其能够吸收洋红。
6. 冲洗使用水或者生理盐水轻轻冲洗细菌涂片,以去除乙醇和碘。
7. 对比染色滴加洋红(Safranin)到细菌涂片上,让其覆盖整个区域。
静置约1分钟,使洋红渗透到细菌细胞中。
8. 再次冲洗使用水或者生理盐水轻轻冲洗细菌涂片,以去除多余的染料。
9. 干燥与观察将细菌涂片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待干燥后,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结果。
革兰氏染色的注意事项
革兰氏染色的注意事项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通过对细菌进行染色,有助于观察和鉴定细菌。
以下是进行革兰氏染色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应使用新鲜的革兰氏染色液。
过期的染色液可能会导致染色效果不佳。
2. 染色前,应将试管、玻片和接种环等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引入外来污染物。
3. 细菌的培养物应选择在对染色液具有最佳反应的阶段进行染色。
例如,当细菌处于活跃生长期时进行染色,染色效果较好。
4. 在进行染色之前,应将细菌移液到净化水中漂洗几次,去除悬浮在培养液中的枯萎细菌残骸,以便使细菌分散均匀。
5. 在染色液滴落到玻片上时,应控制好滴落的体积,使细菌涂片均匀一致。
6. 在染色液滴落到玻片上后,应等待1-2分钟,让细菌充分吸附染色液和水分。
7. 在进行洗涤步骤时,不要用力摇晃或搅拌玻片,以免细菌从玻片上脱落。
8. 在进行染色液滴落和清洗时,要避免将染色液滴落到手指上,以免染色液引起皮肤刺激。
9. 在染色液滴落到玻片上后,应尽量避免多次洗涤,以免细菌在洗涤过程中脱落。
10. 染色过程中,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到玻片上,以免干扰观察和分析。
11. 染色完成后,应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鉴定。
观察时要保持镜片清洁,并使用适当的倍率进行观察。
12. 在染色液滴落到玻片上后,应及时清洗试管、培养皿等器具,以免染色液干燥固化。
13. 染色完成后,应将玻片进行封片,以免染色液挥发和细菌污染空气。
总之,进行革兰氏染色时,需要注意卫生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染色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要随时注意自身安全,避免染色液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
革兰氏染色液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产品中文名称:革兰氏染色液产品英文名称:Gram Stain产品编号:029010企业名称: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科学城神舟路788号邮编:510663公司网址传真号码:************销售热线:************-8602技术热线:************-8877/8876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生化研究/分析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GSH危害性类别易燃(类别3);眼刺激(类别2B) ;GSH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H226 易燃液体和蒸汽;H320 造成眼刺激。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80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P370 + P378 火灾时:使用灭火。
P305 + P351 +P338 + P310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立即呼叫急救中心/医生。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急救中心/医生。
废弃处置:按国家规章处理。
物理和化学危险目前掌握信息,没有物理或化学的危险性。
健康危害H320 造成眼刺激。
环境危害无数据资料其它危害无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一般信息: 无特殊的措施要求。
皮肤接触: 立即用清水彻底清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不适就医。
吸 入: 如不适就医。
食 入: 如不适就医。
就医信息: 出示产品使用说明或者此SDS 。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 易燃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选用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器。
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
灭火注意事项: 防止气体吸入。
第六部分 泄露应急处理个人防护: 穿个人实验服,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接触。
环境保护措施: 用湿布和地拖擦拭干净。
清洁/收集措施: 保持干燥。
革兰氏染色步骤
革兰氏染色步骤
革兰氏染色法的步骤包含涂片、干燥、固定、初染、水洗、媒染、水洗、脱色、复染、水洗、干燥观察共11步,应注意把握涂片的薄厚、加热温度,脱色时间及各染液质量。
1.涂片:在灭菌后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待检样品,用烧红冷却后的接种环将液体铺匀。
2.干燥:载玻片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至水分蒸发。
3.固定:载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快速过2至3次,用2至3秒后待冷却。
4.初染:滴加1至2滴草酸氨结晶紫染液,染色时间约一分钟。
5.水洗:用小水流冲洗载玻片,冲洗至水呈无色。
6.媒染:滴适量革兰氏染液,染色时间约一分钟。
7.水洗:同步骤5。
8.脱色:在载玻片上滴加95%乙醇,至流下乙醇不呈紫色,大约用时半分钟后水洗。
9.复染:滴加1至2滴沙黄染液,染色时间约一分钟。
10.水洗:同步骤5。
11.干燥、观察:待标本片干燥后观察,紫色为革兰氏阳性菌,红色为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革兰氏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革兰氏染色标准操作规程,指导革兰氏染色的操作标准化。
责任人:细胞培养员、质检员
范围:适用于细胞室质检过程。
内容:
1、取载玻片用纱布擦干,载玻片的一面用marker笔画一个小圈(用来大致确定菌液滴的位置)。
涂菌的部位在火焰上烤一下,除去油脂。
2、涂片:
液体培养基:左手持菌液试管,在酒精灯火焰附近5cm左右打开管盖;右手持接种环在火焰中烧灼灭菌,等冷却后从试管中沾取菌液一环,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上涂直径2mm左右的涂膜,最后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
固体培养基: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无菌水,再用接种环取少量菌体,涂在载玻片上,使其薄而均匀。
3、晾干:让涂片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4、固定: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不烫手为宜)。
5、染色:将固定过的涂片放报纸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液,染1min。
6、水洗:用水缓慢冲洗涂片上的染色液,用吸水纸吸干。
简单染色结束可观察细胞形态。
7、媒染:滴加1滴碘液,染1min,水洗。
8、脱色:吸去残留水,连续滴加95%乙醇脱色20-30s至流出液无
紫色,立即水洗。
9、复染:滴加蕃红复染3-5min,水洗。
至此,革兰氏染色结束。
可能误差
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假阳性主要是由于脱色不完全,可能是由于涂片过厚,或者是结晶紫染色过度,导致脱色不完全。
假阴性可能是因为细胞固定过度,造成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而出现假阴性结果;另外,细胞培养时间太长,可能已经有部分细胞发生死亡或者自溶,也导致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而出现假阴性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兰氏染色液使用说明
货号:G1060
规格:10ml/100ml
保存:阴凉处保存,保质期1年。
产品内容:
结晶紫;碘液;95%酒精;蕃红。
产品简介: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使孔径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脱色后类脂外膜迅速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与碘复合物溶出,因此乙醇脱色后再经番红复染,呈红色。
操作步骤:
1.涂片固定
菌液涂片时不可过于浓厚,干燥、固定。
固定时通过火焰1-2次即可,不可过热,以载玻片不烫手为宜。
2.染色
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
(1)加上结晶紫后,染色1分钟,水洗。
(2)加上碘液后染色1分钟,水洗。
(3)加上95%酒精,摇动玻片,根据涂片厚度,脱色约20-60秒,水洗,吸去水分。
(4)加上蕃红后,染色1分钟,水洗。
(5)吸干或在空气中凉干后,油镜镜检。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
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
此外,菌龄
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体自行溶解,
都常呈阴性反应。
3.结果观察: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
以均匀分散
开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过于密集的细菌,常常呈现假阳性。
注意事项:
1.标本涂片不能太厚,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若涂片较厚,应延长脱色
时间,直至不再出现紫色为止。
2.玻片通过火焰温度不能太高。
3.碘液变透明,则不能使用。
4.水洗时动作要轻柔,沿载玻片对角线方向用洗瓶冲洗,以免把菌体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