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训练题三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共7套)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共7套)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共7套)附
答案解析
本文档共包含七套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真题,每套试卷均附有答案及解析,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练。

在备考阶段,通过多做题可以提高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应对高考中的古诗文阅读部分。

以下是七套试题的简要概述:
第一套
此套试题共分三部分,包括古文阅读、词语解释和古诗鉴赏。

诗鉴赏部分包括三篇古诗,难度适中。

第二套
此套试题共分两部分,包括古文阅读和古诗鉴赏。

诗鉴赏部分包括四篇古诗,难度稍高。

第三套
此套试题共分三部分,包括古文阅读、词语解释和古诗鉴赏。

诗鉴赏部分包括三篇古诗,难度适中。

第四套
此套试题共分两部分, 包括古文阅读和古诗鉴赏。

诗鉴赏部分包括四篇古诗,难度较高。

第五套
此套试题共分三部分,包括古文阅读、词语解释和古诗鉴赏。

诗鉴赏部分包括三篇古诗,难度较高。

第六套
此套试题共分两部分,包括古文阅读和古诗鉴赏。

诗鉴赏部分包括四篇古诗,难度适中。

第七套
此套试题共分三部分,包括古文阅读、词语解释和古诗鉴赏。

诗鉴赏部分包括三篇古诗,难度稍高。

希望以上试题及答案解析对考生备战高考古诗文阅读部分有所帮助。

专题03 古典诗词鉴赏-2014届高三名校语文试题精选精析分省汇编系列(安徽版)(第01期)(解析版)

专题03 古典诗词鉴赏-2014届高三名校语文试题精选精析分省汇编系列(安徽版)(第01期)(解析版)

1.(14届安徽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马鞍山二中12月联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晓望杜甫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

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

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当时流寓夔州瀼西。

【小题1】诗歌颈联的景色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予以赏析。

(4分)【小题2】尾联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4分)【答案】2.(14届安徽蚌埠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题目。

(8分)从军行七首(其一)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大漠风尘日色昏,黄昏独坐海风秋。

红旗半卷出辕门。

更吹羌笛关山月,前军夜战洮河北,无那①金闺万里愁。

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①无那:无奈。

【小题1】王昌龄的两首《从军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联系诗句分析。

(4分)【小题2】两首诗歌的三、四句都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简要赏析。

(4分)【答案】【解析】【小题1】3.(14届安徽蚌埠高三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8分)鹧鸪词李益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鹧鸪词李涉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

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①虚垂泪,三闾枉自沉。

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注】①二女: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小题1】两首诗中诗人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小题2】两首诗中都写到了“湘江”、“斑竹”和“鹧鸪”,请问李益诗的前两句和李涉诗的前四句都用了《诗经》中的何种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赏析。

(4分)【答案】【解析】【小题1】4.(14届安徽池州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8分)喜鲍禅师自龙山至刘长卿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

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

【小题1】“谁听石上泉”中的“谁”字有的版本作“也”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请结合诗歌分析。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唐)岑参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明)张楷高台秉烛看剑舞,四坐欢声杂鸣鼓。

酒阑罗袖动轻寒,门外萧萧杏花雨。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岑诗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间的酒会特色,点染边地酒会的气氛。

B. 张诗善写细节,“动”字描写罗袖在微寒的夜风中轻轻飘动,尽显柔美。

C. 岑诗“能剑舞”与张诗“看剑舞”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

D. 张诗以“欢声”写出座中人的情感,与岑诗中的“断人肠”截然有别(2)两首诗的结尾同是一个“雨”字,各有妙处。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岑诗的“雨”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座中人相对而泣的悲痛情状,既侧面烘托胡笳乐曲的感人力量,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巨大反差,引人遐思。

②张诗的“雨”描绘春夜和风细雨、杏花悄然绽放的美丽景象,既渲染酒阑人散时闲适惬意的氛围,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映衬和呼应,饶有余韵。

【解析】【分析】(1)C项,“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错误,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点的同时,便以“剑舞”、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色,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气氛,为“醉”字伏笔。

故选C。

(2)本题,“座上相看泪如雨”,意思是座上客人相对泪下如雨,“雨”运用比喻手法,席间胡笳声起,催人泪下。

何以“泪如雨”,这里没有交代,但隐含的情调却是慷慨悲壮的,这种气氛也为“醉”准备了条件。

“门外萧萧杏花雨”,意思是门外杏花飘落一地。

酒喝完才感觉到春夜雨中的一丝丝凉意,风吹杏花,纷纷落下。

酒宴结束,宾客尽欢,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呼应。

分点整理答案。

故答案为:⑴C;⑵①岑诗的“雨”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座中人相对而泣的悲痛情状,既侧面烘托胡笳乐曲的感人力量,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巨大反差,引人遐思。

高三高考 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3)

高三高考 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3)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3)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归王官次年作司空图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注释】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

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

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

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乱”指战乱,“烧”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洗劫一空,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

B.首联下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犹自”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恋吾庐”表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

C.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是不用机心、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点明诗人归隐故乡的真正原因。

D.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迹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2)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异同。

2.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唐] 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②。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③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释:①颜钱塘:钱塘令颜某,名不详。

②鸣弦暂辍弹:此句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

③渤澥:渤海的古称。

(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A.律诗B.小令C.古体诗D.曲子词(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里闻雷震”写未见江潮,先闻其声。

潮声巨大如雷鸣,并且震动百里,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训练题型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训练题型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训练题型高考题型09-25 0538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训练题型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0分)重赠乐天①元稹休遣玲珑②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舟中读元九书③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释】①乐天,即白居易。

②即商玲珑,中唐有名歌唱家。

③元九,即元稹。

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

宰相武元衡遇刺身死,白居易上书要求严缉凶手,因此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他被撵出长安,九月抵襄阳,然后浮汉水,入长江,东去九江。

(1)这两首诗是元稹与好友白居易互酬之作,两首诗都与离别怀人有关,元诗开头说“我诗多是别君词”,“多”暗示,而“休遣玲珑唱我诗”,是因为(2分)【解析】答:这两首诗是元稹与好友白居易互酬之作,两首诗都与离别怀人有关,元诗开头说“我诗多是别君词”,“多”暗示两人聚少离多,而“休遣玲珑唱我诗”,是因为诗人难以承受这种离愁。

(2分)(2)两首诗都以景语作结,但同中有异。

元诗最后一句写的是想象中的月亮落下,晨光熹微,大江上潮水平岸,烟波浩渺,自己别友而去的情景,空阔迷茫之景,流露出诗人告别友人的无限怅惘和留恋之情。

而白诗(3分)【解析】白诗最后一句写自己黑夜里在船中独坐,听狂风卷着巨浪拍打船只的情景。

狂风巨浪,既写征途险恶;也暗示仕途险恶,坏人当道,朝政日非;同时,狂风巨浪,还烘托出诗人此时此刻汹涌澎湃的情感,表达诗人了悲愤难抑的心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②题(8分)八声甘州 ?寿阳楼八公山作①叶梦得②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

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

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

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

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

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③。

注释:①八公山:淝水流经这里,在此曾发生淝水之战。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测试考核试卷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测试考核试卷
6.《满江红》是辛弃疾的词作。()
7. “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8.《赤壁怀古》是苏轼的诗歌作品。()
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李白的诗句。()
10.《古文观止》是一部收录了唐宋八大家文章的文集。()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结合一首你熟悉的唐代诗歌,分析其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10分)
A.王维
B.杜牧
C.柳宗元
D.韩愈
16.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诗经》?()
A.不可救药
B.狐假虎威
C.指鹿为马
D.投桃报李
17.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哪首诗?()
A.杜牧《山行》
B.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C.王之涣《登鹳雀楼》
D.李商隐《无题》
18.下列哪项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诗句?()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7.下列哪些是《古文观止》中的文章?()
A.《岳阳楼记》
B.《醉翁亭记》
C.《出师表》
D.《滕王阁序》
18.以下哪些诗人被合称为“小李杜”?()
A.李商隐
B.杜牧
C.李白
D.杜甫
19.下列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2.请比较李白与杜甫在诗歌创作上的风格差异,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说明。(10分)
3.请阐述宋词在表达情感和艺术形式上与唐诗的主要区别。(10分)
4.请从古典诗词鉴赏的角度,谈谈如何品味和理解一首诗的意境与情感。(10分)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知识链接一、【边塞诗概述】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初盛唐边塞诗繁荣,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边塞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他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

二、【边塞诗常见术语等】意象:烽火、狼烟、画角、宝剑、马、铠甲等。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干戈、吴钩、鸣镝、矛、剑、戟、斧、钺、刀、铩地名和民族名: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碛qi、轮台、龟兹、夜郎;单于、吐(而谷5)浑出的)、胡、羌、羯、夷、楼兰、安西乐器或古曲:如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

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谐音)之意。

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见。

”语义双关又埋怨杨柳尚未返青]、《落梅花》、《关山月》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三、【边塞诗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国开作业古典诗词鉴赏-形考任务三03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古典诗词鉴赏-形考任务三03参考(含答案)

题目: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篇中把楚辞的主要艺术特点精当地概括为“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苏东坡在《与苏辙书》中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离骚》、《招魂》所运用的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对我国浪漫诗歌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

刘勰非常推崇楚辞,认为它“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诗经》最主要的三种表现手法是风雅颂。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题目:《楚辞》中的许多句子至今还常被人挂在口边,如“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知”(《九歌司命》)等。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题目: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题目:杜甫一方面为盛唐诗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同时又为后世诗歌发展开辟了众多可能的途径。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题目:汉乐府民歌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的最高峰。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题目:《兵车行》在杜甫一生的创作中有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创作的开端。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题目:唐末的温庭筠第一个专力作词。

他的词词藻华丽,多写妇女的离别相思之情,被后人称为“花间派”。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

高考古典诗词形象鉴赏练习题

高考古典诗词形象鉴赏练习题

高考古典诗词形象鉴赏练习题教学博苑2010-11-24 15455d56b7b40100mk49高考古典诗词形象鉴赏练习题一、鉴赏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1、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⑴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⑵ 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在这首诗中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反映了怎样的思想?5.分析下面诗歌的人物形象。

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②俭通“险”,怪异。

时世当代。

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

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1.①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②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诗人借此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分类训练题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分类训练题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训练题教学博苑2011-04-21 14415d56b7b401017ejz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训练题一、分析意境型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阴。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字。

请从三、四两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2、阅读下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中表现了怎样的理想?答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舟下建溪宋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舟下建溪宋方维深客船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问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

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4分)答二、分析技巧型1、阅读下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3)

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3)

2014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专题8:古典诗歌鉴赏一、【2014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

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

凌波②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

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

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分)答: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4分)答:二.【2014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1】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

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2】禁:消受。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②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

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

(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

(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

(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

(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③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训练题三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训练题三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训练题三古典诗文06-04 0512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训练题三5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2)题。

越调·凭阑人金陵道中(元)乔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

(2)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1)描写了一个落魄困顿的诗人形象。

(2).示例:“倦”“愁”借鸟儿道出诗人心曲。

听到鸟的啼声,不禁想到“鸟倦而知还”,自己却奔波于途,走过一村又一村,有家不得归。

诗人不说自己对漂泊生活感到厌倦,而说鸟儿知倦;不说自己哀愁,而说鸟儿呼愁,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无穷乡思。

5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江天暮雪[元]陈孚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1)“千崖暮如晓”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 4 分)(2)本诗描写的是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为何要写渔翁的活动? ( 4 分)(1)它不仅补明了题面中的“暮”字,(2分)而且写出了暮时雪景所特有的那种朦朦眬眬、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

(2分)(2)①加入人的活动,使画面具有动感,纵深感。

(2分)②写渔翁的活动,突出江天暮雪的影响。

(2分)5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馀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在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运用上这两首诗有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5分)(2)有人说这两首诗“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试从两首诗的内容方面对此加以说明。

(6分)(1)都运用了“比”的手法(1分,答其他手法都不给分)。

高考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练习

高考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练习

高考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练习教学博苑11-06 2056高考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练习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

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

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

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

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

1、为形象服务。

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意境服务。

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

反映的思想感情。

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抒情:表达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描写:点面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工笔细描、粗笔勾勒、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诗画结合、渲染衬托、对比烘托等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卷及答案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诗词中,属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是:A.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 下列诗词中,描写边塞风光的是:A.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4. 下列诗词中,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是:A.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B.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5. 下列诗句中,描写人物情感的是:A.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 草色遥看近却无,野花留宝盖初敷。

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 下列诗词中,描写战争场面的有: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8. 下列诗词中,描写边塞将士的英勇事迹的是: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9. 下列诗句中,描写自然景象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03)诗歌的语言特点-表达含蓄性、凝练性、跳跃性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03)诗歌的语言特点-表达含蓄性、凝练性、跳跃性

(三)用典故
[【东篱】]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东篱”多借以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 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折腰】] 《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做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 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 [【鸿鹄】] 《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于大泽乡,后 以“鸿鹄”喻人有远大志向。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长亭】] 古代驿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 的代名词。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投笔】]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掷笔感叹,要效法傅 介子、张骞立功边庭,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建功立业。如辛弃疾《水调歌 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白居易《琵琶行》
在描写琵琶女声情并茂弹奏琵琶妙音之后,并不直接 说琵琶音乐多美妙,多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而是采用侧面 烘托的方法,推出一个无声的画面:“东舟西舫悄无言,
惟见江心秋月白”,在琵琶演奏结束后,东面的船西面的
舫,不论是主人还是客人,船上所有的人全都悄然无言, 只见江心月白风平,这就有力地表现出听者如醉如痴、如 梦初醒的恍惚情状,从而把琵琶音乐的美妙及其强烈的感 染力充分烘托了出来,堪称高妙之笔。
松下问童子,尊师在何方? 言师采药去。采药在何处? 只在此山中,此山何处寻? 云深不知处。
崔颢《长干曲》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整首诗不作任何描写叙述,但一个年轻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 近的形象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应面而 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男了自我 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女子的自语,或理解为她因为自己的热情主 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我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用, 也许你我是同乡……”长江滔滔。两舟邂逅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 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象,得到了显现,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及答案(十八篇)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及答案(十八篇)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及答案(十八篇)孤山寺端上人①房写望林逋底处②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③葑上田④。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端上人:一个名叫端的和尚。

②底处:何处。

③枰:棋盘。

④葑上田:又称架田,古人将木框浮于水面,框内充满葑泥,水涨水落而架田不颠覆。

(1)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2)请对颔联作简要的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秋南宋·黄公度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颈联中“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指出“山鸟”和“井梧”分别喻指哪类人?(3)黄公度的这首《悲秋》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试题。

叹疆场隋代民歌闻道行人至,妆梳对镜台。

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到家[金]刘汲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

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

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

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

(1)这两首诗所写内容的共同点是什么?试分别概括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试对“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两句进行赏析。

4.阅读下面的隋诗和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人日思归薛道衡(隋)蜀道后期张说(唐)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人日:正月初七。

(1)试对薛诗前两句中的虚词作简要赏析。

(2)薛诗的三、四句和张诗的三、四句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试做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澄迈驿通潮阁①二首苏轼【问题】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03 诗歌鉴赏之主观比较鉴赏题专训(3) Word版含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03  诗歌鉴赏之主观比较鉴赏题专训(3) Word版含解析

专题04 2022高考新题型诗歌鉴赏之主观比较鉴赏试题专训(3)(教师版)时间:45分钟分值:48分得分: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新雷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答案:【答案】张诗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

“千红万紫”是对冬去春来的渴望和喜悦,“只待新雷第一声”充满了对新的生活气氛的追求和仰慕,也启示了读者对更新更高尚美好生活的渴望。

龚诗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诗人以“落红”自喻,化春泥而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一腔热情。

【赏析】《新雷》是清代文学家张维屏于道光四年(1824)年早春在松滋任上作。

诗中通过对大自然的赞颂和对美好春天与充满生命力的新雷的呼唤,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情,抒发了诗人期盼新社会和新生活的迫切愿望。

这首绝句写于道光四年(1824)初春,正是鸦片战争前的十余年。

当时清政权腐败黑暗,已臻至绝境;而西方的鸦片贸易,又在不断增加。

明智的士大夫,目睹这内外交困的局势,既满怀焦急不安;又渴望新局面的到来。

《新雷》正是寄寓这种复杂情绪的产物。

首先,诗人的移情手法,赋予自然界具有人的情感活动和思维能力。

“造物无言却有情”,作为造物者的天,即自然界,本来并不具有人类的情感和思维。

诗人笔下,自然界不但能思维,而且在不言不语之中,饱含着对人类的感情。

这表现在害怕寒冷的人类,在最难熬的时刻,自然界会冬去春来,带来温暖。

不仅如此,还刻意安排了万紫千红的百花,来愉悦人类、安慰人类。

这一切,只等一声春雷炸响之后,就出现了。

自然四时运行,本来是自然界的规律,无情绪可言。

诗人有意识地把人类的情绪活动外射到自然界中,使自然界具有与诗人共鸣的思想感情活动。

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实际上是诗人思绪改造过了的自然。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古典诗词鉴赏训练 望月怀远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古典诗词鉴赏训练 望月怀远

古典诗词鉴赏训练望月怀远
古文诗歌阅读
0212 1440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3题。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1、这首五律是如何点题的?首句为千古佳句,“佳”在哪里?试作简要解说。

————————————。

2、本诗明写望月,实为———。

诗人是如何写出“相思”之苦,“相思”之深的?————————————
3、与第二句“天涯共此时”的旨意大抵相同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望月怀远》(张九龄)
1、首句写景点明“望月”,第二句由景入情点明“怀远”。

首联看似平淡无奇,却意境雄浑阔大,能唤起读者的想象和共鸣,故为世人所喜爱而广为传诵
2、怀人。

以“遥夜”与“竟夕”相应,写出了诗人因相思而彻夜难眠之苦,以“怨”和“怜”
写出了诗人内心因相思所带来的烦闷。

七、八句形象地再现了诗人如痴如醉的相思之情。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习题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习题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习题教学博苑2011-01-04 08035d56b7b40100nig9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习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佑元年(1049),当时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心情?答;(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

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2、(10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7分)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

高考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

高考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

高考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夜晚的一场及时雨。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了雨的及时和润物无声的特点。

首句“好雨知时节”,点明了雨的及时性,紧接着“当春乃发生”强调了雨在春天的重要性。

第二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绘了雨在夜晚悄然而至,无声地滋润万物的景象。

第三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雨夜中的宁静与江船上的灯火,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

最后一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则描绘了雨后清晨,花朵因雨而更加鲜艳,锦官城因此更加美丽动人的景象。

2. 诗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人用“随风潜入夜”形容雨的悄然而至,用“润物细无声”形容雨滋润万物而无声无息,体现了诗人对春雨润物无声、默默奉献的赞美。

同时,这种细腻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3. 这首诗的结尾“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有什么深刻含义?答:这句诗的结尾“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
雨后春城美景的赞美。

“晓看红湿处”描绘了清晨时分,雨后的花朵因湿润而显得更加鲜艳,而“花重锦官城”则形容了锦官城因雨后花朵的盛开而显得更加美丽和繁荣。

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雨后春城图景,也隐含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和祝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训练题三古典诗文2011-06-04 05125d56b7b401017jwl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训练题三5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2)题。

越调·凭阑人金陵道中(元)乔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

(2)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1)描写了一个落魄困顿的诗人形象。

(2).示例“倦”“愁”借鸟儿道出诗人心曲。

听到鸟的啼声,不禁想到“鸟倦而知还”,自己却奔波于途,走过一村又一村,有家不得归。

诗人不说自己对漂泊生活感到厌倦,而说鸟儿知倦;不说自己哀愁,而说鸟儿呼愁,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无穷乡思。

5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江天暮雪[元]陈孚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1)“千崖暮如晓”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 4 分)(2)本诗描写的是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为何要写渔翁的活动? ( 4 分)(1)它不仅补明了题面中的“暮”字,(2分)而且写出了暮时雪景所特有的那种朦朦眬眬、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

(2分)(2)①加入人的活动,使画面具有动感,纵深感。

(2分)②写渔翁的活动,突出江天暮雪的影响。

(2分)5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馀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在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运用上这两首诗有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5分)(2)有人说这两首诗“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试从两首诗的内容方面对此加以说明。

(6分)(1)都运用了“比”的手法(1分,答其他手法都不给分)。

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2分);张诗,以越女和采莲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作品(2分)。

(2)《近试上张水部》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不安和期待的心情(2分)《酬朱庆馀》表明张籍对朱庆馀才能的肯定(2分),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2分)。

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可谓珠联璧合。

5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1)--(2)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

(4分)(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怎样的哲理启示?(4分)(1)【思路探究】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本题在思考时不仅要理解“深藏”的含意,还要结合全诗的内容,尤其是后面的“莫”“且教”等词的分析,理解海棠不愿出来的主观情感,这样,答案便迎刃而解了。

【参考答案】“深藏”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浓密翠绿的叶子笼盖下的几点海棠蓓蕾微红的情景;又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体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愿。

【方法提炼】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遵循以下模式①词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画面?我们应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是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词语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词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只答“表达了伤感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伤“感伤”。

(2)【思路探究】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鉴赏古诗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技巧,这一考点既是古诗鉴赏的重点,又是古诗鉴赏的难点。

它要求考生既要有很好的诗词理解能力,又要有一定的诗词审美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理论。

本题主要从表现手法这一点进行鉴赏,全诗写的是海棠,它的“深藏”“莫轻吐”等与“桃李”的“闹春风”明显有着不同,这样,我们很容易从写作的主次关系中得出衬托这一手法的运用。

【参考答案】运用了反衬(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用桃李的争奇斗艳,反衬海棠的“惜芳轻吐”。

启示人们,太早的炫耀,过于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这种美丽是短暂难以持久的。

或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对海棠花的描绘评述中,表明了自己的人格追求,寄托着对“儿辈”的殷殷教导。

这两句启示我们,不应追求表面的一时的繁华热闹,而要耐得住寂寞,加强内在积累,在适当的时候展露才华.【方法提炼】艺术技巧的鉴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表达方式的评析、表现手法的赏析、修辞手法的体味。

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用典等,分析是首先要围绕这些角度展开。

5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溪桥晚兴郑协①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

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用了哪些手法?(3分)(2)有人说诗中的“闲”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3分)(1)景物亭基、渡口、江流、春草、晚照、杨花、杜鹃啼鸣;手法动静结合,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

(2)不同意。

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却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

5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请赏析颔联与颈联在写景上的差异。

(3分)(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诗采用什么手法写景,表达了什么情感?请对此加以分析。

(4分)(1)(3分)颔联写一路所见,是近景。

意境高古、清幽(或“幽雅");颈联写入望的远景。

景象阔大、幽渺(或“幽深")。

[要点①近远景之别,②意境(效果)之别。

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 3分](2)(4分)这首诗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1分),通过对卢岵处士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卢蛄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高洁,以及的景慕之情。

(3分)(答对手法1分;答对“卢岵形象”、“感情”中1项得2分,答对2项得3分)5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韶美归舟过夔,留半月语离,作恶诗以送之,用韶美原章韵王十朋弱羽①年来正倦飞,夔门邂逅故人归。

人生一笑难开口,世事多端合掩扉。

况是桑榆俱暮景,何曾富贵已危机。

明朝怅望仙舟远,百尺高楼上静晖②。

【注】①弱羽飞行力弱的鸟。

②静晖夔州静晖楼。

(1)“弱羽年来正倦飞”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联系全诗,说说“倦飞”二字寄寓了诗人哪些感慨?(6分)(2)请赏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

(4分).(1)(6分)比喻。

(1分)宦游异乡,故人远离,人生多苦,世事无常,年岁已高,仕途不顺。

(5分)(2)(4分)想象(虚写)(2分)明朝独自登楼怅望,故人的舟船早已远去(1分),深刻地表达了此刻依依惜别之情,也寄寓了自己思归的情绪(1分)。

5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欧阳修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⑴上阙一、二句,所写之景有何特点?写景的目的是什么?(4分)⑵“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使用了哪种修辞?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⑶从下阕看,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寂寥”之感?请概括说明。

(3分)⑴①花木繁盛,花香阵阵,景色秾丽美好。

②渲染洛阳满城春色,反衬深沉的离愁别绪。

(每点2分)⑵①拟人;②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每点1分)⑶①旅途春光无限,愁思也无边无际;②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驿舍偏僻寂静;③抒情主人公夜不成眠,望月思人,倍感“寂寥”。

(每点1分)5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夜坐张耒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⑴这首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致?(1分)⑵本诗写梧桐,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使用了什么手法?(3分)⑶古典诗词摹写梧桐抒发秋意。

通常表达怎样的情怀?举你所知的一句印证你的观点(4分)⑴明月高照,夜气清冷,梧桐振叶有声。

(1分)⑵写梧桐不甘凋谢,在秋风中振作精神,表达了面对秋天不伤感,自勉自励的情怀。

(2分)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1分)⑶通常表达落寞、寂寥、孤独、凄婉的悲愁情怀,对生命凋谢的伤感。

(2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等。

(2分,一句即可)6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1)马令《南唐书·党与传下》“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皆为警策。

”试分析“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在艺术表现方法上的妙处。

(4分)(2)古人认为,“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灵异不凡。

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请找出“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眼”,并加以简析。

(4分)(1)它的妙处不仅仅在于写景,而在于它以象征(比兴)的手法,把女主人公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巧妙地揭示出来。

春风吹皱了池水,更搅乱了思妇的心。

丈夫远出,迟迟未归,心中的挂念自不必说。

以景寓情,情景相生。

(2)闲。

开头的由景入情,引出了思春的少妇。

接着一个“闲”字,把她眼下过着的那种无所事事,闲得无聊的生活揭示无遗。

她无精打彩地逗着鸳鸯玩,漫不经心地将杏花放在手心上揉搓,这种似是无意却有情的动作,反映出她内心的惆怅和空虚。

6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完成题(8分)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沂。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罟(gǔ)师渔夫,这里指船夫。

(1)王诗中首句“杨柳渡头行客稀”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略作赏析。

(4分)(2)这两首送别诗,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新奇形象、蕴含丰富,请略加分析。

(4分)(1)渡头点明地点,杨柳点明节令,有以唐人折柳送行的习俗,烘托送别气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