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1、现在开始上课。
大家好!和大家一起探讨心理健康的话题。
首先恭喜大家进入大学阶段
生活,经过上半学期的学习,大家对大学生活应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眼花缭乱的社团活动、学生会招聘、各式各样的竞赛、征文、演讲、校园歌手大赛、街舞比赛、书画比赛等等为同学们提供了不少展示自己的舞台。
另外还有相对不那么紧张的学习,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远离父母身边,与室友朝夕相处的寝室生活……
同学们应当体会到了大学和高中的一些区别。
大学不是高中。
高中是为了参加高考读大学,那么读大学又是为了什么呢?
2、“为什么读大学?”读大学和没读大学有什么不同?有的答案是为了找工作,改变命运,
长见识,为了赚钱,为了出人头地,为了考研,出国,谈恋爱……我们知道,目标决定结果,如果读大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有用”,那么许多有趣的相对无用的事情就会变得苍白,比如被某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击中,比如感悟我们文明的洪流,比如理解生命,比如眺望永恒的星空,比如谈恋爱(除非你的谈恋爱是功利性质的)。
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
进入大学,这是人生中第一次放下高考的重担,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
同时,这也是人生中最后一次拥有较高的可塑性,能全心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系统的接受教育。
这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期,是把“校园学习”和“进入社会”两个阶段衔接起来的重要时期,是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的时期。
在这个震荡过程中必定包含了那些看似无用,实则奠定了未来基础的元素。
因为这些元素决定了你是谁。
而你是谁决定了你要到哪里去,决定了未来做什么工作,是不是出国或者读研等等。
因此,可以说,读大学就是为了成为你自己。
3、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我想强调一下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性。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
泊桑曾说“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们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流泪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4、那么,有了清晰的目标,为了成为自己,在大学里应该学些什么呢?有人认为大学应该
学七件事:①自修之道:学会学习,不断思考、总结,培养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的自学能力,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除了记住、理解、还要有批判精神和创造力。
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从各个途径吸收知识和方法。
②储备知识:从心理上来看“知识就是力量”是指,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知识能使人不慌乱,是形成大智慧的基础,能提供给人稳定感和自信心。
我要特别强调一下英语。
它是21世纪最重要的沟通工具。
学习好英语,在现代地球村里不管是阅读文献还是对外交流都将如鱼得水。
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尽量阅读原版的英文文本,练习口语和听力,持之以恒的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另外还有计算机网络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等等。
有的同学会觉得这些知识和以后工作未必一致,我建议大家把这些知识看成是磨刀石,只要把刀磨快了,砍什么都不费劲儿了。
③实践贯通:常言道“听到的会忘掉,看到的能记住,做过的才明白”。
④培养兴趣:首先是培养专业的兴趣。
乔帮主说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你的事业。
就算是目前你不喜欢这个专业,但一个专业包含N个领域方向,你完全有可能培养起对某个领域的兴趣。
其次是勇于尝试,培养多样的兴趣。
其实,人对学习的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属于非冲突区的资源,但是我们人为的附加了很多物质刺激。
也就是说,我们探索事物的好奇心是一种本能。
保护这种好奇心,并且有意识地发展它,寻找终生志趣,将会使人生变得有生气。
⑤积极主动:成为你自己,首先就是要让你对你自己负责。
人生是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没有人能替代你的成长。
让大学生活对自己有价值是你的责任,因为大学四年将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积极主
动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追寻兴趣并不断尝试新的知识和领域,热爱生命,勇敢面对人生,以及人生中的一些困难,积极的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如此四年后,你才会觉得不虚此行。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曾说“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⑥掌控时间:掌控时间就是掌控人生。
学会自我管理,学习时间管理技巧,合理的计划安排时间,培养自控能力,分清轻重缓急,规律作息,劳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⑦为人处事:以诚待人,培养真正的友情,正确对待和处理爱情,学会有效的沟通,获得积极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
5、然而,所有的目标都是在心理健康是大前提下的。
因为心理健康对人们的行为准则起着
主导作用,它能够使人正确的对待自己,他人和外部世界,能够客观的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并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为了协助大家达成以上的大学目标,本课程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大家: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6、我们一共有7讲,这是每一讲的节目预告。
7、同时为了保证大家的学习,也有6点简单的课堂要求。
点名:我们这个课虽然不点名,
但我们会通过作业完成情况掌握大家的出勤情况。
如果在统计中有三次没有记录,就意味着你自愿放弃了这次选课,放弃了这个学分,特此说明。
名片牌:不是硬性要求,但是强烈建议。
我们这个课不但是学习知识技能的课堂,也是大家交朋友的平台。
用A4纸制作有自己名字的牌子放在桌前,可以更快的帮助大家互相认识。
大家可以发动自己的创意,在能让人看清楚的前提下,制作自己喜欢的名片牌。
当然,如果你不愿意做,我们也不强求。
但如果有谁没做的话,至少我们可以知道他发出的是一个“不要理我”
的信息,那么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藏起来,为什么要自绝于人民,这个是可以进一步分析的。
课代表:需要一名热心肠的课代表,做一些为大家服务的事情,坏处是可能会占用你一些不多的时间,好处是可以得到锻炼的机会。
请大家自荐,名额有限,欲购从速。
8、考核方式。
期末的考察报告可以从我们的教学内容入手,例如心理健康概况、自我意识、
人际交往、情绪压力、学习心理等等,谈谈昨天的我是怎么样的?今天的我是怎样的?
明天的我是怎样的?为了实现明日的我,我将怎样去努力?以文章的形式呈现,字数不少于1500字。
9、概述:健康的科学概念
10、健康的概念。
没病就是健康吗?
11、健康不仅包括生理,而且也包括了心理,同时还涉及到社会道德方面的内容,是生
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的整体概念。
12、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动态平衡的心理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人们
不仅有安全感、自我状态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外部环境。
它一般可理解为情绪的稳定和心理方面的成熟两个方面。
同时这种稳定和成熟的状态是相对的。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切都在变化的社会中,没有人会有一成不变的精神和情绪状态。
只有将制约人格的各种条件,比如文化程度、工作能力、职业、社会地位、生活演变等很好地协调起来,并能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创造环境,才能称之为心理健康。
13、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试图提出心理健康的划分标准。
……
1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15、心理学家罗杰斯发展了这种自我实现的观点,提出了人格自我理论。
认为……
16、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
自我广延的能力。
能主动、直接地将自己推延到
自身以外的兴趣和活动中,并且有许多朋友和爱好。
人际关系融洽。
能够容忍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容忍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和信念上的差别,与他人的关系融洽,且具有同情
心、亲密或爱的能力。
自我接纳,情绪上有安全感。
能够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对自己有积极、乐观的看法,具有积极的自我意象。
知觉的客观性。
能够准确、客观地知觉周围现实和接受现实,并善于评价情境、作出判断。
专注地投人工作。
具备一定的生产技能和工作能力,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高水平地胜任工作。
现实客观的自我形象。
能够正确理解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别,也能正确理解自己对别人和别人对自己看法之间的差别,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的现状。
统一的人生哲学。
具有统一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能够把他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面向未来,其行为的动力来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
17、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将心理健康归结为爱与工作的能力。
他列出了心理
健康者的共同特点包括以下7点。
……
18、总的说来,目前中外学者、以及心理卫生界普遍接受美国心理学家米特尔曼等人提
出的这11项心理健康的标准。
19、同时,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试图摆脱开标准的束缚,向人们描述展示一个心理健康人
士的特征。
还有目前最先进的健全人格理论。
20、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还有具体的一些标准。
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将大学生心理健
康的标准概括为7点。
1)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的学生珍惜学习机会,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保持一定的学习效率,并从学习中体验到满足和快乐。
2)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
当代大学生应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客观评价自己,既不妄自尊大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也不妄自菲薄放弃发展自己的机会。
3)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
同时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绪所淹没。
表现为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4)人际关系最能反映和体现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把自己变得很可爱,别人愿意接近他,他也乐于与他人交往,同时以一种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与友谊,能与集体协调、能与他人合作。
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5)人格完整是指人格的各个构成要素均得到发展,情感饱满,言行协调一致,具有一定的弹性,整体精神面貌良好。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
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6)环境适应力是指能正确认识环境并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能面对现实,对环境作出客观的评估和分析,保持与社会的良好接触,主动作出调整,及时修正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使自己的言行与社会协调一致。
个体应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
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对应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还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革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是指当代大学生应该是蓬勃朝气、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
探索的,过于老成、过于幼稚、过于依赖都不符合当前的年龄阶段特征。
应具有与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人的一生包括不同年龄阶段,每一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的质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
一个人心理行为的发展,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
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言语举止等心理行为表现基本符合他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特征,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行
为异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1、这些标准都不难理解。
总的说来,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压力的调适能力,
对挑战的接受能力,面对挫折的反应状况以及解决冲突的办法心态等都反应出个人的心理成长发育水平和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影响着一个人对人生的看法,心理健康的人既使遭遇挫败,也能以正向积极的态度处之,不单不会损及其成就感和满足感,反而可使其生活更具挑战性,更激发创造力。
同时,这些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不是死板的法则,更不是歧视他人或自己的工具。
不能凭一时一事就简单的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部健康的结论。
我们要明白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连续动态的过程。
我们也要知道与这些标准有出入,并不等于有错或者有病。
比如“能良好的适应环境”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但有的人需要借由抱着玩具熊才能在新环境中入睡,这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些差异,但这本身并不是错误。
每个人都有权利和别人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可以成为你成长的方向,也可以是你可爱的小特质。
只要你能正确地认识人与社会,学会独立体会其中的艰辛与快乐,并于同行者携手合作,正确对待这一历程中所有积极与消极的情绪,勇敢面对挫折,超越自我,你便能维护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但不是完美的,生活是艰辛的,同时也是幸福的。
只要你愿意去努力,就能够收获健康而亮丽的人生。
22、分组。
纵观所有的心理健康标准,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人和外界的
关系是否良好,特别是与他人的关系。
研究已经反复证实,幸福的关键是“与他人的强联接”。
金钱对幸福感的贡献大概是10%,而与别人的尤其是亲近人的人际关系占到90%。
我们需要他人的亲近,需要长久稳定的关系,我们需要向他人吐露心声,需要归属感,需要给予并接受支持或帮助。
研究发现,如果你有5个或更多的可以与其讨论重要问题的朋友,那么你更有可能拥有幸福感。
为了让大家都立马体验到这种幸福感,我们现在开始分组。
……大家可以简要的介绍自己,比如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什么专业等等。
请组长记录每个小组成员的姓名、学号。
待会儿会请志愿者来介绍自己的小组成员。
(志愿者课后报名字加分)
23、现在我们都从属自己的组织了,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认识一下我们的小组成员。
滚雪球交换5个信息……可以合成一句话,比如:我叫陈娟,我来自重庆,我现在在XX学院XX专业,我喜欢看书,我的优秀品质是真诚。
抽查:……
24、好,现在我们再来强化一下小组的概念。
请各小组人员手拉手坐好,待会在念游戏
口令时,按顺序集体起立。
举例……(最后优胜三组由组长记名字上交加分)
25、我们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人不可能时时都处在最佳
的心理健康状态。
那么,不在状态怎么办?有时、偶尔心理感个冒怎么办?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我们一起来看看。
……生理感冒我们都很熟悉了,因此不会慌乱,即使很难受也可以忍受,但是心理感冒我们是不是也能应付自如呢?
26、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什么是心理亚健康。
心理亚健康从心理健康连续谱上可以
看到,它仍然属于心理正常的范围,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之间。
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病的也只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
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各项体检指标均显示正常,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也无法证明其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与健康人相对却又显得状态欠佳。
27、处于心理亚健康的人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生活质量差、工作效率低、极易疲劳,反
应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等,许多人有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睡眠不佳、腰酸腿疼、疲劳乏力等不适。
美国心理学家梅尔杰斯为亚心理健康者的心理画像是:情绪低落、自卑失助、放任冲动、角色混乱。
28、通常心理亚健康有7大信号。
当出现这些信号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了。
29、发现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怎么办?三个应对办法
30、自知:重视并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断的探索自我,发现自我,理解内心的
状况,发现与过去的关联,摆脱内心的禁忌,达到对自己的宽容和悦纳,从而得到内心的自由。
这本身就是心理治疗所做的事情,心理治疗的核心就是助人自助。
31、心情温度计测试。
心情是幸福的温度计,心情是你立马就能够知道的,虽然心理健
康有许多指标,但如果心情有困扰至少就表示你现在不太幸福了。
32、测试结果解释。
一个人有心理困扰一点都不可耻,相反的我能够发现和意识到,这
就是一种进步和成长,并且我勇于面对,理解自己,找到改变自己的力量,找到应对之道,这种进步的动力就是一个人的生命精彩之处。
33、所谓自助,其关键是心理调节,心理调节的核心是善待压力。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在
某种意义上,生活中最重大和最重要的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我们无法解决它们,只能在成长中超越它们。
因此压力是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学会有效地处理压力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个体从面临压力到解决问题要经历冲击阶段(压力来临之初出现的眩晕、不知所措、惊恐状态)安定阶段(冲击之后的恢复阶段)和解决阶段(直接面对压力,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除了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积极寻求问题解决从根本上消除压力之外,还可以凭借两种心理调节机制以缓解压力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自我调节机制和社会调节机制。
34、运用自我调适机制,首先是要识别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且理解情绪背后的意义。
这
也是情商的一部分。
比如愤怒,愤怒总是让我们充满力量,但愤怒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伤心。
但如果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在伤心,那么这个伤心就会不断的找不同途径表达出来。
在技巧方面,有许多方法可供选择。
35、运用社会调适机制可求助于朋友、亲人、专业机构、心理医生等。
在现在这个信息
化时代,只要有心求助,总是会有许多选择的。
36、下面是广告时间
37、中心依托七个一:1、一个网页
38、2、一个社团
39、3、一次心理普测
40、4、一次讲座
41、5、一次大型活动
42、6、一份报纸
43、7、一个咨询室
44、咨询室值班表
45、什么情况下适合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治疗服务?总的来说,凡是想要获得帮助、支
持、改变或指导时,都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治疗资源。
目前心理咨询和治疗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的心理咨询形式和规模都有逐渐与国际接轨的倾向。
“去看心理医生就是有病”的观念早已被人抛弃了,应该是“是看心理医生的都是爱自己且对自己负责的人”。
心理咨询是一个主动求助的自我改变历程。
人们主要可以从社会专业机构、医院和高校这三种途径寻求心理服务。
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心理治疗的观念逐渐由医学模式转变为成长发展模式,不再满足于被简单的开药,因而以谈话形式为主的心理咨询受到了欢迎。
真正的心理咨询,不是吃药、不是聊天、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协助一个人完善其对自我的理解,一种对于自我具有关心、好奇和喜爱的自我接纳。
起作用的,也许就是心理咨询师发自内心的关注的目光,用这种目光去同理另一个人灵魂的困境,这一目光也最终会使得来访者再次发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与社会专业机构相对昂贵的治疗费用相比,高校为本校大学生们提供的是完全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
因此
我建议大家在大学四年期间珍惜这个机会,去尝试一下,尝试一下坦然开放自己的心灵,尝试一个源自内心的也许是缓慢的但坚固的创建性成长过程。
46、具备了自知与自助的能力,推而广之就是助人。
虽然我们都知道,心理痛苦可以寻
找心理咨询治疗服务,各种心理疗法给我们提供了改变的机会,能够帮助我们打破禁锢,让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但是真的要走进心理咨询室,处于困境当中的很多人,内心仍有挣扎和犹豫。
因此,我们应当营造一种和谐包容的氛围,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以便获得更多科学有效的应对选择。
47、有一种特殊情况,关于心理危机的应对和处理。
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
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
包括自然灾害、家庭重大变故(父母离异或亲人伤亡等)、身体发现严重疾病、性侵害、感情受挫、严重人际冲突、严重学习压力(包括学业经济压力)等等,都属于心理危机的范畴。
通常具有心理刺激强度大、情绪反应强烈且有伤害性、出现认知障碍及行为失控倾向的特征。
而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防止过激行为,如自杀、自伤、或攻击行为等。
促进交流与沟通,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使之尽快摆脱困难的系列措施。
同时,危机的成功解决在个体对现状的把握,对自我的评价,对所经历的危机事件的重新认识以及学到的应对策略与手段,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48、自杀干预。
自杀是一种复杂的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一般是在经历强大的心理
刺激后所激发的内部冲突所导致的。
当一个人出现了自杀念头后,求生的本能会使他陷入“生死抉择”的矛盾冲突之中。
大部分想要自杀的人会在这一阶段,直接或间接地发出一些信息,这可视为他内心痛苦挣扎的求救信号。
他希望有人倾听、在意自己的心声,希望听者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例如,在言语线索上,有自杀意图的人在说话时,会有“我不在了,也没有人会在乎的”“我再也不想活了”“我很难过,真想放弃一切算了”等间接或者直接的陈述。
他会经常与人谈论与自杀有关的话题,探讨各种死亡、死亡的方式、对死亡的看法、死后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会在日记等文字中流露出自杀意图。
在行为线索上,有自杀意图的人会开始逃学、旷工;有突然或者明显的行为改变,与平时的表现反差过大;把自己心爱的、有价值的东西扔掉或转赠给别人;与平日的朋友断绝来往,或者访问、打电话给关爱他的人,说告别性语言;甚至留下遗嘱。
如果这个人不再谈论自杀,情绪平静了下来,千万别放松警惕,以为是他的心理状态好转。
很可能是因为他已经不再犹豫,决定自杀;或是为了摆脱旁人对其自杀行为的阻碍和干预,而进行的掩饰。
49、当捕捉到这些信息之后,怎么处理呢?首先,1.给予高度关注,并告诉处于危机状
态的同学你很担心他,鼓励他倾诉;询问他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或困难,以及给他带来的影响,鼓励他向你或任何其他值得信任的人谈心,提出建议到心理健康机构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2.直接提问,是否正在考虑自杀,若是,是否有自杀计划;不要害怕与想自杀的人讨论自杀,事实上这样做反而可以使想自杀的人愿意花时间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控制;3.不要承诺保守秘密,要尽量取得他人的帮助以便与你共同承担责任。
如果当事人对寻求专业帮助心怀顾虑,应多花时间倾听他的担忧,告诉他所面临的困境是能有所改变的;4.不与之争辩自杀的合理性,不评判也不表示惊讶,只表达“你需要帮助”,使他们确认,他们的自杀企图是真正紧急的,而这种紧急状况迟早会过去。
建议他们不要期盼这种紧急状况马上消失,一般自杀危险通常持续24-72小时。
而且有必要告诉他们,解决的办法是一步一步,一天一天进行的。
无论什么时候,自杀企图变得强烈时,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