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

合集下载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一、引言二、施工目标和方法本次水泥土试验段施工主要目标是验证水泥土工程的稳固性、耐久性和可塑性。

试验段采用的施工方法包括水泥土配比、浇筑成型、养护和试验取样等。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施工。

三、施工过程与问题1.水泥土配比在水泥土配比阶段,我们根据工程要求确定了水泥、土壤、水的配比比例。

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配比比例存在不准确的情况,导致最终试验段的强度和可塑性不达标。

故在未来的施工中,我们需要更加精确地确定适合的配比比例。

2.浇筑成型浇筑成型时,我们在试验段的每层土均进行了夯实处理,以提高其稳定性和密实度。

但在夯实工作中发现,夯实力度不够均匀,导致试验段的均质性受到影响。

因此,加强夯实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3.养护管理试验段浇筑成型后,我们进行了养护管理工作,包括保持试验段的湿润度、防止渗漏和干裂等。

然而,由于养护措施不到位,试验段在养护期间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干裂和渗漏,进而影响了后续试验的准确性。

因此,在未来的养护管理中,我们需要加强水泥土试验段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四、改进措施1.优化配比比例在水泥土配比阶段,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配比比例的确定方法,以确保配比比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以达到工程的要求。

2.加强夯实质量控制在浇筑成型和夯实过程中,我们应加强对夯实质量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夯实力度的均匀性和合理性,以提高试验段的均质性和稳定性。

3.加强养护管理在养护管理阶段,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养护措施和方案,并严格执行,确保试验段在养护期间能够保持湿润度,防止干裂和渗漏的发生,减少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五、结论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是水泥土工程建设过程中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环,对后续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试验段施工的总结,我们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信在未来的工程施工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项挑战,提高水泥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性能。

3%水泥土总结

3%水泥土总结

K24+920 中
K24+940 中
K24+960 中
94 顶高 13.250 13.262 13.284 13.314 13.366 13.423

松铺高 13.477 13.484 13.512 13.537 13.584 13.652

松铺厚 22.7
度(cm)
22.2
22.8
22.3
21.8
水泥
3.2
3.8
4.0
4.2
3.8
3.2
3.5
3.2
剂量
K24+980 K24+996 K25+012 K25+026 K25+032 K25+041 K25+049 桩号
(右 15) (右 11) (右 10) (右 7) (右 13) (右 15) (右 18)
水泥
3.5
4.0
3.5
3.2
3.2
K24+854.4-K25+050 段 3%水泥土 试验段施工总结
为了保证我标段路基土方工程中水泥土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 量,在路床正常施工前,我合同段进行了 3%水泥土试验段施工,针 对施工中的工艺和数据,并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现将试验段成果总结如下:
一、试验段概况
我标段此次施工的3%水泥土试验路段为K24+854.4-K25+050处,
3.2
3.5
剂量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机械、人员配置满足施工要求,完工后各检 测项目的检测结果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六、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 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新元大道新建工程第二合同段(K5+175~K5+275)段5%水泥土下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河南胜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新元大道新建工程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O一二年八月目录1、水泥土试验段总结报告文字说明;2、水泥土试验段成果汇总表;3、水泥土试验段成果报告图;4、水泥土试验段标高测量分析表;5、土方路基质量检验表;6、水泥土的压实度试验记录表(灌砂法);7、标高测量记录表;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根据施工图纸技术指标要求,原设计10%石灰土下底基层,现业主要求采用5%水泥土下底基层。

我项目部于年月日开始在K5+175~K5+275段进行了水泥土试验段施工,完成路基水泥土下底基层100 m 。

洒水养生7天现场钻孔取芯样,并做强度试验,现就有关情况总结说明如下:一、试验段施工条件:K5+175~K5+275段,路基石灰土已经施工完成,并经质监站阶段验收。

具备作5%水泥土下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条件,便于带动全段水泥土作业全面开工。

二、试验段施工技术准备:1、试验段施工前,我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土源进行了土工试验。

项目有:土壤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度、相对密度;击实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确定土壤为低液限粘土,各项指标均合格,可以做路基填料。

水泥为复合硅酸盐水泥,其技术指标符合GB175-2007规定。

5%水泥土最大干密度 1.86 g/cm3,最佳含水量为 %。

考虑到现场施工与实验室条件的强度差异,确定现场施工水泥掺加量按%控制,保证试验段的强度。

2、测量队依据设计图和现场标高计算出路基中、边桩坐标,使用全站仪逐点放样,边桩撒灰线,对路槽进行了平面位置和标高的测量,并按检验标准进行了检验。

3、按试验段检测布点图进行了布点放样、编号,并填报施工放样报验单,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复核、批准。

4、对参加路面试验段的人员,从设计图、施工技术要求进行了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掌握施工要点,关键工序及衔接,检测项目及技术指标,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杜绝违反施工规范的现象发生。

水泥改良土试验总结

水泥改良土试验总结

4%水泥改良土试验段总结报告为取得指导水泥改良土全面施工的相关数据,确定标准施工工艺,我部于2016年3月29日在K4+ 000~K4+160段,右半幅完成了20cm厚4%水泥改良土的施工作业。

水泥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1.85g/cm3,最佳含水率14%。

长度160m、半幅宽12.84m、面积2054m2。

通过试验段施工来确定水泥改良土所用的材料、松铺系数、施工工艺进行验证及归纳总结,形成了标准的施工方法用以指导全线的施工,现将其施工过程及检测结果总结上报。

一、施工情况简介总体施工方案:本次试验段为20cm厚4%水泥改良土铺筑施工160m;采用水泥车直接运到提前划好的方格内进行卸水泥,人工摊水泥,冷再生机进行混合料拌和,,一台20吨、一台26吨振动压路机压实、收面。

我部在试验段施工前完成了所有试验段所需资料的编制及批复工作;所用原材料均按规定频率进行了自检,监理进行了独立抽检,并以《建筑材料申报单》上报并已完成批复工作,开工前所需的所有准备工作及相关程序均已完善,具备试验段开工条件。

按总监办批准的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了试验段的施工。

整个试验段施工过程组织有序,各工序衔接正常,机械设备配备合理,人员分工明确并能够各尽其责,改良土成型外观较好,几何尺寸及内在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二、施工组织为保证水泥改良土试验段施工顺利完成,施工前召开了技术交底会,出席人员有项目经理、总工、生产经理、施工队队长,并在人员安排,机具设备等方面均做了充足的准备。

三、人员、机械、材料情况1、主要施工人员2、试验段机械设备3、试验情况:(1)压实度在工地试验室采用灌砂法,试验规程采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T0111-93灌砂法。

(2)灰剂量试验规程采用《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T0809-94EDTA滴定法,水泥用量在现场采用划方格查袋法控制。

(3)含水量采用酒精法试验,试验规程采用《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T0803-94酒精法试验。

水泥土试验段综合施工总结报告

水泥土试验段综合施工总结报告

新元大道新建工程第二合同段(K5+175~K5+275)段5%水泥土下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河南胜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新元大道新建工程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八月目录1、水泥土实验段总结报告文字阐明;2、水泥土实验段成果汇总表;3、水泥土实验段成果报告图;4、水泥土实验段标高测量分析表;5、土方路基质量检查表;6、水泥土旳压实度实验登记表(灌砂法);7、标高测量登记表;水泥土实验段施工总结报告根据施工图纸技术指标规定,原设计10%石灰土下底基层,现业重规定采用5%水泥土下底基层。

我项目部于年月日开始在K5+175~K5+275段进行了水泥土实验段施工,完毕路基水泥土下底基层100 m 。

洒水养生7天现场钻孔取芯样,并做强度实验,现就有关状况总结阐明如下:一、实验段施工条件:K5+175~K5+275段,路基石灰土已经施工完毕,并经质监站阶段验收。

具有作5%水泥土下底基层实验段施工条件,便于带动全段水泥土作业全面动工。

二、实验段施工技术准备:1、实验段施工前,我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土源进行了土工实验。

项目有:土壤旳液限、塑限,塑性指数;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度、相对密度;击实实验;有机质含量实验,拟定土壤为低液限粘土,各项指标均合格,可以做路基填料。

水泥为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其技术指标符合GB175-规定。

5%水泥土最大干密度1.86 g/cm3,最佳含水量为11.2%。

考虑到现场施工与实验室条件旳强度差别,拟定现场施工水泥掺加量按5.5%控制,保证明验段旳强度。

2、测量队根据设计图和现场标高计算出路基中、边桩坐标,使用全站仪逐点放样,边桩撒灰线,对路槽进行了平面位置和标高旳测量,并按检查原则进行了检查。

3、按实验段检测布点图进行了布点放样、编号,并填报施工放样报验单,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复核、批准。

4、对参与路面实验段旳人员,从设计图、施工技术规定进行了施工前旳技术交底,掌握施工要点,核心工序及衔接,检测项目及技术指标,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杜绝违背施工规范旳现象发生。

水泥稳定土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泥稳定土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泥稳定土试验段总结报告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水泥稳定土进行一系列的试验,了解其力学性能和工程特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二、试验方法1.原材料准备:选取适量的水泥、粉煤灰和黄河沙作为试验材料,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备用。

2.比重试验:对试验材料的比重进行测定,以确定其质量密度和孔隙度。

3.配合比设计:根据试验要求和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

4.抗压强度试验:制备水泥稳定土试件,在规定的养护期内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获取试验样品的抗压强度指标。

5.动力特性试验:利用压实试验仪器进行水泥稳定土的动力特性试验,如压实度、固结指数等。

三、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方法和设备测得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 比重试验结果:水泥稳定土的质量密度为X kg/m³,孔隙度为X%。

这表明试验材料具有较好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能。

2.配合比设计:通过对试验材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水泥、粉煤灰和黄河沙的比例。

经计算和混合试验验证,配合比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合理,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和试验要求。

3.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到水泥稳定土的抗压强度为XMPa。

相对应的峰值应变为X%,且发生在XkN的荷载下。

这表明水泥稳定土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和稳定性。

4.动力特性试验结果:通过动力特性试验,获得压实度为X%、固结指数为X的水泥稳定土。

动力特性试验表明水泥稳定土在压实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调整土体的结构和孔隙度,具有较好的工程可塑性。

四、试验结论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水泥稳定土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一般道路和堤坝的荷载要求。

2.水泥稳定土的动力特性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可压缩性,在施工过程中容易调整和控制。

3.水泥、粉煤灰和黄河沙的配合比合理,可以保证水泥稳定土的力学性能和工程特性。

五、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优化水泥稳定土的配合比,选择适当的掺合材料,以进一步提高水泥稳定土的力学性能和工程特性。

2024年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监理总结

2024年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监理总结

2024年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监理总结____年至2024年,我国对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与监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总结,并不断改进和提升工程质量。

以下是对这段时间内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和监理的总结和分析,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一、施工总结1. 工程质量:在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是首要问题。

近几年来,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和技术培训,施工单位在提高施工队伍素质、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工程质量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2. 施工进度:施工进度一直是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项目的重中之重。

在过去的几年中,施工单位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施工流程等措施,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然而,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施工进度延误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和协调,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

3. 施工安全:施工安全一直是施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注重工地安全,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然而,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潜在危险点的识别和预防,全面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监理总结1. 监理机构:在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监管工作中,监理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加强监理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要求履行施工责任,有效控制项目质量、进度和安全。

2. 监理人员:监理人员是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监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监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熟悉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效提升了监理工作的水平。

3. 监理质量:监理质量一直是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监理单位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密切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质量控制点,确保施工工艺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然而,仍存在部分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关键环节的把控不严格,监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新元大道新建工程第二合同段(K5+175~K5+275)段5%水泥土下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河南胜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新元大道新建工程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O一二年八月目录1、水泥土试验段总结报告文字说明;2、水泥土试验段成果汇总表;3、水泥土试验段成果报告图;4、水泥土试验段标高测量分析表;5、土方路基质量检验表;6、水泥土的压实度试验记录表(灌砂法);7、标高测量记录表;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根据施工图纸技术指标要求,原设计10%石灰土下底基层,现业主要求采用5%水泥土下底基层。

我项目部于年月日开始在K5+175~K5+275段进行了水泥土试验段施工,完成路基水泥土下底基层100 m 。

洒水养生7天现场钻孔取芯样,并做强度试验,现就有关情况总结说明如下:一、试验段施工条件:K5+175~K5+275段,路基石灰土已经施工完成,并经质监站阶段验收。

具备作5%水泥土下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条件,便于带动全段水泥土作业全面开工。

二、试验段施工技术准备:1、试验段施工前,我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土源进行了土工试验。

项目有:土壤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度、相对密度;击实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确定土壤为低液限粘土,各项指标均合格,可以做路基填料。

水泥为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其技术指标符合GB175-2007规定。

5%水泥土最大干密度 1.86 g/cm3,最佳含水量为11.2 %。

考虑到现场施工与实验室条件的强度差异,确定现场施工水泥掺加量按5.5%控制,保证试验段的强度。

2、测量队依据设计图和现场标高计算出路基中、边桩坐标,使用全站仪逐点放样,边桩撒灰线,对路槽进行了平面位置和标高的测量,并按检验标准进行了检验。

3、按试验段检测布点图进行了布点放样、编号,并填报施工放样报验单,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复核、批准。

4、对参加路面试验段的人员,从设计图、施工技术要求进行了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掌握施工要点,关键工序及衔接,检测项目及技术指标,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杜绝违反施工规范的现象发生。

2024年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监理总结

2024年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监理总结

2024年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监理总结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公路建设也快速推进。

为了提高公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作为一种常用的路基加筑方式,被广泛采用。

在2024年,我作为施工方的一名工程师,参与了一条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的施工工作,并担任了监理工作。

在此,我将对这次施工和监理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施工方面。

在本次施工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了施工工作。

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我们选择了优质的水泥、石子和填充料,确保了施工的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注重施工工艺的控制,采用了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了土壤和水泥的充分混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了施工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提高了施工质量。

其次,监理方面。

作为监理方,我们充分发挥了监理的作用,确保了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在监理过程中,我们密切关注施工现场的情况,认真对照设计方案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与施工方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调,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还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进行了监督和检查,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总结起来,本次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的施工和监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通过我们的努力,最终完成了试验段的建设,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估,为今后的类似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在本次施工和监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施工中,我们有时对施工人员的指导和培训不够细致,导致有些细节工作没有做到位。

其次,在监理过程中,我们对施工方的考核和评价不够严格,有时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施工和监理的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本次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的施工和监理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与施工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水泥土试验段总结

水泥土试验段总结

水泥土试验段总结咱就唠唠这个水泥土试验段的事儿吧。

一、试验段的开始。

当时知道要做这个水泥土试验段,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又有点小紧张呢。

就像要开启一场未知的冒险,充满了期待。

刚开始的时候,那真是各种准备工作忙得晕头转向。

要把场地清理得干干净净的,不能有一点杂物捣乱。

那些个工具啊,材料啊,都得摆放得整整齐齐,就像排兵布阵一样。

这时候,大家都特别认真,每一个小细节都不放过,毕竟这是试验段嘛,就像一个新生的小宝贝,得精心呵护着。

二、试验过程中的趣事。

在做水泥土试验的时候,可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儿。

比如说搅拌水泥土的时候,那个机器轰隆隆的,就像一头大怪兽在咆哮。

有时候,水泥和土的比例没调好,出来的水泥土要么太干,像沙子一样散散的,要么太湿,黏糊糊的,看着就像一团烂泥巴。

我们就一边笑一边重新调整,互相打趣说这是在做“黑暗料理”呢。

还有的时候,天气不太好,突然下点小雨,大家就手忙脚乱地去给试验段遮雨,那场面就像一群小蚂蚁在保护自己的食物,虽然有点狼狈,但是特别温馨。

三、遇到的困难与解决。

不过呢,这试验段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遇到的困难可不少。

有一回,发现水泥土的强度老是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标准。

这可把大家急坏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我们就开始各种分析,是水泥的质量问题?还是搅拌的时间不够?或者是养护的方法不对呢?于是大家就分头行动,有人去检查水泥的各项指标,有人重新计算搅拌的时间,还有人专门去研究养护的新方法。

经过好几天的折腾,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在搅拌的时候,有个小环节被我们忽略了。

把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水泥土的强度就慢慢上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打了一场胜仗,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四、试验段的成果。

经过这么多的努力,咱们这个水泥土试验段终于有了成果。

看着那一块试验段,平平整整,水泥土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要求,就像自己精心培育的花朵终于盛开了一样。

这个成果可来之不易啊,它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欢笑、一起面对困难的结晶。

它证明了我们之前的各种设想、各种努力都是值得的。

水泥改良土垫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泥改良土垫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DK28+880~DK29+000段路基水泥改良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为确保新建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工程ZCTL-SG3标DK26+452~DK40+500路基改良土填筑质量, 全面落实业主提出的“样板引路、以点带面、全面创优”的首段工程评估工作。

本项目部选定于2013年 9 月 14 日至2013年9月 23日在DK28+880~DK29+000段路基作为改良土填筑试验段,获取路基试验段填筑、压实、检测等有关施工工艺参数,为指导大面积的路基水泥改良土的施工提供了依据。

在此次路基水泥改良土试验段施工期间,得到了监理单位的大力协助及现场指导。

路基试验段在路基填前碾压及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遵守铁路工程施工规范的具体要求施工,按照施工监理实施办法的有关程序,进行了路基试验段的整体施工。

1 编制依据⑴《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2-2008);⑵《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⑶《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⑷《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⑸《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⑹《路基通用图》,图号:兰州施路(通)04;⑺《路基个别设计图》,图号:第三册;2 路基试验目的⑴确定人员、机械的合理组合和可行的施工组织;⑵确定水泥改良土垫层的最佳含水量的控制方法;⑶确定适宜的松铺系数⑷确定合适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⑸确定机械碾压的最佳组合及碾压遍数;⑹检验各项资源配置、质量保证体系是否符合施工生产需要。

3 试验段概况根据我项目部目前征地拆迁、取土场、现有交通等综合分析比较,将试验段选在DK28+880~DK29+000段,试验段长120m,平均宽度为38m。

本段为与碱沟(李麻沙沟上游)河谷阶地区,的士较为平坦开阔,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杂填土,冲击砂质黄土、细砂、砾砂及细圆砾土下伏基岩第三系中新统泥岩夹砂岩。

路床水泥土处理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床水泥土处理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床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一、施工基本概况我标段路线起点桩号K161+707.001,终点桩号K171+636.291,全长9.929公里。

本合同段原设计上路床30cm、5%水泥土,下路床50cm、3%水泥土,后经总监办建议本合同段采取上路床5%水泥土,厚度20cm,下路床3%水泥土,厚度60cm,20cm一层、分三层,上下路床总厚度80cm 水泥土处理。

试验段施工段落起点桩号为K167+747,终点桩号为K167+867,总长120m。

本标段约水泥土处理445016m2。

我项目部于2017年4月18日在K167+7747~K167+867右侧进行了3%水泥土改善土试验段施工,施工厚度为20cm,试验段经检验各项数据均符合规范要求,现将试验段成果总结如下:二、施工人员、设备投入情况(一)、主要机械配置(二)、施工质量检测设备配置(1)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2)重型击实仪(3)灰剂量测定设备(4)标准养护室(5)压实度测验设备(6)测量仪器(7)水泥质量检测设备三、施工工艺流程根据有关规范,图纸设计要求,确定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四、施工方法1、准备下承层在试验段施工前,将路床表面的杂物清除干净,并扫去附着的浮土,并洒水湿润,保证下承层的密实。

2、施工放样根据图纸计算坐标用全站仪放出路基中桩、边桩,并在两侧边缘位置打出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

4、备土、整平洒水湿润下承层,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宽度、3%路床水泥土底基层的厚度及最大干密度,计算该段需要的土。

根据料场土的含水量和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面积。

安排专人指挥上土,土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用石灰线打成方格网,以避免土量过多或过少。

用装载机摊平并稳压,厚度控制在23cm,用平地机精平。

检测土的含水量,含水量控制在比最佳含水量大2%为宜,以弥补摊铺水泥时含水量的损失。

含水量过小,应用洒水车进行补水,含水量过大应进行翻晒。

5、布水泥在布土顶面标示出3%路床水泥土底基层的宽度,水泥采用袋装水泥,每袋大约50千克,摊铺面积4.5m2,用石灰粉在路床宽度范围内打出方格,每格内放水泥,打开水泥袋,将水泥倒在布料方格内,用刮板将其均匀摊开,水泥铺完后,表面应无空白,无明显的起伏,以保证其均匀性。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一、施工背景: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道路建设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道路建设中的基层施工对道路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改善道路基层的力学性能和增加基层的稳定性,本次施工采用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进行了试验。

二、施工步骤:1.原材料准备:按照设计要求准备好水泥、碎石、混凝土等原材料,并通过质量检测合格。

2.现场准备:在施工现场进行查看、勘测,确定施工范围和区域,并进行清理和平整。

3.基层处理:对基层进行清理,清除上面的杂物和泥土,并通过加固、夯实等方式增加基层的稳定性和密实度。

4.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制:根据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碎石和水泥混合,并对混合物进行充分搅拌,以确保水泥均匀分布在碎石中。

5.基层施工:将配制好的水泥稳定碎石铺设在基层上,并使用压路机进行夯实。

夯实过程中,应注意均匀夯实,确保水泥与碎石充分结合。

6.养护:施工完成后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养护,不得让车辆通行,以确保基层的充分硬化和稳定。

三、施工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稳定性、密实度、厚度等指标进行检测。

通过现场质检,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四、施工总结:1.基于本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的施工,基层处理的清理和基层加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和紧实度。

2.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制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水泥与碎石的充分分布和结合。

3.压路机在施工过程中要均匀夯实,确保基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4.施工完成后对基层进行养护,保证水泥的充分硬化和基层的稳定。

5.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做好现场的防护和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综上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的施工对于道路基层的稳定和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次施工,我们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工艺、质量控制和安全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今后的道路基层施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水泥石泥稳定土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泥石泥稳定土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泥石灰稳定土试验段总结有限公司二0一一年三月十四日水泥石灰稳定土试验段总结报告我单位对*****工程K10+040—K10+140段进行了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的铺筑,试铺从上午8:30开始至下午7:30结束,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原材料及配合比情况:1、原材料进场情况:原材料进场经工地试验室多次抽检,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2、配合比根据试验室多次试验得出水泥石灰土的最佳干密度、最佳含水量,以指导现场实际施工。

二、现场施工情况:1、现场施工气温最低9°C,最高气温14°C,底基层试验段试铺前已将路基顶面进行清扫、洒水,并将局部松散处进行处理。

2、试验段施工时应注意水泥石灰稳土的拌和深度及均匀性,防止局部石灰、水泥过多。

3、水泥石灰稳定土的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大2% 左右,以利于现场碾压,含水量偏小时压实度达不到压实效果。

4、碾压成型后应特别注意水泥石灰稳定土的养生。

5、计算结果如下表:经计算平均松铺厚度25.0cm ,平均压实厚度20.5cm ,压实系数1.246、碾压遍数、压实度、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碾压时,从第三遍开始检测压实度,试验数据统计如下:从试验段的填筑情况,可以总结得出:施工时,压实度要达到97%的要求,将碾压前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 2%范围以内,可得到最佳压实效果。

碾压含水量、最佳碾压含水量如下表:6、施工总结在监理工程师的全过程旁站下,我部经过认真严谨的试验段施工,获取了一些符合本合同段实际情况,对大面积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的总结:①根据现场施工所采用9%石灰+3%水泥综合稳定土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和设计要求;②为了更加准确的控制水泥、石灰的用量,采用体积法摊铺素土、采用质量法和体积法共同控制掺石灰、水泥比例能保证石灰及水泥剂量,计算的数据可以良好的控制摊铺厚度。

(由于施工采用的是路拌法的工艺,所掺加的石灰控制大于设计的+1%,以便更好的控制石灰剂量。

水泥稳定土试验段总结

水泥稳定土试验段总结

G327长垣封丘界至封丘县城段改建工程CF1合同水泥稳定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施工单位:河南省平顶山中亚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新乡市方正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日期:2017年3月22日水泥稳定土路床处理试验段施工总结一、试验段工程概况本次选定的试验段在K14+520~14+650段右幅,长130米,水泥稳定土宽6.43米,水泥稳定土水泥含量3%,压实层厚为20cm,线路设计纵坡0.045%,设计横坡2%。

二、试验目的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及施工设计图纸,为确保路基施工质量,在水泥稳定土施工前,选取试验段进行填筑压实试验,获取相关的参数,用以指导以后的施工。

本次压实工艺试验目的:确定以下主要内容:1、确定施工工艺、施工方法2、确定摊铺素土松铺系数3、验证布水泥的方法及计算的合理性4、确定压实机械的选择及组合、压实顺序、速度及碾压遍数5、确定作业段的合适工作长度或面积6、确定合理的试验检测手段、方法,满足施工及检测要求三、施工人员、机械、试验设备为完成试验段的各项任务,我们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配备了实验所需的施工人员、施工设备、试验及检测设备,详见后附表。

四、施工工艺根据有关规范,图纸设计要求,我部确定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备土整平布水泥拌和整平碾压养生施工步骤如下:1、准备下承层在施工前,将路床表面的杂物清除干净,并扫去附着的浮土,刮除搓板和辙槽,松散处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检测下承层的压实度达到94%及以上。

2、施工放样根据图纸计算坐标用全站仪或GPS按直线段20m,曲线段10m间距放出路基边桩,并在新老路基交界处也设置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土边缘的设计高。

3、素土摊铺、整平每平方米理论用土量:1m2×0.2m×1.815T/m3×0.96=0.3521T铺土厚度:0.3521T/(1.76×90%)=0.222m上述计算式中:素土的最大干密度1.76T/m3,稳压后的压实度按90%考虑。

6%水泥土试验段总结

6%水泥土试验段总结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优质,质量目标明确,减少盲目施工。

我部2014年4月3日-2014年4月5日完成了合同段内的4%、6%、8%原地面水泥土试验段施工,使后续原地面处理施工标准化、规范化,从质量、进度上得到有效地保证。

一、试验段概况本次试验段选择段落为ZK7+080-ZK7+230,原地面下40cm处平均含水率为18.4%,具体段落划分如下:1、4%水泥处治土:ZK7+180-ZK7+230;2、6%水泥处治土:ZK7+130-ZK7+180;3、8%水泥处治土:ZK7+080-ZK7+130。

二、试验段的目的1、适合我合同段原地面处理的混合料配合比;2、混合料的合适的拌和方法、拌和遍数;3、混合料含水量的控制方法;4、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和遍数;三、试验段机械准备情况表1 主要机械设备表四、施工准备1、施工前,现场调查地下管线和用电线路情况,并对其进行改移。

2、两遍重夯间歇2周后,对试验段按施工图测量放线,每20m横断面放设中桩及左右边桩。

3、对进场的水泥,首先进行自检,质量符合标准。

合格后上报监理组抽检,在监理抽检合格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4、组织试验段技术交底会。

五、水泥土施工图1:水泥土施工工艺流程图1、材料规格采用P.O.42.5中联山水牌水泥,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铺水泥:4%(最大干密度1.83)、6%(最大干密度1.85)、8%(最大干密度1.86)水泥土根据试验数据灰剂量分别为21.1kg/㎡、31.4kg/㎡、41.3kg/㎡。

铺水泥前以路基中线为界,在线路左右两侧打方格网,为减少布水泥的误差现场每个方格网内最多放置2袋水泥(根据不同水泥剂量确定),首先使用装载机将水泥运至所需的区段内,再用人工将水泥运输至方格内,然后人工将水泥均匀地铺撒在方格内。

3、水泥土拌和铺水泥结束后用冷再生先进行拌和2遍,拌和由两侧向中心拌和,拌和速度为6m/min,每次拌和重叠1/5轮宽;观察水泥土的拌和情况,若出现明显水泥结块现象时,记录水泥结块段落点,再进行拌和直至无明显结块,拌和2数,拌和完成后保证混合料色泽一致。

水泥稳定土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泥稳定土试验段总结报告

目录1施工准备情况 (1)1.1劳动力及管理人员分工情况 ............................................................................. - 1 -1.2主要机械配置情况............................................................................................ - 1 -1.3土源来源情况................................................................................................... - 2 -2施工工艺、方法及其技术措施.. (2)2.1松浦系数确定................................................................................................... - 2 -2.2施工工艺流程................................................................................................... - 2 -2.3施工工艺 .......................................................................................................... - 3 -2.3.1准备下承层................................................................................................ - 3 -2.3.2施工放样 ................................................................................................... - 3 -2.3.3备料........................................................................................................... - 3 -2.3.4摊铺土 ....................................................................................................... - 3 -2.3.5洒水闷料 ................................................................................................... - 4 -2.3.6整平和轻压................................................................................................ - 4 -2.3.7摆放和摊铺水泥......................................................................................... - 4 -2.3.8拌和........................................................................................................... - 4 -2.3.9加水并湿拌................................................................................................ - 4 -2.3.10整形......................................................................................................... - 5 -2.3.11碾压方法及碾压遍数................................................................................ - 5 -2.3.11施工接缝.................................................................................................. - 6 -2.3.12养生及交通管制....................................................................................... - 6 -3试验段结论. (6)4施工注意事项 (7)水泥稳定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2015年10月30日开始在主线K1+450~K1+550段右幅进行水泥稳定土试验段施工,2015年11月6日前完成试验段施工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335棠西线(新国道230)正阳中心庙至正阳县城段改造工程(S335ZZ-SG标段)(桩号:K69+800-K84+551)水泥土试验段总结驻马店市长海路桥有限公司S335棠西线正阳中心庙至县城段改造工程S335ZZ-SG标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五年八月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1、施工简况7月28日,我标段在K81+182~ K81+355左幅进行了水泥土试验段施工,路段长173m,由起点方向向终点方向推进施工。

施工当日为晴天,气温在35℃左右。

厚度为20cm,混合料采用CAT RM500冷再生机就地拌和。

施工时,混合料的采用振动压路机稳压,人工配合PY180 G平地机进行,松铺系数暂取1.30,碾压采用两台XS230S振动压路机和一台LY18×21光轮压路机。

2、试验段施工目的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明确以下主要内容:(1)摸索冷再生机在高温环境下的施工工艺流程①调试冷再生机,分别测出冷再生机工作行走速度、转速,单位加水量;②调整拌和机工作行走速度、转速及单位加水量,保证混合料均匀性;③检查拌合后的土体含水量、水泥剂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

(2)确定铺筑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①冷再生施工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冷再生机的行进速度、转速、拌合深度的控制方式,);②含水量的控制方法;③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至少应选择两种确保能达到压实标准的碾压方案;④摊铺水泥、再生拌合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4)确定高温期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我部建议以150m为宜)。

(5)严密组织摊铺水泥、再生拌合和碾压等工艺流程,缩短再生拌合到碾压完成时间。

(6)质量检验内容、检验频率及检验方法。

(7)试施工路段质量检验结果。

3、施工准备(1)原材料准备水泥采用同力PC32.5号复合硅酸盐水泥,我项目部试验室对水泥进行品质试验,检测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2)我项目部试验室对现场冷再生机拌合后的水泥土进行了试验,水泥剂量为6.0%,最佳含水量12.2%,最大干容重1.832g/cm3。

(3)物质准备底基层工区有一个水泥存放仓库,在7月27日已经存入水泥,共计57.5T;抽井水到两台15T水车为施工供水。

混合料采用CATRM500型冷再生机拌合,拌合前已对拌合设备及配套设备进行了检查,使各种设备、仪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提前对计量装置进行了校核、标定,保证再生后的混合料的级配比例允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冷再生机、平地机、水车、装载机、小型挖掘机、压路机均按试验段施工方案要求进场,由专职机械管理人员进行检修,满足施工要求。

(4)现场准备在施工前对老路面进行检查,确定施工区段,并用白灰线洒出施工区域,在该区域内均匀地洒出方格网,一般为5m×6m,按照事先确定好的单位水泥用量用人工配合装载机均匀地卸布水泥,再用人工均匀地把水泥洒布开。

(5)技术准备7月26日晚,项目部组织专题会议对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由项目总工主持、各部门负责人、工区所有施工人员参加,对水泥土施工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要点、机械操作规程及安全文明施工均作出明确的要求,使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在试验段施工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4、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合冷再生施工开始前,项目部试验室人员到现场检查施工现场水泥的用量是否准确,卸布水泥是否均匀,检查发现有两个格网的水泥各少了一袋,立即通知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了补加。

冷再生机在施工时,从边部开始下刀,由边部向中线逐刀施工,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拌合后的混合料向边部堆移的情况发生,冷再生机在行进过程中要每隔3M~4M用人工使用铁锹检查其拌合深度,不能出现底部有薄层老素土夹层,进行下一刀施工时,要与上一刀有20~30㎝左右的重合,以避免出现夹生带,凡是重合部分应注意关停其喷水阀,避免出现重合部分拌合料过湿情况的出现。

在拌合过程中,项目部试验室在现场进行了拌合料的含水量试验,施工时含水量控制到13.5%—14.5%之间,大于最佳含水量2%左右,防止由于气温较高,拌合后的混合料表层水分迅速蒸发,影响碾压效果和以后强度的形成。

对于水分不均匀或灰剂量不均匀的边部及两端,要用小型挖掘机进行拌合料的二次掺拌摊铺。

项目部试验室人员在现场取料,进行灰剂量的试验,灰剂量的要求不能低于6%,经滴定试验(EDTA法),本试验段的灰剂量满足要求。

项目部试验室人员在现场取拌合料,做3组成型强度试件。

5、整平用振动压路机把拌合料进行稳压,然后沿施工范围中心线一侧及边线一侧位置每隔10m打一钢钎,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再算出各控制点高程,用水准仪测设出各点控制线高程,挂好控制线。

用人工沿控制线清理出各50cm宽的平面,再用平地机进行机械整平,对于机械整理不到位或不完善的地方,再用人工精确整平。

整平后的拌合料表面颗粒要均匀一致,如果有较大的土颗粒和小范围坑洼不平的地方,要立即进行人工修整掺和。

整平后没有碾压的的拌合料严禁施工机械和其他车辆进行碾压。

6、再生混合料碾压根据冷再生机的拌合速度、人工配合平地机整平速度、压路机的碾压速度,一次再生拌合长度以100m左右为宜。

由于气温较高,要严格控制从再生拌合水泥至碾压结束的时间,本次试验段自摊铺水泥至碾轧终了共用时2小时。

当摊铺好的混合料达到碾压长度、表面水分尚未大量蒸发、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碾压的程序见下表。

起皮和漏压的现象。

碾压时,遵循初压(静压)→复压(振压)→稳压(静压)的程序,压至无轮迹为止。

初压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

碾压时严格控制行驶速度,第1~2遍为1.5~1.7km/h,以后各遍应为1.8~2.2km/h。

后一轮迹与前一轮迹应重叠二分之一宽度,后轮压完全宽为一遍。

混合料碾压完成后,用人工拍打进行收边,经检验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完成后,测量组重新放出道路两边的边线,由人工对边部进行整修,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7、松铺系数的测定试验段的松铺系数暂定为1.30,混合料的松铺厚度以26.0 cm控制。

测量组对摊铺前、摊铺后及碾压后的高程进行了检测,计算松铺厚度和压实厚度(测量成果详见附件),计算出平均松铺系数为1.30,混合料的松铺厚度以26.0cm控制。

在以后的施工中,我项目部将采用试验路段检测的松铺系数成果来控制。

8、养生每一段碾压完成以后立即封闭交通,并覆盖土工布,上压重物防止土工布被风吹起,严禁车辆在其上通行,待表面完全初凝后开始用洒水车洒水养生。

在7天内均保持再生后的结构层处于湿润状态,养生期间定期洒水。

用洒水车洒水养生时,洒水车的喷头为喷雾式以免破坏底基层表面,洒水次数根据近几天气候情况,每天白天进行不间断洒水,一直保持混合料表面湿润。

在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在试验段头尾两侧设置了警示和导向标志,禁止一切车辆在其上行驶。

养生期内洒水车在右幅车道上行驶,以保护结构层的平整度。

10、主要质量指标检测情况(1)压实度检测本次试验段施工过程中,从压路机压过第三遍开始进行压实度的测定。

压实度的测定采用灌砂法。

因为在碾压第六遍时,压实度已能达到设计95%以上的要求。

因此我部建议采取碾压六遍的碾压方案。

压实度检测数据见附件,其主要数据统计见下表。

第一种碾压组合碾压遍数与压实度关系图第二种碾压组合碾压遍数与压实度关系图根据以上图表可知:两种碾压组合方式的压实度均符合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2)冷再生拌合混合料的土颗粒、含水量检测我项目部工地试验室对混合料的成分进行检测,进行了1组拌合料的筛分试验,各型土颗粒的含量满足规范要求;选取5组试样,对水泥剂量进行分析(EDTA法),水泥含量最大6.3%、最小5.7%,平均6.0%,满足设计要求;碾压过程中,混合料的含水量(碾压开始前)处于最佳含水量的±1%范围内,满足规范要求。

(试验检测报告附后)(3)强度检测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共制作9个,制好的试件脱模称重后,放入标准养护箱内养生(养生期7天),养生温度20℃。

养护期的最后一天将试件浸泡在水中,在浸泡水之前,再次称试件的质量,浸水的水温应与养护温度相同。

将已浸水一昼夜的试件从水中取出,用软的旧布吸去试件表面的可见自由水,并称试件的质量。

前六天养生期间试件水分损失R为2.11MPa,大于R d/(1均不超过8g,满足施工规范有关文件要求。

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CR=2.11>R d/(1-Z a×C v)=2.08MPa,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试验检测-Z a×C v)=2.08MPa;C报告附后)(4)弯沉检测见附表。

(5)平整度检测根据测量资料显示,本次试验段摊铺后结构层表面平整度比较好,满足设计要求。

(6)宽度、高程检测根据测量资料显示,本次试验段摊铺后底基层表面宽度满足设计要求;由于实际松铺系数基本等于暂定的松铺系数,结构层表面高程普遍与设计高程相同。

在以后的施工中,我项目部将按照此数据控制。

11、总结通过对冷再生混合料的各项质量指标的检测,我项目部认为本次水泥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是成功的,对下一步水泥土施工提供了以下指导意见:(1)CATRM500冷再生机性能稳定,喷洒加水控制计量准确、拌制的混合料均匀,能满足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土底基层大规模施工的需要;(2)拌合料的水泥剂量为6.0%,最佳含水量12.2%,最大干容重1.832g/cm3,能满足设计和规范的相关要求;选用的原材料满足设计、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同时冷再生混合料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R为2.11MPa,大于设计要求2.0MPa;C(3)水泥土结构层的松铺系数为1.3,松铺厚度应为26.0cm,在今后的施工放样中采用以上成果来控制;(4)根据拌合机的拌合能力、混合料的运输距离、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及压路机的碾压速度,每一碾压作业段的合适长度为100m;(5)最终采用以下碾压的机械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