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改革论文.docx

合集下载

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3篇)

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将探讨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二、改革目标1.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4. 优化化学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革措施1. 改革教学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

2. 改革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2)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改革教学评价(1)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

(2)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4)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4. 改革课程资源(1)开发校本课程,丰富教学内容。

(2)整合网络资源,拓宽学习渠道。

(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实践案例1. 案例一:探究式实验教学以“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案例二:合作学习以“化学与生活”为主题,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共同探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经验,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改革化学工程论文

课程改革化学工程论文

课程改革化学工程论文第一篇:课程改革化学工程论文1教学大纲改革我校在原有教学大纲基础上,增加工程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多种化,板书与多媒体结合,引入相关的声像资料、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授课内容;成绩评定中增加文献撰写部分及讨论部分成绩,提高学生查阅、加工文献及表述能力。

2教材的选定以林世雄主编的石油炼制工程(第四版)为主,参考侯祥麟主编的中国炼油技术,沈本贤主编的石油炼制工艺学,陈绍洲主编的石油加工工艺学等优秀教材,适当增加石油资源高效利用、清洁燃料生产和石油炼制工业关键技术的新发展等新内容,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扩大知识范围,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3每章增加课后习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自我总结能力,每章增加不同类型的课后习题与思考题。

包括石油产品有哪些分类及各自用途等基础性习题;冬天柴油车挂蜡如何处理等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习题;如何根据油品的特性实现油品的安全管理等与实际生产相关的习题。

学生即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每章结束后要求学生对本章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再相互交流,把握主线,整体思路清晰。

4教学方法改革4.1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它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表现形式,达到增强了学生对抽象概念、图形性质和学科定理的理解与感受,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石油加工工艺学课程具有专业性强,需要良好的专业知识铺垫;知识综合性强,涉及内容广泛,内容复杂,新工艺技术、新标准繁多;应用性强,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等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授课形式必须多样化,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授课中把新工艺、新标准等以多媒体的形式讲授,既直观、形象、又便于学生了解掌握,节省教师画图、画表的时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实现了大容量、高效率的教学。

运用视频将理论与专业实验、仿真素材等紧密联系起来,如对实沸点蒸馏先进行理论介绍,再播放视频,一动一静,将枯燥的理论以实际过程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普通高校化学教育改革探讨

普通高校化学教育改革探讨

普通高校化学教育改革探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化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普通高校化学教育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针对现有的高校化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改革和探讨,成为了当下化学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我国普通高校化学教育的改革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当前的高校化学课程设置较为片面,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实验环节的教学。

而我国的化学教学在理论和实验环节上都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尤其要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要得到适当的改变。

讲授式课堂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知识的传递,但是过于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实验乐趣,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效果。

二、师资队伍建设:当前我国高校许多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教材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实验教学不够实用、以及面对学生的观念死板、实践能力较弱等,对于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应当大力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这要求学校加强教师培训和教育管理,让教师掌握最新的化学知识和教学方法,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其次,学校需要加强教师的评价和考核,有效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优秀教师的产生和发展,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实验教学的改革:高校化学教育中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如实验教学设备不足、实验安全管理不到位、实验手册过于陈旧等等。

因此,对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实验教学人员的培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以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

其次,学校应当更新实验设备,优化实验大纲内容和实验手册,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为实验教学提供全面保障。

关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建议

关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建议

关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化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大学化学课程一直是大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传统的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知识更新速度很快,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优化是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传统的大学化学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教学方法的改进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非常重要。

传统的大学化学课程多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

引入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培养高水平的化学教师也是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

提高学生参与度也是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背景介绍】完。

1.2 问题提出当前大学化学课程存在着内容过于理论和抽象、缺乏实践操作、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缺乏对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教师也面临着课程设计不合理、教学效果不佳等挑战。

急需对大学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学生参与度,以推动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3 目的意义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意义在于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教学改革,可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之符合时代需求和发展趋势,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工科《普通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工科《普通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层次 不齐 . 在教 学过 程 中我 们 发现 , 一定 数 量 的学 有 生在 高 中没有 学 过 化 学 , 以 这 些 学 生 的 化 学 基 础 所
质、 环境 、 给排 水 、 宝石 、 勘 、 规 、 文 等 专 业 . 资 资 水 通
过对 物质 结构 理论 基础 、 化学 动 力 学 、 化学 反 应 的基
21 0 2年 8月 第2 8卷 第 4期
江苏教 育学 院学 报 (自然科 学)
Ju a o i guIstt f d ct n( a rl cec s o r l f a s tueo u ai N t a Sin e) n Jn ni E o u
Au ., 0 2 g 2 1 Vo , 8 No 4 l2 .
3 一 O

方 法 和手 段 , 进 实 验 教 学 方 法 以及 改 革 学 生 成 绩 改 的评 价等 方 面 进 行 探 讨 , 寻 找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有 以
效途 径 .
懂 的知识 , 以少讲 或 者 让学 生 上 台讲 , 与专 业 联 可 而
系紧密 的内容 , 结 合 专 业 应 用 重 点 讲. 时 , 了 要 同 为
工 科 《 通 化 学 》 学 改 革 的 探 讨 普 教
黄 红 霞
( 桂林理工 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广 西桂林 5 10 ) 4 0 4
[ 摘
要 ] 根据普通化 学的学科特点及 学科发展要 求 , 对 目前工科 《 针 普通化 学》 课程教 学 中存 在的 问题 . 出 提
精 选教 学 内容 , 系实际, 联 更新教 学方法和 手段 以及 改革实验教 学等方法 , 以达到提 高教 学质量的 目的.

谈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论文

谈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论文

谈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论文谈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论文一、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化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注重理论常识以及操作技能的训练,并完全依靠于化学课程的理论内容。

目前,课堂上通常以讲解大量理论论证为主,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提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下。

近20年来,虽然部分学校已经将化学课程列为必修课,但是课时不断被压缩和缩减,同时,化学教材的种类十分繁多和复杂,大部分化学课程主要是以学科为中心,理论科目占据十分重要的比重,但是联系现代实际内容较少,部分内容过于陈旧,影响学生对于化学科目的学习兴趣。

根据目前的情况而言,化学教学的实验教学是化学教育的有效形式,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取化学常识和反应规律,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获取理论常识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化学教学的改革对策1、操作能力的培养化学课程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注重非化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水平,充分使得学生认识到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就目前化学教材而言,需要强化学生对于各种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如:规范学生提取试剂的方式和原则。

在使用试管、容器以及滴管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提取试剂的称量、提纯、蒸馏以及回流等操作流程。

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操作习惯,学会书写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和报告。

在无机化学的实验过程中,老师首先需要示范实际的操作原则和理论,随后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要求学生进行分组操作,同时,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协助完成,能够及时纠正错误操作手段,加深对于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并强化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实验操作流程图的相关资料悬挂在教室墙壁上,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刻记忆实验操作的相关流程。

2、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于化学课程产生浓郁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普通化学》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

《普通化学》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

第38卷第4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4月V o l.38N o.4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 C h i n a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A p r.2013文章编号:10005471(2013)04015903‘普通化学“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①聂明,何璧,郑仓晟西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400715摘要:结合笔者在‘普通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体会,分析了‘普通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实验环节等几个方面的建议.关键词:‘普通化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普通化学“是高等教育理工科非化学化工类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开设该课程,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的化学素质修养,并能够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有些学生毕业后不直接从事有关化学化工类的工作,但是化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化工产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人类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包括艾滋病㊁传染病㊁全球变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殆失等,只有通过发展多学科的交叉合作才能够得到解决.故使学生树立全面的化学观点,初步具备分析解决与化学相关问题的能力,是‘普通化学“课程的任务之一.但是目前高校‘普通化学“的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如何利用化学教学所具有的特点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㊁如何处理好较少的课时和繁多的内容之间的矛盾,依旧是摆在我们‘普通化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又繁重的任务[1]. 1‘普通化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1过于重视化学理论,忽视与本专业的有机结合现有的‘普通化学“教材的知识点多,内容复杂,教材更新慢,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有机地联系,同时很难反映前沿的科学成果.此外,虽然出版的‘普通化学“的教材很多,但大多数的内容都交叉相似,形式单一,而且由于各个专业的后续课程对‘普通化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同样的教材㊁大同小异的教学计划,显然不能发挥各个专业的特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1.2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缺乏相关生产实践经验由于‘普通化学“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学校分派老师是按照各个专业与化学化工相联系的程度,即先化学专业㊁再近化学化工类㊁最后非化学化工类的顺序,这样一来,‘普通化学“课程的师资队伍会相对薄弱,而且大部分是长期从事教学活动而缺乏实践活动的锻炼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将‘普通化学“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学生专业相对应的生产实践相结合.1.3教学内容相对落后,教材选择不科学由于‘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较多而课时偏少,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往往只注重化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很难将化学前沿的新思想㊁新发现与各个专业有机结合,有的还和现在中学的一些内容交叉重复,这容易让人误解‘普通化学“课程仅是传授一些化学知识的基本课程.‘西南大学“所选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工科‘普通化学“第6版,是由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写.单就这一教材而言,①收稿日期:20121102基金项目:重庆市首批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0206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210635100);教育部基本科研业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务费项目(X D J K2011C055);西南大学科技基金项目(10423020710903).作者简介:聂明(1976),男,重庆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材料物理与化学方面的研究.其所涉及的内容在目前化学研究前沿推进速度非常迅速的前提下,也很难反映较新科研成果的内容.1.4 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胶片㊁投影㊁C A I 教学课件等的推广,传统板书式的教学逐渐减少,加之部分老师采用 填鸭式 的教学方法,使得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吸收课本知识.另外,随着国际间学科交流越来越多㊁越来越深入,国内也提出双语教学的要求,这使得任课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素养,切实通过双语教学丰富教学内容.1.5 实验重视程度不够,动手能力略显不足在大学里面,进行相关化学实验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㊁独立操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普通化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选修的学生专业跨度较大,数量也较多,导致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实验环节往往被忽视,仅仅在理论上强调实验的重要性.2 ‘普通化学“教学改革的对策2.1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普通化学课程内容繁多,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应有重点地讲解某些章节,对教材中过难的章节予以缩减或者删除,在实践教学中改革目前的课程内容.其内容应该与中学教材较好地接轨,避免重复,起到真正意义上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教学内容应该不断更新,可以适当涉及与化学相关学科的内容,能更好地展现出化学学科的全貌,能进一步说明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能更好地阐述其中的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另外,还要增强教学内容的适应性.除了根据专业特点予以教学外,还要借鉴国外相关化学教学的经验,即要增加现代化学的内容,适当删减传统教学中冗繁的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可应变性.同时还要强调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在课堂上要讲清重点㊁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计划地安排适当内容由学生自学或者进行网络数字化学习,写出学习心得和总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2.2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进传统 填鸭式 的教学方法,采用网络和多媒体为基础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多媒体课件替代板书,有的甚至还让课程内容上网,这样一来,学生课堂上基本不需要记笔记,可以节约大量的教学时间.比如在讲解物质结构基础这一章,其中的有关晶体结构这一部分就可以用专业的软件在屏幕上动态地演示经典的晶体微观结构,通过这样形象又生动的结构化学教学,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晶体的微观结构.但也可能导致另一个极端,一些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有的多媒体课件甚至用了几年,内容上没有加以更新和改进.其实,教师本身仍旧是传播知识的主体,而多媒体课件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应该对课程内容非常熟悉,对其中重点和难点的阐释应有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把多媒体教学变成纯粹的播放幻灯片.只有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尽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普通化学“教学中,如果一直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述,讲课节奏会很快,不仅容易造成学生思路跟不上,而且容易造成学生视觉和大脑疲劳.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比如重要公式的推导㊁有关化学平衡中的计算等,可以将多媒体课件讲述与黑板板书有机地结合起来,松弛有度,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3].2.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国内高校在引进人才方面除了要提高学历和职称的高门槛外,还要注重对现有从事‘普通化学“教学的老师进行培训:一方面,可以组织部分老师出国去吸取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到生产实践的第一线,切实将化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作为一名任课老师,更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进一步加强教师间的教学实践交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2.4 切实做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实验教学也是‘普通化学“课程应有的任务,学生通过进实验室,可以培养其实验㊁实践能力.加之‘普通化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如何切实做好其实验教学,真正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实验课教学中,老师不应局限于传统的㊁现成的㊁已有的实验方案,而应361第4期 聂 明,等:‘普通化学“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6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 t t p://x b b j b.s w u.c n第38卷适当的删减并合并一部分简单㊁重复性较多的实验内容,最好能够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自己独立或者团队合作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案和步骤.这样不仅能完成实验要求,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教学内容不再枯燥乏味,而且还能进一步检验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的熟悉程度和掌握情况[4].2.5面向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对教材中涉及的基本概念㊁原理等进行深入透彻的讲解外,还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教学内容能够与当下人们的衣㊁食㊁住㊁行问题联系起来,充分发挥‘普通化学“课程的实用性与应用性.例如,在讲解熵变时,我们可以联系能源的开发前景和利用效率,找到更加清洁与高效的新能源,如燃料电池㊁太阳能等[5].创新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老师除了向学生灌输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与之相对应的化学课外调查与活动,使得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它独有的魅力.此外,我们还应把化学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教师取得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去,通过自己动手,使学生不断受到启发和锻炼,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结语加快进行‘普通化学“的课程改革,改进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教学,不断对课程改革进行探讨,通过以上的改进措施,充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真正践行 以人为本 的教育教学原则,从而达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参考文献:[1]邓建成,王学业,周元清,等.工科普通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1):32-33.[2]郑宾国,崔节虎,刘军坛,等.工科普通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化工时刊,2007,21(2):76-77.[3]袁华,焦银春.关于普通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52-53.[4]刘玉玲.浅谈‘普通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J].科技创新导报,2010(17):180-181.[5]陈慧平.‘普通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毕节学院学报,2009,4(27):125-128.O n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R e f o r mo f t h eC o u r s e G e n e r a l C h e m i s t r y N I E M i n g, H E B i,Z H E N GC a n g-s h e n gS c h o o l o fM a t e r i a l sS c i e n c e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S o u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C h o n g q i n g400715,C h i n aA b s t r a c t:B a s e do n t h e i r p e r s o n a l 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 p r a c t i c e i n t e a c h i n g G e n e r a lC h e m i s t r y ,t h e a u t h o r s o f t h e p a p e r e x p l o r e s o m e o f t h em a j o r p r o b l e m s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t e a c h i n g t h i s c o u r s e a n d p u t f o r w a r d s e v e r a l p r o p o s a l s,e.g.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h ec u l t i v a t i o no f s t u d e n t s i n n o v a t i v ea b i l i t y,c o n s t a n t l y u p d a t i n g c o u r s e c o n t e n t,u s i n g a v a r i e t y o f t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 s a n d i m p r o v i n g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t r a i n i n g.K e y w o r d s:g e n e r a l c h e m i s t r y;t e a c h i n g;r e f o r m责任编辑汤振金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学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大学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大学化学教学改革探讨摘要:文章探讨了如何增强“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的问题。

通过师生的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联系实际问题的案例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灵活,实验教学的改革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方式的改革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大学化学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引言教育改革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的重要科目之一。

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具有一定专业认知结构的大学生不但要具有崭新的知识结构,而且要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目前,大学化学的理论教学仍然以向学生灌输大量书本知识为主,虽然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但这种方式存在弊端,即阻碍了其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拓展。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也很重要,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而是要使学生通过实验在科学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方法上获取感性体会。

一、理论教学1.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双向沟通方式进行授课。

正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对学生应该做到“管而不死,理而不束;规而有道路可驰骋,范而有天地可翱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某一学过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归纳总结,然后由教师在一些方面进行补充,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例如在讲解芳香族重氮盐的化学性质时,其官能团“-n=n-”与芳环发生共轭,化学性质活泼,可以发生许多反应。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点时间运用所学的知识思考重氮基可以和哪些基团取代,再进行内容补充,并归纳总结原理:芳香重氮离子中重氮基带正电荷,强烈吸引电子,c-n键易断裂放出氮气。

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保持思维的活跃,而不是硬性地记忆课本上的知识。

2.案例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情景案例教学课,案例式教学可以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不断转化,通过具体的情境,将隐性的知识外显,或将显性的知识内化。

高校化学教学改革论文

高校化学教学改革论文

高校化学教学改革探索【摘要】阐述了推进高校化学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高校化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对高校化学教学改革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化学教学创新化学是相关自然科学学科的基础和媒介,它起着其他门类的自然科学之间或者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联系的作用,特别是在各学科相互交叉融合不断加强的今天,化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和明显。

比如:新兴的现代生命科学和新型材料科学,化学成为它们快速发展的推进器;数学和物理科学,也需要通过化学的中介,才能在生物和材料科学中发挥较好的作用。

因此说,化学在高校各自然学科中据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必须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促进高校化学教学的不断改革创新,提高高校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高校化学教学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化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一般更加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往往缺乏对现代新兴化学知识的涉及,导致化学教学缺乏吸引力,形式较为枯燥,内容较为阵旧,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制约了高校化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要不断提升高校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必须要充分认清当前高校化学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推进高校化学教学改革创新,增强化学教学的吸引力,促进学生自觉参与“教”与“学”,从而促进高校化学教学的质量的提升。

(1)教学理念方法相对滞后高等教育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岗前培训”,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储备必要的知识的重要阶段,高校阶段的教学是以自主性为主,辅导性为辅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这种背景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是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握的一个重点之一。

在化学专业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兴趣使然,但仍然有部分即使所学这一专业仍作为一种任务学习,并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有的学生主体学习意识淡薄。

当前,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往往忽略了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培养。

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改革论文.docx

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改革论文.docx

摘要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改革进行详细研究,概述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手段改革的必要性,分析多媒体的应用价值,探讨大学普通化学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并具体阐述多媒体课件在其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以供人们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 辅助教学; 大学; 化学; 教学改革多媒体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媒体,它不仅可以提供视觉信息,还可以传递听觉信息。

所以,在大学普通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能使原本丧失化学学习兴趣的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可见,详细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改革是很有必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1大学化学教学手段改革的必要性强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注重创新能力与素质教育的提升。

大学化学教学在这一全新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并逐渐成为提高应用型人才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目前来看,大学普通化学教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第二部分是化学的物质结构基础;第三部分是化学在环境、材料、能源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前两部分可以丰富学生的化学理论基础知识,第三部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虽然大学化学教学内容在不断增加,但是课时却并没有随之增多,从而出现内容与课时相互矛盾的现象。

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确保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基于此,教师必须不断革新传统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2 多媒体的应用价值21 改革了教育和学习方法。

在传统大学普通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根据教材内容一味地传授学生知识,教学过程是枯燥的。

学生也只能无意识情绪不加区分地全盘接受,学习过程是被动的。

在这种状态下学习,学生是很难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化学教改论文

化学教改论文

化学教改论文引言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本论文旨在探讨化学教改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

传统化学教学的问题1.缺乏趣味性:传统化学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并且依靠大量的讲授和记忆,缺少足够的实践和实验环节,导致学生对化学缺乏兴趣。

2.缺乏实践性:传统化学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但缺乏实践环节,使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3.缺乏培养创新能力:传统化学教学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消化,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机会。

基于问题的教学改革提供趣味化学教学活动•引入化学实验:将化学实验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不仅能够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设计化学游戏:通过设计一些与化学相关的游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引入项目化学教学•设计实际问题: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合作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情境化学实验:设计一系列情境化的化学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创新实践。

•独立研究课题:鼓励学生独立选择并深入研究一个化学相关的课题,并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化学教改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满意度的变化情况。

2.学生成绩提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教学改革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3.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学生完成的创新实践项目和科研成果的评估,评估教学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

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新思路化学实验论文教育论文word

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新思路化学实验论文教育论文word

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新思路-化学实验论文-教育论文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新思路-化学实验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本文分析了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的农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将互联网+模式引入到农业院校实验课堂中的新思路,对该模式下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革、考核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和师生信息交流平台搭建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互联网+;创新性教育一、目前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不够科学一方面,由于课时缩减,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绪论、实验室安全环保教育和玻璃仪器认领、洗涤、干燥等理论内容的教育被弱化,或考核要求不高而不受学生重视。

另一方面,实验操作训练雷同的实验项目普遍存在,如滴定分析模块有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返滴定等内容,实验基本操作内容几乎完全相同。

由于重复度过高,不仅对教育资源造成浪费,同时降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兴趣和实验积极主动性,缺乏对实验课的认真态度,严格按照规定的实验模式,既抹杀了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又降低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简单化在以往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以规定的教材内容为主,侧重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课堂上主要由任课教师按照教案讲解实验原理、步骤、方法、反应现象、数据分析等内容,实验室也只准备实验必需的仪器和药品,这就使得学生上实验课只能按照固定步骤操作,思维也是固定不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思考问题也不积极,不能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造成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一是由于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高校学生人数猛增,高等教育过度问题严重[5],仪器设备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实验教学需要。

二是实验课教师教学任务过重,没有精力进行全程的巡回指导。

三是基础化学实验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是依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情况和实验报告书写及实验数据处理情况进行评价,由于学生在实验课中存在缺课、混课(实验课敷衍了事)及实验报告书和数据处理存在抄袭等现象,考核评价体系不能有效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具备实验技能的高低,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于化学教育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化学教育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化学教育的论文范文2篇关于化学教育的论文范文一:新课改下化学教育的优化措施分析在化学教育新课改这一背景下,化学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内,怎样才能发费较少的人力成本来优化化学教育,使学生在知识方面获得更多,在自身方面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都需要从各方面对化学教育进行优化。

1优化教师素质,提高知识水平以前,总认为教师这行很苦和很累,付出和投入都得不到认可,其方式不知对学生而言是培养还是扼杀,这里就需要对教师的角色进行定位。

在化学教育中要视教育规律为主,对于每一项化学教育的实行不能按照主观愿望去实施,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要尊重,包括人格和个性等,对于教育环境要进行和谐创造,把学生放在人这一主体位置,通过对他们尊重、赏识、关爱和引导,来达到生命话和未来话的教育。

教师的素质得到优化,再加上教师的基本功,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心里平衡进行调节,对于学生所接受和反馈的信息都会得到大大的提高,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又在更多方面得到大的发展。

2重视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其化学方面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有高、低、强、软之分,要想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教师在对其施教时要因人而异。

在化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促进个性化发展,如针对化学学习内容在深度上进行层次划分,授课时用不同的化学材料来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于选择化学作用,可依据学生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自己的。

对于化学课堂上教学的成功,并不是指统一全部接受知识完成化学教育既定的要求,而是单纯的学生在化学方面有所不同的收获和体验。

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和理解,对于语言的交流要有知识、思想、情感和体验等多个方面和层次,让他们之间的气息是互动的,更好的体现个性的灵动,达到互教互学的境界。

3创设质疑情境,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情境说的是自己能感觉到的心理困境,如有了目标不知道怎么达成。

就好比学生在接触学生内容时,和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和谐和不平衡,这时就产生了对问题急需解决的心理。

大学化学论文15篇(大学化学实验改革及创新型人才培养)

大学化学论文15篇(大学化学实验改革及创新型人才培养)

大学化学论文15篇大学化学实验改革及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学化学论文摘要:根据国家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必须提升对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创新型、综合型、全面型的人才。

大学实验室是培养科研型、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很多学生毕业后会继续从事相关专业的研究。

因而大学期间,提升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改革之后的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学校大类招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开放性实验教学中,将化学与其他学科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大学化学论文大学化学化学论文化学大学化学论文:大学化学实验改革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摘要:围绕普通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大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从培养学生思考、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实验技能大赛和实地考察,鼓励参加科研项目与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化学实验安全意识等多方面入手,探讨了大学生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推进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化学实验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操作技能;实验安全化学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和认知的理论来源,是化学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化学理论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概念和基本原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等多种实验技能[1],养成“想”与“做”紧密结合的科学学习习惯。

因此,培养化学人才,需要对大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进行全面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现状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经说过:“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同时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2024年工科类院校普通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2024年工科类院校普通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2024年工科类院校普通化学教学改革研究工科类院校中的普通化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基础科学素养的关键课程,历来受到高度重视。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深化改革,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为此,普通化学教学改革成为了工科类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国际视野拓展以及课程与专业融合等方面,探讨工科类院校普通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一、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针对传统化学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应用的问题,应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具体而言,可以增加与现实生活、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的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引入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和最新科技发展动态,让学生了解化学领域的最新发展,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方法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度。

因此,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工科类院校普通化学教学可采用问题导向、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动手实践,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网络教学资源,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工科类院校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改善实验条件,更新实验设备,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鼓励教师和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

四、师资力量建设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力量。

工科类院校应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具体而言,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活动,提高其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改论文 化工专业

教改论文 化工专业

如何将新课改融入到化学课堂教学中赵海文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组织好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才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许多专家和教师见仁见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前提,面对好奇、求知欲强的学生,针对化学学贴近实际生活,与实践联系紧密的特殊性,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好坏的关键。

其中设疑启发式教学法是很有效的一种,巧妙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促其主动积极的思考探讨问题的答案。

每节课前都提出与本节内容相符,尽量结合实际,同学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激发学生的思维,学习起来既不枯燥,也不吃力,并且还能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上打破传统的老师满堂灌的模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注意收集有关资料的能力,同时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在课堂教学中,我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根据认知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模糊的认识明朗化,具体的对象概括化,成为学习新知中可利用的认知条件,这不仅利于学生主动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之中,同时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

通过游戏、讨论、探究、调查、信息搜集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

大家讨论尽可能把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社会现象,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进行讨论、研究。

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相应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识,锻练了自己,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素质,课堂教学内容也不应照搬课本,要跟上时代。

订报、阅报、看电视新闻,收集大量与化学有关的新闻、趣闻及时介绍给学生,应用其丰富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受益匪浅。

金属材料焊接专业普通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文

金属材料焊接专业普通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文

金属材料焊接专业普通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摘要] 针对金属材料焊接专业普通化学的教学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了普通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普通化学是我校非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在焊接、金属材料专业开设普通化学,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化学反应基本规律和物质结构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处理焊接、防腐工程等问题。

但是目前高校普通化学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学完普通化学不知道在专业方面如何应用等方面问题,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缺乏用化学观点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影响了学生学习普通化学的积极性和专业能力的发挥。

1.焊接专业普通化学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普通化学是国内外大学普遍开设的,针对非化学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随着社会的化学化广泛深入的发展,化学知识已成为发展的必要知识,通过对普通化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化学的理论,理解化学学科的框架;能运用化学的观点、方法关注材料、焊接、环境、能源、生命科学等社会热点问题;用化学的观点分析、认识工程技术、社会等问题。

普通化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重要化学和工程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的人才。

在非化学类专业开设普通化学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现代的理论知识,了解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的特点;把化学的方法和工程技术观点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和理解工程应用问题,并能和化学工作者共同解决。

综上所述,在高等学校开设普通化学课程,无论从素质教育还是从培养尖端科技人才的角度看,都是必要的。

国内普通化学化学课程在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如清华大学采用了英文版教材,浙江大学大学已出版了普通化学第五版教材,而我们学校采用了浙江大学大学已出版的普通化学第五版教材,但由于这本教材授课学时为80学时,而我们授课学时08年改为32学时,授课专业为金属材料和焊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专业的发展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地删减和补充,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发普通化学ppt多媒体课件,切实提高我校普通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最新】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改革-优秀word范文 (4页)

【最新】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改革-优秀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改革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中,化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在大学化学教育中越来越注重绿色化学教育。

本文中,作者根据自己在大学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对化学在绿色化学的教育下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改革措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改革后的绿色化学教育更加能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大学化学教育;绿色化学;改革0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绿色、环保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也逐渐成为了世界发展的主题,也是化学教育在新时期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所要重视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下,我国大学的化学教育对绿色化学教育越来越注重,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引入和运用促进了大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我国高等院校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1绿色化学的相关概念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们生存的环境受到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环境保护问题也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

任何行业、组织以及个人在追求经济利益、获得发展的同时,也要对环境保护问题加以重视。

而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自然环境保护方面,化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5年3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对绿色化学挑战奖计划进行设立,同年10月,美国国家环保局也对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进行了设立,从此,绿色化学这一名称广泛传播开来。

绿色化学的含义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证对环境最小的负作用或者对环境没有负作用,而且保证在实践时,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

绿色化学的理念对多种化学领域都有所涵盖,在今天,我们也越来越多的对其加以利用进行污染的防治。

2大学化学教育过程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2.1在大学化学教育过程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有效落实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点,大学化学教育既要注重素质教育的实施,将素质教育作为大学化学教育的导向,也要注重绿色化学理念的传播,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创新精神。

化学教育改革论文4700字-化学教育改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化学教育改革论文4700字-化学教育改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化学教育改革论文4700字_化学教育改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导读:化学教育改革论文4700字如何写?学术论文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是比较难的,这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论文的写作的成功与否都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本论文分类为化学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化学教育改革论文47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化学教育改革论文4700字(一):从集体教学到个别化学习: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必然论文[摘要]当今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更為强调个体发展的全面性以及个体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品质。

为适应此时代要求,幼儿园教育有必要改革当前集体教学至上的现状,从重视教师的讲授走向重视幼儿的个别化学习。

个别化学习更为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注重对幼儿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满足,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学习品质和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应加大区域活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完善活动课程,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提供有效的外部支持。

[关键词]集体教学;个别化学习;学习品质;终身学习集体教学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通过明确的教育目标、有效的教育过程来提升教学的效益,使得幼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掌握,[1]同时集体教学也是有效纾解教师数量不足的重要举措,在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教学体系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2]然而,随着人们对幼儿及其学习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彰显和尊重,教育组织者也更倾向于通过发挥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水平。

[3]由于幼儿的学习具有整体性、经验性、探究性和发展性,[4][5]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与个性品质对于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因此,幼儿园教育开始从面向集体走向关注幼儿个体,从教师的教学走向幼儿的自主学习。

这是时代发展对幼儿园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幼儿园教师应该在尊重幼儿学习主体性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充分的个别化学习机会,让幼儿通过自主学习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改革进行详细研究,概述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手段改革的必要性,分析多媒体的应用价值,探讨大学普通化学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并具体阐述多媒体课件在其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以供人们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 辅助教学; 大学; 化学; 教学改革多媒体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媒体,它不仅可以提供视觉信息,还可以传递听觉信息。

所以,在大学普通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能使原本丧失化学学习兴趣的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可见,详细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改革是很有必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1大学化学教学手段改革的必要性强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注重创新能力与素质教育的提升。

大学化学教学在这一全新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并逐渐成为提高应用型人才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目前来看,大学普通化学教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第二部分是化学的物质结构基础;第三部分是化学在环境、材料、能源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前两部分可以丰富学生的化学理论基础知识,第三部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虽然大学化学教学内容在不断增加,但是课时却并没有随之增多,从而出现内容与课时相互矛盾的现象。

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确保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基于此,教师必须不断革新传统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2 多媒体的应用价值21 改革了教育和学习方法。

在传统大学普通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根据教材内容一味地传授学生知识,教学过程是枯燥的。

学生也只能无意识情绪不加区分地全盘接受,学习过程是被动的。

在这种状态下学习,学生是很难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将多媒体应用在大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既强化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2 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成效。

多媒体具有操作灵活、控制方便的特点,所以,若教师在大学普通化学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所带来的弊端。

通过多媒体82 教学,教师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时,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上传至多媒体,让学生在课外自行学习,同时学生在遇到学习问题时,还可以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探讨,这既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随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让学生及时接触到最新知识点。

23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

从目前来看,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应用型人才。

可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而将多媒体应用在大学普通化学教学中,既可以融合学习知识并增强能力,又可以统一信息交流与开发智能,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教学,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而满足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大学普通化学多媒体课件的研制31 脚本撰写。

只有做好脚本撰写,才能确保大学普通化学多媒体课件的质量。

多媒体课件优势的发展因素、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因素、学生的认可因素及实时授课表述的简练因素等都属于脚本的质量。

在创作脚本时,课件制作者必须收集大量的素材资料,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脚本撰写者的意图充分体现出来。

在此过程中,课件制作者与脚本撰写者必须相互配合,积极互动。

32 课件制作。

课件制作是大学普通化学多媒体课件研制的重中之重。

在制作课件时,脚本撰写者必须有效掌握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并按照脚本内容的科学性突出表现技术。

而课件制作者也必须充分理解脚本撰写者的修养内涵,并采用恰当的表现形式,将其形象表达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务必不断革新,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33大学普通化学多媒体课件研制。

首先,分析教学内容,明确课件制作目的。

由于分子结构的内容有很多,其中包括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共价键的基本理论及分析的空间构型等,所以,这部分内容会有很多重难点问题。

让学生了解并解决这些重难点问题就是课件制作的最终目的。

其次,课件制作应避免书本搬家。

由于屏幕显示空间的局限和视觉疲劳的存在,课件制作应以简明的文本形式表现,例如字体适中、文字简洁等,对于重难点内容来说,应以动画或图像形式表现,例如虚拟画面、设计三维动画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三维动画时,不仅需要注重内容的生动化与形象化,还需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

最后,课件设计应注意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应用。

不管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是一个不断钻研的过程,所以,教师需要从利弊两方面来引导学生,不得急于得出结论。

基于此,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大量素材,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这在准备课件材料时就应该表现出来。

同时,在设计课件时,还应注意为后续教学留下思考空间,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多媒体课件在我校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化学资源,例如,燃料电池在航天科技中的应用、高能电池在手机中的应用等,这些化学资源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拓宽思维,促进其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师在研制大学普通化学多媒体课件时,不仅要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还要了解更多的前沿信息,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与钻研,无形中就会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5结语总之,详细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改革是尤为重要的。

通过概述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手段改革的必要性,分析多媒体的应用价值,探讨大学普通化学多媒体课件的研制,脚本撰写,课件制作,可以改革教育和学习方法,提高教学和学习成效,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作者陈曦刘永鑫杨绍明章家立单位华东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word 为可编辑版本,以下内容若不需要请删除后使用,谢谢您的理解篇一: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重症肺炎【概述】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之首,在人类总死亡率中排第5~6 位。

重症肺炎除具有肺炎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外, 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 既可发生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亦可发生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

在HAP中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内获得的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和健康护理(医疗)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 ,HCAP)更为常见。

免疫抑制宿主发生的肺炎亦常包括其中。

重症肺炎死亡率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征,在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和结局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需要一个独特的临床处理路径和初始的抗生素治疗。

重症肺炎患者可从ICU综合治疗中获益。

临床各科都可能会遇到重症肺炎患者。

在急诊科门诊最常遇到的是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

本章重点介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对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只做简要介绍。

【诊断】首先需明确肺炎的诊断。

CAP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 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简单地讲,是住院48 小时以内及住院前出现的肺部炎症。

CAP 临床诊断依据包括: ①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② 发热。

③ 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④WBC > 1099 X 10 / L或重症肺炎通常被认为是需要收入ICU的肺炎。

关于重症肺炎尚未有公认的定义。

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公布的CAP 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将下列症征列为重症肺炎的表现:①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30次/min③PaO25d、机械通气>4d)和存在高危因素者, 即使不完全符合重症肺炎规定标准, 亦视为重症。

美国胸科学会(ATS) 2001 年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诊断标准①需要机械通气;② 入院48h内肺部病变扩大>50%;《少尿(每日177卩mol/L( 2mg/dl)。

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次/min;②PaO2/FiO2 2007年ATS 和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 制订了新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正。

主要标准:① 需要创伤性机械通气② 需要应用升压药物的脓毒性血症休克。

次要标准包括:①呼吸频率>30次/min;② 氧合指数(PaO2/FiO2) 20 mg/dL)⑥ 白细胞减少症(WBC计数v 4X 109 /L)⑦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v 100 X 10gL)⑧ 体温降低(中心体温v 36 C)⑨ 低血压需要液体复苏。

符合 1 条主要标准,或至少3项次要标准可诊断。

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F)的定义与SCAP相近。

2005年ATS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 制订了《成人HAP, VAP, HCAP 处理指南》。

指南中界定了HCAP 的病人范围:在90d 内因急性感染曾住院>2d;居住在医疗护理机构;最近接受过静脉抗生素治疗、化疗或者30d内有感染伤口治疗;住过一家医院或进行过透析治疗。

因为HCAP患者往往需要应用针对多重耐药(MDR)病原菌的抗菌药物治疗,故将其列入HAP和VAP的范畴内。

【临床表现】重症肺炎可急性起病,部分病人除了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外,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休克、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其他系统表现。

少部分病人甚至可没有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容易引起误诊。

也可起病时较轻,病情逐步恶化,最终达到重症肺炎的标准。

在急诊门诊遇到的主要是重症CAP患者,部分是HCAP患者。

重症CAP 的最常见的致病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其临床表现简述如下:⑴肺炎链球菌为重症CAP最常见的病原体,占30%~70%。

呼吸系统防御功能损伤(酒精中毒、抽搐和昏迷)可是咽喉部大量含有肺炎链球菌的分泌物吸入到下呼吸道。

病毒感染和吸烟可造成纤毛运动受损,导致局部防御功能下降。

充血性心衰也为细菌性肺炎的先兆因素。

脾切除或脾功能亢进的病人可发生暴发性的肺炎链球菌肺炎。

多发性骨髓瘤、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均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