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思想史考查
中国学术史上的垂范之作_读梁启超_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_
实中国学界之大不幸也”(第四章《儒学统一时代》)。 在刊于《新民丛报》第 2 号的《保教非所以尊孔
论》中, 梁启超对学术思想定于一尊之害有更痛切而 淋漓尽致的阐发。虽文字稍长, 但因其关乎梁氏对中 国学术的基本判断, 故仍完整引录如下:
我中国学界之光明, 人物之伟大, 莫盛于战 国, 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 及秦始皇焚百家之 语, 坑方术之士, 而思想一窒; 及汉武帝表章六 艺, 罢黜百家, 凡不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 而思 想又一窒。自汉以来, 号称行孔子教者二千余年 于兹矣, 而皆持所谓表章某某、罢黜某某者, 以 为一贯之精神。 故正学异端有争, 今学古学有 争; 言考据则争师法, 言性理则争道统。 各自以 为孔教, 而排斥他人以为非孔教, 于是孔教之范 围, 益日缩日小。 浸假而孔子变为董江都、何邵 公矣, 浸假而孔子变为马季长、郑康成矣, 浸假 而孔子变为韩昌黎、欧阳永叔矣, 浸假而孔子变 为程伊川、朱晦庵矣, 浸假而孔子变为陆象山、 王阳明矣, 浸假而孔子变为纪晓岚、阮芸台矣, 皆由思想束缚于一点, 不能自开生面。如群猿得 一果, 跳掷以相攫; 如群妪得一钱, 诟骂以相夺, 其情状亦何可怜哉! ① 而中国学术之萎缩衰敝, 也成为中国社会停滞不前 的根本原因。 政治专制与学术一统既相缘而生, 为害甚烈, 梁 启超于是自觉以批判、破坏的姿态出现, 明确宣称: “一尊者, 专制之别名也。 苟为专制, 无论出于谁氏, 吾必尽吾力所及以拽倒之。 吾自认吾之义务当然 耳。”(第四章《儒学统一时代》) 这与“新民”之道中以 “自由”为必不可少之义的论述也一脉相通。在《新民 说·论自由》② 一节中, 梁氏着重发明了“欲求真自 由者乎, 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的道理。他认为, 被 人奴隶并不可怕, 最悲惨的是自我奴隶, 那便会堕入 万世沉沦而永无超拔之日。 文章区分出“心奴隶”的 四个种类与解除之道, 而列于首位的正是“勿为古人 之奴隶”。 甚至说:“要之四书六经之义理, 其非一一
近百年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综论
近百年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综论作者:葛荃《文史哲》2006年第5期摘要: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始于20世纪初叶,迄今已近百年。
本文考察了这一学科的起始情况,然后从三个方面对百年来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做一概括。
首先,划分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发展阶段;其二,梳理了学术流派,认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新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和“现代政治学”三个流派;其三,分析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理特点及其研究价值。
本文认为,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政治性,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既有文化价值,又有历史价值。
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比较,思想与观念的发展的相对滞后。
例如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对于政治权力的崇拜等等。
这些思想层面的东西显然不是20世纪民族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传统。
这种历史的表象与其文化传承的不同步,恰恰说明了思想文化积淀的深厚和影响力的久远。
因而,进一步深化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显然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政治思想史新学历史学派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现代政治学流派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现代学科,出现于20世纪初叶,就现有的文献来看,首倡其功的是梁启超和谢无量。
1922年,梁启超在其所著《先秦政治思想史》的“自序”中写道:“启超治中国政治思想,盖在二十年前,于所为《新民丛报》、《国风报》等,常作断片的发表。
虽大致无以甚异于今日之所怀,然粗疏偏宕,恒所弗免。
”[1] 是知在1900年之后,梁启超已经开始把中国政治思想作为一门学问来进行研究。
不过在这一时期,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章尚属凤毛麟角,似乎还没有学者对中国政治思想史进行专题性研究或总体的思考,梁启超本人亦仅作“断片的发表”。
因此,我们大体上可以认定,在20世纪初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学科建设则属于草创而未就。
根据现有的相关资料来看,晚清经学家孙诒让(1848—1908)曾著有《周礼政要》一书。
梁启超与日本—评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
① 〔 巴斯蒂; 法〕 《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 关于伯伦知理( 国家论) 的翻译》《 ,近代 史研究)97 9 年第4 狭间直树: ) 1 期; 《 梁启超研究与“ 本今,台北)近代中国史研 日 ( 《 究通讯》 4 1 7 月。 2 期, 9 年9 第 9
13 8
万方数据
《 近代史研究》 04 20 年第4 期
思想、 明治日 本思想和西方思想的一个混合体。 ①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析评——兼论近代中国学术史研究新境界的开辟
2 世纪后 , 0 摆脱 由纪传体史书演化而来的学案体学术史束缚, 编撰崭新的章节体学术 史,成为学术 史研 究的重要课题 。在建构中国学术史的新体 系的历程中,出现了像梁 启超 、刘师培、章太炎等人用新观点、新方法写成的学术史著作 ,开创 了学术史研究 的新境界。 本文主要对梁启超著的 论 中国学术思想 变迁之大势 做较为系统的分析。 [ 关键词] 进化史观;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章节体 学术史
维普资讯
《 长江论坛》 0 64期 20.
总第 7 变 迁 之 大 势 析 评 论
.
兼 论近代 中国学术吏研 究新境界 的开辟
舒 习龙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历史系,安徽
淮北 2 50 ) 30 0
『 作者简介] 习龙,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舒 [ 要] 摘 近代进化史观的传播及新史学思潮的初步确立,冲击着传统学术史的编纂方式。进入
元学案 》 是清初总结性学术史的集大成之作 , , 代表了 中国传统学术史的最高成就。 明儒学案 》凡 6 卷, 《 2 1 个学案 , 7 记载 了明代 22 0 名学者的生平 、 学行和思 想 ,实为一部 明代理学史 。该书以明代理学的发展和
演 变 为线索 ,记 述 了明初 朱学 的统 治地 位及 明中后期
代表 。就创 新之 处而 言 ,它无 疑 是 中国学术 史研 究新 境 界的航标 。 章 节体 学术 史 的溯源
学为主要内容 ,以传记体 、书志体 、 类传体为主要形 式。司马迁 的 《 史记 》首开正史为 “ 儒林”立传的先
例, 班固的 《 书》 汉 首开正史为 “ 六艺”立志的先声。
四点缺陷 : 一日信人事而不信天事也 . . - E重文 “ . …・ l
浅析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浅析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作者:郭璐霞来源:《卷宗》2019年第06期摘要:在清代学术史研究中,梁启超可以说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他晚年研究清代学术的重要成果。
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梁启超十分重视社会政治环境对学术的影响。
他从清学是对宋明理学反动的角度全面总结了清代学术的发展状况,而这也正是他与钱穆同名作的最大差异之处。
关键词: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清代学术是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清代学者们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
一方面,清代学术上承宋明理学,总结了我国古代学术发展的成就,成为传统学术的集大成者;另一方面,清代学术下启近代学术,成为近代学术发展的源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清末民初,中华文明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强烈冲击,遭受着空前的民族危机,古老的中华文明也日渐衰落。
由此,在民国时期,出现了整理国故运动,引发了一批学者研究整理清代学术的热潮。
其中,梁启超是研究清代学术最有影响、成就最多的学者之一。
梁启超研究清代学术的著作,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是《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但此书并不完整,并且只有第八章论及清代。
第二个是《清代学术概论》,此书是他对清代学术发展研究的精要概括,作为一步纲要式的著作,侧重于“论”。
而第三个是《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发展做了比较完善的研究和总结。
与《清代学术概论》相比,《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更加侧重于“史”,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和充实,直到现在仍然作为我们研究清代学术和学术史的必读之作。
他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写作过程中,十分重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
此外,与钱穆的同名作著述宗旨也不相同。
1 重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梁启超十分注重整个社会政治背景对学术走向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从第一到第四章,梁启超以“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为题,主要叙述了明末清初的学术变迁及政治对其的影响,从政治角度指出了清代学术发展曲折的原因。
中国思想史教案
导言❖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历史学中的专门史,研究中国思想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
边缘学科,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法律思想、美学思想、军事思想等提高理论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对认识国情不可或缺;批判、继承中国思想遗产,为现实服务❖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P4~5先秦时期:夏、商、西周(宗教)春秋、战国(诸子)两汉时期(经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隋唐时期(佛学)宋元明清时期(理学)近代时期(西学)❖中国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国思想史与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学术史的关系(几个基本概念);中国思想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学习要求及方法❖主要参考书目1、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五卷六册),人民出版社,1995年2、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3、杨国荣:《中国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76年4、何兆武:《中国思想发展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6、钱穆:《中国思想史》,台北学生书局,1981年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8、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9、尹继佐、周山主编:《中国学术思潮兴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10、蔡尚思:《中国思想研究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史研究室编:《中国哲学资料选集》中华书局,1982年12、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中华书局,1981年1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重印本《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本),人民出版社,1982年14、任继愈:《中国哲学史》(四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15、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6、[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版思考题:1、什么是思想史?2、如何理解中国思想史的特点?第一讲先秦思想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懂得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开端,并对中国先秦各阶段思想有个大概了解。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的学术传统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的学术传统王泛森、许纪霖等:回眸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传统编者按:在由华东师范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思想史高级研修班上,王泛森(台湾中研院院士、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叶文心(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历史系教授)、Timothy Cheek(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教授)和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等学者就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传统展开对话。
本刊摘选部分对话内容,以飨读者。
许纪霖:今天我们几位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思想史研究同行坐在一起,对话的主题是回顾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重要传统。
如今中国学术界都在提倡学术创新,在我看来,一个学科要有突破和发展,首先需要尊重传统,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开拓。
“五四”时期,杜亚泉先生提出“接续主义”,也就是说,“新”一定要接上“旧”,接上“旧”的“新”才是创新。
如果我们要讨论中国思想史的未来,首先要知道它的过去,也就是传统。
这次参与对话的三位学者都在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极有代表性,不仅他们自身具有代表性,更重要的是他们各自代表了一种传统。
Timothy Cheek教授从哈佛大学博士毕业,他的老师的老师就是本杰明史华慈教授,是美国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权威。
叶文心教授出身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那里的列文森和魏斐德开创了另外一个传统。
王泛森教授是余英时先生的高足,是从钱穆先生、余英时先生这个传统过来的,他在台湾还继承了‚中研院史语所的悠久传统。
这三位都是三个伟大传统的当今传人,所以先请三位为我们回顾一下三种伟大的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传统吧。
Timothy Cheek:我谈谈哈佛和伯克利的情况。
哈佛的传统,原来人们都以为是研究史料的,而伯克利就是注重理论和分析。
这种认识对不对,我们还可以讨论。
我想谈的中心是,就哈佛的传统而言,我最重要的印象是费正清教授。
费正清在冷战的政治条件下坚持认为,中国是中国,而不是美国所希望的中国。
读《国家学术:清季民初“国学”思想争》有感
读《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有感《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是罗志田老师的一个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从国学到史学:清季民初中国学术的传承与更新”(最初名为“近代中国考据史学从怀疑到同情的转变”)的外篇,规模已达到足以单独出书,便离内篇(应是《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3年)而独立。
本书从思想史角度深入考察了19-20世纪之交,在西学冲击下,围绕“国学”展开的一系列争论与思辩。
什么是国学?国学是否妨碍中国”走向世界”?国学自身利益怎样走向世界?这些都是清季民初二三十年间学人与学术社会非常关注并一直在思考和争辩的大问题。
从清季保存国粹的朝野努力及由此而起的争论开始,到新文化运动时的整理国故,再到北伐前后两次关于国故和国学的大讨论,大体经历了从保存国粹到整理国故再到不承认国学是“学”的发展演化进程,起最显著的主线便是(广义的)学术与国家的关系。
这一系列充满歧异而使人困惑的讨论虽然都以学术为题,却远远超出”学术”的范围,形成了社会参与相对广泛的思想论争,反映出时人更多是从思想而非学术的角度看待“国学”,投射入且表述出20世纪前期许多中国士人的共同期望,即中国的整体”复兴”。
下面本人将自己的一些浅见略作说明。
一、罗志田老师深厚的史学功底从罗先生所引用的材料来看,这本书为了说明“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引用了众多材料。
罗先生认为“今日治学他别是治史学,图书资料的丰富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且“多赖海外各地众多朋友代为搜集、购置、复印及赠送各种资料”,在广度上“索要资料的范围紧则两岸,远及欧美”,这充分体现了罗先生对史料的搜集的重视,我们不仅要重视本国的史料,更要注意吸收海外的史料。
从罗先生的语言及论证方法来看,一般读者初看会觉得文字实在太过晦涩萦绕,论证甚至有点反复和烦琐,经常让读者有时很难索解作者的用意究竟何在。
正如作者所推崇的陈寅恪先生之学术文章在人看来未免太多“牵缠反复”(钱穆先生的评价)的意味。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社会剧烈变革时期,各种思潮往往会应运而生,思潮既比较集中地反映一定时期的思想观念,同时又对社会文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思潮的研究对于深入地把握一定时期社会的特征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理解思想的变动和社会的变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从宏观上把握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变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近现代中国的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背景;同时,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作为这个过程的观念折射和自我理解,对于全面深入地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新陈代谢过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方向在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这两个层面上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进行研究。
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上,哲学思潮通过社会思潮的中介而同中国社会发生联系,社会思潮一方面给哲学思潮提供材料和基础,另一方面又从哲学思潮那里得到观念支持和理论表达。
研究这两个层面的思潮之间的关系、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研究两者的历史轨迹和内在逻辑,是本专业研究方向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研究在方法论上的最重要特点之一。
除此之外,本专业研究方向还有以下特点:注重于将人物研究和思潮研究结合起来,以人物的个案研究为支点,以思潮的考察梳理为主线,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把握思想的脉络;以中西哲学与文化的遭遇、冲突和融合为背景,揭示近代思想变迁的特点;区别于学术史对各门学科、各个学术分支及其各种研究范式和学术建制的形成过程的关注,也区别于文化史对器物、制度和文化观念的关注,思潮的
研究更多地注重揭示思想演变的核心理念以及思想演变的逻辑脉络。
中国思想史(修订本)
第五章隋唐时期的 道教思想
第四章隋唐时期的 反神学思想
第六章隋唐时期思 想史料介绍
第一节隋唐政权的思想文化政策 第二节隋唐时期儒学变化的趋势 第三节王通与《中说》 第四节孔颖达与《五经正义》
第一节三论宗和天台宗 第二节唯识宗 第三节唐初的排佛言论
第一节 19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思想史料 第二节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的思想史料
作者介绍
张岂之,出生于1927年,江苏南通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哲学 史和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研究及学术领导经验,主持过一些 重大科研项目。2016年10月29日荣获“国学终身成就奖”。 张岂之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50-60年代, 他协助侯外庐先生整理《中国思想通史》1-2卷,后来又同侯外庐、邱汉生共同主编了《宋明理学史》,成为史 学界著名的侯外庐学派的领军人物。
第一节陆九渊的生平及其心本论 第二节陆九渊的简易工夫 第三节鹅湖之会与朱陆之争
第一节元代理学的延续 第二节邓牧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宋元时期的经学著述 第二节宋元时期主要思想家的著作 第三节研究宋元思想及思想家生平的史料
1
概述
第一章明代思 想由“朱学”
2
向“心学”的
转变
3 第二章明代心
学代表王守仁 及其思想
读书笔记
这是《中国思想史(修订本)》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中国思想史(修订本)》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中国思想史(修订本)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学术品位——以侯外庐学派为例
作者: 马金保 沈韬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出版物刊名: 中国市场
页码: 147-149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1期
主题词: 中国社会思想史 侯外庐学派 思想史 经世致用
摘要:中国社会思想史是有益于锻炼和培养人们思维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基本理念是社会学与思想史的有机结合,这是社会学学科提升学术品位,获得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作为思想史研究颇具特色的学派——侯外庐学派,其凸显的学术风格,如注重运用各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强调社会史与思想史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世致用"作风;勇于学术创新的"阐微决疑"精神;注重学术交流,倡行独立研究和集体智慧相结合等可以为中国社会思想史学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中国思想史与文学史全国学术研讨会述要
研 究 为 核 心 内 容 ,思 想 史 只 是 文 学 史 的 外 在 介 入 。 文 学 的 本 质 是 审 美 , 其 他 都 是 基 于 此 而 展 开
的 。 因 此 文 学 史 研 究 的 途 径 应 是 由 内 及 外 的 , 由 文 学 内 在 结 构 形 式 、 审 美 内 涵 来 发 掘 它 的 思 想 内 容 ,应 淡 化 就 文 学 的 语 言 结 构 进行 思 想 史 研 究 的 方 法 。许 建 平 ( 北 师 大 教 授 ) 认 为 :应 该 从 文 河
所 不 同 。 因 此 文 学 史 的 思 路 关 键 在 于 实 事 求 是 地 衡 量 各 种 思 想 对 不 同 时 期 、 不 同 流 派 、 不 同 作 家
收 稿 日 期 :2 O O O一0 4—2 9
维普资讯
中国思 想史 与 文学 史全 国学 术 研讨 会述 要 1 1 3
定 着 中 国 文 学 史 与 其 背 后 强 大 的 思 想 文 化 内 容 是 互 相 协 调 的 。 中 国 两 千 年 的 哲 学 理 念 、思 想 文 化 内涵 始 终 控 制 着 文 学 的 内 在 精 神 。 蒋 凡 ( 旦 大 学 教 授 )从 思 想 史 与 文 学 史 、思 想 与 文学 两方 面 复
的 互 动 关 系 出 发 ,认 为 文 史 哲 相 通 应 被 作 为 文 学 史 研 究 的 优 良 传 统 保 存 下 来 , 文 学 研 究 的 主 要 目 的是 要 研 究 人 的思 想 个 性 ,从 先 秦 诸 子 之 学 到 两 汉 经 学 到 魏 晋 玄 学 到 宋 明理 学 , 中 国 文学 的风 格 体 式 不 仅 被 思 想 所 影 响 ,而 且 文 学 本 身 便 是 表 达 时 代 思 想 的 一 种 重 要 方 式 。 许 总 ( 侨 大 学 教 华
对陈平原90年代学术研究的考察
对陈平原90年代学术研究的考察作者:于强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2年第10期内容摘要:作为晚近三十年来最为活跃的学人之一,陈平原的治学思路和方法颇受学界关注。
自90年代以来其以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眼光,不断调整研究对象,从晚清到现代,从文学史到学术史、教育史、思想史、文化史诸多方面,融学术、思想、教育为一炉,开辟研究的新方向。
追踪他的学术思路,可了解学界的发展进程,又能得到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陈平原 90年代学术研究作为晚近三十年来最为活跃的学人之一,又居处于北京大学这样一个人文研究的重镇,我们无法漠视学者陈平原的存在。
他的治学思路和方法颇受学界关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以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眼光,不断调整研究对象,从晚清到现代,从文学史到学术史、教育史、思想史、文化史诸多方面,开辟研究的新方向。
走近他的研究,追踪他的学术思路,从中既可了解学界的发展进程,也能得到有益的启示。
考察陈平原在90年代的学术研究及转向,还需了解其在80年代的学术贡献和对学界产生的影响。
1985年,陈平原和黄子平、钱理群一同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命题。
这一命题表面上看不过是文学史分期的一种意见,但实际上,这一概念的提出关系到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文学与时代、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历史事件以至文学本身一些特点和内在规律等。
它的新意在于强调文学史研究的“整体意识”,即一方面把研究对象置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和“本世纪的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两大背景之中,另一方面打破“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三个部类的割裂,从而以一种更为宏观的文学观念实现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框架的突破,将被意识形态人为割裂的文学传统接上“五四”的血脉。
可以说,这一命题对于过去既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史观、构架、叙述重点和叙述方法都提出了有力的挑战。
也正因此,这一命题的提出,引发了对于“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的讨论,成为重新认识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先声。
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的道统与派分
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的道统与派分桑 兵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的派分,与道统论渊源甚深。
晚近学人尤好以学派讲学术,并且奠定了学术史叙述的基本框架。
而判定流派的标准,包括宗师、学说、方法、师承与传人的谱系化、流变以及地缘关系等,大抵是他人或后人的指认。
循此探寻学术发展变化的渊源脉络,容易倒述历史。
深入门户,超越学派,则可以更好地理解古往今来学术发展的渊源脉络和趋向。
关键词 道统 学派 分科治学作者桑兵,1956年生,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广州 510275)。
晚近研治中国学术史,好以派分。
除以各个流派为对象的专题研究之外,在一般综合或分科的学术史著述中,学派也往往是条贯的脉络而成为论述的中心。
而在学术发展史上,名目繁多的流派是否实有,如何形成,如何判断其主体与边际或内涵与外延,按照学术流派来研究学术史,其高下良否、利弊得失究竟如何,这一系列问题,前贤与时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异域学人艾尔曼(B. A.Elman)专文讨论了清代学术流派;香港饶宗颐教授所作《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不仅论及史统、治统与道统的关系,还辑录了历代重要的相关史料。
按照学术流派来探寻学术发展变化的渊源脉络,固然有简便易行的好处,但也的确存在看朱成碧、倒述历史、以偏概全、简约而不能准确展现复杂事实及其联系纠葛的种种弊端。
治学须破除门户之见,而破除的前提是能够分别门户。
如果分不清而不分,就并非超越而是识浅。
鉴于学派问题至少是近代和当下学人看待中国学术史的重要观念,与其先验地将学派作为研究的实在对象,毋宁探讨这些对象的由来以及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一、道统与派分1903年《国民日日报》刊载了一篇题为《道统辨》的文章,其结语断言:“中国自上古以来,有学派,无道统。
学派贵分,道统贵合;学派尚竞争,道统尚统一;学派主日新,道统主保守;学派则求胜前人,道统则尊尚古人;宗教家有道统,学术家无道统也。
吾非谓宋儒之无足取,吾非谓理学之不足言,不过发明宋儒之学为学派,而不欲尊宋儒之学为道统耳。
国学大师钱穆一生的故事
国学大师钱穆一生的故事钱穆(1895年7月30日(距今121年)-1990年8月30日),,原名恩,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历史学家,儒学学者,教育家。
钱穆自幼以中国读书人之本色,独立苦学,外绝声华,内无假借,30年来,学问局面一步开展一步,而一直与中国甲午战败以来之时代忧患共终始。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国学大师钱穆一生的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国学大师钱穆一生的故事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县人,字宾四,1895年7月30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延祥乡啸傲泾七房桥村的一个贫寒书香之家。
他天赋聪悟,7岁入私塾,10岁进无锡荡口镇华子才创办的果育小学读书。
1906年其父病逝,家徒壁立,寡母及兄弟四人,靠本族怀海义庄抚恤为生。
其间他就读中学,至1911年秋,辛亥革命爆发,学校被迫解散,遂致辍学。
1912年,因家境贫寒,升学无望,钱穆想通过教书自学谋求出路,遂应聘到小学任教,开始了乡间教书手涯。
在以后的十年中,他读了《孟子》、《史记》,毛奇龄的《四书改错》,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夏曾佑的《中国历史教科书》,马建忠等的《马氏文通》,孙诒让的《墨子闲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等等名著,为以后的学术思想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1922年始,他开始在厦门、无锡、苏州等地任中学教师,教授国文、文字学、《论语》、《孟子》、《国学概论》等课程,由于教者要自编讲义,故在讲《论语》时,“考孔子生卒行事,始有意作《先秦诸子系年》”。
所讲授的讲义,除文字学外,其他的如《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国学概论》等,后经改定均已出版。
1927年秋,钱穆应汪典存之邀,任教于苏州省立中学,并与吴梅相识。
此间,在课外的研究工作为撰述《先秦诸子系年》。
1930年春,应顾颉刚之请,钱穆把撰好的《刘向歆父子年谱》一文寄给他,顾氏看后,并不介意其观点与自己意见相左,把此文刊载在同年《燕京学报》第七期上。
正是这篇文章确立了钱穆在国内学术界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九渊:“此心此理,我固有之”;“不必他求,在自立而已”
2.朱熹陆九渊思想之异同
共同点:承认“理”的至高无上、统摄万物的基本属性。
不同点主要有二:
一是“理”在何处?朱熹认为是“天理”,存在于“天”上——即超自然超人类的客观世界之中;陆九渊则认为是“心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即人的主观意念之中。这是两人最根本的分歧。
二是如何寻找和掌握“理”?朱熹主张必须“即物穷理”,也称“道学问”,要通过学习研究具体事物的表里粗精,再通过读书来掌握;陆九渊则主张用“简易工夫”去知本知心,通过内心的反省就能找到和掌握“理”的奥义。
第二阶段是“竹林时期”,处于魏晋易代之际,基本思想特征是崇尚自然无为,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竹林玄学的基本思想,一是齐物,代表作有阮籍的《达庄论》;二是否定礼法,代表作有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三是“越名教而任自然”,代表作有嵇康的《释私论》。
第三阶段是晋元康、永康时期(291—313),以向秀、裴頠、郭象等人为代表,基本理论是“崇有”、“独化”,主张“名教”即是自然。被称为“中朝玄学”。中朝玄学的基本观点,首先,在本体论上,向、郭反对“贵无论”以无为本、有生于无的观点。郭象提出“独化于玄冥之境”论,指出:“凡得之者,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乎己,掘然自得而独化也。”认为事物是自生、自化和独化的,但彼此之间又是有联系的。然后,他们进一步论证了儒家名教存在的合理性,调和儒家名教与道家自然的矛盾。在他们看来, 现实社会的一切等级秩序、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亦即“名教”,都是自然的、合理的,无须作任何的改变,人们也无需怀疑它们。
这两个差异只是表面上的,是在共同承认“理”为最高范畴、共同承认并运用宋学方法的前提下“各得其性禀之所近”(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一《安定学案》)的结果。
朱熹、陆九渊 侧重义理的定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称为“考亭先生”。
朱熹:理本论,天理派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此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是在这里”,“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陆九渊:心本论,心学派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一心也;理,一理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1.简述魏晋玄学的三个阶段
一般认为:魏晋玄学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曹魏正始时期,被称为“正始玄学”,以何晏、王弼为代表。其基本思想特征是贵无,主张“名教出于自然”. 《晋书·王衍传》称:“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在王弼等人看来,名教乃圣人无心之产物,亦即自然之道的体现。自然为本,名教为末,二者为本末体用的关系。本末一体,所以名教的产生是完全合理的,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