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使动意动用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使动用法

一般的动宾关系是主语发出的动作涉及到宾语,而使动用法却是主语使宾语发

出动作或发生变化。表面上看,结构是一样的,如“孟子朝王”(《孟子·公孙丑下》)和“武丁朝诸侯”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多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当用作使动时,就带有宾语。如:

(1)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3)广数言欲亡,忿恚尉。(史记·陈涉世家)

(4)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其后的宾语有时省略。理解或翻译时,一般要把省略的宾语添加出来。如:(1)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天论)

(2)远人不服而不能来[ ]也。(季氏将伐颛臾)

古代汉语及物动词也有用作使动的,但为数不多。如:

(1)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2)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

(5)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如: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此外,方位名词也可以用作使动。如: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二、意动用法

如前所述,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动词没有意动用法,这是应该注意的。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1)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天论)

(4)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史记·货殖列传序)。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

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稍稍:渐渐。

——“宾客其父”可理解为“以其父为宾客”,即“邑人把仲永的父亲看成宾客”。

三.如何分辨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

形容词、名词可以用作意动,也可以用作使动,它们在结构形式上基本相同,这就有必要区分这两种用法。区别的主要方法是依靠上下文,从语义上进行分析。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这可以分别用格式表示:

使动用法的格式:使+宾语+使动词

意动用法的格式:认为+宾语+意动词(形容词)

把+宾语+当作+意动词(名词)

步骤是先把各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对应着写出来,找出难以理解的地方,然后用活用为动词或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的格式来理解,用哪种活用来理解句子的意思通顺,就说明是属于那种词类活用。例如:

(1)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史记·货殖列传序)

(2)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国语·越语)

这两句中都有“美其服”,先写出现代汉语对应的的意思:

1.使动用法的格式:使+衣服+漂亮

2.意动用法的格式:认为+衣服+漂亮

间①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中间)《醉翁亭记》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口技》

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陈涉世家》

⑤遂与外人间隔(间隔、间断)《桃花源记》

⑥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

1、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⑼不赂者以赂者丧。

2、用来例:⑴有好事者船以入。属予作文以记之。杀之以应陈涉。

3、把,拿,用。例: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⑵以钱覆其口。⑼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4、以为,认为。例: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⑷皆以美于徐公。

5、凭,靠。例:⑴以我酌油知之。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6、按照,依照。例:⑹以次进。

7、根据。例: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例:⑴固以怪之矣。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0、在。例:⑴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⑵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⑶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逆以煎我怀。

12、为。例: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⑵要以不能免。(以:是)

13、通“已”,止。例:无以,则王乎?

14、任用。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