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漫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精神漫谈
作者:曾长隽
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年第10期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提到大学精神,人们往往会想起巴黎大学的顽强斗争精神,波隆那大学对理想主义的孜孜以求精神,以及牛津、剑桥大学不为世风所撼的博大、古典、孤傲和恬静精神。

回顾中国的教育发展史,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汉代的太学及后来的国子监、唐朝开始建立的书院等都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它们虽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之形态,但都担负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鸦片战争后,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向西方国家全面地学习与模仿,中国大学也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

如“北大精神”,蔡元培把它概括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北大精神被认为是爱国主义和学术自由精神。

“清华精神”主要是“挽既倒狂澜,作中流砥柱”的气质和爱国奉献的精神。

可以说,正是“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北大精神的传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的弘扬,才形成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些著名的中国大学品牌。

大学精神使大学在世界变迁中固守自身的追求,一方面传承人类文明的遗产,一方面又不懈地开拓知识和思想的疆域。

笔者认为,大学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即共性的大学精神,是指各类大学普遍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一种精神状态;狭义的即个性的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在其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稳定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立。

”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的灵魂之于身体。

社会学家帕森斯曾说,大学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中心结构,大学教育之良莠足以影响乃至决定一个社会的文化与经济的盛衰。

大学需要精神,大学有了精神才能够凝聚人心,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引领社会文明不断地发展进步。

那么,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讲,大学精神主要包括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

1自由精神
自由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自由,大学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思想的相互碰撞和吸纳,展现一种宽松的氛围,要让各种各样的思想自由地发展,让大学成为真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地方。

二是学术自由,它使得大学成为真正的探究真理的地方。

在学术问题上,应该允许有不同的见解,允许有不同的方法,还允许人们通过认识的
深化不断去修正错误,这就是学术自由的本质所在。

三是言论的自由,言论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言论自由将会使大学校园具有独特个性和批判精神,可极大地活跃大学的学术氛围。

2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从某种层面上说,大学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产物。

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一个有理想、有信念、人格完善、道德崇高、胸怀天下的高素质人才。

3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实践、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它既包括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如一些学者提出的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实证性、客观性等原则,也包括从事科学研究的价值追求,把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作为科学研究的最高价值准则。

在现代大学中,需要大力弘扬的恰恰就是这种追求客观、追求卓越的科学探索精神,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实证精神,用批判的态度审视一切而不盲从权威的怀疑精神。

4创新精神
大学精神的本质是创新。

创新精神是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

创新可以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体现大学的文化气息,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和学术文化氛围。

善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灵魂。

要想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塑造自我、具有个性,没有创新是不行的。

二大学精神缺失的表现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造性人才培育工程,不少高校在创造性人才培养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步伐,有的已取得显著成绩,健康向上的大学精神正在逐步
成长。

但是,应当看到,全国高校的大学精神建设还不平衡,现代大学精神缺失、不彰、衰微的现象还广泛存在。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精神缺失的表现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独立地位的缺失
大学独立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而我国大学尚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办学自主权。

官本位思想在大学盛行,一些人即便没有什么学术地位及成就,但若能够谋得一官半职,也能在职称评聘、工资福利、提拔任用等方面占得先机;另一方面表现为大学对市场的依附。

部分大学成了灌输现成知识的机关和简单技能训练的场所,大学没有去主导社会潮流,引导社会发展的方向,而是陷入对利益的急切追求,这实际上就意味着大学精神的沦落和大学使命的缺失。

2大学学术精神的缺失
随着社会和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变化的趋势。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的学术精神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大学学术腐败现象也常常见于各大媒体,让人痛心叹息。

现在很多大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容易导致教师的学术研究工作缺乏创新精神,学术成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出现急功近利、学风浮躁甚至学术腐败等问题。

此类现象是对大学精神的背离和亵渎,其直接后果是教育思想原创性的消失、精神家园的崩塌、道德底线的溃决、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滑坡。

长此以往,大学作为研究高深学问之所的地位也会受到冲击,导致难以承担其应有的学术使命与社会责任。

3大学功利主义思想盛行
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充斥着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

对于政府而言,盲目扩大大学招生规模,投入大量的资金,发展学校的硬件设施,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文凭的大幅贬值、学生就业困难、专业设置不合理等。

而学生读大学的目的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功利,读书就是为了一纸文凭,最终就是为了谋求一个好的工作。

使得大学生学习期间缺乏了对知识和真理的执着追求,大学教育仅仅是为了生存的目的。

大学组织的学术规范趋于失调,大学内部缺乏竞争、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局面始终难以改善。

这些功利的行为和思想为大学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重建当代的大学精神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曾说:“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

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

”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而且它是一种精神存在。

正因为大学有不朽的精神存在,大学才得以绵延不绝、历久常新。

从历史和实践发展来看,当前我国大学精神之缺失,使我们在研究大学精神之重建时,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坚持政府宏观调控,赋予大学办学自主权
改革大学管理体制,不断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

首先,我们应坚持大学的自治传统,坚守大学的本质精神,通过法律赋予大学的法人资格去获取办学自主权,使大学成为依照社会需求依法自主办学的实体。

在自主和控制之间寻求合理尺度,使政府仅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方式对大学进行指导、服务和协调,给大学自主办学提供足够的空间,使大学的自主管理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相辅相成。

我们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的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合理的尺度,在政府调控与大学自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明确“政府适度调控”与“大学自主办学”相结合的理念,维护大学自主办学权,保障大学的发展符合教育的规律和自身的组织特性。

2提高学术权力地位,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要努力提高学术委员会的权力。

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对学术自由的认同与否十分关键。

大学内部组织机构的合理分层、内部权力体系的有序构成无不依赖于对学术的尊重。

必须在机制层面上充分协调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将大学的行政权力控制在应有范围之内,有效地调整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

要体现大学开展学术研究、培育人才的特点,就必须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赋予学术委员会更多的职能和更大的权力。

合理规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各自发挥作用的领域和范围,使二者在学术管理活动中建立一种有机的分工、合作与制约关系。

3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大学精神的重建创造良好环境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时代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变化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基调。

因此,在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时要认真汲取代表人类社会先进文化成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民族感情、爱国精神。

通过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打造校园文化精品,提升校园文化内容的品位。

力求推出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校园文化项目,形成特色和创造品牌。

总而言之,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当今社会,我国大学精神的失落值得我们每一个大学人深思。

在重建大学精神的漫漫长路上,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全社会的支持与认可,建设高水平大学才能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李文山.中国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演变[J].河南大学学报,2006(06).
[2]李云辉.从大学校训现状论我国大学精神[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1).
[3]王智平.再论大学精神[J].甘肃社会科学,2006(4),
[4]管爱华.论我国大学精神的重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