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医师培养标准

合集下载

康复医学技术专业人员分级职责和能力建设标准

康复医学技术专业人员分级职责和能力建设标准

康复医学技术专业人员分级职责和能力建设标准一、概述康复医学技术专业人员分级职责和能力建设标准,是指在现代医学技术条件下,对康复医学专业人员进行职责和能力建设的分级管理和规范,以确保康复医学技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康复医学技术专业人员包括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等不同岗位的专业人员。

他们在康复医学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对残疾人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康复医学技术专业人员进行分级职责和能力建设标准的规范,对于提高康复医学技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分级职责和能力建设标准1. 康复医师康复医师是指具有相关专业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经过规范培训和考核合格的医学专业人员。

康复医师的分级职责和能力建设标准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专业知识和技能。

康复医师应具备良好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熟练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术,能够独立开展康复治疗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2)临床技术能力。

康复医师应具备良好的临床技术能力,能够对康复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制定科学的康复治疗方案,并能够有效地开展各种康复治疗手段和技术。

3)继续教育和培训。

康复医师应具备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意识,参加相关的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2. 康复治疗师康复治疗师是指具有康复治疗专业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经过规范培训和考核合格的康复专业人员。

康复治疗师的分级职责和能力建设标准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专业知识和技能。

康复治疗师应具备扎实的康复治疗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康复治疗方法和技术,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设计和实施。

2)患者交流能力。

康复治疗师应具备良好的交流技巧和患者关系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的效果。

3)团队合作能力。

康复治疗师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能够与其他医疗人员进行有效的协作,共同为患者的康复服务。

教学能力比赛_康复治疗_《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能力比赛_康复治疗_《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xxxxxxxxxx》
xxxxxxxxx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目录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3)
二、入学要求 (3)
三、修业年限 (3)
四、职业面向 (3)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4)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8)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39)
八、实施保障 (40)
九、毕业要求 (45)
十、附录 (46)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二、入学要求
三、修业年限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模块
(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三)公共基础课程(四)专业课程9. 作业治疗技术
教学要求:
(1)素质目标:(2)知识目标:
(3)能力目标:
10. 言语治疗技术
11.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12.常见疾病的临床康复
13. 儿童康复
14. 社区康复技术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八、实施保障
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配置与要求
(二)教学设施
1.内实践教学条件配置与要求
2.校外实践教学条件配置与
(三)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五)学习评价
(六)质量管理
九、毕业要求
1.证书要求
2. 学分要求
十、附录
1.教学安排进程表
2. 人才培养方案变更审批表
敬请指正
第11页。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康复医学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康复医学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康复医学科评分标准(征求意见稿)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辽宁省二级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标准(试行)

辽宁省二级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标准(试行)

辽宁省二级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标准(试行)为加强我省二级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中医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标准。

一、建设目标在中医康复(医学)科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建设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功能评定和康复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二、基本条件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康复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一)科室设置1.康复门诊:开设独立的康复门诊,设置候诊区、康复诊室、康复治疗区。

2.康复病房:有条件的可设置病房,床位数不低于15张。

3.康复评定室:至少包括运动平衡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言语吞咽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等项目。

4.康复治疗室:至少设立传统康复治疗区、运动疗法区、物理治疗区、作业治疗区等,有条件的可设立言语治疗区。

科室设置要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二)专业设置至少设置脑病康复单元、骨关节病康复单元,有条件的可设置儿童康复单元、老年康复单元、疼痛康复单元等。

(三)场地要求1.开设康复病床的,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10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2.康复治疗室总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

3.科室建筑设施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相关标准。

4.从事中医灸法治疗房间应当设有排风设备。

(四)设备配置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

1.评定设备配备运动平衡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言语吞咽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设备等。

2.治疗设备配备针疗、灸疗、罐疗、刮痧、推拿等设备,可以选配中药外治、中医磁疗、中医热疗等设备。

3.急救设备至少配备吸痰器、简易呼吸器、供氧设备、抢救车等。

(五)制度管理1.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

2.制定康复操作流程、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方案与诊疗设备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康复医学亚专科科目设置准入条件》团体标准解读

《康复医学亚专科科目设置准入条件》团体标准解读

《康复医学亚专科科目设置准入条件》团体标准解读■ 曲 冰1 郑洁皎1* 马燕红2(1.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摘 要:康复在实现全民“健康全覆盖”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我国康复学科飞速发展,以此为基础的康复医学亚专科也已初具雏形。

为规范康复医学亚专科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上海市康复医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发布团体标准《康复医学亚专科科目设置准入条件》。

文件从康复医学设置命名方法、设置形式以及准入条件细则方面对康复临床亚专科设置进行规定。

关键词:康复,康复医学亚专科,标准化,康复人才培训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14.025Interpret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 Standard“Requirements for EntryCriteria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ubspecialty”QU Bing 1 ZHENG Jie-Jiao 1* MA Yan-Hong 2(1.Huado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2. Shanghai 6th People’s Hospital)Abstract: Rehabilit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alization of "Health Coverage" for the masses. In recent years,rehabilit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 and the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ubspecialty based on it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ubspecialty and ensure medical safety, the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of Shanghai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ssociation issued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Standard " Requirements for Entry Criteria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ubspecialty ". It regulates the setting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ubspecialty from the aspects of naming method, setting form and access conditions.Keywords: rehabilitatio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ubspecialty,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of rehabilitation talents标准评析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应对”重点专项“基于区块链的老年主动健康智能照护平台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20YFC2008700)、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卫生健康政策研究课题(定向委托)“康复医学亚专科设置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21HP19)、华东医院院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H1160)研究成果。

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各县区卫生局、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站),市直管各医疗卫生单位:现将卫生部制定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卫医政发〔2011〕31号)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卫医政发〔2011〕47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六月六日附件1: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置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科室名称统一为康复医学科。

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

第五条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诊疗场所、专业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复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综合医院应当根据医院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作好准备。

第七条综合医院应当与专业康复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综合医院应当采取适宜技术开展以下康复诊疗活动:一、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运动及步态分析、平衡测试、作业分析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心理测验、认知感知觉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

康复科临床教学计划

康复科临床教学计划

康复科临床教学计划康复科临床教学计划一、总体培养目标和基本培养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具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实际需要和《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为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1.坚持德育领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志愿为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爱岗敬业、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注重智育提高学习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创造品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近专业工作的能力与素质。

3.促进身心发展学习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理论教育和基本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素养,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部门等从事医疗、预防、科研和康复医学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的诊治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下列知识和能力:1.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中医学基础知识;2.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3.具有对常见的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4.康复预防与评价的基本技能;5.康复治疗的原则和初步处理技能;6.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康复医师培养与素养

康复医师培养与素养
吴宗耀教授 2013 ISPRM
三、中国康复医师培养历程(三阶段)
第一阶段
• 1980-1989年,当时国内康复医师主要是理疗科、针灸科医 师,掌握现代康复医学理论的康复医师人数极少。为了推广现代康复
医学的理论与技术,卫生部确定中山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为首批
康复医学进修基地。 • 1982年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率先设立了康复医学教研室,举办康复 医学师资培训班。 • 1983年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合作,在河北省人民医 院举办康复医学培训班。 • 1989年WHO 与卫生部联合在武汉同济医科大学举办1年期康复 医师培训班,来自其他专业的医师经培训后成为康复医师。
建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相继以五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培 养康复医师,毕业后分配到康复医学科,经过在职培训,成为第二代 康复医师。但各家医院对康复医师的培训时间长短不一、培训的内容 及考核标准也不统一。
第三阶段
• 2010年之后,全国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制定了全国统
一康复医师培训标准和考核评估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或五年制康复治 疗学专业的毕业生先到康复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经过三年规范化培训,
症和使用注意事项;在本阶段的后期进行临床康复的深入培训,进一 步打好临床康复的基础,提高对各类常见伤病、疾患和残疾的康复评
定与康复治疗的能力。
• 本阶段结束时达到康复医学科专科医师准入的水平。初步掌握本专科 临床研究和教学的方法。了解康复治疗组的工作特点。
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训目前存在的问题
• 全国许多医院相继开始康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各有所
阅读参考书刊
1.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出版社.2003年 2.缪鸿石主编,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一、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应当符合«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能开展康复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活动。

(一).按照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要求设置康复医学科。

有康复诊疗指南/规范。

康复医师对每个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开展了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

c1.按照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要求设置康复医学科。

2.制定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的康复指南/规范。

3.康复医师对每个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4.开展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

5.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病人及家属、授权委托人共同落实。

b.符合c,并1.科室对康复计划落实情况有自查、评价,有改进措施。

2.职能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a.符合b,并满足临床患者康复的需要。

(二).住院患者康复治疗:c1.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

2.住院患者的康复治疗由康复医师会诊,根据患者的病情与与主管医生共同商定治疗计划/方案。

3.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专业人员实施。

b.符合c,并1.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临床科室,与科室建立协作的工作模式,为需康复治疗的患者,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

2.职能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a.符合b,并1.满足住院患者的康复需要。

2.康复治疗记录真实、准确、完整,病历记录合格率100%。

二、康复治疗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实行康复评定,并给予规范的治疗、指导。

(一).康复治疗训练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康复治疗师)作者:卫生部科教司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康复治疗师)ﻫ一、概述康复治疗师就是在康复医疗机构工作、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得专业技术人员。

康复治疗师得主要职责就是在综合得康复治疗中,为患者进行物理治疗与作业治疗,促进其康复、主要任务为使用身体运动与各种物理因子(电、光、热、冷、水、磁、力等)作为治疗手段,进行神经肌肉与骨关节运动功能得评估与治疗训练以及减轻疼痛;又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手工艺治疗、认知训练等作业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细致功能、认知功能、家居及社会生活能力等得评估与治疗训练,促进身心康复,重返社会,改善生活质量。

ﻫ康复治疗师属医学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不属医师范畴、ﻫ二、学历要求要求大学康复治疗专业专科以上(含大专)毕业,取得相应得高等教育毕业文凭。

大专学历应为高中毕业后经过大学本专业得专科(三年制)学历教育;大学本科学历应为高中毕业后经过大学本科本专业(四年制)学历教育,取得理学士学位。

三、人文素质1、具有正确得专业思想。

对本专业得性质、作用与价值有较明确与深刻得认识,愿意以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人民服务,提高群众得健康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2。

具有人文关怀精神。

遵守行业得道德行为规范,有良好得医患关系。

3、具有务实、严谨得科学态度。

对工作负责,有计划有条理,精益求精,对人对事正直、诚实。

ﻫ4.具有良好得心理素质。

对患者有同情心与耐心,充分理解患者得痛苦与困难,设法帮助改善;新生患者,鼓励其充分发挥潜能,促进康复。

ﻫ对工作中得困难与问题有创新精神。

为解决康复治疗中得难题不断钻研,进行技术革新。

对集体与同事有敬业乐群精神。

能与同事合作共事,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5。

具有较强得法纪意识、遵纪守法,能遵守有关医疗工作及康复治疗有关制度与法规、四、理论知识ﻫ1。

具有本专业基础学科得基本理论知识(人体解剖学、运动学、生理学、人类生长与发育等)、2、具有康复医学及现代康复治疗学得基本理论知识,并且较系统与深入地掌握物理治疗学与作业治疗学得基本理论。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教育类型及层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层次:高职二、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三、学制三年四、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传统和现代康复理论与技术,能在各级基层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中心)、工伤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机构康复部(社区康复站)和疗养院、民政康复中心、残联康复中心、假肢矫形康复中心、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养老服务机构和残疾人用品服务站、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服务与教育)、体育运动队、民办儿童脑瘫康复中心和自闭症康复中心等部门从事康复治疗技术的专业人才。

五、职业范围、就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具体情况可增减)六、培养规格及课程体系:知识、素质、能力结构表七、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具体情况可增减)八、专业核心课程简介:介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时数、前后续课程等(一)《康复医学基础》本课程主要包括康复医学相关概念、发展史、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作用,工作内容、方法与服务方式以及社区康复组织实施等内容。

因本课程的内容既与基础课程相联,又与其他专业课程相续,故教学过程中应督促学生掌握好本课程知识,顺利实现由基础课程学习过渡到专业课程学习。

建议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旨在使学生入学时就形成比较明确的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基础课程的热情。

(二)《康复评定技术》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康复评定概念、评定原理、评定方法与程序、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协调能力评定;反射检查、步态分析;心肺功能、代谢能力、认知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职业能力评定;疼痛评定、生活质量评定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方法以及骨关节系统疾病综合评定、神经系统疾病综合评定、心肺系统疾病综合评定等.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康复评定理论和技术。

(三)《运动疗法技术》本课程主要涉及运动疗法的基本理论及常用治疗技术,包括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关节松动技术、肌力和肌耐力的训练、平衡与协调功能训练、体位与转移训练、步行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各种运动治疗技术及神经生理学疗法中的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等. (四)《作业治疗技术》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作业治疗的概念、目的、特点、分类、对象、评估方法及感知技能训练、运动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工作与职业技能训练、工艺与园艺疗法、压力治疗、认知技能训练、作业治疗用具及辅助设备的使用等,培养学生作业功能评定和实施作业治疗的能力。

康复科规培培训计划

康复科规培培训计划

康复科规培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康复科规培培训旨在培养具有临床康复知识和技能的医生,使其能够在医院康复科工作,提供优质的康复医疗服务。

通过培养,使医生能够深入了解康复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掌握康复治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康复科的学科建设水平,增强医院的康复医疗服务能力。

二、培训内容1. 理论知识培训:包括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和方法等内容。

2. 临床实践培训:包括对病人的康复评估、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康复治疗技术的培训等。

3. 科研训练:包括科研基本素养培训、学术写作能力培训等。

4. 教学技能培训:包括医学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教学实践的指导等。

5. 培训指导:由有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的专家教授进行培训指导。

三、培训对象规培医师以内科、外科等相关专业的住院医师为主要培训对象,也可以接收来自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等学员。

四、培训时间康复科规培培训为期3年,包括2年临床培训和1年科研训练。

每一年度的培训安排如下:1. 第一年:主要进行基础康复医学理论的学习,临床实践的培训,科研素养的提高,学院教学技能的培训。

2. 第二年:主要进行临床实践的进一步培训,包括康复评估、治疗计划的制定,康复理疗技术等。

3. 第三年:主要进行科研项目的实施,相关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发表等,同时进行教学技能的提高。

五、培训方式1. 理论知识培训:通过医院康复科主任的授课、病例讨论等形式进行培训。

2. 临床技能培训:对照《临床康复医师技能培训大纲》,进行规范的培训授课和临床技能操作培训。

3. 科研训练:根据院内的科研项目,由相关专家组织进行培训。

4. 教学技能培训:通过康复科主任进行教学实践指导以及定期组织的教学能力培训。

六、培训指导与考核1. 培训指导:培训期间,每位规培医师有一名专门的导师进行指导、辅导和培养,并在医院培训委员会的领导下定期进行评价。

2. 考核评价:分为每年两次的培训评价、临床技能考核、科研成果评定、教学能力评价等。

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
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为了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确保患 者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康复治疗。本演示将介绍该培训的内容和目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义
规范化培训通过提供标准化的教育和培训,确保住院医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患者 提供高质量的康复医疗服务。
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和目标
理论知识
包括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评估方法和治疗 技术。
临床实践
培养医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技巧,提高诊断 和治疗能力。
团队合作
培养医生在多学科团队中的合作与协作能力。
研究与创新
鼓励医生参与科研项目,推动康复医学的发 展与创新。
培训方法和过程
1
实践训练
2
在临床实践中跟随导师,学习诊断和
培训结果和成效的评估
通过对培训后医生的综合评估,可以了解培训的效果和成效,为进一步改进培训提供参考。
规范化培训的展望பைடு நூலகம்发展
未来,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不断完善和发展,适应医疗技术和患者需求的变化,并推动康 复医学的进步。
治疗技术。
3
理论学习
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学习康复 医学的理论知识。
病例讨论
与导师和其他医生讨论病例,分享经 验和学习。
培训课程的设置和安排
课程名称 康复医学基础 康复评估与诊断 康复治疗技术
培训时间 3个月 2个月 4个月
培训中的评估和考核
培训过程中会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估,包括理论知识测试、技能考核和病例分析。医生需达到一定标准 才能通过考核并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医康复技术(720408)二、入学要求一般为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三、修业年限 3年四、职业面向动词(verb的缩写)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德育人,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康复居民服务、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

(二)培训规范1。

素质(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重视医德,自觉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隐私。

(3)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相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

(四)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公众健康利益为己任。

(5)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6)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

(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与康复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周到的康复服务。

2.知识(1)掌握必要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传统文化优秀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知识。

(3)掌握中医、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掌握中医康复的基本理论。

(4)掌握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疾病总结等现代医学基础知识,掌握康复技术基础理论。

(5)掌握经络的基本理论,十四经的循行路线,起止点,常见的定位和主治。

(6)掌握按摩疗法、艾灸疗法、拔罐疗法、刮痧疗法、情绪调节、娱乐疗法、传统物理疗法、传统运动疗法等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知识。

(7)掌握康复评估技术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运动治疗等现代康复技术的基础知识。

(8)掌握一定的中医养生、健康管理、社区康复、康复心理学、人际交往等知识。

(9)掌握临床康复的相关知识。

康复医学科市级重点专科评分标

康复医学科市级重点专科评分标

康复医学科市级重点专科评分标康复医学是一门旨在帮助人们恢复身体功能、减轻残疾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学科。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康复医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市级重点专科评分标准是评估康复医学科室在医疗水平、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以下是关于康复医学科市级重点专科评分标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医疗水平评分标:1. 专科技术:门诊设有康复医学专科,并配置具备相关专业资质的医务人员,如康复医学医师、康复护师等。

2. 医疗设备:科室锐意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康复医学设备,如电动床、康复健身器材、电刺激治疗仪器等。

3. 医疗服务:科室提供完善的康复医学服务,包括康复评估、康复治疗和健康指导等,满足患者康复需求。

4. 临床质量:科室具备较高的临床质量控制能力,如严格执行康复治疗方案、定期复查患者康复情况等。

二、科研成果评分标:1. 科研项目:科室主持或参与国家及地方级科研项目,如康复医学相关研究,康复技术创新等。

2. 科研成果:科室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了一定数量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或获得专利技术等。

3. 学术交流:科室组织或参与康复医学学术会议、康复医学讲座等,提高科室学术影响力。

三、人才培养评分标:1. 人才队伍:科室具备一支高效、协作、专业的康复医学人才队伍,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2. 培养计划:科室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如培养专职康复医学医生、护士等,并定期进行培训。

3. 培养成果:科室积极投入人才培养,已培养了一批具备较高康复医学水平的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维护与服务评分标:1. 社会服务:科室积极参与社区康复服务,组织康复知识培训、康复活动等,提供公益性康复服务。

2. 病友关怀:科室重视病友关怀,建立病友支持群和互助交流平台,提供心理和社交支持。

3. 宣传与推广:科室积极宣传康复医学知识,加强公众对康复医学科室的认知和了解。

以上是关于康复医学科市级重点专科评分标的参考内容。

21滨州医学院-本科-医学-四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方案

21滨州医学院-本科-医学-四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方案
小计
课程 开设 性质 学期 学分
1 1.5
2
1
3 1.5
学时
24 16 24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24 16 24
4
3
48 48
1
18 18
2
2
+2
+2
4
2
+2
+2
1
1
16 16
1
3
60 30 30
2
3
64 32 32
必修 3
3
64 32 32
4
3
64 32 32
1
1
30
2
28
2
1
32
32
3
1
32
32
医学影像学(含核医学) 物理治疗评定学 人体生物力学 物理治疗基础 针灸推拿学 言语治疗学介绍
1 2 3 4 5 6 1 2 34 5 67 8 912 3 4 5 6 7 8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04204102 1604203301 1604203201 1604206101 1604206103 1604204402 1604203701 1604203002 1604203501 1604203601 1604203101 1604204502 1604203901
16042046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医学科医师培养标准康复医学科细则
康复医学科是使用各种康复治疗手段,促使各种原因导致身心功能障碍的伤病患者和残疾者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功能得到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专科。

它针对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疾病后身体功能、个体活动功能和社会参与功能的改善。

康复医学科包括:神经康复专科;骨关节康复专科;心肺康复专科;慢性疼痛康复专科等亚专业,还包括儿童康复、老年康复等亚专业。

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3年,通过培养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康复医学亚专业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
通过3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受训者掌握本学科常见的伤病和/或残疾的功能评定、康复治疗方法,掌握
相关学科的临床诊疗基础知识,能独立从事本专科临床康复的诊治工作,初步了解本专科临床科学研究和教学的方法,并学会康复医疗组的管理方式。

二、培养方法
第1年在相关临床科室轮转,重点了解并熟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和内科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关临床轮科培养的时间安排
轮转科室名称时间
神经内科 3个月
神经外科 1个月
骨科(包括脊髓损伤) 4个月
心内科 1个月
呼吸内科 1个月
内分泌科(重点糖尿病) 1个月
风湿病科 1个月
总计 12 个月
注:上述轮转时间和顺序,各培养基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不能缺项
相关临床轮转培养1年结束,经执业医师考试合格后进入康复医学科专科培养,时间为2年。

重点培养专业为康复治疗学、临床住院康复(包括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内儿科康复等)及康复医学科门诊(包括疼痛、肌电生物反馈等)。

康复医学科专科培养的时间安排
分类时间
物理治疗 3个月
作业和言语治疗 3个月
神经康复 6个月
骨科康复 6个月
内儿科康复 3个月
康复门诊 3个月
总计 24个月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第1年,在相关临床科室(12个月)。

1.神经内、外科(4个月)
掌握:脑和脊髓损伤神经科常见病的定位、定性诊断临床治疗要点;神经科物理检查;基本掌握神经科常见病CT、MRI读片、肌电图分析。

熟悉:神经科常用药物;神经疾患合并症和并发症的防治。

神经科轮训期间要求诊治的病种及例数
病种例数(≥)
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脑栓塞、TIA等) 20
颅脑外伤 8
周围神经病(包括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4
脊髓疾患(包括脊髓损伤,急、慢性脊髓炎、,脊髓蛛网膜炎等) 2
帕金森氏病 2
老年性痴呆 2
肌电图(老师指导下操作和作出报告) 4
2.骨科(4个月)
掌握:各部位的骨折、截肢、手外伤、关节置换术、颈椎病、腰椎间盘病变、脊髓损伤等的临床诊治与处理。

熟悉:骨科物理检查,熟悉常见骨科疾病的X线片、CT、MRI读片。

了解:骨科常见病(关节置换、颈椎病、椎间盘病变)的手术指征、手术前后的处理原则。

骨科轮训期间要求诊治的病种及例数
病种例数(≥)
颈椎病 10
腰椎间盘病变及其它下腰痛 10
骨折(各个部位)8
脊髓损伤 6
手外伤 5
关节置换术 3
截肢 2
3.内科(4个月)
掌握内科常见病的临床检查、诊断及医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其中必须掌握的内容:
(1)心内科:高血压病诊治原则、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心律失常的处理,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及常见疾病的心电图诊断,心肺复苏技术。

(2)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3)内分泌科:重点是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原则。

(4)风湿科: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内科轮训期间要求诊治的病种及例数
病种例数(≥)
高血压病 10
冠心病 5
心律失常 3
COPD 4
糖尿病 4
骨关节炎 4
类风湿性关节炎 2
强直性脊柱炎 2
相关技术操作培训
操作技术名称例次(≥)
心电图阅读 6
心肺复苏技术 2
(二)第二、三年在康复医学科内专科培训。

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康复医学专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病历的特点,能完整的收集病史,做好功能检查和测评,书写病历;掌握本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并熟悉常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假肢和矫形器装配的特点、适应症和使用注意事项;在本阶段的后期进行临床康复的深入培训,进一步打好临床康复的基础,提高对各类常见伤病、疾患和残疾的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的能力。

本阶段结束时达到康复医学科专科医师准入的水平。

初步掌握本专科临床研究和教学的方法。

了解康复治疗组的工作特点。

1.康复治疗科(6个月)
康复治疗科技能训练的安排
名称时间
物理治疗 3个月
作业和言语治疗 3个月
2. 神经康复(6个月)
掌握神经康复评定的基本原则、方法;能够制订完整的康复医疗计划;掌握康复治疗的手段和方法。

神经康复专科技能训练的安排
疾病名称康复例数(≥)
脑血管病 20
周围神经疾患 5
颅脑外伤 8
3. 骨科康复(6个月)
掌握骨科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骨科康复专科技能训练的安排
疾病名称康复例数(≥)
腰椎间盘病变 10
颈椎病 10
脊髓损伤 5
骨折 5
手外伤 5
周围神经损伤 4
截肢 2
关节置换术 2
慢性疼痛的康复可结合骨科康复专科技能训练安排进行。

4. 内、儿科康复(3个月)
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的基本原则、方法,能够制订完整的康复医疗计划及治疗方法;掌握儿童脑瘫康复的评定、康复计划制订的原则和康复治疗方法。

专科医师内儿科康复专科技能训练的安排
疾病名称康复例数(≥)
高血压(不同类型) 4
冠心病(不同类型) 4
COPD 2
糖尿病 4
风湿性关节炎 6
脑瘫(不同类型) 6
5. 康复门诊(3个月)
掌握神经科、骨科、内儿科常见疾病的门诊康复评定和治疗;掌握疼痛康复的评定、康复计划制订的原则和康复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神经阻滞治疗和各种类型疼痛10例);掌握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方法(操作3例);掌握假肢佩带的原则和方法,能开出假肢、矫形器处方(不同类型5例)。

通过参加医学临床及康复临床实践,在康复医学培训期间,受训者必须掌握广泛的基础和临床知识、技术、经验和适当的能力。

熟悉常见疾病的医学诊断处理,稳定病情以创造强化康复的条件,掌握康复评定方法,制订出完整的康复医疗计划,并能带领整个康复医疗组实施康复处理,达到预定的康复后果。

(三)课堂学习
1. 时间:培养基地每周应为全体受训专科医师开设下列课程。

表10 受训医师后2年期间参加课堂学习的数量要求
教学内容时间
病例讨论会 2小时/次
文献报告会 2小时/次
小讲课 0.5小时
科研讨论会
科技论文和科技英语写作 1小时/次
专科医师理论课
高级康复医学专业课 2小时
2.讲课、自学和临床实践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康复医学相关的物理学和发展史;
(2)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心肺系统、疼痛等的功能评价;
(3)确定残疾的水平;数据的采集和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的解释;
(4)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等康复治疗技术的应用;
(5)注射技术、肌电生物反馈技术等的应用;
(6)为假肢,矫形器,轮椅、移动设备,特殊床和其它辅助设备设定处方;(7)掌握神经心理学、一般心理学和职业能力的测试及方法;
(8)在治疗室或实验室,熟悉康复医疗设备的安全、保养、实际操作;
(9)儿科的康复;
(10)老年病的康复;
(11)运动医学的康复;
(12)残疾的预防;
(13)康复管理;
(四)较高标准
(1)应对本专业国内、外的近三年进展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能独立指导和带领康复医疗组完成整个康复计划,取得良好的康复后果。

(3)外语(英语)应达到六级。

(4)能进行医学院本科或相应水平的教学。

(5)能参与本专业相应的科研工作,撰写杂志论文1篇。

(6)最终应有以上五个方面上级专家的证明文件或考试成绩。

(7)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网络,阅读因特网上的文献资料。

四、阅读参考书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主编,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华夏出版社,1998 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华夏出版社.2003年
缪鸿石主编,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DeLiSa JA.Rehabilitation Medicine.Principles and Practice,3rd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 Raven,1998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国临床康复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亚专科培养阶段(第4年)待制定
参与制定本细则人员
执笔: (以姓氏拼音为序)
卓大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茂斌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康复科
宋为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康复科
高谦
审议:(以姓氏拼音为序)
励建安
李建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