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及其废除百年后的反思
废科举的历史反思
曾 华
(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 , 建 厦门 3 10 ) 福 6 0 5 摘要 : 废除科举是历史发展和东西方文 明冲突 的必然结果 。它促进 了西方教育制度和现代科学技术 在我 国的传 播和发展 , 推动 了传统学术的转型 , 使得新 式知识分子得 以形成 。但 也应 看到 , 历史 上 的科举 制度 在选拔 人才 、 打破权力垄 断、 促进社会公平和推动儒学的传承等方 面起 到 了重要 作用 。理性 总结科 举制 度的功 过是非 , 对今 天的教育 发展具有启示 和借鉴作用 。 关键 词 : 科举制度 ; 废除科举 ; 考试 制度 ; 人才选拔 中图分类号 :6 t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64— 6 9 2 1 )4— 11— 5 D9 A 17 5 3 (0 2 0 0 2 0
科 举 学 创 始 人 刘 海 峰 教 授 指 出 : 举 这 种 选 才 科 形 式 虽 已 被 废 , 其 精 神 内 核 却 至 今 还 影 响 社 会 和 但
这 在 很 长 一 段 时 间 内是 广 大 考 生 特 别 是 农 村 学 子 为 之努 力 的梦想 。但 我 们 同样 要 清 醒地 认 识 到 , 能 不 就科举 而论 科举 , 如胡 适所 言 , 几 分证 据说 几分 正 有 话 , 七分 证据 不说 八分 话 , 观 公正 地评 价科 举才 有 客 是 研 究 者 应 尽 的 职 责 。 一 味 地 歌 颂 科 举 与 盲 目地 否 定 科举 , 来 都 不 是 理 性 的 决 断 。本 文 试 图从 科 举 从 制 的发 展历 程 、 在 与消 亡 的原 因进行 反思 , 期对 存 以 科 举进 行再 认识 。
浅议科举制度废除之得失
浅议科举制度废除之得失2009.No1523摘要:1905年,在中国废除了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度。
这⼀⽂官考试选拔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的弊端⽇益显现,并成为社会思想⽂化发展进步的滞碍,在⼀些仁⼈志⼠的疾呼下,被迅速废除了。
但是这⼀制度的骤废,虽然对中国的教育制度的⾰新及其它⽅⾯产⽣了深远的影响,但同时也由于其仓促的废除⽽⽆对应的替代制度,导致社会动荡,政局更加腐败、混乱,并最终使得清政府顷刻间⼟崩⽡解。
关键词:科举制度 废除 得失⼀、科举制度的由来及作⽤在中国古代社会,科举制度起着功不可没的作⽤,曾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发明”。
科举开考,始于隋炀帝时期,它是在废除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办法后,吸收了汉代察举制度的某些合理成分,⽤公开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封建官吏。
国家统⼀设定考试的内容、科⽬、时间,通过公平竞争,不论门第出⾝,选取成绩优异者为官,这就是科举制度。
唐代继承并发展了这⼀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已被视为正途。
唐以后,除元代外,历代王朝都继承了科举制,并使之不断发展和完善。
到了明清时代,科举制度达到了⿍盛时期。
从隋炀帝⼤业元年(605)科举制创⽴,到清光绪三⼗⼀年(1905)废科举⾏学堂,科举制度在中国⾛过了长达1300年的漫长历史,肯定有其⾃⾝的优势,也必然有其合理性内核,如报名公开、考试公平、择优取仕、机会均等等。
他在中国封建社会所起的作⽤有如下⼏点:⾸先,机会均等、平等竞争。
这不仅在⼀定程度上彰显了⼀种公平性,⽽且更为重要的是有益于封建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的统治。
其次,社会上下层的流动,不仅有利于统治阶级不断地补充新鲜的⾎液,⽽且对于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磨灭的作⽤。
最后是有利于⽂化知识的普及以及⽂化统制。
为了通过科举考试进⼊仕途,他们就必须按照政府规定的考试内容进⾏学习。
⼆、科举制度的废除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史上乃⾄世界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在近代,其平等、公开和择优录⽤政府官员的⽅式为欧美乃⾄世界上多数国家所效仿。
科举考试制度的利弊得失议论文600字
科举考试制度的利弊得失议论文600字ok3w_ads(“s004”);ok3w_ads(“s005”);篇一:科举制度的利弊得失科举制度的利弊得失篇二:浅议科举制度废除的利与弊浅议科举制度被废除的原因及得失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官制度,为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发挥过重大作用。
但是到了近代,科举制度因为西方文明的影响以及自身的日趋保守最终未能逃脱被废除的命运。
科举制度的废除对清政府的命运、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关于科举制废除的得失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科举制度原因得失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经了1298年。
在科举制近1300年的发展历程中,其考试程序不断完善,考试内容的侧重点也在不断变化。
自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始,科举制度的考试程序自此不断完善。
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将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武则天时首创由皇帝主持的殿试,开取武将的武举科。
宋朝进一步改良了科举制,提升了科举制度的公平性,提升了科举取士的人数和地位,将考试分为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三级。
元朝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
明清时,正式由国家举行的科考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科举考试内容也呈现不断变化的趋势。
从隋朝到清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因时代背景和各朝代发展主题而呈现不同的特点。
唐代的考试内容既有选拔数学和法律人才的明算科和明法科,也有考经学和文学的明经科和进士科;明清的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也曾在1902 年到1904 年间以中西政治经济内政外交知识为主要内容;而太平天国曾以《旧约》、《新约》和《天王诏书》等为主要考试内容。
虽然千百年来科举考试的程序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有一点是始终不变,这就是科举制的实质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中学作文
科举制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中学作文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虽然现在已经被废除了,但是它对现代教育还是有很多启示的。
比如说,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选拔人才、如何评价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等等。
科举制度告诉我们,选拔人才要注重综合素质。
在古代,科举考试不仅考察文化知识,还考察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体育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这说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很重要的,不能只看重某一方面的表现。
现代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具备更多的能力和技能。
科举制度告诉我们,评价人才要客观公正。
在古代,科举考试是由朝廷官员来评判的,他们要根据考生的作品和表现来打分。
这说明,评价人才不能凭主观感觉或者偏见来定论,而是要依据客观的标准和规则来进行评价。
现代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客观思维和公正态度,让他们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科举制度告诉我们,培养人才要有长远眼光。
在古代,科举考试不仅是为了选拔官员,还为了培养人才。
因此,朝廷会投入大量的资源来支持教育事业,并且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这说明,培养人才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利益,更是为了长远的发展。
现代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科举制度虽然已经废除了,但是它对现代教育还是有很多启示的。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育体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举制度废除
科举制度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考试和选拔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科举制度也逐渐开始暴露出许多问题,最终被废除。
本文将从历史、社会、教育等角度来探讨科举制度的废除,并对废除后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制度,起源于北周时期。
后来,唐朝将科举制度完善,并继承了后世的宋、元、明、清等朝代。
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其选拔资格不仅仅是通过世袭和官僚的身份,而是通过考试来选择才能出众的人才。
它是中国古代士人世界的中心,因此也被视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象征之一。
二、科举制度的弊端然而,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文言文和朝廷知识,忽视了实际技能和实用知识的培养。
其次,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僵化,缺乏变通和适应性,容易被过时和陈旧的思想所束缚。
再次,科举制度的选拔标准过于刻板,强调对考试内容的死背硬记,忽视了考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此外,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
例如,科举制度的考试范围过于狭窄,难以体现综合能力和素质;另外,科举制度的考官和出题人存在腐败、贿赂等问题,阻碍了公平竞争和公正选拔。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晚清时期提出了废除科举制度的主张,并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响应。
清末民初时期,废除科举制度成为了广泛的社会议题。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逐渐得到了政治权力,成功推动了废除科举制度的改革。
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开创性变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废除科举制度打破了士人世界封闭的局面,开放了社会选拔的新渠道。
其次,废除科举制度实现了人才选拔的多元化,打破了单一的选拔标准。
再次,废除科举制度提高了教育的社会意义,倡导了实用性教育,大力发展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四、废除科举制度后的影响废除科举制度后,中国社会和教育发生了巨大变革。
关于中国科举教育制度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感想
为代表的传统教育选拔制度 ,真的已经
离我们 而远去 、 的已经 成为历史 了。 真 中 国现 代 教 育 制 度 与 科 举 制 度 之
王学泰 : 戊戌变法 在 老佛 爷 的干预
下 失 败 了 ,新 政 ” 乎 被 扫 荡 殆 尽 , “ 几 但
纪 之久 了 , 是 它 的影 响 、 给 中 国历 但 它 史 留下 的许多值 得思 考之处 , 这些 东西
的意 义 还 远 远 没 有 消 逝 。 以恰 逢 这样 所
的时候 , 我们似乎 可 以就科举 制度 在 中
国文 化 史 上 的意 义 以及 科 举 制 度 与 中 国教 育 现代 化 的关 系做 一 点 讨 论 。
有些 突然 , 主持 科 举 的礼 部 对 此 一 无 所
[ 作者简介」王学泰、 毅, 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 研究所研究员
9 4
社会科学论坛
知, 他们刚刚费了好大的力气破除迷信 ( 人们认为 明代修贡 院而亡 国 , 贡院 修 不吉利 , 以一直任其破败 ; 所 庚子事变 后简直不能用了) ,准备重修已经很残
此军政大事 , 也不敢乱作主张”《 (晚清七 十年》 了 , ) 对于社会上变革要求逐渐能
够感应 了。 当时 热 衷 新 政 、 学 校 的地 兴
( 北京贡院拆毁最早 ,一进 民国就成为
居 民区了) !
废除科举是件大事 , 因为它面对的 几十万读书人和一千多年深人人心的影 响。 戊戌变法时 , 康梁虽然也提 出“ 兴学
而名望多来 自 有权有势者的推荐, 进士
科举在 中国制 度文 化 中的 贡要
科 考试 内容不太 确定 , 一般说来 比较重
功能及其形成的过程
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
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一、本文概述《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是一篇旨在重新审视和评价科举制度废除后百年影响的文章。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选拔官员的方式,曾经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自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以来,这一历经千年的选拔机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本文试图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回顾,分析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反思。
文章首先概述了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废除背景,探讨了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
接着,文章分析了废除科举制度后,中国社会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变革,以及这些变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章还就科举制度废除后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官员选拔机制的变革、教育体系的调整、文化传承的断裂等。
在反思部分,文章对废除科举制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也指出了废除科举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文章认为,虽然废除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但同时也导致了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文章呼吁在现代化进程中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旨在通过对科举制度的重新审视和评价,揭示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以期在现代化进程中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科举制度的优点与贡献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选拔官员的制度,曾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虽然其废除已有百年,但回顾历史,我们仍可以发现科举制度存在的优点和做出的巨大贡献。
科举制度以其公平性、公开性和竞争性而著称。
无论士人出身如何,只要他们通过层层考试,就有可能获得高官厚禄。
这种制度打破了贵族世袭的传统,使得更多有才能但出身贫寒的士人有机会进入官场,为国家服务。
科举制度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繁荣。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涵盖儒家经典,这使得士人们必须深入研究这些经典,从而推动了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承。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隋朝,终于清朝。
它的废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的一个标志,这种断裂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科举制度的废除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改变。
科举制度是建立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的,它强调的是对经典的诵读、理解与应用。
这种制度的废除,意味着传统文化在担任官僚职位方面的价值被丧失。
以前的士人不仅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还能够借此来提高社会地位和名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渐废除,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社会以实用、专业知识为导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越来越受到冷落,文化传统的断裂不可避免。
其次,科举制度的废除导致了官员选拔方式的改变。
自科举制度废除之后,中国官员的选拔方式逐渐转变为现代的考试制度和选拔制度。
这种转变使得人才选拔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和实际表现,但与此同时也使得传统的士人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特长受到忽视。
而传统的士人修养与道德伦理等方面的传承在这个过程中难以得到保留和发扬,导致中国官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的下降。
再者,科举制度的废除也导致了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的改变。
科举制度所鼓励的是勤学苦读、努力上进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影响到了整个社会。
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现代社会的行为动机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竞争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盛行导致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
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物质追求,而对于传统的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逐渐减少。
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也进一步导致了中国社会的文化断裂。
最后,科举制度的废除还导致了中国文化传统在教育领域的缺失。
科举制度的存在使得传统文化得以融入学校的教育体系,它帮助塑造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模式和学术体系。
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现代教育不再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这使得学生在教育中接触到的传统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了中国文化传统在教育领域的缺失。
科举制的文化功能反思
科举制的文化功能反思以《科举制的文化功能反思》为题来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首先要简要介绍一下科举制的历史及其影响。
科举考试制度始于公元618年,时距今已经有十六世纪之久。
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最为成功的国家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鼓励学习,不仅可以扩大当代政治权力的统治范围,而且可以发现优秀的政治家、文人和士大夫;因此,科举制度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务实政策。
同时,科举考试制度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传统,把精神文明及时代文明的内容和思想相互融合,赋予国家机构一种强大的文化功能性。
科举考试制度使中国古代社会得以繁荣发展,其文化功能也同样重要。
首先,科举考试制度对更广泛的中国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考试制度把古代中国从绝对主义拜占庭的政治体系转向贵族和士大夫的文化体系,促进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繁荣和文化进步。
由于科举考试制度的出现,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发展得到了长足发展,给文化提供了实质性帮助。
此外,科举考试制度虽然是一种官僚制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官僚制度的发展,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科举考试制度不仅给中国古代社会带来了文化繁荣,而且也促进了当时官员的晋升。
其中,最重要的是制定了“九品官人制度”,它得到了大量的参与者的认可。
此外,科举考试制度推出了“乡试制度”,把农民和士大夫考试联系起来,使农民也有机会考取科举。
因此,科举考试制度能够扩大人们的晋升机会,使社会有更多的参与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科举考试制度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科举考试制度的存在,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繁荣,也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由于考取科举,士大夫们不仅可以获得官位,而且还可以在文化上得到特殊的认可,从而增加了士大夫们在中国官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此外,科举考试制度也将复杂的科学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另外,科举考试制度也给大众带来了不少的好处。
首先,科举考试制度为官僚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晋升系统,有助于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
科举制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延续与反思
科举制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延续与反思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曾经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科举制度的地位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对科举制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延续与反思展开探讨。
首先,科举制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延续表现在教育、人才选拔、道德教育等方面。
尽管科举制度在清朝末期已经被废除,但是大学的创立、普及教育的发展,以及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科举制度中人才选拔的传统。
此外,以德育为重的思想在科举制度中也被积极倡导和展现,这种思想也得到了现代社会的继承和弘扬。
其次,科举制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反思主要体现在教育公平性、选拔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
科举制度曾经因为其公平性而被称赞,但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机会分配不均、机会的选择不公等问题,使得科举制度的公平性遭到了严重的质疑。
同时,这种制度也存在人才结构单一、定向教育过度等缺陷,这些问题也成为制约其在现代化进程中延续的主要因素。
最后,科举制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延续与反思应该在传承和发扬科举制度的优点的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和改进。
首先,在教育方面,应当建立公平的教育机制,加强选拔标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努力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配置;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注重人才的多元化发展,鼓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地避免人才结构的单一化问题;最后,在道德教育方面,应该弘扬以德育人的思想,努力促进全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高。
总之,科举制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延续与反思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反思和改进科举制度的优缺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8.5. 废科举后的反思
由于科举制是联结文化和政治的具有双重功能的制度,当中国社会进入从传统向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科举制恰恰成了新旧经济、政治、文化三对矛盾的焦点,因而它就成了社会转型的一个综合性障碍。
因此,从总体上而言,废科举应该予以正面评价。
然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废止科举制度是中国的一大不幸,美国学者威尔·杜兰说:“当这个制度以及由这个制度而带起的整个文化,被那无情的进化和历史破坏推翻时,这实在是一件最大的不幸。
”《皇家亚洲学会华北分会学报》1866年12月出版的新3号刊载了克尔(Keer)的《广东贡院》一文,该文对全国各省划一的贡院的布局、规制、各部分建筑的功能等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并且认为这种专门而朴素的科举建筑完美地适用于科举考试。
“中国的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且持续了一千多年。
长期以来,它得到每一个朝代每一位皇帝的认可和支持,得到人民普遍的赞同和接受。
经验毫无疑问地证明,对处于半文明状态、崇拜偶像、民族尚文的独特的中国而言,科举是最好的事物。
”1作为西方人,作者从欧洲的角度将中国人视为半开化民族带有其偏见,但他对贡院这种科举制度的具体象征好奇有加,对科举考试的独特性印象深刻,也得出了科举是十分适合中国古代国情的一种制度的结论。
特别是废止科举制度之后,虽然新式学堂是大量兴办起来了,但统治者又面临着新的问题,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一文中说:“新型的学者在成批地产生,留学外国的科学家在一船船地回来,但管理他们的官员又是从何产生的呢?而如果没有优秀的行政管理者,一切学者、科学家都会在无序状态中磨耗终身,都会在逃难、倾轧、改行中折腾得精疲力竭,这已被历史反覆证明。
”科举废止后不久就出现由于缺少选拔和任命文官的标准,讨官跑官、任人唯亲、植党营私等弊端随之而来,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军阀时代与后来的官制也未见得优于、甚至常常是劣于科举。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中也认为科举制度“因有种种缺点,种种流弊,自该随时变通,但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
重评科举制度 --废科举百年反思
万方数据
・#・
很多, 而且古代对科举制正面的评价要多于负面的批评。但在现代一般人的印象中, 科举制是一个 很坏的制度, 现代人往往以为古代多数有识之士和进步人物对科举都是持批判态度的。这实际上 是一种错觉和偏见。 今人对科举制的偏见, 很重要的原因是囿于清末人士对科举制的否定评价。科举时代对科举 的批评与当今人们对高考的批评颇为类似。如果只看清末废科举时经过筛选的过激言论和后来的 历史教科书, 那么科举制的确很坏。如果后人对高考的印象都定格在 !"## 年废高考前后的阶段, 那就会形成这样的看法: “现行的升学制度, 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旧科举制度的延续, 是一 种很落后的、 很反动的教育制度。 ” 若只看经人们选择后的当代关于高考争论的部分观点 [!] ( $#!%) 或主张废高考派的言论, 后人可能会认为所有当代中国人都十分痛恨高考制度, 然而, 实际上当今 多数中国人还是赞成高考制度的。同样, 清末对科举制的批判也往往是以偏概全的, 一百年后的今 天, 我们对科举的评价总该更为冷静客观。 经过现代一些人的价值观的过滤, 在各种正统的历史教科书中多见批判科举的言论, 而肯定的 言论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中学课本中的 《范进中举》 和 《孔乙己》 , 只代表批判科举一方面的观 点。古人对科举的评价, 往往也与自身的体验和经历有关, 金榜题名者与名落孙山者对科举的感受 是大不一样的。对科举持激烈批判态度者往往是屡试不第者, 而中举及第者对科举较可能有肯定 的评价。 《儒林外史》 的作者吴敬梓和 《孔乙己》 的作者鲁迅, 都对科举有厌恶的情结。吴敬梓获得 秀才后参加了多次乡试未中, 对科举制甚感愤懑。因此有的论者认为, 科举制并非一无是处, 若科 举制度并不是真的困死了人才, 《儒林外史》 就不过是小文人的一腔牢骚宣泄的产物, 不值得学问家 过分的推崇。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企图通过行贿预先获得乡试考题, 被查获后遭处罚并导 [&] ($#’) 致其家道中落。鲁迅对科举深恶痛绝可能与其家世有部分相关。!"&# 年, 心理学家张耀翔曾指 出: 科举是一种智力测验, 科举人物可以代表智慧才能。聪明人也有落第的, 怀才不遇和滥竽充数 情形或者不免, 但为数必极少。他从北京国子监明清进士题名碑抄录了 &% ((( 余位进士的资料进 行人才地理分布的实证研究, 认为主张科举无法选拔才智之士的人, 至少须找出百分之一, 即 &%( 余人聪明而落第或及第而蠢者, 才值得一个小小的注意。 “ ‘科举在命不在文’ , 这是失意人常有的 牢骚, 我们何必受他们的欺骗。 ” [)] ($)*) 但是, 对待古代文艺作品, 许多人以现代的观点来取舍, 例如, 批判科举的小说 《儒林外史》 和 《聊斋志异》 中的内容被选入语文教材, 而大量称赞科举为贫寒士子改变命运的戏剧作品或传奇小 说, 被看成题材落后而被忽略。即使在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课程中, 谈到状元戏或才子佳人小说时, 也是先入为主地对科举持批判的态度。其实, 除了清末时期, 多数时候, 许多有过中举和及第经历 的人与屡试不第者对科举的态度往往不同, 他们一般对科举不那么痛恨, 不少人有肯定科举之词, 古代不少文化巨人也曾称赞过科举。科举时代, 不仅许多通过科举阶梯获得成功的政治家和文学 家, 而且一般的知识分子多是拥护科举制度的。至于普通老百姓, 往往以为科举是一种可以让人经 过奋斗而改变命运的东西, 没有什么不好, 不过, 他们的许多赞美科举的言论既无法成文, 也难以刊 刻流传下来。尽管如此, 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不少以往人们想不到的肯定科举的言论。这里我们略 举一些史实, 便可看出科举时代也有大量的正面评价。 唐代的白居易、 柳宗元等人对考试取士和进士科都有过肯定的言论。宋代的苏轼曾极力为科 举取士作辩护, 欧阳修则高度称赞过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受到赞扬最主要是因为其公平 [+] ( $!(") 性。五代时王定保认为, 科举考试以才取人, “有其才者, 糜捐于瓮牖绳枢, 无其才者, 讵系于王公子 孙。 ” 也就是说, 不管家世出身高低, 以才学为标准公平竞争。对于科举制是否能够选拔人 [’] ($+)) 才的问题, 宋代陆九渊曾辩护说: “人才之不足, 或者归咎于科举, 以为教之以课试之文章, 非独不足 以成天下之材, 反从而困苦毁坏之。科举固非古, 然观其课试之文章, 则圣人之经, 前代之史, 道德 ・ # ・万方数据
《科举制课程学习感悟3000字》
《科举制》课程学习感悟《科举制》这门课结课之后,我的感触相当深刻。
当今社会如果提到科举制,恐怕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制度是在明清时期历史条件的局限下采取的一种僵化、古板的制度吧,不仅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更对现在的教育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可是上完这节课之后我觉得分析一个制度不能单单从它消极的一面来看,更要看到他的积极一面,这也正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
接下来,我就谈谈上完这门课后我个人对科举制积极的一方面。
科举考试制度已经被废除了一百多年,可是谈起来,人们还是有一种感觉复杂的感觉。
早期的科举制度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地位,对选拔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后来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八股取士扼杀了人民的思想,成为我们中国现代落后的根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倒是有一些替科举制平反的声音响起,一些学者认为,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甚至可以算作是第五大发明,理应得到充分肯定。
所有这些争端,关于科举考试制度的信息也比较复杂,但大多都是差不多的。
学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是认为看待历史的角度不同。
科举考察制度的真正意义要放在历史中获取,历史的规律性在短时间内是很难看出来的,但是有必要在很长的时间中去审视。
盲目否认科举考试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悲哀,只有在更为广大的视野才能重新进行审视,这也是对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任。
科举制指的是分科取士,从隋炀帝大业元年开始,终结于清光绪三十一年。
其间经过一千三百多年,一直以来是封建王朝选择官员的主要途径。
隋文帝时期分科考试,隋炀帝晦气开进士科,唐太宗和武则天以及唐玄宗等相继完善了科目、武举、殿试等多种层面的考试内容,从而突破魏晋以来的官僚阶层的垄断,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宋代增加的糊名制,增加设置了进士出身,让科举考试系统越发形成体系;元代断断续续的实行科举后,因为明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增强,科举制达到了最巅峰,考试内容十分明确,选材标准相当完善。
可是明朝也出现了数百年来科举考试制度中最为人诟病一个形式,也就是八股文。
明朝科举制度的启示与反思
明朝科举制度的启示与反思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人才选拔制度。
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从唐朝到清朝,科举制度成为了中国官员选拔的主要形式。
其中,明朝的科举制度更是进一步完善,并不断改革,成为历史上最为独特、优秀的一种。
作为后人,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科举制度的优良传统,还需要反思和清醒地看待其存在的局限性和弊端。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明朝科举制度的启示与反思。
一、科举制度培育人才的优良传统明朝科举制度为培育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明代的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共六次考试,每三年一次。
科举制度最大的特点是按照一定的体制规范和考试体系,培养和选拔优秀的人才。
各级朝廷在进行考试的时候,都要对考生的回答进行认真、详尽、严格地审查和打分。
在明朝的科举制度中,选拔官员不仅是要看好他的学养,更重要的是要看好他的品德和社交技巧,具有几方面的优点:首先,考试制度培养了社会精英。
在一种社会中,精英也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在特定的领域内具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可以为社会的良好发展作出有效贡献。
其次,考试制度提升了教育水平。
在明朝科举制度中,由于思想开放和新知识的不断探索,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随着科技和文明的进步,学校和教育的普及,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也更加延续和深入。
因此,科举制度的优秀传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二、科举制度的局限性明朝的科举制度存在一些可以被改进的方面,其发展缺乏某些方面的领导和挑战。
一方面,考试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陈旧和单一性,不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要。
另一方面,“铁饭碗”文化的影响,缺乏选拔灵活度和差异化,导致官场腐败、人才流失等问题。
此外,科举制度的选拔方式虽然在人才选拔方面具有普遍性和纠正性,但缺乏机会平等性和公平性,削弱了考生的竞争意愿和激情。
三、科举制度的启示及在现代人才选拔中的借鉴1. 坚持公平公正、激发竞争热情。
竞争是人才选拔的基础。
要想选拔出人才,就必须保障公平公正,并激发竞争热情。
试论述科举制度之得失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其得失如下:
积极方面:
公平公正: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使得寒门士子也有了通过才学进入仕途的机会。
这使得社会更加公平公正,也激发了广大士子的学习热情。
提高文化素养:科举考试以经史子集为内容,促进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通过科举考试,士子们不仅需要熟读经典,还需要对时政、历史、法律等领域有所了解,这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
选拔人才:科举考试以才学为重,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这为朝廷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官员,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消极方面:
思想禁锢: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这使得广大士子的思想受到禁锢,缺乏创新和思考能力。
同时,八股取士制度的出现,更加限制了士子的思想和创作空间,使得文学艺术的发展受到阻碍。
功利化倾向: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考试逐渐被视为升官发财的途径,这使得许多人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参加科举考试,而不是出于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这种功利化倾向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脱离实际:科举考试的内容以经史子集为主,与实际生活脱节。
这使得许多士子在步入仕途后,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容易形成纸上谈兵的现象。
总体来说,科举制度在公平公正、提高文化素养和选拔人才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思想禁锢、功利化倾向和脱离实际等消极方面的问题。
古代科举文化的研究与反思
古代科举文化的研究与反思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它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整个历史阶段。
科举制度从710年唐武则天废止明朝的广东乡试之后,历经了1311年的时间,一直到1904年清朝废止为止。
其间,科举制度每一个考试都有不同的考题、内容以及教育体系来保障。
所以,了解和研究中国的科举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科举制度的普及意义科举制度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视学习和智慧的理念。
中华民族诸多的文化贡献,都与此制度密切相关。
科举制度所汇聚的人才,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的统一和文化的传播。
因为这些才华出众的人们都会流窜在各地,带着他们的文化、思想和经验移植到各个地方,让各地的文化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古代科举制度的缺陷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反思科举制度的弊端。
古代科举制度的存在,却并未将教育的方向,放在培养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上。
并且,由于科举考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面对乡绅权贵和地方势力的干涉时,并不能保证选拔出最为适合的人才。
同时,由于考试题目一直按照固定格式,这种方法也会卡住人们的头脑,造成思考僵化,最后的结果便是缺乏创新。
另一个方面,古代科举制度注重的是一个人的经验和能力,却没有关注到社会以及环境变化对人类进步的影响,这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是有消极影响的。
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挖掘人才古代科举文化在如今社会中已经逐渐失去了影响力,但是我们发现在当代社会,受到科技的影响,人才的培养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然而,现代的教育模式同样存在问题。
一种叫做“未来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逐渐走红,它强调“未来式思维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反思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面对未来的世界时更具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
未来,无论何种教育模式,都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协作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适应如今这个变化迅猛的社会。
同时,学生们还需继承并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这些文化将成为我们面对未来挑战的一项助力。
我们应该要重视古代科举文化留下来的宝贵文化瑰宝,让它们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得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科举制度的利弊,并深入分析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选拔官员的制度,曾长期占据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地位。
它既为中国社会带来了稳定与公正,也孕育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清朝末期,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中国官僚体制的重大变革,本文将通过分析科举制度的运作机制、历史背景以及废除过程,揭示科举制度的利弊,并从中汲取教训,以期对当今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公务员选拔制度提供启示。
二、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其历史之长、影响之深远,无疑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大特色。
科举制度自隋唐时期开始,直至清末才被废除,其存在的时间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的中后期。
科举制度的存在,无疑有其积极的方面,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
科举制度的利在于,它为封建社会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官员的渠道。
通过考试选拔官员,避免了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得有才干但出身贫寒的士子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
这种选拔方式,使得封建政府的官员队伍得以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同时,科举考试的内容,如经史子集等,也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繁荣,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科举制度的弊端也同样明显。
科举考试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和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对考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
这导致了许多士子为了应试而死记硬背,缺乏实际行政能力和创新精神。
科举制度导致了“读书做官”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许多人将读书的目的仅仅定位于获取功名和地位,而忽视了知识的真正价值。
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产生。
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阶层固化。
虽然科举考试为贫寒士子提供了上升的渠道,但真正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人仍然被束缚在原有的社会阶层中,无法实现社会流动。
科举制度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科举制废除的影响及反思
科举在中国影响深远,具有维持封建社会统治、选拔人才、促进教育、繁荣文化、保持社会流动等功能,也有内容僵化、阻碍自然科学发展等弊端。
作为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它不适应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然而缺乏理性地直接废除科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乡村教育停滞、城乡差距扩大、选官制度缺失等问题令人们重新审视科举制的作用。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影响深远的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功能。
它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到枢纽与调节作用”,西方仿效科举制度而实施的文官制度,可见科举制影响的深远。
1905年,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时过百年之后,学术界对此事做历史性的反思,依然缺乏最终的结论,颇具争议。
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提出“为科举平反”,部分学者如龚友德则反对平反。
本文试就科举制度废除前后的一些事件予以讨论和反思,敬请批评。
一科举制的功用及弊端科举制度发端于隋朝,兴起于唐朝,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
概括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科举制具有人才遴选功能,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和察举制。
唐朝以前,选拔官员主要依靠世卿世禄制或察举制,前者的选拔标准是血缘关系,后者则靠德行和才学,但更关键的在于得到权贵的赏识和举荐。
大批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进入官府,形成与门阀势力相抗衡的力量,他们打破了士族的政权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为封建政权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缓和了社会矛盾,减轻了吏治腐败。
这些官员有学识,是当时的国家精英。
这些人才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第二,科举制度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
科举制的实施,把官吏选用大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加强了君主的中央集权;由于科举考试的存在,全国想要做官的人都全力适应皇帝制定的标准,从而能够加强思想的统一,例如,明太祖读《孟子》后,大发脾气,把孟子赶出孔庙,后来虽然同意恢复孟子在孔庙中的神位,但仍命令儒臣检删《孟子》。
科举制度废除
科举制度废除【篇一:科举制度废除100周年祭】话题缘起100年前的今天,1905年9月2日,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光绪皇帝的一纸谕令终结了。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传统官方选拔人才的制度,自隋朝诞生以来,人们对其评价形形色色,毁誉参半。
唐太宗李世民赞叹科举收罗了四海英才,近代西方人则把科举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而孙中山考察的结果是:“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
”相反的责难却更多。
毁也罢,誉也罢,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把科举制度放在历史长河中考察,也许可以更理智地审视这一特殊的考试制度,抛弃其陈腐僵化的东西,吸取其合理积极的因素。
毕竟,考试选人是经过历史反复检验并且在今天仍然不可或缺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早期科举堪称用人制度的伟大革命温春来核心观点隋唐科举活泼多样、生机勃勃、贴近实际需要,体现出对公平、公开与公正精神的追求,堪称用人制度的伟大革命。
现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原则与科举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因此连孙中山、胡适等传统的反叛者都对科举赞赏有加。
——温春来科举制度废除100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统治者禁锢人民思想的重要工具,是扼杀创造性、使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之一。
这样的评价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却在有意无意间把复杂的科举制度定性为僵化、一成不变的东西。
回到具体的历史场景,我们不难从科举制度中感受到某种弹性、多元化与勃勃生机。
早期的科举制度与种种弊端无甚关系自秦汉大一统中国建立以来,用人制度经历了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等等变化,其初衷无非是想用推荐的办法选拔优秀人才,但结果却让世家大族垄断了进身之阶,门弟与出身成为能否跻身仕途的最主要依据。
这无疑有违公正、公平原则以及任人唯贤的标准,并且贵族对权力的垄断也或多或少威胁到了皇权——一些士家大族甚至比皇帝家族的等级还高,而普通百姓永无出头之日的宿命也减弱了他们对朝廷与国家的认同。
如果说弊端百出的用人制度在分裂与战争时期尚有不便改革的苦衷,隋唐时期中国的大统一再次出现之后,探索、实行新制度便顺理成章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制度及其废除百年后的反思》摘要:科举制度标榜的“唯才是举”精神,以及注重机会均等,强调公正、平等的合理内核,被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法等国所吸取,演变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官考试制度,到今天这一制度已成为西方官员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时,考试科目有进士、明经、秀才、明法、明算、明书、明道及武举等,同时还保留了“吏道”,又因痛恨科举制度,把“八股文”的刻板、空洞等弊病凸显出来,认为“八股文”足可以代表科举制度的一切内容提要:科举制度是盛行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官吏选任制度。
科举以其相对开放和公正的考试取才的方式,突破了古代宗法制度对人才选拔的垄断,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科举开世界职业文官治理之先河,是人类古代文明的结晶。
进入近代,科举制度与科举考试的规范化与程式化,促使其走向极端封闭与衰亡。
这些合理内涵后来为西方所引进,融合进入它们的文官考试制度之中,成为西方官员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科举制度选举创举废除百年反思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50(2007)02—52—4科举,创立于隋、盛行于唐、发展于两宋、衰亡于明清,是一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与“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体制相适应的国家官吏选任制度。
科举制度作为封建政治制度中的重要一环,集政治、教育及文化于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形态与传统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形象。
但科举制度又一度被视作同鸦片、小脚一样的“国粹”而颇遭指责,最终于1905年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科举制度并没有因为其被废除而为人们所遗忘,时至今日,对这一重要制度的争议仍然很多,毁誉参半,难以达成共识。
笔者认为,一种制度能实行1300年,跨越了隋唐以后的不同朝代和政权,并在东亚不同民族和国家中广泛实行,已经说明它在古代社会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科举在近代之所以被废除,一是它与旧制度捆绑在一起,反封建连带把科举也扫除;二是与学校相比较,它培养人才的方向太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需要,废除成为必然的事。
但事过百年后反思,又感到一点遗憾。
作为一种相对公正、公平的以考试形式选拔国家文职官员的制度,在未找到功能替代物之前,便草率地将其全盘否定实非明智之举。
这一点已被中国历史发展所证明,同样也可以从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中找到答案。
一、科举制度是传统社会治理庞大国家过程中的一个理性选择中国历朝历代在建立官僚统治机构的同时,没有少在人才选拔机制上下功夫。
科举制产生之前,国家官吏主要来源于世家大族和官员的举荐,其次才是诸如学校(西周的官学、两汉的太学)的生员和军功选拔等等。
选拔面的狭隘和官吏素质的低下,一直困扰着封建国家。
世袭和举荐,有利于豪门而不利于国家,久而久之,必然危及国家的稳定。
因此,扩大选拔官吏的范围,用制度化的考试广泛吸纳社会上各方面的人才,使官僚机器更有效率是势在必行的事。
通过国家主导的层级考试进行选拔,不仅可以得到受过训练的合格的官吏,而且还可以培育出一个介于国家和个体小农之间的稳定的以儒生为主体的中间阶层,达到扩大封建统治基础的目的。
这是科举产生的背景,也是经历了先秦的世卿世禄制、秦代的军功爵制、两汉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官人法制的多次挫折后的无奈的但又是符合中国古代社会客观实际的理性选择。
秦代及汉初,官吏选任以军功爵制为主,并辅以荫任制和征召辟除制等为官形式。
不过,上述方式仍不能满足汉初日益膨胀的国家机构对人才的需求。
为解决经邦治国之士缺乏的难题,汉武帝于公元前134年(元光元年),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以备国家选用,从而确立了孝廉察举为官的制度。
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以往的官吏世袭制,打破了汉初军功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选拔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才。
到西汉晚期,由于世族地主把持国家权力,察举制也失掉了原来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和久乱之后对国家权利的再分配,曹魏于延康元年(220年),始行九品官人法制度。
曹丕实行此法的初衷,是想为当时的国家选拔人才和在官僚机构中使用合格的人才,达到“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的目的。
九品官人法较之于两汉的察举制,是把人才分为九等,荐举职官时由政府官员与民间人士共同评定,这似乎比察举制少了一点随意性。
但随着九品官人法的系统化、制度化和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遂成为西周世官制的翻版。
由于门阀世族担任大小中正,控制了选官制度,评判便失掉了客观性,“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
致使官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造成贵族与平民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堵塞了平民百姓中优秀人才的晋身之路。
隋唐时期,在长期的国家管理与政治实践中,官吏的选拔与任用制度,经历了不断的改革与变化,也逐步进人了它的成熟期,最终产生了运行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
隋文帝在开皇年问(581—600),以分科举人取代魏晋以来的九品官人法制度。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建立进士科,开科举之先河。
618年,唐朝建立之后,科举取士进一步完善和制度化。
国家对考生的资格、考试的科目与内容,以及考试的形式,都作了具体的规定与要求。
从此科举成定制,为后世所遵循,朝代可以改,皇帝可以换,但科场却不可不开。
科举通过考试的方式,凭文取人,使人才选拔有了一个客观标准和衡量依据,使选官用人有了制度性保障。
可以说,科举制度的产生是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史上的一大进步。
科举制度的产生是中国古代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官吏选任制度自我更新的结果。
二、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上的一个创举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国家官吏选任制度,具有两大特征:一是相对的开放性和机会平等性(男女平等除外)。
由于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考,考生按原籍自由报考的原则。
除了“十恶不赦”的罪犯及所谓“贱民”外,考生几乎没有身份、阶层、职业、年龄等限制。
这种相对开放、机会平等的考试制度,符合了各方参与人的利益,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制度性地体现出一种平等精神。
因此,从隋唐至明清的科举时代,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都有资格参与竞争。
二是相对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科举考试是一种“标准化考试”,做到了考试内容标准化、考试书体标准化和任用标准化。
考试成绩这种“量才尺”,在确定考生人仕资格上具有决定性作用。
正是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评判标准,做到了相对公平和公正,减少了以往选拔官员的随意性。
除此之外,科举作为一种规范的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在封建时代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存在于封建专制制度之中,是封建王朝治理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但又不属于某个特定朝代。
它能够自行运转,任何人都很难操纵其运行。
这种技术上的优势,使科举做到了千年一贯制。
而且,科举制度以规范、严密和配套系统完善著称。
一方面,科举与私塾传授、学校教育相结合,形成科举型教育考试体系。
读书人不论来自哪一个阶层,若要走科举人仕之路,都必须人私塾或学校,接受国家典章制度和儒家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中修身养性,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后,才能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这一点,在明清时代就有明确的规定。
另一方面,科举与国家官吏的选拔、任用、监督、回避,以及致仕、回籍等制度相配套,形成了完整的官员管理体系。
因此,科举出身的官员素质和能力都比较强,大都能养成办事认真的习惯和具备行事自律的操守。
即使他们致仕回籍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造福桑梓,促进当地教育文化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由于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统治者延揽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之一,历朝为之制定出一整套详尽而又严密的考试规则。
例如,为确保科举取士形式上的平等,采取“一切以程文定去留”的原则,公开竞争,择优录取。
为防止考试中出现越轨行为,考试时锁院以防漏题、搜检以防夹带、监考以防偷看、糊名誉录以防关节、内外帘之隔以防串通作弊。
同时,公布称为“闱墨”的被录取人的考试文章,并刊印成书,卖给其他人作范文。
如果被录取人的文章不太像样,不仅拿不出手,而且刊刻出来也会惹祸。
值得一提的是,科举制度作为封建时代先进的选拔人才方法,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存在一千多年不被别的制度所取代,就连周边国家朝鲜、越南等,也模仿中国建立起自己的科举考试系统。
一种制度能够跨越了中国隋唐以后的不同朝代和政权以及东亚不同民族和国家而广泛实行,已经说明它在古代社会具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进人近代,随着东西文化交流的出现,科举制度也被介绍到西方国家。
科举制度标榜的“唯才是举”精神,以及注重机会均等,强调公正、平等的合理内核,被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法等国所吸取,演变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官考试制度,到今天这一制度已成为西方官员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西方学者赞叹古代中国发展了一种精心设计的考试制度,这种制度既是一种教育上的选拔,也是一种甄别最有希望的文官的手段。
美国学者顾立雅也认为,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远不止造纸和火药的发明,现代的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文官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特征,而中国科举制在建立现代文官制度方面扮演过重要角色。
可以明确地说,这是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三、科举制度的极端封闭和守旧僵化使其最终走向消亡科举制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中国古代的骄傲。
它以制度化的方式培养选拔人才,开创了一个古典式的职业文官治理的时代。
可以说,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是辉煌的。
不过,这种辉煌进入近代之后,使人感觉的是落伍和没落。
科举制度毕竟是传统农业社会和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在社会发展相对停滞的时代,科举出身的人才似乎游刃有余,可进入内忧外患的多事之秋,其最致命的弱点就暴露出来:科举制所代表的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根本不能适应近代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如同治、光绪年间,一部分官僚推行洋务运动,相继创办了招商局、电报局等一系列新式企业。
这些企业是要用西方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科举出身的举人、秀才们对这些东西十分陌生,根本无法胜任工作。
而西方的学校正是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它们有小学、中学、大学,学科齐全,各种专门人才辈出。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西式学校显然比科举制度优越。
如果中国还是八股应试、策论取士,新的人才从何而来?再说,西学东渐之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迅速传播,中国的知识分子对此还茫然无知,整天子曰诗云,如何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全面转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政治改革大潮涌动,科举制度因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而遭到有识之士的抨击,“废科举,兴学堂”势在必行。
1895年,北洋大臣王文韶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北洋大学前身),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后来各省也陆续创办了各类新式学堂。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后,清政府实行所谓新政,改革传统官制,大兴实业和开办学堂。
在这种情况下,正式废除科举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