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料与路基土室内回弹模量试验

合集下载

土基的回弹模量检测

土基的回弹模量检测

土基的回弹模量检测土基的回弹模量值是表征路基结构承载力,是公路改扩建工程中需准确测定的一项力学参数。

测定回弹模量的方法,目前国内常用的主要有承载板法、贝克曼梁法和其他间接测试方法f如贯入仪测定方法和CBR测定法1。

1.承栽板法该法适用于现场土基表面,使用BZZ-10o标准车和叶30cm的承载板,通过承载板对土基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测定每级荷载下相应的土基回弹模量变形值,排除显著偏离的回弹变形异常点,绘出荷载P与同弹变形值L的P-L曲线,然后由变形值导出回弹模量的值。

该法测定的土基回弹模量可作为路面设计参数使用,本次现场检测即采用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

2.贝克曼梁法该法适用于在土基、厚度不小于lm的粒料整层表面。

用弯沉仪测试各测点的回弹弯沉值,通过计算求得该材料的回弹模量值,也适用于在旧路表面测定路基、路面的综合回弹模量。

这种方法测定简单,一般工程单位广泛采用,但是由于标准荷载较难控制,测定结果往往较难应用于实际。

贝克曼梁弯沉测量仪测到的是最大回弹弯沉值,轮载、轮压和加压时间(行驶速度)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三项加载条件,在测定前和测定过程中,必须认真检查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测定时,测试车辆沿轮迹带行驶。

由于影响承载能力的变量较多,可以预料各测设点的弯沉值会有较大的变异,因而通常采用统计的方法对每一路段的弯沉值进行统计处理,以路段的代表弯沉值表征路段的承载能力。

3.贯入仪测定法土基回弹模量也可用长杆贯入仪综合次数法(简称贯入仪测定法)测定,该法是利用长杆贯入仪,试验时记录测头击入土中每10cm所需的锤击次数,直至贯入土中80cm为止。

综合贯入次数是按布辛公式以距路基表面深度为5cm,15cm,25cm,35cm,45cm,55cm,65cm和75cm时的压应力略加调整作为各层的权数。

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确定的新方法

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确定的新方法

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确定的新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确定的新方法——学习新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笔记吴祖德(常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心,江苏常州 213002)内容提要新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对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值的确定,改变了现有规范采用的方法,提出了新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新的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对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值的确定方法,并与现规范的方法进行比较,供技术人员在学习中参考。

关键词征求意见稿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的确定0 前言路基土的回弹模量是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的重要参数之一。

现规范与新规范征求意见稿对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的要求、测试及有关规定的区别,列表如下:表1 现规范与新规范征求意见稿对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的要求、测试及有关规定的区1 三轴试验测试路基土的回弹模量路基土回弹模量主要受其应力状况、物理状况(含水量与密实度)和材料性质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对于处于特定状态(一定含水量和密实度值)的各类路基土来说,影响其模量的主要因素便是应力状况。

在不同的交通等级下,以及不同的路面类型和结构组合中,路基土的应力状况是不相同的,故其模量值也是不一样的。

因而,路基土的模量参数的测试方法和指标值取用,一方面要遵循反映材料基本特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则要与结构应力—应变分析时所选用的方法和条件相一致。

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采用“室内试验法(小承载板法)”及“现场实测法(承载板法或贝克曼梁法)”来确定路基模量,而室内小承载板试验中试件的受力状况与现场路基上的应力状况并不一致,并且这种测试方法仅适用于静态模量标定,这些都影响了路基回弹模量取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所以经过对我国各种路面结构中路基土的受力水平进行分析,制定出了更加合理的室内三轴重复加载测试回弹模量的方法与取值标准。

(注:①可参阅附后的“粒料与路基土室内回弹模量试验测试方法草案”;②该试验方法:对圆柱体试件施加一个固定幅度、加载试件(路基—,粒料基层/底基层—)和循环周期(一般取)的轴向重复荷载。

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方法之回弹模量试验检测方法修订稿

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方法之回弹模量试验检测方法修订稿

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方法之回弹模量试验检测方法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方法之回弹模量试验检测方法回弹模量是指路基,路面及筑路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土基回弹模量表示土基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抵抗竖向变形的能力,如果垂直荷载为定值,土基回弹模量值愈大则产生的垂直位移就愈小;如果竖向位移是定值,回弹模量值愈大,则土基承受外荷载作用的能力就愈大,因此,路面设计中采用回弹模量作为土基抗压强度的指标。

测定回弹模量的方法,目前国内常用的主要有:承载板法、贝克曼梁法和其他间接测试方法(如贯人仪测定法和CBR测定法)。

一、承载板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土基表面,通过承载板对土基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测出每级荷载下相应的土基回弹变形值,经过计算求得土基回弹模量。

(2)本方法测定的土基回弹模量可作为路面设计参数使用。

2.仪具与材料(1)加载设施:载有铁块或集料等重物、后轴重不小于60kN的载重汽车一辆。

在汽车大梁的后轴之后约80cm处,附设加劲小梁一根作反力架。

汽车轮胎充气压力为0.50MPa。

(2)现场测试装置,由千斤顶、测力计(测力环或压力表)及球座组成。

(3)刚性承载板一块,板厚20mm,直径为Φ30cm ,直径两端设有立柱和可以调整高度的支座供安放弯沉仪测头,承载板放在土基表面上。

(4)路面弯沉仪两台,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其支架组成。

(5)液压千斤顶一台,80~100KN,装有经过标定的压力表或测力环,其容量不小于土基强度,测定精度不小于测力什量程的1/1oo。

(6)秒表。

(7)水平尺。

(8)其他:细砂、毛刷、垂球、镐、铁锹、铲等。

3.试验前准备工作(1)根据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测点,测点应位于水平的路基上,土质均匀,不含杂物;(2)仔细平整土基表面,撒干燥洁净的细砂填平土基凹处,砂子不可覆盖全部土基表面避免形成一层。

土基回弹模量、压实度等试验测试方法

土基回弹模量、压实度等试验测试方法

中城建江苏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JTG E60-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指导书批准人:状态:持有人:分发号:地址:江苏省盐城市通榆南路190号T0911-2008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

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没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Ф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大于13.2mm,但不大于32.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宜采用Ф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为一金属圆筒(可用镀锌铁皮制作)有大小两种,上部储砂筒小筒容积为2120cm3,大筒容积为4600cm3,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

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头上开口相接。

自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作金属罐,用于小罐砂筒的内径为100mm,高150mm,用于大灌砂筒的直径为150mm,高200mm,上端周围均有一罐缘。

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mm~600mm的方形板(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 ×40mm的搪瓷盘存放(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数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记录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记录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记录
摘要:
一、试验背景及目的
二、试验原理
三、试验仪器与设备
四、试验步骤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
六、结论
正文:
【试验背景及目的】
为了评估土基材料的回弹性能,进行了一系列回弹模量试验。

本试验旨在了解土基材料在受到冲击时的回弹特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试验原理】
回弹模量试验是一种用来衡量材料弹性特性的试验方法。

通过测量材料在受到冲击时的回弹高度,可以计算出回弹模量,从而反映材料的弹性特性。

【试验仪器与设备】
1.压力试验机:用于施加冲击荷载
2.刚性支撑板:用于支撑试样
3.百分表:用于测量回弹高度
4.电子天平:用于称量试样质量
【试验步骤】
1.取土基试样,测量其尺寸和质量。

2.将试样放置在刚性支撑板上,并用百分表测量初始高度。

3.利用压力试验机施加冲击荷载,使试样产生变形。

4.当试样回弹至稳定高度时,记录百分表读数。

5.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回弹模量。

【试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多次试验,得到了不同土基材料的回弹模量数据。

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土基材料回弹模量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工程性质有关。

回弹模量较高的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适用于一些对回弹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

【结论】
本试验对土基材料的回弹模量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土基材料回弹模量存在差异。

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的试验研究

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的试验研究

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的试验研究
一、研究背景
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是指路基土在受到动载荷作用后,恢复原有形变的能力,是评估路基土工程性质的重要参数。

因此,对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进行试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试验方法
1.试验样品制备
选取不同类型的路基土样品,经过标准化处理后进行制备。

制备方法包括:将土样粉碎、筛分、干燥等步骤。

2.试验设备
采用回弹仪进行试验,该仪器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

3.试验步骤
(1)将试验样品放置在回弹仪上;
(2)施加一定频率和振幅的动载荷;
(3)记录每次回弹的数据,并计算出动态回弹模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多组不同类型的路基土样品进行实验,得出了以下结果:
1.不同类型的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存在明显差异。

2.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类型的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存在一定差异。

3.随着振幅和频率的增加,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也相应增加。

四、结论与建议
1.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是评估路基土工程性质的重要参数,应加强对其试验研究。

2.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路基土选择合适的动态回弹模量参数。

3.在试验中,应注意控制振幅和频率,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路基路面回弹模量检测

路基路面回弹模量检测

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土基表面,通过承载板 对土基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测出每级荷载 下相应的土基回弹变形值,经过计算求得土基 回弹模量。测定的土基回弹模量可作为路面设 计参数使用。
路基土和含土路面材料的回弹模量与其含水量和 密实度有关。因此,测定最好在不利季节进行(不利 季节:南方为雨季,北方为春融季节)。如在非不利 季节进行测定,则应人工创造不利条件,即使土或 路面材料的含水量接近不利季节的含水量。
土基的回弹模量是公路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参数 ,我国现有规范已给出了不同的自然区划和土质的回 弹模量值的推荐值,但由于土基回弹模量的改变将会 影响路面设计的厚度,所以建议有条件时最好直接测 定,而且随着施工质量的提高,回弹模量值的检验将会 作为控制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测定回弹模量的方法,目前国内常用的主要有:承 载板法、贝克曼梁法和其他间接测试方法(如贯入仪测 定法和CBR测定法)、室内杠杆压力仪法等
加 载
(二)仪具与材料 1、标准车:按前述规定选用。 2、路面弯沉仪: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 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 3、路表温度计:分度不大于1℃。 4、其他:皮尺、口哨、粉笔、指挥旗等。
(三)试验方法与步骤 (1)试验前准备工作 ⑴选择洁净的路面表面作为测点,要在测点处作好 标记并编号 ⑵无机结合料粒料基层的整层试验段(试槽)应 符合下列要求: ①整层试槽可修筑在行车带范围内或路肩及其他合 适处,也可在室内修筑,但均应适用于汽车测定弯 沉。 ②试槽应选择在干燥或中湿路段处,不得铺筑在软 土基上。
当某个测点观测值的 值大于下表中d/r极限值
时则应舍弃该测点,然后重复上述的步骤计算所 余各测点算术平均值(L)及标准差(S)。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记录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记录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记录
【原创版】
目录
1.试验背景
2.试验目的
3.试验过程
4.试验结果
5.试验结论
正文
1.试验背景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是对土壤的弹性特性进行测试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土壤在受到压力时的反弹能力。

这种试验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用于测定路基、地基等土壤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本次试验以某地区道路路基土壤为测试对象,旨在为道路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目的
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定土壤的回弹模量,以评估土壤的弹性特性和承载能力。

通过本次试验,将为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技术参数,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3.试验过程
试验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试验场地选择与试验设备准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并准备好回弹模量试验设备,如压力计、位移计等。

(2)试验样品制备:从现场采集的土壤中,按照规定的方法制备试
验样品。

(3)试验操作:将试验样品放置在试验设备上,按照规定的压力和位移量进行试验操作。

(4)试验数据记录:在试验过程中,实时记录压力、位移等数据,以便后续分析。

4.试验结果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土基回弹模量。

本次试验测得的土基回弹模量分别为:样品 1 为 x1 MPa,样品 2 为 x2 MPa,样品 3 为 x3 MPa。

5.试验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本次试验所得土基回弹模量数据符合实际情况,可用于评估该地区土壤的弹性特性和承载能力。

(2)根据试验数据,可为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路基处治土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路基处治土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路基处治土回弹模量试验研究论文
路基处治土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本文旨在对路基处治土中回弹模量进行实验研究,以求得更好的路基设计。

将对拦面沉积物、底部沉积物和植被土进行回弹模量测试,结果用于动态基础地质模型分析软弱层构造及质量测试分析。

研究设计包括利用FFT加速记录仪,在优质土质拦面层、拦面沉积物、底部沉积物和植被土中定位及测量不同部位的真实回弹模量。

根据定位的相位及测量的频率,将计算出拦面沉积物、底部沉积物和植被土的测试数据。

为了让研究结果可靠可靠,我们将分别在实验室条件下及实地阶段进行回弹模量测试,室内实验需要选择优质材料,模拟出不同尺寸土壤,以便室内实验结果能最大程度模拟实际场地应用情况。

在实地实验中,将在具体路段中进行不同植被土质、底部沉积物及拦面沉积物的测试,并根据实测值计算出不同模量值,以求得更加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可综合考虑不同土质和构造组成之间的关联,分析路基治土层的回弹模量,并将结果用于动态基础地质模型分析软弱层构造及质量测试分析,以准确判断路面基础土质。

最终,实验研究结果可为在集线器路基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治土施工及其调整。

总之,本文通过室内实验和实地实验的路基处治土回弹模量测
试,求得了拦面沉积物、底部沉积物和植被土的测试数据,为路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对路基处治土回弹模量的准确分析及预测。

8.4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模量试验方法(T0944-95)

8.4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模量试验方法(T0944-95)

8.4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模量试验方法(T0944-95)8.4.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在土基、厚度不小于1m的粒料整层表面,用弯沉仪测试各测点的回弹、弯沉值,通过计算求得该材料的回弹模量值的试验;也适用于在旧路表面测定路基路面的综合回弹模量。

8.4.2 仪器和仪具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1)标准车:按本规程T0951的规定选用。

(2)路面弯沉仪: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

贝克曼梁由合金铝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比为2:1,标准弯沉仪前后臂分别为240mm和120mm,加长弯沉仪分别为360mm和180mm。

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

(3)路表湿度计:分度不大于1C。

(4)接长杆:直径∮16mm,长500mm。

(5)其它:皮尺、口哨、粉笔、指挥旗等。

8.4.3 方法与步骤8.4.3.1 准备工作(1)选择洁净的路基路面表面作为测点,在测点处作好标记并编号。

(2)无结合料粒料基层的整层试验段(试槽)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整层试曹可修筑在行车带范围内或路户及其他合适处,也可在室内修筑,但均应适于用汽车测定弯沉。

②试槽应选择在干燥或中湿路段处,不得铺筑在软土基上。

③试槽面积不小于3m*2m,厚度不宜小于1m。

铺筑时,先挖3m×2m×1m(长×宽×深)的坑,然后用欲测定的同一种路面材料按有关施工规范规定的压实层厚度分层铺筑并压实,直至顶面,使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标准。

同时应严格控制材料组成,配比均匀一致,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④试槽表面的测点间距可按图8.4.3布置在中间2m×1m的范围内,可测定23点。

欠图P558.4.3.2 测试步骤按本规程T0951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标准车,实测各测点处的路面回弹弯沉值Li。

如在旧沥青面层上测定时,应读取湿度,并按T0951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弯沉值的温度修正,得到标准温度20摄氏度时的弯沉值。

试论公路土基回弹模量测试方法

试论公路土基回弹模量测试方法

试论公路土基回弹模量测试方法摘要: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路的整体质量,路基回弹模量是公路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之一,选择合理的方法,对路基回弹模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尤为重要。

文章对路基回弹摸量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并探讨了路基回弹模量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回弹模量;含水率;压实度;公路路基路基是道路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路的整体质量,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品质及使用寿命。

如何构筑一个坚实、均匀、稳定的土基,提高土基的抗变形能力,是保证公路路面结构具有良好使用品质与经济效益的根本措施。

由于土基回弹模量是一个关于土的类型、含水量、压实度、测定方法、加荷频率和加荷循环次数等的复杂函数。

对特殊土路基回弹模量及其性质的研究对于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实际意义。

一、土基回弹模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含水率对同一种土质,压实度相同的条件下,土基回弹模量E。

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含水率平均增加1%,回弹模量平均降低2MPa。

公路在施工时一般在最佳含水率士2%以内进行压实,而公路在通车运营数年后路基填土的含水率较竣工时有大幅度增长,即路基的湿度增大。

(二)压实度压实度也是影响回弹模量的重要因素。

道路破坏其中80%是由路基变形引起的,而路基强度的大小是影响路基变形的主要因素,因此路基的压实是路基施工过程的一个重要工序,也是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根本技术措施。

在相同应力级位、含水率为最佳含水量情况下,压实度由100%降至90%,粘土回弹模量最低约下降至原来的65%,粉土回弹模量最低约下降至原来的70%。

对于砂土来说,压实度对回弹模量的影响很小。

(三)土质不同类型的土回弹模量也有很大的差别。

尤其是在季节性冰冻地区,路基土的冻融过程会影响土颗粒的结构形态。

冻胀现象多发生在细粒土中,特别是粉土、粉质粘土中,冻结时水分迁移积聚最为强烈,冻胀现象严重。

因为这类土具有较明显的毛细现象,上升高度大,速度快,具有通畅的水源补给通道,土粒矿物成分亲水性强,土虽有较厚的结合水膜,能持有较多的结合水,同时,这类土的颗粒较细,表面能大,从而能使大量结合水迁移和积聚。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N
L Li

2
) (
(T0944-2)
74
ro=0. 675S (T0944-3)
式中:L --回弹弯沉的平均值(0. 01mm);
S--回弹弯沉测定值的标准差(0. 01mm);
r0--回弹弯沉测定的自然误差(0. 01mm);
Li--各测点的回弹弯沉值
N--测点总数。
4. 2计算各测点的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偏差值di=Li- L,并计算较大的偏
量:
E 1 = a
L
P
) 1 (
2
2
1
μ
δ
−(T0944-5)
式中:E 1 --计算的土基、整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或旧路的综合回弹模量(MPa);
p--测定车轮的平均垂直荷载(MPa);
δ--测定用标准车双圆荷载单轮传压面测量圆的半径(cm);
μ--测定层材料的泊松比,根据部颁路面设计规范的规定取用;
75
3. 1准备工作
(1)选择洁净的路基路面表面作为测点,在测点处作好标记并编号。
(2)无结合料粒料基层的整层试验段(试槽)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整层试槽可修筑在行车带范围内或路户及其他合适处,也可在室内修筑,
但均应适于用汽车测定弯沉。
②试槽应选择在干燥或中湿路段处,不得铺筑在软土基上。
③试槽面积不小于3m×2m,厚度不宜小于1m。铺筑时,先挖3m×2m×1m(长
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比为2:1,标准弯沉仪前
后臂分别为240mm和120mm,加长弯沉仪分别为360mm和180mm。弯沉采用百分表
量得。
(3)路表湿度计:分度不大于1℃。
(4)接长杆:直径Φ16mm,长500mm。

粒料与路基土室内回弹模量试验

粒料与路基土室内回弹模量试验

4
位置,并与活塞杆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LVDT 尖端应置于与 LVDT 轴线垂直正交的刚性、固 定表面,且与其支持平面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都应保持正接触。
注 2:① 外置式 LVDT 测量的是测试系统的轴向总位移,包括系统中任何外来的(相对试件变 形)轴向变形(如多孔透水石的变形以及所有接触界面间的变形)。因此,对于刚度大、变形小的试 件,不宜使用外置式 LVDT。但对于刚度小的试件,外来变形相对试件的大变形已不是很重要,所 以,如果路基土试件软至足以被夹具破坏或导致可能的夹具滑移(对合格的基层/底基层试件应不存 在此类问题),或不能安装内置式 LVDT,可以采用外置式 LVDT,但在计算中应予以注明。② LVDT 轴杆上的灰尘与轴杆的偏斜将阻碍 LVDT 运动,试验前应确保 LVDT 能自由运动而不受“粘滞”。 采用厂商指定的清洁剂或润滑剂是解决该问题的措施之一。③ 每个外置 LVDT 应分别独立读数, 并应采用所测位移的平均值计算回弹模量。
粒料与路基土室内回弹模量试验 测试方法草案
The Protocol for Laboratory Resilient Modulus Testing of Granular Materials and Subgrade Soils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同济大学
二○○六年十月
0 前言
粒料和路基土的回弹模量是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的重要参数之一。粒料和路基土的模 量是性质、状态(含水量和密实度)和应力状况等的函数。对于处于特定状态(一定含水量和密实度 值)的各类粒料和路基土来说,影响其模量取值的主要因素便是应力状况。
N
#0.075<35%
应力序列 Ia
类型 1、2
应力序列 Ib
类型 1、2

国外未处治粒料与路基土回弹模量试验研究——影响因素

国外未处治粒料与路基土回弹模量试验研究——影响因素

0 前 言
为 了更 好 地 理 解 行 车 荷 载 作用 下 路 基 土 和 粒 料 的动 力 特 性 , 过 去 4 在 0a中 , 外 在 路 基 土 与 国 粒料 回弹 性 质 影 响 因 素研 究领 域 取 得 了 丰 硕 的 成 果 , 表 了 大 量 的文 献 及 研 究 报 告 , 确 立 合 理 、 发 为 可行 的常 规 路 基 土 与粒 料 回 弹模 量 测 试 方 法 和取 值 标 准 奠 定 了坚 实 的基 础 。
维普资讯
20 年 9 07 月第 9 期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科技研究
11 5
国外未处治 粒料 与路基 土 回弹模 量试验 研究 影响 因素
— —
曹长 伟 , 建 明, 志 刚 凌 罗
( 同济大 学 道 路 与交通 工程 教育部 重点 实验 室, 上海 市 2 0 9 ) 0 0 2
下所得粒料 回弹模量有较高 的值 ,而两种试验结 果 之 间 的差 异 也 不 是 一 个 常数 , 随应 力 水 平 变 化 。 B o n和 H d (9 5 的研 究 表 明 , 果 常 围压试 验 rw y e1 7 ) 如 的侧 限 压 力 等 于 变 围压 试 验 的侧 限 压 力 平 均 值 , 那 么 两 种 试 验 将 得 到 同样 的粒 料 回 弹模 量 值 。相 比之 下 ,偏 应 力 或剪 应 力 对粒 料 材 料 刚度 的影 响 较 围压小得多。据 M r n16 ) o a(96的研究 , g 在常围压 条 件 下 ,粒 料 回弹模 量 随重 复 偏 应 力 的提 高 稍 微 有所降低。 Hcs17 ) 而 i (90的研究表 明, k 倘若不产生 过 大 的 塑性 变形 ,粒 料 回弹 模 量 实 际上 不 受 偏 应 力 大 小 的 影 响 。 另 一 方 面 , ik Hcs和 Moi t ns h mi (9 1 指 出 ,在低 偏 应力 水 平 粒 料 有 轻 微 的软 17 )则 化 ,而在更 高的应力水平粒料则表现为轻微 的硬 化。

路基土和粒料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和粒料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分析
应 力 状 况 。道 路 在 运 营 期 间 内时 ,粒 料 和 路 基 土
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 ,具有很强 的应力依赖非
线 性 性 质 ,对 于 不 同路 面 类 型 以及 不 同交 通 等 级
含水量对土与粒料 回弹模量的影 响比较复杂 。 土与粒 料 回弹模 量不 仅与 含水 量本 身有 关 ,还与 材 料 的类型和组成等因素相关 。开级配粒料孔隙大 , 渗水较快 ,含水量对其回弹模量影响很小 ,但对于 密级配粒料 ,含水量对其 回弹模量影响则较大 ,尤 其是在细料含量高并接近水饱和的情况下。 通 常认 为 ,部分饱和粒料与干粒料 的 回弹响 应接 近 ,当接近饱 和状 态时 ,粒料 的 回弹相应会
赵 强
( 邯郸市 交通 局公 路工 程二处 ,河北 邯郸 0 5 6 0 0 1 ) 摘要 :路基 土和粒料 的 回弹模量 对沥青路 面的结构力 学响应 有很 大 的影 响 ,合理选择路基 土和粒料 的 回弹模 量 能 够延 长沥青路 面的使 用寿命 。鉴 于此 ,在调研 国内外路基 土和粒料 回弹模 量相 关研 究成果的基础 上 ,总 结分
Ke y wo r d s : a s p h a l t p a v e me n t ; s u b g r a d e ; s o i l a n d a g re g g a t e ; r e s i l i e n c e mo d u l u s
0 引言
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状况 ,总结
出路基 土和粒料 回弹模量 的影 响因素 。 1 含 水量 对路 基土 和粒 料 回弹模 量 的影 响
路 基 土 和粒 料 的 回弹模 量 是 影 响 沥 青 路 面 结 构 力 学 响 应 的重 要 参 数 之 一 。对 于 处 于 特 定 状 态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记录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记录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记录回弹模量试验是土工试验中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用于评价土壤的松散程度和弹性特性。

以下是回弹模量试验记录的相关参考内容:1. 试验目的:回弹模量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土壤的松散程度及其弹性特性,为土工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参数数据。

2. 试验设备与试验材料:2.1 设备:回弹模量仪、试验拔出器、测量尺、试验桶、天平等。

2.2 材料:试验土样、水。

3. 试验步骤:3.1 准备工作:(1) 清洗试验桶及试验拔出器,确保无杂质。

(2) 取一定质量的试验土样,用筛网过筛,去除大颗粒。

(3) 测量试验土样的质量。

3.2 试验操作:(1) 将试验土样放入试验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

(2) 将试验土样倒入试验拔出器,用压实棒轻轻压实土样。

(3) 将拔出器固定在试验仪上,用测量尺测量试验土样的初始厚度。

(4) 用试验仪进行拔出试验,记录拔出时的厚度。

(5) 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回弹模量的测量结果。

4. 试验数据记录:4.1 试验土样的质量。

4.2 初始厚度和回弹厚度的测量结果。

4.3 试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4.4 试验拔出器的型号与规格。

4.5 试验土样的变形情况,如颗粒变形、塑性变形等。

4.6 试验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

4.7 试验的操作人员与日期等标识信息。

5. 试验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回弹模量的平均值,并进行数据分析与比较,评价土壤的松散程度和弹性特性。

6.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回弹模量试验的结果,评价土壤的松散程度和弹性特性,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为土工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依据。

7. 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对土壤的松散程度和弹性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8. 试验注意事项:8.1 试验操作要仔细,尽量避免操作误差的出现。

8.2 在试验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8.3 试验设备和试验材料要保持清洁,以避免杂质的影响。

土的回弹模量试验(强度仪法) PPT

土的回弹模量试验(强度仪法) PPT
13
14
12
(3)按下式计算每级荷载下的回弹模量:
泊松比:在材料的比例极限内,由均匀分布的纵向应力所引起的横向应变与相应 的纵向应变之比的绝对值。
(4)每个试样的回弹模量山p-l曲线上直线段的数值确定。 (5)对于较软的上,如果p曲线不通过原点,允许用初始直线段与纵坐标 轴的交点当作原点,修正各级荷载下的回弹变形和回弹模量。 (6)精密度和允许差 土的回弹模量由三个平行试验的平均值确定,每个平行试验结果与均值 回弹模量相差均应不超过5% 。
7
2.试样
(1)用上述带螺丝孔的试筒采用不同的方法击实制备试件。各方法可 按表T0136-1准备试料。
(2)干士法(士不重复使用)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人不同 水分(按2%~3%含水率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3)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时,对于高含水率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 手拣除大于40mm的粗石子即可。保持天然含水率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 击实试验。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率按2%~3%递 减。
(4)根据工程要求选择轻型或重型法,视最大粒径用小筒或大筒进行 击实试验,得出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然后按最佳含水率用上述试筒击 实制备试件。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3.试验步骤
(1)安装试样:将试件和试筒放在强度仪的升降台;将千分表支杆拧在 试筒两侧的螺丝孔上,将承载板放在试件表面中央位置,并与强度仪的贯入杆 对正;将千分表和表夹交装在支杆上,并将千分表测头安放在承载板两侧的支 架上。
(2)预压:摇动摇把,用预定的试验最大单位压力进行预压。含水率大 于塑限的土,p=50~100kPa;含水率小于塑限的土,p=100~200kPa。预压进行 1~2次,每次预压 1min预压后调正承载板位置,并将千分表调到接近满量程的 位置,准备试验。

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方法之回弹模量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方法之回弹模量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方法之回弹模量试验检测方法土基的回弹模量是公路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参数,我国现有规范已给出了不同的自然区划和土质的回弹模量值的推荐值,具体参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一97)中附录E“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表。

但由于土基回弹模量的改变将会影响路面设计的厚度,所以建议有条件时最好直接测定,而且随着施工质量的提高)口弹模量值的检验将会作为控制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测定回弹模量的方法,目前国内常用的主要有:承载板法、贝克曼梁法和其他间接测试方法(如贯人仪测定法和CBR测定法人)。

一、承载板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土基表面,通过承载板对土基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测出每级荷载下相应的土基回弹变形值,经过计算求得土基回弹模量。

(2)本方法测定的土基回弹模量可作为路面设计参数使用。

2.仪具与材料(1)加载设施:载有铁块或集料等重物、后轴重不小于60kN的载重汽车一辆。

在汽车大梁的后轴之后约80cm处,附设加劲小梁一根作反力架。

汽车轮胎充气压力为0.50MPa。

(2)现场测试装置,由千斤顶、测力计(测力环或压力表)及球座组成。

(3)刚性承载板一块,板厚20mm,直径为Φ30cm ,直径两端设有立柱和可以调整高度的支座供安放弯沉仪测头,承载板放在土基表面上。

(4)路面弯沉仪两台,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其支架组成。

(5)液压千斤顶一台,80~100KN,装有经过标定的压力表或测力环,其容量不小于土基强度,测定精度不小于测力什量程的1/1oo。

(6)秒表。

(7)水平尺。

(8)其他:细砂、毛刷、垂球、镐、铁锹、铲等。

3.试验前准备工作(1)根据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测点,测点应位于水平的路基上,土质均匀,不含杂物;(2)仔细平整土基表面,撒干燥洁净的细砂填平土基凹处,砂子不可覆盖全部土基表面避免形成一层。

(3)安置承载板,并用水平尺进行校正,使承载板置水平状态。

(4)将试验卒置于测点上,在加劲小梁中部悬挂垂球测试,使之恰好对准承载板中心,然后收起垂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本方法中统一采用国际制单位(SI)。
2 术语
2.1 未处治粒料基层/底基层材料——指用于基层/底基层而未使用粘结材料或稳定剂的松散材料, 包括级配或天然集料及土-集料混合料等材料。 2.2 路基土——指用于路基而未使用粘结材料或稳定剂的松散材料,包括细粒土、土-集料混合料 等材料。 2.3 材料Type1——最大粒径超过9.5mm的所有未处治粒料基层/底基层材料和路基土材料。 2.4 材料Type2——最大粒径不超过9.5mm,且0.075mm号筛通过百分率小于10%的所有未处治粒料 基层/底基层材料和路基土材料。 2.5 材料Type3——最大粒径不超过9.5mm,且0.075mm号筛通过百分率不小于10%的所有未处治路 基土材料。 2.6 材料Type4——薄壁试管取样的现场原状未扰动细粒路基土材料。
粒料与路基土室内回弹模量试验 测试方法草案
The Protocol for Laboratory Resilient Modulus Testing of Granular Materials and Subgrade Soils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同济大学
二○○六年十月
0 前言
粒料和路基土的回弹模量是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的重要参数之一。粒料和路基土的模 量是性质、状态(含水量和密实度)和应力状况等的函数。对于处于特定状态(一定含水量和密实度 值)的各类粒料和路基土来说,影响其模量取值的主要因素便是应力状况。
开始
1
试件尺寸
扰动 筛分分析
试样
未扰动
Y
N
dmax >19mm
150mm 100mm 70mm
筛除大于 26.5mm
2
试件压实
也可用 150mm 模
Y
N
dmax >9.5mm
Y
通过百分率
N
#0.075<10%
冲击或振动
振动
静压或冲击
类型 1
类型 2
类型 3
3
模量测试
基层/底基层
用途
路基
类型 4
Y
通过百分率
试件 多孔透水石
底部压盘
4.2 加载装置 应采用能够产生重复循环半正矢脉冲荷载(如图 1)的闭路电液压或电气压加载系统。加载系统产生 的半正矢脉冲荷载及其响应波形应被显示以允许试验操作人员对其进行校核而确保预载和模量测 试阶段波形一致。 4.3 荷载与变形响应测量设备
1) 轴向荷载测量装置 应采用电子荷载传感器以监测重复荷载。根据荷载传感器的位置,可分为外置式和内置式两 种(如图 3)。推荐采用内置式荷载传感器。当采用外置式荷载传感器时,要求消除活塞杆与三轴室 之间的任何摩擦力。传感器最大加载能力应能够满足试验的需要,精度控制在最大荷载量程的 1/500~1/1000。性能要求可参照表 1 进行选用。
1
2.7 回弹模量( M R )——未处治材料的回弹模量是施加于试件的轴向重复偏应力峰值与试件轴向
回弹应变峰值之比。 2.8 半正矢形加载波——轴向加载脉冲,如图 1 所示。
加载时间
恢复时间
(1-cosθ)/2
Fmax
Fcyclic
循环荷载系数
Fcontact
时 间(s) 图 1 半正矢形加载波
2.9 最大轴向力( Fmax )——最大轴向力由施加于试件的轴向接触力与循环力组成。 2.10 轴向接触力( Fcontact )——为维持试件与试件顶盖之间正接触而施加的垂直荷载,其包括试件 顶盖的重量与加载锤施加于试件顶盖的静载。 2.11 轴向循环力( Fcyclic )——施加于试件的轴向重复荷载。 2.12 轴向最大应力(σ max )——最大轴向应力由施加于试件的轴向接触应力与循环应力组成(不包 括围压应力)。σ max = Fmax / A , A 为试件的初始横截面面积。 2.13 轴 向 接 触 应 力 ( σ contact )—— 为 维 持 试 件 与 试 件 顶 盖 之 间 正 接 触 而 施 加 的 垂 直 应 力 。 σ contact = Fcontact / A 。
荷载传感器 活塞
外置 LVDT
重复荷载加载器 球座 钢球
LVDT 托架
活塞套管
三轴室 系杆 试件底座
试件
O 形环 试件顶盖 多孔透水石 橡皮膜
多孔透水石 真空引管
a) 外置式
图 3 动三轴仪
盖板 顶部压盘 三轴室 夹具
底座
加载活塞 线性活动轴
荷载传感器 钢球 顶端式 LVDT 夹持式 LVDT
b) 内置式
注 1:轴向接触应力一般取轴向最大应力的 10%,或围压应力的 20%取值。
2.14 轴 向 循 环 应 力 ( σ cyclic )—— 施 加 于 试 件 的 轴 向 重 复 应 力 , 即 重 复 循 环 偏 应 力 。 σ cyclic = Fcyclic / A 。 2.15 围压应力(σ 3 )——三轴室内施加的侧向应力,即最小主应力。 2.16 回弹变形( eR )——轴向循环应力引起的可恢复轴向变形。 2.17 回弹应变( ε R )——轴向循环应力引起的可恢复轴向应变。 ε R = eR / L , L 指相应于 eR 测量
时的两测点之间的距离。
2.18 回弹模量定义为 M R = σ cyclic / ε R 。
2.19 加载时间——轴向循环应力施加于试件的时间。 2.20 循环时间——两个连续施加的轴向循环应力之间的时间间隔。
2
3 试验方法
对圆柱体试件施加一个固定幅度、加载时间(路基——0.2s,粒料基层/底基层——0.1s)和循环 周期(一般取1.0s)的轴向重复荷载。试验时,试件承受动循环轴向应力和三轴室提供的静侧限压力, 通过测量其轴向总回弹变形响应来计算回弹模量。试验方法流程如图2。
(2) 内置上下顶端式 LVDT,与外置式 LVDT 相比,可以减少系统中的外来轴向变形。如图 3b),将 2~3 个 LVDT 安装于试件顶盖与三轴室底座之间。2 个 LVDT 位于试件两侧相对位置,并 与试件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如有第 3 个 LVDT,则将其安置在与前 2 个传感器成直角的位置, 并位于试件轴线与直径构成的竖直平面内。对于 3 个 LVDT 的布置方案,允许存在因少量偏心加 载引起的顶盖平面的轻微倾斜。
试件直径(mm)
70 100 150
表 1 荷载传感器性能要求 最大加载能力(kN)
2.5 9.0 22.0
必需的精度(N) ±5.0 ±18.0 ±22.0
2) 室压测量与控制装置 室压采用压力调整器控制(加压能力应能满足试验需要,至少 200kPa)。三轴室(应保证足够的 承压能力)压力应采用常规压力表、压力计或压力传感器监测,并精确至 1.0kPa。 3) 轴向变形测量 轴向变形测量可采用外置式 LVDT(线性微分传感器)及内置上下顶端式或夹持式 LVDT。 (1) 外置弹簧加载式 LVDT,如图 3a),2 个 LVDT 固定在三轴室外部活塞杆两侧的相对等距
LVDT 的性能要求可参照表 2 进行选用。
试件直径(mm)
70 100 150
表 2 LVDT 性能要求
量程(mm)
LVDT 应满足的精度要求
1.0

线性度: 量程的±25%;重复精度:
2.5
量程的±1%;最小灵敏度:
6.0
2mv/v(AC)或 5mv/v(DC)
4) 数据采集 一个模拟-数字数据采集系统是必需的。整个系统应能进行自动数据处理以将失误的可能性降 至最小和获得最大的产出。为了同时记录轴向荷载与变形,应具备相配套的信号激励、调节、采 集装置。 注 4:① 信号应清晰,并不受噪音干扰(应采用完全接地的被屏蔽导线)。② 在数据采集期间 及其后不允许进行输出信号过滤。如果滤波器被使用,为保证输出信号不被削弱,其频率应高于 10~20Hz。同时应比较研究过滤数据与未过滤数据,以确保从过滤数据中获得准确的峰值读数。③ 应独立采集每个LVDT的信号。对 1 个加载循环,从每个LVDT至少采集200 个数据点。 4.4 试件制备仪具 对现场细粒路基土材料,可采用薄壁试管取样。在室内采用对开模成型试件。
5
4.5 其他工具 包括:测径器、千分尺、钢尺(标定至 0.5mm)、橡皮膜、橡皮 O-形环、带气室和调整器的真
1.3 鉴于路基土与粒料的非线性性质,本方法所用试验条件是对移动轮载作用下柔性路面中粒 料层及路基物理状态(如密度、含水量)和应力状态(可能的代表性应力范围)的近似模拟。回弹模 量测试过程中施加于试件的应力水平应根据其在路面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决定,即对于基层/底基层 材料应采用不同于路基土的应力水平。
4
位置,并与活塞杆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LVDT 尖端应置于与 LVDT 轴线垂直正交的刚性、固 定表面,且与其支持平面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都应保持正接触。
注 2:① 外置式 LVDT 测量的是测试系统的轴向总位移,包括系统中任何外来的(相对试件变 形)轴向变形(如多孔透水石的变形以及所有接触界面间的变形)。因此,对于刚度大、变形小的试 件,不宜使用外置式 LVDT。但对于刚度小的试件,外来变形相对试件的大变形已不是很重要,所 以,如果路基土试件软至足以被夹具破坏或导致可能的夹具滑移(对合格的基层/底基层试件应不存 在此类问题),或不能安装内置式 LVDT,可以采用外置式 LVDT,但在计算中应予以注明。② LVDT 轴杆上的灰尘与轴杆的偏斜将阻碍 LVDT 运动,试验前应确保 LVDT 能自由运动而不受“粘滞”。 采用厂商指定的清洁剂或润滑剂是解决该问题的措施之一。③ 每个外置 LVDT 应分别独立读数, 并应采用所测位移的平均值计算回弹模量。
1 适用范围
1.1 本方法是关于路基土及未处治粒料基层/底基层材料回弹模量测试的常规室内试验方法。试 验所得回弹模量是材料非线性弹性性质的表征,是构建材料刚度与应力状态本构关系的基础,也 是柔性路面设计中的重要参数,用于路面结构对轮载的响应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