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地彝族乡乡情简介01

合集下载

坪地彝族纷繁独特的婚俗_001

坪地彝族纷繁独特的婚俗_001

坪地彝族纷繁独特的婚俗一个民族的婚俗,总有它自己的特点。

民族婚俗是构成一个民族风土人情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我县坪地一带,虽然彝族婚俗赋予了内容,但古老的那种风趣与生动的民族礼节,至今仍在盛行。

坪地是我县一个彝族乡,这里彝家青年男女婚礼纷繁独特,今天仍保留着接风洗尘、泼水、唱酒令、踩碗、钩顶帕等多个传统礼节。

基于坪地彝家婚礼的纷繁独特,贵州电视台在《发现贵州》栏目曾作过专题报道。

坪地乡的彝族青年男女,一般1_7_岁后开始婚恋,当双方正式确定关系并得到双方父母的同意后,这才可以定下终身。

如果到了婚龄,要把新娘接到男方家,有几个环节决不可少。

定婚,彝族叫“尼阿克”。

由媒人带领一行人到女方家去,人员的组成由男方的父亲或母亲、一个姐夫和一个兄弟或老表组成。

要带去的礼物是火腿一支、两瓶酒、一只公鸡以及香、纸、烛、米、布、礼币、衣物等。

到了女方家,女方家要备饭菜,首先将男方带去的食物做熟,然后抱出一只母鸡,连同男方家抱来的公鸡,在祖宗灵位前一道杀之作为主祭品。

随着供上酒、饭,这时男方青年要在女方家祖宗灵位前磕头拜祭,以示成为女方家的门客。

也正是这个时候,男方家带去的衣物交给女方,礼币交给女方父母,意在报答养育之恩。

席间,双方老人在媒人的撮合下,定下婚嫁时间。

第三天用过早饭,男方家一行返程。

往后的相关事宜,皆由媒人出面联络。

结婚,男方彝语叫“且克”,女方彝语叫“阿谋且”。

到了结婚的日子,男方家要组织两个“措说”专为新娘拉马。

“措说”不能取用别人,一是新郎的姐夫或老表;一是新郎的弟弟或侄子。

随男方去接亲的青年人较多,这些人均以陪郎的身份前往,当然免不了也要背上酒、肉、米、礼物、新娘的穿戴以及供奉祖宗的祭祀品等等。

起程前,由“措说”把马拉到堂屋内,新郎用盘子端起粮食喂马,并绕火塘三圈走出门外上马。

略走一程,新郎把马交与“措说”转身而回。

彝族规矩,新郎不直接去接亲。

快到女方家的大门口,新娘女伴(彝语叫“阿谋措”)站立两旁用盆端着洁净的水,手执青竹叶蘸起盆中水洒向接亲人员,表示接风洗尘(彝语叫“措说低”)。

彝族祭山神仪式文化内涵探索——以贵州盘州坪地乡莫西里村为中心

彝族祭山神仪式文化内涵探索——以贵州盘州坪地乡莫西里村为中心

第34卷第2期 2021年01月Vol.34 No.2January 2021艺术科技彝族祭山神仪式文化内涵探索——以贵州盘州坪地乡莫西里村为中心吴燕艳(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莫西里村位于贵州盘州市坪地乡,以彝族为主,当地人信奉世间万物都有神灵,整个“毕摩”祭祀文化都是围绕神进行的。

本文以最典型的祭山神仪式为个案,通过祭山神仪式解读地方逻辑,揭露社会秩序化与文化内涵之间的关联,有利于当地人与自然相处,使社会秩序化,使当地得到文明和谐发展。

关键词:彝族;万物有灵;祭山神仪式;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2-0197-021 关于万物有灵观万物有灵论是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文中提出的观点,由于他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此书对人类进化历程进行了追溯,叙写了原始人类怎样使用理性的思维解读他们未知的自然和人类事物,展示了作者关于原始与现代生活的中心思想——“野蛮和文明作为一种类型的低级和高级阶段是互相联系的”。

实际上,世间万物有灵这一说法,来自拉丁语词根“animi”,大概意思是世界上存在的事物和自然界的神秘属性,实际上指所谓的“神灵”。

至今人们对神灵依旧处于一种无法言说的状态,简而言之,人的感觉是无法感知的。

然而,泰勒认为,对于那些信仰原始宗教的人来讲,更重要的是无法感知的神灵,而不是直接感知。

万物有灵论这一概念,最初是斯塔尔(Stahl)提出的教义之一,其原理是生命与灵魂的同一,实质上是古典理论的发展与复活。

在撰写《原始文化》时,泰勒作了四项准备工作。

一是以文化为研究对象,在给文化下定义的同时,提出了两个法则;二是创立了遗留法,用于文化研究的方法;三是对宗教、语言等文化具体形态作了一些研究;四是在第三个准备工作过程中发现宗教观念的起源民族,以此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提出了万物有灵论的观点。

他认为“事实上,万物有灵论是宗教哲学的基础,从野蛮人到文明人来说都是如此”[1]。

黔西北板底彝族“撮泰吉”仪式音乐叙事

黔西北板底彝族“撮泰吉”仪式音乐叙事

黔西北板底彝族“撮泰吉”仪式音乐叙事作者:马兰舒然来源:《艺术评鉴》2024年第05期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5-0007-06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摘要】“撮泰吉”是活态流传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的一种民间祭祀活动,是反映彝族先民生活生产的原始仪式剧,其亦属于“傩”分支,是傩祭向傩戏的初步过渡,也是民间最原始古朴的傩戏雏形。

本文以“撮泰吉”仪式中的音乐为切入点,对仪式议程、古朴的唱腔风格、神秘的祭词文化展开论述,剖析“撮泰吉”仪式音乐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关键词】撮泰吉彝族仪式音乐文化释义基金项目:本文为2023年贵州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名称:假面真情:彝族“撮泰吉”仪式音乐的田野考察与研究,项目编号:202314223032;本文为贵州省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项目名称:贵州多民族傩乐文化交融共生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1GZQN20;本文为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项目名称:交融与共生:多民族傩乐文化的“中华性”研究,项目编号:22CD170。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一隅,高山环抱,丛林众多,环境封闭,这为保存民间文化资源提供了天然屏障。

同时,这里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各种信仰相互并存,是傩文化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

一、巫、傩与“撮泰吉”(一)释“巫”“巫”一词最初出现在商代甲骨文中,“巫”在古代社会解释为能用舞蹈侍候神灵使其降临的人。

东汉的许慎在其著作《说文解字》中提到:“巫,祝也。

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

”①意为巫乃祈求神辟邪纳福的人。

马林诺夫斯基曾说:“巫术永远没有‘起源’,永远不是发明、编造的。

一切巫术简单地说都是‘存在’,古已有之的存在。

”②例如,在河南賈湖遗址墓葬中挖出的许多宗教器具里,有骨笛以及用来占卜的龟甲,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又如,在湖南沅水中发现的大型祭祀场,据考古专家验证,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

龙潭乡乡情介绍

龙潭乡乡情介绍

风情傣乡神秘龙潭◆地理环境龙潭乡因地下泉涌出形成天然龙潭湖而得名,乡机关驻地位居历史悠久的禄顺“土司”地, 成立于1988年12月,居住着彝、傣、苗、哈尼等7种少数民族,1993年改设为龙潭彝族傣族乡,1995年被列为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

龙潭乡位于思茅区西南部,距离思茅城区60公里,东南与六顺乡相连,西与思茅港镇接壤,北与景谷县、云仙乡隔江相望。

全乡总面积325.65平方公里,辖龙潭、麻栗坪等6个村委会,54个村民小组,龙潭乡2011年末共有2665户、10886人,有耕地23852.3亩,人均耕地面积2.9亩。

全乡大部份属喀斯特地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拨2143米,最低海拨665米,气候温度适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境内有较好的自然景观“龙潭湖”及丰富的森林植被,森林面积11933.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6.1%。

“十一五”期间,龙潭乡党委、政府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优势产业培植力度,强化扶贫攻坚力度,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全乡的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有效改善。

2011年共完成生产总值819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3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40元,粮豆总产500.6万公斤。

◆神奇“峦龙”龙潭的风景美不胜收,最美要数龙潭湖了。

龙潭湖水面280亩,最深28米,环湖路长3.14公里。

湖面碧水荡漾、白鹭起落、鱼儿成群,湖南面陡崖峭壁,三面森林环绕其边,林翠山青,有成林的松柏、相思豆,林中幽静怡美,鸟唱蝉鸣,一幅优美独特的自然景观。

这里还流传着一个神奇而美丽的神话故事。

相传在2500年前,生活着一支人口不过百的“蛮夷”部落人群,他们以采摘野果和狩猎为生,本来过着无忧无虑、平静和谐的生活。

后来他们开始捕杀会发出闪亮光芒又能散发出奇特香味的五彩斑斓花麂子,抓获后煮了吃。

渐渐地,他们不但找不到花麂子的踪影,可采的野果也越来越少。

在一天雷电交加、狂风骤雨的傍晚,出现了一只红麂子,他们想把它捕杀后煮了吃,红麂子流着眼泪跪在地上哀求族人不要伤害它,一个叫小全特的男孩和他善良的母亲哀求族人们放了红麂子,但早已眼红的人们还是把他捕了吃。

彝乡明珠

彝乡明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艳林 ) 朱
迤 沙拉 ,彝 语 意 为 “ 落 下去 的地 方 ” 迤 沙拉 村位 于攀枝 花 市仁 和 区平 地镇 ,是 汉 族和 彝 族 生 活 习俗 高 水 。
度 融合 的彝 族 自然村 ,是 四 川省 最 大的 少数 民族 聚居 村 。该 村幅 员面 积3 平 方 公 里 ,至今 已有6 0 年 的居住 4 0余 史 ,彝族 人 口约 占总人 口的9 %。据 明 《 6 滇史》 记 载 ,明朝 洪武 年 间 ,一批 受命 军 屯 的军人 从 南京应 天 府 、湖 南长沙三 阴县等 处 陆 续来 到此 地 , “ 分操 练 、七 分 种 ,犬 牙相 制 , 守其 地 ” 三 以 ,与 当地 土著 彝族 交融 ,从 而形 成 了里泼彝 族 。2 0 年迤 沙拉 村被 国 家建设部 、 国家文物 局评 为第二 批 中国历 史文化 名 村 。 05
迤 沙拉 村 地 处川 西 、滇 西交界 处 ,在 历 史上 又为 古 南丝绸 之路拉 乍 古渡 的一 个驿站 。经 长期 的 多 民族 交往
番乡 珠
和 融合 ,形成 独具 特 色 、蜚声 中外的 里泼 民俗 文化 、建筑 文化 、金 沙古 乐 。迤 沙拉 村 民族 文 化独 具 一格 ,是 汉 彝 文化 的 融合 体 。服 饰 多为 手 _ 制 作 , 色彩 鲜艳 、作 工精 细 。 几 乎 所有 的建 筑 物 ,都 明 显 呈现 出江 南 水 乡特 T -
色。房屋 户 型一般 以 小 四合 院为 主 ,均属 土木 结构 ,板 筒 瓦屋 面 ,细部 多有 板壁 装 饰 、 木 刻雕 花 ,工 艺精致 。
轻 柔 细腻 的金 沙 古 乐,与 云 南丽 江 “ 纳西 古 乐” 、大理 “ 大理 洞 经” 齐名 。

黔西县太来乡乡情

黔西县太来乡乡情

黔西县太来乡乡情、教情简介一、乡镇概况太来彝族苗族乡地处黔西县东部边陲的野济河畔,与金沙、修文、息烽三县隔河相望,古有“鸡鸣三县”之称(原金沙属黔西),县内与素朴镇、协和乡、花溪乡、中坪镇毗邻。

是古水西通往修文由此经过的驿站,故现在的太来街原名“店子场”。

太来乡,在清代属崇善里六甲,修有营垒,民国初属东一区。

1932年建镇,由于火灾频繁,为讨吉利,便按祸去福来即“否极泰来”之意取名“泰来”,后因“泰”字过繁,演化为今“太来”。

1991年撤区并乡时,将当时属协和区下半区的太来、沙寨、长槽、箐口四个小乡并为现在的太来乡。

当时太来乡内人口中主体少数民族彝族和苗族占总人口的33.7%,故定名为“太来彝族苗族乡”。

太来乡是黔西县最边远的少数民族乡镇之一,2001年素太路修通后,乡政府驻地太来街距黔西县城45公里,距省城贵阳92公里。

2002年被列为全省100个一类贫困乡之一,2006年为省委石宗源书记扶贫开发联系点。

全乡总面积100.3平方公里,有耕地24492亩,其中,水田2648亩,旱地21842亩。

辖13个行政村,184个村民组,1个居委会,总人口31174人。

平均海拔960米。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马铃薯及各种豆类,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辣椒等。

初步探测煤炭资源储量达3.85亿吨以上。

有“巨狮啸天”、“姊妹峰”等奇景;有黔西县古代十二座古城池遗址(法地保城和普城);还有“佛爷挂珠,仙女晒裙”等“八大景观”。

2010年,生产总值29414万元,财政收入1122万元,农民纯收入3173.00元。

二、经济发展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在省、地、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扶支持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和黔西县“四大战略”,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

共新修维修通村、通组路46条196.8公里。

硬化院坝及户间便道65830平方米。

关于彝族家乡的文案短句

关于彝族家乡的文案短句

关于彝族家乡的文案短句
1. 彝族家乡,千年历史浸润的宝藏之地。

2. 在彝族家乡,文化底蕴和风景绝美交相辉映。

3. 彝族家乡是崇尚自然、守望传统的美丽乡村。

4. 彝族家乡的人民热情好客,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

5. 漫步在彝族家乡的田野里,尽享宁静与自由。

6. 彝族的节日和传统习俗在家乡中沉淀得更加浓厚。

7. 在彝族家乡,你能品味到最地道的彝族美食。

8. 彝族家乡的山水如画,让你忘却尘世的烦忧。

9. 彝族家乡的歌舞独特动人,传承着浓厚的艺术基因。

10. 彝族家乡是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让你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11. 彝族家乡的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展示了彝族人民的智慧与艺术天赋。

12. 彝族家乡充满神秘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让你体验到神奇与惊喜。

13. 彝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在家乡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品味与收藏。

攀枝花的风土人情及旅游景点推荐

攀枝花的风土人情及旅游景点推荐

攀枝花的风土人情
攀枝花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川南地区,拥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下面是攀枝花的一些风土人情:
彝族文化:彝族是攀枝花的主要民族之一,拥有着独特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

当地的饮食、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都带有浓郁的彝族特色。

攀枝花大佛寺:攀枝花大佛寺是当地的著名寺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攀枝花旅游景点推荐
攀枝花是一个拥有独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地方,下面是攀枝花的几个著名景点:
峨眉山:它是攀枝花的著名景点之一,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胜地之一,以其奇峰异石、秀丽山水而著名。

攀枝花市博物馆:它是攀枝花的著名景点之一,是当地的重要文化遗产,展示了攀枝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攀枝花天生桥:它是攀枝花的著名景点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天然石桥之一,以其壮观的自然景观和奇特的地质景观而著名。

峨眉山大佛:它是攀枝花的著名景点之一,是中国最大的石刻造像之一,以其宏伟的佛像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而著名。

攀枝花旅游注意事项
攀枝花的气候多变,建议游客根据当地气温和天气情况携带适当的衣物和防晒用品;
在旅游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不随意破坏文物古迹;
在旅游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不随意乱扔垃圾;
攀枝花的美食口味独特,游客可以适当尝试,但要注意卫生和饮食安全;
攀枝花是一个旅游城市,游客要注意防范旅游诈骗和其他安全问题。

金坡乡乡情简介(最新)

金坡乡乡情简介(最新)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乡情简介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地处中国百里杜鹃森林公园“中心林区”。

东与仁和乡连线,南与黔西县洪水乡相接,西与黔西县红林乡毗邻,北与大水乡、普底乡接壤。

古驿道纵横乡里,野普公路穿乡而过,交通较为便利,素有“黔之腹,方之喉”之称。

全乡总面积72.69平方公里,耕地19261.5亩,辖10个行政村,92个村民组,一个居委会,总人口20559人(其中:非农人口278人),总户数5807户(非农户数197户),少数民族人口12563人,占总人数的67.18%,是苗、彝、满、汉等民族杂居之地。

境内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差在1246至1821米之间,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主要地质结构属石灰岩侵蚀山原地貌,无霜期258天,年降雨量1060毫升,年平均日照1100小时,年平均气温170C。

全乡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小麦、大豆;主要经济作物有生漆、烤烟、油菜、茶叶、辣椒;主要野生植物有猕猴桃、天麻、竹笋、香菇、杜仲、苦丁茶等。

乡内有森林总面积44000余亩,其中宜牧草山草场2100余亩,林地27178余亩,杜鹃小乔木11500余亩,林草覆盖率为37.65%。

全乡地域均系附廓水库的积雨区,地下蕴藏有煤、铁、磷、硅等矿产资源,其中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勘查地表储量为7.5亿吨,均为优质无烟煤,目前在全乡境内整合后的15万吨以上矿井有10对,设计年生产能力达170余万吨,是黔西火电厂供煤的主要乡之一。

金坡乡素有“煤郎伴花仙”、“煤乡花海”之称,旅游资源丰富,杜鹃花品种繁多,花开时节争奇斗艳,是中国百里杜鹃森林公园的主要旅游景区;喀斯特溶洞发育完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居住在金坡乡的苗、彝、满等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民情,流传着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黔西老八景的“源水三涨”、“一间轰雷”,就在金坡乡与洪水、红林两乡的交界处。

一个彝族乡的“老有所为”

一个彝族乡的“老有所为”

一个彝族乡的“老有所为”屏边彝族乡属于彝、苗等民族散杂居的民族乡,地处小凉山东部边缘结合部,位于四川省屏山县西部,属高寒山区。

全乡辖7个行政村63个村民小组,现有2058户8348人,其中有彝族村民小组25个805户4091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9%。

屏边彝族乡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特点,对彝族退休干部的任用和维护老年人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扶持建立乡老年协会和村老年分会,形成组织,让退职的乡村民族干部老有所为。

2003年3月,屏边彝族乡成立老年协会,随后屏边、麻柳、街基等村成立了老年分会。

乡老年协会组织老人讨论制定了《屏山彝族乡老年协会章程》、《老年协会、分会负责人职责》、《老年协会、分会成员职责》、《老年人活动制度》、《老年活动中心(室)财产保管制度》等规章制度。

老年协会班子成员大多为长期在乡村当过干部、在民间有很高威望的退职干部担任,他们素质高,责任心强,使老年协会组织管理规范,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高效运行,深受老年人的信赖和拥戴。

吸收彝族老年“勒估”(民间纠纷调解人)参加乡纠纷调解委员会,积极配合乡政府,化解纠纷,促进社区安定。

屏边彝族乡地处屏山、雷波、马边三县交界处,纠纷多发,纠纷主要发生于修建电站产生的劳务纠纷。

本地彝族劳工80~100元一天,施工单位因拖欠民工工资而产生纠纷,如不及时解决,容易引发突发的群体事件。

乡里已经形成了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从村民委员会到乡政府、乡综合治理办公室、乡纠纷调解委员会,都在调解纠纷方面齐抓共管,互相配合。

根据彝族文化中有“勒估”调解纠纷的传统,多调解委员会注意吸收彝族权威――“勒估”参加调解纠纷,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屏边彝族乡机关退休干部、原屏边彝族乡副乡长、四川省第六届人大代表、乡老年协会会长就是当地著名的“勒估”,他多次参加纠纷调解工作。

据他讲:发生纠纷后,纠纷双方当事人暂不碰面,待“勒估”了解纠纷产生的缘由和双方解决纠纷的意愿之后,再召开纠纷双方参加的座谈会,依照国家法律和彝族习惯法进行调解。

我的家乡1

我的家乡1


澄江莲藕、抚仙湖的20多种鱼还有农家 的洋芋焖饭都是当地的特色食品。特别值 得一提的是抗浪鱼,渔民们喜欢把鲜活的 抗浪鱼放进装有泉水的铜锅里去煮,鱼随 着水温的升高煮熟。一二十分钟后香味四 溢,加入特制各类佐料,吃起来味道特别 鲜美爽口。可惜现在一)明星蘸水食洞鱼 • 明星位于县城之北的抚仙湖岸与澄江 县的立昌村交界处,湖岸鱼洞密布,绿树 成荫,环境幽雅凉爽,堪称天然避暑胜地, 是江川的旅游景点之一。明星人民利用得 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捕捞抚仙湖抗浪鱼 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套独特的捕鱼方法, 同时总结了铜锅煮鱼配蘸水的烹调经验。
映月潭
映月潭休闲文化中心坐落于“云南第一村”— —大营街。大营街地处玉溪大河下段,境内九龙 池河、西河、罗木箐河、白龙潭河、洲大河、窑 沟河、南屯(通)沟、密罗河、麻冲河(小河), 九条溪流均汇流于大营街左前方的玉溪大河。 “九”,数之极也,“极”又是“吉”的谐音, 按民间的说法,大营街是“九九归一大吉大利的 吉祥地”。映月潭修闲文化中心由映月潭温泉、 映月潭水体健身中心、感恩旅游商品街、映月温 泉客栈、释迦文化静享园、玉泉寺组成。由佛教 文化、感恩文化、温泉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地 域文化及生态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映月潭独具 特色的 “修闲之道”,营造出心灵环保的理想氛 围,在这九溪汇集,两龙相会之风水宝地,祝您 吉祥、好运。
• (三)大头鱼 • 江川星云湖特产碌鱼,俗称“大头鱼”,学名柏氏鲤,为鲤科鱼 类。它生活在淡水湖泊的中上层水域,以浮游生物为食,天然繁殖。 大头鱼的得名,在于头大而宽,其头顶高干背,口大呈弧形,无口须, 体色呈限白,以头油、肉嫩、质鲜、味美,含脂量高而闻名。一般个 体重在300—400克,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江川大头鱼在省内外闻 名遐迩。 • 江川历史上盛产“大头鱼”,起源于何时,尚无确切考证材料。 明正德(公元1506----1520)年间有记述“其渔利之富向为滇中著 名”。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记录是“碌鱼”产于星云湖中,似鲤而首巨, 身肥味美,俗呼“大头鱼”,其脑浆营养价值更高。 • 星云湖因历史上盛产大头鱼著名,五十年代鱼获物中大头鱼约占 50%。目前已成为稀有鱼种。1987年,国家把大头鱼列为重点保护鱼 类之一。

正大乡乡情简介

正大乡乡情简介

正大乡乡情介绍一、基本概况正大乡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东部,东邻湖南省凤凰县落潮井乡,西接本县盘信镇,南连大兴镇,北抵长坪乡及湖南省凤凰县腊尔山镇,乡人民政府驻地正大营,201省道和迓大二级公路贯穿乡境而过,距松桃县城29公里,铜仁凤凰飞机场12公里,铜仁火车站42公里,交通便捷,素有松桃东大门之称。

正大地形狭长,东南相距约40公里,呈带状,行政区域内地势不平,海拔高度600—1200米不等,平均海拔720米,国土面积104.5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77个自然寨,至2010年末,共4809户24870人,总人口的75%为苗族,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乡,全乡耕地面积18248亩,其中:田15121亩,土3127亩,常年降雨量1400㎜左右,气候温和,空气清馨、冬暖夏凉,适宜于发展农业作物,全乡发展的主导产业有旅游、茶叶、油茶、经果林、中药材、蔬菜等,2010年被松桃县委、县政府列为“特色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乡镇。

至2010年末,全乡总产值14184.16万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4678.4万元,增长32.9%;林业生产总值1238万元,增长8.7%;牧业生产总值7664万元;增长54.3%;副业生产总值501.76万元,增长3.54%;渔业生产总值102万元,增长0.72%,年人均纯收入达3088元。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思路我乡以“产业富乡富民,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增加产业效益,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什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立足自身优势,坚持以“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企业带动、农户为主、以短养长”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着力打造茶叶、油茶、蔬菜、特种养殖、经果林、中药材、旅游等产业。

三、产业发展情况按照我乡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近几年来,我们取得了以下成绩:一是合理优化种植业结构,农业综合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乡充分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新建茶叶面积17390亩,现全乡茶叶面积达21990亩,2010年茶叶总产值达1769万元,人均增收658元,成功引进梵锦茶叶有限公司和松桃正大茶厂2家大型加工企业,以及松桃芬香茶厂等4家小中型加工企业,现已初步形成从基地、生产加工、销售和创品牌的茶叶产业链,增加村民就业5000多人,带动达2000多户农民致富,是我乡的主导产业;油茶种植面积达8200余亩,预计产值达1200万元;中药材6668亩(其中:金银花1100亩、小花吴茱萸5000亩,2010年完成百合示范基地368亩、葛根200亩)产值达980万元;蔬菜种植达2200亩,产值达1000万元;经果林种植2900亩(其中金秋梨1300亩、核桃500亩、美国黑李500亩),产植达1170万元。

乡情概况

乡情概况
乡情概况
发布时间:2008-05-21 17:23:02
字体:【大中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陡箐乡陡箐村位于贵州西部“凉都·六盘水”的水城县境内的东部,村范围内居住有苗族的不同支系,其中坪箐系六盘水市唯一完整的大花苗自然村寨,民族风情浓郁。陡箐村中心点距六盘水市中心城区32公里,距水城县双水新区28公里,东邻本乡冷坝村,南抵本乡夹岩村村,西连本乡茨冲村,北靠董地乡穆家寨村、比德乡黄草坝村,全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下辖下寨、坪箐、冉家麻窝、朱家寨、吊水岩、陶家寨、后箐、小寨、苞苞、焦家坝、蜂子岩、陡箐、炉下13个村民组。全村植被总体较好,温凉湿润,属典型的温凉型农业山区。陡箐村陡箐街上有历史自然形成的集贸市场(逢星期天赶场)及牛马交易市场,是全乡主要农产品集散地。陡箐村是乡人民政府驻地,建有全乡唯一一所中学。

描写屏山县清平彝族乡的作文

描写屏山县清平彝族乡的作文

描写屏山县清平彝族乡的作文屏山县清平彝族乡,一个仿佛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却有着让人陶醉的魅力。

这里的山,不像华山那般险峻,也不像泰山那般雄伟,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

山峰连绵起伏,像是大地母亲伸出的温柔臂膀,将这个小乡镇紧紧拥在怀中。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是大自然用最浓郁的绿色颜料肆意挥洒而成。

那绿色浓得化不开,深绿、浅绿、墨绿交织在一起,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演奏一曲美妙的乐章。

我曾在一个清晨爬上山顶,想看看这山的全貌。

当第一缕阳光穿过云层洒在大地上时,整个清平彝族乡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远处的村庄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

山脚下的梯田层层叠叠,像是大地的指纹,诉说着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故事。

田埂上的小草挂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仿佛一颗颗细碎的钻石。

这里的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

小溪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我记得有一次,我沿着小溪漫步,脚下的石头被溪水冲刷得圆润光滑,一不小心就会让人滑上一跤。

溪水冰凉刺骨,我忍不住弯下腰,用手捧起一捧水,泼在脸上,瞬间感到一阵清凉,疲惫感一扫而空。

溪边的野花五颜六色,红的、黄的、紫的,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芬芳。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在忙碌地采着花蜜,好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平彝族乡的人们,更是这里最美的风景。

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朴实的笑容,那笑容仿佛能驱散生活中的一切阴霾。

彝族的姑娘们穿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头上戴着精美的银饰,走起路来银铃作响,清脆动听。

她们的歌声如同夜莺般婉转,舞姿如同孔雀般优美。

在节日里,大家聚在一起,围着篝火欢快地跳舞,那种欢乐的氛围能感染每一个人。

这里的集市也别有一番风味。

每到赶集的日子,街道上就热闹非凡。

卖菜的大妈大声吆喝着,推销着自己新鲜的蔬菜;卖水果的大叔细心地摆放着水果,让它们看起来更加诱人;卖小吃的摊位前总是围满了人,炸土豆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垂涎欲滴。

水富县两碗乡三角坪头作文怎么写

水富县两碗乡三角坪头作文怎么写

水富县两碗乡三角坪头作文怎么写有一种大山,以岩石为骨、以土壤为肉、以植被为发,孕育万物、包容风霜雨露。

昭通水富市两碗镇三角村坪头苗寨所在之地,就是这样一座大山。

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水富县两碗乡三角村坪头苗寨。

三角村坪头苗寨是水富市唯一的苗族聚居村,有着100多年的居住历史,居住着133户538人,其中有8户是汉族。

2016年坪头苗寨被列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19年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在坪头苗寨,形成了川滇黔次方言苗族和滇东北次方言苗族两个支系的聚居生活,各自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的语言,传承、积淀了深厚的苗族文化。

苗族迎客礼、婚礼、葬礼等仪式文化气息浓厚;歌舞、芦笙、唢呐、皮鼓等苗族礼乐传承有序;绩麻、纺纱、织布、刺绣、蜡染等传统工艺得到良好传承;羊角杯、弓弩等生活体育用品代代相传。

美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苗族文化、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为坪头苗寨的文化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花山节,已成为水富市文化旅游的品牌之一。

在坪头苗寨,富余的劳动力依旧成为劳务输出的主力军,外出务工是大部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近几年来,水富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大务工实用技术培训,确保每一户有劳动力家庭都拥有一名技工,把劳动力输送到特色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去务工,为坪头苗寨的旅游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针对三角生态环境好、林地多的现状,采用“合作社+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以生态竹笋、生态黑猪为主的特色种养业。

此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玩雪、“五五”花山节、岁末杀年猪,已成为坪头苗寨的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对于三角村坪头苗寨的村民们来说,复兴的梦已被点亮,幸福已在山巅扎根。

黔西南山乡的和谐之音

黔西南山乡的和谐之音

黔西南山乡的和谐之音
谌贵璇
【期刊名称】《当代贵州》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 "老岑家贴春联了,走,看看去."兴义市上纳灰村的几个村民大步朝村口的农家乐--"万峰第一家"走去.喜庆的红纸上写着"和谐社会春常在,诚信人家福临早,繁花似锦".在当地有着"春联秀才"之称的吴老爹喜笑颜开地说:"这副春联写得好,说出我们大家的心声啊!"
【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谌贵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金融服务进村寨拓宽山乡一片天——黔西南农信社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 唐劼
2.布依山乡献忠诚--记一等功臣、武警黔西南州支队二中队副中队长唐钢 [J], 韩建华;何隆祥;贾志杰
3.巾帼本色强者之音--记黔西南州黔兴公司总经理张金萍 [J], 李廷韵
4.黔西南产业织锦绣山乡土生金 [J], 刘义
5.和谐阳和,梦幻山乡--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构建和谐秀美山乡侧记 [J], 易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盘州市坪地乡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

贵州盘州市坪地乡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

DOI:10.16815/ki.11-5436/s.2019.02.014贵州盘州市坪地乡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蒋先磊(贵州省盘州市财政局,贵州 盘州 553537)摘要:盘州市坪地乡地理条件有利于茶叶叶绿素的合成积累,是西北高山名优茶产区,茶叶产业被盘州市委市政府列为重点发展的优质特色产业。

文章介绍了坪地乡茶叶基地概况和茶叶种植现状,提出以科技手段解决种植与加工水平落后的问题,同时从做大企业、做精品牌与做深加工三方面提升茶叶的销售。

关键词:茶叶;生产现状;发展对策;坪地乡蒋先磊. 贵州盘州市坪地乡茶叶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农业工程技术,2019,39(2):21-23.一、盘州市坪地乡茶叶基地基本概况1、人口结构状况坪地乡辖15个行政村、182个村民组、10080多户,总人口35600多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5%,是典型的乌蒙纯农业乡。

2、气候条件坪地海拔高2100 m,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雾重、雨多,相对湿度大,气候暖和湿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11.7℃,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1400 mm,年积温4291.1℃,无霜期260天,森林覆盖率47%,具有发展茶叶种植的独特气候优势。

3、耕地资源充足全乡国土面积152 km2,耕地面积1.3万亩,荒山荒坡40000多亩,地势平坦,土质舒松,具有高山小平原之称。

四面低山环绕,无污染源,是发展茶叶种植得天独厚的天然基地。

4、交通便利水盘高速公路、水柏铁路站点、省道线贯穿,距盘州市县城60 km,六盘水市90 km,有乌蒙大草原风景区和娘娘山景区,交通方便。

5、茶叶品种丰富坪地乡近年来种植的品种有“龙井茶”“福鼎大白茶”等。

6、茶叶产业促进脱贫攻坚现目前茶叶是坪地乡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坪地乡农业的主要发展支柱产业。

具有显著特色和地域优势的坪地乡,茶产业已成为坪地乡部分山区、半山区解决农业农村经济增收的主要途径,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脱贫最有效的产业。

坪地彝族乡乡情简介01

坪地彝族乡乡情简介01

坪地彝族乡概况坪地彝族乡位于盘县北面,距离红果县城75千米,六盘水91千米,与洒基镇、松河乡、四格乡及水城县的云盘乡、云南省宣威市田坝镇毗邻。

地处东经204030'至104038',北纬26005/至26009'之间,最高海拔2860米,乡政府驻地海拔2050米,年平均气温11.7℃,无霜期260天,年降雨量在1200米左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和荞等农作物。

全乡国土面积152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0.8亩,全乡森林覆盖率达50%。

全乡共辖15个行政村、176个村民组,10082户、35569人。

境内居住着彝、白、回、苗、水等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10910人,占总人口的30.8%,其中彝族人口最多,共有8059人,主体民族是汉族。

2014年,全乡社会总产值2.4亿元,财政总收入40511802元;农民人均收入5470元;人均粮食产量381公斤。

辖区内,交通便利,水红铁路,水盘高速公路、212省道均由北向南贯通穿过,近年来,随着乌蒙大草原旅游景区的开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坪地乡广大彝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习俗和风情,彝族婚嫁习俗和毕摩祭祀文化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同胞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

坪地乡境内有海拔较高的乌蒙大草原草原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内有全省海拔最高能容135万立方的长海子水库。

盘县坪地乡雨格村集体经济孵化园1、停车场、村委活动室服务阵地,需征地面积18.5亩。

征地费约53万元;2、需搬迁房屋3栋,面积1600平方米,搬迁费用约240万元。

3、资金筹措方式:采取BT融资模式招商引资建设项目。

情系彞乡──王迤忠同志扶贫纪实

情系彞乡──王迤忠同志扶贫纪实

情系彞乡──王迤忠同志扶贫纪实
佚名
【期刊名称】《今日民族》
【年(卷),期】1995(000)002
【总页数】2页(P29-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情系彝乡科教扶贫:———省科委挂钩扶贫东山乡纪实 [J], 龙云锋
2.关于在农村开展林业精准扶贫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寒王乡晴岚村精准扶贫纪实 [J], 乔栋
3.情系军营“菜篮子”——开远市羊街乡副乡长王评拥军纪实 [J], 杨华
4.情系家乡心怀慈善——赖厚平同志扶贫济困纪实 [J], 罗开莲;刘立云;钟小平
5.真心帮扶贫困地区矢志十年情满畲乡——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对口帮扶永丰县龙冈畲族乡纪实 [J], 聂春根;陈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坪地彝族乡概况
坪地彝族乡位于盘县北面,距离红果县城75千米,六盘水91千米,与洒基镇、松河乡、四格乡及水城县的云盘乡、云南省宣威市田坝镇毗邻。

地处东经204030'至104038',北纬26005/至26009'之间,最高海拔2860米,乡政府驻地海拔2050米,年平均气温11.7℃,无霜期260天,年降雨量在1200米左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和荞等农作物。

全乡国土面积152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0.8亩,全乡森林覆盖率达50%。

全乡共辖15个行政村、176个村民组,10082户、35569人。

境内居住着彝、白、回、苗、水等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10910人,占总人口的30.8%,其中彝族人口最多,共有8059人,主体民族是汉族。

2014年,全乡社会总产值2.4亿元,财政总收入40511802元;农民人均收入5470元;人均粮食产量381公斤。

辖区内,交通便利,水红铁路,水盘高速公路、212省道均由北向南贯通穿过,近年来,随着乌蒙大草原旅游景区的开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坪地乡广大彝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习俗和风情,彝族婚嫁习俗和毕摩祭祀文化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同胞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

坪地乡境内有海拔较高的乌蒙大草原
草原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内有全省海拔最高能容135万立方的长海子水库。

盘县坪地乡雨格村集体经济孵化园
1、停车场、村委活动室服务阵地,需征地面积18.5亩。

征地费约53万元;
2、需搬迁房屋3栋,面积1600平方米,搬迁费用约240万元。

3、资金筹措方式:采取BT融资模式招商引资建设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