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对称翻折》数学教案设计

《对称翻折》数学教案设计

《对称翻折》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教学中我们就以对称翻折为重点,教学目标为:1、能够正确理解对称翻折的含义和规律,掌握对称关系的基本意义和分类。

2、通过数学实践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准确性、速度和耐心,为进一步提高数学成绩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对称翻折的含义和规律教学难点:对称翻折的实际应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老师口头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对称翻折吗?这个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吗?”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回忆哪些事物具有对称性质,例如,人的面部、树叶的形态,这些形态相对而言是对称的。

之后,再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镜子中的形像”、“图案的对称性质”等,让学生在自己逐步发现的过程中,感性理解对称翻折的含义。

2、知识讲解环节(20分钟)老师讲解对称翻折的概念以及基本规律,包括点对称、轴对称等。

在讲解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讨论和举例分析。

同时,老师应该注重规律和特点的归纳总结,以便学生理解。

3、数学实践环节(30分钟)通过操纵图形,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翻折的变化,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建议以简单的图形为切入点,逐步升级。

可以按以下顺序进行:(1)对称图形的绘制和变形老师现场给出几个简单的图形,引导学生使用卡片等工具制作出对称图形,并灵活地将其变形为新的对称图形。

(2)找轴线根据上一个环节的练习,让学生在自己绘制的图形中搜索轴线,并记录轴线的位置和特征。

(3)填空练习找到对称轴线后,让学生尝试用特定的线段对图案进行轴对称或点对称,并将复合图形完成填空题的实践练习。

4、巩固提高(10分钟)通过课堂小测验或现场练习,检验学生掌握对称翻折的程度,并强化对课堂的理解。

在巩固通过后,可根据时间适当增加更多的练习,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订正和辅导。

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的教案重点

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的教案重点

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的教案重点第一篇: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的教案重点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展示,使学生经历抽象概括过程,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掌握对应线段、对应角、对应点的概念,并会寻找对应元素。

2、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自行设计轴对称图形,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丰富的文化价值,提高数学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难点: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对称轴的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一、观察引入:1、观察:学生观看动画和“双喜”剪纸,初步感受翻折、对称美。

2、引出课题:翻折与轴对称图形二、新课学习:(一联系生活,理解意义:1、再次观察“双喜”字、漂亮的蝴蝶、有倒影的风景照的翻折运动。

2、引导归纳:像(2中的图形那样,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翻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3、课件演示(2图形中的对称轴。

4、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5、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故宫、牌坊、脸谱艺术、剪纸艺术、车标、国旗、交通标志(二观察讨论,辨认图形:(课件演示1、三角形ABC 作平移运动、翻折运动后图形的是否相同?2、介绍名称: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

3、找出右图中的各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4、练一练: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三、课堂练习:(一 A 级练习: 1、0-9十个数字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0 1 2 3 4 56 7 8 92、下列英文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3、中国的汉字有没有轴对称图形? 中目王申木呈土十4、下列几何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找出它的对称轴.A A 1 C C 1 B B 1 T(二B 级练习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找出它的对称轴.2、角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三C 级练习思考:你能以“ △ △、、——”(两个三角形、两个圆、两条线段为条件,画出一个有意义的轴对称图形吗?四、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案新部编本

《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学设计】
§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
金泽中学陈国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翻折的意义及性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能够画出轴
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经历动手操作、观察,认识图形翻折运动的过程,以及通过折
纸和讨论,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掌握画对称轴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培养质疑的精神与互助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翻折的意义;判别轴对称图形以及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
判别轴对称图形以及画对称轴
【教学手段】
尝试“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案(详案)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案(详案)

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掌握翻折的特征和要素2、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会判断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准备学习单,课前发至每一名学生手上二、课前复习: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两种图形的运动方式,分别是图形的平移与图形的翻折。

(展示课件:几何画板)1、在图形平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图形有没有改变?(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我们说在图形的平移中,我们要掌握哪些要素?(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ABC沿着射线AA’的方向平移了线段AA’的长度得到了△A’B’C’)2、那么第二种,在图形的旋转过程中,图形发生了什么改变?(形状大小保持不变)那么图形旋转的过程中,我们要掌握的要素有哪些?(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向,旋转的角度)(△ABC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了180°,得到了△A’B’C’)板书部分:图形的运动性质要素平移形状不变大小不变平移方向和距离旋转形状不变大小不变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三、新课引入与讲授(一)、翻折部分1、在课前分发学习单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同学拿到学习单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手中的学习单沿着中线对折。

今天这堂课上,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种图形的运动方式。

2、老师这里有一张白纸,我同样将这张白纸对折过去,随后我用剪刀在这样翻折过去的纸张上随便减几刀(教师剪纸),随后将剪下来的这个图形展开。

大家观察这个图形,以这条为中线(折痕),你们看折痕右边的这个图形是折痕左边的这个图形经过怎样的一种图形运动的到的(翻折)。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图形的第三种运动——翻折。

老师把这张剪纸的作品贴到黑板上,我们来观察一下,翻折前和翻折后的这两个图形有什么变化?(形状和大小不变)。

这就说明在图形的翻折过程中,它的形状和大小也是不发生变化的。

通过翻折后折痕的左边和右边完全重合了,这就是图形翻折的性质。

4、我们再来看,图形在翻折这个运动中,有哪些要素?(中间的那根直线,即“对称轴”),这个图形是沿着这根对称轴翻折过来的。

轴对称与相关的折叠问题(教案)

轴对称与相关的折叠问题(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轴对称与相关的折叠问题”后,我有一些想法想和大家分享。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轴对称的概念接受得挺快,他们能通过观察和折叠活动,逐渐理解轴对称的性质。不过,我也注意到,在确定复杂图形的对称轴时,学生们还是感到有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设计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个难点。
-例如:给出一个平面图形,要求学生想象其折叠成立体图形后的样子。
-对称轴的识别和确定:在实际图形中,对称轴可能不是直观可见的,学生需要学会通过观察和分析确定对称轴。
-例如:不规则图形的对称轴,需要学生通过观察点、线、面的关系来确定。
-解决与轴对称相关的实际问题时的问题转化能力: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轴对称性质进行解决。
-例如:在设计图案时,如何利用轴对称性质使得图案既美观又符合实际需求。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轴对称与相关的折叠问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折叠纸飞机或纸盒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轴对称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上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

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上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七年级)课题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设计基础性目标通过实例展示,使学生经历抽象概括过程,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掌握对应线段、对应角、对应点的概念,并会寻找对应元素。

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并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发展性目标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感受数学图形的美及其应用价值,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为实践服务。

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及难点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难点: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对称轴的探究过程。

教学准备对教学过程中可能情况的预判学生对于一些几何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判断可能会不准确,预先准备一些学过的几何图形的教具。

课件制作几何画板、POWERPOINT、FLASH 其他准备活动准备一些学生学过的几何图形的纸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实例引入“剪纸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间工艺,同学们会剪吗?”出示剪纸的示范动画。

“老师这里有一张民间表示喜庆的剪纸图案”(出示双喜剪纸)“接下来让我们再看一组图片”“我们看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感觉到这些图形美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翻折与轴对称图形’”学生观看动画和“双喜”剪纸,初步感受翻折、对称美。

学生观看一组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它们都是对称的”学生感受数学美,轴对称图形的美。

通过剪纸时要将纸对折,让学生体会翻折这种运动。

剪好后图案左右对称,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了解民族剪纸艺术,渗透民族精神教育让学生再次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了解我们国家的一些民族文化引导学生把图片中的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找到其中的几何特征。

引出课题概念的形成观看蝴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帮助,将蝴蝶抽象成几何图形,通过翻折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刚才的图形是怎么样运动的?”给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强调概念中的“一个图形”“一条直线”“完全重合”这三个要点。

观看演示学生回答“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翻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具体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抽象成几何图形,再寻找图形中的几何特点。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四个坚持: 坚持概念要旨贯穿课堂始终的原则; 坚持完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坚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究欲; 坚持数学学习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
2021/4/9
24
上 海市文来中学
谢 谢, 恳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2021/4/9
25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9
26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
上海市文来中学
谢小花
2021/4/9
1
上 海市文来中学
一、复 习 回 顾 原则:
二、观 察 归 纳 以学生为主体. 三、运 用 内 化 坚持:
四、实 践 应 用 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五、自 主 小 结 归纳概括、合作交流.
六、作 业 布 置
2021/4/9
2
(一)复习回顾
图(1)
13
一、复 习 回 顾 二、观 察 归 纳 三、运 用 内 化 四、实 践 应 用 五、自 主 小 结 六、作 业 布 置
2021/4/9
上 海市文来中学
翻折运动 轴对称图形 剪轴对称图形
14
上 海市文来中学
(四)实践应用—剪轴对称图形
问题2 动手实践:
活动一:利用所学“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请你用剪刀在一张彩纸上剪出一个轴对称图
上 海市文来中学 图(2)
目的一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目的二回顾平移、旋转内容;
目的三引翻折运动.
2021/4/9
3
(一)复习回顾
上 海市文来中学
2021/4/9
4
一、复 习 回 顾 二、观 察 归 纳 三、运 用 内 化 四、实 践 应 用 五、自 主 小 结 六、作 业 布 置
2021/4/9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精选9篇)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精选9篇)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精选9篇)“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学习重点认识对称现象,绘制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教师活动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带的纸,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平面图形。

(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

(如图1)二、认识对称图形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

(出示课本上剪纸图)3、认识对称轴。

(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

对称有什么功能呢?(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4、猜一猜,剪一剪。

(课本12页的下半页部分)5、看一看,说一说。

考察学生是否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并根据特征把图形分为对称图形和非对称图形两类。

出示图形三、课堂活动1、课文第一三页“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2、课文第14野“试一试”的第1、2和3题。

四、巩固练习1、课内外作业。

课本第14页“试一试”的第4题。

2、选用作业。

五、作业设计1、给对称图形打“√”。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

学生动手折纸。

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

说说折纸后自己的发现。

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

(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1)课本第一三页的上半部分内容。

除琴外,其他都是对称图形,因为琴把上4个把儿不对称。

所以不能算是对称图形。

(2)判断并分析。

学生独立完成;板书设计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学生在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已经初步了解了如何在剪纸的。

过程中利用对折剪纸。

课题镜子中的数学教时二1(8)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结合活动内容和具体实例,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数学教案:图形翻折变换

数学教案:图形翻折变换

数学教案:图形翻折变换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翻折变换的概念和方法,能够在二维图形中进行翻折变换并进行推理、探究。

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翻折变换的概念和方法,并能在二维图形中进行翻折变换并进行推理、探究。

难点:需对翻折变换进行深入的理解,并在探究中感受到它的内在规律。

三、教学内容与思路1.翻折变换的概念翻折变换,也叫折叠变换,就是在平面上选定一条直线,然后把图形沿这条直线对称翻折,使图形中每一点和它对称点互换,从而得到相应的新图形,即翻折变换后的图形。

2.翻折变换的方法(1)先画一条直线;(2)选定一点,并将这个点沿直线对称;(3)再选定另一点,并将这个点沿直线对称,得到变换后的图形。

例如:如图所示,以AB为对称轴,将三角形ABC翻折成三角形A’B’C’。

3.翻折变换的推理和探究(1)同侧角在一条直线的同侧的两个角或两段线段,其大小保持不变。

例如:如图所示,把图中的三角形沿AC翻折,观察旁边的角,发现翻折后角的大小不变,即∠BAC=∠B’A’C’。

(2)远近性图形的距折轴线的距离相等,则它们被折叠到折线的同一侧。

例如:如图所示,把图中的正方形沿中心点O翻折,即可得到图中另一个正方形,即远近性。

(3)重叠性如果某个图形能够重叠在其翻折后的图形上,则这个图形是翻折变换的不动点。

例如:如图所示,把图中的长方形沿AO翻折,发现翻折后的长方形重叠在原来的长方形上,即这个长方形是翻折变换的不动点。

4.翻折变换的例题和练习示例题如图所示,以AB为对称轴将三角形ABC翻折得到三角形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BA’B.AB=A’B’C.AC=BCD.∠ABC=∠A’B’C’解答:选项D正确。

因为在翻折变换前后,两个三角形内角相等,即∠ABC=∠A’B’C’。

《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下列几何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在图中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出示: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圆5类几何图形)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思考、回答。
学生尝试、总结交流。
注意:有一些数字与字母受字体的影响难以说清,如:1、B等需要事先要有约定。
关注对称轴的表述。
四、
课堂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你还有何疑问?
2、图形翻折中的基本概念: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
(二)轴对称图形
1、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1)用心观察:下列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动画演示上述图形的翻折运动。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把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翻折过来,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相互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该图形的对称轴。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形成以及对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探究过程。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操作
引入,
感悟
翻折
1、动手操作:小猴是一个魔术师,它的魔术棒指到哪里,东西就会少了一半,下面是它的“杰作”,你能用又快又准确把这些图形还原,同时把它从纸上剪下来吗?
2、视频演示“囍”字剪纸(引出图形的运动-----翻折)
3、举例:日常生活中的翻折运动。
集思广益、交流想法。
翻折现象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通过一系列操作,学生对翻折有了比较充分的感知,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翻折的概念。
二、
探讨
新知,
形成
概念
(一)图形翻折的性质
1、动画演示三角形的翻折运动,知道翻折运动中图形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的翻转和旋转教案

轴对称图形的翻转和旋转教案

教案名称:轴对称图形的翻转和旋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2. 能够使用规则的方法绘制轴对称图形。

3. 能够使用翻转和旋转的方法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变换。

4. 能够应用翻转和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轴对称图形是指图形中存在一个轴,使得图形在该轴上对称。

这个轴被称为轴对称线。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对称图形中的任意一点关于轴对称线的对称点也在该图形中。

2. 规则方法绘制轴对称图形绘制轴对称图形可以使用规则方法。

在对称轴上标出几个关键点,将这些关键点沿着对称轴进行称,用线段连接这些点,即可得到对称图形。

3. 翻转的方法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变换翻转是一种对图形进行变换的方法。

在轴对称图形中,我们可以以轴为线段进行翻转,使得轴左侧的图形完全覆盖轴右侧的图形。

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轴对称图形。

4. 旋转的方法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变换旋转也是一种对图形进行变换的方法。

在轴对称图形中,我们可以以对称轴为中心点进行旋转,使图形转过一定的角度。

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轴对称图形。

5. 应用翻转和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轴对称图形的变换方法可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某家具厂生产的椅子有一个轴对称的设计,如果生产出来的椅子不对称,就会显得很奇怪。

此时,厂家可以使用翻转或旋转的方法来检查每一把椅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什么。

2. 规则方法绘制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尝试使用规则方法绘制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如正方形、圆形、五角星等。

3. 翻转的方法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变换让学生在图纸上尝试使用翻转的方法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变换,从而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翻转操作。

4. 旋转的方法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变换让学生在图纸上尝试使用旋转的方法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变换,从而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旋转操作。

5. 应用翻转和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使用翻转和旋转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检查家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初中几何图形翻折问题教案

初中几何图形翻折问题教案

初中几何图形翻折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翻折的概念,掌握翻折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翻折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翻折的定义和性质2. 翻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实物展示翻折现象,如折纸、折叠衣物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翻折的过程,总结翻折的性质。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翻折的定义:在平面几何中,将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使得折叠前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变换称为翻折。

2. 讲解翻折的基本性质:(1)翻折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翻折的轴线是对称轴,对称轴上的点不变。

(3)翻折使得对称轴两侧的点关于对称轴对称。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给出一个具体的翻折实例,如矩形翻折,让学生分析翻折前后的变化。

2. 引导学生运用翻折的性质解决问题,如求翻折后的位置关系、长度、角度等。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布置一些有关翻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挑选一些练习题进行讲解,解析解题思路和技巧。

五、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翻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折叠衣物、包装设计等。

2.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翻折知识解决。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翻折的性质和应用。

2. 强调翻折在几何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理解翻折的概念和性质。

2. 学生是否能独立解决翻折问题,是否能将翻折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学生对翻折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能提出新的问题和观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翻折的基本性质。

在实例分析和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翻折知识解决问题。

但在拓展与应用环节,部分学生对翻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清晰。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翻折的意义。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经历观察、操作,认识图形翻折运动的过程,知道经过翻折运动的图形保持形状、大小不变的性质。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并会画出给出的常见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以剪纸为载体,搭建创新实践平台,产生对问题研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通过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学习,感受图形美、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性质的内化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在简单问题中的应用2、动手操作:利用所学“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请你用剪刀和在一张教案设计说明:本节课的内容来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第3节图形的翻折,属于直观几何,主要以直观与操作相结合。

作为几何图形三种基本运动之一:翻折,以及形成的特殊图形——轴对称图形,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并应用什么广泛的图形。

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本堂课始终坚持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归纳概括、合作交流。

不论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形成过程中,还是在运用与实践中,都是以学生思考、实践、交流、完善中逐渐达成共识,使学生对新知的认识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过程,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发展需求的。

教学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下几点:(1)坚持概念要旨贯穿课堂始终的原则在理解翻折运动的基础下,通过观察发现一系列图形的共同特征,师生归纳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是本节课关键概念的最初呈现,在知识运用一的辨析中,加深学生的认知冲突,亲历平行四边形的翻折运动,深化“轴对称图形沿某直线翻折后,直线两旁互相重合”的要旨。

从具体运用中达到对概念的内化。

在动手操作环节,“只要对折,任意剪裁,展开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学生从具体行动中能意识到这一点,这是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理解的升华。

(2)坚持完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的得出,以及具体基本图形对称轴的语言阐述中,始终关注数学语言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这有助于学生归纳、概况和表达能力的发展以及积极思考、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图形的翻折》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图形的翻折》教案

《图形的翻折》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图形翻折的直观意义;2、认识平面图形翻折的过程,在实例中理解轴对称的意义;根据要求能画出翻折后的图形;3、知道翻折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保持不变;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翻折的意义及相关性质,会画经过翻折后的图形教学难点:利用图形翻折后的性质解决综合问题。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如图如图,将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AB、CB均落在对角线BD上,得折痕BE、BF,则∠EBF的大小为() A.15° B.30° C.45° D.60°【黑板演示,理清依线翻折与依点翻折的不同作图方法;引导学生归纳翻折后图形的性质】翻折后图形的性质:1、翻折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变,并且对应角、对应线段相等2、折痕所在的直线即为翻折前后两个图形的对称轴3、翻折后,图形对应点的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且平分(二)例题精讲翻折在综合题中的应用1、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折叠,使AC恰好落在斜边AB上,且点C与点E重合,则CD的长为____。

2、一张矩形纸片ABCD,先沿对角线BD对折,点C落在C′的位置,BC′交AD 于点G。

①若∠GD C′=30°,求∠GBD的度数?②若AD=8,AB=6,求AG长,三角形BGD的面积③连接A C′,求证A C′和BD的位置关系3、如图,将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边的中点E处,点A落在F处,折痕为MN。

你能求出几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多少?4.如图,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顶点C恰好落在AB边的中点C′上,点D 落在D′处, C′D′交AE于点M.若AB=6,BC=9,则AM的长为.5、如图,在正方形纸片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C落在EF上,落点为N,折痕交CD边于点M,BM与EF交于点P,再展开.则下列结论中:①CM=DM;②∠ABN=30°;③AB2=3CM2;④△PMN是等边三角形.正确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6、已知: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B(5,3),D(0,b)为Y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以AD为折痕,将三角形OAD沿AD对折,折叠后点O落在点E处。

轴对称实践教案:如何将图形对称折叠

轴对称实践教案:如何将图形对称折叠

轴对称实践教案:如何将图形对称折叠如何将图形对称折叠轴对称是几何中一种非常基础的概念,它是指图形在某个轴线上对称,被轴线分割成两部分时,两部分完全重合。

在日常生活中,轴对称也经常被使用,比如制作对称的网格纸、折叠纸艺术等等。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实践,让学生来了解轴对称的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几何直觉和空间想象力。

1.教学目标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操作方法;-应用轴对称的方法来设计图形。

2. 教学内容2.1 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是指图形在某个轴线上对称,被轴线分割成两部分时,两部分完全重合。

轴对称可以分为横轴对称、纵轴对称、斜轴对称等。

2.2 轴对称的操作方法轴对称的操作方法是将图形对称折叠在轴线上。

例如,对于一个矩形,在纵轴上对称折叠,是将矩形沿着中心线对称折叠,使得矩形的两侧完全重合。

2.3 应用轴对称的方法来设计图形轴对称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制作网格纸和折纸艺术,也可以用于设计图形。

轴对称图形的优点在于其对称性,可以增加图形的美观读取性。

3. 教学过程3.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来引入轴对称的概念:如果你只有一张矩形的纸,你可以在不剪裁纸张的情况下,在这张纸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吗?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和矩形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3.2 展示和解释轴对称的概念展示轴对称的概念,将图形对称折叠在轴线上使得两边完全重合,从而得到对称图形。

3.3 演示轴对称的操作方法通过演示轴对称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实时领会轴对称的过程,折叠纸片、折叠网格纸,让学生亲手尝试用几何工具来进行图形轴对称折叠的操作。

3.4 讨论轴对称对图形美学的影响讨论轴对称对于美学的影响,以正方形和矩形设计的图案作为例子,通过比较轴对称图案和非轴对称图案,让学生分析出轴对称图案的优点。

3.5 轴对称图形的设计作业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轴对称的方法设计出美观、经典的图形,例如五角星、菱形、心形等等。

4. 教学评估4.1 学生作业的评估评估学生的轴对称图形设计作业,根据作业的完成时间、图案的美学效果等方面逐一评估,提供指导和反馈。

11.5《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

11.5《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

综合学科知识,感受数学之美——《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主题与背景】: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中,教师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动手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构,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这种封闭的教学方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割裂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新课标指出:“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自从新课标颁布后,我深切地体会到改革势在必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生活才是数学的源泉,我们应把本该生动的课堂还给他们,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

为了实现新课标的新理念,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实验中我上了《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一节课,经过反复修改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情景描述】:片断(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师:我们来欣赏一个画面:(出示情景,同时播放婚礼进行曲)师:看到这中式的喜庆场面,听到这西式的婚礼进行曲,想象一下我们来到了一个怎样的现场?生:我们来到了一个非常神圣的婚礼现场。

师:我们看到了哪个特殊的“字”,就让人想到是在办婚事呢?师:观察刚才画面,哪些部分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生:画面中的大红双“喜”字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剪喜字是应用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来剪的,看来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用处可真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设计说明: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引入学生的生活画面:由喜庆场面学生比较好奇,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适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找画面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许多应用,从而体会到数学并不遥远,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即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与意图说明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与意图说明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与意图说明◆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与意图说明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与意图说明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6~61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使学生能在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合理的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进一步丰富对图形的认识,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求知欲,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拿出一张彩纸,对折后描出“爱心”图的一半。

谈话:老师把这张彩纸对折一下,沿着这条边剪一个图形,你能猜出老师剪的是什么图形吗?(演示:剪出图形并展开),原来是一个“爱心”图。

我希望三(2)班的同学们每人都有一颗爱心。

(把“爱心”图贴在黑板上)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图形的左右两边是怎样的?预设:(1)左右两边是一样的;(2)左右两边是对称的……小结:像这样的图形,两边是对称的。

有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图形。

(板书:对称)[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对称的物体,对对称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课的开头,用剪纸的形式导入,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为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操作实践,探索新知1.感知对称。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像老师这样也剪一个漂亮的“爱心”呢?请大家拿出剪刀和彩纸,跟老师一起剪一个这样的图形。

边讲解边演示,师生共同剪出一个“爱心”。

谈话:请大家继续看下面的几个图形。

(课件出示天安门、奖杯、飞机等图片,见教科书附页)提问:认识这些图形吗?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回答)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从附页中剪下来的这几个图形,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三年级下册图形翻折教案

三年级下册图形翻折教案

三年级下册图形翻折教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任务,它能够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三年级下册图形翻折教学方案的编写和实施过程。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图形翻折的基本概念,例如对称轴、折痕、对称等。

2.能够通过折纸的方法,将一个平面图形折成对称的两部分。

3.能够完成翻折练习,并用简单的语言和符号描述图形的对称性质。

二、教学方法和教材准备1.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2.教学准备:(1)课本和练习册,以便教师能够专业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

(2)折纸工具,例如平面纸张、标尺、剪刀、胶水等。

(3)简单的对称图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星形等。

三、教学步骤1.引入: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简单的对称图形,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和比较,来发现图形之间的对称性质。

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你能找出下图中的对称轴是什么吗?”鼓励学生多说多问,把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要素理解得更加透彻。

2.基本教学:老师可以用一个折几何图形的例子,来详细介绍图形翻折的基本概念、折法和方法。

例如,老师可示范如何用纸张折成四等分,然后描绘出正方形的对称轴并折叠它。

通过示范和讲解,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图形翻折的意义和重要性。

3.拓展练习: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图形翻折练习,例如用纸张将一个长方形折成对称的两部分,或者用纸张将一个三角形折成对称的两部分。

这些练习不仅考察学生对图形对称性质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课堂总结: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把自己在今天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

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点?都学会了吗?有哪些困难和收获?”通过课堂总结,加深学生的记忆、巩固理解,也有助于发现不足和改进教学方法。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说明一、教学容解析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七年级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教学容属于直观几何,主要以直观与操作相结合,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观察、操作等教学环节,提倡学生亲自动手、亲身感受,用自己的体验来认识图形的运动及图形的对称性.作为几何图形三种基本运动之一:翻折,及形成的特殊图形——轴对称图形,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并应用十分广泛的图形.二、教学目标设置本章教学的重点目标是理解三种基本图形运动的概念及中心(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点(直线)成中心(轴)对称的意义,并会画出已知图形关于某点(直线)的对称图形.而本节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是针对一个图形的概念,与后一节课的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相区别.基于此背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1.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认识图形翻折运动的过程,知道经过翻折运动的图形保持形状、大小不变的性质.(2)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并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以折纸剪纸为载体,搭建创新实践平台,产生对问题研究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4)通过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学习,感受图形美、数学之美.2.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性质的化.3.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在简单问题中的应用.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复习回顾、观察归纳、动手实践、探索交流等展开教学.教学过程过提供剪纸图片的特征归纳,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在讨论、交流中加深理解,在充满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剪纸活动中积极学习、主动发展.在最后的课堂小结中,由对称轴条数拓展运用,与旋转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相结合,归纳升华.三、学生学情分析平移、旋转、翻折是几何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在学习本节容时,学生已具备了平移、旋转的相关知识,并经历熟悉了“以生活实例为背景,以操作——表象——概念(性质)——简单应用为研究主线获得新知”的学习过程.而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几何容,课堂学习行为正处于比较感性的发展阶段.对展示的剪纸图片、最后动手剪纸构造轴对称图形都充满了兴趣.因此在课堂上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充分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能充满好奇的去学、去思考、去归纳、去辨析、去动手实践.并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观察中不断的发现数学问题,在实践中日益领悟数学思想,在评价中逐步形成数学价值观.四、教学策略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本堂课始终坚持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归纳概括、合作交流.不论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形成过程中,还是在运用与实践中,都是以学生思考、实践、交流、完善中逐渐达成共识.使学生对新知的认识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过程,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发展需求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下四点:(1)坚持概念要旨贯穿课堂始终的原则在理解翻折运动的基础下,通过观察发现一系列图形的共同特征,师生归纳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是本节课关键概念的最初呈现;在问题一的运用中,加深学生的认知冲突,亲历平行四边形的翻折运动,深化“轴对称图形沿某直线翻折后,直线两侧互相重合的要旨”,从具体运用中达到对概念的化;在问题二中的活动一中,“只要对折,任意剪纸,展开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学生从具体行动中以及交流中都意识到这一点,这是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理解的升华.(2)坚持完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复习平移、旋转的要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的得出,以及具体基本图形对称轴的语言阐述中,始终关注数学语言的规性与准确性;在交流折纸方案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寻根溯源、相互完善、不断优化.这有助于学生归纳、概括和表达能力的发展以及积极思考、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数学思维品质.(3)坚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究欲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几何,还处于直观几何的学习阶段,“具体感知”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也是为后续的几何学习作铺垫.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具体直观化、教学检测评价的多元化等催化剂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无论是“几何画板蝴蝶的翻折运动的动画”、“漂亮的剪纸图片”,还是“问题一”中两组题的“师生相互协作”、“学生自主呈现”、“问题二”中的“剪纸展示”、“交流折纸方案”,都是希望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数学学习的乐趣.(4)坚持数学学习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是在于数学教师每天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渗透与引导中,学生慢慢形成的思维品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图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用“局部研究整体”的化归思想;坚持“观察、发现、归纳、完善”的学习新知的方式方法;提倡“动手实践”、“化抽象为具体”的实验操作法;鼓励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尝试、研究特征、总结规律、优化完善等等,从而形成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品质.五、教学过程展示(一)现象观察、新知研习1.复习回顾:引——翻折运动引用数学教材中《探究活动——平面图形的设计》中的两组合图形,目的一是感受图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可以用局部图形通过图形运动形成整体的组合图形,也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目的二是回顾平移、旋转运动的要素及“改变位置,形状与大小不变”的运动性质,也为后续学习作了铺垫;目的三是引入全新的运动——翻折运动,第2图形既可以由基本图形通过旋转得到,也可以沿一条直线翻折得到其他部分,从而自然地进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2.剪纸观察:得——轴对称图形概念在抽象感知了翻折这个全新运动的基础上,通过一只左右对称的蝴蝶的形成过程,具体直观感受什么是翻折运动.“把蝴蝶的右半部分,沿着身体所在的直线翻折后,与原来的部分一起形成一只完整漂亮的图案”,这种直观的动画让学生一目了然什么是图形的翻折运动,体会与平移运动、旋转运动一样,翻折运动改变的只是图形的位置,而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发生改变的性质,并区分出翻折运动属于空间运动,而平移与旋转都属于平面的运动.再在了解了图形的翻折运动的基础上,观察、归纳呈现的剪纸图案具备什么共同特征,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这个名词,并用数学文字语言描述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在归纳概念时化:(1)一个图形:(2)沿着某条直线作翻折运动;(3)直线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4)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即翻折运动中折痕所在的直线.(二)知识运用、化发展这个环节主要以两个问题的形式呈现从而达成教学目标:1.巩固基础、讲练结合、自主评价“问题一”是辨析题,“下列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说明理由,并画出所有的对称轴.”旨在落实双基:基础知识——轴对称图形的准确判断;基本技能——画出对称轴(不要求尺规作图).同时用语言概括描述对称轴的特征,在这过程中强调对称轴是一条直线的要点,并关注学生的数学语言的概括能力的培养与渗透.在“问题一”中设置了两组图形,都是常见的基础图形.具体教学中:第一组图:“师生相互协作”.为了加强学生的认知冲突,给出了平行四边形与螺旋桨形这两个对称的图形.让学生来判断是否存在如右上图这样的一条直线,从而判断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在给出判断前,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实物演示这个翻折的运动过程,学生一起亲自感受“平行四边形沿某条直线翻折运动后,直线两旁的部分是否互相重合”,重新给出正确判断,从而再次化强调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种体验所达到的教学效果远远大于教师再三强调“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作用,而且实验性操作方法也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就不难解释“螺旋桨形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明确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标准是是否存在至少一条直线,使得这个图形沿着这条直线翻折,直线两侧部分重合.完成轴对称图形的准确判断、对称轴的呈现、对称轴的语言描述、对称轴的条数,教师引领示作用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学渗透.在此基础上,第二组图:“学生自主呈现”就水到渠成了.准确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就不会有太大问题,这里更多的是要关注“对称轴的条数”、“对称轴的语言描述”、“对称轴是一条直线”这些细节.2.基础运用、动手实践、提炼优化“问题二”设置了两个动手实践题型.“活动一:利用所学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请你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供同学欣赏”.而绝大多数学生会利用正方形的彩纸对折一次或对折两次甚至更多,有意识地构图再剪,或者无意识地剪纸.在这个过程中,去体会只要是对折后进行剪纸,展开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的要旨.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运用的目的就达成了.同时明确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该图的对称轴,所以也可以从对折的次数来得出该图形的对称轴的数量,这也为活动二做了个铺垫.“活动二:如何通过折纸剪出世界儿童手拉手(8个小朋友围成一个圆)的图案?交流有哪些可行性的折纸方案(不用剪)”.此活动要求学生研究所给图的特征,尝试不同的折纸方案:方案一:把纸对折成长方形(三角形亦可),画4个完整的小朋友,剪下展开即可;(如图1)方案二:把纸对折再对折,画两个完整的小朋友剪下展开即可;(如图2)方案三:把纸对折三次,画一个完整的小朋友,剪下展开即可;(如下图3) 方案四:把纸对折四次,画半个小朋友,剪下展开即可;(如下图4)与此相似的折法,也可以采用如下情况画出小朋友后再剪纸:(4)对折四次图1图2 图3 图4而这些折纸方案源于该图形的对称轴有8条,不光是轴对称图形,而且是一个旋转对称图形,旋转角为45度,同时为中心对称图形,而作为单个的小朋友又是个轴对称图形,所以方案三可以再次通过对折优化,只要剪出半个小朋友即可.在此教师根据学生呈现得方案放映预先制作的翻折的flash小动画.用“局部研究整体”的思想观点来看这图,其实是由一个小朋友通过图形的旋转而得出的整体图形,所以可以把纸对折三次就能进行8等份,呈现一个小朋友的图形展开即可.在此根据小朋友的图案本身是个轴对称图形,再对折优化方案.这种“简化图形,寻找基本图形”体现了数学“化归”的思想.这个动手折纸体验,“生生交流补充、不断优化”的过程,把这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而且让学生亲手做数学实验,从多种感官获取信息,体验数学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从交流中获益.(三)交流小结、综合拓展1.基础交流:引导学生从对知识的获得和理解、在知识获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等方面进行学习小结,开展交流小结.2.综合归纳:师生一起重温本节课中出现的基本轴对称图形以及它们的对称轴的数量情况,通过分类、观察、发现、完善、归纳出:当一个轴对称图形有两条或以上的对称轴时,它还是个旋转对称图形;其中对称轴条数为偶数时,这个旋转对称图形还是中心对称图形.这种知识的整合与前后贯通的有效梳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观察、体验、发现、研究”的学习方式更会让学生会学习、会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四)作业布置、分层提高1.练习册:习题11.5.2.画出以下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等腰直角三角形菱形正方形正六边形3.(1)剪出“世界儿童手拉手”的图案.选做:(2)如果把8个儿童变成5个儿童,用所学的知识,找出最优的折纸方案.作业是课堂的延续与补充完善,巩固所学的知识概念,加强运用练习,达到把握双基的要求,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品质.这里有两点要说明的是;一是“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这属于本节课的教学容,而课堂只涉及到一部分基本图形,同时练习作业中就这点也没有很好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相应的检测,所以“作业2”是对课堂知识的必要的完善与补充.二是学生的学习需有差异的,我们要尊重这种差异,所以选做题是为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设置的,容与“动手实践二”有关,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图形性质的把握提了更高的要求,甚至需要不断地去尝试、完善、提升优化,最终呈现最优作品.这个动手、动脑、观察、体验、失败再分析的过程学生能从自主评价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课题:第十一章第3节《11.5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材:市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数学课本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认识图形翻折运动的过程,知道经过翻折运动的图形保持形状、大小不变的性质.2.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并会画出给出的常见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以折、剪纸为载体,搭建创新实践平台,产生对问题研究的好奇心与探究欲.4.通过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学习,感受图形美、数学之美.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性质的化.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在简单问题中的应用.教具准备:ppt 、几何画板、flash ;剪刀、彩纸等.教学过程:一、图形观察、新知研习图形观察一:知识回顾: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及平移与旋转改变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保持不变的性质.概念1:如图,把“蝴蝶”抽象成一个图形,则△ABC 沿直线l 翻折得△A1B1C ——这就是翻折运动.翻折运动后图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但运动后图形对应顶点的位置不同,即位置发生改变.同时在运动中学生感受:(1)图形的平移、旋转运动是平面运动,而图形的翻折是空间运动;(2)用图形运动知识,了解一部分有特征的复合图形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点A 与点A1叫做对应点;线段AB 与线段A1B1叫做对应线段;∠A 与∠ A1叫做对应角;点B 的对应点是_______;线段AC 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ACB 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图形观察二:通过一组剪纸(图片、实物)的欣赏,感受民间的剪纸艺术之美、图形的对称之美.A B C A 1B 1l图(2)图(1)概念2: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翻折过来,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二、知识运用、化发展问题1 辨析:下列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说明你的理由.第一组图:(1)(2)(3)(4)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螺旋桨形正五边形第二组图:(1)(2)(3)(4)等腰三角形长方形八卦图角归纳:紧紧围绕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否存在直线,使得图形沿此直线作翻折运动,直线两侧的部分互相重合.问题2 动手实践:活动一:利用所学“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请你用剪刀一彩纸上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供大家欣赏,并简单叙述如何剪成这个图形.活动二:如何通过折纸剪出“世界儿童手拉手”的图案?交流有哪些可行性的折纸方案.四、交流小结、综合拓展1.回顾复习(1)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和相关性质;. .. ... ..范文 . . (2)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称轴.2.综合化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关联.五、作业布置、分层提高1.练习册:习题11.5.2.画出以下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 3.(1)剪出“世界儿童手拉手”的图案.选做:(2)如果把8个儿童变成5个儿童,用所学的知识,用最优的折纸方案剪出该图案.等腰直角三角形 菱形 正方形 正六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